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的哀怨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丽莎的哀怨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1
ISBN:9787801870841
作者:蒋光慈
页数:308页

书籍目录

1 “边缘文库”总序
2 丽莎的哀怨
3 野祭
4 纪念碑
5 编后记

作者简介

《丽莎的哀怨》描写贵族少妇丽莎在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东方巴黎上海,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最后沦为妓女的凄艳故事。小说以丽莎昔日的荣华和当前的沦落为对照,生动细腻的描写了主人公从金尽囊空到走投无路、到变相卖淫、到公开为娼、到得梅毒而死的悲惨过程,把丽莎复杂的心态和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由于整篇小说采取了主人公自叙的形式,因而使红颜薄命的哀怨更为深切。

图书封面


 丽莎的哀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丽莎的哀怨始终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二个十年里,文学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日益政治化。不少文学作品带上政治化的烙印,而《丽莎的哀怨》犹如一朵娇艳的白花,在逐步政治化的文学氛围当中美丽地孤独地绽放。我为蒋光慈本人所吸引,再为他笔下的故事所吸引。《丽莎的哀怨》中丽莎的善良纯洁的人性令我感觉到文学的纯粹性,文学之美本应脱离意识形态而存在。本书主要叙述了波尔雪委克党夺取俄罗斯政权后,旧俄贵族妇女丽莎与其丈夫白根一同逃亡上海,后在上海度过的坎坷生活。丽莎为生存所迫,沦为脱衣舞娘甚至妓女,后染上梅毒,最终投海自杀。在当时革命文学泛滥的时代,《丽莎的哀怨》并非按照以往革命文学的写作手法以革命者为书中的主人翁,而是选择了一个新颖且冒险的角度——流浪异乡的旧俄贵族妇女丽莎的视角。这一角度明显与当时的革命文学之路相违背。本书的重点就是赞美丽莎的纯洁人性之美。第一个方面,丽莎的觉醒性成长过程。丽莎是善良且坚强的,即使她代表着旧俄贵族的立场,与波尔雪委克的立场格格不入。在她流浪上海的生活经历当中,你会逐渐感受到其人性的善良与灵魂的纯洁。丽莎流浪上海之初,心中对波尔雪委克总是心存怨恨。认为他们毁了她曾经的幸福生活,把她这朵温室中的白花摧残。随后丽莎的生活开始步入潦倒,沦为脱衣舞娘甚至娼妓,在出卖自己身体的同时精神上充斥着羞辱的痛苦,不断挣扎,而她的思想也开始了转变;旧俄贵族被推翻驱逐或许已是历史的必然,旧俄罗斯在波尔雪委克的手中逐渐壮大,丽莎开始怀念曾经爱慕她的木匠,希望自己曾经选择成为木匠之妻;开始怀念起投奔革命的姐姐薇娜,对自己曾经的选择起了怀疑。作为一个曾经的旧俄贵族妇女,这一转变尤为重要。不能说她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了自己的阶级,有了全新的看法。曾经的丽莎获得了思想上的觉醒,成长达到一个质变。这是丽莎的成长。流浪的过程接近于成长的过程,或者是等同。通过对丽莎成长经历的叙述,使这一人物阶级背后的纯洁人性逐渐显露。第二个方面,是人物人性之间的强烈对比。在本书中有两个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分别是白根与伯爵夫人。丽莎作为故事的主角,在这两个角色的衬托与对比之下,善良的人性更为凸显。白根在旧俄曾担任军队团长,威风凛凛,他在丽莎的眼中简直是完美的形象。但自从波尔雪委克夺得政权,他们两人逃亡上海以后,白根人性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开始的时候,他仍旧沉醉在重夺政权的幻想当中,至少心中仍有寄托与希望。随着生活遂入拮据,他的劣根性逐渐暴露,即使作为一个男人,也是终日待在家中从不肯为双方的生活付出努力。对于丽莎当脱衣舞娘赚钱养家一事,白根开始还是带有羞耻之心的,但时间一长,他觉得这已是理所当然。人性终究走向了堕落!丽莎开始是同情白根,但后来两人的关系无论肉体上精神上都趋于陌生化了,曾经的丈夫变成了现在的旁人。而丽莎则持续着作为妓女的生活,即使屈辱痛苦,也希望能借此维持白根与她的生活,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舍不得白根。白根选择了龌龊无能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丽莎选择保持痛苦的觉醒活着,两人的精神层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另一方面,伯爵夫人作为旧俄贵族,曾经也拥有过富足奢华的生活、令其自豪的丈夫,然而她面对人生的巨大转折,其堕落的速度竟异常的迅速。伯爵夫人为了生活或许已无法选择了,毕竟她已是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但是她却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即使堕落也需有人作陪,丽莎则是最佳的选择!在这里,我认为伯爵夫人是丑陋的,一个难以觉醒甚至永远不会觉醒的人!她与丽莎一样曾为旧俄贵族,但是她却没有丽莎一样的心。她在瞬间的变故之中,选择了以扭曲的状态生活下去,思想从未自觉觉悟,永远失去了自我!白根与伯爵夫人人性的堕落与丽莎的觉醒性成长之间的对比更为突出了丽莎人性的纯洁。第三个方面,哀怨的基调贯穿全文。革命文学中充满着振奋人心的口号性语言,极易令人思维疲劳。蒋光慈之前的作品大都也是被禁锢在革命加爱情的模式当中,高喊着革命的口号。例如《少年漂泊者》与《冲出云围的月亮》这两部作品,阅读后有会激情澎湃的革命使命感。 少年经历重重苦难后投身革命军队,开始革命的旅途。即使最终命丧战场,那份坚毅仍旧令人倍感鼓舞,他的牺牲沾上浓厚的革命色彩。而曼英的性复仇模式虽然方式偏斜,但是革命色彩从未减淡。最后经尚志引导终回革命正道,故事尾声的革命色彩更是催人上进。相对之下,哀怨的模式则成就了另一种高峰,弥补了那一时代文学的不足。本书当中并没有信誓旦旦的革命口号,里面只有丽莎的无尽哀怨,直达丽莎最终的死亡。首先哀怨波尔雪委克的野蛮夺权,随后哀怨自己颠沛流离的屈辱生活,最终哀怨自身阶级注定被历史遗弃的命运。哀怨的基调会令读者倍感同情,甚至忘却阶级的尖锐对立。此后阶级的界限开始模糊,丽莎人性的轮廓也开始突出。明明就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子,只是单纯地想要为自己的阶级做最后的挽歌,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丽莎或许根本就不知道哀怨的意义何在。随着哀怨背后的含义不断变更,丽莎的人性与哀怨的本身深深熔铸为一体,使这一抛离了阶级的纯洁人性更为显著。综合上述三个观点,最终达到对丽莎纯洁人性的赞美的目的。丽莎在我感悟当中是超越阶级的抽象化形象,基本没有带上深刻的政治化烙印,进而具有很大的文学审美价值。在时代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发自旧俄贵族妇女的哀怨,严重脱离了革命文学的发展轨道。在革命文学泛滥的时代,《丽莎的哀怨》意外地诞生,但是却没有能够继续成长的幸运。这一哀怨恰恰给予本书作者致命的伤害!蒋光慈因为本书被开除党籍,最终因病逝世于上海,对此深感同情。这也就是我为他本人所吸引的原因,他做了一件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事情,不管其是有心或无意。在国共十年对峙的时期,文学领域受到极大影响。在现代文学史的第二个十年里,是“左联”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战斗性上都比第一个十年显著加强。而题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反帝反封建、正面赞扬革命、着力于对革命者或者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塑造这些主题。而30年代初成立的“左联”等左翼文学团体,更使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政治意识形态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学主潮,此时文学作品的政治性远远大于了文学审美性,不少作品开始步入了模式化。作为“左联”主力军之一的蒋光慈的作品大都具有很强的宣传鼓动性,符合了时代的政治需要,却缺乏对生活的深刻感触与思索,给人感觉以较为空洞的口号化语言。为了弥补之前作品这些不足,蒋光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即希望通过丽莎这一复杂人物形象的塑造克服过往简单化的描写。但他却收到了时代的强烈批判,丽莎这一人物形象本来可作为一个新模式的开创者,却被扼杀在摇篮里。经过历史的重重洗练,丽莎这一形象的文学审美性愈显光芒,蒋光慈当初的选择与创新得到了肯定。最终的结论就是,本书塑造了脱离政治阶级的丽莎的形象,其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物存在,具有纯洁的人性与血性。《丽莎的哀怨》的文学审美性远远超越了其政治性,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在文学创造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文学作品。文学本应纯粹,不应该被政治经济等功利性的因素所影响甚至利用。曾经被历史所遗忘冷落的丽莎,我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而并非被误解为“她”是无病呻吟。这个哀怨的丽莎,犹如现代文学史长廊里的幽灵,终日徘徊。
  •     曾经爱恋的人啊,到最后居然发现原来那么不值。帝国的悲哀,也是丽莎的悲哀,也是某一种生活方式的悲哀。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大一时候老师的教课内容就是蒋光慈的丽莎的哀怨,看完这部小说,我也哀怨起来了。
  •     一个男人观察到的女人世界。心理,情感。 蒋的文字代表的是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文笔与文人的思想。 蒋的小说代表的是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爱情——柏拉图爱恋很凄美,革命爱情很凄美。
  •     文笔相当细腻
  •      蒋光慈 你是个温柔的人!
  •     某种讽刺,某种现实
  •     读得很汗的一部小说。。
  •     很像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那类文风,强烈的咏叹主观色彩太强,第一人称叙事人物也扁平化了。如若不是主题使然,这样的作品当真会在文学史留名吗?
  •     三十年代的文字,是三十年的味道。
  •     丽莎是蒋光慈的写照吧,革命的悲悯者,精神上的流亡者。
  •     真正的人道主义吧。
  •     两个故事都是以心里活动的描述为主。但却无法和主人公产生共鸣甚至怜悯。哀怨得有些矫情。
  •     丽莎的哀怨,写的很现实,那个时代的状况,真的很深入人心。蒋光慈,文笔很细腻
  •     这就是民国的小资本派了吧,没有经GONG党洗脑的蒋光慈看问题比我全面多了,谁还敢说波尔雪伟克是那么正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