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尘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1
ISBN:9787802057647
作者:郑宸
页数:317页页

章节摘录

  南希的出场  “死了?”我忘记了措辞。  电话那边的看护愣了两秒。  “是的,她已经走了,差不多是一周前的事。”  “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时问吗?”  “……10月20日……”  “怎么死的?我是说……死因……”  “她离开得很平静,起初还以为是睡着了。”看护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继续说道:“对不起打搅你了,只是我们有义务告知她的亲友,我是说,在这里登记过的。”  “……有几个登记过?……”  “……只有你……”  两分钟后,我放下了电话。  我的南希,死了。  得知她的死讯后,我没有过分惊讶,预料到的结局。  死讯——那是来自她的结局的恐吓,对我侥幸逃离的不满,显然,来找我的不是南希,是她那孤苦无助的结局。我们曾经相依为命,用对  方的存在对抗看似永远无法战胜的孤单,然而最终,我逃离了战场,她孤身倒下。我深知她永远不会怪责我的离弃与背叛,她甚至会为我感到欢喜,她的笑脸永远那般可爱。然而那不甘心消亡的结局会使出最后的一丝气力让我逃得无法心安理得。而一周来,那不断壮大的不满,聚集  成空前的怨恨,穿过南希的棺木,穿过蜿蜒曲折的空灵公路,穿过阴郁深寒的海峡,穿过冰封高耸的黑色山脉,穿过沼泽满布的草原,穿过被灰色烟尘笼罩的城市……最终,电话响起,在2007年深秋的某夜——我完成学业回到北京后的第十四天。  打捞海龟的日子  我出生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院子在故宫护城河的北面。墨绿色的生锈的铁门,有门房,过门房十几米左手边是前院,记得有棵枣树,有没有梨树?忘记了,印象中郁郁葱葱什么奇怪的植物都有。还有鸡窝,有狗窝,鸡窝里有母鸡,狗窝里有公狗,后来都被我骑死了。前院有一栋两层的满是爬墙虎的青灰小楼,有天台,不常开,从那里可以看见景山、故宫、角楼和灰色的明天。  院子里有个荒废的泳池,里面的水还在,而且在了很久,一滩黑色的死水,飘满了落叶,时有异味。记得我很怕那潭黑水,不敢接近。  海龟?是哪里来的?我至今也不知道。可能是谁送给长辈的,却不明白为何送两只活生生的海龟。  我只见过它们两次,一次是它们来时,一次是死时。  它们来时家人们有说有笑,争先目睹这稀罕物。他们敲打着海龟壳,它们却无法蜷缩,只是挣扎,于是更多大笑着的手去敲打它们,警  卫员的手,锅炉房大大的手……而我只是站在角落静静地俯视着大盆中默然挣扎的海龟,仰视着嬉笑着的众人。终于他们决定把海龟放在落叶泳池里养着,于是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它们。  我曾经小心地靠近黑水,蹲在那里,仔细在无数浮叶的缝隙中细细寻觅它们的踪迹,但是我只是看到了黑色,波光粼粼的黑色。  后来,我忘了,只记得在那个春天我骑死了鸡,骑死了狗。黄狗死时,眼中充满喜悦,鸡死时可能也是,但是它眼睛太小不易确认。  再后来发生的我忘记了,大家都忘记了,忘记了从前,忘记了后来,自然也忘记了泳池里的生物,它们和泳池一起被所有人遗弃了,直到那年夏天泳池散发的臭味比往年大很多,大家才记起它们。  1984年盛夏的一天,曾参与迎接它们的所有人,兴高采烈地开始了打捞工程,他们用几根棍子、几张网捞了很久,依旧有说有笑,而我没去帮忙,只是坐在角落,看着。记得那天很热闹,像过年,家人走出了阴沉的房子,所有家人都在一起,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样的笑……  两个小时后,雌龟获救了,它被放在了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瓦缸里。  半小时后,另一只被捞了上来,它离开水面的瞬间,一阵恶臭,所有人都捂住了鼻子,是那只雄龟,它腐烂了,除了龟壳已经没了形状,黄色的烂肉上沾满了落叶……堂姐吓得跑开了,我没有,依旧默默地看。  之后,我被一只手拉进了阴沉的房子,他们把它们怎么样了?我不知道。  1984年秋天,更多的落叶覆盖在泳池的水面上,泳池看上去成为了院子里地面的一部分。有人在帮助我忘记,只是不知道他想让我忘记什么?他是什么?  1985年,遗弃者填平了被遗弃的泳池,而在同一年,所有的遗弃者被遗弃了。

前言

  当结局过于强大,事情的起因便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结局所左右。我的生活中似乎存在的永远是事情的结局,而起因似乎从未出现。太多时候无须预言什么,所有人都将清晰地看到结局。这样“定义”成了我唯一能够争取的东西。  2008年5月前,强大的结局让我清楚地看到了我将被如何定义。当时,我深信这定义难以拂逆,然而仅仅进入同年的6月,结局就给了我改写那定义的机会,我相信那是结局的怜悯,或是更大的惩罚。  我漫步属于我的墓园,西恩富戈斯墓园——我到过的最美的墓地。每个人的墓志铭都被规整的镌刻。天空那样蔚蓝,而这罕有的蔚蓝仅仅将在这本书里出现一次。走向自己的墓碑,满怀企盼,我经过了我认识的所有人的墓碑,微笑着将他们的墓志铭细细端详,最后来到了自己墓碑前。我长舒了一口气,终于,墓志铭被更改了——“死后还在长青春痘的男人”崭新地屹立在那里。我喜欢这个全新的定义,我得意地环顾四周,等待着其他人的掌声,而不远处,被剥落的曾经的墓志铭静静地躺在角落,上面深深的刻着——“永远活在九岁的孩子”。

内容概要

郑宸,出生于北京,七岁开始画画,二十六岁由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七年留学期间,游历了整十个国家。

书籍目录


南希的出场
打捞海龟的日子
巨变
钥匙的印迹
死在梦中的谁?
一人
中国人?
语言学校
“孩子的家”
最后的拥抱
乞丐的出场
1990年6月30日是原点
另一个老人的手
梦露照片
同学
赤野扶美
哈瓦那
艰难的10英镑
赌博的开始
喘息
乌鸦
叫戮的女人
叫赤野扶美的女人和我的分裂与狂躁
洞的由来
11
空虚的爱人
2008年盛夏的一天
杰夫的短暂告别
自衣圣女
和脱衣舞女孩的第~次见面
黑莲

扶美的伤
Shaleeh和我之间的陷阱
雅的再见
第一次见到雅
雅的名字
陷落也是方向
2004年暑假,秘密的由来
墓在哪里?

引路人之死
7月6日离开金沙萨前往村落前的一小时
Jihad
Jihad“朋友”的自豪
诗歌,书店老板
哪个名字?
消失的Jihad
躲儿子的人的儿子
进不去的家门
Jihad的自豪
赤野扶美的最后一次出场
杰夫的战争
杰夫的战争二
2004年11月26日下午四时
2004年11月29日第二次汇看
2004年12月圣诞节假期之前最后一次见面
无法完成的毕业创作
相册和墓
父亲们
急于开始的创作
2005年1月20日开学前三天
难以继续的毕业创作
被安排的春节
毕业典礼
必须被继续的毕业创作
终将离开的窥探者
完成
拥抱
南希的离场
圣马丁的面试
1990年6月30日是结局

编辑推荐

  《尘》被曹景行、陈可辛、梁文道联合推荐。  他——中国近年最受争议的留学生,网络点击量过亿的博主,执著于将生活艺术化的潮流先锋,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者。

作者简介


南希的出场
打捞海龟的日子
巨变
钥匙的印迹
死在梦中的谁?
一人
中国人?
语言学校
“孩子的家”
最后的拥抱
乞丐的出场
1990年6月30日是原点
另一个老人的手
梦露照片
同学
赤野扶美
哈瓦那
艰难的10英镑
赌博的开始
喘息
乌鸦
叫戮的女人
叫赤野扶美的女人和我的分裂与狂躁
洞的由来
11
空虚的爱人
2008年盛夏的一天
杰夫的短暂告别
自衣圣女
和脱衣舞女孩的第~次见面
黑莲

扶美的伤
Shaleeh和我之间的陷阱
雅的再见
第一次见到雅
雅的名字
陷落也是方向
2004年暑假,秘密的由来
墓在哪里?

引路人之死
7月6日离开金沙萨前往村落前的一小时
Jihad
Jihad“朋友”的自豪
诗歌,书店老板
哪个名字?
消失的Jihad
躲儿子的人的儿子
进不去的家门
Jihad的自豪
赤野扶美的最后一次出场
杰夫的战争
杰夫的战争二
2004年11月26日下午四时
2004年11月29日第二次汇看
2004年12月圣诞节假期之前最后一次见面
无法完成的毕业创作
相册和墓
父亲们
急于开始的创作
2005年1月20日开学前三天
难以继续的毕业创作
被安排的春节
毕业典礼
必须被继续的毕业创作
终将离开的窥探者
完成
拥抱
南希的离场
圣马丁的面试
1990年6月30日是结局
试读
南希的出场
“死了?”我忘记了措辞。
电话那边的看护愣了两秒。
“是的,她已经走了,差不多是一周前的事。”
“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时问吗?”
“……10月20日……”
“怎么死的?我是说……死因……”
“她离开得很平静,起初还以为是睡着了。”看护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继续说道:“对不起打搅你了,只是我们有义务告知她的亲友,我是说,在这里登记过的。”
“……有几个登记过?……”
“……只有你……”
两分钟后,我放下了电话。
我的南希,死了。
得知她的死讯后,我没有过分惊讶,预料到的结局。
死讯——那是来自她的结局的恐吓,对我侥幸逃离的不满,显然,来找我的不是南希,是她那孤苦无助的结局。我们曾经相依为命,用对
方的存在对抗看似永远无法战胜的孤单,然而最终,我逃离了战场,她孤身倒下。我深知她永远不会怪责我的离弃与背叛,她甚至会为我感到欢喜,她的笑脸永远那般可爱。然而那不甘心消亡的结局会使出最后的一丝气力让我逃得无法心安理得。而一周来,那不断壮大的不满,聚集
成空前的怨恨,穿过南希的棺木,穿过蜿蜒曲折的空灵公路,穿过阴郁深寒的海峡,穿过冰封高耸的黑色山脉,穿过沼泽满布的草原,穿过被灰色烟尘笼罩的城市……最终,电话响起,在2007年深秋的某夜——我完成学业回到北京后的第十四天。
打捞海龟的日子
我出生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院子在故宫护城河的北面。墨绿色的生锈的铁门,有门房,过门房十几米左手边是前院,记得有棵枣树,有没有梨树?忘记了,印象中郁郁葱葱什么奇怪的植物都有。还有鸡窝,有狗窝,鸡窝里有母鸡,狗窝里有公狗,后来都被我骑死了。前院有一栋两层的满是爬墙虎的青灰小楼,有天台,不常开,从那里可以看见景山、故宫、角楼和灰色的明天。
院子里有个荒废的泳池,里面的水还在,而且在了很久,一滩黑色的死水,飘满了落叶,时有异味。记得我很怕那潭黑水,不敢接近。
海龟?是哪里来的?我至今也不知道。可能是谁送给长辈的,却不明白为何送两只活生生的海龟。
我只见过它们两次,一次是它们来时,一次是死时。
它们来时家人们有说有笑,争先目睹这稀罕物。他们敲打着海龟壳,它们却无法蜷缩,只是挣扎,于是更多大笑着的手去敲打它们,警
卫员的手,锅炉房大大的手……而我只是站在角落静静地俯视着大盆中默然挣扎的海龟,仰视着嬉笑着的众人。终于他们决定把海龟放在落叶泳池里养着,于是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它们。
我曾经小心地靠近黑水,蹲在那里,仔细在无数浮叶的缝隙中细细寻觅它们的踪迹,但是我只是看到了黑色,波光粼粼的黑色。
后来,我忘了,只记得在那个春天我骑死了鸡,骑死了狗。黄狗死时,眼中充满喜悦,鸡死时可能也是,但是它眼睛太小不易确认。
再后来发生的我忘记了,大家都忘记了,忘记了从前,忘记了后来,自然也忘记了泳池里的生物,它们和泳池一起被所有人遗弃了,直到那年夏天泳池散发的臭味比往年大很多,大家才记起它们。
1984年盛夏的一天,曾参与迎接它们的所有人,兴高采烈地开始了打捞工程,他们用几根棍子、几张网捞了很久,依旧有说有笑,而我没去帮忙,只是坐在角落,看着。记得那天很热闹,像过年,家人走出了阴沉的房子,所有家人都在一起,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样的笑……
两个小时后,雌龟获救了,它被放在了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瓦缸里。
半小时后,另一只被捞了上来,它离开水面的瞬间,一阵恶臭,所有人都捂住了鼻子,是那只雄龟,它腐烂了,除了龟壳已经没了形状,黄色的烂肉上沾满了落叶……堂姐吓得跑开了,我没有,依旧默默地看。
之后,我被一只手拉进了阴沉的房子,他们把它们怎么样了?我不知道。
1984年秋天,更多的落叶覆盖在泳池的水面上,泳池看上去成为了院子里地面的一部分。有人在帮助我忘记,只是不知道他想让我忘记什么?他是什么?
1985年,遗弃者填平了被遗弃的泳池,而在同一年,所有的遗弃者被遗弃了。
巨变
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远离了也许从未出现过的美好。所有人都搬走了,而我和父母搬到了很偏僻的郊区,至少当时那里算是郊区,有菜地,数不尽的破旧厂房,路旁杨柳,二十年后那里叫做CBD商圈。我们搬进那里唯一的一座楼房,肉色的它孤单挺立在一片灰黑色的泥沼
中,那是一个陷入泥沼中的裸体男孩。数不尽的窗户是无数呻吟着的口,窗边随风飘起的衣,是那口中的舌,似在召唤着我,压迫感。也许全北京的穷人都住在这里。
实际上四十乎方米的居住空间对于一个三口之家并不那么拥挤,尤其是在80年代,恐怕现在亦是如此。然而对于习惯了奔跑于自家院落中的男孩,它无疑是个丑陋的牢笼。
两个房间。父母为了让它们有家的味道铺上了地毯,一间是红色,暗红;一问是绿色,墨绿。它们是廉价的,但是对于今后的我,廉价而永恒。
家具。父母找朋友在某京郊家具厂用边角料拼凑的:三合板的柜子,三合板的写字台,三合板的床头柜,三合板的一切。价钱低得惊人,低得厂家懒得为他们上漆。于是乎,我们自己找来了别人家用剩下的油漆,凑合着自己为廉价的家具上漆。端详父母为家具上漆的背影,甜蜜是我唯一记得的,我只想记得的。
还记得当时三个人睡在一张旧床垫上,很温暖。
钥匙的印迹
能背下二十六个字母我就可以进小学了,母亲告诉我的。于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个书读,我无奈地开始背诵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符号,记得背了很久。
谁知道大费周章的背下了二十六个字母后,却换来了一所很糟糕的小学。父母的解释是:那里离家很近,而且便宜。说别的我还可以抗争,而一谈到便宜,我立刻像士兵一样沉默与顺从,我可以说是心甘情愿地去那里读书的,就因为“便宜”,我无怨无悔。
入学的第一天是父亲带我去的,只此一次。
那是一段需要步行二十分钟的路程,绕过几间破平房,穿过一条阴暗狭长满是垃圾、粪便、腐烂树叶的小径。那小径宽不足三米,却很长,是工厂围墙之间的缝隙。抬头,遮天蔽日的树叶,被风带得左右摇摆,光线穿过叶,随风,飘落在垃圾、粪便、腐叶上的光点在不停变幻。父亲在前带路,我紧随其后,还有那些光点,似是一种神圣强大的指引,让我难以抗拒。
那小径如此熟悉,一切像极了十九年后在刚果金雨林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样潮湿,一样遍布腐叶,一样是遮天蔽日的植被。一墙之隔的工厂里间隔不到十秒就发出的巨响,如同一样可怖的枪声,而我,一样的颤抖。
我们在小径里走了很久,走出去的瞬间也并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是感觉由压抑移师到另一处压抑。破烂的民房几近倒塌,密密麻麻的窗子,每个窗都填满了你能想到的所有的廉价日用品和无尽的牢骚、庸碌与盛怒。地是土地,黄土,连一块砖都没有。我们还在北京嘛?我想问。
当然我没有问,只因为那带路者的背影。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留意他的背影,背影不会撒谎。我通过他的背,看到了平日里深深隐藏的愧疚。
处处阴暗,满眼都是私搭乱盖的民房,堆满了各种杂物的煤棚和露天小厨房,摆些旧灶台。
工作时间,人很少。爸爸送我来这趟也是费尽唇舌请了假的。而放眼望去,只见阴影中的几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老人,他们在破军用马扎上,零星坐着,没有棋局,没有言语,愣愣的,朽木般,只有他们的眼睛会跟随每一个经过的人转动半圈。他们的眼睛是灰色的,没有黑白。
在最不易察觉的一个角落,蜷缩着一个乞丐,三十岁左右,他没有下肢,至少我看不到,骨瘦如柴,赤裸着上身,脏兮兮地堆在一架不到半尺高的小木车里。他的眼睛倒是黑白分明……
这是我和乞丐的初会。
继续走了没多远,父亲指着一处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地方说:那就是你的学校。
我愣住了。心中不满,言语归零,这就是当时的我,别无选择,唯有接受。尽管如此,心底的抗争还是存在的,只是瞬间,我下意识地在校门前后退了半步,仅半步,我用最短的时间意识到了自己的退却,止住了。父亲看到,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把我推进了校门。父亲说,别把钥匙弄丢了,离开了。我攥着脖子上的钥匙缓慢的走了进去,破旧的木门牌上白底黑字“体育场路小学”。
那和我第一次去到英国一样,前所未有的彷徨。孤单?不,孤单是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印证的,而我在那两个相同的瞬间,没有意识,只有不知所措,感到自己再次被遗弃了,但不是被父母,而是被生活。那一刻,我将手里的钥匙攥得更紧,因为那是一把可以让我回家的钥匙。
那天我去晚了,新同学,新老师,都列队了,在并不宽敞的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所谓操场就是周围无数间破民房的后墙圈起来的。同学无一例外的都是农民儿子的模样,当然还有农民的女儿,再多看两眼,人群中还出现了农民自己。他们看上去的岁数,有些让我想起了锅炉房的大大,他们皮肤多黝黑,脸上大多都有着农民特有的红晕。这农民红的问题实际上困扰了我很多年,甚至在我赴英后,才知道英国的农民脸上也会出现这种界定他们身份的特殊标志。
……

图书封面


 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5条)

  •     最早从chen的老博看到这个故事,chen就从层层光芒中的距离外走进了我的心里,然而从那时起我自私的难过着:走进心里的距离是最近的惦念,最远的观望。我一直相信小孩子(10岁之前)的爱情:无比认真,无比严肃。它的力量穿越几十年,稳稳地扎在我们心中。不可思议的突然就出现。然后就重于现在的那个人甚至现在的那一纸婚书。在爱中,一切都是浮光掠影,老来多忘事,惟不忘相思。尘的戳,已成幻像。尘的戳,已成信仰。让chen度过了那么多无法度过的时间,虽然她也给了尘那么多无法承付的痛。只是成长,只能成长,所以只有分离。。。chen多么幸福,拥有是幸福;遗憾是幸福;忘记是幸福;坦然是幸福。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疏。金山在梦里,梦就是真的。戳在chen心里,戳就是chen的。虽然一切明白,但是金山的真实和虚假还是刺得我心痛!让我把内小孩儿生硬地从记忆里拽出: 这是另一个金山的故事,时间在它上面一层一层涂过。内小孩儿认真得邀请另一个小孩儿同乘飞毯,约定了时间,梦里的见面终成现实的决裂。内小孩儿成了说谎的人,成了没有朋友的内小孩儿。。。。。。chen的金山在相隔21年后,让内小孩泪流满面:让她终于相信自己并没有说谎,原来真有天涯知己,原来真有同样的小孩儿 同样的金山在不同的地方真诚得存在。。。原来单方面交心也是一种幸福和奢侈。
  •     网络红人。我接触郑宸的第一印象。论身材,相貌,和穿衣打扮都是我喜欢的那一种男生。慢慢关注他的时候去看了百度百科。“他也能写书啊?”我看到《尘》的封面时,十分不解。那些所谓的网络红人,有几个能出书的?书到手的内天下午我在楼下晾衣服,邮递员大喊,28号订书~付过钱抱着书抱上楼,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纸,封面、目录甚至每一页都仔细的翻过。还记得宸第一次看到对面大楼里内个坚持不懈做糕点的女孩子,到最后领取毕业证书的模特儿赤野扶美,很佩服宸在描述她的过程中不露一丝马脚,知道最后才揭晓了内个从不抬头看他的蛋糕女孩儿和在他班上当裸模却浑身是伤的扶美……直觉告诉我,现在的宸,已不再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内个有着日本漫画人物身材的大帅哥了。宸和尘的出现填补了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内些漏洞,深夜无心睡眠啊,从书架抽出来的总会是《尘》,这样一本有着土黄色封面,和内个孤单精灵尘的书,带给我的是深深的安全感和深深的沉静。
  •     我承认这是一本超出期望的书。 知道chen,是在2006年年初,我看到她的相片,内心就在说,看,帅吧。那时“毒药”已经颇具人气,网上也尽是网络红人毒药的配搭或者他的身份猜测~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 没有意外的就很想让它属于自己 书中太多关于男性和被排斥的肉体的描述 还没有读完 只读了3分之一不到 看到大家的评论 借鉴~ 读完再来侃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自传性质?儿童时期受到的待遇引发的自闭症和神经质。其实我早猜到那老头做了什么,只是不愿意肯定,还是罗摩桥比较好
  •     算是看过的年轻的写青春和伤痛的,最好的一本了吧。
  •     竟然一晚上看完了,是手机不好玩了吧,好像回到了初中时代
  •     @老郑爱吃枣儿 第二本 期待新书
  •     自我拉扯,自我痊愈, 自我救赎。遗落在路上的它,长不大就带上一起走吧
  •     叙事方法很独特,看似记忆碎片,却相互有连贯,伟大的结局带有神秘的仪式感自始至终,chen的青春孤独,彷徨,生病,发疯,chen的故事让人入迷
  •     我好喜欢这本
  •     特别青春期的一本书,里面都是挣挣扎扎的成长样子,有艺术天赋的人更敏感一些,但不适合分享,跳了很多篇,因为成长的无助我们都经历过啊,只是后来后来长大了就习惯。两星半。封面也很不好看(恩不懂)。
  •     这是小说!我觉得这书绝版的原因可能还是宸叔不想回忆起之前的写作风格w
  •     喜欢
  •     不怎么样,残酷青春物语
  •     休憩88th,如歌如诗如行板,如夜半鬼魅的半吟半唱,如黑暗中涟漪静静停止后幽深的水面,这书即使撕去封面封底我也能辨认出作者,不如罗摩桥与三个胡安那样彻底的淡,但隐隐的平静中蕴含着极大的不安狂躁则如出一辙,郑宸是痛苦的,是阴暗的,是抑郁的,是扭曲的活在天人交战之中的,那个怯怯的畏惧着男性与一切未知的黎成正是他的另一面,你回来了吗,尘,童年阴影永续的孩子?最后,想问一句,抑郁症患者是一直沉浸在恐惧中吗?
  •     句子不一定有多美,也没有讲什么道理,甚至觉得有些平淡,但你绝不会产生翻几页就扔下书的情况,而且它能够牵住你的情绪,你甚至都不知道作者怎么做到的,也许他根本就没想做到,小说么?更像散文,很不错的一本书,艺术感画面感扑面而来
  •     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十多年前关于他msn space上的照片和文字的回忆 但却是一地尘埃 我想我们都老了
  •     “实现的梦想,不是梦想。你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消失了,破败在你的回忆中,再难修复,再难弥补。”还局囿于“我”时期的尘,青涩、感性。
  •     看到最后,是和解吗?不是。是释怀吗?不是。男孩走了,老头死了。我在愧疚。
  •     你辉煌的曾经,你抛下的过去
  •     略显青涩的文笔,一些章节段落读起来有些矫情,翻到最后一页又大概些许理解了从头到尾的翳郁氛围。而作者心境的变化、成熟从而带给自己的感同身受是触点。
  •     正版难找
  •     前半部分语言运用有些生涩,人称、视角都感觉是新手,但随后渐臻佳境,情节开始多线和呼应连贯,艺术家的困厄、偏执、情感封闭与阴影,人生、旅途、阅历都是看点。“当结局过去强大,事情的起因便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被结局所左右。”毒药终于从九岁男孩走出来,成为尘,成为宸。
  •     2013年4月18日读完。
  •     人中龙凤。
  •     比起书 我还是喜欢毒药的照片
  •     一本平静的书 一本窥伺的书 一本告白的书 一本结束的书
  •     初读时我认为这本书在无病呻吟,可看到后面我知道他的痛苦从哪里来,甚至他跟我童年的经历很相似,但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人生早早改写和定局,而我没有。
  •     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的文字会把你拽入低沉的情绪中,果然有毒
  •     喜欢这种跳跃性的回忆片段,拼凑了完整的尘。
  •     我纯粹是抱着看完他所有的书这一执念来读。怎么讲,典型的过时的网青文,表演真诚。不过后面几本书也越来越好了,还是在成长的。
  •     天生会写文章的人,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个像迷一样的故事。
  •     是个画画的帅锅,但是太有写作自觉了,大概论文写的是诗歌与艺术的关系,使得这部自传小说充满诗意以及伦敦的阴翳,好久没一口气读完了,,,真的写得很好哇。。。time is a flat circle...
  •     被注定的结局,被剥离的灵魂。为了最后一丝的不确定,拼搏至死。两只手,两个人,1990年6月30日,原点也是结局。那个男孩死了,我是谁?
  •     年轻躁动的宸叔咯
  •     几乎都不敢相信是“网红”写的小说——当然这种说法肯定不对……他的文字里真是有惊人的直白和千回百转后也不见得屑于藏匿的恳切!
  •     结局如此强大,影响起因
  •     仿佛在看一部黑色基调、支离破碎的电影,而且拍的好的话会是不错的电影。叙述性和表达能力没问题,起码比现在很多出书的人好,但开篇或无意地将同性恋者与恋童癖混淆还是让我感觉不舒服。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的一部分窥探欲,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我对人并无好奇。
  •     第一本不算很好
  •     懂得,所以只读了几页就想扔掉哈哈。
  •     Holland Park 北面的老书店,John Milton,chapman,橄榄山墓地,不安于自己的选择,一个活得那般矛盾的怪物。
  •     初一时在学校图书馆看的。行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     2016/8/30 3.8吧。出于对作者的好奇,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一开始读不下去,后来翻到最后一页被结局惊到,然后重新开始读,有种很微妙的气氛,是一次特别的阅读体验,打算再看看他剩下两本书。
  •     朋友送的书,总觉得往事会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现在的生活,胆怯懦弱自卑虚荣,没有安全感,即使是这样,也要让自己朝着光明走去。
  •     就记得这个敏感的男孩
  •     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开始读就停不下来,一次性读完。不烧脑的书,很爽。
  •     DIOR BOY
  •     毒药的第一本书,类似安妮宝贝的疼痛青春,没有很喜欢。之后的作品真是良心多了。
  •     记忆碎片式的叙述方式,一段阴郁灰暗的日子。
  •     他在书里有惊人的坦诚
  •     全篇一直被那个伟大的结局支配着,但是最终宸和尘都走了出来。我喜欢他组织语言的风格,带着一种野生而原始的生猛,热辣,和与生俱来的软弱,怯懦。美极了。
  •     我一直好奇,九岁那年,他遇到了卖羊肉串的大叔,拥有了一张自己的床,他还遇到了什么?
  •     挺真诚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