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32730131
作者:[日] 村上春树
页数:158页

内容概要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书籍目录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及其艺术魅力(总序)
一 袋鼠佳日
二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三 困
四 出租车上的吸血鬼
五 她的镇、她的绵羊
六 海驴节
七 镜子
八 一九六三/一九八二年的伊帕内玛少女
九 喜欢巴特・巴恰克吗?
十 五月的海岸线

作者简介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为作者1981-1983年间,为一本杂志写的18篇连载小说。除一篇外,均是一二千字的超短篇小说。各篇内容不一,有写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后的遐想,有写半夜值班的惊魂故事,有写穷人搬家的苦恼等。这些作品有的惊险,有的滑稽,有的深沉,有的故事完整,有的注重感想,像一篇速写。其总的风格是有趣好玩又富有回味,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休闲读物。

图书封面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3条)

  •     这棵树上差一点就落下一片叶子,那么巧合,我刚好站在这棵树旁边,一直等着叶子飘落,因为我相信如果能亲眼看到叶子飘落在草地上,接下来会幸运很多,这是很多宿命的观念在作祟,至于叶子跟幸运之间有何关系,我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思索或者查找过这方面的渊源,不过倒是听说过,有一种叫做幸运草的,四片叶子刚好对称,能找到的话就能带来幸运,不过那只是一种祈望幸福的天真女孩给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四叶草满大街都是,只要种有这种植物的公园--我就曾经在一个公园里找到满畦的四叶草,不过也没有关系,现在的我就是这样执着的想等到那片叶子落下来,让我看见,可偏偏没有那种运气,叶子倔强的飘在树梢,此刻我已经相信哪怕书上其他叶子全都掉光,这片叶子仍然能坚持到最后。再一次来到这棵树下已经是一个礼拜以后,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每天照常上班下班睡觉吃饭洗澡洗衣服洗内裤,看了两场电影,吃掉一半西瓜,喝了一瓶2L的可乐。已经是深秋,暮色从天的一角照下来,在明晃晃的大地上留下一丝缝隙。再次来到这棵树下的时候,叶子已经落下,不知去向。或许是被风吹落的,我这样想。虽然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相反,我倒觉得很多不幸会对我锲而不舍,就是这样过来的,却并不感到什么不习惯。2012年八月三十号,已经快要十年, 十年前在这棵树的地方我们相遇,很奇怪为什么我会忘了这是棵什么树,什么科什么属,所在的公园叫什么名字(不过没关系,这是一个废弃的公园),只觉得这是棵会长青的树,只是在秋季掉适当的叶子,从来没开过花。十年来我一直构建着一个关于幸运和幸福的故事,可惜没能付诸实践,十年前她随意从另外的地方折了一杈树枝插在这里,我们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踏上火车奔驰而去寻找,却仍没能找到跟这种植物具有相同叶子的那一棵。--Aug31
  •     她看中一支表。 按某种说法。人在三秒钟内,最初初见到的三秒种内,其实就已经有了喜好判断,有了爱与不爱要与不要的定论。之后更多的一个两个三个三秒钟,实际上都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不确定,游移。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后街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
  •     其实一直偏爱村上春树的短篇。他的长篇,中前期纠结于悲喜的青春,然后多是关于社会和历史的晦涩寓言,从单纯的娱乐性来看,往往比不上他那些古灵精怪、轻松闲散的短篇。这本选集的同名主打,《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是典型的村上式作品,也很合我的胃口。这样宿命伤感的故事,要琼瑶写,可能又要惹得肥皂剧观众们执手相看泪眼,村上处理起来却是一贯的淡定持稳,甚至还要蒙上一层欲盖弥彰的轻佻。看下来让人皮毛未损,实际上已经受了内伤。所谓高手,大概就是要这样的功力。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这是我最喜欢的村上春树短篇故事
      
      爱情最美的时刻,就在晨光初曦之时,第一眼的惊艳,揣测对方的不安,因对方一个笑容而雀跃的心情。那份单方面百转纠结的情怀,让你觉得世界好像在为你转动。就好像这短短的几步路,几秒钟,思绪已轰隆隆地跑过几百年。之于对方,也许不过是普通的一刻,但之于自己,是一个足以经典的慢动作长镜头和无数个蒙太奇画面,里面有“古老机器般温馨的秘密”、有“触及肌肤的暖暖气块”、有“柏油马路”的炙气和“玫瑰花香”,有一个“已经结束却从未开始的爱情故事”。
      
      正如狐狸对小王子说,
      
      “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你我都将是宇宙间的唯一;我的生命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的不一样。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因此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所以亲情、友情、爱情里,最美的是爱情,是爱上一个人而涌动的情怀。你好像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画家。你坐在画板前,用充满诗意的视角去重新端详和构筑现实,或是用浪漫和幻想去打造生活。
      
      只有爱情能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     【未曾拥有的,总是最好的。
      已经失去的,总是最爱的。
       遗憾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性。 】
    或许真的是这样
  •     村上一定是个可爱又平和的人~ 笔下的我总是害羞的和别人打交道,之后回想起来思索我是不是该和她睡觉~ 看袋鼠那篇太萌了~为什么我对无聊的年轻人感同身受~ 图书馆奇谈又见羊男,憨厚善良、走路像摆钟的样子真是喜欢!那美少女呢!笑起来灿烂的天空都要劈成两半,漂亮的令人眼睛作痛,真是美妙~喜欢村上思想抛锚的小短篇,和长篇大论的孤独比有断层的轻松愉悦~
  •     居然是我第一本看完的村上的书_(:_」∠)_好看嘤嘤嘤
  •     过分治愈的邂逅故事 争吵时想不出有力毒辣的还嘴语句憋得满脸通红 过后在瞎想中骂得痛快
  •     村上春树的短篇有他长篇的影子。可通过一个细节表达出一个悲伤的故事是很难的。这个短篇集里面就遇上百分百女孩还不错。想看短篇还是去看其他人的吧。
  •     美景总在远方· 过多渲染酝酿自我陶醉出来的感觉· 何以称为爱
  •     想做你的百分百男孩,我喜欢你。
  •     很是浪漫。每一个偶遇的心仪的陌生女孩,可能都是你失散多年,相知相恋而后互相失忆的百分之一百女孩。
  •     最触动的是那篇《遇上百分之百的女孩》,其他篇感触不深。
  •     妙趣横生的短文,想来年年岁岁花相似,这心情日后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     一百只绵羊在黑暗中紧闭双眼。
  •     百分之百
  •     百分之百的经典啊!!!
  •     2.6月 早上醒来 披着布団掛け 外面风呼啸 翻完书 肚子也饿了 索性改了房间布局 移了床和桌的位置 吃东西会对着窗外 不坏
  •     最喜欢《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描写简直像极了患有真命天女症的我,YY指数爆表,看多少遍都很喜欢~
  •       不认识的女孩才是最完美的情人,如同未曾拆开的包装精美的礼物,里面装的是什么?让人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
      遇见陌生人,本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每天我们出门,都会和不同的陌生人擦肩而过,偶尔有问候和寒暄,也不以为然,马上就忘记了。如果有一个人让你有追根究底,觉得是命运安排的不真实感,甚至认定她就是那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一定是因为女孩身上拥有什么地方吸引了自己,引起的化学反应,改变了相遇原来的属性。
      在遇见到你之前,我只是像往常一样,准备度过一生中无数平常单调日子里的一个。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寻找着一家折价咖啡店,却无意间在时光拐角处,在原宿后街与你相遇。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只不过是两个人凑巧走到同一个地方,可是在生命里却是如此的不容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所谓的生存或生活,所追求的不过是物质生活,身外之物。 而你却是一直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一直盛开在我心中的那一个,好像一直埋在心中的种子,在遇见你那的一刻,瞬间生根发芽张叶开花绽放。
      如果这遇见的地点是自己读书的学校或者是工作的地方,这故事还有继续的可能,这场美丽的邂逅也只不过是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剧情的铺垫。可惜不是,拥挤城市,茫茫人海里偶然的相遇,擦肩时瞬间产生的火花,然后继续在人海里沉浮,消失于彼此的的生命里,各自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份无凭无据而更显单纯无奈的爱意, "以很久很久以前" 开始的道白,只不过是搜索枯肠寻找吸引女孩的话语失败后,没有出路的追寻,"你不觉得这是个忧伤的故事吗?" 也只不过是奇妙的短暂邂逅以后,没有回答的自问。
      遇见已经作为一个奇迹发生,可是奇迹之后呢?就算我遇见了这样的一个你,我又能怎样呢?
      再美丽的短暂邂逅也抵不过庸俗冗长的生活。
      如果“我”真的开口和百分之百的女孩搭讪了,到最后怕也只有失望和幻灭而已,可能仍然可爱美好,但一定不能不再是百分之百的女孩了。
      即使开口,除了相互客道,嘘寒问暖,又能说什么呢?如果彼此真的对话了,反而破坏了相遇的神奇美妙和彼此间产生的好奇,而这种感情没有依据,只能凭两个人的直觉存在。即使相遇的最后,彼此仍然一无所知,相遇的奇妙,心灵的震颤,也足够被铭记。
      情侣间的亲吻,拥抱,缠绵,一切都是浮云。却仍记得人海茫茫里那次彼此偶然的相遇,是瞬间亦是永恒。那微妙的感觉如同一缕阳光,照亮阴郁的内心。
      或许总有一些勇敢的人,带着飞蛾扑火的疯狂和冲动,不惜付出一切,战胜千难万险,只为和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在一起,能够有这种态度和勇气,多半是应该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吧?然而就算到最后有缘无分或者平淡的生活冲淡曾经浓烈的爱情,也就甘心了。
      但是我们,在喧嚣拥挤的城市里庸庸碌碌的大多数,即使遇见了让自己内心激荡的人也只是茫然不作为地,假装平静地看她或他经过我们的眼前,路过我们的心里,然后默默目送着她或他离去,渐渐消失在人海里。最多留下些许温暖的记忆和一丝淡淡的遗憾。
      让我期待着与你的再次相遇,不断放大一切有关与你的美好,却不要再见面。
      未曾拥有的,总是最好的。
      已经失去的,总是最爱的。
      遗憾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性。
      
  •     还是陌生人的时候,你最美。
  •       《袋鼠佳日》:只是执着于看到袋鼠宝宝在袋鼠妈妈口袋里的样子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将一个忧伤的故事告诉你,你是记忆中的百分之百的女孩,但是我们却没有再次认出对方,因为我终归没有开口
      《困》:在婚礼上就犯困一定得有缘由吗?PS:我本人一看书就犯困,上课也犯困
      《出租车上的吸血鬼》:门口蹭鞋垫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她的镇、她的绵羊》:一如植物种子被不期而至的风吹走,我们在偶然的大地上彷徨,这是我们各自的人生
      《海驴节》:每一种动物或许都在学习如何与人打交道哦?谁知道呢?
      《镜子》:我们内心的东西会成为恐惧的来源吗?
      《一九六三/一九八二年的依帕内玛少女》:献给形而上学女孩
      《喜欢巴特.巴恰拉克吗》:给人回信的兼职其实也不差,应该能听到很多故事吧
      《五月的海岸线》:荒郊上几十幢之多的高层住宅宛如巨大的墓碑无边无际地排列开去
      《完蛋了的王国》:出色王国的黯然失色远比二流共和国崩溃的时候令人悲伤
      《三十二岁的Day Tripper》:不是关心人,我苦笑着想,只是远比你习惯无聊罢了。我才三十二,你已十八
      《尖角酥盛衰记》:尖角乌鸦们的喜好,遵从乌鸦们的选择
      《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意大利面条年》:一九七一年,我唯一能“出口”的是孤独
      《绍斯贝险情》:
      《图书馆奇谈》:再见羊男,再见!
      ——村上的若干完美女孩,心中百分之百女孩的各种镜像
  •     我还有九年呢
  •       【序】
      
      奇怪得村上自己也“没弄明白是打哪儿来的”。不,我想村上是明白的,明白它的来处,那便
      
      是“潜意识”。他在《八月的草庵一我的(方丈记)体验》(载于《太阳》1981年10月号)中写道
      
      :“写文章这一作业,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潜意识的重新洗涤。”并说重读所写文章的
      
      定稿时,往往有奇异的发现——“自己毫无觉察的存在简直就像隐显墨迹一样若隐若现地显现
      
      出来:早已忘记的事情,以为忘记却未忘记的事情,甚至未曾意识到的事情,如此不一而足。
      
      ”
      
      在《出租车上的吸血鬼》中,“我”遇上了所谓“坏事”,即搭出租车时在堵塞的路面上寸步
      
      难行。计程器每次起跳的咔嚓声“如火药枪射出的霰弹一样直捅我的脑门”,只好通过想像脱
      
      女孩衣服的顺序来挽救这糟糕的心绪。正想到兴头上,司机忽然问“我”是否认为有吸血鬼。
      
      “我”本想以“不清楚啊”、“觉得”、“怕是”之类惯用暧昧说法搪塞过去,但司机不依不
      
      饶追问到底,并且作为“实证”断言他本人就是吸血鬼。“我”报之以暧昧,对方回之以坚决
      
      ,“我”求助信念,对方展示实证。可以看出,村上在这里试图颠覆日语式、日本式对话或交
      
      流模式,把日本式“暧昧”逼入尴尬境地。
      
      《镜子》在日本被选入两种高中语文教科书,即使教师之间对这部短篇的主题或其寓义
      的看法也莫衷一是。按理,镜子的形象应该是“我”本人的反映。然而,“我突然注意到一件
      怪事:镜中的形象不是我!不不,外表完全是我,这点毫无疑问。但又绝对不是我。我本能地
      明白这点。不,不对,准确说来那当然是我。然而是我以外的我,是我以不应有的形式出现的
      我。”更离奇的是,小说最后竟交代压根儿没有镜子,那个位置从来就没有过什么镜子。是我
      也好不是我也好是我以外的我也好,这都是镜子的存在为前提的,而镜子若不存在,那算是怎
      么回事呢——不但自我认证出现了问题,而且自我认证的根据又被消除。那么,我到底是谁,
      我到底算什么?这倒是村上几乎所有作品一个关注点。
      
      《图书馆奇谈》篇幅比其他短篇长五六倍。村上本人在后记中也说了,这是应其夫人
      的要求写的,夫人想看连续剧那样的故事。于是我们终于在这里看到了一个较为像样的短篇。
      
      村上本人倒是认为处女作《且听风吟》的开头部分表明了 他对文学的所有看法,是其文学创
      
      作的根源所在。
      
      “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
      
      【遇到百分百女孩】
      
      总之,道白自“很久很久以前”开始,而以“你不觉得这是个忧伤的故事吗”结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有一个少男和一个少女。少男18,少女16。少男算不得英俊,少女也
      
      不怎么漂亮,无非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但两人一直坚信世上某个地方一定存在
      
      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少女和少男。是的,两人相信奇迹,而奇迹果真发生了。
      
      两人坐在公园长椅上,手拉手,百谈不厌。两人已不再孤独。百分之百需求对方,百分之百已
      
      被对方需求。而百分之百需求对方和百分之百地被对方需求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这已是宇宙
      
      奇迹!
      
      【出租车上的吸血鬼】
      
      所以同别人和睦相处相当不易。我不时心想:要是能作为门口蹭鞋垫什么的躺着度过一生该有
      
      何等美妙。
      
      然而,门口蹭鞋垫的世界也自有其门口蹭鞋垫式的泛论,自有其辛苦。也罢,怎么都无所谓。
      
      “先生真是知识分子。”
      
      “哈哈哈,大学念了七年之久。”
      
      “为什么当出租车司机?”
      
      “因为不愿意受吸血鬼这一概念的束缚。披斗篷、坐马车、住城堡——那样是不好的。我可是
      
      规规矩矩纳税的,印鉴也做了登记。迪斯科也跳,弹子机也玩。不正常?”
      
      【她的镇,她的绵羊】
      
      所谓人生便是这么个东西,一如植物种子被不期而至的风吹走,我们在偶然的大地上彷徨。
      
      由于“偶然”这个母亲的引导,我写小说,他在旅行分社工作。而且,猎户星至今星光灿烂。
      
      在扎幌这家宾馆的小房间里,我同她的人生不期而遇了。但其间欠缺什么。在这宾馆的床上,
      
      时间简直就像租来的西服,无法同身体正相吻合。钝钝的柴刀剁着我脚下的绳子,一旦绳子断
      
      裂,我就将永无归宿。我为此而惶恐不安。
      
      【海驴节】
      
      我吃完简单的午饭,正在吸烟,门铃“叮铃铃”响了,我开门一看,是海驴站在那里。并非有
      
      什么特征的海驴,极其普通的、随处可见的、平庸无奇的海驴。既没戴太阳镜,又没穿“布鲁
      
      克斯兄弟”三件套西装。海驴这种动物,总的说来颇像早些年的中国人。
      
      海驴这种动物是生活在象征性的、横无际涯的大海中的。
      
      所以,海驴的皮包里总是装着厚墩墩的名片夹,其厚度象征他在海驴社会中的地位。这和某种
      
      鸟收集小圆珠是一回事。
      
      “对海驴来说,海驴节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上乃是象征性仪式。不不,不仅对海驴,对全世
      
      界恐怕都是如此。”
      
      【镜子】
      
      我高中毕业的六十年代末发生了一系列纷争,动不动就要砸烂体制,就是那样一个时代。我也
      
      是被吞入那种浪潮的一个,拒绝上大学,干了几年体力活,转遍了整个日本,并认为那才是正
      
      确的活法,的确干了种种样样的事,险事也干了几桩。年轻气盛的缘故。不过如今想来,倒是
      
      蛮有趣的日子。假如人生能重来一次,恐怕也还会干同样的勾当,就这么回事。
      
      夜晚学校里单身一个人可真不坏。哪里,一点也不害怕的。十八九岁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我突然注意到一件怪事:镜中的形象不是我!不不,外表完全是我,这点毫无疑问。但又绝对
      
      不是我。我本能地明白这点。不,不对,准确说来那当然是我。然而是我以外的我,是我以不
      
      应有的形式出现的我。
      
      【一九六三/一九八二年的伊帕内玛少女】
      
      她是个所谓有信念的人,坚信只要按比例好好吃好蔬菜,凡事定然一帆风顺。只要人们不断吃
      
      蔬菜,世界便美丽、和平、健康、充满爱,她说。
      
      我的脚底结构是非常形而上学的。
      
      人的本质在于复合型。人类科学的对象不在于客体,而在于身体内的主体。总之得活,活,活
      
      ,没别的。我不过是个具有形而上学脚底板的女孩。
      
      在某个地方,一定有连接我和我自身的绳结。我迟早要在遥远世界中的奇妙场所与我自身不期
      
      而遇。如果可能,我希望那是个温暖的场所,若有不伦不类的汉堡就再好不过。在那里,我是
      
      我自身,我自身是我,没有任何的空隙。这个场所一定位于某处。
      
      【五月的海岸线】
      
      高层住宅群无休无止地铺陈开去,同巨大的火葬场无异,不见人影,无生活气息,呆板板的道
      
      路上不时有汽车驶过,仅此而已!
      
      我预言。
      
      我——在五月阳光下两手各拎一只运动鞋行走于昔日防波堤上的我预言——你们将土崩瓦解荡
      
      然无存。
      
      至于是几年后几十年后还是几百年后,我无法得知,但你们必崩毁无疑。你们劈山,填海,埋
      
      井,在死者魂灵的头上建造起来的到底算什么东西?不外乎混凝土和杂草和火葬场烟囱,不是
      
      吗?
      
      【完蛋了的王国】
      
      Q和我同龄,比我漂亮五百七十倍。
      
      Q越想坦诚地解释,不坦诚的空气越像雾一样弥漫开来。
      
      【三十二岁的DAY TRIPPER】
      
      我并非要指责年轻女孩,也不讨厌她们。相反,我喜欢她们。她们让我想起我是无聊青年时候
      
      的事。怎么说呢,这可是非常了不得的事。
      
      “嗳,可想再次回到十八岁?”她问我。
      “不,”我回答,“不想回。”
      
      “年轻岂不更好?”
      “或许。”
      “那为什么说现在这样好?”
      “一次足矣。”
      
      “嗳,十八岁的时候想什么来着?”
      “想和女孩睡觉。”
      “别的呢?”
      “没别的。”
      
      【尖角酥盛衰记】
      
      我只做自己想吃的东西,自己受用。什么乌鸦之类,让它们相互争斗着死去好了。
      
      【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
      
      我和她走进“三角地带”尖头的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在里面逗留了一个小时。这时间里有相当
      
      之多的电车从 房子两侧通过。特快通过时,窗玻璃“咔咔”作响。过车时间里听不到对方说
      
      话。正说着有车开来,我们便闭嘴 等车过完。静下来刚开始说话,又一列电车尾随而至。那
      
      情形,不知该称为communication~的中断还是分裂 总之是十分让·吕克·戈达尔②式的。 (
      
      ②Jean-Luc Godard,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1930—)
      
      一有 罢工,我们真是欢欣鼓舞。一整天一列车都没有。我和她抱着猫到路轨上晒太阳。安静
      
      得简直像坐在湖底。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绍斯贝险情】
      
      同南加利福尼亚大多数地方一样,绍斯贝几乎不下雨。当然并非完全不下,但下得远不至于使
      
      得雨这一现象作为伴随基本反应的观念渗入人们的意识中。
      
      在这座城市说得上永远年轻的唯有死去的青年男女。
      
      南加利福尼亚没有用钱买不来的东西,用钱买不来的东西谁也不想要。
      
      警察的笑法总是一个模式,唯独有希望拿到养老金的人才会采取如此笑法。
      
      【图书馆奇谈】
      
      这世界上没有所谓永久运动存在。永久运动是永久不存在的。
      
      就算时间,也并不是永久运动。既有没有下周的这周,也有没有上周的这周。
      
      那么没有这周的下周呢……
      
      算了,到此打住。
      
      老人头秃了,戴一副深度眼镜,秃得有点不干脆,还有稀稀落落会曲的白发,像火烧山之后的
      
      残局似的,牢牢贴在头皮上。我觉得干脆全部剃光还比较好,不过那当然是别人的问题。
      
      如果半夜我还不回去,也许会发疯呢,就是这样的母亲,每次都往坏的地方想。要不是往坏的
      
      地方想,就是在看电视,这两者之一。
      
      羊男先生有羊男先生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你有你的世界,对吗?
      
        “对呀。”我说。
      
        所以不能因为羊男先生的世界里没有我存在,就说我根本不存在吧?
      
        “嗯。”我说:“换句话说这各式各样的世界都混在一起,有些部分互相重叠,有些部分
      
      却不互相重叠。”
      
      迷宫的问题点,在于你若不走到尽头,就不会知道那选择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当你走到底,发
      
      现是错的时候,却已经太迟了。这就是迷魂阵的问题点。
  •     村上真是一个可爱的男人
  •     错过了就是永远,哪怕是上天安排的命中相遇之人。但,遗憾也是很美的
  •     这种文笔流畅短小精悍让人两天空闲时间看完的小说最适合做考前解压系列,村上式的观点表达以及很多象征引人思考。总之明明借来看完了还想买的书好得有点过分吧(微笑)
  •        这书是我在高中最后时期读的一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读了不下二十回。但是每回我都开心的不行。
       行走于那个村上为懵感到懂的我营造的异样的世界里面,并且自己庆幸。
       什么我的书评太少了。
       好吧,里面的《遇见百分百女孩》和张爱琳的《爱》神似,让我想起了天池那片 “学长最后选择了胸部比较大的那位学姐”的文章。
  •     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村上的短文最好看了
  •     每次读起来都会让自己的心情笼上一层轻轻的薄雾,或开心或忧伤,应该说更多时淡淡的忧伤让自己的心情沉下去。当工作累了的时候可以拿起来读一下,当你不那么世俗,生活不那么繁琐。
  •     很细腻,很真情。
  •       从看村上到此刻,经验总结,我对他作品里的某些元素,冠以“灵异”的标签。
      从前看过的,有如能与猫对话的角色。本书收录的许多短小说中,也有这样的色彩。看着某些标题,你永远也无法知道内容是讲什么,更难的是,要表达什么。
      
      作为书名的这一篇,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想好一大段话来搭讪,然后,就错过了。
      婚礼上的困,想来是一个滑稽的场面。一种与世界、世俗格格不入的感觉。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阿桑《叶子》)我喜欢独白胜过众人的彩排。(张悬)
      出租车上的吸血鬼,那是明目张胆地“灵异”吧。你相信吸血鬼的存在吗?相信幽灵的存在吗?结局简直是拍起了恐怖片,“有个吸血鬼司机。” 没太害怕,反而令我莞尔一笑。
      电视机里的女郎和她的镇、她的绵羊,异常独特的视角,新奇有趣。隐隐约约,也不知从哪里,觉着村上是环保主义、自然主义的立场,不赞成人为地对自然过多地改造。
      海驴节读着好似云里雾里,作者对海驴大概持的是否定态度,可能在讽刺某一类人,或是带有某种政治意图。
      镜子也是一部不错的鬼片,有意思。
      伊帕内玛少女,这次是唱片里的女孩。形而上学的女孩,形而上学的脚,唱片里的女孩一直在发烫的沙滩上行走,年龄没有增加。许是一种渴望“不变”的心情吧。
      教人写信的特殊工作,“原来她们大概都很寂寞,只是想给谁写点什么,只是在寻求相互间的沟通”。
      五月的海岸线即是上文所说的自然主义的立场,把填海建起的幢幢高层住宅比作绵延不断的墓碑。“……但你们必定崩毁无疑。你们劈山、填海、埋井、在死者魂灵的头上建造起来的到底算什么东西?不外乎混凝土和杂草和火葬场烟囱,不是吗?”
      完蛋了的王国,喻一个曾经非常优秀的朋友。“出色王国的黯然失色,远比二流共和国崩溃的时候令人悲伤。” 王国、共和国,也有什么政治隐喻?
      三十二岁不同十八岁,习惯无聊,电线杆也数腻了。
      由尖角乌鸦作裁判的尖角酥大赛,似是闹剧,是在讽刺在乌鸦这个位置上的人吧。
      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三角地带,两侧有两条铁路通过,很吵。“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不必去买、租贵的房子,阳光免费,那些剥夺你阳光的开发商,又算是怎么回事?昨夜忽而想起在哪看过这么一个故事,挺有趣的。
      意大利面条年,“假如知道一九七一年自己出口的东西是‘孤独’,意大利人势必大吃一惊。“
      看到这里,来了个停顿,我看着目录,以吃为界,这里面有这许许多多与吃有关的文章,之前有一本食谱,是把村上小说里的食物都做出来。下一篇,两个我不认识的字,原来也算与吃有关系。手心里的**非常不好吃。
      ”分期付款也好前妻的离婚补偿也好狭小的宿舍也好浴室蟑螂也好高峰时间的地铁也好“,”牙医、所得税的最后申报、小汽车的分期付款、空调机的故障……“,无论是”我“,还是手心**,生活的烦恼都是无尽的。
      绍斯贝险情,侦探小说,”在那里,双轮手推车比尸体更受礼遇。“
      图书馆奇谈,也是灵异的故事,”即便脑浆被吸尽也想得到知识的人也是不少的"。羊男、美少年、老伯可能是“我”分裂出来的几个人格。奇遇中,“我”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些分析。“我喟叹一声,又哭了一阵子。我性格非常懦弱。” “为了抓住机会,首先必须装出温顺的样子——这也并非什么难事。本来我就十分温顺。” “’啊,谢谢。‘我说。我非常喜欢受表扬。”
      
      看罢,我觉得看出了三类内容,一类是灵异的故事,一类是缅怀过去、对不变的自然的崇尚,一类是某些生活状态的描写,性格的揭示。
      
      
      
      
      
      
      
  •     2008
  •     在飞机上读到这一篇, "对于我来说,她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 Hoping someone would say that to me.
  •     高中看的遇见百分百,太美好啦!!这才是真的少女心爆棚!
  •     看了些,看不下去
  •       坦白说,这本小说给我的阅读体验,远远不如 上一本。我说的是 斯普特尼克恋人。
      
      最初,我以为 ,或者说,我觉得,总是写出 如此 治愈系,如此感动人心 的 村上春树,他会给我带来一个很美妙的故事,以让我——即使没有遇到一个百分百的女孩,却也体会到这样一份爱。
      
      然而,百分百女孩,原来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当然,它本身还是不错,一如 村上 的风格。
      不过,就期待而言,我觉得,这份阅读体验,还不如 茨威格 的夏日小故事 给我带来的体验。
      
      百分百的女孩,我曾经写的短评 是 想读不敢读,因为我充满了期待。而事实上,我一直为爱而渴望,如同干渴已久的喉咙,假如甘霖真的降临,是真的会怕被划伤的。
      
      写着写着,不知写什么,却是反复在提醒自己似的,要自己争取,而且要持续地,持久地,淡淡,耐心的争取和努力。
      
      正如爱情,正如梦想。
  •       这棵树上差一点就落下一片叶子,那么巧合,我刚好站在这棵树旁边,一直等着叶子飘落,因为我相信如果能亲眼看到叶子飘落在草地上,接下来会幸运很多,这是很多宿命的观念在作祟,至于叶子跟幸运之间有何关系,我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思索或者查找过这方面的渊源,不过倒是听说过,有一种叫做幸运草的,四片叶子刚好对称,能找到的话就能带来幸运,不过那只是一种祈望幸福的天真女孩给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四叶草满大街都是,只要种有这种植物的公园--我就曾经在一个公园里找到满畦的四叶草,不过也没有关系,现在的我就是这样执着的想等到那片叶子落下来,让我看见,可偏偏没有那种运气,叶子倔强的飘在树梢,此刻我已经相信哪怕书上其他叶子全都掉光,这片叶子仍然能坚持到最后。
      再一次来到这棵树下已经是一个礼拜以后,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每天照常上班下班睡觉吃饭洗澡洗衣服洗内裤,看了两场电影,吃掉一半西瓜,喝了一瓶2L的可乐。已经是深秋,暮色从天的一角照下来,在明晃晃的大地上留下一丝缝隙。再次来到这棵树下的时候,叶子已经落下,不知去向。或许是被风吹落的,我这样想。虽然我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相反,我倒觉得很多不幸会对我锲而不舍,就是这样过来的,却并不感到什么不习惯。
      2012年八月三十号,已经快要十年, 十年前在这棵树的地方我们相遇,很奇怪为什么我会忘了这是棵什么树,什么科什么属,所在的公园叫什么名字(不过没关系,这是一个废弃的公园),只觉得这是棵会长青的树,只是在秋季掉适当的叶子,从来没开过花。十年来我一直构建着一个关于幸运和幸福的故事,可惜没能付诸实践,十年前她随意从另外的地方折了一杈树枝插在这里,我们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踏上火车奔驰而去寻找,却仍没能找到跟这种植物具有相同叶子的那一棵。
      --Aug31
  •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是我目前为之最喜欢的短篇小说集了,里边的故事真正堪称“短”,然而每篇,是每一篇都趣味无穷,强烈推荐看看。
      《百分之百女孩》是一个关于邂逅、怀疑,又略带心酸的故事。《袋鼠佳日》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出租车上的吸血鬼》让我吓了一跳。《镜子》被选入日本课本,情节荒诞。《喜欢巴特巴恰拉克吗》让人顿感温馨。《完蛋了的王国》很有启示意义:一个完美的王国的崩塌,比一个破败的屋宇倒下更让人震惊。《尖角酥盛衰记》在评论家看来很有现实讽刺意味。《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让人仿佛听到了火车呼啸而过的嘈杂。《图书馆奇谈》里羊男再次登场,又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其它还有若干故事,情节都好玩、浅显,十分适合消遣。总之,这部作品集我一下子就读完了,还真是意犹未尽。
  •     短篇小说集。最喜欢应该是图书馆奇谈,最不喜欢是乌鸦那篇,简直是噩梦。
  •        之前没看过村上的书,最早是前女友给我推荐的电影《挪威的森林》,她说那是村上的小说改编的,然后情节如何忧郁,我是个有点抑郁的人,而我不喜欢抑郁,我不喜欢安妮宝贝那种没事找事的人,对三毛也有些挑剔,但这本书不同,里面是很多小故事,想象丰富,有点意思,最爱《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为什么喜欢呢?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好像是我也写过,被村上偷走了,就这么简单。
  •       相比《挪威的森林》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长篇,《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才是使我百分之百恋上村上的作品。
      
      村上一直都是一个营造气氛的大师。他从未告诉你他的意图,只是肆意描写那个飘逸着花香的温暖早晨,“我”满怀焦虑看着对面即将擦身而过百分之百的少女。
      
      这可是真正的“百分之百”哦,百分之百需求对方,只属于“我”的百分之百。
      
      村上是“我”,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只要他愿意,“我”就百分之百的被对方需求,此刻故事里的主人公就能在这个梦幻般的场景里牵手,拥吻。这将是感人的一个有着百分之百爱情的故事。但村上说,不。
      
      于是,结束了细腻的故事,在文终,仅仅一个简单的问句,就勾画出了回味无穷的、淡淡的忧伤。最终结尾的叙述句“是的,我本该这样向她搭话。”又将时间拉到远离“四月一日”的许久之后。到底过了多久呢?“我”不知道,也无暇思考这些,只知道自己一直停留在那个早晨,与那个女孩的那次相遇。脑海中无限的重复着擦身刹那的情景。也许我也是她的百分之百呢?然而无论再怎么回想,四月一日的早晨都已离“我”远去,“我”只能轻叹一声,只能多年以后,在某处与某人偶然谈起时说到:“是的,我本该......”这是为错失命运而不可自拔的、深深的伤感。
      
      任何充斥内心伤痛的词汇,用所谓“明亮而忧伤”的语句加以堆砌的,最终只能沦为一个描写伤感的故事。而这是一个伤感的故事,是一个让真正人感到感伤的故事。村上微微一笑,我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无数次的想摘抄其中的段落,却发现这都是徒劳——没有不损原文脉络和情感的摘抄方法。任何段落和语句从原文中摘出,仿佛硬生生的将村上营造的微妙感觉从中剥离,都失去了其最生动的一面。就像打扮过于成熟的清纯少女一般,美丽却缺乏美好。只有当《百分之百的女孩》全文完整展现在眼前时,才会让我怦然心动。没错,这才是百分之百村上的故事。一个百分之百只有村上才能写的故事。
      
      "你不觉得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么?”
  •     贼jb喜欢这种故事。
  •     让我期待着与你的再次相遇,不断放大一切有关与你的美好,却不要再见面。 
     未曾拥有的,总是最好的。  已经失去的,总是最爱的。  遗憾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性。
  •        他人如何定位的我不知道,就自己来说,百分百女孩,是看过的村上短篇里最中意的一本,毋庸置疑。
       之前看过的评论里,大家异口同声的说,较之长篇,村上在短篇方面更为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直稍有质疑的其实。读罢此书意犹未尽处,想起此说,不禁点头称是。具体为什么表达不好,总之发现短篇里,浓缩着更为地道而浓郁的村上式气息。就像面前桌上放着一大盘烤肉和一小碟金黄黄咯嘣脆的炸面包圈,我总会先选面包圈吃一样,它更易让味蕾轻易获得足够的满足感。
      
       你有过这样的时刻吗?四月一个晴朗早晨的街角,你和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不期而遇。你的胸口如发生地鸣一般地震颤,口中如沙漠一般干的沙沙作响。你本该向她搭话,可是你却眼睁睁看着她与你擦肩而过,精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
       《挪》之后,村上很少写这种纯情恬淡的爱情小说了不是么。《遇到百分百女孩》,却是无关都市小人物的空虚迷茫,无关象征与隐喻,只是一个面善的大叔,像若干个相似的下午一样,坐在游泳池旁喝干了保温箱里的第4瓶啤酒,慢条斯理的说道,是的,我本该这样向她搭话…
       “一来二去,少男32,少女31岁了。时光以惊人的速度流逝。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少男为喝折价早咖啡沿原宿后街由西向东走,少女为买快信邮票沿同一条街由东向西去,两人恰在路中间失之交臂。失却的记忆的微光刹那间照亮两颗心。
       两人胸口陡然悸颤,并且得知:
       她对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
       他对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
       然而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那般清晰。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身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
       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么?
       是的,我本该这样向她搭话。”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镜子》一文中,十九岁少年在巡夜时,遭遇凭空出现的镜子,并于镜中看到了,自己以外的自我。
       “我站在镜前,掏出烟点燃,一边看镜中自己一边吸着。……
       烟吸了三四口,我忽然注意到一件怪事:镜中的形象不是我!不不,外表完全是我,这点毫无疑问。但又绝对不是我。我本能的明白这点。不,不对,准确说来那当然是我。然而是我以外的我。是我以不应有的形式出现的我。
       表述不好,不过那时有一点我能理解,那就是对方打心眼里憎恨我,黑魅魅的冰山般的憎恨,谁都无药可医的憎恨。这点在我是可以理解的。” ————《镜子》
       典型的村上式思维,我与自我孰是孰非,我到底是否应该处于眼下的场所,是书中常见的疑虑。
       而自己卧室中,倒也有面一人高的落地镜。(搬家了再也不让人往卧室放镜子了!)白天还好,晚上我亦是极怕照镜子的。睡觉时头朝另一侧,起夜时先紧闭了眼打开灯再瞅它。如主人公所说,黑夜里镜中的自己,就当真不像了真正的我。如何个不像法倒说不好,看她的性格,望去总比我自身更决绝。
       也为克服掉心理恐惧故意熄灯定定看镜来着,可是不成,夜里还是不想看它。
       镜中的那个我,会不会以夜色作掩护偷偷改变表情?
       难办啊,镜子。
      
       《图书馆奇遇记》。村上的小说中永远住着好心肠的羊男,真羊皮的假耳朵扑闪扑闪,和坏脾气的羊博士,生气了拎起花瓶毫不含糊地砸晕访客。
       看《寻羊冒险记》和《舞!舞!舞!》等,羊男总是躲在书页边缝处,躲躲闪闪。它是谜一般的存在,同时重要而无可替代。他既因我而存在而又不依附于我,既可以在此处又可以不在此处,羊男就是羊男,成不了海驴也成不了冰男。反之两者也决成不了它。
       羊男是谁??
       希腊神话中,“潘是牧神和森林之神,他长着羊脚和羊蹄,浑身是毛,喜欢音乐酷爱跳舞,后来加入了狄奥尼索斯的队伍,跟着酒队载歌载舞。希腊人为了纪念狄奥尼索斯而举行酒神颂,要求队员身披羊皮载歌载舞地表演。”
       《舞舞舞》中,羊男又要求“我”不停的跳舞。不能半途而废,务必咬紧牙关踩着舞点跳下去。”这是不使“我”陷如绝境的唯一办法。
      加之村上本人对希腊情有独钟,或许这是羊男一词的出处也说不定。
       更多时候,羊男在文章中是一种媒介,连接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媒介。
       可爱的羊男。
       《图书馆奇遇记》讲述了羊男协助我逃离阴谋的图书馆,摆脱邪恶的坏老头的故事,看了怪紧张的童话性质。
       “羊男,”我问,“为什么我要给人家吸脑浆呢?”
       “呃,就是说,装满知识的脑浆味道特别好,怎么说呢,粘糊糊的,又有疙疙瘩瘩的东西。”
      
       《意大利面条年》。村上诙谐法的产物:一九七一年是意大利面条年。
       一九七一年,我为活着而持续煮意大利面条,为煮意大利面条而持续活着。铝锅里腾起的蒸汽正是我的自豪,汤锅中咕嘟咕嘟响的番茄汁恰是我的希望。
       林少华,你俩配合,妙极了。
      
      
      
      
      
      
      
      
      
      
      
      
  •     百分百女孩这一篇就值得五星
  •     村上的意向总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味道,本来因为百分百女孩去的,结果喜欢上那篇奶酪。他的短篇虽然很多读不懂,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不知道算不算是魔幻主义。
  •     开始觉得无聊至极,越看越耐人寻味,尤其喜欢最后一篇《图书馆奇谈》。
  •     有几篇觉得很好
  •        在我考试写的散文与议论文里,我多次提到村上和他奶酪状的贫穷,因为那篇“奶酪”给予我的动力就像是初春放大好几十倍的太阳和北京五十天一遇的晴空。
       村上的书带有明显的治愈倾向,尤其是他在面对其他人的错误和悲惨遭遇的时候,总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告诉别人“这件事其实不是你的错”,实际上有时候这么干挺操蛋的,因为在人被麻痹后仿佛错就不是错了。
       前一阵电影频道回放《武侠》,甄子丹对操着满口四川话的金城武诚挚的说:“一个人犯罪,全天下的人都是帮凶。”,没错,这就是村上的逻辑。我初读《海边的卡夫卡》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这种逻辑所治愈的,但当我再读《1Q84》的时候内心却不断抗拒这种“治愈逻辑”。抗拒的原因一部分来自“日本专家”们的对“日本战后治愈思维”的解读,一部分原因来自我逐渐长大,渐渐稳固了自己的是非观。
       读“百分百”这本短篇集之前,就已经读过“百分百”和“奶酪”这两篇文章。读完这本书,发现除了这两个短篇,也就只有“尖角酥”和“图书馆”比较喜欢,而最喜欢的,还是那篇随意地仿佛是午睡前匆匆写下的“奶酪”。
       这篇奶酪,可以说治愈了我,而且是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我完全能够接受的方式。
       文章中村上和新婚妻子带着一只猫找到了一所位于两条川流不息的铁轨之间的房子,并“安住”那里。整篇文章大部分描写了这个房屋如何如何,小部分给了不断擦头上的汗的销售员、前来拜访的人和他与妻子在其中如何过活。
       而哪部分?如何治愈我的呢?
       文章最后,村上和妻子还有猫渡过了冰冷的没有暖气的寒冬,在铁路工人罢工那几天享受片刻的安宁,那几天,房屋不再每隔几分钟就晃动不止、人与人交流不再用嘶喊(像七宗罪里布拉德皮特的家一样),春天的阳光照在空无一车的交叉的铁路上,黄昏是暖洋洋的,新婚的妻子和猫蹲坐在枕木中央,远处低矮的平房和电线杆仿佛离他们很遥远。
       那时他们“贫穷的离谱”,而村上的一生的贫穷经历却永远锁定在那片“奶酪三角状”的破房子里,贫穷得离谱,贫穷得快乐至极。
       每次读到这儿,看着村上一家熬过一时的清冷贫苦,正享受着蜜月的黄昏,心里头就有种被融化的感觉。
       我想起来北外高三的时候,算不上苦,但每日起早贪黑。每天凌晨努力学习之后,一人关掉台灯穿过漆黑的走廊,上完厕所钻回冷冰冰的被窝里,耳边传来壮壮的呼噜声,就像夏天夹杂着清风的凉爽雨夜一样,我便能安心的睡着。
       直至现在,或者再往前回顾两三个月,村上一家人坐在温暖的铁轨上观看日落的情景都一直在温暖着我。
       低潮窘迫,我在经历着难得的好时光。
       站回高处,回忆苦涩时光都满满幸福。
       这就是村上的这篇《我的呈奶酪蛋糕形状的贫穷》治愈我的方式。
      
      
      
      
       “冬去春来。春天美妙无比。春天一到,我也好她也
       好猫也好无不如释重负。四月间铁路有几天罢工。一有
       罢工,我们真是欢欣鼓舞。一整天一列车都没有。我和
       她抱着猫到路轨上晒太阳。安静得简直像坐在湖底。我
       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
  •       我真心看不懂村上春树遇见百分百女孩这本书里的故事,到底是有什么寓意呢?第一感觉看完总觉得平淡无奇,好像没有任何想表达的意思'但又觉得他在每一小篇的故事中浅藏了某些情愫,可是又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知道有某种久违的东西在敲打我的心房。
      
  •     短篇也挺有趣的.
  •     挺好看的
  •     搭讪的一万种方法。
  •     还不错,比较喜欢里面尖角酥盛衰记,写的很生动,看完这仿佛感到真的有一群括噪的尖角乌鸦存在着。百分百女孩也好,真的有那种感觉生命中存在那么一个不完美,却对于自己是百分百的那么的一个人。
  •     跟《你的名字》结尾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泷搭讪了
  •       正如作者所言,这甚至不能被称为是小说。这只是思维的碎片,就像备忘录上的提示一样,那几笔仅是为了牵出自己脑中的场景,展开自己心中的故事罢了。非本人,自然是看不懂这些个提示(所以我从未像今天一样感谢译者的前言,简直帮了好大的忙啊!)
      
      其实,有事我们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闪念,构建出这样的片段。但我们不是大家,也自视成不了大家。这些碎片也随着记忆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了。(林少华不也说吗,如果作者没有名气,那么这些故事也没有人会在意)
      
      于是我打算记录下一件最近颇让我在意的事情。三教附近的学生会专用横幅位上(据说)最近出现了个巨型白底蓝花横幅(很贵的样子),上面只有一个大写中文数字“壹”和“待续...”后来发现那个大写数字每天会在不知不觉中按序增加一,旁边还有个信箱,大意就是说这是个谜面,猜出谜底的可以获奖。
      
      这巨型横幅令我浮想联翩。生活一如往常,一件不寻常之事发生了,却无人在意,似乎世界本来就是这样。这次不是卡夫卡(或者说是村上)小说中的场景?最近的天气好的不自然,阳光懒洋洋的照射下来,生活和空气都凝固了。而当我骑车经过那个大横幅,我似乎平滑得驶入了小说世界。空气中的尘埃微微颤动,大概是对我的欢迎辞。我想,以后,我也许会写那么一本小说,主人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一条精美而神奇的横幅。横幅上的数字也是正数。
      
      另:如果是倒数,那一定会是一个侦探世界,大约写上零的那天,地球会爆炸,化作一团青烟,随风消散。
      
  •       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人通过图片短篇文章的方式分享这本书,看完了,急需发出些唏嘘的声音。。
      这位神奇的作家,竟然可以从那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想象性的描述俩人的一生。
      百分之百,这个看似定量却实际只能作泛泛之意来理解的一个形容词,究竟掺杂了多少随性的成分,也许只有想象者自己能说得清楚。单凭我们通过短暂的人生经历就能断定对方是自己的百分之百了吗?也许这个数字仅仅只是一种估计;也许等过了那一瞬间,百分之百的感觉就没有了呢;又或许我们足够幸运,上天成全了当时的百分之百,让两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经过点滴现实生活的侵蚀,百分之百的标签日益跌价,慢慢地沦为百分之九十、七十甚至更低。
      说到这里,想到了曾经跟朋友之间的一次争辩;对方说,因为选择,所以信任;而我却认为,因为点滴积累,才能选择信任。
      回到这篇文章,作者的思维,对百分之百的相信,也许只会发生在那些以第一印象为主的一见钟情主义者身上,这是绝佳的恋爱体验。然而,如果能有那样一个人,跟自己既有“百分之百”的直觉,又有着“一眼万年”的默契,岂不妙哉。
  •     没啥解释的 我年轻的时候......
  •       
      从上周开始看这本书,是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
      
      之于我,最欣赏其中的2个故事《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图书馆奇谈》。
      
      一个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一个人是在于它的真实,能拨开读者的灰暗情绪触碰到纯真的心灵。
      
      人经历的多了,经验多了,最初最原始的那些想法,反而变的不切实际。花了大半生的时间去寻觅一个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却怀疑自己。一种莫大的悲哀。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幻想与现实之间,要么是极度的幸福,要么是极度的痛苦。一念之差。
      
      苦苦寻找的那个人,你什么时候出现呢?
      
      
      
      
  •     这两个故事确是最吸引人的。图书馆给人想象的空间总是很大,人物,故事,情绪都很丰满。
  •        看了大家关于这本书的书评的开头,都好深刻,而且,很羡慕那些可以把村上读懂的人。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把我所遇见的百分之零点几的村上写下来,等我真的把他弄懂之后,再回来看现在的感受,或许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读书是人生一样的旅程。
       第一本读第二遍的书。我是个很懒的人。有些书即使好,读一遍也就好了。像《红楼梦》那种读一遍根本就不算读的书,当然是我打算反复去读的书目之一,不过也只是打算,就连我最爱的三毛,也都只粗略读过便放过自己了,只有这一本是例外。原因有二。
       第一,它真的很难懂,名副其实的难懂。有一些读过第二遍才略微懂的文章中还是会有不懂的段落。比如“脑子如DH劳伦斯少年时代的贮币盒一样空空如也”,不过,刚刚百度了一下,懂了,这属于常识的缺乏。还有,“瞧那面包,就好像在说它是不远万里好容易赶来的”为什么这样形容一只面包呢,跟说人长得着急是一个意思吗?这应该算是对村上的熟悉还不够吧。还有,“有点像托诺帕古老的民谣”,托诺帕的古老民谣是什么样的呢,果然是村上,读到这瞬间就觉得,要想真的读懂一个人的书,一定要读读他读的书。这都不算什么,还有这样一段,“在这宾馆的床上,时间简直就像租来的西装,无法同身体正相吻合。钝钝的柴刀剁着我脚下的绳子,一旦绳子断裂,我将永无归宿。我为此而惶恐不安。”为什么觉得时间无法同身体正相吻合呢?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还有,“海驴”,是暗指什么吗?等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绝不是是少数。当然,这并不是我重复它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一般来说,懒人是懒得理解特别难理解的事情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二点。村上式令人叫绝的比喻。
       关于比喻,就不举例子了,因为笔记实在太多,我确定,这是我写的最认真的一本好词好句。而且,最多。就一句话,村上的文章是要废一番脑筋才会懂的,但是,他的比喻用得有多精彩,一见即倾心。
       我不清楚,百分之百的村上春树会不会像三毛那样让我信徒般追逐,但至少,与这百分之零点几的村上相遇,是一件挺美好的事。
  •       可以先吐槽一下最后一篇《图书馆奇谈》嘛,吓得我晚上不敢关灯睡觉了好么。。昨天晚上默默地失眠到天亮好嘛,下次能不能来个预告:这是恐怖故事啊,胆小的小盆友真心被吓到了好嘛(捂心口。。)
      
      村上20几年前的书了,但一点都没有时代的违和感。这就是日本的时代发展平滑的结果,时代和时代之间没有太鲜明的烙印。不似中国,五十年代的土改,六十年代的跃进,七十年代的文革和八十年代的开放,出生于哪个时代的书,一眼就分辨的出。所以当我翻后面的编年,发现这书八三年就出了的时候,还真是吃惊了一下。但如果联想村上这几年的书,也可以看的出显而易见的发展变化。
      
      二十几年,村上依然如故的喜欢人物描写,特别是人物那些奇怪又琐碎的细节,像百分百女孩睡觉时压扁的头发,到1Q84里青豆的表情,村上简直乐此不疲,不过靠这种方法来区分人物刻画性格的确非常巧妙,自己写着也该觉得非常有趣吧?
      
      依然喜欢没有结局的故事,读着读着,嘎的一声,故事完了,你都想检查一下书页是不是缺页漏印了。短篇尚可原谅,长篇也玩这样的把戏,1Q84第三本简直什么谜也没有解开嘛,然后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结束了。好些短篇都是如此,好像作者写着写着然后不知道做什么去了,回来就不记得要写些什么了于是匆忙结了个尾一样。有时候我真的是不太爽这个风格的作家,好像我去一家餐馆点了一份套餐,却只给我上了头盘和主菜一样,少了甜品来收个愉快的尾,村上就属于少甜品这类,但是因为头盘和主菜往往很精致,所以我尚可以接受。最讨厌的是遇到只给你头盘的人啊,就像我实在欣赏不来的雷蒙德.卡佛,整个就像写作练习里面的场景描写,看完之后就特别想大吼一声:逻辑在哪啊亲!就是这种感觉。
      
      此外,村上在这本书的前几篇流落出来的全篇的小清新风格,在其后的作品中也比较少见了,不难理解日文原版为何以《看袋鼠的好日子》作为书的题目,这真是篇难得的开头结尾齐全的优秀故事啊,其后的100%女孩也很有些张爱玲当年那篇“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风格。读了真是觉得身心舒畅。再往后就有些良莠不齐了,《困》也不错,再往后数就是《依帕内玛姑娘》和《起司蛋糕形我的贫穷》,然后渐渐清新风格被黑暗风格压倒,《唐古力烧饼》初现了村上的腹黑风,直到最后一篇《图书馆奇谈》完全显现。
      
      或许因为当时年轻(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才三十岁刚刚出头而已啊),还没有强烈的信仰,所以在书里没有像1Q84一样明显的信仰输出,只是讲些或安静或腹黑的小故事;也没有后来越来越嚣张的性描写,也可能是受篇幅限制,不能挥毫泼墨的描述那些场面,你看像其中的短篇《遇见100%女孩》,但就遇见延伸出来的内容,就是一个完整的短篇了,中间真是插不上可以用来描写那些场面的地方了哟。所以在这本书里,最夸张的也就只是提到“和她睡觉”这样一笔带过而已了,非常简洁大方,看了真是清爽。
      
      虽然整本书里也有几个烂柿子,但不给五颗星还真是对不起美好的前几篇。
      
  •     男孩与女孩第一次遇见时,已经笃信彼此是自己百分百对的人,因些许顾虑,约定彼此下一次再见面时,顾虑方可打消,与之结婚,怎知命运捉弄,彼此经过一些事,再遇见时,他们亦是感觉彼此就是自己百分百恋人,可这一次他们没有不说一句话,便擦肩而过。觉得忧伤,有多少次遇见一些人,当中对一些人很有感觉,却从未有过片刻话语,想来遗憾。
  •       本作为村上先生于1981—1983年间为一家名为《特来富尔》的伊势丹百货公司会员刊物所写的连载系列,半年后结集出版,为其第二部短篇集。日文原名《袋鼠佳日》。依然村上式的风格,依然充满了想象力,又和日后成型的他有所不同,而是一些灵感和思维的火花,对黑暗的潜意识的初期摸索。
      
      以下内容系按本书章节结构排列的摘抄+书评,摘抄内容一律使用【】表明,其余为书评。
      
      一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ONE IN MILLIION = 0.0000001
      
      ONLY YOU = 100%
      
      二 她的镇,她的绵羊
      
      【所谓人生便是这么个东西,一如植物种子被不期而至的风吹走,我们在偶然的大地上彷徨。】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摄像机前讲上十分钟,世界有可能变得远为令人销魂,我觉得。】
      
      三 海驴节
      
      海驴——宗教劝诱&伪哲学
      
      四 一九六三/一九八二的伊帕内玛少女
      
      无尽和无限的东西,偏偏要依附于有尽和有限的东西。当我们抓住二者交叠的一个瞬间,便在那一个瞬间体验到了永远。即便最后一张唱片磨光殆尽,伊帕内玛少女也依然是、并将永远是那个少女;然而作为有尽和有限的东西之毁灭,也许使它承载的无限之物变得无法观测,并将别人遗忘,所以也就失去了那份对于永远的真切感受。但若因此而否定了“永远”的存在,正是被有限之物束缚的愚昧与庸俗,连作为人类所能体验的最为真切的感受,亦将遭到遗忘,甚至被人类自己所抛弃。
      
      不是因为它是不变的所以才是永远的,而是即便在一切都改变了以后,我仍然愿意相信,有一些没有改变的,和变得更好的。永远必须是真实的、作为真实的感受。从那种真实中我们体悟活着的实感,并从那些使我们感到自己真正活着的事物中触摸属于自己的,也是关于人类的“永远”。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可以拥有无限的寿命,但那与永远无关,而是周而复始的炼狱轮回。只有当它因为遇到了永远也不想离开的爱情和亲情时,它真正的活着了,所以它才能够真正的死去。并不是从别的地方,而是从自己的生命的真实感受中体会到了永远,这也是永远的一种形状吧。没有真正的生,遑论真正的死,否则,所谓生死只是活在自己的地狱中的人们永无止息的轮回,虽然亦可以称为“永远”,比如希绪福斯的工作。——他们只是“虚无”了而已。
      
      “自从发明了钟表,人类便失去了永恒。”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概念的束缚,才是我们所期盼的“永远”吧——“我这辈子活得值了!”,使我们发出如是感叹的那个场合、那个时刻也许早已逝去,但那丝毫不影响我们认为自己真正的活过、活着,那不就是真切的永远么?
      
      五 完蛋了的王国
      
      【“出色的王国的黯然失色,”报道写道,“远比二流共和国崩溃的时候令人悲伤。”】
      
      主体性的缺乏···
      
      六 三十二岁的 Day Tripper
      
      不满意现在,不想要回去。日复一日短暂狭隘的光景和麻木的心,一途所见又一无所见之风景,不再做梦也不再留恋过去的梦境,却不料如此人生亦为一时之梦。
      
      并不是找到了人生旅途的终点,而是来回往复的疲于奔命。在未可预料的时刻突然到站,在恍惚之间下车之后一片茫然。
      
      七 South Bay 险情
      
      【南加利福尼亚没有用钱买不来的东西,用钱买不来的东西谁也不想要。】
  •     初见村上这篇,惊为天人。一篇略似与卡佛,却比卡佛更具戏剧化。
  •     早就忘记情节了,只记得还挺戳。
  •     我们迷恋的 或许是遇见彼此的那一刻 那一刻定格了我们所有的想象与未知的美好 那一刻的自己与百分百女孩 太多的那一刻 构成了偶然相遇的美好 ……尽管生命中的那一刻并不能够被多数人所把握 但是它曾真正出现过 不曾被触碰过的真实 就是一种美好。把握住与否早已经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这就是那个完美的百分百女孩。
  •     世间有许多明媚的女孩。
  •     可能的开始,更是无尽的未来啊、、楼主有点悲观+不勇敢哦
  •     一种与我们本身以及故事无关的可能性
  •     我站在三月 幻想四月的某个清晨...
  •       其实这本书半年前就一直扔在枕头边,期间断断续续翻过几眼,但却每每抵不住睡眠的诱惑。前几天在回家的火车上,只用了3个小时就看完。
      里面的故事大概也不记得太清楚,只是对两个印象较深。也许是正好契合了心底的感觉。
      我不知道读村上的书是要很安静的环境,还是要在很嘈杂的环境下把自己封锁在角落里去读。我却是很容易走神。有时一目十行,有时看到一半直接翻至下一页。
      旁边坐了一个四口之家,两个孩子一路异常兴奋。兴许是第一次坐车出远门,也许是第一次回到老家去看爷爷。他们两个就像精灵,姐姐表现出与她年龄不符的成熟,而弟弟就像个傻瓜。每当我看上半页,总会被他俩尖叫或打闹分散注意力。可以用痛苦来形容,但也仅仅是指这样子看书的状态。我就这样注意力来来回回梦游3个多小时,终于看完。
      我只记住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贫贱夫妻百事衰的浪漫自娱自乐;一个是到图书馆借书。至今脑子里还会记起那幅画面:春天来了,我们抱着猫坐在路轨上晒太阳,安静的就像坐在湖底。
      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
  •     你一定没有遇到那个百分百的人· 就像豆浆为什么要搭油条 热干面为什么要加上蛋酒。。。。。。你没吃过就不会了解
  •     一直以来是不婚主义者,但看到那句“我们年轻,新婚不久,阳光免费。”时,忽然就心动了,这么年轻,结一下婚也未尝不是好事。
  •       不管是《袋鼠佳日》的闲适平凡,还是《百分之一百的女孩》的让我憧憬向往,亦或者是《困》里面的令我几度想翻页跳过却还是很让称奇的故事和言语细节的描述,可能是《出租车上的吸血鬼》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我都读得津津有味,感怀村上的对生活的观察细腻和对言语文字的拿捏,我敬仰的作家,想读完你的所有的故事,了解文字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完成不了的梦境。
  •     很久之前读的 现在都有些忘了 只记得很有趣
  •        男孩儿和女孩儿相见,却不真正的了解,才是美好的故事。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本自己买的书,之前的读物不是妈妈硬让我看的,就是在书店草草翻的。这本书就像我的“百分百女孩儿”似的,看见,就觉得对了。
       买它的时候我15岁吧,只是单纯地被题目吸引,以为整本书讲的是这一个故事,发现是合集的时候还有小小的失望。老实说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没有看懂,之后长久地没再翻开过。真正看懂的时候是20岁了,距离我第一次恋爱还有4年的时间,当时觉得这个故事很悲伤,你遇到了生命中百分百的人,却不曾真正走进他的生活。
       直到四年后,经历了相识、了解、分离、痛哭,才明白,好的爱情,都在最初相见的那天结束。如果认识的那天没有跟他多说一句话,就永远是一个高傲的女孩儿;如果相约吃第一顿饭的时候立刻拒绝,就不会有日后的挑剔;如果没说在一起,就不会有长久的黯淡与消沉。
       这个故事最后一句话是:你不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吗?
       不,我觉得这是个很美的故事。
       戛然而止或从未发生。
      
  •     有点晦涩难懂
  •     更中意他的短篇。
  •     好像看过,但又都不记得了。就是忽然想起这名字,想瞧瞧。 然后就去看了,这真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不过好在我眼睛越来越瞎了。
  •     有时候,真觉得村上春树是个女人。
  •     喜欢意大利面、乌鸦、铁道路房间的几个故事
  •       
      前言:总是觉得,文青眼里的完美故事,应该如村上春树笔下的『遇见百分之百女孩』或者张爱玲的散文『爱』所描写的那样忧伤清淡,于是我也写一个。纯属拙劣模仿,自娱自乐。倘若不小心被你看到,大可一笑了之,或者叹我矫情,如此即可。
      
      她,二十四五岁;他也二十四五岁。
      
      在一个盛夏的清晨,他们相遇了。其实也根本就不算是什么相遇,至多只算是互相认识罢了。
      
      在认识之前,他是她的路人甲,她是他的不知道。
      
      在认识之后,他们互生情愫,缄默不言。
      
      他们几乎没有交集,只是周四晚上会一起上语言课,之前大家会一起吃晚饭。
      
      有时候,她吃完转身离去的一瞬间,发现他始终低着头。专心地吃着盘子里的东西。于是她便可以毫无顾忌地看着他低着的头、快遮住眼睛的头发以及他盘子里五颜六色的蔬菜。
      
      有时候,只不过那么短暂的一瞬间,他只是和迎面走过来的熟人寒暄了一下,她却已经从他视线里消失地无影无踪了,无处寻觅。眼里只看见空留在那的她曾经坐过的空座椅。
      
      她16岁时读郁秀的『花季.雨季』,懂得两个平行的世界,注定不会有所交集。只是那一个瞬间,整个世界的声音都已模糊,只剩下她自己兀自想着关于他的一些事。
      
      他17岁读张爱玲的『半生缘』,觉得椎心泣血。现在到也自然明白,『不必知道更多,也无需要求更久。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是照亮对方的一瞬间』的道理。
      
      她有时候就故意这样静静地坐在了他的面前,一向淡然的他却慌乱了,注意力便都放在了她身上,便顾不上了吃饭。她有时候觉得自己喜欢看他这样的慌乱。
      
      她就坐在他的对面,他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即便心底涌出的千言万语,比如和她共同的喜好,一些类似的感受。由于周围都有人坐着,于是都变成了沉默。
      
      她渴望着他开口说话,无论说些什么。这样她就可以静静地倾听他的声音,还可以细细地大胆地观察他说话的神情。
      
      他却总只是静静地聆听着她与他们的对话,或者偶尔借往上推眼镜的机会,悄悄地看看她。基本不说话。
      
      她就这样淡淡地走在他前面,默不做声。
      
      他就这样静静地跟在她身后,不动声色。
      
      她只注意走在她身后的他,没看到教室半掩的门不知被谁关上了,直接碰了上去。
      
      他透过窗户看到了要回家的她,碰倒了自己的玻璃杯,撞到了同学,速度飞快,终于追上。然后静下来,轻轻唤她的名字,说『再见』和『晚安』。就像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忽略了之前所有的慌乱。
      
      她想感情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温暖流淌在心间,满满的,害怕要溢出来。
      
      他想她真会是一个温暖的恋人啊,总是微笑着,平静如水,毫无多言。
      
      这感情就好似父母持家过日子一般,都希望能够涓涓细流,生生世世。就连喜悦都是带有节制性的,都总害怕过犹不及,越满则缺。
      
      本来到他们这个年龄,都已经经历了一些感情,都懂得了珍惜,都明白了在乎一个人需要说出来告诉他或她的道理。因为这样,也不至于留有遗憾。但是一碰到彼此,这些经验就通通不起作用了。他们都反而变得更加腼腆与沉默。
      
      每个周四的夜晚,时光匆匆。这样直至课程的结束。
      
      于是,他们并不拥抱,直至分离的最后一刻。
      
      他心里曾涌起万千感叹,不断在他心里翻滚。他曾无数次地假想与她话别时的情形:
      
      最后那一刻,他终于开口说了:『我亲爱的文艺青年,你就要离开我,消失在茫茫人海。我害怕我以后再也不会与你相遇。所以,能给一个拥抱吗?』
      
      但假想终究只是假想,实际分别时他们什么也没有说。
      
      明明根本就没有相遇,为什么就要假想话别呢?
      
      她亦有想过,在分别的瞬间,她会依旧是淡淡地说着『再见』。也许谁也不会发觉,她眼里那深深的眷恋。除了对这个充满烟火味的人间,她也许再也无法积累如此多的眷恋。
      
      于是实际分离时,他们终究并不拥抱,都等对方回头,却都没有回头。当然这有点残忍。
      
      我想这个完美的故事可以结束了。
      
      许多年后他辗转了一些城市,找了份稳定的工作,认真谈恋爱,结了婚,生了娃。再后来,娃也长大,自己也慢慢在这时光中衰老,他偶尔还是可以清晰地记起与她相遇时的相视而笑以及她转身离开时低着头的模样。
      
      那时,她的眼明净若水,她嘴角微微扬起的脸上,不染尘世,不涉风霜。
  •       一直很想写关于擦肩而过的故事,却碍于语言组织能力的局限和难以确切的将感受诉诸笔端的痛楚,而一直未着笔。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有种砰,中的感觉。
      “很久很久以前”
      “你不觉得这是个令人感伤的故事吗?”
      
      -------------------------------------------------------------------------
      很久很久以前
      在一个下雨天,傍晚放学,遇到一个百分之百的男孩。
      。。。。。。。。。。。。。。。。。。。。。
      
      
      
      
      
      
      其实这是一个感伤的故事,我手中的伞始终没有递出去。
  •     村上选题很好,百分百女孩是文集里最好看的一篇,私以为。早期的村上感特别强烈,感谢他选择了写有趣的小说这条道路,可能动不动喜欢回忆过去是三四十岁人的通病。
  •     未必看来你还没有遇到那个百分百女孩
  •     震惊于世上的奇遇
  •     村上的书也喜欢,独特的感觉
  •     二月十一日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
  •     未曾拥有的,总是最好的。
        已经失去的,总是最爱的。
         遗憾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