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热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都市 > 虚构的热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214033932
作者:苏童
页数:260页

章节摘录

书摘    露天电影    直到现在我的记忆中还经常出现打谷场上的那块银幕。一块白色一的四周镶着紫红色边的银幕,用两根竹竿草草地固定着,灯光已经提前打在上面,使乡村寂寞漆黑的夜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明亮欢快的窗口。如果你当时还匆匆行进在通往打谷场的田间小路上,如果你从城里赶过来,如果新闻简报已经开始,赶夜路的人的脚步会变得焦灼而恐慌。打谷场上发亮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它打开了, 一个原先是空虚的无所事事的夜晚便被彻底地充实了。    农用拖拉机、打谷机和一堆堆草垛被人湮没了。附近乡村的农民大多坐在前排,他们从家里搬来了长凳和小板凳,这样的夜晚他们很难得地成为了特权阶层。更多的是一些像我们这样来历不明的孩子和青年人,他们在人群里站着,或者在一片骂声中挤到前排,在一个本来就拥挤的空间里席地而坐,对来自身边的推搡和埋怨置之不理。银幕的反面也有人坐着,那些人显得孤傲一些,为了不与他人拥挤和争吵,情愿欣赏一部“左撇子”电影。电影开始了,打谷场上的嘈杂声渐渐地消失,人们熟悉的李向阳挎着盒子枪来了,梳直发的让年轻姑娘群起效仿的女游击队党代表柯湘来了,油头粉面的叛徒王连举来了,阴险狡诈的日本鬼子松井大队长也来了,孩子们在他们出场之前就报导了他们的消息,大人让他们的孩子闭嘴,实际上这是一次人群与电影人物老友重逢的欢聚。打谷场上的人们凭借经验等待着那些朋友的到访,不管是英雄还是坏人,他们一视同仁,热情地报出你的名字。如果正是冬季,西北风会搞些恶作剧,那些出现在电影里的人,男的,女的,他们的嘴脸都随风歪斜着·不仅是坏人,好人或者英雄也被讨厌的大风吹歪了嘴脸。我记得在一个大风之夜,美丽的女英雄柯湘始终歪着嘴巴高唱着《乱云飞》。    打谷场上的欢乐随着银幕上出现一个“完”字而收场,然后是一片混乱。有的妇女这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尖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也有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突然扭打在一起,引得众人纷纷躲避,一问原因,说是在刚才看电影时结了怨,谁的脑袋挡着谁的眼睛,谁也不肯让一让,这会儿是秋后算账了。我那会儿年龄还小,跟着邻居家的大孩子来到一个个陌生的打谷场,等到电影散场时却总是找不到他们的人影了,因此关于露天电影的记忆也少不了那些令人恐惧的夜路。    我记得那些独自回家的夜晚,随着人流向田间小路走,渐渐地同行的人都折向了其他的村庄,只有我一个人走在漆黑的环城公路上。乡间的空气与工厂区完全是两种气息,干草的清香和农家肥的气味混杂在一起,扑进你的鼻孔。露天电影已经离你远去,这时候你才意识到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不安分的孩子开始为一部看过多次的电影付出代价了。代价是五里甚至十里夜路。没有灯光,只有萤火虫在田野深处盲目地飞行着,留下一些无用的光线。有几次我独自经过了郊外最大的坟地,亲眼看到了人们所说的鬼火(现在才知道是骨殖中磷的元素在搞鬼),而坟地特有的杂树乱草加深了我的恐惧。我摆脱恐惧的方法就是不向恐惧的事物张望,我向公路的另一边侧着脸,侧着脸狂奔,听见风呼呼地划过我的脸颊,听见坟地向身后渐渐地退去。当城郊结合部稠密的房屋像山岭一样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我觉得那些有灯光的窗口就像打场上的银幕,成为我新的依靠。我急切地奔向我家的窗口,就像两个小时以前奔向打谷场的那块银幕一样。    金鱼热    一个东南Ⅱ的国王到我们那个城市去游览了三天,走的时候带走了一缸会有中的极品,这是七十年代的事。我在街头听人议论这个国王,还有那些金鱼。我没有记住那些金鱼的名称,但是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赠送金鱼给围王的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有人认识他,说他人很笨,就是养鱼养出了名堂。大家议论的不仅是同王和金鱼,还有那个市民的光荣。    金鱼热随后悄悄地在我们城市兴起。    我突然发现城市里有那么多人养金鱼,我却一条也没有,这使我闷闷不乐。那是一个容易失去却难以拥有的年代,没有地方出售金鱼,就像没有地方出售鲜花一样。我总是在一个邻居家的鱼池边用攫取的目光亲近那些美丽的鱼类,无法拥有渴望的东西是孩子们最大的心事,连我的家人也渐渐知道了我的心事。我姐姐一定不止一次地告诉别人:我弟弟一直想要几条金鱼!我母亲则告诉她在工的同事:我儿子想要金鱼想疯了!    我头一次得到金龟的狂喜只持续了短短的五天。是我姐姐带回了那四条品相优美的“五彩珍珠”。我记得那四条金鱼红色脊背上洒满白色的斑点,有邻居孩子告诉我,“五彩珍珠”是很好的品种。我记得那四条红色的脊背上洒满银色斑点的金鱼,记得这些金鱼带给我的五天的喜悦。那五天里我出没在养鱼人出没的水塘和护城河边,我拼命打捞鱼虫,为金鱼囤积食粮.我不知道我的金鱼饱食过度濒临死亡的边缘。    我一直记得我拥有“五彩珍珠”的准确时间,是短短的五天。第五天下午我放学回家,看见的是四条翻了肚子的金鱼。我至今羞于提及我当时的表现,在一场惊天动地的痛哭声中,我忘了追寻金鱼的死因。我从未见过死去的金鱼,死去的金鱼是如此丑陋,从美丽到丑陋,仿佛是一个狡诈的骗局。我觉得自己受到了嘲弄,不仅失去,同时也受到了伤害。我的痛苦一定使我父母感到震惊了,我记得我母亲一反平时不许诺的习惯,告诉我一定帮我找到新的金鱼。    后来我母亲就把那条歪尾巴的小金鱼带回了家,它当时混在几条稍大的被人们称为“丹玉”的金鱼中,显得那么卑琐而低贱。所有的金鱼都还没有变色,而“歪尾巴”只有半指大小,黑乎乎的,甚_牟看不出它是什么品种。它太特殊了,尤其足那条歪尾巴,它与金鱼之美背道而驰,我以一种嫌厌的心情给它取了这个名字:歪尾巴。  我的养鱼生涯到了后来是三心二意的,小是因为金鱼不再可爱,而是因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有了其他更大的心事。金鱼热在城市里渐渐退潮,我的那批“丹玉”在几个月中纷纷离我而去。可是我注意到”歪尾巴”的生命力,它在我的鱼缸里越来越显示出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在孤独和饥饿中成长着,身子悄然泛出了红色,而它额头上方越长越大的眼睛正用矜持的态度告诉我,我不是歪尾巴,我是一条“朝天龙”!    我要说的就是这条歪尾巴的“朝天龙”。在所有美丽的金鱼逃离我的鱼缸后,在我对金鱼渐渐地失去兴趣之后,它一直伴随了我四年时光。四年之后我已经远离家乡,在北京的学府里寒窗苦读,那些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想起过我的歪尾巴金鱼。有一天我收到我姐姐的来信,信中提到了我的最后一条金鱼,说歪尾巴死了。她总结的歪尾巴的死因是一把梳子,她梳头时不小心将梳子掉进了鱼缸,梳子与金鱼一起呆了一会儿,梳子没事,金鱼却死了。    我承认是歪尾巴金鱼的死让我重新回顾了我短暂的养鱼生涯。我最终对这些小生命充满了歉意,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像我对金鱼的饲养注定不能修得正果,我不能将极品金鱼奉献给任何国王,我的歪尾巴金鱼甚至不能奉献给我自己。这是一条世界上最倔强的金鱼,它最终背叛了应该背叛的人,将自己奉献给了一把梳子。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书写与摄像系列”最初,文字与图形是二位一体、混沌不分的,那是人类最初的书写。这种书写既有意象式的直接,可以迅速地透进心灵,又使思维包裹了一层诗意。所以,列维一斯特劳斯说,原始人的思维是诗性思维,有野意。    后来,文字迅速生长、成熟,掌握的技能也多了起来:叙事、状物、摹情、思辨,诸般器具挥舞到圆熟。语言即思,人类的大脑由此锻炼得有如精密的机械,泛滥的文字大军里多了无数深沉的面孔,只有沿着互联网的网状路径才能觅见一些直接的诗意了。与此同时,图形作为包袱被文字甩掉之后,也经营起一片图像的王国,储备着养眼的丰富资源。只是具有权力意志的理性的人们相信:知识就是权力,而知识是由文字堆起来的高深的理论和玄妙的公式。睁眼即获闭眼则失的图像是不可靠的体闲品,以钻研图像为抱负的人也要搬来文字方程式做救兵,等到在图像里又挖掘出一堆文字来,方才心满意足。    几年前,有人喊“来了”的“读图时代”,无非是工具理性式的噱头,是一个造了来使使的时尚工具。其实,图像一直就在那儿,只是捡拾者寡而已。图像是一种碰触到不同光亮的眼睛就会催生不同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结果像哈姆雷特一样    多。这种结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积累,一种成长,当然也    是一种知识。有智商,也有情商;有智识,也有情识吧。    这套丛书的立意并不新鲜(丛书名里的两个词也被一些率真的人声讨过),甚至面目上也跟当前打着“视觉”或“读图”之类旗号的“出版工程”差不太多。但我们的出发点可能会有些不同。我们不想找来一堆图,然后再为图而文;也不是要有了文,就找一些相干不相干的图来作作装修。我们尽量让两者各说各的话,说自己能说的话,甚至是看似不相干的话;但却总有着相互发生的因缘。也许我们并不总能做到这一点,但有一点是我们的宗旨,那就是我们将尽可能让两者都把自己的话说得更真实些,或许也是更动听些。                                                          编者

书籍目录

自序
Part 1
1 自行车之歌
2 关于冬天
3 夏天的一条街道
4 雨和瓦
5 河流的秘密
6 三棵树
7 飞沙
……
Part 2
……
Part 3
……
Part 4
……
自序七种
答自己问

作者简介

《虚构的热情》这篇文章可以看做苏童的创作独白:“一个人瞬间的独语成为别人生活的经典,一个人原本孤立无援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字覆盖了成千上万个心灵。这就是虚构的魅力,说到底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无论是一个场景,还是一个女性的表情、动作,还是用文字对一个街角的素描,在苏童笔下都显得不同凡响。

图书封面


 虚构的热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题记: 那是我第一次读苏童的文章 很讽刺的是 我是在试卷上读的 我一向出了名的讨厌跟官方沾边的东西 还是在考试这么个别扭的时刻 就在带着这种偏见的态度下读了下去 心里隐隐有些触动 但看到下面的弱智问题后 那隐约的感觉随之溜走了 还装模作样的答了几道题几天后,老师开始了试卷讲评 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们有没有把它当环保题材的?既然老师这么说了 当然没人敢说有 接着 我们亲爱的老郑 开始缓缓的为我们讲述着这篇文章的秘密 那隐约的感觉又回来了 而且愈加清晰 我觉得 苏童这篇文章写得像诗一样 充满灵气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顾城 他带着诗人特有的敏感 发现了河流的秘密 虽然之后我有看过苏童的成名作 代表作 可都没有这篇这么震撼 真的 读完后有一种被人抛弃的悲哀有谁曾想过 河流是有秘密的 现在有谁还在乎河流吗? 人人向往的都是水清沙白的马尔代夫 或者没钱 起码去去大连 有谁还在乎还记得离家门口不远的那条陪伴你成长的河流吗?河流是有秘密的 你知道吗 你不知道 是因为你从未走近他的心里 河流是个庄重的词 庄重得以至于苏童要特别声明 允许他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他家门前瘦小的河 那门前的河流是个长不大 忧郁的饥饿孩子 他那么瘦那么干瘪 却还要承载着一艘艘货船 忍受着岸边堆积人类自大的产物 从未听过河水奔流的波涛声 河流一直在缄默 一个本该嬉笑玩耍的孩子 却迟迟不肯发出声音 也没有任何大人关注到这件事 他不高兴了 他不开心了 他拒绝了作为一个河流人类给安排的责任 对每一个停泊船说 快点走开,快点走开!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孩子发现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还给你们,我不管!一次游泳中 发现了河流的秘密 更贴切的说 是靠近了河流的秘密 这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偏爱鱼的眼睛 却偏偏憎恨人的 这透露这邪恶心灵的窗户 可现在 他和鱼也有了隔阂 而我们 早以被河流抛弃。
  •     这像是本充满神秘色彩的书,可以这么说吧。在三天后终于将其搞定,似乎像是完成一份任务,但又没人强迫。书的开始很安静,每有几个题目就会出现插图,如作者开头说的,他感觉图与文字可以相辅相成,更加完美。看着似乎感觉那个年代离自己很遥远,像比自己长一辈的生活,恰似那份单纯的生活令人向往。关于单车,关于哪个牌子的最好,谁家要是有了一身什么样的衣服就会有怎样骄傲的心在邻里面前。又有几家贪污几家鱼头,几家女人拥有几家情怀。这些让人向往那时的生活,因为没有经历所以总感觉那是些迷,迷就会让人着迷。就像是自己的母亲讲的过往的生活或是老师们说的一样。但如今,每每走在拥有大地的路上,燕边,看着那些天然形成的风景,曲折的河,光秃秃的树枝。多么感谢这生活的一切,多么美丽。不断有左邻右舍的家庭妇女聚在一起聊天说地。她们就算“奸诈狡猾”或也抵不上城里人的一根汗毛了吧。
  •     《虚构的热情》--苏童《虚构的热情》在我的认识上有个误区,我在合肥看到的时候,觉得封面有点熟悉,又不知道是为什么,有次拿给小卡看,小卡说,这不是《站台》的剧照吗!原来如此,于是,我以为在随笔好写好挣钱的时代,苏童也拿起笔写影评来了,随笔的确是随笔,只是,是具有苏童风格的随笔罢了。一直喜欢苏童冷静而细腻的对镜像描摹,他的笔触犹如目光穿透阳光,穿越墙壁,直视心灵。我最喜欢的他的作品,是《后宫》,小小的皇帝有着游走江湖艺人的梦想。苏童见长的是短篇小说,甚至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美誉无关我的事情,我喜欢在他文字下的那片阴凉里呆着。这本集子,倒像是专栏合集,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开始写专栏了。向来觉得专栏作品的烟火气很重,电影、茶、亲情、建筑,到了苏童笔下,还是一番凉意。260页的书,28元的价格,相比较于对他的喜爱,并不是很难的。我却,在家乡没买,在异乡的夜,我笃定的拿下,好像多了一份在外的冲动,不知道那份冲动里,有没有一份少年的血气。http://www.blogcn.com/User4/mayjoy/index.html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苏童的书.最近很喜欢... 文字很打动人.
  •     苏童的文字有平静到让人落泪的感觉
  •     炒的当年好冷饭,冲着封面和配图多给一颗星。
  •     2006.9
  •     一直都很喜欢苏童。
  •     大部分的都讲了
  •     被书的封面忽悠,以为是一部关于电影的书,其实不是,就是一本随笔,个人感觉文字一般,但是用文字营造的氛围相当美好。。。
  •     PART1是我喜欢的感觉。
  •     对其中的叙述性散文倒是没什么感觉,很喜欢其中的议论性文字,甚至有几段话使我醍醐灌顶。
  •     老早看的,内容已经模糊了,但是有些关于生活场景的描述很出采!
  •     这本书读上去很有苏童小说的味道,尤其一些童年往事的章节.
  •     我不可能是真实的我,我也不可能是虚构的我。
  •     有趣
  •     应该为喜欢你的人保留最后一点神秘
  •     订货后就显示无货?
  •     血性。
  •     苏童的散文比小说还矬。。
  •     插图很赞!文章都是短篇。在我看来作者个人内心的呓语。nice!
  •     散文就像从小说摘下来的某段,很零散,其实看苏童还是小说好,像把匕首,尖锐的直刺胸膛
  •     高中一次周考,语文卷子阅读题是苏童的三棵树,交完卷子我就郁闷地逃课了。我跑到书城去看了一本他的小说,是哪本我倒忘了,但记得里面有妻妾成群。后来又读了几本他的短篇小说,那种冷静,细腻,穿透力,对人性的直视,甚至让我觉得有点残酷。而这本书里小散文小随笔让我有点开始喜欢他了。“我不是真实的我,也不是虚构的我”。
  •     看着不错,会继续支持
  •     苏童的散文有种虎头蛇尾式的粗糙。
  •     大街上的人们骑着“永久”“凤凰”牌的28大踹;街边那家茶馆里传来丝弦之声,是一男一女的评弹说书;背后窗边铝壶里腾腾的冒着热气;而这边,父母永远因为孩子弄脏了新做的棉衣而大发雷霆……单看这些,我还是很向往60、70年代城市中这种朴素又有张力的生活的。再多说一句题外话的话…书的封面太倒势!
  •     跟新出的《河流的秘密》很重叠。
  •     最后一部分很好。果然还是写人更出彩。
  •     一个人的生命在许多地方能够留下痕迹,生活本身能洗涤一些,另一些留住了,留住的你必须记住。喜欢苏童,喜欢他记住的生活。
  •     喜欢苏童的随笔
  •     丁丁推荐的~我爱苏童~
  •     高中时读过
  •     开始还以为苏童也写影评了。个人认为这本集子里最好的就是《虚构的热情》
  •     看过苏童我才知道,有些文字不需要具体的背景描述,你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强烈的地域性……
  •     让我回忆起许多隐藏起来的童年。
  •     虚构的热情 真实的旅行
  •     还行,更喜欢小说。
  •     这是苏童的散文 读完但是是很喜欢他的文字的 苏州桥 各种生活中的事情被他写出来给人别样的感觉,也是从这里开始喜欢这个作家的。
  •     一如既往喜欢苏童的文字。只是觉得part5的文章有些加的牵强
  •     封面~!! 妖艳的男人~
  •     那些没有意义,不值得回忆的记忆在苏童的笔下生花。很切合书的标题,这些“虚构的热情”有时真的很值得去落笔。
  •     勾起我儿时的种种记忆.........
  •     一个北方人对于南方的印象,是苏童给我的。
  •     没错 又是一本大学里面爱过 现在仍然没有移情的书。最后还是从孔夫子上才买到的。
  •     说真的 苏童的还是小说好
  •     关于旧时代的回忆。关于在苏州度过的童年。水乡。桥。雨和瓦的记忆。想知道三十年前的水乡生活是什么样,就看这本书吧。
  •     边写边读,能受到更多触动和借鉴
  •     我没有读过苏童的小说,对他的了解全部来自改编电影。所以看了这本随笔。
  •     比起散文,苏童显然更擅长小说。不过他说,他对我们的失望很失望。哈哈。
  •     没读完貌似
  •     多面的苏童,每一面都那么可爱,散文比小说多了率性跟洒脱,散文把躲在小说背后的苏童揪了出来,还原成了平常人,而面对这个会写字的平常人,我只想说,我比之前更喜欢他啦。另外,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非常棒啊!
  •     被贾樟柯电影的封面《站台》吸引,散文集子也不错( 2006-04-26)
  •     很多事物 家乡 食物 所闻所感,挺有意思.
  •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苏童的书。认识苏童就是这里面选有的《三棵树》《雨和瓦》
  •     细腻并犀利着
  •     好厚的一本,每天一点点终于啃完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