莫班小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莫班小姐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020061280
作者:[法] 泰奥菲尔·戈蒂耶
页数:264页

书籍目录

作者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

作者简介

《(莫班小姐)序》不仅对种种扼杀艺术个性的政治、宗教或道德说教提出了强烈抗议,还鲜明地表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这一思想,戈蒂耶在他的诗集《阿尔贝杜斯》(1832)的序言中已经有所表露,《莫班小姐》的长篇序文则进一步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当然,“为艺术而艺术”并非戈蒂耶的发明:古希腊罗马文化早已充分体现了古人对“纯艺术”的追求①,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雕刻家毕达哥拉斯曾称“美即形式”;十八世纪,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谈及“审美快感是惟一独立且不计利害的一种自由的快感”;莱辛和歌德也曾提出文学是“独立有机体”;这些都为十九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基础。不过,将“为艺术而艺术”明确地作为文学纲领来阐释,理直气壮地要求艺术摆脱一切控制,维护艺术自身的独立和主导地位,戈蒂耶确系文坛第一人。

图书封面


 莫班小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非常好读的一本小说,连作者序都写得那么精彩,惊世骇俗。作者戈蒂耶,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重要人物、法国唯美主义的“始作俑者”,法国浪漫主义向唯美主义过渡的转折性人物。戈蒂耶是“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提倡者,主张“文学可以无视社会道德”。虽然已相隔两个世纪,但是戈蒂耶的思想拿到今天来说依然不过时,仍有借鉴意义,足可见其思想的伟大!
  •     在我很小的时候看《道林格雷的画像》,手中的是一本书虫版简写本,我把它归结为一个有些惊悚又有那么点教育意义的童话,尽管如此,却给我留下了莫名深刻的印象,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印象究竟是什么,但那就像黑暗中的一点火星,发出咝咝的如同响尾蛇般诱惑的声音,让人一直念念不忘。长大了之后看了全本的名著,又了解了些王尔德的生平事迹,我诧异地发现居然读出了和我之前想法完全相反的东西,自己狠狠地嘲笑了自己一通。然后我模仿达尔丢夫严肃地清清嗓子递上块手绢:从小到大我们就知道最受正统教育推崇的是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其次,要批判地接受,至于唯美主义,是我们要坚决摒弃的。我们把这类作品和宫体诗、香奁体可归为一类,要随时警惕它们毒害我们积极健康的思想。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如果我有儿子或女儿,一定尽量避免让他们在不适合的年龄接触这类作品。然而我却不会对他们撒谎,无论《道林格雷的画像》或是《莫班小姐》,都在我喜欢的书的行列,就如同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散发着某种分外吸引人的唯美的诱惑。美的定义就如同文学的定义,穷极千年人们也不能给出一个完全的定义。我们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说美丑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甚至从数学的角度找到了所谓“黄金比例”,所有的说法涵盖了一部分人们通常定义的美,却总也不能代表全部。就好比西方的美更人工的华丽,或许更强调超越自然;而中国的美更倾向于从《秋水》得来的灵感。美实源于内心的一种感觉,凡是涉及到人心的东西,总是难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量化。这就是为什么文科的论文似乎在精确性上总是和理工科的论文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据我们一贯讲究实用性的潮流,无数人认为美或文学这类东西是没用的应该摒弃,又有无数人不死心地试图把美和实用扯上关系以证明其或许不存在的价值。后者只是害怕承认一个事实,自己受到了似乎不应该的诱惑。因为,所谓美,所谓文学艺术实际是没用的东西。它们并非生活中必不可少,铲除了鲜花不会在物质上受到任何折磨,再美丽的青花和玉,摔碎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对于这世界上很多人来说,字画永远没有金子值钱,不过他们当然也没想过,所谓黄金也不过是一种稀有金属,万一哪天在哪个星球上不幸发现了极丰富的金矿,或全人类掌握了制造完全不能分辨真伪的黄金的技术,这种东西也就极大地贬值了。我一向同意孟子的说法,让衣食不足的人们成为君子无疑于苛求,但也同样承认,这世上也有一类人,他们从心底识得美认同美之后,你可以剥夺他们所享有的一切物质福利,然后他们会用生命殉他们心中的美。戈蒂耶说他情愿为没用的玫瑰放弃土豆,我并不想做有些人习惯性做的那种“如果把戈蒂耶饿上几天会怎么样”的假设(事实上他也远远不是那种衣食无忧的富裕阶级)。世界只要不停留在最初的原始社会,或者达到遥远的“大同”的时代,就一定会有等级之分。这世界上有人生活在鲜花丛中有人食不果腹,这种现象即使让两方对调实质上也没有太大不同。李庆孙即使再幻想富贵也写不出“梨花院落溶溶月”,戈蒂耶笔下的德•阿尔贝却真正是满心古希腊艺术的贵族闲人。并不是哪一方就一定要受到批判。那些执着于美的人不见得伟大,但他们会让有些后人动容。说着说着就离题太远,其实这篇文章只是看了戈蒂耶《莫班小姐》及其他一些东西后习惯性的吐槽,作者的一篇序言嬉笑怒骂实在是称得上让人拍案叫绝的刻薄,让某人心动不已。犹豫一下实在是不能做出太高评价误人子弟,所以本来打算的书评成了四不像。唯美主义总有它应该被批判的理由,它的趣味和高见完完全全脱离了人民群众,但它不过是完全放弃了莫里哀似的掩饰,把一种致命的诱惑推到前台。人们很难拒绝道林格雷或莫班小姐的美貌,that’s all,否则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违背造物主的意愿把自己变成另一幅模样。不过相对而言,道林格雷更像罂粟,莫班小姐则是兰花或香水百合,前者有种诡异的堕落的华丽,后者总是阳光下鲜花的风景,但前提是他们确实不是规规矩矩能给我们很大教育意义的东西。学习文学渐渐地就是让人学会不要轻易被作者骗了,所谓劝百讽一,那个“百”其实是真相。无论作者怎样打着道德的旗号,他所花费大量精力描写的,其实也是他所感兴趣并让你产生兴趣的——不用怀疑,正是那部分不太“道德”的内容。三言二拍的现世报道德惩戒旗号是确定无疑的,但它偏偏就以蒋兴哥的故事开头,重点描述的是那件珍珠衫失去的过程,这样才好卖嘛。我和刘小枫也差不多,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么高尚的小说,最喜欢的人偏偏就是要被批判的冬妮娅。这可不是我无缘无故地度君子之腹。明白大家为什么会被“邪恶”的亨利所吸引了吧,就是因为他能毫不掩饰地说出别人不敢说的“本我”的那个状态,发表着妙趣横生的高见。相对而言,钱钟书不过是温和地处在一种“症候式”的状态下表达了婉转得多的对婚姻的牢骚话。中国学者式的掉书袋的讽刺总有特定产生原因,话说得只有同道人能解颐是一种幽默的智慧,所以那么多人喜欢猜字谜。回归《莫班小姐》,戈蒂耶的语言是真正诗人的语言,所有的描述就是一幅接一幅的构图。德•阿尔贝与萝赛特并辔骑马以及清晨醒来的场景,都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美的油画,如此生动地呈现在眼前,确实动人。很多人不喜欢看外国名著有时往往是不喜欢那种成串排比的华丽,这确实是有别于东方(尤其是中国古代)一字传神的简约,归根结底文字构成都不同。什么时候能真正享受这些看似繁复的描述,大概也就某种程度上认同了另一种文化语言的魅力,值得推敲的语言是能让人爱上一种文化的。尽管我无比尊敬巴尔扎克,却不会因为高老头去想要学习法语,但戈蒂耶的语言却有这种魔力。王尔德也是如此。有人形容他们能让语言舞蹈,我以为是绝妙的形容。好吧,写到最后我承认,不好好说话真的是一种有趣的实验。过去的人用典故,不知道有多少出于我这种觉得这样有趣的心理,也因而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翻译理论偏偏就喜欢用那种一句话三绕弯的句子。想表达的表达完了之后,总要有点娱人娱己的成就感。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忽男忽女果然还是最吃香。只是不太喜欢书信体,作者序比前半段令人昏昏的正文还出彩。
  •     真的好痛苦啊为了写论文看了简介就洋洋洒洒先写了千把字才来看小说,结果发现这小说简直不是我的菜!为什么百度和书上可以那么推崇呢?现在圆场圆的我快吐血了噗~
  •     被封面吸引,觉得女主角的思想跟自己很相似便买下来.结果看得直想打瞌睡,法国人实在是有够啰嗦……难怪只有巴尔扎克和司汤达最红,这两个人大概是法国作家里面废话最少的了~
  •     这本小说很精辟地剖析了男人在恋爱里的猥琐和自私心理,对一个女人如何从爱到不爱,并且说明了只有像莫班小姐这样内外兼修的女汉子,才是两性世界里的真正赢家。不过小说过份的大篇幅的浪漫抒情不是特别喜欢,仿佛一份美食里加入了过多的奶油,让人着实腻味。
  •     特别喜欢男主人公知道真相前的纠结。
  •     名著名译,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     大幅度的场景描写简直是为了突出唯美主义,当然心里描写也很不错~~~
  •     描写很精彩,很唯美很理想
  •     人民文学权威出版!
  •     已入
  •     “有三件东西让我喜欢:黄金、大理石和大红颜料,亦即光泽、坚实和色彩。”
  •     超长的前言 无数的佳句
  •     我非常喜欢这位莫班小姐,太TM厉害了!
  •     正文比序言有趣啊,应该会有很多人拿它和《奥兰多》相比吧,不过前者更像狂欢,后者则是来自陌生人的挑战。阅读时感觉自己在男性|女性|安卓珍尼之间来回流动;这本小说可以用于检验性取向。其实私心更希望结局是莫班x萝赛特不过根据文末莫班小姐的爱情哲学,她应该不会为任何人停留。阿贝尔的男性身份在最后为我制造了障碍。戈蒂耶真是大师,以queer的标准而言。
  •     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好!强推!
  •     一开始好像文学评论,越写到后面越像小说。用典十分频繁。
  •     在书店遇到一个老人推荐给我的这本书,还不错,是有一股灵气,莫班小姐真是一个妙人
  •     06年购于南京新街口新华书店。意想不到的好书。07年离开南京前送人了,09年重新购入。
  •     该系列的小说
  •     令人发指的华丽丽的辞藻,修辞学果然是……必修课
  •     不想说啥了……因为戈蒂耶,自此对浪漫主义深深恐惧
  •     奇书啊,有趣!那老套的情节又有什么?!(结尾不是还有一次反击?)品达罗斯体怎么是过时呢?书信体自白,多重视角,点缀上希腊神邸,莎氏戏剧...等等。能用这么弱的情节带来如此的阅读快感,足以好好称赞。除了有些固执的老思想,也就是写得的美过火了! 还没看前面50来页的序言;据说被认为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宣言。。。
  •     文字美的都读起来吃力了....
  •     “书上无非是恋爱、情男、情女、在冷清的亭子晕倒的落难命妇、站站遇害的驿夫、页页倒毙的马匹、阴暗的森林、心乱、立誓、呜咽、眼泪与吻、月下小艇、林中夜莺、公子勇敢如狮,温柔如羔羊,人品无双,永远衣冠修整,哭起来泪如泉涌”——如今一切琼瑶文、四娘文、耽美文、杰娜小说、网络文学之源头鼻祖~
  •     奇葩。
  •     不错,值得收藏和阅读
  •     自发,勇敢,坚决,不知足的探索者;纯良,坦荡,温文,强健的守护者。奇女子哪有这么高标准!萝赛特已是奇女子。可惜尼侬不够奇。玛德莱娜是爱丽丝的分支进化,她比她自比的月神还要好(她不迫害,不在宙斯膝头哭泣)健全得近乎道成肉身。
  •     道德派记者关于黄色小说的知识倒是非常渊博,个中缘由我真想弄个明白
  •     想了一下还是改成五星,虽然前半男主部分很微妙,但后面莫班小姐线仔细想想还是(๑•̀ㅂ•́)و✧
  •     很久以前看的,具体内容早就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看得很入迷
  •     难得的中译本。序言写得相当有魄力,尖锐地反对当时“大行其道的伪善之风”,提出l'art pour l'art的主张,并称“本人是欧洲及全世界的头号背德者”。而与序言的不羁之态形成对比的是,小说中对于“美”的追寻,对于性别界限及情感状态、精神之爱与感官躁动的探讨等等则十分严肃。以多处隐喻及词句本身展现了对于“美”的想象、描摹、徒劳无功而又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序言中的主张紧密呼应。此外,将爱情(或不能称之为爱情)中的种种幽微心理捕捉、凝固并铺展开来,很见功力。Gautier也是内心明镜一般的人啊。(读到后半部分不觉陷入到萝赛特的角色中去,有点伤感ಥ_ಥ,好久没有近距离地读一本书)
  •     名著,买回来收藏。。
  •     可以说相当女权了。
  •     最喜欢的作者,最喜欢的法国小说,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最喜欢的双重性格,最喜欢的唯美主义,读不懂的不知所云,误以为是情爱小说,能读懂的看进去了便知其义绵长……
  •     印刷还行,可惜收到一本装订次品
  •     看来看去还是小姑娘尼侬最适合莫班小姐了w这本确实是让人体会到了黄金、大理石和大红颜料的感觉。
  •     该书序言为唯美主义宣言,从不同视角着手,将叛逆、渴望探索男性秘密的莫班小姐写的淋漓尽致~ 在当时算是视角特殊~ 涉及到双性恋、同性恋心理探讨~ 其实书还是有特色的,只是情节肯定不如一般的通俗小书好看~
  •     戈蒂耶的代表作!
  •     奇书!奇书!莫班小姐真乃奇女子了!
  •     法国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序言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假男女真百合。
  •     忘川可以浸没他们曾瞥见一眼的关于天堂的记忆,但是仍然注不满那个仅由洞察力就能造就的渊薮。
  •     专业治蛋疼~!
  •     他们低估了
  •     法国人写书传统就是乱哄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