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全三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张之洞(全三册)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7
ISBN:9787020037728
作者:唐浩明
页数:591;538;592页

暗透了,更能看见星光 - 晚清名宦曾国藩、张之洞扶大厦于将倾

几点心得体会 - 贪污腐败清朝末年朝廷贪污腐败的程度令人发指,身为中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及身边的贪污腐败程度可谓登峰造极。慈禧挪用军费来修颐和园,数千万两银子的花费70%在施工过程中被贪污。与之相比,日本的太后是卖掉首饰买军舰,于是后来日本舰队全歼北洋舰队。另外光绪皇帝本人与慈禧商议国事,必须先贿赂给太监李莲英百两银票才能见到慈禧,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场普遍人浮于事,争权夺利,拉帮结派。但即使在晚清这样的环境里也有曾国藩这样的人物,无论是开始的平民百姓还是后来的位极人臣,不变初衷,两袖清风,勤勉为民,出淤泥而不染,为处于内忧外患的国家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不得不令人敬佩。诘难有人诟病曾国藩、张之洞之流,说他们只是对太后忠诚而非国家忠诚,他们的功劳只不过让垂暮的大清帝国多苟延残喘了几年。他们虽然举办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但只学到了表象而失去了灵魂。对于最根本的制度问题他们还是明确拥护慈禧太后和光绪的统治的。但制度的变化才是更为根本的变化,好的体制下自由、竞争公平,能最大限度地调用大部分公司的积极性,富国富民。张兴办的铁厂、棉厂固然引领一时潮流,但与改变体制相比,学习科技只是细枝末节,兴办商业也是细枝末节,器局皆要小得多,何况他办的洋务公司大多因管理不善人浮于事而一度处于倒闭的边缘?但任何人的灵魂深处都必定深深地被刻上时代的烙印,曾、张能面对高位带来的各种利益而不堕落于腐败官场,始终如一地践行自己的人生哲学,满满的儒家正能量对社会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更为关键的是,虽然曾国藩、张之洞本人不赞成体制革新,他们的努力也只是让清朝苟延残喘,但他们筹款赞助留洋学子,兴建教授西学的学堂,却实实在在为日后中国的革新培养了中坚力量。洋务运动时期国有制与私有制的对比在英法等强大国力的压力下张之洞在武汉办起了汉阳铁厂,但各种困难接踵而来。一生为官的张之洞固然缺乏对钢铁行业的理解,但铁厂的腐败是使其连年亏损的罪魁祸首。铁厂就像一个小衙门,拥有官场的一切缺点。张在最后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将铁厂转为股份制,让实业家盛宣怀接手。盛大量精简人员,又促成芦汉铁路动工,这才让汉阳铁厂起死回生。历史把真相展示在众生面前,众生却视而不见 ---当年的汉阳铁厂不就是当今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曾国藩、张之洞的功绩和美名为后人所羡慕和津津乐道,但我们注意到钱币的另一面 ,那就是在无上荣誉背后的非人考验。这点曾国藩尤甚,在与太平军作战时下他三次陷入绝境,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三次试图自杀,三次死里逃生。但他也正是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以苦难为养料,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对与太平军的战争大格局的把握以及庙堂上政敌的斗争的水平都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才成为流芳百世的曾国藩。一个人实现自己最大的抱负的平台应该是在政府和朝九晚五的打工族相比,最能调动自己所有积极性的有2个平台,一是创业,二是从政。在一个公开的竞争的市场上,创业能调动一个人最大的积极性,推出更好的产品,在自己积累财富的同时从而给社会增加价值,这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但和从政相比,从商的平台还是相对较小,即使在市场非常自由的美国,最牛的上市公司总价值也难和政府一年的预算比肩(近几年尤甚,当然这也有民主党执政的因素在里面)。更为关键的是,政府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决定了游戏的规则。若规则制定的好,则造福的是全社会。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好的体制下能把‘坏人’变‘好’,坏的体制下能把‘好人’变‘坏’。儒将风流古代中国的政客既是管理者也是诗人。其中出类拔萃如曹操、王守仁、左宗棠之流,下马治国,上马治军。倜傥风流,令人神往。曾国藩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其早期办事雷厉风行,杀人如麻。在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坐阵中军,运筹帷幄,眼光毒辣,对庙堂的形势、战争的形势都有着深刻犀利的见解。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久经宦海沉浮的儒将在他侍妾陈春艳去世时,写给她的挽联 - 未免有情,对帐冷灯昏,一别竟伤春去了; 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足见其至情至性的一面。与压抑了自己一辈子的曾国藩相比,左宗棠有一股舍我其谁的煌煌大势,一辈子快意恩仇。二人三十年交情却性格迥异,时有政见不合,可谓一时瑜亮。左知曾时日无多之后终于放下自己的心结,送给他一副对联 -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足见其大才磐磐且和曾惺惺相惜。

好书读几遍

喜欢《张之洞》,喜欢其中描绘出的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喜欢文人墨客围坐品茶斗诗聊掌故,喜欢人物命运随着历史大潮起起伏伏,喜欢张之洞开风气之先,排除万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中体西用,忠君爱民,辛苦经营,福被后世。

也谈《张之洞》

读《张之洞》,是第二次读完唐先生的大作《曾国藩》后接着读的,两书在人物和故事上有着很强的连贯性。书的可读性很强,上次读《曾国藩》是十年前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了,当时就很喜爱这套书,《张之洞》则是第一次看,凭心而论,本人更喜欢《张之洞》些,尽管《曾》的名气要大得多。曾国藩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京官侍郎了,相当于副省级,且得皇帝的赏识,母丧回家丁忧,正遇到太平天国起义,国家混乱之际,于是组织湘勇同太平军作战,曾满口的仁义道德,言必修身养性,实际情况却是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培养亲信,对于异已则给于毫不留情的打击,我相信在作者唐浩明的心中,曾其实是一个常戚戚的伪君子,他根本没把民计民生放在心上的,想得更多的不过是曾家的强胜和光宗耀祖。“做官要看《曾国藩》”,其实是误读。而张之洞出场时已40多岁了,官不过六品的“洗马”,以道德文章立名,是“清流派”(或叫空谈派)的代表人物,后来外放到山西做省长,脚踏实地,务实敬业的做事,本书实际上是借“清流派”的言论,对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给予批判,大有借口喻今的意思。人物刻画得更为丰满,对于现实大有借鉴意义。烤红薯官方网址www.kaohongshu.net

可读之作,但未入推荐之列

草草读罢上卷,个人以为不及杨度及曾国藩之大气,或由于张之洞自身科举高中,年轻得意,宦海沉浮,未遇像曾,杨所遇奇事,读之未有续读之味,或许读完中卷和下卷会改变我的意见。

清流必备手册

清流,指为政府服务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熟读圣贤,人格高洁,蔑视权贵,嫉恶如仇。典型的清流如明代东林党人,如清同光年间以李鸿藻、张之洞为代表的一群京官。由于清流敢同权贵对抗,因此被视为大人先生,以及知识分子的良心。通过认真学习《张之洞》一书,我总结出,成为清流要必备以下几条:一、要蔑视权贵,越大的权贵越要蔑视。如广东御史邓承修,虽名不见经传但敢参陕甘总督、率部平了回乱的左宗棠“言词夸诞、举措轻率”。但这当然比不上明代大臣和皇帝死嗑,心里巴望着一死成名;更比不上天津教案时的醇王爷,扬言烧遍教堂杀光洋人,从此成为清流在朝廷的代言人。因为在晚清,洋人才是最大的权贵。二、要惊世骇俗,说常人不敢说的,做常人想不到做的。上书弹劾某人,则该人必然罪大恶极万死不赎;至于该人有什么别人代替不了的功绩,对不起,不在本清流考虑之内。在行为上更要如此,反洋务要反到洋货,俄罗斯洋表再好,伊犁事件时一定要砸掉,我们要用老祖宗的燃香计时!旁人舍不得捡了去,难怪他不配做清流。三、永远将大道理停留在口头上,永远不要做事情。整天指斥这个无能那个腐败,但是自己取而代之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作为清流之首的张佩纶,本着闪闪发光的人格力主对法开战,大骂主和派汉奸卖国,结果亲临福建去会办军务,去了没多久福州船政局就被法人轰没了,此公惊慌失措临阵脱逃,落得名声扫地发配新疆。奇的是竟然还腆着脸活了下来,没几年又出山了,去做当年最爱痛骂的李鸿章的幕僚。同为清流,同样会办军务的陈宝琛,去到曾国荃的身边还敢捋虎须,参这个办那个,成为地头蛇的眼中钉,结果被摆了一道,落上贪污嫖妓的恶名,被连贬五级。放着好好的言官不做,以为自己有什么本事,这就是清流的下场。四、万一真做了事情,赶紧悄悄地在清流的外皮下,把内里换个干净。同为清流之首的张之洞,也许内里不那么清,外方了地方官后,为了银子放弃了清流的矜持,干了不少大事:在山西给票号老板好处,在广东办官赌,向洋人借款,大办洋务,桩桩件件都是身为清流时深恶痛绝的。原来一个人占到自己的对立面是如此容易,这也是张之洞为一代人杰的重要一点。五、要与时俱进。千万不要以为做清流是为了圣贤思想,办不成事只会骂别人禽兽的清流其实只是主子手里的一杆枪,主子指哪我打哪,叫打什么打什么。正因如此,本是清流极力反对的洋务,权大势大的张之洞一人五百两银子就可以买得清流们上下奔走,大呼修铁路;本是清流灵魂的李鸿藻,当年连慈禧太后都不吊的,如今要看着恭王的脸色说话,凡是王爷需要的,就是我们坚决拥护的,因为只有这位当权的王爷才能给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一些好处。所以当不当清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看恩主的意思。奇怪的是,这样一些人竟然长期被视为人格高洁的人,视为道德力量的砥柱。清流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受孔教、程朱理学的压抑形成的扭曲人格,也反映了人性最自私、最卑污、最无原则的一面。所谓清流误国,实在是准确的说法。有这么一帮自己什么也干不了、专门挑别人刺的婆婆嘴,时代怎么前进。

奈何身在体制中

读这本书,和读唐浩明之前的《曾国藩》和《杨度》感受不一样,前两本书更多是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尤其是《杨度》,有更多作者的个人感受在里面。而这本《张之洞》,更多着眼历史背景,是人物的命运与历史命运的交互,晚清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诡谲多变的一段,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全部集中在一起,大厦将倾,个人的命运又能奈何。历史,很长时间内都被简化了,被简化的同时,真实已经离我们而去。历史其实就是现实,由细节组成,历史人物也是如此,喜怒哀乐皆有所指,就像张之洞为国之重臣,是晚清一代名士,一生小心谨慎,游走于显规则和潜规则之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奈何身逢乱世,奈何身不由己。不去评判他,包括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简单的评判恰恰出于我们的浅薄。

历史小说的境界

平生最喜欢读历史小说,却总是在哀叹好的历史小说难觅,恐怕正是因为历史小说特别难写的缘故吧。我觉得历史小说有三种境界。第一等尽得历史真髓,彻底打通历史的关节,时空的隔膜,让读者进入一种不知今夕何年的庄生梦蝶的境界。这等境界的作品,我简直就举不出几部来。个人的印象里,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应该可以算一部。如果把《战争与和平》当历史小说的话,马马虎虎也可以算一部。第二等的作者史事精通,史识过人,驾驭各种历史材料游刃有余,能把过去的时代活灵现地拉近到我们的眼鼻之下,让我们痛痛快快把玩个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已经着实不易,是毫无疑问的精品。第三等的作品,也还是能够建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给读者一个大致的历史框架,可惜这个大框架里填的内容,要么翻翻历史书就可以找到,要么苍白干瘪,缺乏生气灌注的细节,读是能读下去,但总觉让人觉得不够“味道”。坦率地说,我以为我们大部分的历史小说都属于这第三类。最近一鼓作气读了三部篇幅浩瀚的历史大作,一是高阳的《红楼梦断》,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列入上面说的第二类。二是《李自成》的第四第五卷。看这两卷的时候,我不断地在回想我当年看过的第一卷,不断地在回味当年的那种心情,那些闭着眼睛就能想起来的细节,那一次次的心跳和激动。所有这一切记忆支撑着我,让我终于把最后两卷看完了。我不能相信这最后两卷真的是出自姚雪垠先生之手。为了证实这种感觉,我把第一卷又看了一遍。没错,第一卷还是第一卷,我几乎愿意把它列入第一境界的历史小说,雪垠先生在那时候是真正的大手笔,可是第四第五卷该归入哪一境界呢?我不愿意想下去了。再一部就是唐浩明先生的《张之洞》,这是一部材料丰富,写得非常用力的历史小说,但我掩卷之余,还是觉得心有不足。写晚清,有高阳的几十部作品在前头,要论史料的圆熟,细节的丰富,人情世态的生动微妙,大陆作家是万万拼不过高阳的。好在我们手中也有利器,那就是所谓的历史意识,宏大开阔的视野,对历史的痛切反思等等,这些东西是在高阳那里连影子也看不到的。那么这些深刻的历史思想是不是把我们的历史小说救活了呢?按说选取张之洞这个人做主角,绝对是非常有眼光的,这个人正好在半新不旧之间,在方生未死之际,在传统与未来的冲撞之下,在历史风云际会的最前沿,在他身上可以发掘出非常丰富的东西。作者正是努力去那样做的,从张之洞作为清流坻柱,出任山西巡抚,禁毁烟田,中法战争中危难受命,镇南关大捷,到建汉阳铁厂,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张之洞一生的每一重大阶段都浓笔重彩地出现在小说中,而这每一阶段都和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密切关联。作者努力表现特定历史氛围和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性格矛盾和命运悲剧,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最后留在我们脑子里的张之洞,还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清廉,爱国,忠君,既讲传统的道德,又有开放的心态,学识过人,不拘小节。作者想写出人物的复杂性,可我们最终得到的还是一个简单化了的形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细节!这是历史小说最困难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甚至设想,一部历史小说,是不是只要有了丰富生动的细节,可以其他的什么都不要,高阳又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张之洞》里的一些细节就让人觉得比较嫩弱浮浅。小说里有一段写同样是晚清名臣的张之万与张之洞密谈时吐露心腹之语,告诉后者一条官场进身的诀窍。是什么呢?“这诀窍就在于要寻找一个有力的靠山。”听到这个诀窍,“入仕已经近二十年了”的张之洞受到“如同佛手摩顶一般”的震动。这就未免有点太看不起读者了,像做官要有靠山这等稀松平常的道理,不要说张之洞了,地球人都知道哇,有必要在小说里那么郑重其事地强调吗?历史小说要讲究虚实相间,虚实互补。《张之洞》的“实”的一面应该是过硬的,大的环节都忠实于历史。问题就出在“虚”的一面。这个虚的的一面最是微妙,它是由细节、韵味、笔力、文字功夫等等因素综合而成。它是虚构,但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虚中有实。这个虚的方面玩不好,再精当的历史选材,再深刻的历史意识也是徒然,只能成为概念的牺牲品。在读《张之洞》的时候,我们特别难以认同一些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和句式构造出来的对话,历史场景,和人物心境。比如说,为了突出张之洞忧国忧民的感性的一面,就把他写得特别容易心潮澎湃,每每“激动得两眼闪动着泪花”,“激动地握着桑治平的手说”,“两双滚烫的大手紧紧地握着”,“凝重的目光遥望着窗外”,“人生难得最是情。是的,情难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晚清官场上滚爬了几十年位置不倒的封疆大吏的风范。这种描写中恐怕折射出的还是我们的作家难以摆脱的急于以古注今、借古喻今的心态,丧失的则是历史小说应有的苍茫沉郁的独特韵味。借历史小说对当代文化进行反思,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对中国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再思考,这些当然可以成为创作的题中之意,但历史小说首先应该是小说,我们的历史小说作家可曾把这句话一直放在心上?作者:严锋

21世纪的人应该客观公正地理解历史

读完了唐先生的《张之洞》,掩卷而思,胸中确似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张之洞为民族的富强大业奉献了一生,他的事业是晚清自强事业的缩影,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了中国的富强而献身,不论在清朝还是民国,他们都一样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如今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但我们不应该忘记一路走来的艰难。21世纪的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了解民族奋斗的艰难历程。当然,前提是应当有一种客观而公正的态度。历史是连续发展的,每一个时期的人都会有其历史的局限性。能够做成一丁点儿超越常规而又合乎于时代潮流的突破就可以算是伟人。张之洞自然没有学过现代的经济、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他那个时代信奉科举考试造成的。他的洋务事业充斥着“不科学”当可以一定程度上被理解,后人不应过于苛责。选择排除万难,开创洋务事业,选择了这一条合乎时代潮流的正确道路是张之洞的伟大。作为政治家来说道路正确是生命,其他的是技术问题、枝节问题。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并且坚定地推行实业,做出了成果。他的洋务事业当由后人来接续完成。人可以生老病死,但人的事业可以永续长青。张之洞开创的事业直到今天也还没有终止,他播下的种今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

读的不是传记,是时代

醉生梦死,恍恍惚惚,春假12天就这么过了,干的唯一一件正事就是看完了一套三本历史传记小说《张之洞》。这是唐浩明的三大作品之一,另两部分别为《曾国藩》和《杨度》。趁着过年当当他们疯狂搞活动,收了《张之洞》和《曾国藩》。对杨度有恶感,暂时还没打算读他呢。对历史小说,我向来抱矛盾态度。有些作品添加毫无考证的野史稗史,降低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影响了后人对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规律的寻找和摸索。但小说这种题材,又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比单纯的历史传记更为有趣。看看《明朝那些事儿》的火爆程度,就可管窥一二了。唐浩明的作品,尊重史实,辅之以合理的想象,加上深厚的中国古代文学功底,造就了三大经典之作。读至精彩处,如戊戌变法,令人手不释卷(下卷是熬夜通宵看完滴!)。每每读清末历史,心情都非常沉重。中日在遭受外辱之前,国情类似,但其后的命运却向走两个相反的方向,愈行愈远:慈禧太后玩弄权谋,侵占海军款修建颐和园,日本皇太后捐献首饰,支持变法;同治短命,光绪软弱,摄政大臣只顾争权夺利,而明治天皇却雄才大略,一代明君;清朝朝中大臣,食古不化,抱残守缺的多,锐意进取认清时事者如李鸿章张之洞之辈,却无力回天,日本国内同仇敌忾,以变法为图强之道……中日两国近代史至此分道扬镳,两种道路在甲午一战中一试分晓高下立判。近来流行穿越小说,小说作者们都喜欢YY到康乾盛世时期,怎么就没人穿越到这个乱世,修改一下历史呢?此话纯属玩笑……这套书虽然是张之洞的个人传记,但我一路读来,读的却不是张之洞,而是一个大时代。在那个群魔乱舞魑魅魍魉横行的大时代里,有人抱着扭曲的孔孟之道和盛世大清的旧梦不肯醒来;有人随时代而颠簸,步履蹒跚;有人激情万丈,誓要粉碎旧世界……相比起守旧派,张之洞窥到了半个大势所趋,而比起维新派、革命派,这个体制内的人,又在清清朗朗的潮流里不能自已地迷失。我们无法对他求全责备,人被时代所左右,即使是能创造历史的人,也需要时机的配合,否则一不小心就成了先烈。所谓“大历史观”,当如是观之。张之洞有神童之美誉,然而大器晚成,年逾不惑仍位居京城从四品的小言官,虽可以与一帮“清流”如张佩纶陈宝箴等坐而论道,起而弹劾,做史书中所说的“铮臣”。然而文人士子心里永远解不开的情结是学有所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高谈阔论的背后是隐藏不住的郁郁不得志。机遇终于来到。张之洞连升三级,被慈禧钦点外放山西巡抚。在山西期间,他践行了士大夫的入世理想,查番库,禁鸦片,发展教育……也是在山西,他第一次通过传教士李提摩太接触了西方的科学技术。虽然是浅尝则止,却为张之洞打开了一扇通向“徐图自强”的窗户,为其后来在广东和湖北的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BTW,李提摩太在华期间写了本日记,中国有出版,下次买来看看里面咋评价张之洞的,O(∩_∩)O)其后任职两广总督,位居九大封疆大吏之一。在山西期间,表现出的是张之洞的文人自守,在富庶的广东则是“变通”之道。张之洞摆脱了孔孟理想主义的幻觉,以更为务实的态度主政。而广东的得风气之先,对张之洞也影响甚大;从此以后,在清末历史上,张之洞的名字就和“洋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造就了后来任职湖广总督十九年的人生高峰。得益于中央王朝对地方控制的减弱,张之洞成了实际上的“湖北王”,手中大权在握。他纵横捭阖,开矿产,造兵器,发展纺织业,修铁路……生生将湖北和武汉改造成了初具现代模型的省份和城市。遗憾的是,张之洞引以为傲的“中体西用”的方针,也从另一方面导致这些工厂仍沿用官办方式,很少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体制,画虎不成反类犬,虽则自己是一生清廉,但厂内却裙带关系泛滥,贪污受贿横行……但这一切都无法抹杀,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张之洞的高瞻远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所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计划,是辛亥革命众多革命志士孕育的摇篮。读完这套书,总是感慨造化弄人。张之洞初到湖北,他的幕僚就建议他训练自己的军队,日后可佣兵自恃。但张之洞毕竟文人气息浓重,且年事已高,这种“逆龙鳞”之事自然不会去考虑,如果他再年轻二十岁,说不定在中国近代史上,就没袁世凯什么事了。读完这套书,才意识到自己是倒读历史。我应该从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他们开始读。这批同治中兴之臣,或许能解释,为何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后,居然可以苟延残喘大半个世纪才最终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历史的轮回

100年之前的30年,是张之洞由京都外放实权派、组织中法越战、大力兴办官办洋务、建设新军,风风火火20多年后回归北京做首辅,人之将去,本指望作为顾命大臣给新上台的溥仪的父亲,监国摄政王载沣一些临终忠告,推荐可用可倚之才,结果载沣为了参加样款6000万的庆祝晚宴,直接把一句客气话作真然后匆匆离去。当晚张弥留之际,留了四个字:国运休矣。轮回,大概是和潮水一般一次又一次,我们或者轮到头,或者轮到尾。

“知君别有拳拳意,不独文章艳少年”——由《张之洞》说开去

“这个张之洞,有清流之长而无清流之短,确乎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她(慈禧)决定破格越级简拔。”——“学而优则仕”:少年解元,青年探花,入翰林院——张之洞走的是一条正统的读书人之路。后外放湖北、四川任学政,潜心创办书院,两地学风一时蔚为大观。再回翰林,履职言官,很快成为京师清流的代表。张之洞以“尸谏案”中的卓越表现引起慈禧关注,并以“午门斗殴事件”中恰到好处、饱含良苦劝谏的奏章深得慈禧欣赏。他秉承堂兄张之万的指拨“多议国计民生,少劾豪门巨室为宜”,并经堂兄引荐给醇王,再由后者的推荐,终使慈禧认定张之洞是既可为学官、又能做实事的社稷之才,下决心超擢。“为官一任,必须要做一两件醒目的大事。”——在京师侍郎和山西巡抚之间,破格提拔的张之洞选择了后者。踏入晋土,给新任巡抚的最大冲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罂粟苗,于是一场禁烟的壮举轰轰烈烈展开;随后,大举清查三十年未清的山西藩库,惩治贪官污吏……当张之洞在三晋大地积极展布自己才华的时候,随着军机处的大换班,即醇王掌权时代来临,下达的第一号命令便是将他升迁为两广总督。两广任上的张之洞,干过最醒目的事情是力邀老将冯子材出山,在越南对法战争中获得了享誉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同时,随着一批批洋务人才的网罗,张之洞开始了洋务运动之路。为督办天下第一大事——芦汉铁路的修建,幕友长桑治平受张之洞之托进京游说,并请曾贵为宰辅的阎敬铭点到为止地边敲慈禧启用她最为擅长的“牵制平衡术”,由此,促成了张之洞转任湖广总督以制衡李鸿章。尔后,张之洞开创了大办洋务的新局面。北上两湖担当督抚的张之洞,从督建汉阳铁厂开始,枪炮厂、煤矿局、铁矿局、织布局、各类西式学堂相继建立,成为当代最负盛名的洋务派代表。他与时维新,接受先进的思想与科技成果,在不破坏旧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体制前提下,吸收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的变法思想,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实干家。变法前夕,张之洞利用立论公允的《劝学篇》技巧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力行新政,不变旧章”,巧妙化解了自己所处的尴尬境地。最后,声望卓著的张之洞官拜军机大臣,迎来荣耀的巅峰。“朝廷有人撑腰,身边有人扶脚,这是两大关键。”——纵观张之洞的仕途,发现他很好地把握了“人”这一要素:他既有朝廷的人撑腰,即张之万、醇王、阎敬铭、鹿传霖的推荐、赏识、提拔与呵护;身边又聚集了很多贤能的人,如桑治平、杨锐、辜鸿铭、蔡锡勇、梁鼎芬、袁昶等一批睿智、博学、眼界开阔、实干的人才,张之洞才能在禁烟、对法战争、洋务、变法等大事件中运筹帷幄,获得广泛声誉;才能在数次政治斗争中转危为安,官运亨通。只是,这一切的一切,到他死的时候都没有实现国家的富强,化为一句临终遗言“我一生的心血都白费了”,令人唏嘘。

《张之洞》

我读《张之洞》是作为《曾国藩》的延续,因为读《曾国藩》有意犹未尽的遗憾。这几天,我总结了张之洞的几个关键字,“香涛”、“短身寝貌”、“不卑不亢”……,当然,还没有读完,有待继续。这两本书读下来,真有一种能在官场/职场上运筹帷幄的感觉。同套系的书,还有《杨度》3本。说实话,这个书要是一路边光,读起来也就非常轻松了,若是仔细好读,就得一个词一句话那么看,一天能看个20页就算可以了。昨天帮朋友找文章登在公司内部杂志上,忽然想起了梁实秋,他的小散文太精致了,就像现在的一些cheese蛋糕,淡淡的、甜甜的、软软的,非常不忍破坏。

我这一辈子的心血都白费了

看完了3本只记住了,老张死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这一辈子的心血都白费了。在当时的中国有如一个病人膏肓的卧床病人,硬扶是扶不起来的。也难怪张之洞了。叶赫那拉氏的那个女人的确有过人之处,虽然骂名多了点。

终于把《张之洞》看完了

一生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奋斗到最后,只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片徒劳……大清气数已尽,然而中华却换来了新生,作为汉人的张之洞,怎么能感慨自己只是一片徒劳呢?

知识原来是这样积累

读史书,在我这个年纪已不能明志了顶多能算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于是 她们按手机的看到我拿着一本精装版 觉得我挺有文化还要一边问我 看完记得住麽有的甚至问:这是谁你看 这就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区别身边像以前小英那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那种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感想,相互交流的日子从不复返留得我一人 漫不经心的画上两笔 聊以自慰书买来快半年对于长篇还是有点吸精力的 看到后面只怕不太记得前面都说了些啥忘记是从哪天开始看第一册断断续续也过了两个月 中间还夹杂的看着天龙八部其实看下来书里对张之洞的正面描写不是太多反倒是他身边的幕僚给人印象深刻我最爱辜鸿铭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被记起来的从前记得他的铭盘: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却不知他是一个奇人混血以前不起眼的戊戌六君子如今鲜活的性格特征惟妙惟肖还有那些远远只存在历史课本中的人物我想 是读太晚原来羡慕那些历史不学自会 不像我死记硬背的人放到今日才知道知识积累是这样一个意思你若知道谭嗣同是这样度过的童年,有这样的性格你还会淡淡的翻过那页有菜市口的图片么?你还会熟视无睹的经过百年后的北京城么?是这样的共鸣,让人记得也让历史鲜活让古迹不再是风景

书生的理想

书生的理想不是当皇帝 主要还是科举与制度内原因所致青年时代苦苦奋斗 中年之后方才通达 此时锐气已消 三观已成 再要伊拉接受新东西 确实困难 曾胡左李这点上已经是通达前卫 中兴之余能看出满洋差距 放下大员架子 虚心学习 张也是如此 但相比另外几位 做过十几年清流的张总把自己定位成文人书生 即使是办学 也要大谈中体西用 真是个半旧不新的矛盾人物 这类人物明知西方好 却因为自己前半身的熏陶 死活不肯承认 对满洲帝国也是一味忠诚 这也可能是长期位居庙堂的缘故 既得利益者缺少变革的决心 而文人属性更让心理障碍增加太多假使李鸿章年轻三十岁 庚子年间真难准就应允梁之设想 道寡称孤了 左也有这等魄力 这都是事故通达 心思慎密之人 可惜两人都是生不逢时 左要是年轻几岁 多活几年 也未可知清流张香帅绝不会这样 要他造满大人的反 他是肯定不愿意的 这点上他与左李不同 与曾类似 这也是文人属性使然 他那个当年清流的好友陈宝琛 不就在宣统年间重新出山 死心塌地地做了搞基废物溥仪的“帝师”么张的理想归根结底还是儒家式的修齐治平 内圣外王 但他本性里却蕴藏了许多成大事者所必须的素养 在湖北建造工厂 办教育 练新军 虽然闹出许多尴尬笑话 却远比坐在紫禁城中的满洲帝后强太多 他最终走上被无能摄政王玩死的地步 讲好听叫鞠躬尽瘁 讲难听就是咎由自取他死后两年 那支他在湖北搞出来的新军 夺了汉阳铁厂 革了他效忠一身的满洲帝国的命 又过了几十年 一群红小兵把他从地下挖出来 暴尸荒野 假若张在冥界有知 不知会如何想呢

悲情张之洞

社会转型期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复杂的,在晚清的中兴名臣中,有几个不是毁誉参半呢?时代成就了他们,同时他们的行事也折射出了时代特征。从近代到现代转变的历史洪流中,张之洞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从以守旧为主的清流派最后转为开明的洋务派,他出生于鸦片战争的前三年,卒于武昌首义的前两年,应该说近代中国的大事件他几乎都经历了。张之洞少聪颖好学,得慈禧的赏识中得探花,出任翰林院编修,步入仕途,直言敢谏,成为清流首领。伊犁事件中积极捍卫国家主权,又得慈禧赏识,后升为山西巡抚,任上整顿吏治,铲除鸦片,多有政绩。后因中法战事,补授两广总督,任用老将冯子材,获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在两广任上,开书院,兴洋务,后因芦汉铁路的修建,调为湖广总督,从此督鄂将近二十载,期间创办了许多的新式工厂,新式学堂,又办湖北新军,许多的举措都很有开创性,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湖北乃至于整个国家。经过张之洞的治理,当时武汉三镇成为经济实力仅此于上海的大都市,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康梁变法前期其表现也极为积极,后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主张,这一论断颇有中庸之道的意味,也成了其主要的政治主张。作为一个封建官僚,也有其局限性,他忠于的是以儒家伦理为支撑的清王朝,对革命则是镇压的,唐才常等人的屠杀正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这也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污点。在对外方面,敢争,敢战,他是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这也是其兴办洋务的初衷。在对内方面,敢谏,敢做,他是清廷的忠实维护者,即使大厦将倾,终不改其初心,一句“国运尽矣”又道出了多少的无奈。历史也充满了嘲讽,张之洞为维护清王朝所做的种种努力,到头来却种豆得瓜,翊赞中枢期间,阻止摄政王杀袁世凯,结果也正是这位后生逼迫宣统退位的,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武昌首义的新军是他创办的,起义的领导者多出于其所建的学堂,所用的武器也来自于其创建的汉阳枪炮厂,可以说他成了清廷的掘墓人,难怪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提起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是毛主席的一句评语。武汉历史比较悠久的大学,追溯起来也大都和张之洞有关。武汉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没有忘记张之洞督鄂期间对武汉三镇的付出,现如今张之洞路和张公堤就是明证。读史常会想,什么样的人才是正真值得敬佩的,想来应该是这样一些人,有所识,不仅是有学识,更有见识。有所创,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有所为,真正能够为人民做些实事。有所守,守的住心,不贪图安逸。可以说这样人在当时是为人杰,而在后世仍能让人们怀念,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历史需要张之洞

张之洞的事业心,贯穿了一生。无论荣辱,无论是身居要职还是伪劣人称,都无法抑制住内心那颗报国心,仿佛全天下之要务,其顺折系于其一身,当今看来,多少有些难以理喻。但是,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壮烈,事实上,那时那日,具备此种抱负之高层少之又少,尽管颇受四书五经的熏陶,这种品质确实难能可贵。而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持着他,始终如一地热爱事业,并把万万人之福祉看做自己一生奋斗不已的追求。张是值得尊敬的,在那个时代值得尊敬,更是今人效仿,效仿其信仰,效仿其责任,效仿其始终。终了,洋务未能实效,愿望没能实现,内心的自责催促着他愿意以透支的精神和体力去继续尝试和实践。相比他的就朋老友,无论是桑治平还是吴秋衣,他过得实在紧促,活得实在憋屈,干得实在艰辛,但是,我认为他还是深深地知道,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所作为;只有清正廉洁,才能激浊扬清;只有中体西用,才能力挽狂澜……这些,他都做到了。朝廷需要他,清代需要他,历史更需要他。


 张之洞(全三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