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美的一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科幻 > 这完美的一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020089789
作者:(美)艾拉·莱文
页数:464页

章节摘录

  一 城市里到处矗立着毫无生气的白色的钢筋混凝土墙,巨大的建筑物层 层叠叠,鳞次栉比,没想到,这空间十分局促的楼群中央竟然还保留着一 大片地面被漆成了粉红色的露天广场,那是一个游乐场,约有二百名儿童 正在那里玩耍、做游戏,负责看管他们的是十二名管理员,个个都穿着白 色的衣裤相连的工作服。这些孩子大多裸露着身子,黄褐色的皮肤,乌黑 的头发,他们有的在钻红黄两色的圆筒,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做集体柔 身操;然而,在一个阴凉的、地上画着跳房子游戏小方格的角落里,却有 五个孩子文静地团团围坐在一起,他们中有四个在专注地听着,一个在煞 有介事地说着。 “他们逮野兽,吃野兽的肉,穿野兽的皮,”正在说话的是一个八岁 左右的小男孩。“他们还有——还有一种行为,叫‘斗殴’。意思是说, 他们彼此相互伤害,而且是故意的,要么赤手空拳地对打,要么用石块或 别的东西对砸。他们一点儿也不互爱互助。” 坐在那儿的几个孩子都听得瞪大了眼睛。其中一个年龄比那男孩还小 的女孩说,“可是你没法摘掉自己的手镯呀。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她用 一根手指头拉了拉自己的手镯,表明手镯上的链扣牢固着呢。 “只要有合适的工具就行,”男孩说。“你在‘更换手镯日’那天不 就把手镯摘下来了吗,对不对?” “只有一秒钟。” “反正也算摘掉过的,对不对?” “那些人住在哪儿呢?”另一个小女孩问。 “在高山顶上,”男孩说。“在很深的洞穴里。在各种各样我们没法 发现他们的地方。” 第一个女孩说,“他们肯定生病了。” “那还用说,”男孩说着,哈哈大笑起来。“‘无可救药’就是这个 意思,就是得了病的意思。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无可救药的人’,就是因 为他们得了非常非常重的病。” 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那个孩子,一个大约六岁的小男孩,说,“他们 得不到治疗吗?” 年龄稍大些的那个男孩一脸不屑地望了望他。“连手镯也没有?”他 说。“住在山洞里?” “可是,他们怎么得病的呢?”那个六岁的儿童问。“他们可以先治 好病,然后再逃走啊,这样不行吗?” “治疗嘛,”年龄稍大的男孩说,“也不一定就有效果。” 那六龄童惊讶地望着他。“治疗是有效果的,”他说。 “没有就没有。” “我的天呐,”一个管理员一边说,一边朝这群孩子走来,两只胳膊 下各夹着一个排球。“你们这样挤在一起不嫌坐得太近了吗?你们在玩什 么游戏啊?谁是领头的兔子?” 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爬起来,四散分开,站成了一个稍大些的圆圈— —惟有那六龄童仍呆在原地,根本就没挪窝儿。管理员望着他,很是诧异 。 喇叭里响起了只有“叮咚”两个音调的钟声。“该去冲澡、穿衣服啦 ,”那管理员说,几个孩子立即连蹦带跳地跑开了。 “该去冲澡、穿衣服了!”管理员朝附近的一群正在玩传球游戏的孩 子喊道。 那六龄童站起身来,一副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样子。管理员在他面 前蹲下,关切地打量着他小脸上的表情。“你怎么啦?”她问。 小男孩朝她望了望,眨了眨眼睛,他的右眼球是绿色的,而不是棕褐 色的。 管理员丢下排球,翻过小男孩的手腕,查看了一下他的手镯,然后轻 轻抓着他的双肩。“什么事不开心呀,李?”她问。“是不是玩游戏输啦 ?输和赢都一样嘛;这个道理你懂呀,不是吗?” 小男孩点点头。 “重要的是要玩得开心,还能得到锻炼,对不对?” 小男孩又点了点头,想努力露出个笑脸。 “嗯,这样才好看一些,”管理员说。“这样要好看一点儿。现在你 看起来就不像一只又老又可怜的伤心猴子啦。” 小男孩笑了。 “该去冲澡、穿衣服啦,”管理员欣慰地说。她扳转小男孩的身子, 轻轻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去吧,”她说,“快跑。” 这个小男孩有时被叫做奇普,但更多的时候则被叫做李——他的真正 名号是李·RM·35M·4419——他在吃晚饭的时候几乎一声没吭,但他妹妹 芘丝却一直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所以他爸妈都没注意到他的沉默寡言 。直到全家四口人都坐在了电视机前的椅子上,他妈妈才认真看了他一眼 ,说,“你心情还好吗,奇普?” “嗯,我很好,”他说。 他妈妈转过身去对他爸爸说,“他整晚都没说过一句话呢。” 奇普说,“我很好。” “那你怎么不说话呢?”他妈妈问。 “嘘——”他爸爸说。电视屏幕已经打开,正在自动配比色彩。 头一个小时的节目放完之后,两个孩子都要准备上床睡觉了,奇普的 妈妈跟着奇普走进了卫生间,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他刷好牙、将牙具从水 龙头下收起来。“到底出什么事啦?”她说。“是不是有人说起你的眼睛 了?” P3-6

前言

  乌托邦理想的“终结” “乌托邦”一词滥觞于16世纪英国政治家和小说家托马斯· 莫尔(Tomas More,1478~1535)的名作《乌托邦》(Utopia, 1516)。该词由两个希腊语词根所构成:“没有”(ou)和“地方” (topos),意为“乌有之乡”。鉴于ou与eu(美好)谐音,该词便兼有 “理想”、“美好”和“虚幻”、“飘渺”两方面的涵义。它蕴含着无限 可能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概念,“乌托邦思想”不仅体现了人类 对完美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鞭笞了现实社会的罪恶与黑 暗。它既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的愿望而没有现实的根基”的困惑, 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这一人类必须始终面对的基本矛盾。 自莫尔以后,“乌托邦”便已成为一个类指名词,泛指人类有史以 来具有乌托邦性质的思想文化和实践活动。西方许多作家都曾 依循着莫尔的这个思路创作过类似的精品佳作。 如果说16世纪的社会精英们带给我们了“乌托邦”的理想, 那么20世纪的某些思想家和文学家则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展开了 许多反面想象,所谓“敌托帮”(Dystopia),或“反乌托邦”(Anti utopia),或“反面乌托邦”(Negative Utopia)皆是。“乌托邦思 想”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思想家和作家们对人类 面临的深重灾难所表现出的“救世”愿望的产物,而“敌托帮”则是 对“乌托邦思想”的一种反思和反拨,是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的产 物。“‘乌托邦’和‘敌托帮’的区别就在于:‘乌托邦’通过展望一 个世界来寻求解放人类,这个世界将建立在全新的、不受重视的、 甚至遭人唾弃的观念的基础之上;而‘敌托帮’则通过突出强调威 胁自由的当代潮流来使人类感到恐惧。”“敌托帮”作家们通常从 个人理想出发,关注个体的利益,否定整体的强制性的统一,以维 护人的自然属性和拯救人性为目的,并试图砸碎“大一统”模式的 “旧”世界,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新世界。“敌托帮”思想在 20世纪中叶尤其受现代派作家的青睐,如扎米亚京的《我们》 (We,1921)、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奥威尔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③等作 品中所呈现的世界,均反映了以科技为代表的现代人类知识对人 类本性的异化作用,揭露了科技文明和趋于一体化的社会与自然 人和传统的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对立,表现了现代科技和极权专 制对人性的戕害。这些作品为生活在当下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人 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说,“乌托邦理想”的设计者们是人类光明 未来的“预言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怀有一种“救赎”的普世 情怀,而“敌托帮”作家们则是人类文明的“守望者”,他们以崇高 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向人们指出了灾难的前景,以引起人们的 警惕。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词作家艾拉·莱文(Ira Levin, 1929~2007)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初的力作《这完美的一天》 (This Perfect Day,1970),是一部当属“敌托帮”文类(Dystopian Genre)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 “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Technocratic utopia)的社会生活图 景。作者以层层递进的故事情节设计、匠心独运的人物刻画技巧 和话语艺术张力,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地描写了在一个高度同质 化的世界里,人是怎样在现代高科技的“统一”操控下而丧失了人 的个体精神和自然属性、被“驯化”或异化得泯灭了人性、变成了 非人的。《这完美的一天》自问世以来,常被评论家们誉为堪与赫 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驾齐驱的‘‘反面 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所具有的艺 术特质和思想深度已经远远超越了“反面乌托邦”的疆域,其新颖 之处不仅表现在对未来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时代)的场景富有 前瞻性的生动描绘上,作者对未来几十年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意识、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体系所作的富含哲理性的推断或展望 更是令人叹服。 《这完美的一天》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一个全球一体化、貌似完 美的现代化社会里,高科技带来的高度同一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 征:世上只有一种语言;各个种族群体都已经过遗传基因的改良, 从而成为“同一个强大的家庭”;“天下大同”的局面业已形成,管 理着整个大干世界的是一台中央计算机,叫做“统一电脑”。大家 庭里的所有男性成员都只有四个名字(鲍勃、杰苏斯、卡尔和李), 所有女性成员也都只有四个名字(安娜、玛丽、芘丝和殷)。人人 都没有姓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统一电脑”自动生成的、有九 位字母和数字所组成的代码(alphanumeric code),叫做“名号” (nameber),即名字与号码合二为一的新造之词,以此来区分彼此 之间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高和肤色都一模一样,饮食、起居、 衣着也都一模一样,“就像同一个豆荚里的豆子一样”,人人都恪 尽职守、温良恭顺、乐善好施、自满知足。 小说着意塑造的主人公名叫奇普(Chip),是一个具有骑士风 范的英雄人物。从童年时代起,奇普便具有两样特殊的东西,使 他完全不同于周围的人群:其一,他天生有一只绿色的眼睛,这是 一种返祖现象,说明遗传科学在当下尚未发达到万元一失的程 度,这一点既使他深感羞惭,叉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障碍,变得格 外敏感、内向不愿与别人沟通;其二,他有一个平易近人、对他溺 爱有加的外公,这位外公人称“简老爷子”,人有些古怪、爱说反 话、行事不肯墨守成规。简外公曾经参与建设“统一电脑”的中央 控制系统。他的聪明才智、他为“大家庭”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及 他对奇普的谆谆教诲影响了奇普的整个人生,“别的人谁也没法 取代外公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奇普这个乳名就是简外公给起 的。这名字是一个独具匠心的双关语,包含着两层意义:其一是 “计算机芯片”;其二是“血脉相承”之意(a chip off the old block) , 它也是简外公的祖父的名字,而简外公的祖父则是一位英勇无 畏、才华出众的宇航员,曾参与过人类第一个火星殖民地的建设, 也天生有一只绿色眼睛的。在一次前往“欧洲区00001号”观瞻 “统一电脑”中央控制系统时,简外公私自带领奇普偷偷去参观了 “真正的统一电脑”,使他了解到了控制着整个世界的“统一电脑” 的核心机密,认识到了这个貌似完美的世界的虚伪性和对人性的 摧残,并在这个少年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某种志向和抱负,那就 是人“要有所追求”、“要有所作为”、“不受‘统一电脑’的任意 摆布。 为了防止“大家庭”的成员产生“变态心理”,“统一电脑”对每 一个成员强制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治疗”——注射一定剂量的 免疫疫苗、避孕药物、镇静剂、肝脏丙酮酸激酶等药物,以此来控 制人们的进取精神,甚至还注射一定量的抑制性欲的药物,将人 们的性生活约束为每周一次。此外,每一位成员还必须与其心理 诊疗师定期会面,汇报一周的思想动态。“统一电脑”通过这些 “顾问”,严密监控着每一位成员的身心状况(包括性爱活动)。在 接受治疗的前夕,奇普总是思维活跃、浮想联翩,脑海中萌动着一 些“非分的念头”,并试图摆脱“统一电脑”的控制,然而,在接受治 疗之后,那些躁动不安、“饶有兴味的想法”马上便烟消云散,弄得 他“兴味索然”了。 从遗传工程学院毕业之后,奇普开始了他遗传分类学家的职 业生涯(他别无选择,只能听从“统一电脑”的安排和调迁),但自 少年时代起就已深深植下的那些理想和抱负仍在困扰着他,使他 越来越感到难以与他周围的成员相处。不久之后,他被一群“同 病相怜”、和他一样与这个“完美的大家庭”格格不入的成员所发 现,并加入了他们的小团体。他们每周一次偷偷聚集在“统一纪 元前博物馆”里,对“统一电脑”的种种灭绝人性的现象和做法冷 嘲热讽、嬉笑怒骂,背着“统一电脑”与自己相爱的人恣意享受着 “规定之外的性爱”,并私自种植和吸食烟草,以此来发泄对“大家 庭”的不满。他们发明了一套可以有效地减少治疗次数和用药量 的手段,并教唆奇普也效仿他们,以缓解常规性治疗对人的精神 的抑制作用,从而享受更多的性爱刺激和放浪不羁的生活。他们 的观点是: “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而不是‘统一电脑’的……正是 在某种化学制剂的作用下,你才误以为自己犯了病,需要接 受帮助的,他们把某种化学制剂注入了你的体内,却并没有 征得你的同意。” 然而,奇普依然深感困惑。他自幼接受的理念是,“大家庭” 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政治或伦理方面的冲突,大家庭只有诸多悬而 未决的医学问题,只有成员们的身心是否健康的问题。因此,在 他看来,所谓“征得个人同意”纯属奇谈怪论: “仿佛征得个人同意与治疗这件事有什么直接关系一 样,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生活的幸福,是维护 整个大家庭的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 “‘统一电脑’统一的是整个大家庭的意志和智慧。它造就了 他这个人;赐给了他生存的一切条件,使他有饭可吃、有衣可 穿、有房子可住、有学校可上。它甚至还允许他保留着完全 属于他自己的构想呢。” 虽然“同一个大家庭”的理念是那样根深蒂固,但奇普企图改 变现状、“有所作为”的想法却始终萦绕在他心间,因为他已清楚 地意识到,这个貌似完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人心满意足、人 类已经在火星上建立起殖民地的世界其实根本就不完美:没有自 由;没有理想;人已经被药物麻痹得丧失了精神和个性,变成了 “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般的机器”;(“统一电脑”为了最大限度地追 求高效率、为了保持大家庭的“完美性”,竟然将人的寿命统一限 制在62岁;甚至连是否可以结婚生子都必须得到“统一电脑”的 准许,更不用说去“有所作为”,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和自己心仪的 姑娘了。世间万物都是由“统一电脑”操控的,而“统一电脑”则一 直在进行欺骗性的宣传教育,对“大家庭”的成员隐瞒着种种黑暗 的事实真相,并通过常规性的治疗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他周围的 那些“病态的异端分子们”,虽然已经摆脱了药物的禁锢,但却只 满足于寻欢作乐、苟且偷生,并不想彻底改变现状。他想唤起人 们的觉悟,号召人们奋起反抗,修正“统一电脑”的程序,改变这 “千篇一律”的世界,使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能够享受到 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料,由于操之过急,他的过激的言辞非但 不能为人所理解,反而被认为是“严重的病态”,他逃避常规治疗 的行为也被他的“顾问”和“统一电脑”所发觉,继而整个小团体的 成员统统都被挖了出来,他们中有的人悬梁自缢,有的人接受了 强制性“救治”,又变成了“正常的成员”。他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 打得粉碎。他自己也被强制性地“救治”,重新开始了那日复一 日、浑浑噩噩、被药物所控制的生活。 几年之后,由于一次未能预测到的大地震,“大家庭”成员们 的常规性治疗被耽搁了数日,奇普脑海深处的知觉力又得到了复 苏。此时,他已三十出头,思想已变得更加成熟,处事也更加稳重 了。恢复治疗后,奇普成功地设计出了一种躲避治疗的方法—— 用透明胶带绑上药棉垫在胳膊上注射的部位,结果是,注射的药 物全部被药棉所吸收,从此,他一次又一次地逃过了治疗之劫。 他的头脑变得异常清醒起来,思维也十分活跃,体力也得到了增 强。他巧妙地打听到了他心仪已久的姑娘丁香的住址,借探望父 母双亲之机,找到了已远在非洲区工作的丁香,胁迫已经成为“一 名正常的成员”的丁香与他一起远走高飞,逃离“大家庭”的束缚, 奔向不受“统一电脑”控制的马霍卡岛。在旅途中,丁香因为中断 了常规性治疗,也渐渐恢复了神智。两人齐心合力,克服了种种 艰难险阻,逃脱了“大家庭”的围追堵截,成功地到达了马霍卡岛。 马霍卡岛是一些不愿听命于“统一电脑”摆布的“异端分子” 建立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岛上虽然食物短缺、资源匮乏, 但可以享有弥足珍贵的自由,而且也不必凡事都要请示“统一电 脑”。岛上的人们依然恪守着“统一前”的宗教礼仪和社会习俗。 奇普和丁香在岛上的教堂里结了婚,名正言顺地组成了自己向往 已久的家庭。新婚之后,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凭着勤劳和节俭, 过着自由自在、精打细算的小日子,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丁香对这种新的生活感到很知足。 然而,奇普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发现,马霍卡岛并不是他 想象中的“自由的天堂”。这儿也存在着歧视、不公和种种社会弊 端。“统一电脑”之所以没有对地球上的这座孤岛采取任何措施, 是因为这样的海岛可以加以利用,可以隔离那些无可救药的“捣 乱分子”。 在一次醉酒之后,奇普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了自己压抑已久 的心声: 你们知道我们该干什么吗,?打倒‘统一电脑’!我不是 在说粗话,我说的是大实话。打倒‘统一电脑’!因为‘统一 电脑,才是罪魁祸首——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奇普始终铭记着简外公当年对他的那番“人应当有所忧虑、 有所作为”的教诲,始终怀有一种“要改变‘大家庭’现状的崇高的 使命感”。他耗费了将近一年的心血,精心制定出一项周密的计 划——用炸弹去摧毁“统一电脑”的要害部位,改变它的程序,使 其为大家庭全体成员造福!他在岛上组建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 并赢得了当地一位富有正义感的女富豪的同情和全力支持。经 过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和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告别 了娇妻和爱子,携带着特制的炸弹和精良的武器装备,率领着这 支小分队渡过海峡,踏上了前去攻打“统一电脑”的凶吉难料的 旅程。 在奇普的指挥下,小分队化装成“大家庭”的普通成员,机智 地摆脱了强敌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循着简外公当年设计的隧 道进入了“统一电脑”的核心部位。.然而,“统一电脑”对他们的行 动方案乃至具体细节早已了如指掌。原来,“统一电脑”早在一年 前就已在马霍卡岛安插了一名代号为“牧羊人”的奸细。在即将 大功告成之际,“牧羊人”突然现身,解除了奇普和他的队员的武 装,把他们押进了一间密室_密室里早已聚集着一大群以魏立 春为首的“统一电脑”的程序编制员。他们全体起立,掌声雷动, 向奇普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奇普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 是魏早已选中的一名大有培养前途的程序编制员! 奇普在“统一电脑”的核心部位生活了长达八个月,终于骗得 了魏的信任,并摸清了“统一电脑”的薄弱环节。当另一支前来攻 打“统一电脑”的小分队被另一个“牧羊人”押解进那间密室时,奇 普伺机打晕了那个“牧羊人”,夺走了那支小分队所带来的炸药和 武器,只身闯进了“统一电脑”的要害部位——制冷设备厂。不 料,魏早已识破了他的意图,悄悄尾随他潜进了制冷设备厂。两 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激烈搏斗,最后,奇普打败了魏,炸毁 了制冷设备,中止了“统一电脑”的运行。在混乱中,奇普用激光 手枪逼退了那些企图抓捕他的程序编制员,驾驶着直升机离开了 欧洲中心区,飞往马霍卡岛的海峡上空。在即将与久违的妻子和 爱子重逢之际,他感慨万千地回味着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既为 那些已经逝去的生命深感惋惜,也为即将获得新生的生命备感欣 慰——他在思考着世界的重建问题。 《这完美的一天》用种种细节描述了眼前这个世界难以想象 的“同一性”。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佩戴了一副可表明其身份、 并将终生佩戴的手镯,凡事都须用此手镯在扫描仪上扫描,而超 级发达的通讯设备则将扫描仪所记录的各种信息传输至被称为 “统一电脑”的“统一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再 通过可视电话发出各种指令。每个人的去向、要求。工作类别、在 何处居住、是否可以结婚、与什么人结婚、是否可以有子女等等, 一切均由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统一电脑”来决定。高度发达的 遗传科学已经改变了人类的基因,人人都具有相同的肤色(棕褐 色)、相同的身形(男女不分)、相同的五官(略带斜视的眼睛)、相 同的健康状况(活到六十二岁就悄然离世)。平等主义和利他主 义思想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人都 心安理得地服从“统一电脑”的“统一调度”,心满意足地履行着各 自的职责,人人都安于现状、温文尔雅、乐善好施,坚信“输和赢都 一样(Losing is the same as winning)”的人生信条。遗传科学家 们正在忙于研究人类基因小类的分类,寄希望于能够从基因根源 上找出人类喜爱争强好胜和利己主义的潜质的生物理据,以便将 “温顺谦恭”和“仁爱善良”的特质移植进人的体内,从而使世界变 得更加完美、更加和谐。“统一电脑”的终极目标是“要大力弘扬 大家庭的理念,使它扩展到整个宇宙间,”并通过计算机中央控制 系统实现宇宙间的统一,在火星和其他星球上繁殖新人类。 然而,这“完美的”表象下掩盖着的却是极权政治对人的精神 的麻痹、对人的自由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为了达到奴化人的 思想、操控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之目的,“统一电脑”对“大家庭” 的所有成员采取的是分而治之和强制治疗两种措施。倘若发现 有成员不肯安于现状、或出现异常行为或持有不同意见,他们就 会立即被送去“医疗中心”接受超大剂量的“救治”,或由“顾问”进 行心理疏导。对那些冥顽不化、“无可救药”、试图逃离大家庭的 “动乱分子”,“统一电脑”则有意让他们“自觉自愿地走进(已被用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隔离病房”、或囚禁“捣乱分子”的监狱,在一 座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自生自灭。为了防止其中的一些“具有领 导才干的人”在形成气候之后率领“捣乱分子”前来犯上作乱,“统 一电脑”在每一座孤岛上都安插了“牧羊人”,不露声色地严密监 控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因此,凡是前来攻打“统一电脑”的小分 队,历来均“有去无回”。 奇普历尽千辛万苦,突破了一道又一道封锁线,终于进入了 “统一电脑”的核心部位,却发现“统一电脑”并非一台无人操作的 全自动化的机器,而是由近百名未接受过治疗的“程序编制员”所 掌控的。以魏立春为首的所谓“精英统治集团”(Meritocracy)通 过“最高政务委员会”和其所属的十四个“分委会”控制着整个世 界。这些人终日躲藏在在地表深处极其豪华的复合式宫殿里,向 普天之下发号施令,控制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主宰着“大家庭”每一 个成员的生老病死,而他们自己却在恣行无忌地挥霍着人类的物 质财富,过着灯红酒绿、荒淫无度的生活,“像走马灯似的频频更换 着性伴侣”。他们甚至通过定期摘取健康人的活体器官移植进自 己的体内,以维持自己的身体“长生不老”,使自己永远处于“最完 美”的状态,并堂而皇之地认为他们这样做“无可厚非”,因为他们 以王者自居,“与我们所承担的各项重要职责比起来,这些东西又 算得了什么。”他们实施的是专制统治和愚民政策,在高度现代化 和高度发达的高科技文化语境下,“大家庭”的成员们像一台台接 受指令在高效运转的精密机器,人人都视死如归,认为死亡是富有 诗意的奉献,因而甘愿奉献自己的器官,甘愿悄然离开人世。 这个“完美的世界”事实上是一个冷漠无情、压抑得令人窒息 的精神荒原。这是现代人的一大悲剧。小说向人们昭示的是未 来世界的灾难性的前景。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艾拉·莱文并不算一个多产的作家。在 其四十余载的文学生涯中,除了九部剧作之外(其剧作《死亡陷 阱》,Deathtrap,1978,曾获“美国最佳剧作奖”),他只创作了七部 长篇小说,然而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脍炙人口,一经出版便名列美 国畅销书榜首。从他的处女《死前之吻》(A Kiss Before Dying, 1954),到《偷窥》(Sliver,1991),他的每一部小说出版之后不久就 被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或电视剧,均由好莱坞当红影星主演,且经 久不衰。他曾数次荣获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奖和其他文学大 奖,这使他成为当今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 艾拉·莱文在文体艺术和叙事风格上虽不算独树一帜的大 师级的作家,但他堪称一位杰出的惊险小说和悬疑小说名家。他 的作品构思奇巧,情节惊心动魄、起伏跌宕,融叙事节奏、情节构 建和令人紧张的悬念于一体。他善于捕捉时代的脉搏,关注社会 文化和人伦纲常的变迁,作品富含思想性和审美性,常有神来之 笔和惊人之语。 《这完美的一天》深刻反映了当今社会知识分子对“乌托邦” 理想所产生的浓重的幻灭感和悲观情绪,小说文本的字里行间涌 动着愤激和悲怆的潜流。小说通过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地向我 们展现了一个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芜的社会 画卷,同时也饱含着作者对现世的忧患意识和对真正的美好未来 的寄托。 在创作手法上,《这完美的一天》融汇了悬疑小说、哥特体小 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传奇小说等不同文类的元素,以情节取 胜。小说中到处暗藏着危机,隐伏着威胁,悬念迭起,高潮不断, 扣人心弦,仿佛灾难随时都会降临在主人公的身上,令读者不得 不紧张地关注着事态的进展和他的命运与结局。诚然,这部小说 精彩的叙事技巧、令人振聋发聩的语言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的 布设,会使人想起老一辈小说家的创作技艺,例如:小说中的那些 如出机杼、辛辣讽刺的言语便颇具安布罗斯·比尔斯的语言风 格;小说中对科幻世界的描绘、对魏立春这一首脑人物的刻画,尤 其对魏摔进深井里被他自己所创造的机器设备活活砸死、被熊熊 大火所吞没的细节描写,颇有H.G.威尔斯的作品的遗响;而“统 一电脑”(UniComp)一词显然取自于A.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 界》,并兼有G.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的心态;依靠 不断移植活体器官而长生不老的魏立春这一人物形象则与埃德 加·巴勒斯笔下的人物形象颇有相通之处。但我们不难看出,作 者广泛汲取了这一文类的传统素材,并创造性地融入在自己的作 品中,使这部小说富有了超强的时代可感性,并以惊心动魄、引人 人胜的情节赋予了这部小说以极强的可读性。渗透在小说中的 伦理意识、发人深省的忧患意识、对生命、自由、理想的深长思考、 对未来世界高瞻远瞩的洞察力,更可使这部小说成为今人的一面 借镜,引人深思:人类社会究竟该向何处去?为了维护和平与安 宁、为了坚持自由、幸福和人的尊严,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大的 代价? 吴建国 2011年4月8日于维多利书斋

内容概要

艾拉•莱文(Ira Levin,1929~2007),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毕业于纽约大学,曾在美军通讯部队服役。出道作《死前之吻》(A Kiss Before Dying)获得成功后,曾改行编写舞台剧。1967年根据妻子怀孕经验写成《失婴记》(Rosemary’s Baby),被波兰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搬上银幕,带给美国文坛与好莱坞影业难以抹灭的影响。1976年的惊世之作《巴西来的男孩》(The Boys From Brazil)提前预告了世纪末崛起的高科技基因工程,兼具科幻与间谍两种类型小说特色。1980年以《死亡陷阱》(Death Trap)拿下“美国最佳剧作奖”。1997年出版《失婴记续集》(Son of Rosemary)后宣告封笔。莱文一生作品不多,除了9部剧作之外,他只创作了7部长篇小说,然而每一部小说都脍炙人口,一经出版便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并被改编、拍摄成了电影或电视剧。他曾数次荣获埃德加•爱伦•坡小说奖和其他文学大奖,为当今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2003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授予他“推理大师奖”,是对其毕生创作经历的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之王史蒂芬•金对莱文有超高肯定:“他是技艺超群的瑞士制表巨匠,我们这些人看来像打工的三流货。”2007年11月12日,莱文因心脏病病逝于曼哈顿自家公寓,享年78岁。
《这完美的一天》创作于1970年,小说通过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芜的社会画卷,深刻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对“乌托邦”理想产生的幻灭感和悲观情绪,堪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成长第二部 觉醒第三部 逃离第四部 反击

作者简介

《这完美的一天》以崭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的社会生活图景:大家说同一种语言,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穿一样的衣服。没有名字,每个人都靠一个由九个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来区分彼此。人们被告知在哪儿住,吃什么,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生育,从事什么工作。所有人都会在62岁时死去。整个社会由一台电脑控制。人们每天都得接受注射,麻木是所有人的基本状态。大家都很满意这种生活。
数年后,由于一次未能预测到的大地震,“大家庭”成员们的常规性治疗被耽搁了数日,有些成员的知觉力得到复苏,头脑变得清醒,思维也活跃起来,开始质疑起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并策划逃离了“统一电脑”的束缚,奔向自由的马霍卡岛。然而,这座“自由之岛”并非真正的“天堂”,它是“统一电脑”专门为那些“无可救药的人”安排的……

图书封面


 这完美的一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逃离“完美极权”(刘荻)2012-05-11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相比,艾拉•莱文的小说《这完美的一天》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更加符合某些左翼人士的乌托邦想像:天下大同、平等主义、兄弟情谊、大公无私、按需分配;在这个世界里,反社会者不会受到惩罚,而是会被当作病人来治疗……这个完美的乌托邦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绝对不会愿意生活于其中。与《1984》不同,《这完美的一天》所描绘的世界中甚少出现赤裸裸的暴力和虐待等残酷场面。这个世界里没有军队、警察和监狱,体制的运转几乎完全依赖于成员们的自愿合作:人们自愿遵守各种规定,自愿服从“统一电脑”的命令和安排,自愿“刷卡”报告自己的位置,自愿向“顾问”报告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病态”言行(由于反叛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因此报告“兄弟”的“病态”言行、使他们及时得到救治就成为了一种美德)。定期和额外的“治疗”注射(相当于洗脑,能使人知足、快乐,并且失去进取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不是完全自愿,但也并非不可逃避(这个问题后面还会提到)。近乎完美的极权主义体制就隐藏在这种温情脉脉的“大家庭”和“兄弟情谊”的面纱后面。当然,再完美的乌托邦中都难免会有几个“不可救药”的反叛分子,对待这些人,“大家庭”并不会杀死他们,而是会纵容甚至诱使他们逃到某些“自由的岛屿”上艰难地生活,以免威胁到体制的稳定(这些岛屿实际上成了监狱或流放地)。同时“大家庭”还在这些岛屿上安插了名为“牧羊人”的卧底,如果岛上那些逃出去的人成功地潜回大陆并进入核心地带企图炸毁统一电脑,“牧羊人”就会迫使他们投降并吸收他们进入统治阶层,享受奢侈生活并从事为“统一电脑”编制程序的工作。这一精致的极权体制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几乎不依靠暴力,人们“自愿”服从,“自愿”被流放,也“自愿”被招安。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貌似完美的乌托邦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它严重依赖“成员”的自愿合作,因此如果你拒绝与它合作——不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拒绝“刷卡”,设法逃避“治疗”注射(主人公奇普用一块胶带和药棉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奇怪如果这么容易,为什么没有很多人这样做)——那么你并不会遇到多少障碍。主人公奇普逃离和返回大陆的过程也说明了这一点:乌托邦中的人们都很轻信,他们相信别人都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因此撒谎蒙混过关十分容易;各种建筑和存放物资的仓库都无人看守,要找个藏身之处和获得补给也轻而易举。最后,如果你“被招安”进入统治阶层,只要你能拒绝诱惑和收买,坚持自我,那么给体制造成致命一击的机会也不太难找(就像主人公奇普那样。我还是奇怪,如果这么容易的话以前怎么没人试过。统治阶层毕竟都是被招安的前反叛分子,总不会都被收买成功了吧)。总之,完美极权其实十分脆弱。现实世界中的独裁统治虽然离不开暴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人民的自愿合作。美国政治学家吉恩•夏普曾引用我国刘伯温的《楚人养狙》故事来说明权力的本质:权力总是来源于被统治者所提供的帮助和合作;被统治者一旦停止提供这种帮助和合作,统治者就无法获得统治所需的资源,独裁统治就无法维系。极权体制看似强大、不可一世,但它之所以强大,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向它提供帮助和合作的结果。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拒绝提供这种帮助和合作,就会发现极权体制的强大只不过是一个幻象,看似强大的极权体制其实不堪一击。这时,逃离“完美极权”就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一般。最近山东一个盲人成功出逃的故事恰好证明了这一观点。
  •     本书是四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写于1970年。与现代寓言的笔法不同,艾拉·莱文更偏重写实,用纯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被纯粹理性控制的世界的悲哀。20世纪是人类理性僭妄高潮迭起的时代,在科学的伟大成就面前,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让我们心中一个遥远而愚蠢的梦死灰复燃:为什么我们不创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呢?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反对,没有差异,没有痛苦,我们永远和谐地生活着,每个人不再是他人的敌人,我们彼此再也不需要竞争。在这个设想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这样的好世界真的实现了,那么历史如何前进?当我们成为理性所驯养的动物时,我们的自由何在?尊严何在?然而,工业时代沉重的压迫,让人类失去了应有的警醒,我们曾以为,一个完全平滑的世界是存在的,它是心灵最后的安慰。如果真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就算历史不进步了,又有什么呢?就算我们交出了自由,不也是道德的吗?于是,理性接管了历史,我们成了历史必然性的奴隶。然而,一个失去自由精神的社会,事实上就是死去的社会,我们再也没有力量阻挡人性的堕落、权力的滥用、恶意的流行,用天堂的名义,我们建设出了一座座地狱。本书用一次未被准确预测的地震,唤醒了浑浑噩噩的人们,当他们觉醒时,他们却发现再也无法摆脱身上的枷锁,于是,他们开始逃。但出乎意料的是,背叛者们逃出完美的一天,却又逃入了另一个完美的一天,在此,作者埋藏了一个深刻的命题:当自由之路阴霾重重时,我们该何去何从?痛苦的20世纪已然翻过,但本书告诉我们的东西,依然没有过时。
  •     一个人很容易恐惧《1984》里的那个世界。不是在和这个国家打仗,就是在和那个国家打仗,所有本能都被压抑,普通人在生存线附近挣扎,吃穿用度总是窘迫,真相永远在被修改,最后再没有人知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癫狂之中。一个人也很容易厌恶《美丽新世界》描述的时代。衣食无忧,没有战争,自然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人人都有合适自己的工作,也有足够的休息,“正常人”不会不喜欢这个世界。但人们在胚胎时期就被划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等级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不断被灌输他们的等级是最好的。统治者不需要去掩盖真相,因为几乎没有人想要知道真相。《我们》的生活也不招人待见。人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绝大部分时间都已经被安排好了,“我”被最小化,只有“我们”。《这完美的一天》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仅名字只剩四个可选,连外貌都被改造得非常相近。所有的反乌托邦里的世界,其实都只是在掩盖金玉表面下的败絮。主角们的反抗一点都不奇怪。人总是想要自由的,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生活是被控制的,并且知道可以摆脱这种控制,自然就会想要逃脱。但是,逃脱之后呢?如果笼子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笼子,墙的后面只是一堵更高的墙,要怎么办?《完美的一天》和其他三本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当主角可以得到控制他人的特权之后,他依然选择了毁掉这个世界的中枢神经。这一点实在是很难得。至少,如果我处在那样的地位,我不认为我一定做得到;事实上,照书里写的,开头追求自由的人,基本上也都没有做到。其实四本书里的“乌托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试图以极少数人的意志来控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暴力、基因工程(真不想看到基因工程是用来做这种事情的……)、教育、激素。作者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这种控制的不可能性;如果人类的智慧需要由无数个体融合为一个整体,必然需要其他方式。在动荡不安的宇宙里追求稳定不变,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吧。至少,我觉得人人衣食无忧不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终极理想。对了,四本书的主角都是男性,任何一个乌托邦都不允许存在的“爱情”在他们的反抗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丽新世界》有一点不一样,不过也差不多啦。)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很吸引人的故事,乌托邦的形式很正规,反乌托邦的意思非常明显,围绕自由一个主题进行反驳,但微微有些浮于表面呈现,相对于《1984》则要弱去一点。表述太明显难以让读者进行回味,阅后也许即忘。
  •     三分都嫌多,看在构建社会还算认真的份上勉强给的,这书本身素质就平平,故事推进也好人物塑造也好都挺流于形式的,但最让我不满的莫过于女性角色的苍白和歧视——也许歧视这个词是说重了,然而女性角色的确在这书中被严重地物化了,无论作者是不是有心,它都令我不快。亮点……勉强要找的话,后期魏的发言算是唯一还能看看的部分吧。
  •     缺乏质感的小说总是让我不喜欢,比起1984还是有差距,虽然在情节上曲折而且显出了好莱坞式,但是我就是不喜欢!
  •     最后可真讽刺
  •     只能算暑期大片风格的《1984》未来版同人
  •     总觉得后半段不如前半段精彩,极权世界哪有那么容易被摧毁甚至仅仅是伤害呢~~我希望看到主角被一再打压最后万劫不复~~
  •     “同一个梦想”这类说法,表面上是统一价值观,其实质,是赤裸裸地对高级会员所有制的谄媚。《1984》讲述体制的残害,这本书讲述机制对人类同化的过程,所有人性尚存者对心里的迥异于主体思想的念头都会感到深深地恐惧。小说对未来世界的预言,对政治谎言的批判,包括其思想深度,无一不令人惊叹。
  •     也是第一次看的关于反乌托邦的小说,很震撼。
  •     比1984少了些现实主义,却多了些浪漫主义,更像一部电影
  •     与其天天搬砖。不如完美生活
  •     被完美的乌托邦
  •     第一本1984,第二本美丽新世界,第三本我们,第四本这完美的一天
  •     Anti-utopia. 有太浓重的暗喻与讽刺意味,每次读反乌托邦都惊出一身冷汗。这么精彩的小说期待有朝一日能改编成电影。
  •     比较不错的反乌托邦小说,但是离“三大”还是明显有些差距
  •     噩梦般的“乌托邦”。
  •     战胜一切的是爱情吧
  •     本书得到了一个特别风骚的普罗米修斯奖。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你简介泄底还不够,还专门写个导读去泄底...我要报警了好吗?!
  •     存在的意义是因为我们有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     太好看了,停不下来
  •     还可以,三星半。故事精彩,情节曲折。尤其第一章很好,很有技巧。但后面像好莱坞大片,英雄拯救全人类,就有点无聊了。情节虽然很精彩,很有想象力,但写人性还是比较薄弱、幼稚的,毕竟是通俗小说。和《美妙的新世界》比较,差距还是有不小。周末连看两天,不错的消遣小说。
  •     反乌托邦四大经典之一
  •     最初读这本书时觉得它模仿1984的痕迹很重,但接着往下看也会觉得这是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相对于1984的阴暗、恐怖、绝望,它在塑造一个“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击碎它的希望,最后部分的展开还是很有惊喜的。
  •     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
  •     很受启发,特别是刚开始看的时候,能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所谓道德和规则实则是不折不扣的洗脑,另外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科技的预见性,刷卡,视频通话都能在那个年代想到
  •     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小说。
  •     感觉比一九八四差多了
  •     几乎是《撕裂的末日》的剧本,只不过“山巅”未成功。
  •     我晕,在豆瓣上看图才发现这书皮是立体图吖...拿着书没注意都,还纳闷书皮怎么这么丑...这种科幻其实蛮像小时候看过的一整套科幻书,这种情节依然很能吸引我。
  •     好莱坞大片
  •     好喜欢看这种反乌托邦小说。还差一本《美妙新世界》就圆满了。
  •     语言……没什么内涵的 好直白……可能在70年代是不错的一本书吧 现在读起来 没什么新鲜感 反乌托邦的东西太多了
  •     感觉有点拖沓~最怪的是写序的家伙把故事梗概讲了一遍,然后告诉大家故事多吸引人如何跌宕起伏如何精彩绝伦如何扣人心弦。
  •     设定上各种美丽新世界既视感,没看出什么创意。本来有发掘潜力的“注射药物后的自我还算不算自我”完全没被探讨,探讨的部分都是老生常谈,人物毫无个性可言,从第二部中期开始连带世界观一起一路崩坏下去,结尾更是彻底变成了卖打斗的好莱坞闹剧。看在第一部还可以的情况下勉强三星吧。
  •     我们到底是渴望每个人受到同等的待遇,脑子里不会生出许多烦恼的大同世界还是这个有很多不公平,充满自私欲望的如今。
  •     乌托邦 可爱 天真向
  •     对话通篇呀嘛啦呢语气词,翻译这是什么毛病?故事情节也简单,无非是反抗-被收编-反抗-更高级的收编,文案竟把这本书和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相提并论,太夸张了
  •     反乌托邦的第四大名著?呵呵,还是不错的故事,最后的结局太快了。
  •     前半部分精彩!
  •     只有开放和多元的社会,才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     小说书腰还是译序自称是反乌托邦四大小说之一 ,明显这本要比余三本次。
  •     #書友集记录# @書友集 反乌托邦小说的问题总在于结局。1984悲剧的结尾相反更加接近真相,无论是美丽新世界还是本书,都只在结尾破坏了旧有制度,且完全没有对新制度的规划。如此看来,盲目的“破”只会使人类又一次滑入无止境的战争,较之前高科技下的集权远矣。
  •     乌托邦仅仅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只是云端的建筑,无法立足。毕竟理想社会也有自己的不理想。每个人都毫无欲求,满足地过每一天,就仅仅是维持社会进程的工具。但人都是有棱角的,我们需要有理想,有生活乐趣,也需要做爱。经过现实的打磨我们都会变得圆滑,但绝不会成为行尸走肉。
  •     还行吧还行。就文学性而言不可能位列第四反乌托邦小说。何况前些年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后,小说更乏善可陈了。足以说明此小说并非什么杰作。
  •     如果是悲剧结局也许会更好
  •     这并不是一个科幻的故事,现实已经越来越接近其中的某些情节
  •     拖沓松散,比之反乌托邦三部曲并无更多新意可言,此版翻译略坑,三星给个面子
  •     感觉就像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讽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从开始到结尾,小说就带着一种侦探心理小说的感觉,一步步的剖析人性中存在的隐患,奇普,小说中的主人公,还有雪花,丁香,狮王等等人物,从他们的对话和交流中,这完美的一天,就是对人性中自由的诠释,来自于自然生物最原始的自由。
  •     现在叫嚣着的一众生于水深火热的青少年文学,其实都有参考此书吧。就像昨日看的电影faculty,若真是让异形或这统一电脑统治改造全人类,说不定社会的确能麻木美好。但却失去了我们作为人类这一物种独一无二的思维。而这书却更为可怕,毕竟异形撞见的几率不大,而人想统治改造世界却一直从未停止过。
  •     阅读起来比较轻松比较流畅,反抗的精神更加浓烈。
  •     
  •     远离完美的“统一电脑”
  •     出版社居然敢说和另外3本并称反乌托邦四部曲,
  •     你能为自由付出的最大代价是什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