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尽头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都市 > 路的尽头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5
ISBN:9787805677897
作者:[美国]约翰·巴思
页数:207页

书籍目录

一、在某种意义上,我是雅各布·霍纳
二、这所学校,坐落在镇东南方一片开阔的地上
三、拒绝赴宴不成,有苦难言
四、我从椅子上醒过来,浑身僵硬硬
五、伦尼的笨拙吸引了我
六、九月里,该去看病了
七、性之舞:倘若人没有别的理由选择赞成
八、我所承受的负疚与自我轻蔑都难以忍受
九、有件事我想不该告诉乔·摩根
十、九月里,伦尼精神的令人苦不堪言
十一、第二天一大早,我突然了
十二、我站在摩根家的起居室里,外套也没脱

作者简介

约翰·巴思(一九三○—  )在一九五八年出版的《路的尽头》中,以冷隽之笔,写了一个“三角性爱”的不幸事件,笔端透出了嘲讽和感慨。它触及了当时美国生活比较宽裕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之中一种社会风尚、一种社会病。
本书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图书封面


 路的尽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下:1,对话可以讨论意义和内心,假定这些----内心、人格、精神----是存在并不变的,是目前双方都能看到的结果,是对话前提2,讨论的意义可以不和当下利益挂钩3,人物的对话不一定立刻转化为行动,基于人物内心困惑、当下情境,以及人物的来龙去脉4,对话产生“意义”:仅特指在该文本中具备的价值,深入地说,故事中的人物所言,皆非刻意指向真理,也不一定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在对话中的唯一真理可能是:所有对话若非出自心相,都是皮毛。既不能代表人物真实所思,也不能持续对人物产生影响。说过即忘。对话产生化学反应,超出预料,人物说出预先没想好的话,但自认为是有价值的话。5,对话不以冲突作为对话唯一价值6,对话的紧张感来自于对话对于价值的索求:说服、胜负判断、智慧高低、反应快慢、心理治疗效果、时间限度、自我猜忌7,陈述的事实部分,作为对话的依据和限制8,人物言语中的自相矛盾之处,作者不揭示,让观众暗自发笑大部分日常对话中,附和、凑趣、缺乏生动的想象力和自我反省,水龙头没关,可有可无,既不构建或消解意义,也不催生行动,是为标准废话。语言的尽头即路的尽头。枯竭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景象。
  •     ——约翰•巴思《路的尽头》读后在北京北礼士路新华书店总局院子里一个昏暗的大书库里,找到这本灰尘蒙面的小说《路的尽头》,在此之前,我曾在野草书店找到过约翰•巴斯26岁时写的处女作《曾经沧海——一出漂浮的歌剧》,《路的尽头》出版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与前一本书仅隔了一个年头,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这本《路的尽头》阐述了美国五六十年代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之中存在的一种风尚或者说社会病,几十年来这种社会疾病正在蔓延,上自显赫的社会精英阶层,下至年轻学生,在高科技、高增长、高消费这根魔杖的指引下,世界范围的广大地区也许正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处在中国这样一个上升阶段的国度里,作为一个社会人,今天读《路的尽头》似乎更有一种特殊的意味。《路的尽头》人物简单,情节也简单,却以冷隽之笔,把平庸的生活里滑稽、可笑、可叹的人和事刻画得淋漓尽致,它描绘的不过是一个“三角性爱”事件,笔端却处处透出讽刺和感慨。作品中的三个人,一个叫雅各布•霍纳,是一个学院的英语语法教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生。一个叫乔•摩根,是同一学院的历史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另一个是乔的妻子伦尼•摩根,一个中学的英文教师,也是一个学院的毕业生。霍纳是当事人之一,也担当了讲述者的角色。作品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以及其内省和议论,为我们讲述着故事的来路去脉。首先霍纳在作品中一出现,就是一个病人,他是到医院看病去的。害的是某种癫狂症和忧郁症。医生建议他最好去做一些规范性的工作,进行工作治疗。霍纳于是成为一个学院里的英语语法教师,而且还成了同事乔•摩根夫妇的朋友。这个癫狂病患者拥有那个时代人性里共有特征,他对性爱中的庸俗、无聊、荒唐、可笑极尽挖苦的笔墨,主人公与一个偶然相识的40岁女人发生性关系时,还在心里油腔滑调地插上一句:“我在心里也给弗洛伊德博士行了个礼,”以对当时广泛流行的弗洛伊德学说的嘲讽,和对当时性关系混乱的社会病的讽刺。霍纳与乔•摩根的妻子伦尼发生性关系也是在一种根本没有爱情和好感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当自己还是一个少女的时候,就有过赤身裸体跟初次见面小伙搂抱一起的伦尼,她从内心里是真正地厌恶丈夫的好友霍纳的。因此她把自己的出轨归结为霍纳的强奸,后来又颠覆以前的说法认为自己从心里是乐意的。而更有意味的是乔•摩根认为自己的妻子跟朋友发生性关系本身问题不大,关系大的是要能够符合他的某种哲学,至于这种哲学究竟是什么,他的妻子与妻子的性伙伴都无法搞清楚,他让他们继续发生关系,他们一边听任性本能发展他们的三角关系,一边不知道自己将要到哪里去,路的尽头是什么?结局肯定是悲剧性的,最后性本能摆布了三个人的生活航向,伦尼堕胎致死,为伦尼堕胎,霍纳答应了医生的要求承诺用后半生做医生的特殊试验病症病人。乔•摩根因涉嫌与妻子死亡有直接责任被学校开除,他在小说最后出现时是一个将死之人给霍纳打的一个没有答案的电话:伦尼的事情该怎么办?!是问话,也是回答。一切都没有答案。巴思所处的年代时值二战之后,美国成了西方第一强国,却又迎来了社会失衡的年代。对理性与进步,社会上普遍产生质疑,约翰•巴思从青年时代起,就加入了存在主义与黑色幽默这种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大合唱。他认为当时文坛纷纷推崇弗洛伊德和劳伦斯是很片面的,他认为应该发扬菲尔丁、斯泰恩和乔伊斯的风格特色,直面人生、直面人性,反对罗曼史那套写传奇的传统,作家应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笑人间。笑苍生愚而自庸,陷自身欲念之罗网挣脱不得。其实弗洛伊德并非提倡纵欲,相反他说过我们的时代的文明乃是建立在对本能的压制之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为此做出一部分的牺牲。所以约翰•巴思是否真正公平地对待弗洛伊德我们在这里姑且不作多论,但值得肯定的是,巴思的《路的尽头》给了我们一次有意义的阅读经历。文章来源: http://changfajianduan.blog.tianya.cn/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为什么过往的书籍在我脑海中都消失了,只有一丁点文字印在我身上。
  •     大爱!
  •     纸张不太好,封面也有点糙,有点像盗版
  •     巴思!叫人激赏啊!
  •     啊哈哈哈老T的老婆估计会这么玩完,假道学真要命.
  •     我看过的最荒诞的三角关系
  •     与《客迈拉》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适合做剧本。总有些人认为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差点就被洗脑了。
  •     John Barth
  •     没门槛没诚意
  •     丈夫亲自把老婆送到第三者那边,也真真是醉了,难道不知道有些伦理道德之事不需要寻根究底吗?!
  •     比起The Floating Opera,这一篇显得就不够聪明了,故事也弱了太多。基本遵循了Barth的一贯特征——以近乎偏执狂的思辨穷尽一切日常或崇高的现象,穷尽以同时达到意义与无意义,以黑色幽默和日常对话贯穿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的追问。还算有趣的点:可以忍受无情绪,却不能忍受无天气;转化为语言的体验对体验的背叛;没有选择则没有存在,因此不如带上面具;一个人成为病人,只是因为他选择了一种只有通过治疗才能获得解救的存在方式;以不敬的方式返归真诚。
  •     我觉得是翻译问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