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实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鸦片战争实录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1
ISBN:9787536698864
作者:(日)陈舜臣
页数:21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衰世走下坡路的时代首先谈一谈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英国派出远征军是l840年,即道光二十年,日本的年号是天保十一年。中国当然是清代。从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算起,是第一百九十六年,是清朝灭亡的宣统三年(1911)的七十一年前。就年号来说,日本历史上最长的是明治的四十五年。但1971年已为昭和四十六年,刷新了这个纪录。从中国的记录来看,超过六十年的年号有两次,即清朝康熙的六十一年(1662-1722)和乾隆的六十年(1736-1795)。此外,超过四十年但没有超过五十年的年号,有明朝万历的四十八年和明嘉靖的四十五年。汉武帝在位五十三年(前140-前87)。但这位皇帝有着改年号的嗜好,从即位时的“建元”到死时的“后元”,实际使用了十一个年号,其中没有一个年号超过六年。唐朝的玄宗皇帝在位四十三年,改过两次年号,“开元”是二十九年,“天宝”是十四年。北宋的仁宗在位四十三年,改年号达八次。在位时间长,不仅要皇帝的寿命长,还必须年轻就即位,而且要皇帝英明。昏庸的皇帝在位都不太长,不是被废,就是亡国。对专制帝国来说,皇帝的资质往往左右国家的命运。由富有进取精神的青年皇帝实行革新的政治,随着皇帝思想的成熟,逐渐老练地推行——这是理想的形态。不过,自秦始皇以来二千二百年间,实现了近乎这种理想形态的却为数极少。上述各个年号期间,除了明代还有点疑问之外,大体上可以说都是该王朝的全盛时期。尤其是超过六十年的康熙和乾隆,中间只夹着雍正的十三年,几乎是互相连接的。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一百三十余年是清朝的黄金时代,恐怕是没有异议的。雍正皇帝推行告密、镇压的政治,当然不是明朗的太平盛世。但是,它把两个长达六十多年的、罕有前例的太平盛世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就这一点来说,尽管它是短命的,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这三代可以这么说:康熙是积蓄,雍正是维持,乾隆是散发。乾隆皇帝散发的方式是极其大方的。镇压新疆回族之乱、台湾林爽文之乱以及各地苗族的叛乱,出兵西藏,远征缅甸等等,在支出军费上毫不吝惜;进而又在完成编纂八万卷的《四库全书》这一空前的文化事业上,投入了巨额的国家经费。歉收之年则慷慨地免去租税。国库简直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起码从乾隆皇帝挥霍的方式来看,会叫人这么认为。任何英雄人物,一旦上了年纪,精力和智慧都会衰退的,乾隆皇帝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他在乾隆四十三年下了谕旨,预告自己到乾隆六十年退位。当时他六十八岁,打算再执政十七年,他认为八十五岁是执政能力的极限。如他预告的那样,他在乾隆六十年退位,以后还活了四年。如果他要执政到死的话,乾隆将为六十四年,超过其祖父康熙的六十一年,开创世界纪录。把八十五岁看成是极限,这当然是出于乾隆皇帝的那种帝王的过度自信,实际上极限期早就到来,政治已经紊乱,只不过是“乾隆盛世”这个招牌把它掩盖着而已。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一死,乾隆时代的宠臣和珅即被处死,他被没收的财产,据说不下八亿两白银。当时政府的岁收为七千万两,也就是说,和珅私吞了十年以上的国家岁收。他当过二十年的内阁大臣,换句话说,每年国家岁收一半以上都落进了他的私囊。允许这样一个胡作非为的宠臣的出现,这本身就说明了乾隆的后期已经进入了走下坡路的时代。继乾隆之后的嘉庆皇帝执政的二十五年间,可以说是一味地掩饰破绽的时代。“乾隆盛世”的过度挥霍,早已到处露出破绽。不过,嘉庆年间还勉强平定了白莲教和天理教之乱,总算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而平安度过了。嘉庆二十五年后,道光皇帝即位。这时已经不是衣服露出破绽的问题,而是肉体上千疮百孔,到处流出积年的脓血了。鸦片战争就好似瞅准了这个不幸的时代而发生的。据《皇朝通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人口为一亿九千三十四万人。而大约七十年后的道光十年(1830年)的《户部档案》,则记载全国的人口为三亿九千四百七十八万余人。人口增加了一倍,而这期间的耕地面积仅增加百分之十八。总生产量并没有多大变化,而人口增加一倍,平均每人的所得当然相应地减少,国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人口的增加应当说是“乾隆盛世”的产物,而继承这份遗产的却是道光的“衰世”。逃出首都的诗人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四月,一个四十八岁的诗人悄悄地离开了北京。诗人的名字叫龚自珍,号定庵。他出生于浙江杭州,母亲是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女儿。他也受过外祖父的启蒙教育,小时候跟外祖父学《说文解字》。父亲是进士出身的高级官僚。应该说,这位诗人是在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龚自珍的性格从小就多愁善感,据说在黄昏时听到如咽如噎的唢呐声,立即就会晕倒过去。他在诗中说:行年迨壮盛,此病恒相随。可见到了壮年之后,他这种因黄昏的唢呐声而晕倒的怪毛病,仍然没有得到矫正。他四月单身离开北京,九月又北上接家属,但他终于没有进入北京,而是在北京郊外的固安同家属会合。看来是为了避人耳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人说是因为他同皇族的爱妾之间的暖昧关系暴露,感到处境危险。当时都传说他的情人就是著名的顾太清女士,而这种传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顾太清,字子春,是满族妇女。她容貌美丽,虽是满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造诣很深,是具有杰出文学才能的才女,著有《东海渔歌》和《天游阁诗稿》。她是乾隆皇帝的玄孙奕绘的侧室,也是载钊、载初两个辅国将军的母亲。她的作品一般被认为不拘泥于格式,具有自由奔放的特点。所以她写的词要比诗好,在清代的词当中恐怕应列入前五位。词又称“诗余”,没有诗那样严格的规则,这种形式轻松自在,适宜于表现个人的情感和情绪。她的性格一定也很热情,讨厌陈腐规则的束缚。龚自珍也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这两位具有绝世文才的多情男女都住在京师,很有可能由于某种机缘而结合在一起。诗人匆忙离京回乡的原因,虽然还弄不清是否因为同顾太清的恋爱问题,但离京的情况很不正常是肯定无疑的。他的神经极其敏感,稍微轻轻一触,那紧绷着的心弦,立即发出微妙的音响。他的这种敏感的神经,连他自己也感到害怕。当他实在无法抑制时,就破了诗戒。所谓诗戒,就是发誓不写诗。看来他是把写诗和喝酒、抽烟同样看成是一种恶习。他深知自己感情过于炽烈,担心写诗会给这种炽烈的感情火上浇油。他已经三次给自己加上了这种诗戒的约束,但三次都破了戒。大概是感情的洪流一旦泛滥,如果不写诗来加以疏通清理,泛滥的感情就会不可收拾。所以在这次回乡的途中,他写了三百一十五首杂诗。1839年是己亥年,因此把当时写的诗称做《己亥杂诗》。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已经切身痛感到“衰世”的来临,这种衰世感已渗透到他的心灵深处,使他感到深深的忧患。当时的有识之士,恐怕都或多或少地为这走下坡路的时代而感到担忧,因为中国人是极其尊重历史的民族。印度人所关心的是宗教的思索,他们的文献上所记载的大多是关于宗教的事情,据说印度史在史料上往往是不足为信的。相比之下,中国的史料太丰富了,他们留下的文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历史的记述。他们是这样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所以时世的衰落就反映得更为深刻。而且龚自珍是以诗人的敏感来感受这种时世的衰落,所以他的忧患必然是异常深刻的。他写过一首五言律诗《赋忧患》: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春深恒做伴,宵梦亦先驱。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多情谁似汝?来忍托禳巫。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在这个人世上,故物(不变的事物)是很少的,唯有“忧患”却紧紧地缠着我。在春深的季节,它形影不离地伴随我;在黄昏的梦中,也是它最先进人我的梦境。尽管岁月流逝,情况依然如旧,并没有像流水那样一去不返。恐怕没有人像我这样重感情的了。尽管忧患紧紧地缠住我,但它跟我的交情是这么深,我还不忍请巫婆来把它赶走。当时的读书人一般都怀有这种“忧患”之情,而龚自珍的忧患特别深。人们往往把旅行当做更好地了解世俗人情的一种方式。他在回乡途中经过镇江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庙会。当时,人们崇拜道教的神——玉皇、风神、雷神等,按照道教的教规,对神有什么祈求,要写在青色的纸上,供在神像前,称之为“青词”。参加这次庙会的有好几万人,十分热闹。有一位道士请求龚自珍为他写一篇“青词”。“要祈求神吗?究竟向神祈求什么好呢?”一提起向神祈求,龚自珍的忧患更大了,他的眼里溢出了眼泪。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上就是他当时写的诗,收在《己亥杂诗》中。九州即中国。中国的芸芸众生都在祈求风神和雷神,由于一味地依赖,万马都无声息了。这是多么可悲的景象啊!我希望上苍重新振奋起来,降下破格的人才吧!这是一种期待英雄出世的愿望。大家都知道,这是毛泽东爱读的一首诗。希望有“破格”的人才,这是近代中国人恳切的愿望。诚然,与其依赖于风神、雷神,还不如寄希望于英雄。不过,盼待英雄,还不如自己成为英雄。龚自珍大概是由于爱情的纠葛而离开了皇都北京,他对这次逃离首都当然感到羞愧。他思念在北京交往的友人。就诗文来讲,朋友中没有人能超过他,但他的这些朋友虽说不上是“破格”,却都是天下有用的人才。“唯有我落到这步田地……”龚自珍感到自己跟这个衰世太息息相关了。他觉得:“正因为如此,我比任何人都能从心灵深处直接感受到衰世,而且比任何人都能准确地表达衰世。我将通过这种表达而使有热血的人振奋起来,不仅是同时代的人,就是下一时代的年轻人也会心灵为之震动……”唯有这一点使这位逃离首都的落魄诗人感到心灵上的安慰。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清末所有的革命志士,可以说都受过龚自珍的影响。不过,这不是一种思想体系的影响,而是一种近于宣传鼓动的文学影响。思想未成体系,也许是龚自珍的致命弱点。但是,要求他的思想成为体系,这本身就是无理的,因为他本质上是个诗人。不少人对他的文章的过激和奔放的一面抱有敌意,尤其是对于重视正统的古文学派和不喜欢过激的改良主义派来说,他是很不受欢迎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古文学派的代表章炳麟对龚自珍的评价。他在《说林》这篇文章中诋毁龚自珍说:……又多淫丽之辞,中其所嗜,故少年靡然乡风,自自珍之文贵,则文学涂地垂尽,将汉种灭亡之耶!其次,让我们来看一看改良主义派的代表、本世纪启蒙学者梁启超在论清末学术思想的文章中关于龚自珍的评价:……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但稍有进步,则知其浅薄。就是这样两位对他抱有反感的学者,也不能不承认龚自珍的诗文紧紧地抓住年轻人的心灵。龚自珍是与魏源并称的公羊学者,但我希望对他作为诗人的才能给予高度的评价。他的才能在于他是个直感的诗人,而不是自成体系的学者。我觉得他的直感能力的敏锐,甚至使他成为一个预言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一般都从龚自珍谈起。不过,很难说他是政治史舞台上活跃的人物。历史上的人物大多由于时代光芒的照耀而显赫一时,但却很少有人用自己的光芒来照耀时代,而龚自珍却令人感到他就是这样一个少有的、难得的人。他自身就是一个发光体,给我们照出了鸦片战争的时代,甚至预言了下一个时代。他在一篇题名为《尊隐》的著名的文章中说:在这个“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在“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鶡旦不鸣”的时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这篇文章令人很费解。大体的意思是这样:在这个日益走下坡路的衰世,而人们却鼾声大作,沉沉入睡。但“山中之民”在天地与神人的支持下,即将大声地呐喊着,蜂拥而来了。有的评论家认为,龚自珍以这篇文章预告了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天国及其他农民革命战争。这种说法也许太过分了一些,也许龚自珍本人并未意识到,但他确实为下一个一个时代投射了光芒。龚自珍在镇江庙会的人群中,脑海中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出不久前接触过的各种人的面影。他想起了曾任两广总督、当代首屈一指的学者、白发皓首的阮元。阮元已经功成名遂,当时正隐居在扬州,他曾和来访的龚自珍谈论了许多经学上的问题。正如《己亥杂诗》中所说的那样:“谈经却忘三公贵。”龚自珍曾和阮元畅谈得入了迷,甚至忘记了对方是被人誉为国家柱石的高贵的大人物。龚自珍不由得不想起另一个给人的感觉跟阮元完全相反的人。这个人就是林则徐。他已担任钦差大臣,应当已到达任地广州,在从事政务活动了。朝廷派他去广州是为了禁绝鸦片走私进口的。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再也不能放置不管了。“林公是准备去死吗?”诗人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这是不是由于旅途的劳累,从脑子里偶然冒出来的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呢?“不!不是胡思乱想!”他在内心里跟自己这么说。他这么想是有根据的。林则徐拼出一死去广州,这本身就是根据。一想起林则徐,诗人的脑子里就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宣南诗社同人们的面影。“多么珍贵的朋友啊!”龚自珍想到这里,产生一种陶醉的感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的眼睛里再一次涌出了泪水。宣南诗社中国的读书人一定要写诗,这可能是一种涵养锻炼,在调整平仄和音韵以及思考对句的过程中,以求得精神的平衡。写诗在中国的读书人中间十分普及,日本写短歌或俳句的人很多,这两者十分相似。日本作俳句或短歌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称得上俳人或歌人的人并不多。同样,中国所谓的诗人,是指那些能写出极其优秀诗篇的人。中国并无诗人这种职业,诗人大多是官吏,如杜甫、李白、白居易,都是官吏。陶渊明辞官之后,并不是靠写诗吃饭,而是回到田园,耕田种地,以此来维持生计。诗是感情的抒发,是对人及自然的观察,其根本是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有人来读它,褒奖或批评它。它是解除人的孤独感的一种手段。所以人们喜欢同气味相投的人一起进行写诗活动,因此就产生了“集团”。龚自珍所属的集团称做“宣南诗社”,同人中不少人都具有浓厚的公羊学的倾向。

前言

不久前,卞立强同志告诉我,他所翻译的我国旅日著名作家陈舜臣先生的皇皇巨著、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即将在国内出版。这件事令我欣慰不已。虽然陈舜臣先生的著作在国内已经有过几种译本,有的作品,例如《郑成功》,在国内已经广为传播,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重视与赞扬,但是,作为一名国际知名的作家,由于他的许多代表性著作还没有在他的祖国出版,因而在自己的同胞中得到的荣誉和产生的影响,还没有在他所客居的国家一日本那样广泛和深入,这一点不免令人感到遗憾。因此,当我很高兴地获悉,陈舜臣先生的一本历史文学著作《鸦片战争实录》将要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我是很愿意在书前写几句话,借以表达我对于这位旅居日本的著名华侨作家的钦敬之情。陈舜臣先生祖籍福建泉州,他本人出生在日本神户。他持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护照,但是除了汉语旧体诗以外,他的全部著作都是用日文写成的。这常常造成了一种误解:由于他著作等身,闻名遐迩,而又多次获得日本的文学奖,因此他的名字在国际文坛上有时被列入当代一些著名的日本大作家行列之中。然而,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虽然他只能讲闽南话而不能用流畅的普通话表达思想,但无论从思想气质上来说,还是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他都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作家——个精通祖国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大地有着深沉的民族情感的中国作家。这就不难了解:为什么陈舜臣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的历史和人物作为题材的。他是一位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对于祖国母亲的光辉悠久的历史,有着深湛熟稔的研究和理解的历史学家。有人曾说,陈舜臣先生既是富有高度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的历史学者,又是能够以洞彻明察的历史家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优秀作家。我以为这并非溢美之词。陈舜臣先生在青年时代和大学生活中曾经是一位研究东方语言的语言学者,他在文学征途上起步很晚,在1957年他年已三十三岁的时候,才创作并发表了他最早的文学作品。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上才思泉涌,后来居上。他在文学路程上的前进步伐,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在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数以百计的创作和著作。陈先生最早曾经以历史推理小说进入文坛。并因而获奖,但为他带来国际荣誉的,则是他的以中国和日本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各种形式和体裁的小说。他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都是首先在报刊上连载,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以后才出版的具有史诗规模的鸿篇巨制。现在呈现于读者的《鸦片战争实录》,则是他在创作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并且对于祖国清末史实和人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的一本即兴之作。从这本篇幅不大的文学随笔式的著作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历史见地和作为一位历史学者的动人文采。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本著作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于他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于书中所描绘、所剖析的那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产生真实而形象的感受。最近几年,陈舜臣先生还写作和出版了一些用别开生面的方法写成的历史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五卷的历史巨著《中国历史》和两卷本的《中国五千年》。这两本著作,用优美、生动、幽默和富有哲理的文字,创造性地用引人人胜的文学语言,描写了中国人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这些著作,反映了陈舜臣先生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同时也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它们已经在日本广为传颂,并且被许多学校和部门指定为研究和了解中国的必读书或参考书。我希望,这两部书有一天也能够以中文版本和作者祖国的广大同胞见面。我深信并且祝愿,陈舜臣先生的“彩笔”将永远在握,将永远以他旺盛的创作精力,写出更多的佳作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用最轻松的形式描绘了那段最沉重的历史。  ——旅日学者 陈翰原在我们眼中,鸦片战争中的清朝官员之种种决断让人感觉矛盾两不可思议,读完本书,使人豁然开朗,个中的文化因索、制度因素令人沉思。  ——德国著名汉学家 施耐德我读历史书有两个标准,一是要好看一二是要尊重历史。这本书就是如此。  ——日本历史学家 岩城信纲

内容概要

陈舜臣,日本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小说家。1924年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福建泉州,后移居台湾,从祖父起侨居日本。1961年以《枯草之根》获日本江户川乱步奖,一举成名。此后四十多年笔耕不辍,作品不下百余种,涉及推理小说、历史小说、文化随笔、风土游记等,并成为日本文艺界近四十年来得奖最多的作家,囊括了“直木奖”、“吉川英治文学奖”等日本文学大奖。1992年,陈舜臣获日本文化界的至高荣誉“朝日奖”。
陈舜臣以历史小说走红日本,其主要著作有《风云儿郑成功》、《大江不流》、《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实录》、《小说十八史略》、《曹操:曹魏一族》、《诸葛孔明》、《秘本三国志》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衰世走下坡路的时代逃出首都的诗人宣南诗社第二章 午睡之友畸形的通商罂粟之妖漏银第三章 狭窄的门户夷馆公行走私贩运更换选手律劳卑的失败第四章 论争广东的美梦许太常奏议引起反驳严禁论的定本第五章 点燃导火线皇帝奋起林则徐登场“事势有难言者”南行第六章 虎门之烟行使实力天之所厌烟深海国权臣在内第七章 战火驱逐九龙及川鼻之战北京与伦敦的强硬蜂拥而来第八章 为了鸦片舰队北上重返广东南方与北方不义之战第九章 三棱镜的时代星斗南渔翁得利尾声: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

编辑推荐

《鸦片战争实录》用最轻松的形式描绘了那段最沉重的历史。——旅日学者陈翰原在我们眼中,鸦片战争中的清朝官员之种种决断让人感觉矛盾两不可思议,读完《鸦片战争实录》,使人豁然开朗,个中的文化因索、制度因素令人沉思。——德国著名汉学家施耐德我读历史书有两个标准,一是要好看一二是要尊重历史。《鸦片战争实录》就是如此。

作者简介

本书以小说的笔触、实录的形式将鸦片战争的过程勾勒出来,文字精炼,史料选取独到,知识点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作品。这本书用最轻松的形式描绘了那段最沉重的历史。出版后一直是日本历史学家研究鸦片战争历史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鸦片战争实录》是作者陈舜臣在创作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并且对于祖国清末史实和人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的一本即兴之作。从这本篇幅不大的文学随笔式的著作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历史见地和作为一位历史学者的动人文采。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本著作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于他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于书中所描绘、所剖析的那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产生真实而形象的感受。
第一章 衰世
●走下坡路的时代
●逃出首都的诗人
●宣南诗社
第二章 午睡之友
●畸形的通商
●罂粟之妖
●漏银
第三章 狭窄的门户
●夷馆
●公行
●走私贩运
●更换选手
●律劳卑的失败
第四章 论争
●广东的美梦
●许太常奏议
●引起反驳
●严禁论的定本
第五章 点燃导火线
●皇帝奋起
●林则徐登场
●“事势有难言者”
●南行
第六章 虎门之烟
●行使实力
●天之所厌
●烟深海国
●权臣在内
第七章 战火
●驱逐
●九龙及川鼻之战
●北京与伦敦的强硬
●蜂拥而来
第八章 为了鸦片
●舰队北上
●重返广东
●南方与北方
●不义之战
第九章 三棱镜的时代
●星斗南
●渔翁得利
尾声: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
不久前,卞立强同志告诉我,他所翻译的我国旅日著名作家陈舜臣先生的皇皇巨著、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即将在国内出版。这件事令我欣慰不已。虽然陈舜臣先生的著作在国内已经有过几种译本,有的作品,例如《郑成功》,在国内已经广为传播,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重视与赞扬,但是,作为一名国际知名的作家,由于他的许多代表性著作还没有在他的祖国出版,因而在自己的同胞中得到的荣誉和产生的影响,还没有在他所客居的国家一日本那样广泛和深入,这一点不免令人感到遗憾。因此,当我很高兴地获悉,陈舜臣先生的一本历史文学著作《鸦片战争实录》将要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我是很愿意在书前写几句话,借以表达我对于这位旅居日本的著名华侨作家的钦敬之情。
陈舜臣先生祖籍福建泉州,他本人出生在日本神户。他持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护照,但是除了汉语旧体诗以外,他的全部著作都是用日文写成的。这常常造成了一种误解:由于他著作等身,闻名遐迩,而又多次获得日本的文学奖,因此他的名字在国际文坛上有时被列入当代一些著名的日本大作家行列之中。然而,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虽然他只能讲闽南话而不能用流畅的普通话表达思想,但无论从思想气质上来说,还是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他都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作家——个精通祖国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大地有着深沉的民族情感的中国作家。这就不难了解:为什么陈舜臣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的历史和人物作为题材的。他是一位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对于祖国母亲的光辉悠久的历史,有着深湛熟稔的研究和理解的历史学家。有人曾说,陈舜臣先生既是富有高度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的历史学者,又是能够以洞彻明察的历史家眼光来看待生活、看待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优秀作家。我以为这并非溢美之词。
陈舜臣先生在青年时代和大学生活中曾经是一位研究东方语言的语言学者,他在文学征途上起步很晚,在1957年他年已三十三岁的时候,才创作并发表了他最早的文学作品。从此以后,他在文学创作上才思泉涌,后来居上。他在文学路程上的前进步伐,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在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数以百计的创作和著作。陈先生最早曾经以历史推理小说进入文坛。并因而获奖,但为他带来国际荣誉的,则是他的以中国和日本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各种形式和体裁的小说。他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都是首先在报刊上连载,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以后才出版的具有史诗规模的鸿篇巨制。现在呈现于读者的《鸦片战争实录》,则是他在创作长篇小说《鸦片战争》,并且对于祖国清末史实和人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的一本即兴之作。从这本篇幅不大的文学随笔式的著作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历史见地和作为一位历史学者的动人文采。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本著作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于他的长篇小说《鸦片战争》的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于书中所描绘、所剖析的那个历史年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产生真实而形象的感受。
最近几年,陈舜臣先生还写作和出版了一些用别开生面的方法写成的历史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五卷的历史巨著《中国历史》和两卷本的《中国五千年》。这两本著作,用优美、生动、幽默和富有哲理的文字,创造性地用引人人胜的文学语言,描写了中国人民所走过的历史道路。这些著作,反映了陈舜臣先生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同时也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情思。它们已经在日本广为传颂,并且被许多学校和部门指定为研究和了解中国的必读书或参考书。我希望,这两部书有一天也能够以中文版本和作者祖国的广大同胞见面。
我深信并且祝愿,陈舜臣先生的“彩笔”将永远在握,将永远以他旺盛的创作精力,写出更多的佳作来。 冯牧

图书封面


 鸦片战争实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这本书不是《鸦片战争》,而是《鸦片战争实录》,虽然也写的不错。《鸦片战争》另有其书,豆瓣最好更正下~
  •     统治中原多年的满清在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异族,稳定是其统治的第一要务。所以鸦片流行的时候统治者发现大家沉溺于吸食,都不发微博闹腾强拆的事情了,甚好,默许之。到后来发现白银外流,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实在不下去了,才开始要禁烟。初期的法令是区分对待的,八旗子弟万万不能吸食,p民命贱无所谓了。----------------------------------------------------------------------------------------------并不能把这一切发生的罪责都归到慈禧身上,其实从康熙盛世开始,这一切都埋下了伏笔,地大物博,与尔等夷族通个鸟货,我只输出就行,延续至慈禧一代已根深蒂固。英军两艘军舰突破层层防御到达天津震惊了高层,导致了进一步的闭关锁国。 秦孝公割地闭关是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大展宏图。只可惜慈禧是个保守派。于是差距越拉越大。这种中央集权的统治下统治者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搞个任期制吧。----------------------------------------------------------------------------------------------为毛没有林则徐的事情?因为我得准备明天去北京的事情。
  •     鸦片刚开始在中国卖的最火的时候,估计感觉这是个问题的还不是政府,而是广州搞垄断生意的也就获得政府贸易许可的公行。他们心想与其让走私盛行,更希望鸦片买卖可以公开进行,这桩买卖和其他生意一样要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上,未必不是大发其财的机会。而且,公开合法化的销售也便于官方的管理和抑制走私。帝国两百年来,都是靠这样的手段维持着海上贸易的秩序。至于鸦片是什么,有什么害处。大家都明白,也透彻。读多点历史上的资料你会发现古人并不笨,至少他们老早就晓得,越是高税,越是严禁,越容易产生更大 的黑色利润,而这个利润足以鼓励更多的人去犯罪。比如后来林则徐与洋人对持,将他们的船封锁在海上,严禁人们送食物给洋人。结果,洋人们供给正常毫无匮乏,只不过,他们回忆说,价格高了些而已。所以黑社会的问题更多是官府力量的反作用。你压迫的越厉害,越是产生更好的收益,当然还有罪恶。所以那个叫许乃济的官员关于驰禁鸦片的奏议,是个当其时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告。许乃济也并非坐在家里光靠一股子热情写出洋洋洒洒的报告,他确实做了研究,和了解广州情况的管学堂的名士吴兰修深刻探讨过,所以他提的法子,并非没有道理。他认为你禁的越厉害,流弊越多。倒不如还当鸦片是药材进来,只是不要用银子买卖,要以货易货。帝国的官员考虑问题,往往想多一些。许大人也觉得鸦片对人体不好,但既然这人吸了,也就是不可救药之徒,吸死拉倒,但政府的官员雇员,社会上的精英名流,以及边疆上的士兵们可是不能吸。一旦吸了,就是自毁长城。所以一旦抓住上述人等吸鸦片,一定要严惩不贷。这话呢,就被人抓住了把柄,有人就说了,官员士兵是从哪里来的啊,还不是从人民中来,人民身体吸坏了,官员士兵从哪里来呢。最近读许多文章,就发现了在中国讨论问题,是很难的事情,因为没有给你提出反主流意见的那个宽容。比如面对外敌入侵的局面,你说打还是不打,其实是个技术与实力的问题,但就要上升到民族同仇敌忾的气节上去。所以主和的人历史上就一定是坏名声的,宁要张巡那种全城被屠的结果,也不要暂时妥协换取活下来的那点仁慈。所以许大人的结果似乎不是太好,因为攻击他的人,甚至举报他有拿人好处的嫌疑。当时 的道光皇帝,又是有名的小气鬼。他想问题,很多是从银子上考虑的,也不喜欢贿赂与贪污横行的官场。许大人以降职结束了这场争论。既然大争论消停了下来,下面,就要根据主禁 的路子去做。那么这个事情选谁去做呢,林则徐众望所归,皇帝为表示对他的勉励与期待,许他骑马觐见,但林则徐是南人,不善骑马,皇帝更是体贴入微,赏坐轿。我看到这节就产生联想,发现古代,皇帝对一个人超乎常规的关爱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宋有岳飞,明有袁崇焕。现在是林则徐。这三人多少还有一点说大话的坏毛病,一见皇帝厚爱无以为报,就说几句大话给皇帝宽心。日后他们做的事情未必不妥不好,但拿他们临危受命即将出发时候的许诺而言,确实有很大差距。林则徐这天开拔,他的好朋友龚自珍想跟着一起去。结果林则徐只回一信,说,我要说说托来人告诉你即可。他要说什么。连写在纸面上都不大肯。显然是有些机密的。林则徐就这样去戒烟了。他是一个好人,清廉的人,也是有办法的人。但当时啊,事情未必做的就算漂亮了。对于中国和英国而言,鸦片只是一个生意,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法律原则的问题,首先大家的适用体系都不一样,帝国许多年来,一向是轻视诸国的,所以也不把人家的意见当个事情来听。英国方面未必没有协商的诚意,中国呢,就觉得我要么不说,要说了,你就得去做。专制思维,是一脉相承的根深蒂固。所以根本就无法谈拢。但还是要说,前期英国是退让的,这主要是商人们退让。鸦片也给烧了。事情也略微缓和。但林大人还需要新的胜利,所以事件并没有结束。然后就保证书和一个村民的被杀一直在纠结,这个期间,发生了冲突。这些冲突,如川鼻海战,都算是比较失败的。报喜不报忧,是我国官员的传统,林则徐也不能免俗。他虽然至少发现夷船坚固不可攻破,也大吹其牛,说我们赢了。是有 的缓和就此没有了余地。新的英国舰队正在来到 途中,帝国却在颠覆的前夜。那一个某刻,君臣上下沾沾自喜于虎门销烟的伟大的胜利之中。很快,他们的所有自豪会在一个接一个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丧失殆尽、我奇怪的是,几十一百年,虎门销烟依然当是我们反帝反殖民的一个伟大的胜利,从当是时的结果而言,不知道胜利在哪里。帝国当年,不缺少任何经济上的经验,在武力上,虽然前期严重不足,后期也是蒸蒸日上。但就是没再在国际局面中扬眉吐气过。我觉得鸦片战争的失败还是情有可原的。就好像让一个英文母语的小孩和中国小孩比赛用英语写作文。全无规则优势从何而来胜利。另一方面,广州等港口城市,若干年来靠海贸易吃饭,反而是中央来的大臣要杜绝这一生财之路,所以当时的抵抗,说很得民心我也有点不大相信。日后多场侵略战争,其实广州方面无论官民都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你要来,我让路。给你借道北上。鸦片战争的时候,那些英人的补给哪里来的。所以说,当时的人,也没有祖国概念,这些概念是读多几本书的官吏和读书人的。连边防的武夫们也大多收着走私者的好处。所以林则徐所指挥的,更多是他一个人的 战争,他的战争至少对沿海的这些居民无益。家天下的人,天下未必以你为家。这也是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宿命根源。林则徐的结果还是不错的,他只是被离职发配而已,若干年后皇帝要重新启用他去镇压太平天国,他却识相的死在途中,这样,他避免了曾国藩所谓历史反革命的下场。他 的朋友龚自珍,。据说人和他的字一样丑,但却花边新闻不少,这一年仓皇离京,据说睡了某皇族的爱亲。但也终结难逃报复,神秘的暴死。又若干年后,他 的儿子龚半伦引着洋兵去烧圆明园。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也赫然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訢,百般刁难。恭亲王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我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启了一个汉奸有理的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精炼、客观的历史。以独到的史料还原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
      鸦片战争的失败,一方面中英实力悬殊。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看到防守他们的是已经二百四十年炮龄的大炮时,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
      这实际上也是当时的一个缩影:大清经过康雍乾130余年盛世进入道光勉强维持的衰世,已经政治紊乱、军备废驰,但还保持着中华帝国的盲目自信。与受到产业革命洗礼、国运隆兴、船坚炮利的维多利亚王朝的英国,自然是实力悬殊,不成对手。
      另一方面,北京过早放弃抵抗,没有组织有效的防御。
      在各战场都出现了本国防守军兵比进攻的军兵少的怪象。当英国的军舰开到天津的洋面时,天津的守军只有800人。这时北京彻底放弃了抵抗。
      当流放了对英军进行顽强抵抗的林则徐后,继任者琦善完全颠倒了林则徐的防御措施:解散水勇、清除水面的障碍,助长了英国的得寸进尺。
      正如俾斯麦所说,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正义也是。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
  •     极好的入门级读物
  •     以前看的,这个好像不太全,依稀记得的是他说他觉得鸦片贸易只是单纯为了卖鸦片而已……
  •     这本很不错,短小有力,值得读,因为它认识了陈舜臣
  •     家常读书的有声版
  •     快翻一遍
  •     写得没那么多满口仁义道德,挺真实,愚昧的中国人啊。。
  •     - -作者名字和我同学很像哦
  •     语言顺滑,多维度,越后越有司马辽太郎文魄。全书主角是中间出场的林则徐。崇尚悲剧英雄,哀愁,假想人物心理。陈先生果然留着日本人的血。文化基因抹不掉。书较维护清朝,谴责英军不义。十三行打开了鸦片潘多拉之盒。
  •     家常读书·菲朗读
  •     这不是小说
  •     该作者无法脱离意识形态的痕迹。
  •     写得相当不错。
  •     略有营养
  •     对林则徐更深的了解,极其尊敬
  •       
      鸦片刚开始在中国卖的最火的时候,估计感觉这是个问题的还不是政府,而是广州搞垄断生意的也就获得政府贸易许可的公行。他们心想与其让走私盛行,更希望鸦片买卖可以公开进行,这桩买卖和其他生意一样要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上,未必不是大发其财的机会。而且,公开合法化的销售也便于官方的管理和抑制走私。帝国两百年来,都是靠这样的手段维持着海上贸易的秩序。至于鸦片是什么,有什么害处。大家都明白,也透彻。读多点历史上的资料你会发现古人并不笨,至少他们老早就晓得,越是高税,越是严禁,越容易产生更大 的黑色利润,而这个利润足以鼓励更多的人去犯罪。比如后来林则徐与洋人对持,将他们的船封锁在海上,严禁人们送食物给洋人。结果,洋人们供给正常毫无匮乏,只不过,他们回忆说,价格高了些而已。所以黑社会的问题更多是官府力量的反作用。你压迫的越厉害,越是产生更好的收益,当然还有罪恶。
      所以那个叫许乃济的官员关于驰禁鸦片的奏议,是个当其时解决问题的建议报告。许乃济也并非坐在家里光靠一股子热情写出洋洋洒洒的报告,他确实做了研究,和了解广州情况的管学堂的名士吴兰修深刻探讨过,所以他提的法子,并非没有道理。他认为你禁的越厉害,流弊越多。倒不如还当鸦片是药材进来,只是不要用银子买卖,要以货易货。帝国的官员考虑问题,往往想多一些。许大人也觉得鸦片对人体不好,但既然这人吸了,也就是不可救药之徒,吸死拉倒,但政府的官员雇员,社会上的精英名流,以及边疆上的士兵们可是不能吸。一旦吸了,就是自毁长城。所以一旦抓住上述人等吸鸦片,一定要严惩不贷。
      这话呢,就被人抓住了把柄,有人就说了,官员士兵是从哪里来的啊,还不是从人民中来,人民身体吸坏了,官员士兵从哪里来呢。最近读许多文章,就发现了在中国讨论问题,是很难的事情,因为没有给你提出反主流意见的那个宽容。比如面对外敌入侵的局面,你说打还是不打,其实是个技术与实力的问题,但就要上升到民族同仇敌忾的气节上去。所以主和的人历史上就一定是坏名声的,宁要张巡那种全城被屠的结果,也不要暂时妥协换取活下来的那点仁慈。所以许大人的结果似乎不是太好,因为攻击他的人,甚至举报他有拿人好处的嫌疑。当时 的道光皇帝,又是有名的小气鬼。他想问题,很多是从银子上考虑的,也不喜欢贿赂与贪污横行的官场。许大人以降职结束了这场争论。既然大争论消停了下来,下面,就要根据主禁 的路子去做。
      那么这个事情选谁去做呢,林则徐众望所归,皇帝为表示对他的勉励与期待,许他骑马觐见,但林则徐是南人,不善骑马,皇帝更是体贴入微,赏坐轿。我看到这节就产生联想,发现古代,皇帝对一个人超乎常规的关爱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宋有岳飞,明有袁崇焕。现在是林则徐。这三人多少还有一点说大话的坏毛病,一见皇帝厚爱无以为报,就说几句大话给皇帝宽心。日后他们做的事情未必不妥不好,但拿他们临危受命即将出发时候的许诺而言,确实有很大差距。林则徐这天开拔,他的好朋友龚自珍想跟着一起去。结果林则徐只回一信,说,我要说说托来人告诉你即可。他要说什么。连写在纸面上都不大肯。显然是有些机密的。林则徐就这样去戒烟了。他是一个好人,清廉的人,也是有办法的人。但当时啊,事情未必做的就算漂亮了。
      对于中国和英国而言,鸦片只是一个生意,但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法律原则的问题,首先大家的适用体系都不一样,帝国许多年来,一向是轻视诸国的,所以也不把人家的意见当个事情来听。英国方面未必没有协商的诚意,中国呢,就觉得我要么不说,要说了,你就得去做。专制思维,是一脉相承的根深蒂固。所以根本就无法谈拢。但还是要说,前期英国是退让的,这主要是商人们退让。鸦片也给烧了。事情也略微缓和。但林大人还需要新的胜利,所以事件并没有结束。然后就保证书和一个村民的被杀一直在纠结,这个期间,发生了冲突。这些冲突,如川鼻海战,都算是比较失败的。报喜不报忧,是我国官员的传统,林则徐也不能免俗。他虽然至少发现夷船坚固不可攻破,也大吹其牛,说我们赢了。是有 的缓和就此没有了余地。新的英国舰队正在来到 途中,帝国却在颠覆的前夜。那一个某刻,君臣上下沾沾自喜于虎门销烟的伟大的胜利之中。很快,他们的所有自豪会在一个接一个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丧失殆尽、
      我奇怪的是,几十一百年,虎门销烟依然当是我们反帝反殖民的一个伟大的胜利,从当是时的结果而言,不知道胜利在哪里。
      帝国当年,不缺少任何经济上的经验,在武力上,虽然前期严重不足,后期也是蒸蒸日上。但就是没再在国际局面中扬眉吐气过。我觉得鸦片战争的失败还是情有可原的。就好像让一个英文母语的小孩和中国小孩比赛用英语写作文。全无规则优势从何而来胜利。另一方面,广州等港口城市,若干年来靠海贸易吃饭,反而是中央来的大臣要杜绝这一生财之路,所以当时的抵抗,说很得民心我也有点不大相信。日后多场侵略战争,其实广州方面无论官民都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你要来,我让路。给你借道北上。鸦片战争的时候,那些英人的补给哪里来的。所以说,当时的人,也没有祖国概念,这些概念是读多几本书的官吏和读书人的。连边防的武夫们也大多收着走私者的好处。所以林则徐所指挥的,更多是他一个人的 战争,他的战争至少对沿海的这些居民无益。
      家天下的人,天下未必以你为家。这也是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宿命根源。林则徐的结果还是不错的,他只是被离职发配而已,若干年后皇帝要重新启用他去镇压太平天国,他却识相的死在途中,这样,他避免了曾国藩所谓历史反革命的下场。他 的朋友龚自珍,。据说人和他的字一样丑,但却花边新闻不少,这一年仓皇离京,据说睡了某皇族的爱亲。但也终结难逃报复,神秘的暴死。又若干年后,他 的儿子龚半伦引着洋兵去烧圆明园。据冒鹤亭《孽海花闲话》载,英国公使威妥玛在礼部大堂议和时,龚半伦也赫然在座,席间对大清的谈判代表恭亲王奕訢,百般刁难。恭亲王气愤不过,质问他道: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谁知龚半伦并不尴尬,反而厉声说: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我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今你骂我是汉奸,我却看你是国贼!
      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启了一个汉奸有理的时代。
      
  •     我鸦片战争方面的史书没读过,这本可以算是入门了吧
  •     家常读书录听完。14年7月15日归家期间。
  •     说句实话,陈舜臣的书看一本就够了。
  •     笔记与随笔
  •     读完后好几天没缓过来,心塞。
  •       统治中原多年的满清在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异族,稳定是其统治的第一要务。所以鸦片流行的时候统治者发现大家沉溺于吸食,都不发微博闹腾强拆的事情了,甚好,默许之。
      到后来发现白银外流,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实在不下去了,才开始要禁烟。初期的法令是区分对待的,八旗子弟万万不能吸食,p民命贱无所谓了。
      ----------------------------------------------------------------------------------------------
      并不能把这一切发生的罪责都归到慈禧身上,其实从康熙盛世开始,这一切都埋下了伏笔,地大物博,与尔等夷族通个鸟货,我只输出就行,延续至慈禧一代已根深蒂固。英军两艘军舰突破层层防御到达天津震惊了高层,导致了进一步的闭关锁国。 秦孝公割地闭关是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大展宏图。只可惜慈禧是个保守派。于是差距越拉越大。这种中央集权的统治下统治者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搞个任期制吧。
      ----------------------------------------------------------------------------------------------
      为毛没有林则徐的事情?
      因为我得准备明天去北京的事情。
  •     應該是同一本吧,大概中文譯名不同
  •     一開頭就錯,唐玄宗就用過2個年號嗎?
  •     历史是要细读才能明白的。我现在没有那么怨恨清末的腐败无能了。其实那个时候,道光也尽力了,只不过回天无力而已。
  •     考证得很细致,中国的近代史还是外国史学家最有发言权,对于晚清那段动荡变革的历史,国人总是习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历史人物脸谱化……
  •     这本书写的中规中矩,难得是终于像中国人写的书了,另外,林则徐对美国最有好感,十三洋行除了美国不搞鸦片贸易中美勾搭成奸那时就有苗头了 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不比日本少 反而现在中英关系还算不错,当然跟中英各自的务实外交有关
  •     竹顾左右而言他
  •     这本读的挺快,感觉不错。
  •       很好,很真实。纠正了以前的很多误传。以全幅画面的手法,简洁地写了那段历史地事实。看了本书至少是不会相信以前有人说的林则徐也认为“英国人没有膝盖骨,不能弯腿的传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实践证明中国的体制是有问题的,没有竞争力的,体制决定了结果。
      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在于体制的制约,那么鸦片战争是中国新一段伟大历史的起点。有一个好的体制,那么中国人将能创造一个新的伟大时代。我期待的。
      
  •     鸦片战争的失败,一方面中英实力悬殊。另一方面,北京过早放弃抵抗,没有组织有效的防御。 在英国人中间,林则徐作为一个不好对付的敌人受到尊敬,阿谀逢迎的琦善在人格上却被轻视。 正如俾斯麦所说,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正义也是。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斗争。
  •     这是我最不愿意翻开的一页中国历史。但还是翻开了,作为一个华裔日籍学者。他有着双重的体验和感悟,在文化上去剖析鸦片战争,他有些独到之处,少了很多国人的悲愤,多了些客观。这也是我想看到的。就如序上说的,好的历史,一要好看二要真实。 我一直都认为,中国人的病要日本人才能治得好。不管周围的看法如何,事实就是如此。如同清人治好了晚明社会的病一样。不同的是,现在的日本是个国家,而不是我们的番国。中国人可以忍受外人的欺辱,但忍受不了一直以来是学生或是番国的日本的欺辱。中日战争就像一台手术。即治好了中国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治好了日本人。
  •     比较客观,我喜欢他关于三菱镜的那个说法。
  •     很清新的感觉
  •     内容简略,观点亦稀疏平常...
  •     其实是这样的 这件事也不能怪林则徐
    怪只怪当时那个年代的人太保守了。。
    仔细看一下《剑桥中国晚清史》,里面有专门讲鸦片战争起源前后的事,很受震动。
    其实这场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如果清朝政府稍微懂一些外交的东西,这个帝国也不会灭亡,如果能像日本一样出现一个像明治一样的皇帝,历史将重新书写。但是历史不能假设。
    日本在改革前跟中国其实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别个可以走上民主科学的道路呢?
    究其根本,我觉得是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力量太大了。。导致很多人的盲目自大。这种自大导致了唯我独尊。
    称西方为夷。。。
  •     你有嘲笑我的空,还不快去翻译!
  •     历史写的太文艺了,
  •     写的挺平和
  •     这样一个事件绝不是说西方欺负东方一句话可以概括的
  •     完全感觉不出来是翻译的……,除了某些日本人喜欢用的特别的形容外(玫瑰色的以及一些变态兮兮的比喻),很赞
  •     值得一读
  •     不是一本书,篇幅在那儿摆着
  •     20150523,重听了有声书,体会有二 : 一是之前读过完全没有印象,应该是没有读进去又没有结论。二是有声书真方便,但没有读文字时的大脑伴随,更适合轻度阅读。
  •     你有嘲笑我的空,还不快去画图!
  •     实录应该是缩写,而且主线似乎是林则徐。
  •     这个是小说吗》???额,,难怪写的那么文艺呢,,还以为是历史书呢
  •     补标。
  •       读完这本书,首先萦绕脑海的便是林则徐忧虑的眼神,对于外夷虎视眈眈野心的忧心忡忡,对于大清王朝前途的堪忧。鸦片战争后被贬,拜会魏源;认准沈葆桢;结识左宗棠;给洪秀全去信劝说;研究沙皇俄国,并作下预言……以前脑海中的林则徐,只不过是个从教科书中跳出来偏激得决心硝烟,对开战准备不足的决绝英雄,而陈舜臣笔下的林则徐,则是在大环境下丰满的改良派,虽然受环境所限,初来广州时见识不足,但是善于学习并收集资料,清醒分析,大胆预测,八股考试出身的他拥有卓越的处事才干,坚定得支持贫困得捉襟见肘的大清王朝。”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所以把他的其他不少方面掩盖了“全书结尾,作者如是说。
      作者笔下,贩卖鸦片并以相关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的英国是不义的,而清朝虽然腐朽,却很无辜,更别说清朝治下更加无辜的民众,特别是那些卷入鸦片战争的民众。虽然没有对于鸦片战争背景的全景解读,却以对于战争双方意识深刻的理解而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指出”迫使中国成人鸦片战争贸易才是战争的主要目的,‘(如英国历史学家所称)打破不正常的贸易形势’不过是一个借口“。
      这是历史小说吗?那么《明朝那些事儿》岂不是彻头彻尾的小说?书中处处看到对于史实的引用,作者以笔记形式将这些引用联结在一起,成文出书,实在觉得不像历史小说,有历史,不小说。
  •     陈舜臣细致入微的历史考察鞭辟入里,和盘托出了一代英豪——林则徐,林则徐在去广州路上周密而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堪称实践科研活动的典范性活动!打算慢慢把陈的小说都看下去!
  •     很喜欢陈舜臣的书
  •     难得不腻味。
  •     只能说还好吧
  •     小说家写史,别有一番风味。此外中文翻译也很流畅,只是其中的古文从日语翻回来的过程中都翻成了中文白话有点可惜。
  •     你是不是看得悲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看來是我弄錯了。。。
  •     这本书按照中国的标准应该算是历史书了,而不是历史小说;作者描写和评价的都很客观。其中虽然不乏个人对历史细节的揣测,但还是很不错的
  •     松茸蜀黍我要看你的初中生人妻
  •     人云亦云
  •     #陈舜臣#
  •     今日第四本。陈舜臣。国籍问题放一边。至少比国内某些史家更加一语中的。历史学者说话要是不痛不痒才真是让人恼火。中国人的阶级只有官与民两种。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最大基准就是能不能当官。旁观者清。
  •     中间提到公行和宣南诗社大概可以写成一部惊心动魄的武侠小说时,脑子里浮现出了“张大春”三个字(……自己正朝着剥离情感的“三界之外阅法”修炼。
  •     文笔流畅,且尊重历史
  •       此书的内容无可无不可。陈舜臣大约可以看做日本的百家讲坛式的人物……这种评价连我自己都不晓得是贬是褒……不过至少他对于在日本大力推进中华历史是很有功绩的。小说十八史略差不多相当于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吧。
      
      这本书的翻译却是难得一见的通顺。日文小说鲜有能翻译到如此地步的。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卞立强老师不愧是毕生浸淫在日文之中啊。
  •     没有责怪林则徐的意思。不过你说得也对。
    至于传统,我想日本文化的传统力量未必比中国弱。儒家传统影响下的文化自有其务实的一面,只是当时未能有所作为。制度和底气不同,中国注定走不了日本那条路。
    唯我独尊……即使现在对许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     一口气读完,产生许多思考,想试着写一些,无奈肚子里的墨水太少,那些悲哀、愤恨、惋惜、敬佩一个都写不出。在那个愚昧无知软弱无能的时代,也不乏真的勇士,那些英雄人物虽不能改变历史的大潮,却为后世树起了伟大的旗帜,曾经我对林则徐不甚了解,此书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也让我想再去特地拜读一下关于他的传记。书中多处描述笔触感人,引人深思,我仍在反复咀嚼。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1985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杜江的书,我拿着看了
  •     准备多找些先生的书来看,同时强烈期待看到国人写国史的佳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