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老虎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纸老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511714978
作者:(法)奥利维埃·罗兰
页数:268页

章节摘录

去年11月,为了准备采访小说家奥利维埃·罗兰,我满世界找他的东西来看。那阵时间紧,在北京只得到两部原文版小说。第一本《未来现象》,罗兰自己说这一本是“最早时候的我”,“很巴洛克”,在我看来已是一副有女初长成的模样或者说风格。第二本《纸老虎》,讲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纸老虎》一打开,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一种很特质很磁性的东西抓住。那次采访,罗兰讲得厚实,个中味道读者可以从附在本书最后的《信睿》访谈里去体验。我在这里最想告诉读者的是:《纸老虎》它自己向我走来跟我说话。那种感觉,可以借用作者自己的一段文字:“我去那里是因为只有这些遥远的地方能跟我说些什么。不是为了教给我什么,只是跟我说话,像江河,像森林,像酷热的天气,像蝴蝶慵懒的飞翔,像蟑螂,像讨厌的蛇,像沉重如铅的中午——千古不变的见证者。一切其他的声音都已沉默,死去。经常是这样:我们真正想去听人讲些什么的时候,所有能向你诉说的那些声音已经陷入无声。”《纸老虎》以这样的语气跟我说话。它一路使我陷进去,在里面惊讶,感动,被温暖,也被灼痛。它使我有了很多年没有的欲望——把它翻译成中文,把它送到读者面前,给我这一辈和上一辈的读者,给所有比我年轻的读者。毫无疑问,小说故事里的“五月风暴”和它的所有人物会首先吸引读者。我们坐在白色雪铁龙女神号里,行驶在巴黎的环城高速路上。我们围着巴黎经历了那场暴风骤雨的年代。跌宕的情节,大历史的画面,大时空的维度。那是普鲁斯特说的重现的,或者说重新找到的时光,是书里面的“我们”,或者说“我们一群”的生活;是《追忆似水年华》中寻觅、挖掘和思索的“我们的生活,真正的生活”。以小说的方式描写时代刻画风暴讲述大历史,在世界的文学殿堂里有过无数生动美妙可敌天下的精品,让全人类分享和沉思。对于我,《纸老虎》和其他描写或者讲述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它之所以独一无二,之所以它向我走来跟我说话,那是因为书里的“你”,还有“我们”那一群,他们给你有血肉有心跳的质感,给你贴心贴肺的温度;在人心深处无法说出的地方给你细腻的触觉,在动乱岁月的深夜里让你对人性的复杂惊悚感叹。这是作者独有的小说的艺术。《纸老虎》之所以向我走来跟我说话,还因为它给我一个特殊的也许只属于我个人的感受:它让我明白,那个理想,它曾经荒谬虚空如烟如纸,它曾经被利用、玷污和愚弄,它使人类寻寻觅觅永远失败永无尽头,甚至有人说它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东西。但是,它摆脱了那种四平八稳富足精致的自我,它上下求索向着更高处寻找和渴望,这个理想,它是江山不改千古不变的精神信仰,它在人的皮肤下面在我们的血管里,它是与生命共生共死的坚守,它有永远的美。最后要说一句关于《纸老虎》的语言。原著中罗兰的语言(法语)具有扑面而来的魅力。优美,丰厚,富有多彩的诗意和细腻独特冲击力强的感性。从语言的角度来看,《纸老虎》不是一本容易翻译的小说,因为有些词语是今天很少使用的书面语,有些是坊间百姓或者某个特定阶层的俚语,偶尔自造词语。特别是它的质地、呼吸和节奏。罗兰相信文学是能使语言的肌理和它的宽阔与细腻被保护和再生的土壤,把语言的锻炼和创造当作理想来追求。他引用了诗人费尔南多·佩索亚的话,要让“田野在词语中的苍翠比它自己的绿色更加浓郁”。为了帮助翻译,小说家在每一章翻译的末尾和最后的总合时都与译者在Skype上讨论,回答译者对词义提出的问题,介绍文字后面的背景,帮助译者更精准地把握小说行进中的节奏声调和色彩。遇有词义不明或出处模糊,作家常常让我“等等”,起身去书架取出字典(有时不只一部)查阅或者找出书中引用的古希腊典故、《荷马史诗》的原句和当代诗人的原诗高声朗读。可尊可敬,令人难忘。在我看来,中译文比起原文有些像小矮人站在巨人身旁。但是,翻译是一个追求无限和永远重新开始的再创造。因而我相信,永远有更好的译者和译文为读者呈现超越今天的翻译作品。我们应该有和小说家罗兰平起平坐的理想和志向:让我们的中文在传译交流中,通过文学翻译的再创造,在保存自己精华的同时, 超越今天的词语疆界,变得更宽阔更细腻更优美。……

前言

我曾经是毛主义者……在1945年以前。说毛主义,至少我们曾经相信过。我参加的那个小组织叫无产阶级左翼Gauche Prolétarienne ,简称GP,它是个奇怪的混合:它多少有些斯大林式的手段和也许可以称为无政府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我们一起的有工人,但我们大多数是年轻知识分子,我们拒绝接受那个“看家狗”的未来(请允许我在这里引用法国作家保罗·尼赞的檄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死去,当年我们都阅读他)。我们那时候反对“崇拜书本”。我们相信文化革命意味着持久地反抗所有的权力、质疑所有的等级,我们认为对抗共产主义制度里的官僚主义,这是绝对地最受大众欢迎的武器。我们那时很天真,年轻是会这样的,经常。在20世纪70年代富有的法国,我们进行着暴力的非武装的游击战。没有一天不发生公开的战斗。但是,我们跟那个时期意大利和德国的极左翼小组织不一样,我们禁止自己开枪杀人。这是我们最主要的智慧,它毕竟不是轻薄的智慧。现在,这段历史在我自己眼里几乎是难以置信的。我们已经到了做祖父母的年龄,我们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孩子们,他们怎么能理解它呢·但是我相信一个作家是可以起作用的,特别是:把正在消失的事用生动的回忆保存下来,告诉现在的人们过去曾经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是在怎样的废墟上建立的。在这段历史过去30年后,有一天我跟自己说,我应该试着用小说来讲述它,为了我们的后人。所以,《纸老虎》 是给一个年轻女子讲述往事,一个像我这样年纪的和我相像的男人讲述往事给自己死去的朋友的女儿。我用这样的形式,也因为我是一个爱女人的男人,这不是胡乱吹嘘,而是因为我相信:文学写作有一部分能源是从欲望中汲取的。《纸老虎》发表在2002年。小说以自由的方式记叙了从1968年到1973年间我曾经积极参加的那些事件,我的叙述没有太远偏离现实。那是一场冒险的生活(其实我们很可能会喜欢《水浒传》里那些绿林好汉的日子,如果那个时代我们读过那部小说),其中既有博大的理想主义,也有无知的教条主义,我们想为人民服务的英雄主义意愿曾经把我们置于可笑的境地。我们想当老虎,但我们是纸做的。10年过后,孟湄做了翻译,使这本书来到了全部故事的出发地(当然很大程度是想象的)。对于经历过真正的“文化大革命”并饱经苦难的中国读者,发现一下他们在遥远的西方、在那些年轻的怀抱激情的精神世界里曾经引发多少魔光幻影, 这也许是有意思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68年法国几乎发生了一场“革命”,以“红色”五月为高潮,学生和工人都加入了,差点应验了“托克维尔规律”:生活改善了,抱怨多了,革命爆发了。雷蒙·阿隆对戴高乐总统说:“法国接二连三地搞革命,从不进行改革。”戴高乐说:“法国从来只在革命的脚迹上进行改革。”过来人奥利维埃·罗兰的小说《纸老虎》替这场充满错置激情、面目不清,最终是令人费解的“革命”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意识流写真和事过境迁的感受。——陈冠中

内容概要

奥利维埃•罗兰  法国著名作家
生于1947年,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曾活跃在法国1968年极左组织中,其最初的写作动因出于对此经历的反思。1983年,罗兰发表第一部小说《未来现象》,对革命希望之破灭进行思索。自小说《苏丹港》(1994)起罗兰开始获得公众好评,当年获得费米那奖。
后来的《纸老虎》(2002)把更加个人化的回忆在小说里抒情呈现,从而完结对那个非凡时代的思索,次年获得法兰西文化奖。
2010年,奥利维埃•罗兰获得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奖励其所有著作)。
作者官方网站:http://www.olivier-rolin.fr/
译者简介:
孟湄
生于北京,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毕业。曾在巴黎、香港居住。喜欢文学翻译,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普鲁斯特《斯万的爱情》(节选),莫利亚克《普鲁斯特》,萨冈《那么一种微笑》。偶尔给报刊杂志写作随笔、散文。
孟湄是国内最早翻译昆德拉小说的译者,曾翻译过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认》等,现活跃在中国和法国文化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那时候你们眼里的世界,你们生活的世界,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向深处,把你们改变,那个力量把每个事件每个个人都跟历史中最伟大、最悲壮的事件和个人结成一条链。人们可以认为这些很可笑,但这毕竟是诗一般的东西。
第二章
过去那时候,我们不是一群“我”、“我自己”,这连着我们的青春,特别是我们那个时代。那时候个人在我们眼里是可忽略的,甚至是可鄙视的。……我们在一起,到了荒谬的程度。我们不是大历史,我们是许多的历史,是我们制造的历史,真实的,想象的,互相交叉的,是一堆历史。
第三章
你们不再是革命者,但是你们坚决地不肯让自己慢慢地布尔乔亚化。你们不再有任何信仰,不再有任何目标。
第四章
那时候的人都自愿要继续那种清苦、危险、充满博爱的生活,那是他们曾经在战争年代分享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害怕掉进利益的垃圾场,害怕掉进没有意义的生活。还有一个思想现在看大概是错误的,但是它曾经一度在法国流行,那就是:法兰西对人类文明肩负使命。
第五章
这个未来我们是不是选择错了?它跟那个我们所否定的自己的过去一样,让我们感觉陌生。过去让我们反感,未来使我们害怕。我们哪儿都不在,无所在,我们在别的时间里。
第六章
我们曾经以为那些知识不多的人要去教育那些知识比较多的人,这个想法不过是个幻想。可我们曾经相信中国就是这样。我们的天真现在看真是让人发笑。
我不再相信革命,哪怕金钱的霸道让我无法接受

编辑推荐

☆“文革”、红五月,似乎遥远的记忆;理想,欲望,混乱,无法回避的疑问。罗兰的小说勾起了无数中国读者的联想与回忆,将法国与中国变成了两个曾经是最近的世界与时间……☆《纸老虎》于2002年发表的当年在法国获得巨大轰动,法国几大主要报刊(《世界报》、《解放报》、《观点》、《Les Inkorruptibles》、《精神》)文学批评都予以极高评价,称之为当年法国的“重大文学现象”。此次中文版的出版上市,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罗兰是法国当代几项重要文学奖项的多次获得者:费米纳奖(1994),法兰西文化奖(2003),法兰西学院奖(2010)。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5种语言,广受各国读者欢迎。☆小说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时间、事件与时代特定的人物环境及语言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连续不断、欲罢不能的阅读效果。作者善于使用充满色彩、激情、调侃的犀利语言将一段复杂历史中重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以他独特的敏感展现了隐藏在历史的纵深处的阴影,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史诗般灿烂和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知名翻译人竭尽努力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著华美、生动、流畅的语言风格,保持了原作者连绵不绝的叙述语调和奇特的变化色彩,使一般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著和理解原著的表达上的独特性和思想上的活跃及敏锐。

作者简介

整部小说自始至终以“你”这样一种第二人称方式讲述发生在1968年前后的故事,作者奔腾不息记忆中的鲜明印象浮现在读者眼前:激情的人生既充满了对真理的向往,也往往与荒唐互相交织。小说通过作者强烈的视觉和动态感受的描写,反映出一个特殊时代看似轻狂却包含着年轻人强烈精神追求的特殊体验——这里有对革命的狂热梦想,也有无法禁锢的身体欲求。小说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时间、事件与时代特定的人物环境及语言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连续不断、欲罢不能的阅读效果。
我曾经是毛主义者……我们那时候反对“崇拜书本”。我们相信文化革命意味着持久地反抗所有的权力,质疑所有的等级,我们认为对抗共产主义制度里的官僚主义,这是绝对最受大众欢迎的武器。我们那时很天真,年轻是会这样的,经常。
现在,这段历史在我自己眼里几乎是难以置信的。我们已经到了做祖父母的年龄,我们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孩子们,他们怎么能理解它呢?但是我相信一个作家是可以起作用的,特别是:把正在消失的事用生动的回忆保存下来,告诉现在的人们过去曾经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是在怎样的废墟上建立的。
奥利维埃•罗兰《写给中国的读者们》

图书封面


 纸老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如同厨房里做饭,洗菜,切菜,生火,架锅,下料,烹饪,搅合,添油加醋,出锅,几滴洗洁精滴在待洗的油锅,一切油点,味道,气味或快或慢退散,冲水洗刷,如此往复。曾有的美妙苦涩被一次次洗涤,又一次次重演。
  •     奥利维埃·罗兰  生于1947年,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1983年,罗兰发表第一部小说《未来现象》。2002年发表《纸老虎》,次年获得法兰西文化奖。2010年获得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  1968年,法国几乎发生了一场“革命”,以“红色”五月为高潮,学生和工人都加入其中。作家奥利维埃·罗兰(Olivier Rolin)是法国“五月风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这本《纸老虎》就是罗兰对那个革命年代的一次回忆和反思,日前,这部小说的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上周,罗兰在上海期间接受了早报记者专访。  在上海见到奥利维埃·罗兰,他背着一个黑色斜挎布包,上面有着醒目的红色大字“为人民服务”,罗兰对早报记者说,并非刻意买这个包,之前在巴黎买的时候,并不知道上面的汉字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几个字就是毛主席说的‘为人民服务’。”年轻时候,罗兰崇拜毛泽东,毛泽东理论也是他那个革命小组的理论指导,而他这本小说的名字直接取自毛泽东的一句话:“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从1968年1月到1969年4月戴高乐下台,运动持续一年多,只是在1968年5月为高潮期,史称“五月风暴”。5月28日为“五月风暴”的最高潮。这一天,总人口约为5000万的法国有1000万工人罢工,300多个工厂被工人占领,30多所大学被学生占领。  《纸老虎》发表于2002年,小说记叙了从1968年到1973年间罗兰曾经参加的那些事件。作家替这场充满错置激情、面目不清,最终令人费解的“革命”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意识流写真和时过境迁的感受。  告别革命之后,罗兰做过记者,后成了作家。1983年,罗兰发表第一部小说《未来现象》,思索了革命希望的破灭。1994年他的《苏丹港》获得当年费米那奖。2010年,奥利维埃·罗兰获得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  想诚实面对那个时代  东方早报:当你们在巴黎街头,在雷诺工厂“革命”的时候,你是如何想象在中国发生的“文革”的?  罗兰:我们这些人表面上是所谓革命派,现在想来其实有些可笑和无知。所以,我那个时候其实对“文革”没有太多了解,也不关心中国。我只要一个象征性的中国“文革”就够了,但我们没有像红卫兵那样去烧书,一个人有几年不读书,那也挺可怕的,是对文化的蔑视。我们这个组织当时也收到了邀请去中国,我没有去。但我一个朋友去了,在小说里,他听到消息后高兴得晕倒了,这是真的。其实,我们是那么小的一个政治组织,就算去中国,也不会很被待见吧。我们在法国的所谓革命事业顶多就是捣些乱,根本没有什么政治影响力。  东方早报:从你这本小说以及你的演讲中,你对1968年自己亲身参与的“革命”有很多质疑和否定,这是否也是你写这本《纸老虎》的初衷?  罗兰:写这本书主要考虑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经验如何与下一代人分享。从某种角度说,这本《纸老虎》是在讽刺自己,否定自己。但是对那段经历,我又是很矛盾的,我无法全部抛弃、否定那段历史,但也不能让自己全盘接受那段历史。对那段历史和经历,好的方面是,我们那么勇敢,那么有理想,那么鄙视一切权威;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是那么的无知、不宽容,如此的激进。那个时候,我们把手枪揣在兜里,在巴黎街头乱逛,以为自己很威风,现在想想其实挺可笑的。有时候我都很难想象那个时候的自己居然是那样的。  东方早报:为什么在革命过了30年后才开始写这段历史?  罗兰:“革命”持续了六七年,说是革命者,其实我们也像绿林好汉或者像小土匪,“革命”没有什么成果,最后我们自行解散。这对我个人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刻,我个人也在那时经历了一次精神危机。多年过去,我痛恨年轻时候的自己,可又留恋同志情谊,因为这种矛盾,我只好写小说。我也是过了那么多年才用小说回忆那段革命历史,似乎我就是在等待那个时刻——“是的,我该说说了。”我想诚实地面对那个时代。  如果我在1968年写,肯定不会写成这个样子,现在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尽量写到我认为的那种真实。在所有故事成为传说之前,我想把它写下来。我现在对当时那些确信的理念,所信仰的东西,采取一种讽刺的态度来写,这种想法只有再次思索才可能会有。  理想主义的出发点是好的  东方早报:1968革命至今还有很大影响力,其中最让当代人着迷的可能是其中弥漫的理想主义。对你而言,是什么促使你走上街头?  罗兰:在那个时代,整个西方世界都掀起了理想主义浪潮,而理想主义的起点是当时整个世界的不公平。法国已经从殖民主义中走了出来,而美国还在越南挑起战争,第三世界因为发达国家的盘剥而境遇悲惨,所以我们要改造整个世界。所以我认为,理想主义的出发点是好的,我们用马克思主义来对抗不公平,也认同劳动者的专政,我们渴望公平、公正和博爱,但到了这个年纪再来看那段历史我感到的是矛盾。  通过政治运动带动那么多人参与到政治中去,那其中肯定有愚蠢的成分,现在看那个时候的我,我会觉得自己那么愚蠢。如果书中的那个“我”走到我面前,说不定也想揍我一顿,想着“我”怎么就这个样子了。  当时我们在雷诺工厂做工人运动,但我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不少差距的。我们很难从道德上说服工人请我们说什么,工人要求很简单,就是要涨工资。尽管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认为,知识分子到工厂、到基层、到工人生活中去是很有意义的。  东方早报:你说你们这些所谓革命者就是毛泽东说的那种“纸老虎”,那你们这些“纸老虎”在那个年代出现,积极的意义在哪里?  罗兰:可以这么说,我把毛主席的一句话当做书名,在西方还是挺让人震惊的。事实上,我们经历的故事并不可怕,反而挺可笑的。从我个人角度讲,在那个时候,我们自认为在干革命,很威武,但现实并不按照我们的理想去发展。“纸老虎”有趣的地方在于,这只老虎虽然是纸的,但还是挺可爱的。那个时候,我如果是真老虎,去做了些真正暴力的事情的话,我现在不会宽恕自己,那是一只讨厌的老虎。  我觉得那个运动还是有成果的,很多人的权益得到了改善。但是革命运动并非那么单纯,有些人是为了理想,也有人只是为了宗派利益。  东方早报:你参加的那个组织叫无产阶级左翼(Gauche Prolétariat),最终是什么原因没有让它走上暴力之路?  罗兰:我们没有走向暴力,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善良,而是因为我们是真正的毛主席主义者,我们很认真地读了毛主席的著作,真正的英雄就应该是群众,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怎么能够是先锋分子呢,只能够接受劳动人民的教育。要不要打死一个人,不应该由我们来决定,而应该由群众来决定。我们提供理论武器和战略战术,帮助他们跟资方谈判的时候,取得有利地位,而不是鼓动、煽动他们使用暴力大打出手。在革命理论上,我们不赞同列宁主义,因为列宁认为,革命靠的是一小撮人。我们认为,革命靠的是最广大群众。  个人没特别喜欢萨特  东方早报:萨特是你们那个时候“革命”的精神领袖,你喜欢他吗?  罗兰:在我们报纸上有毛泽东和马克思的像,但我们的报纸挺厉害的,总编也常被抓去、被拘留,后来我们知道萨特很有影响力,为了让报纸能正常生存下去,就邀请萨特做主编,他也同意了。所以在所有知识分子里,萨特算是对我们支持比较多的,但是我个人从来没有特别喜欢萨特。  东方早报:那么雷蒙·阿隆呢?你现在对1968革命的看法似乎更接近于他的观点。  罗兰:在我们那个年代,我们是不会读阿隆的书的,道理很简单,他是右派。后来很多年后,我终于读了他一本书,然后我才意识到是不是右派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自由派思想主义者。这么说吧,阿隆是站在西方这一边,萨特是站在东方这一边看世界。从今天来看,阿隆当年的话不一定是没道理的,但当时有具体的时代背景,比如冷战。只能这么说,我现在不像年轻时那么否定他了。当时有一句话特别愚蠢,我自己也无法接受,“宁肯跟着萨特犯错误,也不要跟正确的阿隆在一起。”这句话让我非常反感,就算到了现在,这句话在法国知识分子那里依然有市场,但我认为这是耻辱。  东方早报:作为老革命,你现在还关心世界各地发生的运动和革命吗?  罗兰:雨果有句话很有名,“什么能让革命停止呢?资产阶级!因为他能给你满足。”其实我不是那种犬儒主义者,似乎什么都不关心了。在希腊、西班牙,很多人到街上去号召大家聚集起来,说银行家怎么控制了世界,我已经到了这个年龄,不会愚蠢到把世界的问题简单归结于银行家要怎么样。  当年的有些同志依然停留在过去的幻想中,而且越来越激进,对这些当年革命同志,我是敬而远之。但我现在的很多朋友都是当年闹革命的同志。  东方早报:你对年轻时候“革命”的复杂矛盾态度,其实和部分中国人对“文革”的心态很类似。  罗兰:法国人现在不会再记得当年的那些革命歌曲了,但是我现在唱起来依然很激动。不能因为怀疑而不快乐,也不能因为快乐而不怀疑。【早报记者 石剑峰】
  •       1968年5月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是由学生运动引发的波及全国的罢课、罢工。虽然这次学生运动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很快结束,但是,为什么在法国社会日益繁荣时期会发生学生运动?这次学生运动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异同点是什么?2005年3月22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邀请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前常务副院长杜明先生(Mr.Domenach)作为“五月风暴”的亲历者,结合他的亲历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杜明教授认为,“五月风暴”是多种原因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20世纪6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消费社会”转型,激起了人们更大的消费欲望,而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及其周期性的兴衰规律很难满足人们高速增长的物质欲望。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压抑了人的创造力,资本主义的单向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浮躁和迷茫。旧的社会规范、教育体制等,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束缚和禁锢着人们。越来越多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数量众多的青年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不安分的力量,而高等教育设施的严重滞后引起了青年学生的不满,再加上当时大学对于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严格限制,成为诱发“五月风暴”的直接原因。“五月风暴”的发源地是法国当时的巴黎大学人文学院南泰尔学院(现在的巴黎第十大学),它位于巴黎西郊。由于青年学生数量的暴涨,文化教育设施严重滞后,再加上校方管理上执行僵化的教条,男女学生交往受到严格限制,引起学生与校方发生冲突,学生成立了“3·22运动”组织。随后由于教育部长和校长担心“3月22日运动”会引起连锁反应,出面邀请大批警察入住索邦校区,严重违背了法国武装力量不能进入巴黎大学的社会传统,造成了学生与警方的冲突。在学生点燃了革命的火炬后,知识分子、产业工人都加入到了这次社会变革中来,从而使学生运动演变为一场社会革命。最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利用国民害怕社会动荡后将会出现共产主义新秩序的恐惧心理,在右翼势力的支持下,采取解散议会的方式平息了这次风暴。  杜明教授认为,法国“五月风暴”是在社会表面上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在学生运动发生前,法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比较平稳,物质生活相当充裕,社会显得出奇的安宁——至少表面上如此。当时法国最大的报纸《世界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每天,电视新闻中至少要重复三遍,说30年来第一次,法国处于和平时期,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国内的冲突。”这次风暴参与的学生从上百到上千,最后发展到几十万,并使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也加入到了游行示威的大学生队伍中来,致使整个社会陷入了瘫痪状态。在社会稳定中突然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运动,而且事先基本上没有什么征兆可言。一个学院的大学生与校方冲突,竟然能扩大到全国的大学进行抗议活动,在这个稳定的社会中发生这样的事件已经不可思议了,更不可思议的是,知识分子、产业工人也加入到大学生的行列中去,支持他们的抗议活动。  杜明教授认为,表面上看,这次大学生运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左派势力被打败,右派胜利了,因此,没有重要性可言。但是,这次运动仍然具有很多重要意义。首先是工人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虽然工人运动失败了,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关注更加人性的工作环境,政府给工人增加了30%的工资。其次,这次运动所带来的更大变化是社会变化。旧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被彻底打破,年轻人不再受父母亲的控制,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了整个现代文明异化的生活方式。这次运动“使社会摆脱了与新资本主义不同步运转、但仍然存在着的风俗习惯。革命暴力将过时的习俗从消费社会中清除,催生了文化自由主义。”“60年代”在西方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它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时代,它在时代留下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的深深印记,直接影响着随后的时代生活。  杜明教授认为,法国人特有的革命观加速和激化了“五月风暴”。因为法国人并不把革命看作一次暴力活动,而是当作一次狂欢节,一次可以充分解放自己,可以尽情发泄自己感情,可以让自己得到快乐的良机。法国人特别喜欢革命,并不是因为革命能让社会改朝换代,而是通过参加革命来增加自己的快乐。因此,他们不看重革命的结果,而是注重革命的过程,因为革命的过程就是自己快乐的过程。在一个革命过程中,人们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口号,如“宁肯跟萨特错,不能跟阿隆对”等等,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参加革命的热情。  1968年,当中国那场“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街头也出现了类似的学生运动,那么,法国的“五月风暴”与中国“文化大革命”存在哪些异同点呢?杜明教授认为,就不同点而言,主要表现在:1.学生参与运动的方式不一样。法国的“五月风暴”是一次自发的学生运动,并由学生运动演变为一场社会运动。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一场人为发动的、有组织的运动,学生在国家的引导下参加了“文化大革命”。2.学生参与运动的手段不一样。非暴力(“五月风暴”自始至终没有枪声)是这次社会运动的主流和特点。总的来说,这次运动不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事件。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事件。在这场运动中,武斗、人身攻击、武装械斗等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人身伤亡事件大量出现,以至最后在一些地方不得不动用武装部队进行干预。3.学生运动的性质不一样。法国的“五月风暴”中,学生所反对的是社会发展中的异化和旧的传统、价值观。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错误发动的一场人为的政治运动。  尽管两者存在一些不同点,但是,杜明教授也指出,它们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些相同点:1.青年人的历史作用相同。无论是法国的“五月风暴”,还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青年人都是运动的最早参加者和主力军。尽管这两次运动中,社会其他阶层也参加了运动,但就总的来说,青年人的作用更大。2.运动中都发生了不能预见的事件。在法国“五月风暴”中,学生的抗议活动竟然能获得知识分子、产业工人的支持,这些都是不能预见的。而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了“四人帮”集团,也是所不能预见的。3.运动最后都存在失控现象。“五月风暴”后期出现了无数的“行动委员会”袭击警车,砍倒树木,烧毁车辆,砸碎商店橱窗以示抗议。保卫巴黎大学的“学生纠察”当中成分不纯。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后期武斗日益升级,国家各级机关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以至动用军队实行军管来控制社会。4.运动都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法国的“五月风暴”导致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失;工人工资的涨幅30%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国家财政赤字陡增,再次激起人们的不满。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身伤亡事件,导致一些家庭破碎,生产力发展缓慢,致使国民经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最后,杜明教授还就“五月风暴”的重新评价、马克思主义与马尔库赛的思想对“五月风暴”的影响、中国驻法大使馆与法国毛派组织的关系等问题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并与师生进行了学术互动,学术活动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文章来源: 《理论前沿》2005年第11期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张富良]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有些共鸣,我是一个较为安稳的人,不喜欢暴力。前段时间看了长沙的反日游行,真切感受到人民力量的可怖,一旦被利用,破坏力极大。尤其是学生,自以为多么有抱负,但偏偏不安心学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本领,最后吃亏的往往是自己。所以胡适、孙中山等人对五四运动并不持支持态度。
  •     什么第二人称的手法啊,看不懂啊
  •     刚刚拿到这本做工精美的书,感觉很享受,很满足。这样的书只要拿着就觉得自己也纯粹美好了一些。可以想见编辑们在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上废了多少心血。这是一本写给中国孩子的书,对一九六十年代不熟悉的孩子,也许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父母年轻时的痕迹。
  •     我当学生的时候,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间。法国的红色时期勾起了我的回忆。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
  •     有点繁琐啰嗦
  •     在疯狂的年代里,即使是愚蠢和怯懦,也因为拥有了理想主义的表皮而极其绚丽。而“毛主义”只是一个名词而已。
  •     历史那张高傲的脸啊!
  •     不明觉厉 以驾车游串联 行文方式别具一格 但个人来说略显凌乱 不便阅读 中弃之
  •     这不是一个小人物遇见大时代的故事,正好相反,你就是这个大时代的一部分。那时候消抹掉个人意识的狂热,就是把自己奋不顾身地投入时代中去,到别处真正的生活里去,一场荒诞烟火般的狂欢,为此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总有某个年纪将革命想象的如同色情般诱人而不负责任,认为是一连串没有终止的爆炸。但是短暂的短路过去之后,现实与遗忘接踵而至,模糊了当时年轻的脸。这是一个绝望的革命者最终没有迎来想象中的美丽死亡之后的故事,是猎猎红旗背面的故事。
  •     我一直在想,革命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形态?参与过革命的都在反思一件事情:正义和狂热的交媾到底会有怎样的衍生?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变革对人类文明的直接推动,但我们那些所谓“迂回的发展”到底是从哪里开始逆流的呢?奥利维埃 罗兰——一个法国的毛主义者,带着痛定思痛的青春记忆复述那个红色年代的执着和彷徨,让我们从私人记忆里考量大时代的洪流激荡,文章顺着思绪流淌,浩浩汤汤且吟且唱。我就在想,我们同时代的那些文革经历者们在回首那段残酷的往事时会否有种痛彻心扉的醒悟?哦,不,也许他们不懊悔到不是最可怕的,我最怕的是听他们说:那时候大家都这样啊!
  •     没看完,不是很好理解
  •     《纸老虎》是一部独特的小说,作者敢于正视过去的历史,回忆法国五月革命的狂人,“把正在消失的事用生动的回忆保存下来,告诉现在的人们过去曾经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是在怎样的废墟上建立的。”作者将个人的感受和经验融入历史事件之中,透过个体来思索历史事件和时代的变化,相对于宏观的历史,这个角度并不宏大,但是却足够生动,让后人通过感受历史的细节,小人物的思想历程来感受和近距离接触历史事件。这都源于作者奥利维埃·罗兰对于个体人性和历史的尊重,正如他所说,他“相信每个词和每个人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都要认真对待。”
  •     一个法国毛主义者以第二人称的方式,追悔革命年代的逝水年华。
  •     都是纸老虎
  •     “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还有点浪漫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还会想象自己的葬礼:你们的女友们、相好们都会站在哪里,苍白、美丽,她们都低下身去看一张干瘪的象牙般的和肖邦或是席勒一样的脸。其实不是的,到了那天,她们会倚倚歪歪地过来,无限悲痛地看着一个老鸭梨一样皱巴巴的脸。”
  •     年初不知从哪里看到的推荐,从图书馆借来。叫“读过”有些勉强,因为翻了几页,感觉读不下去。只好作罢。所以就不给评价了。
  •     对于大陆人来说这本书前面的小说部分读起来就像四川人吃泡脚凤爪一样,没被刺激到。后面访谈部分不知道是被阉割了,还是采访者有意不触碰红线,感觉罗兰说的不是很完整。
  •     非常塞利纳,也非常波拉尼奥
  •     过来人奥利维埃•罗兰的小说《纸老虎》替这场充满错置激情、面目不清,最终是令人费解的“革命”提出了他自己版本的意识流写真和事过境迁的感受。——陈冠中
  •     无梦想无抱负无欲望的青春形同走尸。但青春会暗淡,革命也可能成为会成为某种私利的幌子,因此反省自己乃是成熟的标志。纸老虎的可贵在于用有韵律的语言刻画出革命中年轻人内心的复杂性,刻画出那个特殊时代的梦与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自我剖析和观察世界的能力。
  •     你们不再是革命者,但是你们坚决地不肯让自己慢慢地布尔乔亚化。你们不再有任何信仰,不再有任何目标。
  •     试读本。要到老师和译者的签名。
  •     上世纪60年代,我们都以为不堪回首。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个性,不会因为你回避,它就不存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