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词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长信宫词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ISBN:9787802256101
作者:侯虹斌
页数:274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许后竟宁元年五月,刘奭驾崩,谥庙号为孝元皇帝。六月己未,太子刘骜即皇帝位。转眼到了七月,忽然变天了。今年的夏天来得特别迟,长安城刚刚燥热了没几天,不料城内外忽然黄雾弥漫,遮天蔽日。粉尘悬浮在这个帝都的每一个角落,十步以外,男女莫辨。城里的老百姓已顾不上热了,脸上都蒙着布,有的甚至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畏葸地露一双眼。就算在皇宫里也好不了多少,尘雾照样在每个人的鼻翼和唇齿间钻进钻出,一不留神牙缝里就进了沙土。那些沙尘交织在热气里,让人昏头耷脑,烦躁不安。早朝结束后,天子刘骜没有回寝宫,而是直接起驾前往长信宫去拜见王太后,他的母亲王政君。刚才,京兆尹又来报称,这样的黄雾天气已经是第三天了,如果再持续下去,连臣民饮用的水都有困难,要求朝廷尽快拿出对策。更多的奏折陆陆续续地呈上来,有的说东街食肆歇业损失需要弥补,有的谈今年天气屡现异常菜农遭受打击,还有的请求追查这种天象产生的原因,以给天下臣民一个说法。刘骜刚刚满二十岁,即位不过一个月,他竭尽心力,才把父亲孝元皇帝的丧礼主持稳妥,不出岔子,又安顾了新老臣子,还未来得及制定什么施政措施,就面临着这一大堆的指责了。这里,就有好几份奏折认为这种黄雾是天象异兆,是上天的震怒,必是皇帝失德,要求皇帝反躬自问。刘骜最怕的就是这个。百姓民生如何,都可以召集众议,找办法解决,该赈灾的赈灾,需救济的就救济;而大臣总要求他为天象承担责任,这才是他的烦恼。他能承担什么呢?他管得了天下,还管得了天上刮风下雨吗?这又不是他的错。这难道就是让他当皇帝的意义吗?刘骜有点愤愤然。再说,大臣们对他有意见,认为他失德,是由于他过于重用王凤,只因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是他的舅舅。对此,刘骜无可奈何,只能去找他的母亲了。这个时候,王太后正在寝宫里梳妆。她身边的宫女扶好菱镜,王太后照着镜子,紧紧地端详着自己。镜子中的那个女人,依然唇朱眉碧,丰润秀逸,她不禁有些得意。其实我也不过才四十岁。看着看着,王太后又发现,毕竟是老了,眼角眉梢间已渐渐生长出凌厉之气。她侧过脸去,用指肚轻轻地抚着眼角,睨着眼,试图看清那鱼尾纹。还好,并不明显。可她不知道,那种在生活中训练出来的戾气,比皱纹更能雕刻出一个人的衰老。水滴石穿,最后血液里都流着怨妇的毒素了,那张冷厉的脸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训练出来的。王太后有点灰心,定了定神,往脸上补了点粉。刚好,在镜里远远就看到她的儿子过来了。王太后先就笑了,说:“皇帝来得正好,我也正想找你呢。”王太后跟刘骜说的是劝他广纳妃嫔的打算。刘骜虽已纳妃,但还没有子嗣,二十岁,也不小了,她想趁着他刚刚登基,在民间采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还告诉他,这也是王凤的意思。刘骜听到王凤也是这个态度,就笑笑说:“母后既与大将军意见一致,那又何必再问朕呢。现在还没有立皇后,后宫的事情,还是暂且由母后做主吧。”“对了,”王太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你还记得有一位名叫班伯的中常侍吧?听说他有一个妹妹,不仅饱读诗书,德行出众,而且容貌也十分俊秀。”提到班伯,刘骜想起这个与自己一样大的青年,以前一起师从博士师丹学习《诗》,只不过这个人太沉默,刘骜与之并不投契。他答道:“是,朕不久前刚在宴昵殿上拜班伯为中常侍。王凤舅舅曾向朕推荐过他,群臣也都认为他是个人才。”王太后点点头:“嗯,你舅舅是看重他。班伯的父亲班况也是左曹越骑都尉,班家算得上家学深厚,我觉得,你可以把他的妹妹征召入宫。”刘骜心里冷哼一声。又是王凤,他连我娶后纳妃都惦记着呢,手都伸到后宫里头了。不过,刘骜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对王太后说:“母后既然亲自举荐,那当然是不错的。朕回头就交给掖廷丞去办吧。”王太后回身叫侍女拿来盥洗用具,留下刘骜在长信宫用午膳。刘骜回过神来,侍女伺候着他洗了手,用热水敷了脸,又拿来铜镜。刘骜在镜子里看见了自己。他一下子明白了,他与班伯,其实长得有几分相像。从没有人敢说臣子与皇帝长得相似,他自然也未曾留意到,然而,他对班伯这个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感。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有一张相近的脸?王太后也在看着他:“怎么,皇帝又有什么事不顺心了?”“母后怎么知道?”刘骜端坐起来。“皇帝现在是比以前稳重多了。但你毕竟是我儿子,怎么能瞒过为娘呢?”刘骜笑了:“母后,有一件事,朕委决不下,又怕你担心,特意先禀知。你也看到了,现在到处都是黄雾,朝廷大臣纷纷上奏议,认为这是阴盛侵阳导致的,怀疑这昭示了外戚的势力太大。他们都说,是因为王凤舅舅太过专权,上天不满,才导致这样的异兆出现。”说实话,刘骜内心对这些说法深以为然,他的舅舅们声势煊赫无比,连他也压不住。刘骜即位后,按惯例,马上封母亲为皇太后,她同父同母的亲哥哥阳平侯王凤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另一位哥哥王崇也封为安成侯,食扈万户;其他的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人,则全都封为关内侯;而王凤总揽朝政。他虽然并不想他的舅舅们权势过重,可是也不敢拒绝母亲。眼下,看着母亲的脸色渐渐阴下来了,刘骜又赶紧往下说:“母后不必担心,朕不会真的处分舅舅们。舅舅们是朝中重臣,如果没有他们,我怎么能降伏朝中那帮先帝留下的老臣子呢?禀知母后,就是不想让你听到非议而疑虑寒心……”刘骜心里有点发慌。就在早朝的时候,刘骜刚刚驳回他的老师、光禄大夫张禹的请辞。他不让张禹辞职,要他继续担任尚书的职位,就是想牵制王凤,防止王凤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要是母亲知道了自己用心这么深,她会怎么想?刘骜只得硬着头皮说下去:“朕先向母后坦告,是想让你放心,也是希望你能否提醒一下舅舅,别让朕太为难……”王太后直视着他:“骜儿,这种话是谁说的?”刘骜嗫嚅不出声,过一会才说:“这就不必母后操心了。众人均在朝堂之上禀直而言,朝中大臣纷纷附应,舅舅当时亦在场。”王太后一时说不出话来,大概是在想措辞。停了一下,她说:“骜儿,你是不是也跟那些大臣一样,认为你的母亲与王氏一家眷恋权位?你错了,我不喜欢。我只想平静地过安生日子。可你要知道,如果朝中没有你的近亲,没有你自己的股肱大臣,你这么年轻,根基又这么浅,如何能够让天下信服!你不坐好这个位置,你以为会有安宁日子吗?这二十年来仰人鼻息的生活,你难道还不曾受够吗?”刘骜只得挨着母亲,刚刚抬起头,想要劝说母亲,竟然看见她的脸庞上有两行泪水,滚滚地滑落下来。他有点纳闷。这些年来,母亲谦恭少言,坚韧温驯,多大的委屈都吞得下去,多苦多凄惶的日子都能熬过来。现在就为了这么丁点事,当着儿子的面掉眼泪。看来,母亲要用眼泪证明她的强悍了。刘骜一看到女人哭就心软,哪怕这个人是她的母亲。有人弹劾王凤,明明她内心只有三分的怨气,可不知为何,她却当做七分来发作,眼泪哗一下就漫了出来。她分明在蓄意失控。这么多年了,王太后不敢流露她的不快,不敢哭泣,时时刻刻担心背上“怨望”的恶名。太累了,等了这么多年了,她的眼泪才敢流出来。刘骜只得伏地赔罪,久久不敢起身。他一再向母亲保证,一定会保住舅舅,而王太后只是不说话。刘骜又何尝好过。他来之前的勇气和决心,被母亲的几滴眼泪都冲洗得干干净净了。结果,这一顿饭吃得心事重重。即位方才一个多月,刘骜已经有点厌倦了。他的权力并不如想象中的大,而且,它需要通过一种精确的、对各种关系的权力制约才能获得。还在三岁的时候,刘骜就被父亲孝元皇帝刘奭立为皇太子,母亲也被立为皇后。但这十七年的太子生涯,实在是太漫长了,也滋生了无数的危险。刘奭只偏爱傅昭仪,她的儿子定陶王又有才艺,刘奭便一直想废太子改立。王皇后失宠,太子刘骜受冷落,已是宫中和朝廷上公开的秘密了。谁又比谁傻多少呢,大家分明都猜测出来圣上心里的天平已经倾向定陶王了,不过时机未到,谁也不敢轻率地表态。越是在这种关头,群臣在太子及定陶王、中山王诸位王子中就越不敢下注。谁都不敢用力,包括傅昭仪和王皇后,结果,这种尴尬延续了多年。元帝素来有仁厚的名声,可是这些年来,刘骜在父皇的威严之下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对能否继位,本来刘骜内心并不那么在乎,大不了回封国做个逍遥王子。但他知道,母亲王皇后非常在乎。王皇后虽位列中宫,然而自从封了皇后以来,便很少见得到皇帝了。皇帝对傅昭仪、冯昭仪的宠爱都远过于她。这么些年,王皇后隐忍不发,忍得牙龈发软,忍得笑脸都像浆洗过的皮革一样结实。为了母亲,刘骜必须成为天子,别无选择。在父皇去世当天,正式接过玺印那一刻,他还有点恍惚,甚至潜藏着一丝被强行按捺的欣喜。那时,刘骜还以为,当太子时的隐忍、压抑与卑微的日子,从此将彻底告别了,他将自由。然而很快他就明白,他错了。就在第二天早朝,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再次上奏,声称太后诸位兄弟,通通都没有功劳而封侯,有违高祖非功臣不得封侯的约定,所以上天才显示异常,黄雾就是老天的警示。而王凤,这次居然不辩解,当众请辞,上书乞骸骨。看他神情朗朗,哪里是告老还乡?刘骜心里很不痛快。王凤是有备而来的,他在威胁我。在朝中,舅舅公然辞职,我怎么敢不挽留?不挽留岂不是要昭告天下我和太后的矛盾?刘骜不仅不准辞,还把所有的过错都一力扛在肩上,承认天象异常都是因为自己执政日浅,年幼无知所致,下令谁也不得请辞。其实,阶下的大臣,全都嗅到刘骜话里负气的味道了。刘骜也知道这一点,可他是故意的。黄雾还是绵延不绝,一切都是糊的、虚的,浮游在空中,在每一个角落。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每个人都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那些黄雾似乎把所有的声音都吸收了,整个未央宫,静得像一块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 (汉)班婕好《团扇诗》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皆擅宠后宫。    ——(汉)刘歆《西京杂记》    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博览古今。容受直辞。公卿称职。奏议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然湛于酒色,

后记

这是我第一次动笔写小说,也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不知如何去界定写作于我的意义,写作这事儿,虚幻和缥缈,如同去抚摸一只飞鸟的羽毛。它不会是我的生命和全部意义,但它也不是鲜奶蛋糕上的樱桃,不是一种轻盈的点缀;面对它,我是需要真心诚意焚香礼拜的。那是我内心小小的、不能言说的秘密和梦想。很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与“诗有别才”一样,小说也应是某种意义上的天才方能写出来的,况且,只有茨维塔耶娃这么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才敢说出“我懂得手艺”这样的话,庸常如我,是不能有奢想的。此前,我写过一段时间的专栏,也出过两本散文集和一本半学术类的书籍,不过,那更多的是一种机缘巧合,都是出版商的约稿。虽然有自我表达的空间,但题材和体例毕竟是受限制的。小说才是对一个人写作能力的真正考验啊。可能比较触动我的,是一位好友对我谈到了她写作长篇小说的历程。那时,她辞了职写作,每天特意坐上公共汽车经过武汉长江大桥,看着远处水面上漾起细小的波纹,舒缓而有韵律,一边在心里默默地为小说里的人物添砖加瓦,她说,“感觉内心宁静”。最后,她的小说没有出版,不过,出版并不是写作的终结,这种写作绝对不是无意义的。她的这一种状态让我心生向往,让我也鼓起勇气写作我心目中的小说。是的,内心宁静,这个,基本太难。说到写作,写什么题材不是问题,通过写来表达什么才是问题。我承认,我是一个理念多于体验的人,各种哲学、社会学、文艺研究和历史研究之类的著作对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远大于文学。也因为如此,长期以来,许多想法和观念都在我脑海中日复一日地积累、壅塞,我却一直等不到倾听的耳朵,在日常生活中,也难以找到表达的孔道。到了最后,写字,可能是一种方便面对自己的方法。我觉得难以下笔写小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实在对当下小说中普遍呈现的欲望奇观没有什么认同感。我不喜欢把社会所有的挫败和黑暗都归纳到欲望横行、物质利诱、丛林法则,下这样的结论似乎很容易,但思考问题只到这一步,未免又太肤浅、太推卸责任了。欲望既可以让我们向美、向善不断求索,也可以令人在泥沼中加速坠落。一种彻头彻尾无欲无求的人生,毫无生气,难道又是值得过的吗?我们时代的空心化,绝非欲望诱惑那么单纯,更是一种无根由的幻灭。写作,尤其是长篇,虽然不是作科研学术,但它同样需要独一无二,或是新的发现和探索,或是新的结构和表达,或有新鲜的人物新鲜的故事,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是以,我不想为这种迷乱的写作景观再添一笔了。上帝坚信浮士德这样的人类的代表,在追求中难免有失误,但在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最终会找到有为的道路。可是,这个世界的成功者如此之多,我却只想写一个失败者,在用尽了力气挣扎之后,还是无法避免失败的失败者。我一直在设想着有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她有着优越的条件、聪明的头脑、善良的内心,世界上的好处应有尽有,然而却最终堕落,选择了庸俗的人生。在我的想象中,这种堕落应该是与物质世界、与欲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高贵的灵魂终于被虚无所挫败。往人性深处思考,荒凉无所不在,这是人类自我选择的难题。浮士德上穷碧落下黄泉,找到了心目中最美的东西,升上了天堂;可那些不得不失败的人呢?靡菲斯特又会怎么对待他们的?在我进行“古典宝贝”这个专栏的写作中,通过查阅资料,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这个人物,而且一次就是两个:汉成帝刘骜和班婕好。我所接触到汉代史料表明,成帝身上,体现了种种人性的悖谬和历史的癫狂。从他一些事件的行政能力和施政水平来看,他颇有学问,完全能做到仁爱体恤、赏罚分明,亦不乏识人之明,为何却让外戚当权,又屡杀亲子,导致在位二十多年却无继嗣?这是一种何等绝望而失败的人生啊。我在这里虚构了班婕妤班婕的许多故事,让她在浓酽的孤独和根本的虚无中反复挣扎,最后失败。我对这个人物设计时曾有过一段设想,没有写在小说里:上天给了她才华,给了她美貌,还给了她一颗敏感的心。她却完完全全辜负了它。不知道什么是爱,不知道什么是恨,尝不到甘甜,尝不到苦恼,只有无穷无尽地自我忏悔、责难、诘问。而且,没有尽头。从来没有努力过,从来没有争取过,就向生活屈从妥协。是以,她不配得到幸福,她活该良心不安,她注定生活得暗无天日。更糟糕的是,她有自知之明,读出了这种屈辱。每当眼前浮现着刘骜和班婕,我的内心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悯。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班这种对命运的抗争和不停歇的思考,就是这个世界的光。她就是失败者,沉重的失败者。至于夸张透顶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她们行事匪夷所思,正是这个荒诞世界里的客观存在。许多次,我都想起茨维塔耶娃的那首《我体内的魔鬼》:我体内的魔鬼没有死去,他活着。活得很好。在肉体中仿佛进驻货舱,在自我中好似身处单人房,世界不过是在高墙之内。出口由刀斧组成。(“整个世界就是个舞台,”演员夸夸其谈。)(绿豆译)因为是历史小说,我用大半年的时间阅读完《史记》和《汉书》,许多地方还不止读过一遍,也做了不下十万字的笔记和提纲,以求史实和细节准确。这是历史小说写作必做的功课,不足为道。只是在最后成书的时候,多次增删,把一条副线大为删减,一些外朝的政治斗争和打击游侠等故事删除了,包括王凤、王商(乐昌侯)、张禹、谷永、尹赏、匡衡等多位大臣的情节,以免枝节过多,内容过于分散。想来,这很是可惜。历史小说令人尴尬的是,作者常常在忠于史实和忠于叙述之间游移不定。我总是摆脱不了这种困惑,在语言上也反复寻找语感和调门。宥于见识和才情,这部小说存在着许多缺点,我心里明白,亦深以为憾。只是不知道下一部能否弥补。《长信宫词》从2005年开始构思,到2008年出版,我怀着内心的敬意去完成这部小说。漫长的写作和修改结束了,长篇创作对我而言,就像一剂泻药,把我长期积聚在心里的许多观念表达出来,或者,还有郁结于心的悲伤一并倾泻而去;然后剩下空荡荡的一颗心。在此,我要感谢谢有顺、陈希我、米兰Jady、麦小麦、何树青等朋友对这部小说的指点和帮助,特别要感谢的是汉史学者、作家史杰鹏先生,虽素昧平生,仍拨冗读了我的小说初稿,并为我指出了十多条历史硬伤,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还有新星出版社的编辑、天涯论坛上支持我的网友们,在此一并谢过。最后,我要把这本书献给章碰碰,感谢有他,与这部小说一起出生,一起成长,让生命美好。侯虹斌

内容概要

侯虹斌,古代文学硕士,现供职于媒体。出版有《偶像生猛》、《红颜:女人千年的荣耀与哀伤》、《怕是风流负佳期》;在《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深圳商报》、《南方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杂志上撰写过多个专栏。

书籍目录

楔子第一部 许后第二部 五侯第三部 张放第四部 飞燕第五部 班媞第六部 皇子第七部 情人第八部 山崩尾声跋

编辑推荐

《长信宫词》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故事发生在西汉成帝刘骜身上,在他身边,有著名的荡妇赵飞燕与赵合德,才女班婕妤,还有他自己推向历史前台的篡位者王莽。刘骜的一生,从政治到感情都非常失败。政治上,王氏家族的专政给刘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让他饱尝挫败感,天象灾异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感情上,他与身边的女人一直都处在矛盾而且紧张的关系中,饱受折磨,而这些女人也各自纠缠不清,爱恨是非,一切都远非他所能控制。
宫闱里所浸泡着的种种男女关系,以及男男、女女关系,让整个后宫弥漫着一种发情以及绝望的气息。刘骜与班婕妤是其中的清醒者,然而他们对于堕落的抗拒和挣扎,只能让人性下坠得更快。

图书封面


 长信宫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骜生命中第一个掏心掏肺的女人许氏实在排不上女主角的前三号。与班媞的聪明敏感而又矜持自重,飞燕的艳情声色一舞倾城,合德的绝色媚骨三千宠爱比起来,她只能算的上天真愚蠢,贪得无厌,像极了平常娇气无知的女儿家,她得到过帝王的爱,只不过那人再怎么温和无害,他终究是个帝王。我打不出这本书上她的姓名,甚至没有在字典上找到那个字,许娥像历史上轻飘飘的一根羽毛,不知道这本书中关于许娥的内容有多少是杜撰的,只是这本书刚读到一本,我就为这个曾经拥有一切的小女人觉得心酸。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是什么呢?不是贫穷疾病,丑陋呆笨。而是他曾经给她的很美很美,夺走的时候却也足够残忍。班媞也曾不止一次的感叹年轻的成帝是温柔善良,不乏魅力的。许娥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她拥有的是那样的刘骜,这或许能让她在冷宫的漫长时光里温暖一些的回忆。她嫁给的是十七岁的刘骜,属于她自己的刘骜,她在他被怀疑被指责的年纪里相信他,理解他。那段日子里刘骜像个困兽,他们是相依为命的。而当上皇帝的刘骜,有了更丰富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主张,时间长了,他不再是她的刘骜,只是刘骜变了,她却固执的原地不动,倔强的想要把他拉回来,可是欲望的门一旦打开了,时过境迁,刘骜只会越走越远。只等时光把他们的过去从刘骜的脑海中抽死剥茧,生活被消磨的不成样子,最后,刘骜用一个罪名把她彻底的从身边踢开,毫不留恋。许娥本性不坏,即使因为刘骜的偶尔背叛怨愤任性,会嫉妒的歇斯底里,但不曾害过他人。她失去过两个孩子,也未曾加害班媞的骨肉。她从倔强不服到只能认命,任由刘骜和他的女人们把她的自尊踩碎。这个女人听到自己的心一点点的破碎,可她依旧天真,天真的以为只要她不要名分,不争不抢,刘骜就可以把她从地狱接出去,偶尔施舍一点恩泽。她永远也想不到的是,那个让她牵肠挂肚了一生得男人,死在了另一个女人的身上,那个女人比她还要骄阳跋扈,嫉妒成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娥是唯一真爱这刘骜的人。班媞太过清醒,飞燕只爱索取,合德霸道不择手段,王太后关心的只是她的家族,许放华而不实只知玩乐。刘骜拥有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种类的女人甚至男人,却仍然没能摆脱他昏庸悲哀的命运。如果刘骜不是帝王,只是富贵人家的书生公子,许娥还是许娥,他们也可以白首的吧。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哪怕你负了我,误了我,即使你身边换了无数粉蝶,早已忘了我的容颜。你仍是我初见的少年。
  •     楼上的评价说得很到位。我就是作者本人,发现前面的评论者很准确地指出了我在写作中的困惑了。既要忠于史实和细节,但真正想表达的是人的一些现代的困境(虽然人性是与历史关系不大,至今没有多少改变,但一些思维方式和立场显然是站在了现代人的观点。比如汉成帝在向班婕妤发飙时,对中央集权的看法和自我辩解,显然有了一定的现代意识)。这样,就有些地方失之于僵硬。另一方面,《长信宫词》除了极力与现在铺天盖地的“伪历史+伪小说”式的“历史(穿越)小说”拉开距离之外,我也不想写那种中规中短,只讲好故事便算完事的正史。我还是想借写历史来表达一些深入一点的东西,同时又希望它能够精彩、好看……也许愿望太多,就有点颤颤微微,使不上力了。谢谢。
  •     这是在佩斯超级小的图书馆里意外发现的一本书我就仿佛回到了文学饥渴的小时候 买不到书 所有现有的就是最珍贵的 一点不怠慢地全部看完了 我对赵飞燕之前好的感情都没了。。。。作者的文笔一般 但是这个历史本身很吸引人 是个FEUDAL SOCIETY无意留下的奇异灿烂的素材可是她心里有一部分感情又是很美好的我很难过 又说不出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其实想说,文笔过于现代了。但止不住对班婕妤有种同病相怜之感。那种作者自以为正确的事情,不犯错误,却止不住心中堕落的欲望的女子。太像处女座了!
  •     乍看觉得平平,但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吸引人的地方,可以支撑着看下去。当这个香艳而荒唐的故事落幕时,内心还是多了一丝怅然。纸醉金迷的背后是内心的虚无。最惋惜班媞,"她用聪明和睿智,就这样度过了愚蠢的一生。渺茫的爱情,辽远的生命•••说不上快乐,也说不上痛苦"
  •     宫廷内幕,讳莫如深,深不知几许,愁不知几多!
  •     班婕妤
  •     很新,很好看
  •       班婕妤简介:
      班婕妤(公元前48年—2年),汉成帝刘骜妃。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婕妤是女官名。她的真名已无可考。本文借用侯虹斌《长信宫词》一书中称谓曰“班媞”
      班婕妤是班况之女,班氏家族乃是名门望族,班婕妤是班固、班超、班昭的姑奶奶。
      
      班婕妤在历史上出名的典故有“辞撵”。赵飞燕姐妹入宫后,班婕妤遭受冷遇,写下名篇“团扇诗”。
      后成帝卒,班婕妤为其守灵,至终。
      
      以下文字,并非历史,也非小说,只是我对历史人物的一些感想而已。
      
      题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一脸幽怨地读“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时候,我就不喜欢这首词了。大约我总是对流行的东西有着天生的抵触情绪。但毕竟,几百年后的流行成就了纳兰容若,而纳兰容若则成就了班婕妤。
      
      班婕妤,这个女子,虽然有辞辇的典故,但她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还是很小。
      
      才女的知名度总是比不上妖姬。人们总是因为“掌中起舞”的赵飞燕而忽略了她。然而,即使在那些因贤德或才华而留名的女子中,班婕妤依旧只能默默地排于后座。只因她缺少一个为她长脸的夫君:长孙有李世民,开创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梅妃江采萍,李隆基虽前明后昏,却也曾缔造过开元盛世。唯独班婕妤,她的夫君刘骜,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终其一生,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被他人的意志左右着。
      
      班婕妤出身于汉朝的一个大家族——班家。这个家族出过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著汉书的班固、投笔从戎的班超,还有那个写了《女戒》七则的班昭奶奶。如果按照辈分,班固班超班昭都得管班婕妤叫声姑奶奶。这里顺带提一下,婕妤不是名字。而是后宫嫔妃的称号。因班曾入宫被封婕妤,后人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其真实名字无从可考。在侯虹斌的《长信宫词》里,她为她取名叫做班媞(tí?shì?dì?),不知道是不是化自“班氏”,为了方便,我也用这个名字称呼她好了。
      
      
      班家的人,似乎无一例外地因为他们的才华而闻名,而比才华更出名的,则是他们的品德。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会认为,像班媞和班昭这样的女人,与其说是才女,不如说是“德”女。班昭老太太的写了《女则》、《女范》、《女孝经》,率先(也就是在男人之前)自行提出了妇女应当遵守的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女圣人”的地位,而班媞也因为“辞辇”(拒绝跟天子坐同一辆车)而获得了王太后的好感,老太太把她比作古代的樊姬。
      
      说到樊姬,这也是个相当有意思的女人。她男人就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樊姬的典故主要有三,一是楚庄王当年喜欢打猎,她就不吃肉了!二是楚庄王喜欢她,她就选了一堆美女送给她男人以“分散他的宠爱”;三是楚庄王信任大臣虞邱子,樊姬马上摆出自己的例子,你看我对您好才是真的好,我会送别的美女给你,但是你看虞邱子,他知道别人贤能也不举荐,可见并不是完全忠诚与您啊!
      
      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个樊姬简直就是个没有自我的女人。她带着自虐的倾向,一切以老公为中心地旋转着。诚然,她的牺牲最终获得了回报,成就了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然而,班婕妤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因为不是每个男人,三年不鸣之后,都能一鸣惊人的。有的男人,三年不鸣就焉儿了!比如说班婕妤的男人——刘骜。
      
      
      
      汉成帝刘骜,这个男人的一生,真是个笑话!从他出身就是个笑话!他母亲王太后王政君出身不高贵,长得也不美丽,仅仅是因为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奭碍于面子的随手一指,她就到了太子宫,而且率先怀上了太子,也就是未来汉元帝(就是不愿意送王昭君和亲的那个)的骨血——这个孩子就是刘骜。
      刘骜长大后,先后碰上了几个“极品”的女人——首先是许皇后,这是一个真正的名门闺秀大小姐,在刘骜没做成皇帝之前,她家的地位,甚至比刘骜还要高。所以,她从来不把刘骜当做皇上。但她也是真正的美女+才女,色艺俱佳,能歌善舞。刘骜专心地宠了她10年,直到刘骜的老娘王太后看不下去了,怕许家的势力强于王家,于是常常诋毁许娥,加上岁月催人老,色衰爱弛,许娥渐渐失去了刘骜的宠爱;第二个女人就是班婕妤,我们后面会细说;第三个是赵飞燕,这个太出名了,我都不用介绍了。她身轻如燕,能做“掌中之舞”,纤纤细细娇娇滴滴,却淫乱后宫,上过她的床的男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第四个是赵合德,赵飞燕的胞妹。虽没有赵飞燕出名,但刘骜扎扎实实地就死在她床上!就是因为服用她弄来的春药过度,刘骜才“泄阳为血”而亡,而刘骜死后,赵合德也被迫自杀。
      
      刘骜的一生,充满了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而最荒唐的,莫过于他曾两次杀了自己的孩子。是,历史上杀过自己孩子的君王是不少,但那都是在孩子长大了,有谋反的倾向,或是兄弟不和,或为了立宠妃的孩子的时候才会杀,但刘骜所杀的,却是那种刚出世的、与世无争的孩子,而杀了之后,他又没有别的孩子可以继位,只好把皇位传给弟弟定陶王。刘骜杀子的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赵飞燕赵合德让他这么做,她们自己不能生,便也不允许别人有孩子!而刘骜,这个男人,这个贵为皇帝的男人,也就顺从了。因为宠爱女人而杀掉自己的亲骨肉,这该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男人啊!这该是多么失败的人生啊!
      
      不幸的是,这么失败的男人,偏偏就叫班媞给碰上了。
      
      当然,在班婕妤刚遇上成帝刘骜的时候,他还不是那么的失败。
      因为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年轻,便有无限的美好和可能。
      因为年轻,刘骜的软弱和无力便能解释为隐忍。他隐忍着,外戚一步步侵占他的权力,隐忍着,许皇后暴躁的脾气,隐忍着,出卖对自己衷心的臣子,隐忍着,母亲的眼泪把他一步步逼向绝路。
      
      是的,隐忍着,在年轻的时候,这尚可称作隐忍。
      
      他年轻的面容遮掩了他的懦弱,那时,刘骜还是个年轻的皇帝,因为年轻,所以人们还是会将大汉朝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人们希望能在他的血液中看见属于他先祖的,武帝的叱马疆场的血。人们希望,这个年轻的君主能像楚庄王那样,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我想他们的初遇应该是这样的。班媞在古朴的书室里,阳光透过书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她应该是娴静而美好的,就连身边轻舞的灰尘也像蝴蝶,在阳光中飞舞。她抬眼,看见英姿勃发的刘骜,他有着他祖先留给他的,英气的面孔,天子的华服把他装饰的很高不可攀。因为距离和神秘,因为他的地位,他被一圈光晕笼罩着,吸引着她的目光。她盈盈下摆,他殷殷而扶。
      
      多好,人生若只如初见。
      
      (二)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
      
      我想,也许,刘骜也曾真的想要做一个明君。是的,做一个明君,爱一个像班媞这样的女人。
      
      但,爱一个这样的女人,实在是太难了。
      
      首先,他要隐忍,他须得装出享乐的姿态,这样才能叫身边的人不疑心。但他又不能真正地沉沦,他需要积蓄力量,然后爆发。他得有伯乐的技术,识人敢用,又得具有赌徒的胆略,把自己的皇位和头颅提在手中玩一场政治的赌博。如果,他足够幸运,他可以赢,他才成功地将王权归于自己掌中。但即便是赢了,做皇帝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又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更别说做个千古明君了,做明君,也意味着他依旧永远放松,他需要广纳良言,克己复礼……做一个明君,意味着自己的一切将不属于自己,意味着把自己交给国家,交给人民,意味着累、孤独、寂寞、无法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意味着过一种神一般,而非人一般的生活——就像爱班媞一样。
      
      那是一种向上的,完美的生活。
      那也是一种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权衡再三,刘骜放弃了。
      
      是的,爱一个这样的女子,意味着一辈子被督促,被鞭策,永不能停歇。
      班媞这个女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她太要完美,对她自己,也对她身边的人。
      
      什么是完美的妃嫔?是樊姬那样的。美丽,聪颖,贤惠,甚至,应该克制身为一个女人的本性——妒忌。要温和地与其他女人分享丈夫的宠爱。会轻柔地劝丈夫不要那么爱她,而且,不要仅爱她一个。樊姬,与其说她嫁给了楚庄王,莫如说她嫁给了楚国。
      
      班婕妤也要做这样的女子,与丈夫过一种——相敬如宾的生活。这样的女子,很容易得到太后、皇后、其他妃嫔、大臣、国民们的喜好,但独独,得不到皇帝,也就是刘骜的爱。因为,刘骜毕竟不是庄王。他没有那么大的政治野心,也没有那么大的意志力。他只是个男人,他所喜欢的,与平常的男人没什么两样。他喜欢美女,喜欢女人依赖他,喜欢女人为他争锋吃醋,喜欢沉醉温柔乡。
      
      但班婕妤永远是冷冷的。她会爱一个人,但她爱得很笨。她可以为他去死,但她不能在他耳边咬着耳朵说,我爱你,或者,我不要你走。是的她不会。她天性的高傲让她不屑于说这样的话,她不屑于去恳求,用小女人的姿态。她总是昂着头,一切尽在掌握。当她发觉了刘骜已经移情,已不再爱她,她甚至不等他提出离开,她自己就率先离开了他。——她说,让我去服侍太后吧。
      
      像极了处女座的行事,异常地决绝,不给他人也不给自己留有后路。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一定程度上,是班媞的完美主义害了刘骜。他本不至于那么差的。但她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是的,当苹果悬的太高,我们就失去了跳起来摘它的冲动,转而躺在苹果树下,日复一日蹉跎光阴——刘骜就是这么做的。
      
      原本,他是想宠她的,就像所有的男人爱女人那样,专心地,爱她一个。他想要她知道他的专一。他想要她知道他的好。所以,他会每日与她在一起,会给她昂贵的礼物,会邀请她乘坐一辆车。但她都一一拒绝了。她的拒绝让他觉得,其实,这个女人本不爱他。是啊,女人的天性就是以比较为荣的,何况是在以争宠为生命的后宫。班婕妤实在是太冷淡,太理智了。而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她根本不喜欢皇帝。她不在乎他对她的好。刘骜不甘心,于是他会故意去别的女人那儿,可班媞还是一副淡淡的,不在乎的样子。刘骜赌气般地越走越远,班媞也赌气般地越来越冷淡,终于,刘骜走进了阳阿公主的府邸,遇见了一个能与班媞媲美的女人,那个轻盈的恍若能在掌中起舞的女子——赵飞燕。
      
      赵飞燕不仅带走了刘骜的人,也带走了刘骜的心。刘骜从此远离了增成舍,走进了昭阳宫。
      
      班媞究竟爱不爱刘骜呢?也许,初见的时候班媞是动过心的。他是那样的年轻,有朝气,她期待着,他能做一个楚庄王一样的明君,名垂青史,而她,可以作为月畔的小星,随着他的光芒闪烁。但随着流年滑过,她失望了。她知道她的夫君永远成不了一代明君。他没有办法驾驭朝政。她甚至已经不想再和他聊天,她觉得他的思维跟不上她的。所以,她半是表现大度,半是真心地,将他送到别人怀里。是的,她是那样的高傲,即使他贵为帝王,她也一样地会看不起他,她以为自己并不稀罕他的宠爱。
      
      但是,他真正离开的时候,哦不,是她发现他的心也离开了的时候,她才知道,在后宫,身为“妃嫔”,得到“皇帝”的宠爱是多么重要。但是,她的高傲叫她没有选择。她不会哭求,不会闹,不会撒娇,她什么都不会,她只会,抬起她的下巴,说,“让我去服侍太后吧”——刘骜冷冷地看着她。也许,如果她求他不要离开,他真的会不离开。因为他真的爱这个女子,那么美,那么安静,那么智慧和温柔。但他恨她的高傲,恨她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也要作出不在乎他的样子。好吧,既然你要选择你的高傲,那你就去服侍太后吧。
      
      他准了她的请求,她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三)命中注定的悲剧
      
      我不知道班婕妤是怎样度过了她的后半生。
      那是怎样的情景,两个女人,两个没有男人没有爱情滋润的女人。在无穷无尽的宫苑与时间之间,加速老去。
      
      我无从考证,在王太后身边晨钟暮鼓,吃斋念佛,寂寞如僧侣一般的日子,有没有让班婕妤后悔。
      她有没有想过,如果她作出小女人的,纠缠着,就如现在在刘骜床上,缠的如同一条蛇一样的赵合德,那么是否,刘骜也会如现在宠爱飞燕合德一样爱她呢?
      
      但她知道,她永远做不到的。光是想想她就被飞燕合德在刘骜床上的场景恶心了。她不能相信,她的刘骜,那个曾经有着清澈的眸子,贵族气质的成帝,怎么会和这两个低贱的舞女搅和在一起。如果,这是一时兽欲也就罢了,只是,他却爱了她们,真心地,爱了她们那么久。
      
      她们也配被爱?
      
      在班媞这样的女人眼里,飞燕合德这样的女人,只配满足男人的兽欲。如果仅仅是这样她是不介意的。
      但,她们却偏偏获得了爱情。世界似乎总是这样的不公。她以为自己有着绝色的容颜,脱俗的气质,不凡的出身。她理该是被男人定义为“精神伴侣”的那一类。然而,班媞发现,刘骜却并不欣赏她的精神。
      
      从刘骜那个角度来说,班媞这个女人,多么恐怖。
      她不会犯错。她永远一切尽在掌握。她不会吃醋,她的脸上永远是是淡淡的笑容,让你看不出喜怒哀乐。
      她从不主动评论时政,但是刘骜知道,一切都在他心中。但她只是看着你笑,温柔地,做出娴熟女子的姿态。班媞的温柔叫刘骜觉得浑身冷汗。
      
      他需斟酌每一句他说出的话,生怕不知哪句便会显得很愚蠢,被她耻笑了去。当然她不会耻笑他,但他能感觉的到,那隐藏在端庄和温柔后的,淡淡的瞧不起的神情。那是班媞无论怎样都遮掩不住的。刘骜知道,班媞这样的人要是嫁一个千古明君,必当是个贤内助。但,刘骜苦笑,算了吧。他有着太多的无奈。
      
      他并不是不够聪明,但他想不出究竟为什么,他要为这个国家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的千古流芳,不也是虚名吗?古今将相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还是美人美酒温柔乡更为真实!
      
      当然刘骜是爱过这个女人的。那种近乎崇拜的恋情。把她当做女神。
      那又怎样呢?那时他还年轻,他还有着清澈的眸子和上进的念头,那时他还被太后和大臣所教育的做“明君”的信念左右着。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世上有着像飞燕合德那样的尤物,能做掌中舞,床上欢。
      她们那么亲切和自然,来自民间,没有贵族之家的压抑和阴谋。她们的欲望浅显而简单,自然也容易满足。疼了她们,她们就开心,宠了别人,她们就哭就闹就吃醋。多么简单的女子,爱得直接而炽烈。
      
      班媞显然输了。比起这两个火一般的女子,她只有一刻冰冷的心。
      
      班媞也不知道自己的心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冰,是在来到太后身边之后?还是在刘骜移情赵氏姐妹之后?似乎都不是,应该说很早很早。早在第一次从刘骜眼中看到放弃的眼神,她就绝望了。不仅仅对男人,更是对人生。她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她会一直孤独地老去,她觉得那是她的宿命。她知道她的冷会逼得所有亲近她的人不寒而栗,于是她只能与他们保持着距离,与所有的人保持着距离。她心中不是没有怨愤,但她只能在月下,用笛声,琴声,或者是用笔,用隐晦如“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这样的文字,或者,是夜深人静时微微的一声叹息来表达她的深深的孤独和绝望。而这些,愈发叫她显得不可亲近。
      
      与其说班媞的悲剧是因为失宠,倒莫如说她是无人可爱。
      与其说她败给赵氏姐妹,莫如说她败给了自己。
      
      她想要做道德的榜样,但他偏要做叛逆的浪子。她要约束,他偏要放纵。
      她不敢置信地看着他在叛逆的路上走了那么远。她不能理解他如何为了讨好女人竟可以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她无法理解那些叛逆和疯狂给刘骜带来的快感,也无法理解刘骜竟然能真正的,全心全意地爱着赵合德。在班媞这样的女人脑子里,男人,尤其是帝王应该是志在天下的。他可以宠爱女人,但应将女人视为附属。然而刘骜完全颠覆了班媞的幻想,刘骜将混迹花丛作为主业,他毫无保留地爱人,并为自己的痴心而感动。
      
      其实,即使不是刘骜,班媞也很难爱上。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让她需要一个能让她崇拜的男人。但,这样的男人,世上又哪儿去找呢?如果班媞晚出生几百年,恰巧,遇见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或许她也能成为长孙皇后。然而,世上又有几个李世民?班媞的夫君是刘骜。他不过因母亲碰巧得到了先帝的宠幸,碰巧怀了他,碰巧是长子,才当上了皇帝的。帝位于他,不过意外之财,并非真心所求,故而他只将龙驭万邦看做一项负担,而帝位带给他的唯一乐趣,或许就是围绕在他身边的美人们了。
      
      班媞不是不懂怎样施展魅力引诱男人,不是不懂,只是不愿。
      她出生太过优越,所以也就太自信,她宁愿不要富贵,不要权利,不要爱情,甘于寂寞,也不能放弃一样东西——尊严。故而,即使是天子,也不值得她施展手段去勾引;即使在她盈盈跪拜的时候,也是不卑不亢的;即使在刘骜拂袖而去的时候,也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而,在她失宠之后,她不会像许后那样大吵大闹,她只是主动提出去服侍太后——她甚至连分手的主动权都不给刘骜。刘骜,作为一个皇帝,连将她贬入冷宫的权力都没有!
      
      如我所说,处女座的爱情,就是一场拉锯战,两败俱伤。
      
      刘骜死后,班媞自请为其守墓,直到生命的尽头。
      是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爱情么?也许。毕竟,刘骜是班媞生命中唯一一个男子。爱与不爱,都将在班媞心中留下无可磨灭的印记。这个女人,一辈子都在追求着两个字——理性。因为这两个字,她克制着自己的欲望,压抑着自己的情感,远离着希望亲近她的人,拒绝着人家对她的不合理的好。最后,她发现,她的心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留下。她只能用余生来回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焉?错焉?没有答案。她只知道,再来一次,她仍会如此——这便是她的宿命。
      
      借用《长信宫词》作者的话。她用一生的聪明睿智,度过了愚蠢的一生。
      
  •     看了简介买的这本书。到手后发现书的质量很好,很有手感,希望内容不会让我失望。也希望让我重新认识班婕妤!
  •     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     没有她的前几本书好。没文采。以前机智的调侃和叙述,消失了,令人遗憾。
  •     只能怪自己,呵呵……喜欢史杰鹏的文字,在他的栏目里就选购了,谁知道是在搭坐顺风车的。
  •     人物写蛮细腻,尤其是对赵飞燕的性格刻画和悲剧感都写得不错。
  •     确实少了些诗意和灵气,不过终于史实这个基本已经可以让这本脱颖而出了。。。
  •     本人觉得一般吧,还原了历史。
  •     当真应了【女子无才便是德 】
  •     不喜欢班   
  •     开始在天涯上看连载,天天等着更新,后来听说要出书了,迫不及待的等出书。前几天终于怀着无奈悲凉的心情把书看完了。作者很擅长描写人的心理活动,很多细节在写班媞的时候,天涯上的网友都说感觉在写自己,她跟刘敖这样一段感情消亡,班媞也知道只要自己稍作努力就可挽回,可最后的等待变成了僵持,到最后在心里把对方抹去。赵氏姐妹夸张荒诞的行为让人发指,可这一切都源于刘敖无限度的纵容,他恨赵合德杀她皇子,每次行凶完,刘敖对赵合德恨之入骨,可他似乎忘记了,他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保护不了,他的软弱亲手杀死了自己无数个孩子。他的性格怨不得赵氏姐妹嚣张跋扈对他呼风唤雨。刘敖沉迷女色又好男风,到死都无子嗣,作为中国古代的皇帝真是少有,一切都毁在女人的手里和他的性格作茧自缚。
  •     若没有班媞飞燕合德,刘骜本该堙没在浩瀚的历史里。若不是帝王多情却无知,又怎生得长信宫上重重叠叠的哀怨失意。
  •     品得很有意思,不知到时会不会看,先标一下.
      
    另八一下:楼主是楼上的师父么.
        这师父的修练工序如何操作~
  •     某个暖阳的中午,看完了侯虹斌的"长信宫词"虽然写作风格与我中意的相去甚远,不过胜在笔调冷静理智我甚至一度错觉:作者居历史之外,捻一支画笔,倾身俯视着一众人物,在画布上冷冷淡淡绘出这段奢靡荒唐的历史。这样也好,即便再凄厉的情节,也不过几声叹息,而不会同悲。并且,一位出色的文化传媒者身份,至少保证了这本小说忠于历史。不过,我仍然不能苟同班媞和赵飞燕之间的Homosexuality。后人创作的历史小说中,固然可以增加个人的理解,但是若为了吸引受众,或为了强化小说中某种情感及性格,创作出莫须有的事件,就该称为"意淫"了。­固然侯虹斌认为,班媞是一个"沉重的失败者"我仍然极喜欢她她,"聪慧敏感而又矜持自重"她,"有着优越的条件、聪明的头脑、善良的内心,世界上的好处应有尽有"她,"最终堕落,选择了庸俗的人生"可我不认为这是失败。她高贵的灵魂一直在与现实斗争,虽然偶尔屈服于体内的魔鬼。我极中意赵合德说的那番话:班婕妤,你是一个没有追求也从不迷惘的正常人。我怎么能跟你比呢,你聪明,有才华,而且不爱任何人。­一个对物质、欲望没有追求,而精神上从不迷惘的女人。这样,不好吗?更好的是,不爱任何人。又或者只是不敢放肆爱,把尊严看得太重,害怕被爱所伤。情深不寿。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刘骜生命中第一个掏心掏肺的女人许氏实在排不上女主角的前三号。
      与班媞的聪明敏感而又矜持自重,飞燕的艳情声色一舞倾城,合德的绝色媚骨三千宠爱比起来,她只能算的上天真愚蠢,贪得无厌,像极了平常娇气无知的女儿家,她得到过帝王的爱,只不过那人再怎么温和无害,他终究是个帝王。
      我打不出这本书上她的姓名,甚至没有在字典上找到那个字,许娥像历史上轻飘飘的一根羽毛,不知道这本书中关于许娥的内容有多少是杜撰的,只是这本书刚读到一本,我就为这个曾经拥有一切的小女人觉得心酸。
      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是什么呢?不是贫穷疾病,丑陋呆笨。而是他曾经给她的很美很美,夺走的时候却也足够残忍。
      班媞也曾不止一次的感叹年轻的成帝是温柔善良,不乏魅力的。许娥的幸运之处就在于她拥有的是那样的刘骜,这或许能让她在冷宫的漫长时光里温暖一些的回忆。
      她嫁给的是十七岁的刘骜,属于她自己的刘骜,她在他被怀疑被指责的年纪里相信他,理解他。那段日子里刘骜像个困兽,他们是相依为命的。而当上皇帝的刘骜,有了更丰富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主张,时间长了,他不再是她的刘骜,只是刘骜变了,她却固执的原地不动,倔强的想要把他拉回来,可是欲望的门一旦打开了,时过境迁,刘骜只会越走越远。只等时光把他们的过去从刘骜的脑海中抽死剥茧,生活被消磨的不成样子,最后,刘骜用一个罪名把她彻底的从身边踢开,毫不留恋。
      许娥本性不坏,即使因为刘骜的偶尔背叛怨愤任性,会嫉妒的歇斯底里,但不曾害过他人。她失去过两个孩子,也未曾加害班媞的骨肉。她从倔强不服到只能认命,任由刘骜和他的女人们把她的自尊踩碎。这个女人听到自己的心一点点的破碎,可她依旧天真,天真的以为只要她不要名分,不争不抢,刘骜就可以把她从地狱接出去,偶尔施舍一点恩泽。
      她永远也想不到的是,那个让她牵肠挂肚了一生得男人,死在了另一个女人的身上,那个女人比她还要骄阳跋扈,嫉妒成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娥是唯一真爱这刘骜的人。班媞太过清醒,飞燕只爱索取,合德霸道不择手段,王太后关心的只是她的家族,许放华而不实只知玩乐。刘骜拥有了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种类的女人甚至男人,却仍然没能摆脱他昏庸悲哀的命运。
      如果刘骜不是帝王,只是富贵人家的书生公子,许娥还是许娥,他们也可以白首的吧。
      惟人生兮一世,忽一过兮若浮。
      哪怕你负了我,误了我,即使你身边换了无数粉蝶,早已忘了我的容颜。你仍是我初见的少年。
  •     因为米兰Lady的评论而买看此书的.因此转贴出此文作为参看.私觉得铺设较直白了些.也许是人物的交错涉及极多.但希望更细腻的补满.非因画扇怨秋风--米兰Lady评侯虹斌《长信宫词》三年以前,侯虹斌告诉我她准备写一部历史小说,从班婕妤的视角来讲述汉成帝后宫故事。当时我曾觉得这个选题并不太高明,选班婕妤来做女主角也比较落俗。班婕妤这种历史上有贤名,又身处皇帝嫔御之列的才女特别容易获得文艺女青年的青睐,常常会被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聪明睿智,又能在金枝欲孽般的“宫斗”中高明地保全自己,独善其身,为作者及读者提供一个可以轻松代入的完美形象。这样的写法当然也会受到大量青春小说读者的欢迎,写好了可成畅销的后宫言情小说,但侯虹斌是文学硕士,长期做文化传媒工作,我随即也想到,如果她决定写长篇小说,当志不在此。果然,当《长信宫词》的定稿终于展现在我面前时,也证实了我所料未差。这部小说的着墨点在后宫,但并不在宫斗细节上纠缠不清;细笔描绘了几位后妃的情感心理,却并不把她们的矛盾简单地归咎为对皇帝恩泽的争夺。其间还穿插有对西汉政治风云及思想学说的描写,使这部文学作品也摆脱了言情故事的趣味,可以视为比较合格的历史小说。第一女主角班婕妤的形象大体与历史记载其实并无相悖之处,粗略看去依然是明慧、冷静、多才,行为举止处处展示着班氏世代相传的道德风范,但侯虹斌在对史料的解读上表现了自己观点,补充了大量细节,对班婕妤这个貌似完美的角色进行了更深入的人性挖掘,使她高洁外表下隐藏的爱恨、欲望、矛盾与挣扎跃然纸上。史书上记载的她的事迹,例如避辇、秋扇、退居长信宫,小说中一件也没有少,但通篇读下来,她给人的感觉已不是故纸上描绘的标准贤媛,也并非纳兰性德“何事秋风悲画扇”形容的哀戚怨妇,而是一个可以令人联想到现实中人物,血肉充盈,层次丰富的文学形象。她坚持道德,却又受困于道德,亦不免在困境中毁坏道德;她憎恶皇帝与后宫的堕落,常以居高临下的目光审视和蔑视他们,但自己也无可奈何地以另一种方式堕落。正如书中所说,“班媞一直是在和自己的命抗争,可是,她越挣扎,只有变得越坏。她的自觉没有挽救她,反而败坏了她。”《长信宫词》的另一亮点在于对赵飞燕的塑造。今人的文学作品在描写到这位昭阳美人时,对她的定位通常有两种,不是延续正史野史的说法,把她写成狐媚惑主、沉湎于情欲的淫娃荡妇,就是把她写成善良无辜单蠢的小白兔,永远是被污蔑、欺侮和陷害的那位,绝对没做过任何坏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劣迹都是别人——例如她妹妹赵合德——做的。侯虹斌笔下的赵飞燕没有否定历史的叙述,她性格乖张,无情无义,利用成帝的宠爱权倾后宫,乃至扳倒许后入主中宫。然而,侯虹斌着力描写的是爱赵飞燕的人(包括成帝刘骜和班媞)爱她的原因:“她的邪恶散发出一种独有的力量和美,足以击中那常年在庸碌生活中打滚的人。”她耍的心机中会流露出小女子的直率,粗野言行中又透着两分天真,有如梅里美笔下的卡门,活泼泼地展示着刘骜和班媞这种出身高贵,教养良好的人未曾见识过的世俗的美,使他们受她吸引、迷惑显得十分顺理成章、合情合理。而赵合德则是赵飞燕这罂粟般女子的升级版,更娇媚,更狡猾,也更强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想谁是谁,爱谁是谁”,最终霸占了皇帝以及后宫权势,但这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与其说是她对政治的野心,还不如说是出自一个小女子恶作剧般的游戏心理,她想看到的是自己魅力的影响力能达到何等极限。她善于在爱情或情欲关系中扇风点火,以致在最后引火焚身,毁灭了自己。小说中几对女子的关系颇值得玩味:许娙与班媞、班媞与李平、班媞与赵飞燕、赵飞燕与赵合德。她们相互之间都是情敌,但又有着或因身份或因血缘维系的亲密关系,而对方身上往往又存在某些与自己大相径庭的性格特质,令自己常不由自主地受其吸引而彼此靠近。她们在刘骜身边明争暗斗,分享同一个男人,分享同一份隐密的嫉妒,她们的嫉妒比爱情牢固,冷不防就会暗地里戳对方一刀,但讽刺的是,她们在某些感情脆弱、心灵荒芜的时候,感觉到的惟一的朋友总是对方,而不得不从这原来的对手那里寻求暖意。这种女子之间微妙关系的描写有时候甚至比皇帝与后妃的对手戏还要出彩。《长信宫词》中写到的后宫女子,几乎没有人是单纯的爱情动物,故事开端,她们都有各自目的明确的初衷,抛向未来的目光并不局限于皇帝的爱情,虽然她们怀有的欲望不同,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但都不约而同地把刘骜当成了追逐理想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工具。刘骜性格游移,内心虚弱,在无法解决政治矛盾之时他选择了逃避,借声色犬马麻醉自己,但又不幸因此堕入生活中的另一重悲剧,与他的女人们既彼此厮咬,
  •     历史还是小说,傻傻分不清楚。。。
  •     能看 不不好说是好看 人物刻画有点失败
  •     我常常想象飞燕的美丽,想象她的舞,但是每次想到她都会隐隐觉得她身后始终有一道阴影,慢慢的那影子清晰起来,它是个美丽的女子,大家闺秀,举止从容,又或者影子变成了人,而长袖善舞的女子变成了影子。。。这到底是谁的悲哀?
  •     书写的不错,很少有写赵飞燕这段历史的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传说的赵飞燕!
  •     很一般很一般很一般
  •     这个男人配不上任何一个女人,懦弱无用
  •     hi~
    所谓不如初见,就是人之本性无厌罢了。。。
  •     是的,我也认为作者想同时坐上“汉书注我”和“我注汉书”两个板凳,但是很勉强。
    作者文笔娴熟,其实写的最好的是开头几章,比起对宏观的把握来说,片段的叙述很漂亮。大约相处在类似的年龄段,三十来岁,刚刚生完小孩两三年,我可以理解作者在小说中的很多感喟,对婚姻,对男女情爱,对儿女,很常见也很典型。完全理解为何作者把班缇评论为“非常世俗的一个人”。这和小说的时代背景并无相关。我感到遗憾的是,如果作者的文笔来写现代生活,就没有这样隔靴瘙痒的尴尬,这班缇实际上有点穿越。写现代生活缺乏相应的戏剧性,写古代生活又缺乏相应的情绪,这可能是小说家取材上的困扰吧。
  •     可惜,那些典籍中,只告知她如何提高个人修为,如何净化心灵,建筑虚无缥缈的完美道德,却不包括处理跌宕的现实.它们与现实所批示的荒诞无稽是分裂的.这些所谓的才女们,不是过于早熟,就是过于晚熟. 这辈子,班媞跟什么都要有个安全距离,不仅是麻烦,甚至跟爱情,跟生命,跟自己的欲望,都隔着一层膜.班媞因此总是刀枪不入,也总是十分寂寞,就像是没活过一样.那么渺茫的爱情,辽远的生命……说不上快乐,也说不上痛苦。 她用聪明和睿智,就这样,度过了愚蠢的一生。
  •     《长信宫词》是很不错的小说啊,最后一句“她就这样聪明而睿智地度过了愚蠢的一生”忽然戳中。
  •     刘骜是个拧巴的人,因为他无法实现自己的第一愿望,所以纵容自己实现第二愿望;比他更拧巴的是班媞,这个女人有被虐倾向,我就要我难受,我就要我不快乐,而且我这么搞还是为了你。这里只有许皇后是正常人。
  •     版面内页等都不错,内容也喜欢,讲述赵飞燕媚乱后宫之事.随书赠了个赵飞燕工笔画书签.内容略微薄了点.
  •     这分明是一个心理学故事啊,并且让我觉得后背发凉。
  •     你仍是我初见的少年。
    ————————
    可惜人生不知若初见
    初次造访,你好
  •     觉得这里的刘骜可以作为某一类初恋的代表:因为年轻有无限可能,所以大家觉得他是美好又有希望的,可老了之后再相见就只剩不堪了。
  •     这是一个博主推荐的,在网上找了好久才买到,一口气读完的,涉及古代宫廷女性的。。。意识形态。班婕于一定是个处女座,特别拧巴,选择性极强!有时候觉得她不知变通,但有时候她的不知变通保全她自己。
  •       借用小说中对主角班媞的评论,聪明睿智但缺乏诗意。
      
      装帧很好,书名是汉简字体,颇有新兴汉代历史小说的格调,譬如梁惠王的《亭长小武》。确实作者得到过梁惠王的阅稿意见,
      作者写得也很认真,在坚持自己的设计意图之外,竭力地遵循小说和“历史”小说的规范,在一些史实细节上不太随意,虽然依稀能看出作者的流畅思维和设计在“戴着脚镣跳舞”。
      所谓作者的思维和设计,乃是这本小说的主旨,无论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小说带有明确的女性写作意志,汉成帝后宫的女性,成为作者锤炼过的不同的典型女性性格代表,结合到历史人物的命运中,“汉书注我”,非“我注汉书”。换句话说,小说角色的设计带有强烈的现代性,反讽和反智主义的现代意识,或者再换句话说,世俗意识和形而上思考复杂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独立现代女子,对世态人情的观察和迷惘,迷惘并不见得就是愚昧--既然智者的一生常常是多疑的,而不是自由的。
      
      即使汉成帝作为一个男角色,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和分析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女性的视角。
      
      诗意或者梦想本不是沉重的东西,但是这本小说若不是缺乏了诗意和梦想,本来是可以更沉重的。
      
  •     :“班婕妤,你是一个没有追求也从不迷惘的正常人。我怎么能跟你比呢,你聪明,有才华,而且不爱任何人。”
  •     看了电视剧《母仪天下》后,忽然很想看看这段汉朝的历史,很好看的一部历史小说,值得一读~就是故事情节细节,如:人物对话,心态描写还不够细~有些遗憾~
  •     感觉一般,徘徊在历史和小说之间。因为那一段故事写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本书也不能给人太深的印象。也许与其它叙述不同的是班婕妤,很多书都从她的才气规矩方面入手写,本书中的班婕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贯穿了整个故事。对于暗害许美人一段,写的很深刻,在后宫,没有人是纯洁的、无私的。
  •     很不错,耐读
  •     师父在上,不可不顶。
  •     我一天看完了,在公车、交通车、办公室、小吃店、床上,最后病了。
  •     当故事撸完。
  •     写得真小说啊!
  •     楼主是素履大么?之前看过你写给米兰姐姐的书评,真的是美文配嘉评啊
    是“汉书注我”还是“我注汉书”倒不重要,在天涯看《长信》的时候,总觉得作者是在“汉书注我”,但同时又想兼顾“我注汉书”,反不甚讨巧。
    与书中的人物相比,我相对更喜欢文本,或许是因为自己原本读史的时候就对这几个人物不怎么有爱,而作者好像也没有调动出我的喜爱来。反倒是书中对几个女子之间的关系描写令人颇为玩味着迷。
    另:大人最后一句书评我不是很懂><稍加解释一下可以么?
  •     内心描写很细腻
  •     看过电视剧后看这本书,脑子里面会浮现出电视剧里面人物的影子,但是写的角度是不同的,感觉这本书是站在班缇的角度来写的,而电视剧是站在王太后的角度写的。看完后让人感觉提不起劲,这个皇帝未免也太过无能与妥协了,就好像一段荒淫无度的历史,所有的主宰都是女人,而那个所谓的皇帝不过是这段历史里面的附属品,完全没有掌控国家的能力,连自己的小家都掌控不了。也许他曾经有过振作的想法,但是很快就消失了,我觉得不是被王太后,不是被大司马打压,根本是他自己内心的懦弱与逃避的思想在作祟,就算没有王太后和他们外戚们,就算没有赵氏两姐妹,他也一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