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演义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明史演义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08041018
作者:蔡东藩
页数:637页

章节摘录

  却说朱元璋出寺前行,一口气跑到濠州,遥见城上兵戈森列,旗帜飘扬 ,似有一种严肃的气象,城外又有大营扎着,好几个赳赳武夫,守住营门。 他竟不遑他顾,一直闯入,门卒忙来拦阻,只听他满口喧嚷道:“要见主帅 !’'当下惊动了营中兵士,也联翩出来,看他是个光头和尚,已觉令人惊异 ,嗣问他是何姓氏?有无介绍?他也不及细说,只说是朱元璋要见主帅。大众 还疑他是奸细,索性把他反缚,拥入城中,推至主帅帐前。元璋毫不畏惧, 见了主帅,便道:“明公不欲成事么?奈何令帐下守卒,絷缚壮士?”自命不 凡。那上面坐着的主帅,见他状甚奇兀,龙形虎躯,开口时声若洪钟,不禁 惊喜交集,便道:“看汝气概,果非常人,汝愿来投效军前么?”元璋答声 称是。便由主帅呼令左右,立刻释缚,一面问他籍贯里居。元璋说明大略, 随即收入麾下,充作亲兵。看官!你道这主帅为谁?便是上回所说的郭子兴。 至此始点醒主帅姓名,文不直捷。 子兴得了元璋,遇着战事,即令元璋随着。元璋感激图效,无论什么强 敌,总是奋不顾身,争先冲阵。敌军畏他如虎,无不披靡,因此子兴嘉他义 勇,日加信任。一日,子兴因军事已了,踱入内室,与妻张氏闲谈,讲到战 事得手,很觉津津有味。张氏亦很是喜慰。嗣复述及元璋战功,张氏便进言 道:“妾观元璋,不是等闲人物,他的谋略如何,妾未曾晓,惟他的状貌, 与众不同,将来必有一番建树:须加以厚恩,俾他知感,方肯为我出力。” 张氏具有特识,也算一个智妇。子兴道:“我已拔他为队长了。”张氏道: “这不过是寻常报绩,据妾愚见,还是不足。”子兴道:“依汝意见,将奈 何?”张氏道:“闻他年已二十五六,尚无家室,何不将义女马氏,配给了 他?一可使壮士效诚,二可使义女得所,倒也是一举两得呢!”子兴道:“汝 言很是有理,我当示知元璋便了。”次日升帐,便召过元璋,说明婚嫁的意 思。元璋自然乐从,当即拜谢。子兴便命部将两人,作为媒妁,选择良辰, 准备行礼。 小子叙到此处,不得不补述马氏来历。先是子兴微时,曾与宿州马公为 刎颈交。马公家住新丰里,佚其名,其先世为宿州素封,富甲一乡,至马公 仗义好施,家业日落,妻郑媪生下一女,未几病逝。马公杀人避仇,临行时 曾以爱女托子兴,子兴领回家中,视同己女。后闻马公客死他方,益怜此女 孤苦,加意抚养。子兴授以文字,张氏教以针黹,好在马氏聪慧过人,一经 指导,无不立晓。与明祖朱元璋,恰是不谋而合。至年将及笄,出落得一副 上好身材,模样端庄,神情秀越,裱而不艳,美而不佻;还有一种幽婉的态 度。无论如何急事,她总举止从容,并没有疾言遽色。的是国母风范。所以 子兴夫妇,很是钟爱,每思与她联一佳偶,使她终身有托,不负马公遗言。 凑巧元璋投军,每战辄胜,也为子兴夫妇所器重,所以张氏倡议,子兴赞成 ,天生了一对璧人,借他夫妇作撮合山,成为眷属,正所谓前生注定美满姻 缘呢。说得斐叠观。 吉期将届,子兴在城中设一甥馆,令元璋就馆待婚,一面悬灯结彩,设 席开筵,热闹了两三日,方才到了良辰;当由傧相司仪,笙簧合奏,请出了 两位新人,行交拜礼;接连是洞房合卺,龙凤交辉,一宵恩爱,自不消说。 和尚得此,可谓奇遇。自此以后,子兴与元璋,遂以翁婿相称,大众亦另眼 看待,争呼朱公子而不名。惟子兴有二子,素性褊浅,以元璋出身微贱,无 端作为赘婿,与自己称兄道弟,一些儿没有客气,未免心怀不平。元璋坦白 无私,那里顾忌得许多?偏他二人乘间抵隙,到子兴面前,日夕进谗,说他 如何骄恣、如何专擅,甚且谓阴蓄异图,防有变动。子兴本宠爱元璋,不肯 轻信,怎奈两儿一倡一和,时来絮聒,免不得也惶惑起来。爱婿之心,究竟 不及爱子。元璋不知就里,遇有会议事件,仍是侃侃而谈,旁若无人。某日 为军事龃龉,竟触动子兴怒意,把他幽诸别室,两子喜欢得很,想从此除了 元璋,遂暗中嘱咐膳夫,休与进食。事为马氏所知,密向厨下窃了蒸饼,拟 送元璋。甫出厨房,可巧与张氏撞个满怀,她恐义母瞧透机关,忙将蒸饼纳 入怀中,一面向张氏请安。张氏见她慌张情状,心知有异,故意与她说长论 短,马氏勉强应答,已觉得言语支吾;后来柳眉频蹙,珠泪双垂,几乎说不 成词,经张氏挈她入室,屏去婢媪,仔细诘问。方伏地大哭,禀明苦衷。张 氏忙令解衣出饼,那饼尚热气腾腾,粘着乳头,好容易将饼除下。眼见得乳 为之糜,几成焦烂了。难为这鸡头肉。张氏也不禁泪下,一面命她敷药,一 面叫入厨子,速送膳与元璋。是夕,便进谏子兴,劝他休信儿言。子兴本是 个没主意的人,一闻妻语,也觉得元璋被诬,即命将元璋释放,还居甥馆。 张氏复召入二子,大加呵斥,二子自觉心虚,不能强辩,也只好俯首听训。 嗣是稍稍顾忌,不敢肆恶,元璋也得少安了。亏得有此泰水。 越数日,接到军报,徐州被元军克复,李二败走。又越日,守卒来报, 彭大、赵均用率众来降,愿谒见主帅。子兴闻知,亟令开城延入,以宾主礼 相见。彼此寒喧,颇为欢洽。当下设宴款待,饮酒谈心。突由探马驰入,报 称元军追赶败兵,将到城下了。统帅叫作贾鲁。子兴不禁皱眉道:“元兵又 来,如何对待?”可见子兴没用。旁座一人起言道:“元军乘胜而来,势不 可当,不如坚壁清野,固守勿战,令他老师旷日,锐气渐衰,方可以逸待劳 ,出奇制胜。”众闻言,注目视之,乃是娇客朱元璋。明写元璋献计,是破 题儿第一遭。彭大、赵均用问子兴道:“这位是公何人?”子兴答是小婿。 彭大便道:“令坦所言,未尝不是。但闻足下起义徐州,战无不胜,此刻元 兵到来,何妨出城对敌,杀他一个下马威,免使小觑。某等虽败军之将,也 可助公一臂,聊泄前恨。”子兴鼓掌称善。匆匆饮毕,撤了酒肴,整备与元 军厮杀。看官听着!这彭大、赵均用,本是著名盗魁,与李二通同一气。李 二兵败窜死,彭赵两人,皆被元军杀退,立脚不住,投奔濠州。子兴闻他大 名,以为可资作臂助,所以甚表欢迎,虚己以听。错了念头。元璋不便再言 ,勉强随着子兴,出城迎敌,彭赵也率众后随。方才布成阵势,见元军已大 刀阔斧,冲杀前来,兵卒似蚁,将士如虎,任你如何抵拒,还是支撑不住。 子兴正在慌忙,忽后队纷纷移动,退入城闺,霎时间牵动前军,旗靡辙乱, 子兴拨马就回,元军乘势抢城,亏得元璋带领健卒,奋斗一场,方将元军战 却,收兵久城;力写元璋。一面阖城固守,登陴御敌。元军复来猛攻,由元 璋昼夜捍御,还算勉力保全。 子兴退回城中,彭大复来密谈,把后队退兵的错处,统推到赵均用身上 。子兴又信以为真,优礼彭大,薄待赵均用,又是一番衅隙。均用从此含怨 。可巧子兴党羽孙德崖,募兵援濠,突围入城,子兴与议战守事宜,德崖主 战,子兴主守,意见未协,免不得稍有龃龉。均用乘此机会,厚结德崖,拟 除了子兴,改奉德崖为主帅。看官!你想此时的草泽英雄,哪个不想做全城 的头目?当濠州起兵时,德崖与子兴,本是旗鼓相当,因子兴较他年长,不 得不奉让一筹,屈己从人,此次由均用从中媒蘖,自然雄心勃勃,不肯再作 第二人思想。子兴尚是睡在鼓中,一些儿没有分晓,就是元璋在城,也只留 意守御,无暇侦及秘谋。 P7-10

前言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 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 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 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 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 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 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 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鄙人 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间,戏成《清史通俗演义》 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 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演义》百回 。《元史》多阙漏,苦乏考证,《明史》多繁复,苦费抉择,不得已搜集成书, 无论为官史,为私乘,悉行钩考,乃举一代治乱兴亡之实迹,择其大者要者,演 成俚语,依次编纂。其间关于忠臣义士,及贞夫烈妇之所为,尤必表而出之,以 示来许,反之,为元恶大憝,神奸巨蠹,亦旨直揭其隐,毋使遁形。为善固师,不 善亦师,此鄙人历来编辑之微恉,而于此书尤三致意焉。若夫燕词郢说,不列 正史,其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或下断 语以辨明之。文不尚虚,语惟从俗,盖犹是元清两演义之故例也。编既竣,爰 述鄙见以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九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临江书舍。

内容概要

  蔡东藩,浙江萧山人。1890年考中秀才。1910年赴北京朝考得中,分发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于1911年称病归里。其后长期以写作和在小学教书为生。抗日战争爆发,他不愿意在日寇的刺刀下生活,辗转避难,颠沛流离,逝世于抗战胜利前夕。 清朝末年,严复、夏曾佑等人看中小说的巨大社会教化作用,企图借小说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海外,创办《新小说》杂志,提倡“小说界革命”。自此,小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包括“历史演义”在内的各种小说风起云涌。民国时期,此风相船,小说创作日趋势繁荣。蔡东藩是个爱国者,他为武昌起义、共和初建兴奋过,欢呼过,但不久即遭逢袁世凯窃国。蔡东藩幽愤时事,立志“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以历史小说作为救国工具。自1916年至1926年的10年间,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陆续写成中国历代通俗演义11部,1040回,以小说形式再现了上起秦始皇,下讫民国的2166年间的中国历史,加上另撰的《西太后演义》,总计约七百余万字,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演义作家。出版以后,迅速风行,多次再版。

书籍目录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第三回 攻城掠地迭遇奇材 献币释嫌全资贤妇第四回 登雉堞语惊张天祐 探虎穴约会孙德崖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将军力拔采石第六回 取集庆朱公开府 陷常州徐帅立功第七回 朱亮祖战败遭擒 张士德絷归绝粒第八回 入太湖廖永安陷没 略东浙胡大海荐贤第九回 刘伯温定计破敌 陈友谅挈眷逃生第十回 救安丰护归小明王 援南昌大战伪汉主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第十二回 取武昌移师东下 失平江阖室自焚第十三回 檄北方徐元帅进兵 下南闽陈平章死节第十四回 四海归心诞登帝位 三军效命直捣元都第十五回 袭太原元扩廓中计 略临洮李思齐出降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第十七回 降夏主荡平巴蜀 击元将转战朔方第十八回 下征书高人抗志 泄逆谋奸相伏诛第十九回 定云南沐英留镇 征漠北蓝玉报功第二十回 凤微德杳再丧储君 鸟尽弓藏迭兴党狱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诸王得罪 戕使臣靖难兴师第二十二回 耿炳文败绩滹沱河 燕王棣诈入大宁府第二十三回 折大旗南军失律 脱重围北走还都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第二十五回 越长江燕王入京 出鬼门建文逊国第二十六回 拒草诏忠臣遭惨戮 善讽谏长子得承家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第二十九回 徙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第三十回 穷兵黩武数次亲征 疲命劳师归途晏驾第三十一回 二竖监军黎利煽乱 六师讨逆高煦成擒第三十二回 弃交趾甘隳前功 易中宫倾心内嬖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第三十四回 王骥讨平麓川蛮 英宗败陷土木堡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第三十六回 议和饯别上皇还都 希旨陈词东宫易位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狱滥刑 定密谋夺门复辟第三十八回 于少保沈冤东市 徐有贞充戍南方第三十九回 发逆谋曹石覆宗 上徽号李彭抗议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第四十一回 白圭讨平郧阳盗 韩雍攻破藤峡第四十二回 树威权汪直窃兵柄 善谲谏阿丑悟君心第四十三回 悼贵妃促疾亡身 审聂女秉公遭谴第四十四回 受主知三老承顾命 逢君恶八竖逞谗言第四十五回 刘太监榜斥群贤 张吏部强夺彼美第四十六回 入槛车叛藩中计 缚菜厂逆阉伏辜第四十七回 河北盗横行畿辅 山东贼毕命狼山第四十八回 经略西番镇臣得罪 承恩北阙义儿导淫第四十九回 幸边塞走马看花 入酒肆游龙戏凤第五十回 觅佳丽幸逢歌妇 罪直谏杖毙言官第五十一回 豢群盗宁藩谋叛 谢盛宴抚使被戕第五十二回 守安庆仗剑戮叛奴 下南昌发兵征首逆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第五十四回 教场校射技擅穿杨 古沼观渔险遭灭顶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第五十七回 伏朝门触怒世宗 讨田州诱诛岑猛第五十八回 胡世宁创议弃边陲 邵元节祈嗣邀殊宠第五十九回 绕法坛迓来仙鹤 毁行宫力救真龙第六十回 遘宫变妃嫔罹重辟 跪榻前父子乞私情第六十一回 复河套将相蒙冤 扰都门胡虏纵火第六十二回 追狡寇庸帅败还 开马市荩臣极谏第六十三回 罪仇鸾剖棺正法 劾严嵩拚死留名第六十四回 却外寇奸党冒功 媚干娘义儿邀宠第六十五回 胡宗宪用谋赚海盗 赵文华弄巧忤权奸第六十六回 汪寇目中计遭诛 尚美人更衣侍寝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第六十八回 权门势倒祸及儿曹 王府银归途逢暴客第六十九回 破奸谋严世蕃伏法 剿宿寇戚继光冲锋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第七十一回 王总督招纳降番 冯中官诉逐首辅第七十二回 莽男子闯入深宫 贤法司力翻成案第七十三回 夺亲情相臣嫉谏 规主阙母教流芳第七十四回 王宫人喜中生子 张宰辅身后籍家第七十五回 侍母膳奉教立储 惑妃言誓神缄约第七十六回 据镇城氏倡乱 用说客叛党骈诛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议再战岛山第七十八回 虎将征蛮破巢诛逆 蠹鱼食字决策建储第七十九回 获妖书沈一贯生风 遣福王叶向高主议第八十回 审张差宫中析疑案 任杨镐塞外覆全军第八十一回 联翠袖相约乞荣封 服红丸即夕倾大命第八十二回 选侍移宫诏宣旧恶 庸医悬案弹及辅臣第八十三回 大吃醋两魏争风 真奇冤数妃毕命第八十四回 王化贞失守广宁堡 朱燮元巧击吕公车第八十五回 新抚赴援孤城却敌 叛徒归命首逆伏诛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第八十七回 魏忠贤喜得点将录 许显纯滥用非法刑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第八十九回 排后族魏阉谋逆 承兄位信邸登基第九十回 惩淫恶阖家骈戮 受招抚渠帅立功第九十一回 徐光启荐用客卿 袁崇焕入援畿辅第九十二回 中敌计冤沉碧血 遇岁饥啸聚绿林第九十三回 战秦晋曹文诏扬威 闹登莱孔有德亡命第九十四回 陈奇瑜得贿纵寇 秦良玉奉诏勤王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第九十六回 失襄阳庸帅自裁 走河南逆闯复炽第九十七回 决大河漂没汴梁城 通内线恭进田妃舄第九十八回 扰秦楚闯王僭号 掠东西献贼横行第九十九回 周总兵宁武捐躯 明怀宗煤山殉国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

作者简介

《明史演义》讲述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况乎稗乘杂出,代有成书,就令有志稽古,亦往往因材力之未逮,不遑搜览;即搜览矣,凭一时之獭祭,能一一记忆乎?且官私史乘,互相勘照,有同而异者,有异而同者,有彼详而此略者,有此讳言而彼实叙者,是非真伪之别,尤赖阅史者之悉心鉴衡,苟徒事览观,能一一明辨乎?鄙人涉猎史乘有年矣,自愧蠢愚,未敢论史,但于前数年间,戏成《清史通俗演义》百回,海内大雅,不嫌芜陋,引而进之,且属编《元明演义》,为三朝一贯之举,爰勉徇众见,于去年草成《元史演义》六十回,本年复草成《明史演义》百回。

图书封面


 明史演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二百七十七年的明朝史,给人冷峻、阴郁、灰暗的感觉,让人窒息,甚至于让人颤栗!  ——蛇蝎心肠的朱氏皇帝。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是这样分析开国皇帝朱无璋的性格的:“是一种绝对自私和愚昧的蛇蝎性格——他的后裔也具有这种性格,表现在行为上的是短见、冷血,喜欢看别人流血……”在明政府统一中国之后,朱无璋便开始对他的“功臣”进行大屠杀。第三任皇帝朱棣夺了取侄儿的皇位宝座,同样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方孝孺竟被诛杀十族!此后的历任皇帝,都乏善可陈,这些长于深宫妇人、太监之手,一生下来就是来当皇帝的朱氏子孙,他们一点都不了解天下苍生百姓之疾苦,只懂得胡作非为,玩弄女性、嬉戏作乐,服食丹药,企求长生。此外,历任皇帝为加强其统治,大兴文字狱、创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等布满社稷的刑网,可以说是“刑峻网密”,让人不寒而栗。大明王朝的历史的天空,充满着杀气和血腥。  ——祸国殃民的阉竖小人。不负责任的混帐皇帝和不完善的政府组织结构,形成畸形的“断头政治”——从朱见深、朱厚熜、到朱翊钧等几任皇帝,都藏于深宫,爱干嘛干嘛去,好几年甚至二、三十年不视朝。这给太监窃权以可剩之机。从王振、刘谨,到魏忠贤等等都凶暴成性,贪财残忍,颐指气使,杀戮无度,其所作所为让人发指。颓废的明王朝,让这帮人搞得更加糜烂,最终走向灭亡。  ——压抑郁闷的文人墨客。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化,这根社会最敏感的神经,自明王朝始建便立即感触到封建高压政治的刺激从而高度敏感高度紧张起来。文人墨客的思想心灵变得更加深沉、细密和谨小慎微……。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才华横溢的徐渭。徐渭做过胡宗宪的幕僚,后来胡宗宪因是严嵩同党被免职,继而被捕自杀。徐渭惧怕牵连,精神过度紧张,竟由佯狂变成真疯,多次蓄意自杀而不死。现在,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书、画作品中,体会到徐渭“胸中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压抑郁闷的心境。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明史演义
  •     内容不错的书,大人孩子都可看。长知识!
  •     表示明武宗真的很逗。
  •     整套买齐了,非常好
  •     比较笼统,笔墨主要还在十六帝,对朝臣大多带过,属于明史快速阅读的节奏,哈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