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民国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1957856
作者:蔡东藩
页数:435页

章节摘录

  袁世凯出山  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号召无数兵民,建立起一个中华民国。什么叫做“民国”呢? “民国”二字,与“帝国”二字相对。从前的中国.是皇帝主政,全中国都属于皇帝一人,并世代相袭。自夏禹以来,直到满清,中间虽几经革命,几经易姓,但仍旧逃不脱帝制。辛亥革命以后,“帝”字废去,换了一个“民”字。“帝”是一人的尊号,“民”是百姓的统称。近百年来,潜心研究政治的人都说,皇帝一人专制。流弊实在太多。要想一劳永逸,就必须推翻帝制,实行民主。改为民主之后。总统由民选,政府由民组,权力属于人民。总统与政府如果胡作非为,那便是违反法律,便是叛民,民众可将他赶下台去。这种新制度,既叫做民主国体,又叫做共和国体,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社会制度了。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清总督瑞潋和第八镇统制张彪,仓皇脱逃。革命军公推黎元洪担任都督一职。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县人,曾任二十一混成协统领,极力倡导“民主”。他第一次出兵,便占领了汉阳。清廷的王公大臣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不附体。急忙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去镇压,同时又命海军提督萨镇冰赶赴战地,并令水师提督程允和带领长江水师赶去增援。没过三天。又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统率该省所有军队和各路援军。袁世凯与清朝摄政王载沣是死对头,因为载沣摄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袁世凯驱逐回籍。现在.清廷想请袁世凯重新出山,以老袁的性情,怎么会轻易答应呢?果然不出所料,袁世凯接到清廷的谕旨后,假称足疾未愈,不能督师。载沣只好催促荫昌南下,收复武汉。  荫昌到信阳驻扎下来,命手下带领人马进至汉口。黎都督发兵抵御,双方对轰了好几次,互有伤亡。与此同时,两军在江上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革命军盘踞山上,从上击下,非常容易,而萨镇冰率领的舰队却得从下击上,非常困难。只听一声炮响,萨镇冰的江元舰被打了好几个窟窿,各舰队见此情形,立刻调转船头,落荒而逃。清军的陆地部队顿时孤立无援,被革命军杀得七零八落。  这次胜利后,革命军声威大震。很快,黄州府、淝阳州、宣阳府等地都竖起白旗,响应革命。八月三十日,湖南宣布独立;九月三日,陕西宣布独立;五天之后,山西也宣布独立。之后,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也相继独立,民军万岁的声音,到处传响。  面对各省传来的警报,摄政王载沣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哭得跟泪人儿一般。内阁总理庆亲王奕勖、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向摄政王载沣极力推荐袁世凯,建议再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统率赴援的海陆各军和长江水师,就连冯国璋统率的第一军和段祺瑞统率的第二军,也归袁世凯调遣。袁世凯接到诏命,在复电中仍说:“足疾未愈,兼且咳嗽,请另选贤能当此重任。”清廷上下,愈加慌乱。奕勖和徐世昌立即写了一封诚诚恳恳的专函,命专人送到信阳交给荫昌,让他亲自交给袁世凯,当面敦促。接到信后,荫昌立即赶往项城,与袁世凯会晤。袁世凯看完信.微微一笑道:“临时抱佛脚,恐怕来不及了。”经荫昌一番劝勉,袁世凯总算接受了任命,并答应即日启程。荫昌返回信阳后,立即致电清廷:“袁世凯已经答应督师。现在京城兵备空虚,我愿火速回京,以防万一。”当日,清廷便下旨,命令荫昌在袁世凯上任后立即回京。  接到这道命令,荫昌非常高兴,再过几天他肩负的重担便可以卸去了。此时,前线的清军听说袁世凯要亲自来督师,一个个摩拳擦掌,跃  跃欲试,都说:“我们得在老袁来之前先战一场,显些威风,别让他笑话。”原来早在光绪末年,袁世凯曾任直隶总督,练兵六镇,其麾下的将领遍布京城一带,段祺瑞、冯国璋等都是他的旧部。对于袁世凯的知遇之恩,段、冯二人感激不尽。将领的心情如此,士兵们就可想而知了。冯、段两人当下决定,冯国璋为先头部队,段祺瑞为后劲,与革命军决一胜负。冯国璋率第一军南下,突入滠口,革命军连忙拦截,双方交战,胜负难分。随后,萨镇冰率领兵舰驶近战线,一阵狂轰滥炸,革命军死伤无数,无奈只得撤退。冯军乘胜追击,直入汉口华界。这时的冯军完全被胜利冲昏了头,烧杀抢掠、欺辱妇女,无恶不作,将好几十里的街市弄得一片狼藉。就在他们横行霸道、任情淫乐的时候,突然接到袁世凯的军令,禁止冯军胡作非为。冯军只好收队,静待袁世凯的到来。不到一天,袁世凯的专车就到了汉口。冯国璋带着军队,到车站恭迎。站台两侧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冯国璋行过军礼、引领袁钦差走下站台,两旁的军士齐刷刷地敬起军礼以表敬意。袁钦差徐步出站。在军士的簇拥下,乘坐绿呢大轿而去。  袁世凯到了汉口后,没做任何停留,立即命冯国璋带他巡视各营。每当遇见受伤士兵,他都要好言安慰一番,士兵甚至感激得流下了眼泪。袁世凯返回汉口寓所后,各国驻汉领事陆续拜会,谈及汉口焚掠情形,言语中不无讥讽。袁世凯心领神会,等送走各国领事后,便召冯国璋到他的寓所会晤:“这次武汉起义,既不是寻常土匪,也不是什么造反,我听说革命军纪律严明,光明正大,千万不可小觑。前日,荫大臣受命南下,路过彰德,曾到我家探问。我已料到这次革命风潮一定会愈闹愈大,不出一个月,定会影响全国,所以还和荫大臣说,对敌要小心,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现在果然不出所料,这省独立,那省也独立。你带兵夺还汉口,想必杀掠过甚,以致各国领事有些不平的议论,以后行军要格外谨慎啊!”冯国璋听后,脸一红,好半天才回答说:“革命的确闹得厉害,汉口的百姓也欢迎革命,不服我军,如果不加大镇压力度,他们还以为我军是一群废物,恐怕越闹越高兴了。”袁世凯手捋着胡须微笑着说:“杀死几个小百姓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看现在的形势,满人危亡在即,我们不必替他们出力与人民结怨,更何况这会危及外交。我认为,不如暂且停战,与革命军统领黎元洪议和,如果他肯答应.那就最好了。过一年是一年,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冯国璋道:“袁大人的一席话令在下很是佩服.但我军没有大捷.黎元洪未必肯同意。”袁世凯叹道:“我本回籍养病,无心再出,可老庆、老徐非要将此重任交给我,没办法,我只好应命出山。荫昌乐得卸事回京,而我却得担此重任。看来此事要费一番周折。”正说着,外面传来清廷的谕旨:“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待各事妥善布置后,立即来京组织内阁。”袁世凯看完后,对冯国璋说道:“没事的时候,任人唯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现在形势日渐危急,却把千斤重担压到我们身上。难道他们应该享乐,我等就该吃苦吗?”言语中不无感慨。冯国璋也长叹了好几声。  冯国璋走后,袁世凯踌躇了一会儿,才命随员复电,请辞内阁总理一职;同时提出开国会,改宪法,下诏罪己,开放党禁等建议。没过几天,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独立的消息又接二连三地传来。袁世凯不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命随员刘承恩致书鄂军都督黎元洪,筹商议和。刘承恩与黎元洪是老乡,接到命令后,立即写了一封信派人送了过去。然而信已送去两天,一点音讯都没有。又续寄一函,仍没有答复。此时清廷已下罪己诏,宣布实行立宪,宽赦党人,并拟定宪法信条十九则。另外,清廷下旨让袁世凯立即入京组阁,湖广总督一职由魏光焘担任,魏没有到任以前暂由王士珍代理。袁世凯得旨后立即启程北上,行至信阳时又亲自写了一封信,命刘承恩寄给黎元洪。  谁知这封信送去后,仍然没有答复。广西、安徽、广东、福建等省也相继独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自武昌革命以来,先后不过三十日。中国版图内的二十二个省已被革命军占去大半。当时。为清廷效命的很多大员,不是预先逃匿,就是被革命军活捉,还有一些官员则干脆举旗独立,做了革命军的都督。直隶滦州军统张绍曾,威逼清廷速改政体;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拥兵石家庄,有攫取北京的意图。此时,身陷旋涡的袁世凯也着急起来,又命刘承恩为代表,和蔡廷干一同前往武昌与黎都督面议和约。过了两天,刘、蔡二人狼狈回来,并带回了黎元洪拒绝议和的复函。  袁世凯不动声色地说道:“他不肯讲和就算了。我要起程赴京。你们是否愿意一同北上?”两人还没来得及回答.随从报称第一军统领段棋瑞求见,袁世凯命他立即进来。段祺瑞道:“听说袁大人已决定北上,棋瑞特来恭送,并求指教。”袁世凯道:“革命风潮闹得如此之大,看来不容易收拾啊!中外人心又倾向革命,冯军一人汉口,稍行杀掠。各领事就有烦言。你想现在这情势。还能凭感情行事吗?”段祺瑞回答说:“京中资政院已奏请惩办前敌将帅,听说已交大人查办,不知大人将如何答复?”袁世凯微微一笑:“一班老朽,晓得什么军情?这件事我已向国璋交代过了。”段祺瑞道:“吴禄贞是革命党中的健将,朝廷不知为何让他当了山西巡抚。他带着山西革命军到石家庄把运往京中的军火截留了多半,反而说是为了消弭战祸,保卫和平,并请枪毙纵兵烧杀的将帅,以谢天下。这真是出人意料!听说他被刺杀了,连首级都没找着。”袁世凯不等他说完,就说道:“这种人,少一个,好一个,简直就是乱世魔星,不足评论。”段祺瑞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便不再说下去。袁世凯接着说:“芝泉。你是我的故交,我此次被逼出山,又要赴京,你一定要助我一臂之力。”段祺瑞拱手道:“请放心。”袁世凯道:“这样最好。我要起程了。”说着就与段祺瑞一起走出寓所.坐上专车。段祺瑞的车子跟在后面,一直到了车站,二人才分手告别。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京城的王公大臣听说袁世凯到京,一个个欣喜若狂,纷纷跑到车站迎接。在庆亲王奕勖和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的陪同下,袁世凯乘专车抵达摄政王私邸。摄政王载沣也只好放下之前的私仇宿怨,殷勤款待。袁世凯没有表现出任何怨色,只是一味地谦逊。说了许多才薄难胜的话,急得摄政王冷汗直流。几次都想跪下求他接任。庆亲王和徐世昌又在一旁说了许多好话,袁世凯这才答应就任内阁总理一职。当天,袁世凯便  进谒隆裕太后,诚诚恳恳地接受了面谕。  袁世凯正式接受内阁总理一职的当天,便动手组织内阁,分任阁员。可是,在清廷四面楚歌的年代,谁愿意担此重任,冒险打头阵呢?除了在京的几个官员无法推诿外,简直是有官无人。当时,海军舰队和长江水师陆续归附革命军,四川也宣布独立,大河南北只有直隶、河南两省还算没有变动。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组织革命联军,进攻南京。南京总督张人骏、将军铁良、提督张勋,仍然服从清命,孤守危城。上海都督陈其美号召兵民,一面支援江、浙联军,一面组织男女军事团,倡义援鄂。  各地的警报不断地送到袁总理手中。老袁心想:“这革命军也太嚣张了。如果不稍加惩治,那革命军还瞧得起我吗?我既然要做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北制满人,南制革命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我大展拳脚。”袁世凯计划好后便与庆亲王商议,命他向隆裕太后索取慈禧太后遗下的私蓄,隆裕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将金库的钥匙交出来。袁总理立即命人将银子运往湖北,作为对冯国璋军的奖励,并命冯国璋力攻汉阳。  汉阳革命军总司令黄兴是湖南长沙人,向来主张革命,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物。与清军酣战多日,革命军免不了临阵伤亡,为了补充队伍缺额,于是招募来一批新兵。在初次交锋中,这批新兵由于未受过军事教育,也毫无经验,一味乱击,幸亏冯国璋守着老袁训诫,没敢妄动。所以才相持不决。袁总理一纸命令,冯国璋立即率军猛进,围攻龟山。黄兴亲自督师抵敌,连战两昼夜,仍未分胜负。不料,冯军改装夜渡汉江,架起机关大炮突攻汉阳城外革命军,打得革命军猝不及防,纷纷败退。黄兴接到汉阳急报,赶忙回援。但汉阳城外的战略要地已被清军占领,见此情形,黄兴料到汉阳已难守,竞一溜烟地逃入武昌。龟山所有炮队失去了总司令,顿时乱了阵脚。不久,冯军夺去了汉阳。革命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城池又归清廷。黎都督懊悔万分,但事已至此,只得收集汉阳溃军,加派武昌生力军,沿江分驻固守武昌。黄兴见了黎都督后,痛哭流涕,打算只身东行去借兵援鄂,黎都督随口答应了他。  冯国璋告捷清廷,清廷封他为二等男,令他颇感欣慰。于是,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攻武昌,好博得一个封侯拜相的机会。当下,冯国璋便派重兵驻守龟山,架起机关大炮,轰击武昌。武昌与汉阳只隔一江,武昌兵民日夜严防,偶尔有流弹抛入也只不过稍受损伤,无关紧要。并且  沿江上下七十余里又有革命军守着,冯军不能飞渡。只是可怜了那些汉阳渡江南奔的难民,往往船至中流,就被炮弹击沉,断股绝臂飘荡江流;还有一帮妇女儿童披发溺水,一个一个地沉落波心,葬身鱼鳖腹中。各国驻汉领事见了这样的惨状也颇感不平,便推荐英领事为代表,劝令双方停战。冯国璋怎肯轻易罢休,嘴上说必须请命清廷才能定夺,实际上仍命令士兵开炮,整整轰了三天三夜,甚至还有发兵渡江的打算。恰逢这时袁总理停战的命令到了,冯国璋立即照会英领事,开列停战条件:“民军为匪党。匪党必须退出武昌城十五里,还要将军舰的炮闩一概卸下,交与介绍人英领事收存”。英领事转达黎元洪,黎元洪让各省代表会公决。  此时,独立各省的代表已齐集湖北.打算组织临时政府。开会地点本来择地武昌,因武昌战乱无法安居,才暂借汉口租界顺昌洋行为各省代表会所。各省代表见了冯国璋的停战条款,一个个愤懑交加,不愿答复。后来,担心英领事面子上过不去,才想出一个用矛制盾的法子作为答复:“冯军必须退出汉口十五里以外,冯军所据的火车应由介绍人英领事签字封闭。”双方提出的条款,根本没有磋商一致的可能。不过,  此时冯国璋也不好再战,就暂时停止了炮轰。忽然江南急电传来,江督张人骏、将军铁良以及提督张勋弃城出逃。南京已被革命军占领。接着 又接到袁总理命令停战十五日的电报。于是,双方都按兵不动,彼此夹江自守。  南京踞长江下游,依山傍水,乃龙盘虎踞之地,革命军想席卷长江就必须攻克南京。到时候汉阳为清军所得,南京为革命军所占,双方胜负相同,也算资格对等,议和总算有了基础。  袁世凯与摄政王载沣面和心不和,为了逼载沣退归藩邸。袁世凯把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推到载沣身上。自己不肯做主。载沣最终招架不住,情愿辞职归藩。庆亲王奕勖在隆裕太后面前,力保袁总理能当重任。并再三告诫别让他人掣肘。隆裕太后明知袁总理不可靠,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把摄政王辞去,将清廷全权托付给袁总理。袁世凯立即命尚书唐绍仪为议和代表。并与唐密商了一夜,才令他起程南下。各省代表听说北代表南来,公推伍廷芳为革命军代表,酌定在上海与北代表会商。  黄兴到上海后,得知鄂军与清军已经停战,便将召江、浙军援鄂的提议暂时搁置起来。各省代表从汉口移至上海,准备选举正副元帅,为日后正副总统做铺垫。在公开选举会上,黄兴得票最多,当选为大元帅,黎元洪次之,当选为副元帅。谁知江、浙联军不服,说黄兴乃汉阳败将。怎能胜任大元帅一职?更何况黎都督是革命功首。现在反令他屈 居副座,如何服人?于是,纷纷致电上海,不承认黄兴为大元帅。各省代表束手无策,只好再行酌议,准备掉换黎、黄二人的位置。黄兴听说联军不服,当天便离开上海,并致书各省代表,力辞大元帅一职,并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各代表乐得顺水推舟,于是黎元洪成为大元帅,黄兴做了副元帅。由于黎大元帅暂驻武昌,会议决定先由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组织临时政府。各代表派专人前往南京,欢迎副元帅到南京来任职,并与当地行政机关接洽,准备在南京设元帅府,专等黄副元帅到来。不料黄副元帅极为固辞,敦促再三仍然不愿前往。有几个革命党人与黄兴是莫逆之交,竟跑人代表会所大吵大闹,替他鸣不平。各代表只能忍声吞气,面面相觑。就在此时,传来革命党大首领孙中山从海外回国的消息,大家这才转忧为喜,把大、副元帅的问题搁在一边,全力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字逸仙,号中山,广东香山县人。在少年时期便入教会学校读书,深受欧洲文化熏陶,目击清政府的腐败,首倡革命。他往返于西洋之间,联合中国留学生,组织同盟会,一心想要推翻满清的统治,还曾多次组织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  ……

内容概要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学者。其《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有史以来最通俗、最风趣、最受欢迎的历史读物,蔡东藩因此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书籍目录

袁世凯出山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段祺瑞逼宫大清皇帝优待之条件京津兵变唐总理辞职袁总统架空参议院黄兴组建国民党双十节举国欢庆宋教仁枪杀案擅签合同江西兵变二次革命血战制造局吴淞战役洗劫南京城胁迫选举解散国民党议员回老家赵秉钧暴死强占青岛日本的强权政治榻前会议丧权辱国二十一条洪姨出招密谋请愿团变更国体刺杀段祺瑞蔡锷与小凤仙巧设迷局蔡都督返乡发难外交部虎口脱险袁世凯称帝云南省独立于夫人闹宴新华宫惊乱云贵联合讨袁众姨太争宠刘显世造反曹、刘之战龙觐光被困连败北军取消帝制海珠惨案龙济光受窘南京会议川、陕独立袁皇帝魂归故里新旧约法之争黎总统就职再造共和府院之争大闹众议院张勋复辟段祺瑞讨伐辫子军对德宣战段总理辞职冯总统秘密出京徐树铮逞威再借外债徐树铮诱杀陆建章南北议和巴黎和会五四运动抵制日货拒绝德国裁军节响内争外扰中日交涉吴佩孚崭露头角直皖开战段祺瑞垮台重提南北和会李纯自杀广州督军之争陈炯明忘恩负义莫督军离粤吴佩孚水灌新堤陆、曹争艳吴大帅电骂梁财神曹、张断姻亲直奉之战黎元洪重新上台陈炯明叛变三军舰背义离黄埔孙中山被迫离粤四川再起祸端许崇智福建鏖兵杨希闵奏功东江之战攻惠州孙军战败吴佩孚发兵四川军阀混战改组国民党曹锟贿选当总统议员大打出手吴佩孚巩固势力刘湘告捷臧、杨败北夏超受贿卢永祥与孙传芳孙中山宣言北伐

编辑推荐

  一部受到毛泽东、顾颉刚、二月河等人推崇的历史读物,前后印刷多达数百万册。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的传世之作,11位名校博士的精心翻译,造就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  北京大学教授张頣武作序推荐。  知名学者、作家对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评论  顾颉刚(著名历史学家):一部《二十四史》,分最太多。就是历史专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记,倒不如这部演义,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  裴效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其规模之宏伟。卷帙之浩繁。内容之丰富,不仅在我国历史演义中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文学史卜也找不到先例。……它所起的作用。是官修的“二十四史”或任何中国通史都无法代替的。  逢先知(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在延安时期,读书的条件好一些。他(毛泽东——引注)托人买了两套中国历史通俗演义(蔡东藩著),除自己阅读,还向别人推荐。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功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的统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李志庭(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蔡东藩的通俗史学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是近代演义史书当中出版发行历时最长、数量最大的一种。  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家):它既不是“纯文学”,也不是“雅文学”;它不是纯历史,又没有虚造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实录,何尝不可当作一部小说和文学作品看?  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 一部受到毛泽东、顾颉刚、二月河等人推崇的历史读物,前后印刷多达数百万册。著名历史学家、小说家的传世之作,11位名校博士的精心翻译,造就当前唯一的白话版、小说版的“中国通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作序推荐。  《白话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民国》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也曾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部。”足见本系列书具有极强的史学价值、文化价值、珍藏价值、馈赠价值。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处,不仅在于他准确地挑出了历史的大线索,更重要之处在于,他关注了历史深处的人的命运。他的历史有血液、有温度,是可以触摸的。他的历史是关于人性的故事。从蔡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活的历史,体验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

作者简介

《民国》主要内容: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少年时代曾经激起过我的强烈兴趣。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读的书少得可怜,但一个少年求知的兴致是极高的,阅读的兴趣极强,加上当时的课业没有什么压力,因此可以读现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时间去读的“杂书”。当时中华书局出版的蔡东藩的《民国通俗演义》就是让我爱不释手的“杂书”,它把民国时期纷乱的历史讲得有条有理,还饶有兴味。虽然一些大段引用当时文件的部分比较枯燥,看的时候跳过了,但这部书还是深深吸引了我。后来就要求母亲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都借来看。通过这部书,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历史的复杂、深刻,实在超出一个少年人的想象,看到那些征战杀伐、宫闱纷争之中人性的难测,确实感到真正的历史与那种黑白分明的历史观大不相同。当时。我们的历史知识都是从“儒法斗争”的框架里来的,历史在那个框架里是那么单纯、苍白;而蔡东藩所给予我的,却是一个丰富和芜杂得多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王朝的治乱兴衰,人生的枯荣沉浮,都让人感慨万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远的时间深处的人的命运。可以说,我对于中国历史的真正了解,就是从这部历史演义开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不得不承认,这部从秦朝一直叙述到民国的煌煌巨著,确实是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本。这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说“演义”历史,以历史知识“丰富”通俗小说,既可信又可读。

图书封面


 民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历史书好看,到货速度快,也便宜。
  •     民国时代的人写民国,觉得更真实更有趣。类似于白话小说一样,比较浅显,我很喜欢。碰上超级折扣价,觉得很划算~
  •     儿子要求配齐中国史,所以选了这一本
  •     作者通古博今
  •     内容很好,翻译后有一些小问题,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     作为入门书籍是不错的,正在看,感觉能学到一些东西。
  •     动荡的政局,无耻的政客,铁血的军阀,个性的文人,卑微的草民,贫瘠的土地,黑暗的社会,苦难的中国,在蔡东藩笔下栩栩如生。
  •     书很好的,我蛮喜欢看的。
  •     值得一看,能学到知识,而且会懂得
  •     不错的书。写的很仔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场景和当时的对话,但是我一个外行读起来感觉很好。。。。好书。值得珍藏。。
  •     这样的书只能作小说来看。
  •     民国期间大事小情写的倍详细,看得我有点累。不过写的特好,好懂,不呆板。对于正想了解民国历史的我来说,得慢慢细品。一本好书!
  •     我以为讲有趣的人事的呢,原来是一本正经的历史
  •     扫了一眼,感觉还可以,具体的还要看过之后再评价。
  •     蔡东藩先生的通俗演义,值得收藏,这个版本系列不错
  •     有种说法
    现在的历史书都很虚假
    只有小说才真实
    何必苛求蔡的通俗演义
    贾雨村言未必是疯癫
    至少他引起了民众对历史的兴趣
    功德无量
  •     还行,但是这个小说的太彻底了点,翻译成现代汉语绝对的败笔,蔡先生的原文才当得起毛主席的评价。这个现代汉语的实在不敢恭维。
  •     本来是定的,结果没货了?
  •     令人百感交集。
  •     买到以后才知道是翻译后的半文半白的,不是我想要的,很失望,还没有读。不过质量很好。
  •     版面大,字大,排版也比较舒朗,看起来挺舒服。内容上可以,是本不错的书。
  •     白话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民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