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惊悚/恐怖 > 庞贝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020069729
作者:[英]罗伯特·哈里斯
页数:313页页

章节摘录

  火曜日 八月二十二日 火山爆发前两天  凌晨  04:21  人们已经发现,火山爆发的强度与火山爆发前休眠期的长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几乎所有特大型的火山爆发都出自那些已经休眠了数世纪的火山。  ——雅克-玛丽·巴尔丁杰夫,亚历山大·R.麦克伯尼,  《火山学》(第二版)  他们在破晓前两个时辰离开了水道,借着月光攀登那些俯视着港口的山丘。六个人成单列一前一后地走着,领头的是工程师。他亲自将他们从床上赶了起来——当时他们一个个手脚手脚僵硬,沉着脸,睡眼惺忪。而现在他可以听到身后传来的抱怨声,在这温暖静谧的夜空中声音很响,超出他们的想象。  “白跑一趟,”有人嘀咕道。  “年轻人应该多看看书,”另一人说。  他把步子迈得更大。  随他们嘀咕去吧,他想。  他早就感觉到热浪在开始聚集,这又将是一个无雨的日子。他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年轻,个子比他们都矮:他矮小壮实,浑身肌肉发达,一头棕色短发。他携带了一把沉重的铜斧和一把木锹,这两样工具的柄横在他的肩膀上,蹭着他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脖子。但是,他仍然强迫自己大步迈动着短裤下的那双腿,一步一步地快速向山上走去。他一直走到米塞努姆城上方的分岔路口时,才放下肩上的工具,等待其他人赶上来。  他用衣袖擦去眼睛里的汗水。南方居然会有如此晴朗、闷热的天!尽管黎明即将到来,天空却依然群星璀璨。他可以看到金牛座的牛角,看到猎户座的腰带和刀剑。他可以看到土星,还有熊星座,以及他们称作“酿酒者”的星座,因为它总是在酒神节后八月的第二十二天为恺撒升起,预示着收获葡萄、酿酒的时候已经到来。明晚将迎来一轮圆月。他将手伸向天空,他那圆圆的指尖在闪烁的星座映衬下清晰可辨。他张开手指,捏紧,然后再张开——他在那一刻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影子,虚无缥缈,只有那亮光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山下的港口传来了船桨划破水面的响声,那是守夜人发出的,他正在港口中停泊的三层船之间穿行。港湾对面几条小渔船上的灯笼发出的暗黄色亮光时隐时现。一条狗吠叫了一声,另一条狗回应了一声,然后他便听到了其他工人从下面慢慢爬上来的声响:工头科拉克斯带着当地口音的刺耳的说话声——“瞧,我们的新水务官在冲着星星挥手!”——无论是奴隶还是自由民,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他充满了怨气,一个个气喘吁吁地讥笑着。  工程师垂下手,说道,“天空这么灿烂,我们终于可以不用点火把了。”他突然又来了精神,弯腰拿起自己的工具,将它们重新扛到肩膀上。“我们必须继续赶路。”他冲着黑暗皱起了眉头。其中一条小道向西,绕过海军基地的边缘。另一条小道向北,通往海滨度假地拜伊镇。“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这里拐弯。”  “他认为,”科拉克斯讥讽道。  工程师前一天晚上已经认定,对付工头的最佳办法就是对他置之不理。他没有吭声,而是转身背对着大海和星空,开始攀爬黑黝黝的山坡。说到底,当领导就是盲目地选择一条路线,并且摆出一副自信从容的神情,认定做出这样的决定有充足的理由,除此之外,当领导还能是什么呢?  这里的小道更陡峭了。他必须侧身向上攀爬,有时还得用上另一只空手。他的脚下不停地打滑,踩松的碎石纷纷滚落,在黑暗中咯咯作响。人们望着这些被夏季森林大火烧成褐色的山丘,认为这些山丘像沙漠一样干燥,但工程师的看法则不同。尽管如此,他仍然感到自己原先的自信在开始减弱,他竭力回忆着昨天下午他第一次查看这条小道时,它在午后刺眼的阳光中的情景。歪歪扭扭的小道,窄得只够一头骡子通过。一片片被火吞噬过的草地。接着,在一块地势平坦的地方,黑色中出现了斑斑点点的淡绿色——这是生命的迹象,他发现那其实是一株株常青藤在向一块巨石攀爬。  小道上到斜坡一半便开始朝另一边下行。他停住脚,慢慢将身子转了一圈。要么是他的眼睛已经适应了,要么是黎明即将到来。如果真是黎明即将到来,那他们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其他人也在他身后停下了脚步。他可以听到他们粗重的喘气声。回到米塞努姆城后,他们又会有新的笑话说给别人听了——他们这位新来的年轻水务官半夜把他们从床上拉起来,将他们赶上山,结果白跑一趟。他的嘴里充斥着灰尘的味道。  “我们迷路了吗,小帅哥?”  又是科拉克斯那讥讽的声音。  “我在找一块岩石,”他说,可是话一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刚好上了他的钩。  他们这次居然亳不掩饰自己的嘲笑声。  “他就像一只老鼠在尿盆里乱转!”  “我知道那块岩石应该就在这里,我用白土在上面做了个记号。”  笑声更大了——他立刻转过身来对着他们:矮胖壮实的科拉克斯;长鼻子的抹灰工贝科;胖乎乎的砌砖工穆萨;外加两名奴隶——波里特斯和科威纳斯。就连他们那模模糊糊的身影仿佛也在嘲笑着他。“笑吧,太好了。不过我告诉你们一点,我们要么在天亮前找到它,要么明天  半夜再来这里一趟,包括你,加威乌斯·科拉克斯。只是下一次希望你脑子清醒一点。”  沉默。然后,科拉克斯吐了口痰,向前迈出半步,工程师立刻摆出准备格斗的架式。自从他三天前来到米塞努姆城那一刻起,他和科拉克斯之间针锋相对的状态便愈演愈烈,拳脚相向只是早晚的事。科拉克斯无时无刻不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冷嘲热讽。  工程师心想,如果我们打起来的话,他肯定会赢,因为这是五对一的较量,然后他们就会将我的尸体扔下悬崖,说我在黑暗中失足摔了下去。可如果奥古斯都水道的新任水务官不到两星期就失踪了,罗马方面会如何看待此事?  他们久久地凝视着对方,两人之间只相隔一步,近得他可以闻到对方呼出的酸臭的酒气。就在这时,另外四人中的一个——是贝科——兴奋地喊叫了起来,并且用手指着。  就在科拉克斯的身后有一块岩石,正中央工整地画了一个粗大的十字。  工程师名叫阿蒂里乌斯,全名是马尔库斯·阿蒂里乌斯·普里姆斯,但叫他阿蒂里乌斯就可以了。他这个人讲究实际,从来没有时间像他的同胞们所热衷的那样起一些花里胡哨的绰号。(“Lupus”,“Panthera”,“Pulcher”——“狼”,“豹”,“美”——他们究竟认为自己是在糊弄谁?)再说,在他这一行中还有什么名字比阿蒂利亚这个姓氏更荣耀呢,毕竟这是出了整整四代水道工程师的家族!他的曾祖父被马尔库斯。阿格里帕从第十二军团“掷闪电者”的弩炮部调过来,开始修建朱利亚水道。他的祖父设计了新阿尼奥水道。他的父亲完成了克劳蒂亚水道,通过七英里长的拱桥将水道一路修建到了埃斯奎林山中,最后在落成典礼那天,将它像一条银色的地毯那样铺到了皇帝的脚下。现在轮到他了,年仅二十七岁就被派到了南方的坎帕尼亚,负责奥古斯都水道。  一个靠水建立起来的王朝!  他眯起眼睛,向黑暗处望去。啊,奥古斯都水道真是巧夺天工的杰作,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奇迹之一。负责管理她是一项荣誉。遥远的  海湾对面是松林覆盖的亚平宁山,奥古斯都水道在山中某个地方连上了塞里纳斯的那些泉水,然后将水向西输送。它穿过弯弯曲曲的地下通道,从梯形拱廊顶上流过山沟,并且在巨大的虹吸管作用下强行越过山谷,一路到达坎帕尼亚平原,然后绕过维苏威山,南抵海滨的那不勒斯,最后再沿着米塞努姆半岛的山脊到达尘土飞扬的海军基地。这条水道长约六十英里,平均落差只有每百码两英寸。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水道,甚至比罗马那些宏大的水道更长、更复杂,因为北方的水道只需为一座城市供水,而奥古斯都水道就像一条巨蟒——人们称它为“母亲之源”——滋润着那不勒斯湾至少九座城市:首先是位于一条长支线尽头的庞贝,然后是诺拉,阿切拉,阿特拉,那不勒斯,普特奥利,库米,拜伊,最后是米塞努姆城。  在阿蒂里乌斯看来,这恰恰是一个问题。这条水道的负担太重。罗马至少有六条水道,如果其中一条出现了问题,另外几条水道可以弥补。可是这里没有储备水源,尤其是现在——旱情已经持续到了第三个月。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供水的那些水井如今已经变成了落满尘土的竖井。小溪一条条地干涸,河床变成了农夫们将牲畜赶往市场去的道路。就连奥古斯都也已经显露出了力不从心的迹象。它那巨大水库中的水位每个时辰都在下降,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在黎明前起了床,来到这山坡上。  阿蒂里乌斯从系在腰带上的皮囊中取出来一小块光滑的雪松木,木头的一侧刻有一个凹槽,是搁下巴用的,而木头的纹理已经被他先辈们的皮肤磨平,油光锃亮。据说,这是奥古斯都的建筑师维特鲁威送给他曾祖父的一个护身符,而且他的曾祖父一直认为水神尼普顿的灵魂就在这块木头里。阿蒂里乌斯没有时间去信神,那些脚上长翅膀的顽童,那些骑着海豚的女人,那些一发脾气就从山顶上扔下霹雳的白胡子老头——那些都是骗骗孩子们的故事。相反,他相信的是石头和水,相信每天都能见到的奇迹——将两份熟石灰和五份当地产的一种红沙混合在一起,在水下凝固后就能产生一种比岩石还要坚硬的物质。  可是,只有傻瓜才会否认这世界上有运气,要是他家的这个传家宝能够带给他运气的话……他用手指抚摸着这块木头的棱角。他什么东西都愿意试一次。  他将维特鲁威的手稿留在了罗马,没有带来。这其实并不重要。就像其他孩子从小就要学维吉尔的诗歌那样,从小维特鲁威的那些话就给灌输进了他的脑子里。他现在仍然能背诵出整段内容。  “下列这些生长的东西是预示水源的迹象:细长的灯芯草,野生柳树,桤木,蔓荆子,常青藤以及其他这类植物。如果没有湿气,这类植物无法生存……”  “科拉克斯去那边,”阿蒂里乌斯命令道,“科威纳斯去那边。贝科,拿起标杆,标出我说的地方。你们两个睁大眼睛。”

媒体关注与评论

  罗伯特的小说充满悬念,令人无法拒绝。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好极了……扣人心弦……令人震撼的高潮。  ——《纽约时报》 书评    哈里斯出神入化地将阴谋、凶残乃至爱情编织成了一部杰作。  ——《时代周末》“年度书籍”栏目    将结局隐瞒到最后一刻,这种能力是惊险小说家技巧的一个关键部分。不过,哈里斯全然不顾这条规定,却仍然取得了辉煌成就……哈里斯同样成功地使我们随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对畏缩、惊恐……在对火山爆发后情节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中,作家清晰地暗示了庞贝命运与“9·11”事件之间的联系……读者在这里联想到的不是学校里的历史书籍,而是两年前各大报纸的头版消息。  ——《卫报》    一流的大师……哈里斯是一位正直的作家,并不想躲藏到后现代主义那些让人不知所云的内容之中。书中没有时空错位,没有“挖掘出来的日记”之类异想天开的道具。他知道如何讲述故事,并且取得了令人爱不释手的效果。  ——《每日快报》    无法放下……很难想像比这更有趣的惊悚之作了。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位处于巅峰状态的娴熟作家……哈里斯成功地避开了描写这类题材时可能遇到的陷阱……《庞贝》这部细腻的惊险小说采用了历史小说的传统方式,名列畅销书榜首真是名至实归。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多挤出时间好好享受最后一百页,你会发现地狱是什么模样。  ——《丹佛邮报》    《庞贝》再次证明才华出众的作家能让任何题材变得扣人心弦……真实再现的气氛,丰富的人物刻画,对大自然威力令人生畏的描述——这一切表明哈里斯正处在文学创作的巅峰。  ——《休闲时刻》    利益至上,利益就是欢乐。尽情享受生活吧,明天捉摸不定。  ——庞贝古谚    那时候的人,是用整个身体活着。  ——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泰勒

内容概要

罗伯特·哈里斯,英国最重量级畅销小说,一九五七年出生于英国诺丁汉,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曾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观察者报》编辑、《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二00三年曾获得英国新闻奖,英国新闻奖被公认为英语新闻业的奥斯卡,是英国新闻业者的最高荣誉。     他自一九九三年开始小说创作,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祖国》、《谜》、《大天使》、《庞贝》和《帝国》以及五部非小说著作。其中《大天使》、《谜》都曾被改拍成电影,他本人也曾参与多部电影的编剧及制作。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对他的作品推崇备至。

编辑推荐

  《庞贝》故事发生在四天内。在公元七十九年八月第四个星期,那不勒斯湾的日出时间约为六点二十分。《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榜上榜之作,英国国家销售逾百万册,售出三十五国语言版权。揭开一个在地下埋藏两千年的秘密,原来历史小说可以如此精彩!原计划于2009年搬上大银幕,投资金额高达一亿三千万美金,是足以媲美《泰坦尼克号》的陆上灾难大片,但拍摄计划因故搁浅,令无数影迷引颈期待!

作者简介

《庞贝》
凌晨04:21
人们已经发现,火山爆发的强度与火山爆发前休眠期的长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几乎所有特大型的火山爆发都出自那些已经休眠了数世纪的火山。
——雅克-玛丽·巴尔丁杰夫,亚历山大·R.麦克伯尼,
《火山学》(第二版)
他们在破晓前两个时辰离开了水道,借着月光攀登那些俯视着港口的山丘。六个人成单列一前一后地走着,领头的是工程师。他亲自将他们从床上赶了起来——当时他们一个个手脚手脚僵硬,沉着脸,睡眼惺忪。而现在他可以听到身后传来的抱怨声,在这温暖静谧的夜空中声音很响,超出他们的想象。
“白跑一趟,”有人嘀咕道。
“年轻人应该多看看书,”另一人说。
他把步子迈得更大。
随他们嘀咕去吧,他想。
他早就感觉到热浪在开始聚集,这又将是一个无雨的日子。他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年轻,个子比他们都矮:他矮小壮实,浑身肌肉发达,一头棕色短发。他携带了一把沉重的铜斧和一把木锹,这两样工具的柄横在他的肩膀上,蹭着他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脖子。但是,他仍然强迫自己大步迈动着短裤下的那双腿,一步一步地快速向山上走去。他一直走到米塞努姆城上方的分岔路口时,才放下肩上的工具,等待其他人赶上来。

图书封面


 庞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高中时用人教版的教材,高三英语是本很厚的书,里面有个单元讲自然灾害,课后练习的阅读里是一篇信,老普林尼的侄子写给这本书的作者的,讲述收到雷克蒂娜的信以后老普林尼前往庞贝的时,记得还有什么“希望对你的创作有所帮助”,当时觉得掐头去尾没头没脑的就停在了那里,人到底救出来没有?后来死掉了么?很想往下看但是就没了,不过还是很自豪地跟同桌炫耀了我知道维苏威山在意大利(她以为在美国……),仅此而已。不久前去图书馆,不知道为什么机缘巧合地看到了在书架最下面的这本书,翻开就看到那句“故事发生在四天内。在公元七十九年八月第四个星期,那不勒斯湾的日出时间约为六点二十分。”忽然就被注定毁灭的感觉吸引,果断借回来打算寒假看,可它每天摆在那里不小心就会看到,一个手痒抓过来,就直接没放下……到后来越看越熟越看越熟,猛然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我高三时纠结了很久的那个么,这算啥命运的重逢啊……撇开之前的印象来说,作为一本小说,它实在是很精彩,我知道庞贝最终会被毁灭,但书里的人不知道,看的时候极端想向他们吼:“水道啊利益啊都是浮云啊还不快跑!”可是丫们忠实地向我展现了啥叫的“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我就也只能看着他们一步步发现了……好吧这种先知者的感觉真的很爽……当然既然不是写历史,那重点就不会只是火山爆发,在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下,还有那么多阴谋啊爱情啊手段啊,看多线小说时总会有发晕的感觉,好在这书里角色切换很自然,更妙的是根本不怕剧透,反正最大的梗是世人皆知的……即便看之前已经知道了必然的毁灭,还是会感到紧张和疑惑,我想是因为作者成功把读者的视线调到了书中人物的命运上去了,以至于那座山到底要闹哪样……随便它吧。印象很深的是那顿炫富宴会,那菜谱是要有多猎奇啊……当时罗马帝国的富人奢侈浮华(不其实不是浮华是腐化我多么想奸笑)奴隶猪狗不如详细描写下来还真是……怎么说,超出想象吧……对了顺便一说我觉得主角他真像错生在意大利的德国人……作风完全不意大利啊……
  •     1保不准看完后会做梦,我想是这样的一个梦:地表长了个突起的疮,然后喷发了,喷出来的是一块块石头,好像永远都停止不下来,石头一直崩出来,将地球的每一寸表面填了个满。然后地球就回到了没有植物和各种风化作用之前的地球。一个没有一丝土壤纯粹的岩的地球。在世界各地众多大洪水传说中,通常会有一男一女(毫不相干的,或夫妻或父女或母子或姐弟)爬到一座山顶,待洪水退去后,继续造人大业。《庞贝》(Pompeii)走的是另一条路子,跟宫崎骏的“火之七日”相仿,毕竟最终要说的都是人与自然的战争,而跟押井守的“火之七日”,是烧了赫库兰尼姆不少的图书没错,但大多是哲学书我估计,色情杂志可能了了无几,不过庞贝的色情壁画可能被埋了不少。维苏威这把火没有宫崎骏和押井守的“火之七日”来的旷日持久,两天内就收尾了,虽然前期酝酿了十七年。不过,总得来说,水是救命的象征,大洪水的本意不也是如此,所以,上一次是一男一女从山顶爬下来,这一次是一男一女从地下冒出来。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奥古斯都水道冒出来。这一男一女,一个是水管工,一个是暴发户之女。2关于维苏威火山爆发时间的争论由来已久,多数文献记载的时间是是公元79年8月24日,但也有说是79年10月24日的。认为是10月24日的人主要有两点根据:之一、于庞贝出土的钱币属于弗拉维王朝第二任提图斯在位时发行流通的货币,有人认为这些货币是当年10月发行流通的。当然提图斯的在位时间为79年6月24日至81年9月13日这点是确定的。提图斯在任前被认为是尼禄第二,按照古罗马史学家苏埃托尼乌斯的说法“从来不曾有过哪位皇帝在登上皇位时,像他这样有负众望和违背民意的”,但等他死后却又被冠以“神圣的提图斯(Divius Titus)”之名。不得不说,成就“神圣的提图斯”,那三场大灾难功不可没。那三场灾难其一就是79年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另外两场是80年的罗马大火与瘟疫。上一次罗马被火烧是在64年(此前两年,62年,庞贝遭遇了那场预警式的大地震),放火的是尼禄(众说纷纭),上一次罗马烧了六天七夜,这次是三天三夜,加上被毁了两次的庞贝,提图斯和尼禄算是共同点多多了。不同的是,尼禄是68年罗马发生骚乱时可耻地自杀的,希特勒式结局,而提图斯完全是做好皇帝做累死的。好人不好做。安东尼·霍普金主演的《提图斯》(Titus,1999)跟这位罗马皇帝没有关系,电影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提图斯·安德洛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一部罗马帝国时期的架空历史剧。之二、据说爆发的目击者之一的小普林尼记录的维苏威火山爆发时间是10月24日。火山爆发时,小普林尼跟他的母亲留在了军事要塞米塞努姆,没跟大普林尼,他舅舅,一道出海。小说中大普林尼最初的计划是前往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庞贝以北的一座城市,但在铺天盖地的火山天气下登陆时却发现到了斯塔比亚(Stabiae),庞贝以南的一座城市,这三座城市都毁于那场维苏威的怒火。既然小普林尼没跟着去,他如何确切知道大普林先去了趟朋友的宅第,然后才因毒气而亡,这样的顺序?当然历史真相如何,无人知晓。重要的是着重这部分作者进行了再创作。这里面定有个递送消息的人,当时在现场但却最终幸存下来的人,于是水管工横空出世了。在小说中大普林尼被描述为因为火山碎屑流,抽空了氧气,窒息而亡。火山碎屑流是某些火山爆发的一个平常但极具毁灭性的结果。他们主要为液化的气体、灰和岩石(被称为火山灰或火山碎屑),可能从火山出气孔以7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外喷出。气体通常是在温度100-800 摄氏度。火山碎屑流通常在地面和在重力下向下坡行,他们的速度取决于山坡的倾斜度和碎屑流的大小。假若因为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的《影子写手》(The Ghost)而遭遇不幸的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很多人猜测就是这样那样的政治因素,最终能将罗伯特·哈里斯的《庞贝》(Pompeii)也搬上大荧屏的话,火山碎屑流以及之前的浮石雨、冲天而起的烟柱将是三大不容错过的大场面。3在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城挖掘出来的一些画描绘维苏威火山在79年大喷发前的样子,当时它只有一个山峰。每次火山喷发,维苏威就整一次容。79年之后维苏威彻底活了起来。即便在79年至1631年间,已证实喷发过的年份就有203年、472年、512年、787年、968年、991年、999年、1007年和1036年。其中512年的喷发最严重,当时日耳曼民族一支的东哥德人(Ostrogoths)统治着意大利,处于东哥德王国(The Ostrogothic Kingdom)时期,那一年东哥德王国的国王狄奥多里克大帝(Theodoric the Great)特别免除了维苏威火山山麓居民的赋税。想当年,普林尼还跟日耳曼一支的考契人(Chauci)打过架呢,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维苏威火山于1631年12月16日再度喷发,这次造成了更大的伤亡,如果罗伯特·哈里斯打算写续集的话,这是个切入点。1631年以后火山喷发特征发生变化,火山活动持续不断。可以观察到火山活动分两期:静止期与喷发期。静止期火山口封闭,喷发期火山口几乎持续张开。 1660年至1944年间观察到约有19个周期。猛烈爆发之後,即由喷发期转入静止期。其间大喷发的年分是1660年、1682年、1694年、1698年、1707年、1737年、1760年、1767年、1779年、1794年、1822年、1834年、1839年、1850年、1855年、1861年、1868年、1872年、1906年和1944年。每一喷发期长度从6个月至30.75年不等,静止期从18个月至7.5年。 所以罗伯特·哈里斯起码可以写二十部续集。如果要写前传的话,斯巴达克斯(Spartacus)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公元73年,斯巴达克斯在维苏威山顶扎营与罗马军对抗,队伍一度发展到二十万人,后被克拉苏击败。我们就说维苏威火山的喷发是斯巴达克斯和他那六万名沙场战死兄弟、以及被庞培消灭于北意大利的五千名逃亡兄弟和被钉死于从罗马到加普亚一路的十字架上的六千名俘虏兄弟累积而成的咒怨吧。4小说并非惊天动地,那些《卫报》、《每日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评价都是他们英伦式的夸大其词,如果你听说过《小不列颠》(Little Britain),大概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这跟国内流行的书腰名人寄语没多大区别。小说并非惊天动地,但仍然值得一看。特别是一些历史小道具,像奥古斯都水道、地下水库等等恰到好处因时地宜的利用;另外,就像之前说的那些烟柱浮石雨火山碎屑流的大场面,以及一个幻灭重生的结局,都是看点。剧情的推进虽然不时让人感觉过于刻意而为之,但各种线索设置利用都挺圆满。当然,你可以说,所有设计的机关都通俗易懂,就像为了安排主角躲过最后一劫之前作者早早地就把王牌亮了出来,P300:阿蒂里乌斯将科蕾莉娅的斗篷贴在脸上,使劲闻着她的体香。也许她试过从她父亲身边逃走。她恨他,但他绝不会放她走。他估计他们一定排成队走出去,可能很像斯塔比亚庞波尼阿纳斯的别墅里发生的那一幕。头上裹着枕头或毯子,火把带来一丝亮光,然后走进那石头雨中,可是走了哪里?什么地方安全?他开始从工程师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样的屋顶会那么坚固,能够承受住八英尺厚浮石的重量?平坦屋顶显然承受不了,肯定是用现代方法建造的建筑物,一个拱顶会非常理想。可庞贝什么地方有现代化的拱顶呢?首先,作者还是先将读者引向了暴发户的浴室,算是混淆视听,让自己最后的设计令人大吃一惊。但我们只要想想,在那个时代,奥古斯都水道附近的城市都有的大屋顶是什么就知道真正的答案了。5除了相当硬性感觉的剧情安排外,我是说水管工对暴发户之女的不离不弃,特别是这个核心情节,就算对方是泉水女神埃吉丽娅本人,就算是我死五个前妻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老天,他们之前才见了两面而已,她就为了他告密,而他就为了她赴汤蹈火(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然后happy ending,让人多少觉得违和感。不过倒是有这样一个被庞贝毁了的爱情故事,如果你想要反面教材的话,这个故事来源于地中海民歌《伤心欲绝的索菲娅》(谁找到这首歌请告之,希望这不是一首杜撰的民歌),故事说的是一位正在祈祷的古罗马大酒商之妻突然胸口剧痛,咯血不止,女儿索菲亚急得直哭,于是未婚女婿卡洛自告奋勇快马前去庞贝老家取止血石,是逢维苏威发威,于是再也没回来。还有以下一些是让人觉得违和感的:比如说模仿普林尼引用教科书;比如说,虽然以水管工为主视角,而名义上的女主角暴发户之女实则没多少戏份,就算是暴发户、普林尼老大爷、水管工前任的那具尸体和浮石的戏份都比她多;此外,像“工程师”(我坚持称之为水管工,这个职业自古至今都很有前途,特别是吸引异性的时候)、“别墅”这样时髦的词语突然被放到两千年前,更是让人觉得大大地违和。如果你在东汉时跟人大提特提什么工程师别墅,非被邓太后扇到死不可。但是——英文中“工程师”(engineer)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ingenium”,意思是才能或创造力。别墅这个词则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一个家庭在郊区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当然,距离那次庞贝被埋要一千多年后才文艺的复兴。另一方面,在英文里,通常人们把第一居所的房子叫做house,第二居所叫villa,有鉴于此,如果你有两栋房子,你可以把其中一栋称作别墅。这是个冷笑话。不过,要是真正追溯起别墅的起源,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起始点,因为你可把秦始皇在骊山修建的阿房宫称作别墅。但是,谁怪是洋人发明了这些时髦词儿呢。6据说,跟秦始皇兵马俑一样,庞贝最初也是被农民挖到的。公元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农民在深挖自己的葡萄园,他高举锄头“哐啷”一声,好像掘到了一块巨石,但怎么使劲也拔不出锄头。那块巨石其实是一个金属柜子,锄头穿透了它,柜子里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首饰及古钱币。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庞贝,那就是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南部黄河故道中发现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不过它不是被七米深的火山灰所埋,它毁于黄河泛滥而被泥沙深埋五米地下,年代倒是比庞贝要久远。庞贝挖了几百年后,曹操墓也挖到了,题外,于2002年终于将旧日的港口也重见天日了,而罗伯特·哈里斯的这本小说,当然不是挖出来的,成书于2003年。71997年,庞贝城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例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还有中国的丽江古城。后者现在成为许多小资的人生目的地之一。两千年前,小资都聚集在了庞贝,当然,还有奸商,或者基佬。庞贝官方网站:http://www.pompeiisites.org/PS.有多少人是在五角丛书的《世界49大谜》中初识庞贝的?对于我来说,这真是个了不起的回忆。《世界49大谜》:http://club.pchome.net/thread_1_15_3828.html
  •     整个故事就是在描写火山喷发之前的种种迹象中展开的。有点推理的情节,但是很牵强,因为最后火山喷发、庞贝覆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个结果被读者知道的推理故事注定不会太精彩。 另外文中大量描写了当时罗马的贵族阶级中的钩心斗角、权利游戏,除了普林尼的《博物志》之外,其他的部分貌似与故事的主线没什么关系……至于努力出身控制庞贝的暴发户更是显得多余……另外就是男主和女主的爱情,那么的模糊以至于我都没发现他们是怎样互相吸引的……难道是第二次在庞贝见面的时候男主看到了赤裸上身的女主顿起色心(纯属YY……屌丝的逆袭……)比较出彩的还是本书的最后部分,为科学献身的普林尼,以及“人总会死的,只有书籍才是永恒”,都很不错,在最后男主实施大营救的过程中也充分显示出他的机智,结尾的桥段还是比较像一部小说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次对古罗马水道的强大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真想亲眼看一下。小说的视角选择很独特。
  •     大一开学就发现了 大二上学期末才读完 挺好看的
  •     豆瓣阅读
  •     那是不曾遇见的恐慌。
  •     不喜欢这种故事,纯粹是为了作者才看的。
  •     剧情平静之中见紧张,文笔特别棒。强推~
  •     一千多年后,庞贝成为了一座名扬天下的城市,神庙、竞技场和街道,挤满了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在凯撒大帝乃至帝国灰飞烟灭之后,庞贝建造的一切仍将继续存在。
  •     无论男子还是女子,我崇尚的是英雄气概。P.S.这本书的家装描述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相差不多,西方的庭院、软装倒是几百年不变,连香体油也不变,玫瑰花种植也不变,只想说好喜欢!!!
  •     讲火山喷发的周围的事。
  •     面对它,不要放弃。面对它,像个罗马人。
  •     读的过程很压抑 也是我花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
  •     一口气读得很过瘾。不光是灾难再现,还有今日的政治博弈。
  •     当年从图书馆里借的第一本小说
  •     好像也只能这么结合着写了。
  •     依稀记几句中二的台词 想重读 突然发现高中时期自己真的是读了不少书 大学却荒废了啊⋯⋯
  •     描写的很细致、我会说我觉得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火山的奇奇怪怪的化学吗
  •     “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处在被毁灭的过程中呢?谁能说将宇宙聚合在一起的那种力量,也就是哲学家所称的‘逻各斯’,没有在瓦解呢?他跪在地上,将手插进沙里。即使在沙粒穿过他的指间时,他在那一刻也知道一切都会被彻底毁灭——他自己,普林尼,柯内莉亚,赫库兰尼姆的图书馆,舰队,海湾四周的城市,水道,罗马,凯撒,一切曾经生活过的生命以及一切曾被建造出来的东西:一切最终都会化为浅滩,化为永不平息的大海。谁都不会留下一个脚印,甚至都不会留下一份记忆。”
  •     文字特别棒。写得好翻译也好。情结很紧凑,很有代入感
  •     即使知道了毁灭的结局,仍心惊动魄到最后。最后男女主角终成眷属可喜可贺。
  •     近距离地再次了解了庞贝一次
  •     说不上吸引人,带回家看了几页就睡着了~ 估计是中译本的关系
  •     个人认为这个故事很糟。
  •     放假前借的,开学前最后几天才开始看,坐在广州图书馆四楼看完了最后100页 挺好看的,感觉和这个作者很有缘啊,那本恐慌指数就是冥冥之中超技巧的想起来了 明明知道后面火山要爆发,但还是看的好紧张,看完后对罗马的历史好感兴趣 里面的爱情部分有些突兀,我都没明白是怎么喜欢上的 明天就开学了,哎下次什么时候能悠闲地坐在这看书呢 希望这学期多看一些书,少玩手机电脑 去年看书太少了 2016.08.28
  •     这本书历史地理的普及价值要高于其小说价值,至少是勾起了我想去看看的欲望。
  •     神秘的境地
  •     震撼 无以复加 有机会一定要去庞贝遗迹看看
  •     背景融入很好,水务官的视角切入别具一格,火山喷发的详尽描述颇具气势,然而爱情故事的插入让人略槽,老老实实写个纪实灾难大概不太好卖吧(……
  •     最后还是很震撼的。“如果你想要勇敢,要先学会恐惧。”马丁也这么说来着。普林尼太可敬了。
  •     全篇在维苏威火山爆发时达到高潮,天崩地裂,昏天黑地,漫天黑烟掺杂着火山岩石、毁灭了庞贝。
  •     墙裂推荐
  •     前期感觉没啥意思,后面引人入胜。以奥古斯都水道为线索,与时代结合的不错!
  •     庞贝
  •     再读依然爱不释手
  •     真是一部很精彩的历史小说,尤其是去过了庞贝遗址后,更是心中无限感怀!
  •     在图书馆花了三整天看完的,回去又买了一本作为收藏!
  •     大一时零星读了点,现在就想到地下室一个场景完整情节一个都想不出来,多久没读书失忆了么= =
  •     巧妙的还原了历史,但又抽离了历史。庞贝古城的毁灭,火山的喷发,大自然的报复……嗯嗯 庞贝的娼妓文化……
  •     很紧凑的休闲读物
  •     一口气读完..译文本读起来感觉有点无力...最后的最后告诉我们活着总还是有希望的
  •     多线条穿插进行却不显杂乱,引人入胜,看到最后才恍然作者其实早在开头就告知结局。
  •     末日之前我们都在做什么?“人类总是将自己置于一切的中心,这是我们最大的自负…如果我们能生活得再好一点,再节俭一点,我们的美德变会有所回报。”末日之时我们又能做什么?“面对它,不要放弃;面对它,像个罗马人。”
  •     “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是生命的短暂”
  •     #2014年读过的书# 很精彩的一本历史小说,以一位水务官作为主角,讲述了庞贝古城被火山吞没前四天内发生的故事。整本书的看点颇多,历史,悬疑,爱情,惊悚... 看完此书,给我最深印象的有两件事:1,火山爆发的惊人景象,就像封面上的推介文字“本书的最后一百页,将为你描绘出地狱的景象”;2,距今两千年前,人们已经可以在地下修建管网,进行长途输水,这简直是一个工程奇迹!
  •     有时候,残忍程度,与智商成正比。
  •     将结局隐瞒到最后一刻,这是惊险小说家的关键能力亦或是常识。罗伯特·哈里斯用书名堂堂正正地背弃了这一点,却反而让读者被他牵着鼻子走。并没有巧妙的悬疑设计,却足以让你放不下手。而这样自发的已得知结局,使读者以上帝视角的身份与角色共同迎来庞贝的毁灭——他们大多数必将与庞贝成为历史的尘埃,他们对此一无所知,而我们也无能为力。这一点又在另一种程度上展现了在自然面前,人类何其渺小。罗伯特·哈里斯在无意识(或许)的情况下创造了这种氛围。毫无疑问,罗伯特·哈里斯创造了一本一流的惊险小说
  •     人性,枷锁,爱与救赎
  •     这本书很抓人,读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这些都是枉然最终大家都会死,结果最后男女主居然活下来了!
  •     是本好书。只可惜借给了别人一去不返。故事写得好。
  •     自从看过BBC是纪录片后,我对于庞贝就有很大的幻想,如果本书能再从多点科学角度是描写末日的话,那就好了。
  •     三星半吧,下次试试西塞罗那个系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