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ISBN:9787801739308
作者:季羡林
页数:328页

章节摘录

我于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官庄。我们家大概也小康过。可是到了我出生的时候,祖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形同贫农。父亲亲兄弟三人,无怙无恃,孤苦伶仃,一个送了人,剩下的两个也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饿得到枣林里去拣落到地上的干枣来吃。六岁以前,我有一个老师马景恭先生。他究竟教了我些什么,现在完全忘掉了,大概只不过几个字罢了。六岁离家,到济南去投奔叔父。他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逃到济南去谋生的,经过不知多少艰难险阻,终于立定了脚跟。从那时起,我才算开始上学。曾在私塾里念过一些时候,念的不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四书》之类。以后接着上小学。转学的时候,因为认识一个“骡”字,老师垂青,从高小开始念起。我在新育小学考过甲等第三名、乙等第一名,不是拔尖的学生,也不怎样努力念书。三年高小,平平常常。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我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我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是在晚上。学的时间不长,只不过学了一点语法、一些单词而已。我当时有一个怪问题:“有”和“是”都没有“动”的意思,为什么叫“动词”呢?后来才逐渐了解到,这只不过是一个译名不妥的问题。我万万没有想到,就由于这一点英语知识,我在报考中学时沾了半年光。我这个人颇有点自知之明,有人说,我自知过了头。不管怎样,我幼无大志,却是肯定无疑的。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我这个癞蛤蟆不敢吃天鹅肉,我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只报了一个“破”正谊。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我翻出来了,只是为了不知道“已经”这个词儿的英文译法而苦恼了很长时间。结果我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我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我们的学校濒临大明湖,风景绝美。一下课,我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他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教育,但是他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都读了不少,能诗,善书,还能刻图章。他没有男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他严而慈,对我影响极大。我今天勉强学得了一些东西,都出于他之赐,我永远不会忘掉。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至于我们的正式课程,国文、英、数、理、生、地、史都有。国文念《古文观止》一类的书,要求背诵。英文念《泰西五十轶事》、《天方夜谭》、《莎氏乐府本事》、《纳氏文法》等等。写国文作文全用文言,英文也写作文。课外,除了上补习班外,我读了大量的旧小说,什么《三国》、《西游》、《封神演义》、《说唐》、《说岳》、《济公传》、《彭公案》、《三侠五义》等等无不阅读。《红楼梦》我最不喜欢。连《西厢记》、《金瓶梅》一类的书,我也阅读。这些书对我有什么影响,我说不出,反正我并没有想去当强盗或偷女人。初中毕业以后,在正谊念了半年高中。一九二六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他提倡读经。在高中教读经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前清翰林或者进士,一位绰号“大清国”,是一个顽固的遗老。两位老师的姓名我都忘记了,只记住了绰号。他们上课,都不带课本,教《书经》和《易经》,都背得滚瓜烂熟,连注疏都在内,据说还能倒背。教国文的老师是王崐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后来到山东大学去当讲师了。他对我的影响极大。记得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读(徐文长传)书后》。完全出我意料,这篇作文受到他的高度赞扬,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我在吃惊之余,对古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弄到了《韩昌黎集》、《柳宗元集》,以及欧阳修、三苏等的文集,想认真钻研一番。谈到英文,由于有尚实英文学社的底子,别的同学很难同我竞争。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我也学了德文。由于上面提到的那些,我在第一学期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名,而且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因此受到了王状元的嘉奖。他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当然更出我意料。我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要追究动机,那并不堂皇。无非是想保持自己的面子,决不能从甲等第一名落到第二名,如此而已。反正我在高中学习三年中,六次考试,考了六个甲等第一名,成了“六连贯”,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这是不是就改变了我那幼无大志的情况呢?也并没有。我照样是鼠目寸光,胸无大志,我根本没有发下宏愿,立下大志,终身从事科学研究,成为什么学者。我梦寐以求的只不过是毕业后考上大学,在当时谋生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抢到一只饭碗,无灾无难,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而已。一九二九年,我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学习了一年,这在我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国文方面,这里有几个全国闻名的作家:胡也频、董秋芳、夏莱蒂、董每戡等等。前两位是我的业师。胡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现代文艺,也就是普罗文学。我也迷离模糊,读了一些从日文译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我曾写过一篇《现代文艺的使命》,大概是东抄西抄,勉强成篇。不意竟受到胡先生垂青,想在他筹办的杂志上发表。不幸他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仓促逃往上海,不久遇难。我的普罗文学梦也随之消逝。接他工作的是董秋芳(冬芬)先生。我此时改用白话写作文,大得董先生赞扬,认为我同王联榜是“全校之冠”。这当然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之所以五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在这里,虽然已经没有经学课程,国文课本也以白话为主。我自己却没有放松对中国旧籍的钻研。我阅读的范围仍然很广,方面仍然很杂。陶渊明、杜甫、李白、王维、李义山、李后主、苏轼、陆游、姜白石等等诗人、词人的作品,我都读了不少。这对我以后的工作起了积极的影响。一九三○年,我高中毕业,到北平来考大学。由于上面说过的一些原因,当年报考中学时那种自卑心理一扫而光,有点接近狂傲了。当时考一个名牌大学,十分困难,录取的百分比很低。为了得到更多的录取机会,我那八十多位同班毕业生,每人几乎都报七八个大学。我却只报了北大和清华。结果我两个大学都考上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选了清华,因为,我想,清华出国机会多。选系时,我选了西洋系。这个系分三个专修方向(specialized):英文、德文、法文。只要选某种语言一至四年,就算是专修某种语言。其实这只是一个形式,因为英文是从小学就学起的,而德文和法文则是从字母学起。教授中外籍人士居多,不管是哪国人,上课都讲英语,连中国教授也多半讲英语。课程也以英国文学为主,课本都是英文的,有“欧洲文学史”、“欧洲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文艺批评”、“莎士比亚”、“英国浪漫诗人”、“近代长篇小说”、“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美学)”、“西洋通史”、“大一国文”、“一二年级英语”等等。我的专修方向是德文。四年之内,共有三个教授授课,两位德国人,一位中国人。尽管我对这些老师都怀念而且感激,但是,我仍然要说,他们授课相当马虎。四年之内,在课堂上,中国老师只说汉语,德国老师只说英语,从来不用德语讲课。结果是,学了四年德文,我们只能看书,而不能听和说。我的学士论文是“The Early Poems of Holderlin”,指导教授是Ecke(艾克)。在所有的课程中,我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还有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顺便说一句,我在大学,课余仍然继续写作散文,发表在当时颇有权威性的报刊上。我可万万没有想到,那样几篇散文竟给我带来了好处。一九三四年,清华毕业,找工作碰了钉子。母校山东济南高中的校长宋还吾先生邀我回母校任国文教员。我那几篇散文就把我制成了作家,而当时的逻辑是,只要是作家就能教国文。我可是在心里直打鼓:我怎么能教国文呢?但是,快到秋天了,饭碗还没有拿到手,我于是横下了一条心:你敢请我,我就敢去!我这个西洋文学系的毕业生一变而为国文教员。我就靠一部《辞源》和过去读的那一些旧书,堂而皇之当起国文教员来。我只有二十三岁,班上有不少学生比我年龄大三四岁,而且在家乡读过私塾。我实在是如履薄冰。教了一年书,到了一九三五年,上天又赐给一个良机。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我报名应考,被录取。这一年的深秋,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始了国外的学习生活。我选的主系是印度学,两个副系是英国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学。我学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等,还选了不少的课。教授是Sieg、Waldschmidt、 Braun等等。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剧烈进行。德国被封锁,什么东西也输入不进来,要吃没吃,要穿没穿。大概有四五年的时间,我忍受了空前的饥饿,终日饥肠辘辘,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我怀念祖国和家庭。“烽火连六年,家书抵亿金。”实际上我一封家书都收不到。就在这样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苦读不辍。一九四一年,通过论文答辩和口试,以全优成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是:《<大事>中伽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格》。在这一段异常困苦的时期,最使我感动的是德国老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待中国学生的态度。我是一个素昧平生的异邦青年,他们不但没有丝毫歧视之意,而且爱护备至,循循善诱。Waldschmidt教授被征从军,Sieg教授以耄耋之年,毅然出来代课。其实我是唯一的博士生,他教的对象也几乎就是我一个人。他把他的看家本领都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他给我讲了《梨俱吠陀》,《波你尼语法》,Patanjali的《大疏》、《十王子传》等。他还一定坚持要教我吐火罗文。他是这个语言的最高权威,是他把这本天书读通了的。我当时工作极多,又患神经衰弱,身心负担都很重。可是看到这位老人那样热心,我无论如何不能让老人伤心,便遵命学了起来。同学的还有比利时的W Couvreur博士,后来成了名教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先生苦学不倦,笔耕不辍,著作丰厚,学问深刻,用力甚勤,掘获甚广,实为人中麟凤。先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尤为人之楷模。先生的人品深为我所景仰。  ——温家宝总理写给季羡林94岁诞辰的贺信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解放后任原职。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学部委员。1978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1978年后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季羡林先生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古代佛教历史、中亚古代语文、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敦煌学等。在翻译和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的成就。其代表作有24卷本《季羡林文集》,主持编纂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

书籍目录

序:“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第一部分 读书
我的读书经历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我的一本“学习簿”
学外语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
吐火罗文的学习
博士论文
在德国读书10年
重返哥廷根
我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
我和外国文学
我的图书馆
我和北大图书馆
我的书斋
我和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我最喜爱的书
丢书之痛
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看西谛先生读书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诗人兼学者的冯至(君培)先生
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我为什么喜欢读序跋
我读《五卷书》
读《罗摩衍那》
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读《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
读《清代海外竹枝词》
《德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介词固定搭配用法词典》序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梵文原文影印本小引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新版序
《中国翻译词典》序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
《汤用彤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序
《赵元任全集》序
《薄伽梵歌》汉译本序
《世界十大史诗画库》序
《印度寓言》自序
第二部分 做人
做人与处世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人的素质的几点思考
走运与倒霉
牵就与适应
谦虚与虚伪
容忍
成功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谈孝
隔膜
毁誉
论压力
谈礼貌
论恐惧
论朋友
漫谈伦理道德
漫谈撒谎
三思而行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一寸光阴不可轻
长寿之道

编辑推荐

季羡林生前最后一部授权作品,季老逝世前,亲笔在授权书上签名并钤印,《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在幸成为季老生前最后一部独家授权作品。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忆九十多年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还转生成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走的这一条路?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檗,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个及格的好人。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几,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我写的东诬,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作者简介

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先生,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文章亦足以动人。本书精选季老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以及探讨做人处世之道的散文、随笔共计六十余篇,希望能反映先生学术精神与人格魅力之一端。

图书封面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看完季老的《读书与做人》,觉得好感动。他用很长的边幅在写德国十年的经历与感悟,那是一段读书人都很向往的生活吧。特别是在他阔别35年之后回到德国时,他那段与老师相遇那段真的很感人。有的时候,一个很有感情的地方,时光荏苒,你可能已经失去了那些在你人生当中充当重要角色的人,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只有一次,有的时候,东西再美好,它也是只有一次,等时光过了你去回味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物是人非,你也回不去了。你所剩下的除了回忆还是回忆。还有,我觉得一个大师就是要饱读诗书才会有比较客观和比较有价值的理论和成就,外国的大学的确在教学的制度和方法上更容易让人接近知识的真谛吧。
  •     本来季老的这本书,都是零零散散的想法,打算直接在豆瓣写点笔记就好了,但是写到下面一句话的时候,忽然觉得要说的很多,所以还是打算写个评论。在308页有一句话:“正反两面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句话简直是字字诛心,恨不能早数年看到。不得不赞叹一声杨先生说的多对啊,我们就是看的太少,想得太多。而我呢,过去总是反复纠结,不是下不了决心去做,就是做了决定以后不断推翻,又或者总想找到最好最正确最便捷的方法,以致一事无成。仔细想来,我都不曾花过足够的时间,不曾将自己的心血塞满整个垃圾桶,不曾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丈量到终点的距离,又何来的结果呢?连一直嫌弃的韩剧里都懂得,这个世界没有正确的决定,只有把决定变成正确的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还曾纠结过天分这个问题。有人指出,以大多数人的天资没有资格说努力。而我却偏爱大学时那位喜爱在上课时间把我们当孩子,慈爱地和我们讲人生故事的秦教授,他告诉我们说,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努力,没有权利谈天分。但后来我才知道,天分这种事情,还是得留待他人和后人评说,而天分不天分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姑且这么相信罢。有次听FM,读的是一篇文章《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有一句是说,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成为面目模糊的普通人,慢慢走入这庸常的生活。我本来以为跌入柴米油盐的日常算计,也是一种不寻常的体验,大抵是我以前不食人间烟火过惯了。但季老点醒了我,告诉我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我知道我或许做不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我也想试试看。最近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真的是很多很多事情,我越发觉得掌心的东西慢慢地在溜走,总有一天只能去回忆里寻找。我生怕我就这样泯然众人,即使你们对我的期待也只是平安健康而已,但我还是希望能有什么不一样,希望你们能够看到,所有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慢慢来,但是唯有这件我害怕来不及。最后附上季老经常念叨的一句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自勉。
  •       说两句实话吧。季羡林老爷爷,学语言绝对天才,搞学术一把好手,写散文不忍卒读。内容看不出新意,思想看不出深度,语言看不出文采。有些属于应酬文字质量低一点倒了罢了,不少算是有感而发的文章却平淡如水,前言不搭后语,累赘之处甚多,引用缺乏力度。这水平拿到高考作文中完全泯然众人矣,哪里不应该是国学大师的水平,距离我期望中的大师的哪怕是信手之作差太多了。我斗胆下一结论,季老缺少写文章的才气。学术泰斗,文章矮子。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漏字,错字时时可见。如果是正版,那真是贻笑大方了。
  •      随笔集。季羡林不愧是真正大师,信手拈来,道理还是那些个道理,却不会让人觉得刻板迂腐,反而有耳目一新的感受。这当然有文笔的讲究,但关键还是真情实感与矫揉造作的区别。书中,作者也追忆了在北大求学的经历,论及当年的教授,丝毫也不为尊者讳,足见季老的姓情本色。季老极力推崇的两位大家是陈寅恪和朱光潜。
  •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     没有读完 之前看过季老师的其他作品 满怀期待读的这部 感觉过于枯燥 重复的地方太多 通过此书 了解到季老师学习过这么多语言 其中包括很多生僻的语言 例如吐火罗文 梵文等 作为同样的语言学习者深感佩服 季老师对于语言的学习方法 和我现在用的差不多 还要学习季老师对于学问追求的极致精神
  •     重点在季老的个人经历
  •     大三寒假看了前几章,今一个清醒的晚上竟不出几小时便读完了。“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一个品德高尚的老人家写的文集,一些观点恐已过时,但仍旧可以十足感受到其谦虚谨慎、真诚好学的精神。
  •     季老好几本里内容都有重叠。。
  •     季老真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     在宁波的公车时光。
  •     没有看完
  •     散文形式的回忆录,季老谈读书比做人多得多。行走和阅读一起,读起来有种和我现在的感觉,不断的修心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才会感受到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云淡风轻看淡一切的状态。这种状态才会得来怀抱功利之心却不能得到的结果。修行,修心。
  •     季羡林老人家的生卒年份都搞错了,希望尽量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错误。
  •     粗浅易懂 匮乏新意 虚以自谦
  •     闻大师之名而读完此书,观后觉得大师其实也是普通人,只是书读多了,自然境界就与众不同了。本书内容风格与上学时代常读的文章课文类似,并没有期望中那么让人拍案叫绝。不过大师做学问的精神确实令人敬仰。
  •     那个年代做学术的方法和过程,真是繁琐到不敢想的,老先生谈到的学术道德,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问题,竟是那个时候就提出来的,今日却愈演愈烈了。
  •     早想买一本了,但看了前面的评价后不知道是否能买,生辰如不对的话,书的质量有保证吗?谁来告诉我敢买吗?
  •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大家,可他的每篇文章都朴实无华,没有高姿态的说教。他的书读起来通俗又透着智慧,让我心生敬佩。他的写作注重真实,在讲述自己求学经历时,先做铺垫:“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之后,他没有避讳的讲出了所遇到的个别老师的问题。我喜欢这种实事求是的风格,他没有因儒家“尊师重道”这个束缚,而隐藏自己对不称职老师的不满。但他诉说不满的风格也只是娓娓道来当时的情景,并没有再另加指责的话语。
  •     大师。
  •     可爱的大师
  •     朴实的语言叙述着最平淡也是最深刻的道理,其实这些东西我们都能懂,但也还是会在看到的时候感觉醍醐灌顶。有人评论这本书说,失望,感觉其中的东西太平淡无奇。个人觉得,老先生的那句话说得对:“真理不往往就寓于平淡无奇之中吗?”
  •     季老的文风很朴实谦逊
  •     老先生是真的很喜欢写序啊
  •     被骗,我是我朋友给签收的,我回来一摸就知道是盗版书,谁要说慌爱怎么怎么地
  •     写的东西虽然详细些,但是很大一部分在其他的书里就已经写到,而其他书我已经写了几本,看季老的书还是学到很多东西。
  •     感觉是别人拿了季羡林的书信之类的,然后从中挑了几篇出来凑了本书。
  •     老先生踏踏实实、朴朴实实的做人做学问,在现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     刚读上本书时,朴实而直白的文字让我觉得不像是出自季羡林大师之手,但越往下读就越能体会到书中的 可贵之处。就像大师所说的一样,他在写着书是力求从简,追求真实而不带任何情绪(要知道大师可是经理晚晴、民国和新中国,早已熟知社会的变动和旧社会的腐朽之处)。我活了这小半辈子,总听别人说要人要天人合一,我觉得就是做人要以一种平和、安静(宁静致远)的心态来做人做事。我读了大师的读书与做人之后,更加坚定这我这小小的精神三观。季羡林老先生在书中朴实而真实的讲述了自己一生“毫无大志”但踏实勤勉的读书而不求功利的求学态度就能让我们当今社会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值得好好反思,也对我这样“毫无大志”的人也是一种勉励。书读好了,自然也明白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自然而懂得做人之道,大师的做人教诲值总结了中国传统的修生之道。
  •     初中生优秀读物~
  •     很好的自述文字!
  •     还可以吧,读书与做人,读过后有种想把外语学好的冲动。
  •     文字平实,没有那些虚头巴脑浮夸的东西,读起来比较舒服。不过感觉好多地方了了带过,没有深入分析,在逻辑上也没有横向纵向平铺开来论述。
  •     这本书非常好,是季羡林老先生的遗作,有收藏价值!!!!!!
  •     大部分关于读书,少部分做人。简单的道理,安心勤奋认真读书,老老实实做人。
  •     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的质朴,语重心长,娓娓道来,但是因为是节选自先生的散文的缘故,同其他的散文存在冗余部分比较多,再则该书籍中的其他书籍序言比重太大,随然其中也包含着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态度,但是还是让读者有种迷惑的错觉。
  •     一代学术界的宗师的文章简单没有废话,但能表达出深刻的道理,佩服。留德10年的学习深崖让大师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季老留下的人生哲学,时间的差错靠语言文字带你跨越时间了解真正的李老。
  •     足足花了一个月,才读完。季老将自己求学历程与做人做事的看法娓娓道来,或有所悟。
  •     书很精致,里面字体有些大
  •     季羡林的书我超级喜欢,会好好阅读的。书的质量不错,运来是还有塑料薄膜保护的不错。
  •     文笔好
  •     先生的文笔,读起来有点晦涩,阅历不足,很多文章看不太懂,但先生谦逊务实的态度,令人敬佩,那一代人对精神欲望的追求,正是这一代被物欲包围的年轻人所欠缺的。
  •     觉得是在啃季先生的名声,前一部分像是回忆录甚至摘抄了大部分的序,后一部分都是八九十岁之后写的文章,寥寥几笔啊也看不出什么做人的大道理,或许活了这么久的老先生对于做人本来就已经看破一切没有道理
  •     了不起的一代学者/大师,看完内心满满的都是感动。学到最多的是季羡林在德国学习的时候的刻苦以及现在中国普遍缺乏的师生之间那种朴实的学术传承的朋友和师生情谊。另外就是季老先生提到的凡是“不嘀咕”原则。有感动,有收获。
  •     收获良多,字里行间大家风范。读书部分很受用。
  •     了解季老,向季老学习
  •     季老的书,值得一看很朴实很经典
  •     做人部分写的太少,对于普通人,前面读书部分参考价值小,有流水账之嫌,回忆录为主
  •     很喜欢书,但还没时间看呢,应该不错。
  •     现在还没有得时间来看
  •     好,内容还不错!!!快递非常给力!
  •     真挚的情感 大师之作 踏实 有生活的气息
  •     很喜欢季老平淡却饱含深情的文字
  •     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     说是读书和做人,写了很多季老在德国留学的时光,那是他收益最多的十年,在平静美好的异国小镇,读书散步做研究,有这样的心静和状态,还是非常向往。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     季羡林真是个爱絮叨的老爷子,讲得大都是学外语的心得,老爷子真是好学并学了好多种外语。
  •     比较喜欢前半部分写在德国做学问的。学者的风范与气度。
  •     看看读书部分就好啦
  •     产品很好, 很喜欢,不错
  •     书看起来不错,但还没看,物流还行。就是包裹有点脏,可能在物流环节出了问题,不知道是不是???
  •     看了好久终于读完
  •     内容比较朴实,但没觉得有啥意义
  •     极好的劝诫。然而我这个固执的人大概也只有三毛那种柔软的文才能打动。但是还是谢谢季老先生啊
  •     此书都是不同年份的文章合集,难免有重复部分。文章谈及如何读书,涉及学术和专业的内容居多。大师虽专攻于语言,亦通晓于人生,粗读之后,有所启发。
  •     前面部分放弃了太半,因为非专业,目前也不计划了解。后面部分基本在用简单的话语简单陈述简单的道理,部分道理过于维护某些制度。个人认为胡适先生的书比季老先生的书更具意义。
  •     因对老先生研究的领域不甚了解,所以初读此书时,难免读的慢了许多。只是后来却越读越有趣,读季老的书,只求多了解几个典故,多了解一些文化,能潜移默化的让自己有些小改变,这也是我读书以来的初衷,读书与做人,其中近乎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写与读书有关的人或事,可见读书之重要,以此短评纪念读此书的时光。
  •     老先生的散文和随笔虽然文采不算非常优秀,但是先生为人处事的品格和专注于学术的精神,令人钦佩,吾辈应当学习!
  •     突然发现,季羡林老先生的书,没有过多的空话,很多都是结合切身实际。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读书,如何去做人
  •     第一部分是读书随笔,第二部分和《谈人生》里的几篇是一样的,很喜欢季羡林先生平易近人随和的风格
  •     对我来讲还是有些距离感,而且词句不是很吸引人,但老先生的求学精神仍是勉励
  •     本来就是随笔的总和,季老先生觉得重要的理念才会在不同阶段不断强调,所以难免有些重复,就当加深印象了。前大半部分是季老先生的读书经历和为一些书写的序;后小部分写做人,一言以蔽之:环保、对善人真实忍让和修身养性。
  •     并未读完,做人部分跳过了好大一部分,感觉有点读不下去了。记得前段时间,听知乎Live,张玮佳谈的读书,说他有好大一部分书也是断断续续读完的,所以我也很心安理得地放下了书本
  •     一代学术宗师。季老谈读书,字斟句酌,引经据典。谈做人,深于情,明于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