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石猜想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杀人石猜想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4-1
ISBN:9787101072921
作者:罗新
页数:222页

章节摘录

插图:这个冬天,当我还没有从伤痛中复原的时候,新华来电话,说与中央电视台接触,人家对咱们的大海道计划很有兴趣,可以资助。过了几天,又电话说,已经确定了,搜狐公司出15万,中央台出15万,定于春节期间开始行动,现在,他希望我能够参加,毕竟我是最早的计划人,长期有志于此。我听得出他的犹豫,也听得出他的复杂心情。是的,他希望我像从前那样和他在一起,但是,他很清楚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我回答,不行,我去,只是你们的累赘,我不能去。我又补充说,至少三年内,我不能再参加类似的考察了。在心里,我甚至还补充了一句,也许是永远。我怎么能像电话里那样坚定和从容呢?在敦煌残卷《西州图经》(伯希和2009号)中列出的各条吐鲁番交通要道中,是这样描述大海道的:“出柳中县界,东南向沙洲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大海道,是从吐鲁番到河西重镇敦煌之间,最直接的道路,比起绕道伊州(伊吾,今哈密),近了差不多一千里。而且,哈密地区非常容易受到巴里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的侵袭和控制,历史上多次出现伊吾路完全阻塞的情况。

前言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这首横吹曲古乐府《企喻歌》,据说是十六国时前秦苻坚的弟弟苻融所作。那个时代男子的生命,慷慨地说,是激扬于军阵之间,璀璨于马背之上;悲凉地说,是偷生于锋刃之际,喘息于马蹄之下。慷慨与悲凉,也只在一转念、一转瞬而已。比《企喻歌》略早的《陇上歌》,吟唱西晋末年的秦陇壮士陈安的壮烈之生与倏然之死,就表达了这一呼吸之问生命的愕然:陇上壮士有陈安,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总是个体生命的沉浮吸引后人的目光,而在历史发生的时刻,个体又总是被覆盖、被湮没的。最近与同事多人去了晋东南和晋南。印象最深的,是从芮城北返运城,翻越中条山,在中条山上南望黄河时,所见到的浩大景观。站在中条山上,如同立于巨大的潮头,黄河北岸宽阔平展的黄土塬,是如此安静、如此柔顺。夕阳如醉,晚风苍劲,大地微有绿色涟漪。深切的冲沟旁,散漫地点缀着枣槐掩映下的村庄。远方那一垅高堤之外的白色丝带,就是刚刚容纳了渭河、扭转了方向的黄河。

内容概要

罗新 1963年生于湖北随州,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读完本科、硕士和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民族史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中古石刻史料与北族史尤为偏重。参与整理长沙走马楼吴简,与叶炜合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 ,2005),主持选译《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2006),并有专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网名“老冷”,为著名人文学术网站往复论坛的创始人之一,自1999年以来,在天涯和往复撰文若干,颇有影响。

书籍目录

横吹曲之大景观(代序)
长忆轮台日落时
我的心,是不是已经离开了大海道
刚毅坚卓·昆明的夏日
抬起头,看星星
档案袋与浸水河
雪中的游思
另一个敕勒川
香格里拉在哪里
陈留公主
闲说吕无党
斯德本与中国艺术史
龙尾关印象
河曲旧县印象
从东巡碑说五回道
五回岭踏查追记
仇池行
话说飞狐道
杀人石猜想

编辑推荐

《杀人石猜想》:第一次见到突厥石人,是十年前的夏天,在北疆的青河与阿勒泰,齐人高的青草丛里掩映着持杯握剑的石人,很多学者认为,这些突厥石人就是突厥葬俗中,非常特殊的杀人石。

作者简介

《杀人石猜想》内容简介:深具学者人文情怀的散文书对我来说,这就是大景观。黄土高原瞬息之间就沉没进了黄河的万古河床。这就像壮士陈安爆炸般雄浑的生命忽然结束,刀锋撕裂夜空的一闪,骏马的长嘶汇入朔风,骤然间一切便了无踪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古老的问题一再地响起。只有心灵清澈的时候,这个问题才充满生命意义。

图书封面


 杀人石猜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是读了《黑毡上的北魏黄帝》意犹未尽才找到这本《杀人石猜想》的。和《黑毡》一样随笔里也有不少独树一帜的观点,受益匪浅。常听说敕勒川的悲剧是蒙古族老一代人心中的痛,在作者历史故事的渲染下它更叫人神伤了。如今黛色的群山下的农田已经整合成8条车道的呼包高速,崭新的柏油路像是一道黑色的激流倒是把农田支离破碎的感觉冲走了。草原是再也回不来了,星星点点的牛羊被汽车替代视觉上有点儿像是动漫。斯德本那篇由浅入深看进去了才发现是在推崇他的美术史研究方法,自己没有动手体验过怎么去评论别人?难怪巫鸿的书篇篇都看不进去只打滑,原来都是空话啊。他评论的绘画和雕塑有些自己都没当场看过原作,没有自己的的感觉第一手资料怎能有原创的观点?这和评论赝品有什么区别?大部分画画的人都认为这样的美术史家是忽悠。
  •     是杀人石吸引了我,还是学者散文书吸引了我,我不能确定。在学者散文书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学者的学术功底,更深切感受他内心的人文关怀。
  •     老冷的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有感觉的。既有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又不乏文学的点缀与琢磨。不过,太过于文学化的历史随笔,总觉得有点不伦不类,书中所收录的前几篇文章基本上就是这样。等到读了《另一个敕勒川》后,突然发觉隐藏在历史表相背后的人物,其感情的抒发与刻画,竟可以如此神伤般的诗化,高欢这个印象中极为残暴的武人,却也有温存的一面。“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欢闻之,“自和之,哀感流涕”。不禁让人感慨“总是个体生命的浮沉吸引了后人的目光,而在历史发生的时刻,个人又总是被覆盖、被湮没的。”再以后的文章,如《陈留公主》,无疑是一篇考证相当精密的佳作,读之足见作者之史料解读功力。书中的最后一组文章,是作者田野考察所见所感。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有时不仅需要时间的贯通,更需要空间的体察。亲身置于历史现场,感受中的那种亲切与陌生,是每个历史人难以自免的。此外,本书以《杀人石猜想》为名,虽然有归纳全书主旨之深意,但标新立异以图吸引读者之嫌疑恐怕更大。另,书中《话说飞狐道》一文,在叙述飞狐道的组成时,写道“从涞源县城经金家井、留家庄、团圆、石片几个村,到黑石岭北麓的伊家铺,凡五十里。”(p182)经查地图,伊家铺乃在黑石岭南麓。此文后又说“伊家铺是黑石岭山南最重要的驿铺”(p183),可知上句“北麓”乃“南麓”之误也。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语言简洁,非常好的一本考古性散文笔记,一气读完
  •     全书的文章按照写作时间先后排序。刚开始读,对这个饱含激情又带着些许怆痛的文艺青年有点不习惯。到最后,终于看到了一个渊博、睿智,常常是深沉的,偶尔又遏抑不住人文情怀蓬勃而出的学者。这是我熟悉的罗老师。空一颗星,留给老冷新作“蒙古考察记”,期待早日出版!
  •     后半部比较值得一读,尤其是探寻五回道的两篇,有机会也要去走走。
  •     史册浩漫,行者无疆。
  •     文笔很好,涉及的史地知识也是我感兴趣的。
  •     困守穷庐,哪里也去不了,只好看看这样带点历史趣味的书,解解眼馋。
  •     开头的几篇文章挺好
  •     在一个寒冷冬天的夜晚又读了一遍,和几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听他轻描淡写地讲起历史和命运,非常羡慕。罗老师是个太精彩的人。我曾经很讨厌“情怀”这个词,但我的确触摸到了一个历史学家真正的情怀所在。
  •     罗新的治史小感想,一部分是对原有史料的研究随笔,一部分是实地考察的心路感想,不能说有太多价值,无论是文学还是史学。读完之后,倒是增添了我对北方的向往。
  •     罗新教授9年前出版的散文集,写作时间大致15年前,所述主要是魏晋、宋末元初的历史细节。文笔优美,查案般细致考据,硬汉侦探作风,许多艰险非热爱不能往。最感怀是《雪中的游思》讲古代学者入藏修习,《另一个敕勒川》讲东魏大将高欢最后一次恸哭。有关五回岭的两篇,记录详细到可以边读边画出徒步地图。
  •     没有文采
  •     罗教授的民族史文字见到就买。很羡慕治中国史的学者的文笔。
  •     软文。
  •     在地铁上读了三分之一,睡前读了剩下的,文字很好,也能读出些真情的散文。
  •     老冷非但不冷,阮步兵云: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时下网上炫博洽者在在处处,因而乍接老冷文字便觉寻常,数篇后则见味外之意。史料稔熟史识明敏,重踏勘重目验、而深掘而表曝,岂仰赖网络检索之游谈家所能梦见!年来越发偏爱北地秋笳,自某观之,地陷东南,无非皮肤滥淫之蠹窠尔,于此转更深恶赵柏田之流
  •     虽然是随笔,却介绍了好多知识,并且是实地考察后得来的,很好。
  •     读了此书,了解了罗新同志穿越大漠的旅程和学史的心路历程。感慨上学工作都在北大,能去那么多地方考察、仿古、探险。作者文笔优美,确如有些朋友所说,属于精神荒芜时阅读的对象,希望以后能看到续作。
  •     除了那个美丽忧伤的序,和前半部分有点过多的情怀,主体部分还是很好看的
  •     更像随笔游记
  •     挺不错的
  •     最喜欢《陈留公主》
  •     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是本正经的学术专著。
    结果发现是本非专业的散文杂记,记录作者长期考古、历史研究工作中的点滴感想。文字流畅隽永,但是内容过于空洞,属于作者信马由缰的随想。
    有点失望。
  •     应推荐,购得于陕西南路季风总店
  •     没有彩图!!!!!
  •     南门口的新华书店里挑几篇看了
  •     为了配合《公主之死》买来的,因其中有一篇写陈留公主的婚事。是学术散文的写法,主要涉及交通史的考察,就专业性不敢置喙,但写作者的情怀和神思真美。能够看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的诉求。
  •     自然和历史都是美丽的令人感伤
  •     看得人血脉贲张,恨不能燕然勒石,裹尸不还。
  •     书不错,是能很快看完的随笔集,即使插图做的再好,也更值得做成电子书。
  •     往复上的老冷。好像是因为陈留那篇看的,态度可与云风参照,又意外提到武都地区。以及接地气怎么就这么难呢~
  •     文笔很不错的游记,《另一个敕勒川》、《陈留公主》、《耶律阿保机之死》、《杀人石猜想》
  •     1、《档案袋与涢水河》中三份检查材料的叠影 2、《陈留公主》中陈留公主的婚姻,读史书时印象就非常深刻,果然已经被写了~
  •     读史能品出这么多味道,寻古能积累到这么不一般的经历,捧着这本小书差不多一口气就读完了,又确实常有触人心怀处。同样在书桌前、在苍茫的古道上,都未必有同他一样的收获。这再深一层的,就全看天赋了。或者还取决于投入的多少。突然觉得,很多路(弯路、歧路、荒路都好),还是要亲自走上一遍才会知道个中甘苦,所得也才最深刻。不过并不全然喜欢他的笔调,至少读头两篇时尚未找到感觉。
  •     有点小失望。不像往复上面看到的文字那样沉稳。火气太重。
  •     作者的游记和一些旅行中的考证文章,可以读一下,有点意思。
  •     文笔很优美~~
  •     个人很偏爱这类历史学者出的杂、散文类文集,处处是历史的沧桑和感慨。只是配图不甚清晰,都是很小块的模糊黑白照。。
  •     勾起了对西北史地的兴趣
  •     今天状态真好,中午和晚上看完。学者历史散文,罗老师骨子里是浪漫的,靠近历史的路途,简单一两句戳到人心底。最喜欢陈留公主,斯德本与中国艺术史两篇。粗线条的史书里简单几个字的背后埋藏着多少实实在在坚硬的日子。
  •     学者的随笔,尤其是亲身踏访,言之有物的随笔,很值得一读。以后要多关注西域史。
  •     历史学者的学术功底和现实关怀+文学家的笔触,读了就停不下来,赞叹不已!
  •     前面的纯粹软文,后面的长文比较好,虽然文笔……让我仍然不时想起胡成……还是看他的往复文吧…………中国书店某门市十元三本桌子上挑到,不想留。
  •     老冷的文笔
  •     最喜欢的是高欢,陈留公主,吕无党的那几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古人的一句话可能就会为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当你踏破千山万水来到这里与先人隔空相望时,会心一笑吧。
  •     很清新的随笔,一如罗新先生一贯的文风。
  •      罗新老师《杀人石猜想》,一年前在尚文书店买的,一直没有读,一半是因为大部分文章多年前已在“往复”上拜读过,一半是因为想把它作为兴奋剂,心情荒芜,精神疲倦时用来提神。罗老师的《中古北族名号研究》、《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也有这种作用,但效果是间接的,不如这些文章来得亲切有力。最近趁上下班坐地铁,将这本书重读了一遍,许多已忘记的细节再次变得清晰,涌动于胸中的是久违的情怀。大海道、香格里拉、飞狐道、五会岭、杀人石,仿佛都在那个大大的、圆圆的、红彤彤的落日下闪耀光芒,陈留公主、吕无当,连同那失落于历史洪流中的档案袋,重又跳到故纸上走动、呼吸。往地铁外望望,转瞬即逝的灯光有如流星,它们一定是急着赶路,好到书中的毛乌素沙漠去照耀沙子,点缀天空,空调总是开得很足,让人想起雪天里藏区寺庙中翻读经卷的僧
  •     感慨太多,故事太少
  •     开头两三篇文青了些,之后渐入佳境。尤其《陈留公主》、《斯德本与中国艺术史》、《龙尾关印象》、《从东巡碑说五回道》、《五回岭踏查追记》、《话说飞狐道》、《杀人石猜想》
  •     还迷恋你挥舞战刀的样子,自西徂东,却不料你早已跪拜在沙漠的星空下。
  •     适合汉学layman的文化随笔
  •     曾在网上读过《另一个敕勒川》,惊叹于罗新老师的才情,买了随笔集来读,最喜欢的还是这篇。他对历史深处个体生命的发现和了解,对这片河山的深情,都在寻觅的脚步和笔下的文字里了。
  •     生病是读书的好机会~
  •     隨便看看,一般。
  •     文笔非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