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知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不够知己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806653173
作者:温源宁
页数:394页

章节摘录

  丁文江(1887—1936),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的奠基人。字在君,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辛亥革命前一年,曾到云南东部作地质考察旅行,搜集古生物和地层标本,准备论文。毕业后回国。1912年人北京政府工商部为技正,兼任地质科科长,筹备创没地质研究所。1913午秋研究所开学,他义的往云南作地质考察约一年。1916年任地质调查所所长,在任五年,1921年北票煤矿公司成立,任总经理。1920年前后,创立中国地质学会。由于又根据云南的考察所得有新的论文提交给格拉斯哥大学,获得厂该校授予的博士学位。1926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直辖的“上海商埠督办”(相当于上海市市长)。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丁被通缉,曾在大连躲避一时,后来任教于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被蒋介石暗杀后,他经院长蔡元培聘为继任总干事。1936年应铁道部长顾孟馀之邀赴湘南考察,中煤气后病死。    像梁宗岱那样开心得不能自己的人,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那种开心有时会使人吃惊得难过:即使他知道大祸就要临头,我相信,他也还会无忧无虑地过他开心的日子。他会非常看重给他剩下的一小片阳光,以至能够把美景另一侧大块乌云的阴影和黑暗完全忘个干净。对于镌刻在罗马嘉布遣会,红衣主教墓上的铭文“PULVIS ET UMBRA ET NIHIL”(尘土,阴暗,虚无)所表达的那种伤感情绪,宗岱可是个陌生人。事实是,宗岱对于人生,热爱得如痴如狂。在他看来,活着就是置身天堂,能够呼吸也就心满意足。他一路欢笑度过人生。我们笑,许多人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宗岱笑,好像是认为他所能做的已经是最好的了。  他欢快乐天的秉性,都从他的脸上流露出来。他那张脸不是笑成了一朵花,就是拉长绷紧得像是急着要把生活所奉献的一切全都狼吞虎咽下去,再用咂巴得山响的嘴唇像回声一般复述着上帝的话语:“看啊,很好嘛!”他那棱角分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都透露出一种聪慧,渴望着对人类的心灵世界作深入的探索。然而,他那湿润的双唇和健康的晕红脸色,又暗示着一种明确的倾向,想要摆弄一下“尼爱拉纠缠难解的头发”,想要长久盘桓在古希腊人让牧神、酒神和森林之神居住又被希伯来人划给了堕落男女后裔的那个世界。  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体态偏瘦,哪一天都能去跑马拉松。而实际上,他很善于行走。他常以夸张得吓人的口气说他走路比汽车甚至比飞机还要快(可能吗?)——由于是完全不自觉的,所以越发好笑,而他却引以为自豪。他还喜爱游泳,我不敢说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就像他自己所想像的那样,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那一定是超过了实际的限度。然而他为了保持身体健美按照山道健身法之类勤奋锻炼所下的功夫,倒无愧于一位基督教青年会赞助人的身份。  宗岱喜欢辩论。他辩论起来,几乎就像练武,手、脚、头、眼和身体,全都参与其中。这种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身体特征,在走路时就表现得尤为引人注目;这时要跟上他的脚步就会像要跟上他说话的速度一样困难。争论愈是激烈,他就走得愈快。他会尖声高叫、会大做手势、会跺脚踢腿。即使是在室内,情况也会一样。争论的主题很可能并不比朗费罗和丁尼生这两位诗人谁更优秀更有爆炸性。至于哪一个话题具有爆炸性,不到你和宗岱讨论的那一刻,你是不会知道的。任何一个单纯的问题都有可能点燃一列火车。因此,和他谈话非常费劲,会累得你精疲力竭。和他谈话,时间一长就不成其为谈话了,到头来总是以吵架告终。  宗岱的的兴趣首先在文学。他心目中的诸神是陶渊明、保罗·瓦莱里、蒙田、莎士比亚、拉辛和帕斯卡。对他们的作品,他是百读不厌。他朗诵瓦莱里的诗篇,兴致勃勃而且充满感情,人们很容易想像是在听一个狂热的传教士在就肉欲和魔鬼的欺骗性发表布道演说。  瓦莱里的格言“为而弗信”,也已经成了宗岱自己的格言。但是他这条格言并不足以说明宗岱的人生哲学。他确实并不相信上帝、进化和永生。但是他肯定相信的,是他自己,是人生之甜美、文学之怡情、女人之可爱。如果有人由于钻研某种艰深的学问长时期闭门苦读以致忘掉了什么是生活,去看看宗岱,也就能懂得那意味着什么。如果有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丧失了人间欲望,就应该去看看宗岱眼睛里的火焰和湿润双唇的激情颤动,借点热量来温暖对这可感世界逐渐冷却的兴趣。因为我这一生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人能像宗岱那样充满生命活力,那样充满对这声、色、味、香、触可感世界荣华的动情热爱。只要他活着,我就相信激情、诗和生活全都是好东西——岂止是好,应该说是一个人在回他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    孙大雨(1905—1997),翻译家,原名孙铭传,号子潜,字守拙,浙江诸暨人。在上海读初中时,积极参加19亚9年的“六三”爱国运动,并编辑中学生刊物《学生呼》,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22年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1925年毕业。1026年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达德穆学院主修英文文学,1929年在耶鲁大学研究院专攻英文文学,回国后,1930—1957年,历任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复旦大学等校教授。20世纪20年代,曾在《新月》上发表格律体新诗多首,在纽约市曾把孙过庭《书谱·序》译为英文,1935年发表在英文月刊《天下》上。解放后致力于英文文学教学、翻译及研究工作。主要英泽中作品有:长诗《安特利亚·特尔·沙多》和剧本《黎琊王》等,中译英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卜居》、《高唐赋》、《神女赋》、《归去来辞》、《石鼓歌》、《赤壁赋》等,以及论文《诗歌底格律》。    吴宓先生,举世无双,见过一次,永生难忘。有些人,需要别人介绍一百次,到了第一百零一次,还有必要再经介绍。因为他们的面貌太平常:没有一点特色,“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副张三李四都可能有的平常相貌。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状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憔悴,苍白,头发好像就要披散下来,亏得每天早上都要剃须,还保持着一张脸面清晰的边界,脸上多皱,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看的一双眼睛像是烧红了的两粒煤球——这一切全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  他永远昂首挺胸,脊背竖得笔直,好像是副切割模具。吴先生看上去仿佛就是尊严的本身。他以身为学者自豪,朋友们也都认为他是天生一位了不起的君子而为之骄傲。他从不吝啬,总想着要给别人以回报,却总被朋友也被敌人所误解。他对别人的善意和能力过于轻信,对外界有关他自己的议沦又过于敏感。吴先生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整个世界,都不能相安无事,如果不是心烦意乱,就一定是在发奋著述。他极其崇拜歌德,却远未达到歌德所称羡的“不慌不辍”的境界,就像说过“我把自己的住处变成我的绞架”的那人永远也达不到天恩眷顾的状态一样。  吴先生是那种从不知晓什么是年轻的人。他实际才40开外,但是只看外表,从30到100,说他有多大全都可以。他评价别人总是从宽,对自己却严格得苛刻。他信奉孔夫子的学说,他能使人们想到一个真正的孔门儒生应该是怎样的。他端庄严肃,遇事认真而有点过分,有一副“理直”因而“气壮”的架式,却仍然是个最不会令人望而生畏的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不够知己》是由43篇短文合成的一个集子,这些短文都是一家英文周刊的专栏文章, 先后发表在1934年CHINACRITIC(《中国评论》)第七卷相应的各期。那一年的前五个月,专栏名称是Unedited Biographies(“人物速写”),从6月起便改名Intimate Portraits(“知交剪影”),所刊文章绝大部分均不署名,只有一篇文末署有两个字母的缩写字头,但是改名后的专栏每期都标明为温源宁所编(Edited by Wen Yuan—ning)。由于温源宁曾把其中17篇抽出来以Imperfect Under-standing(“不够知己”)为书名结集出版,大体上可以判断,除了一篇显然来自读者群中,这些文章不论署名不署名,编者也就是作者。因此,我们把这个文集视为温源宁所著ImperfectUnderstanding(《不够知己》)的足本。  那17篇本的Imperfect Understanding曾被译为 《一知半解》出版,以“一知半解”充作一个人物速写集的集名显然不够妥帖,现在这个足本中文版决定用《不够知己》作为书名,不敢掠美,这个书名原是钱钟书为那个英文原版撰写书评时所译。林语堂认为译得“雅切”(J而且,因为《吴宓日记》的出版引起了文坛争论和争论各方的广泛引用,此书竟然已经成为“名著”,其中的“吴宓篇”已经成为名篇,于是《不够知已》就成了定译。  本书作者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曾是文化圈内的一颗明星。但是对于今天的读者,如果不是因为他写过这四十多篇臧否人物的短文,如果这些文章不曾因为直接间接涉及吴宓和钱钟书并因此而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中国文坛掀起一场风波,也许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就凭留下了这样一本小书,他也是不该被完全遗忘的。  正如读者翻看目录就会发现的,此书所记四十多人,均非等闲之辈:既有身后流芳的文人学者,也有个别后来认贼作父的祸国殃民之徒。钱钟书在同一篇书评中,既说这些文章是“富有《春秋》笔法的当代中国名人小传”,又说“本书原是温先生的游戏文章,好比信笔洒出的几朵墨花,当不得《现代中国名人字典》用”。不管我们相信哪一句,至少,作为同代人之间的议论本身便具有某种程度的史料价值,特别是由于颇有一些都是作者朝夕相处的同事,个别人还是他的得意门生,因而被作者称为“Intimate Portraits”(“知交剪影”),哪怕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作者温源宁,广东陆丰人,出生于1899年,是一名留英归来的法学博士。1925年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1927年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和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外国文学系讲师。1928年5月,《中国评论》在上海创刊,林语堂为编委之一。1933年温源宁南迁,也成了《中国评论》的编委,这些人物小传就是他这一时期主持专栏的成果。  1935年,英文月刊《天下》在孙科支持下创刊,温源宁任主编,林语堂、吴经熊、全增嘏、姚莘农(克)等任编辑,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事爆发停刊。  1936年重2月,多半也是由于孙科的提携,温源宁曾任立法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6月,任驻希腊大使。1968年退休后定居台湾。1984年元月逝世。  林语堂的一个女儿描写她对温源宁的印象时说:“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回上海之后,装出的模样,比英国人还像英国人。他穿的是英国绅士的西装,手持拐杖,吃英国式的下午茶,讲英语时学剑桥式的结结巴巴腔调,好像要找到恰到好处的字眼才可发言。”(林太乙:《林语堂传》)  温源宁留给后人的文字,似乎也就是这么四十几篇人物小传了。那些“传主”,谁也不会单凭这些如讥似讽的素描或漫画而永垂不朽或是遗臭万年,却一定能通过他亦庄亦谐的描述在人间多留一份鲜活的音容形象,虽然果真是“当不得《现代中国名人字典》用”的,却可以成为任何一部正传或评传的生动插画。这些个性特征鲜明的文字所记所述,自然浸透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才俊放笔为文幽默人间,当幽默只为了自蜾甚或带上了某种哗众取宠倾向时,就很容易沦为刻薄,因此,就有了本书所收之第20篇,那是路见不平者的抗辩。事实上,真正像他笔下的林文庆那样一无是处而能当上一个大学校长的人,是找遍了全世界也难以找得出一个半个的。  ……

书籍目录


陈嘉庚,有理想的商人
陈通伯先生
程锡庚先生
褚民谊先生
丁文江博士
冯友兰博士
冯玉祥先生
高君珊女士
已故的辜鸿铭先生
顾静徽女士
顾孟馀先生
顾维钧博士
哲人,胡适博士
黄卢隐女士
李石岑先生
梁龙先生
梁遇春,中国的伊利亚
梁宗岱先生
林可胜博士,一位科学家
林文庆医生
为林文庆医生一辩
刘复博士
刘海粟先生和黎锦晖先生
刘铁云先生
盛成先生
沈有乾先生
孙大雨先生
王德林,“一头战斗的公牛”
王文显先生
吴经熊先生
吴赉熙先生
伍连德博士
吴宓先生,一位学者和君子
吴稚晖先生
徐志摩,一个孩子
薛氏兄弟
杨丙辰先生
叶公超先生
赵元任先生
周诒春博士
周廷旭先生
周作人:铁的优雅
朱兆莘先生
附录(林语堂译):
胡适先生
吴宓先生

作者简介

本书是由43篇短文合成的一个集子,这些短文都是一家英文周刊的专栏的文章,先后发表在1934年CHINA CRITIC(《中国评论》)第七卷相应的各期。
本书为了便于读者较好地理解七十多年前的人与事,为了使得这些字数不多典故不少、特别是充满了洋典故的文章变得好读一些,还尽可能附加注释以为背景资料。全书以英汉对照的方式问世,便于有兴趣的读者对照阅读。

图书封面


 不够知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加酸柠檬的英式下午茶    书评人:苏七七  书名:《不够知己》  作者:温源宁  版本:岳麓书社  2004年1月  定价:22.00元    很长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关于温源宁的极其错误的印象。——我总以为这位北大英文系主任是一个英国人。当买到这本英汉对照的《不够知己》,在序里头读到: “温源宁,广东陆丰人,生于1899”时,真是大吃了一惊。不过这位温先生,没有留下什么中文著述,只以一本臧否人物的英文小册子传世,英文造诣应当比中文高得多。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这么写温源宁印象:“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回上海之后,装出的模样,比英国人还像英国人。他穿的是英国绅士的西装,手持拐杖,吃英国式的下午茶,讲英语时学剑桥式的结结巴巴腔调,好像要找到恰到好处的字眼才可发言。”这样的恶评,说起来,倒是有几分温源宁的腔调呢。    只是温源宁骂人,不会这么直,这么白,他一定是要绕个弯子,不动声色,力求骂得巧骂得好。对于他来说,找到恰到好处的字眼来骂人,也许是一桩乐事。收在《不够知己》里一共有43篇短文,有褒有贬,而表扬稿远不及批评稿。批评人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观察力与洞察力,温源宁在批评上展现出来的才华,确实也是英国式的冷隽。    举一个被他批评过的倒霉家伙作例子吧。这一位,姓陈名源,字通伯,在二十年代著名的《现代评论》周刊主持《闲话》专栏。——他最有名的闲话当然是关于鲁迅的:“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些事实。他是中国‘思想界的权威’,轻易动不得的。”就这几句话看来,陈先生的笔锋也闪着些匕首的刃光。不过落到温源宁的笔下,他成了这样的一桢侧影:“体形消瘦,中等身材,面色苍黄,显然,陈先生天生不是户外工作的材料,只适合做室内工作。一离开椅子,他就不是他自己了。一坐上椅子,他就百事可为,可以说话,可以阅读,可以讲课,我甚至想说,还可以打一架。”——这些个话说得全不见刀光剑影,却是隔山打牛,功力深厚极了。    《不够知己》里最著名的两篇文章,一篇关于胡适,一篇关于吴宓。林语堂好事,把这两篇文章都添油加醋地翻译过。适之先生一贯蔼然可亲,想来不至于计较这些游戏笔墨,况且文中透露一点“怜女生衣单,下讲台为之关窗”的八卦,也是温柔敦厚,无损形象。可雨僧先生被说成“脑袋的形状象颗炸弹,也象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忍不住就愤起反攻:“温源宁一刻薄小人耳!纵多读书,少为正论。”可是这篇文章倒真是一篇透辟的心理分析小范文,里头说“他承认自己是个热诚的个人主义者和古典主义者,但是从气质上看,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由于吴先生是如此真诚和表里如一,以至于他让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他自己却没有看到!”——这倒象是安徒生童话里头的那个孩子,把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说出来的神气。而且最后建议吴先生投身到户外美丽旷野中去,也算得上一个真心实意的医单,并没有挖苦讽刺的意思。    说到底,温源宁挖苦的最厉害的人,都是些七窍玲珑的聪明人——象雨僧这样的痴人执人,他倒是不至于存心下手。不过,在那个时代,最七窍玲珑的一个聪明人,钱钟书,却不见温源宁下笔,实在可惜。我私心揣测他们私交不错,钱钟书还为温源宁的英文原版写了书评,《不够知己》这个译名,也出自于钱氏之手。《围城》与《不够知己》,在有些地方,气味有些相象,是纯正的“讽刺”,而不是“幽默”——幽默里头的同情,在这两位身上是找不到的,他们做人都不厚道。    岳麓书社出的这本《不够知己》,因为有英汉对照,加上人物简介与注释,把一本小册子做成一本相当厚的书。这样的书,真是很宜“英式下午茶”。聪明的机锋,高雅的八卦,如果有几个对民国人物有兴趣的朋友,很可以用来下一壶茶,一碟点心与一段无事无聊的时光。当然,不妨加上半片柠檬,取其尖酸。  
  •     寒假的时候在家读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钱钟书先生的一本合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钱先生的文采、幽默、智慧自不必再多说,除了折服就剩下佩服了。读钱老的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钱先生博通古今中西,且言必有据,这样的话就可以在读他的书的过程中知道其他一些好书。这个合集收录了一些钱老的一些书评,其中对温源宁先生的英文人物小传《不够知己》很是推崇。温先生的名字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文字也没读过,但钱钟书先生说:“温先生……写了二十多篇富有春秋笔法的当代中国名人小传,气坏了好多人,同时也有人捧腹绝倒的”;称温源宁的文笔“轻快、甘脆、尖刻,漂亮中带些顽皮”。钱钟书先生夸赞一个人,应该不是信口开河,于是很是想“一睹芳容”。开学之后我就在网上查阅温源宁及这本书的信息,原来温先生曾留学剑桥,做过北大、清华的英文及西洋文学系的教授,也曾是钱钟书先生的授业之师;至于温先生的文笔不仅钱老推崇也有其他一些文学大家极力赞扬,想来极值得读。于是毫不犹豫的订购了此书。这本书的版本目前不是很多,好像只有江枫先生的译本。拿到书之后有一些小遗憾,主要是书显得很旧且有些破损的地方,读了以后却是很有趣,这也就弥补了外观上的不足了,也算是心理平衡了。温源宁一九三四年在英文《中国评论》上连载“人物速写”、“知交剪影”专栏,次年抽出十七篇出版单行本Imperfect Understanding;有多位译者选译过,译出全书《一知半解》的是南星,曾由岳麓书社于一九八八年出版;二○○一年,陈子善为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编了《一知半解及其他》,附收了温源宁几篇集外文和几篇对温著的评论。这本仍由岳麓推出的《不够知己》比起《一知半解及其他》的好处是:译齐了全部四十三篇,附出原文,不仅可供比较翻译得失,更使懂英语的读者得以见识温源宁著名的英文水平,另外除附录胡适篇和吴宓篇的林语堂译文之外,各传主前还都有简介——这些不知是否出自译者江枫手的介绍文字,有强烈的个人褒贬色彩,如对周作人;也有些提供了其他资料,如关于杨丙辰,列出其两个学生李长之和季羡林对乃师的不同态度,颇足一叹。关于书名,江枫《序》中说,“一知半解”不够妥帖,他取用了钱钟书为那个英文原版撰写书评时所译的《不够知己》。我也觉得“不够知己”好,能传递出温源宁笔墨游戏时半幽默半自嘲的心态,也能反映这些文章从问世起即引发纠纷微词的处境——这四个字,先是作者嘴角的、后是上帝嘴角的一抹微笑。本书的各位传主,除了几个人物,如:辜鸿铭、刘铁云、吴稚辉之外,十之八九都出生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段内,到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温源宁为他们写小传的时候,都处在年富力强的中年时期,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了各自领域的翘楚,或是名满天下的学者、诗人、作家,或是商界巨子或政界要人。胡适、赵元任、顾维钧、陈嘉庚、冯友兰、吴宓、周作人、徐志摩……每一个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名,时代的精英! 在这本书中,温先生几乎给每一位传主都描绘了一幅惟妙惟肖的、漫画式的肖像。虽然漫画与油画、国画等大手笔的作品相比,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却由于其人物特征突出、诙谐幽默,更能给广大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对陈通伯的刻画:像一个大大的问号似的躯体,带有凶猛的老虎退缩回洞里去的意味的笑,以及缺乏善意的紧盯着人的眼睛,活画出了一个内心不怎么光明,目光与见识却又无比锐利的评论家的形象。又如对周作人的描绘:“周先生,动作像一只老鼠那样悄无声息,说话的嗓音从不高于耳语,行走的姿势几乎像是老妪,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气概——是冷漠呢还是有礼貌的轻蔑?”描写的极为传神。再来看看在当时中国文坛掀起一场笔墨风波的“吴宓篇”:“吴宓先生,举世无双,见过一次,永生难忘。……吴先生的相貌价值连城,怪异的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状像一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憔悴、苍白,头发好像要披散下来,亏得每天早上都要剃须,还保持着一张脸面清晰的边界,脸上多皱,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看的眼睛像是两粒烧红了的煤球——这一切全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身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那些惯于道德评价的人读到这里,可能一边腹诽温先生的为人,一边称叹温先生的妙笔生花。这些漫画式的描写,可能和平常想象中的大师的威仪颇有距离,但却让人们了解到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面,他们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但也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这无形中也增添了他们的人格魅力。温先生不仅刻画出了每个人物的风貌,他更深地了解每一位传主的品质、修学。温先生观察人严格、挑剔、独到,从衣着到相貌,从言谈到举止,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那双敏锐的眼睛;而到下判语的时候,他极其吝啬,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人一生的执著、一生的矛盾、一生的拼搏和盘托出。他在评判徐志摩时说:“徐志摩,一个孩子”。“那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的气质和头脑,这个孩子永远也长不大,对周围的一切怀有难以满足的无穷好奇,不分辨是清醒还是梦幻中的世界,不懂得憎恨任何人,也不相信任何人真会不喜欢他。……”“一个孩子”注解了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和童话式的生命结局。类似的判语,信手拈来:周作人,“铁的优雅”;辜鸿铭,“一个天生叛逆,追求与众不同,有思想的俗人”;……每一段描写、每一句判语,都是那样地凝练精准、入木三分。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文笔挺好。辛辣刻薄。
  •     作为译书可以学习,作为传记可以鉴赏....见识一下周玉军大神的阅读量....
  •     有點好玩
  •     丢给老妹做英语练习了
  •     真释不了这酸柠檬的滋味!最爱徐志摩一章,次之胡适,再次之吴宓。
  •     吐槽文^ ^
  •     中国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写这么好的英文?
  •     英文地道的不得了,钱钟书的老师,当年清华英文系主任,天下杂志社和林语堂全增瑕他们一起办杂志,但是这本书英汉对照,我觉得排版不如新版外研社出的,而且错误颇多,大家可以去参加这本书的编注。还是力荐,现在中国学英文的肯定写不出这种水平,还是那句话,从大师的作品里汲取营养。
  •     這兩天匆匆翻過溫先生付印Kelly & Walsh的Imperfect Understanding,書目譯作不夠知己很是貼切。英人風格的散文自己讀的不多,但覺得溫先生用詞上偏大,強用太多學究氣的形容。句子本身精煉有余,氣度又小了些。不過英人的刻薄,的確是充盈字裡行間了。
  •     图书馆只能借到这一本,不知为何评分比另一版本低了一个档次。以此书YY当年大师们的风采,不失为一种高雅的消遣。语言够鲜明。译者中规中矩,虽有略失风情之憾,却到底四平八稳。
  •     民国名士的小汇集。可以不用读译文
  •     一知半解
  •     人物小品典范
  •     2004年11月14日 上海书城
  •     应当重译原作。很多亦非温所著。
  •     写得非常好,很难得一见既简单又巧妙的传记,还是英语呀!!
  •     季风推荐 所以给你4分 是因为回忆
  •     书是好书,版本、翻译、校勘太差
  •     唔,这本书是温源宁用英文写的民国人事,篇幅简短,读来挺有趣的,不知道书出来怎么就淹没了。。。
  •     清末民国才子速写。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风流人物在温先生笔下娓娓道来,个性分明跃然纸上,立时生动活泼了不少。虽说是主观论断,但作者对于厦大校长的评价也未免太有失公允,这种公开的文字还是厚道一些好啊。比较欣慰的是看到了两位女士的身影。
  •     大概英文呢原版会更好吧。。
  •     刻薄,但是漂亮的英文
  •     在温源宁的笔下,这些民国时的先生个个都生动而有趣。
  •     聪明人评人易落人口实。译者加的注释够妙的,吴尔芙是意识流的始作俑者之类……
  •     三十年代的旧人旧事。
  •     那一辈的学人,不管是风骨,还是学识,都让人赞叹。一本精致而大气的小书。可惜英文不好,只能读译本。
  •     原来觉得江枫译笔不错,重读便发现问题很多,只好从原来的四星变为三星。
  •     可以一直看的书/试着背几篇文章吧
  •     英语本身好漂亮~好适合学英语……= =
  •     我才不会告诉你我没看完呢!
  •     为了了解周廷旭买这本书。
  •     俯仰即是
  •     大二。编出概论论文研究对象,做过伪“版本学研究”。民国文化名人掠影,英文写成,多家译本。有趣的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