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大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混大成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49505180
作者:宁浩
页数:220页

章节摘录

宁浩:我小时候也比较爱看西部片,但是我又觉得,西部片产生在美国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有那么一个无法无天的时代,西部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的武侠片。中国其实没有那个独特的历史,我们具备的是类似的地貌,那边的牌子换成英文基本就是德州,我们有一样壮观的雅丹地貌,也有类似的大峡谷,在地貌上没有问题。而这个时候我觉得美国西部片其实在进化,严格地说美国西部片在二三十年前已经死了,后来又死而复生,伊斯特伍德重新拍了《不可饶恕》,它借西部片的壳,讲社会层面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我也是想用这种方法,即借助西部的这种独特环境,其实也就是去社会化的一个环境。过去的西部片很多也是在非社会化当中的一个正邪对抗,很简单地孤立出来好人、坏人以及暴力这些东西,得不到社会性帮助,也没有社会准则,没有道德标准,只有你死我活,好像就显得更纯粹更原始了。我倒更看重新一代的西部片,它是借西部片的形态讲当下的问题,我觉得这是蛮有意思的一个演变。我也想借助这种方式,它似乎跟美国西部片的景致和人物关系是一样的,可能也有正邪对立,有暴力,有去社会化的环境,但是,我想谈的还是抽离出来的人性的挣扎和斗争。这是中国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也是时代的一种标志,它自然而然地反射出时代的东西。平常聊天也有人问说,宁浩你所有的作品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主题?我说除了《绿草地》以外,所有的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我们是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最大的变化就是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谈政治诉求,整个的推动力都是个人欲望与社会欲望,所有的矛盾都是个体欲望与集体欲望的矛盾,我觉得现在问题太简单了,就是利益诉求,简单得简直有点奇怪。所以,《无人区》也不外乎就是谈这么个事情,谈谈人性。其实《无人区》结尾最早也不是这样,原来结尾就是毁灭,死亡,所有的终极方向都将走向死亡。但我最后留了一个余男把那个人杀了,还挺复杂的。我原先写的余男这个角色是一直没有反抗、没有力量的一个角色,她是被暴力所压制的,而到最后,徐峥那个角色的死催生了这个女性的暴力,她最终把那个坏人给杀掉了。可是这样的东西就不可能通过了,因为最后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是暴力,虽然事实是这样。所以就在那儿转了。我这个片子里其实混杂了两个命题,善恶和救赎,最后就拿救赎的命题来谈这个东西,就是你走到这儿,你走到如此邪恶的境地,你只有全部奉献才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死而后生。其实我个人觉得,从这个修正的版本来说,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说的就是恶有恶报和你必须要救赎你自己,你必须做出更大的牺牲,其实这是主流价值观。

前言

序宁浩一白张云:黄金上映,应当聒噪,不然市乱声杂,恐无人问津。余私下寻思:写字在今天已非神圣不可侵犯之特权,因文字渐现原始,日趋式微,造纸也被冠以高碳重罪,不知“书”尚能存世几许?不如趁火打劫,借机也出他一本“纸书”,也好能在纸落得胶片一般下场之后当作古董!小人之心昭昭。现如今立传者多如牛毛,我倒无心参合。恐怕我的传写出来也索然无味,精彩不及列位,还招自个恶心。恰巧林旭东先生愿来叙旧,倒不如败火的吹场牛逼,扯场闲蛋,聊博一笑。说文字式微,倒不是心存不敬,实在是觉得识字甚苦,写字甚苦,读字甚苦,乃我等生灵生命之初第一苦事,自从文字诞辰,系疙瘩的草绳便只用来绑草绑牛绑人了。如今影像之术与网络电脑之辈勾结,信息之巨大,传输之便捷,逐渐侵占文字之旧有功能。读图易于读字,文字乃逻辑学符号学之复合,习之不易,观之不直,沟通容易曲解,有图有声相对直观简单,也不分国家地区。此一学问也逐渐降下门槛,人人皆可为之,电影之术也会从特定之娱乐艺术形式转化为民间通用语言,救万民于识字之苦,岂不是万民之幸?愿文字早日去绑草绑牛,莫再绑人。虽显残忍,但人类之成长一如个人之成长,唯有牺牲,方可向前迈进!好了,扯完这些大不敬的蛋,开始用文字记录与林先生的聊天吧,观后欢迎耻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于严格的创作者来说,没有思考的东西是不能拿出来的。我心目中的电影,影像本身所传递和暗示的意义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意义。平常聊天也有人问,宁浩你所有的作品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主题?我说除了《绿草地》以外,所有的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宁浩

后记

林旭东老实说,在宁浩的影片中,迄今最打动我的还是那部《香火》——让我欷歔的是,作为一个新人,宁浩对叙事的拿捏,不紧不慢,娓娓道来,随着结尾的戛然而止,让人悠悠地生出一股惆怅:时代进步,人物挣扎,道德异化,信仰沦落,又不尽然。宁浩是个对自己的生命经历时有感悟的人,生活中的种种遭遇,都会点点滴滴地积淀在他的经验世界里酿成创作的素材,一旦灵感闪现,他就在银幕上创造出了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脸谱化的概念衍生物。据说宁浩常常手不释卷,只是任何一种现成的理论恐怕都难以和我们当下的现实完全重合。歌德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在两者之间是一片暧昧地带,艺术家在此安营扎寨,辛勤耕耘,以修补弥合我们被扯得七零八落的现实存在。

内容概要

宁浩
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
1977年生于山西太原,少年时期曾学习绘画,后做过广告设计、平面摄影师及MV导演。
2003年,电影处女作《香火》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公映,该片全部由非职业演员出演,获得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奖项。
2004年,《绿草地》克服资金、人员、环境等各种困难完成拍摄制作,全片使用蒙古语,是宁浩从影至今拍摄难度最大的一部,入选第55届柏林电影节国际新电影单元。
2006年,小成本作品《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话题电影,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等多种大奖。
2009年,《疯狂的赛车》以一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票房,三十二岁的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被誉为新生代的“鬼才导演”。
2009年,赴新疆拍摄完成《无人区》,至今尚未公映。
2012年,最新电影作品《黄金大劫案》。
林旭东
1951年生于上海,画家,纪录电影研究者、评论家、剪辑顾问。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讲授电影史和纪录片创作课程。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学术顾问。近期与陈丹青、韩辛合办主题为《四十年的故事》画展,影响深远。担任多部电影担任剪辑指导,包括贾樟柯导演作品《站台》《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纪录片《淹没》等。
1997年参与主持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研讨会。1999年,应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之邀,出任亚洲新浪潮单元评委。2003年,应香港国际电影节之邀,任纪录片人道奖评委。2004年参与主持北京国际纪录片展。2005年曾应邀出任第2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竞赛单元评委。2006年曾应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纪录片基金(AND)担任大师班讲师。
出版有《影视纪录片创作》,《贾樟柯电影:故乡三部曲》(与张亚璇,顾峥合著),《纪录电影手册》。

书籍目录

001     序   /  宁 浩

003 上帝开了一个玩笑
037 信仰与现实的冲突:《香火》
077 成长之前:《绿草地》
121 两种试验:《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
161 走到如此邪恶的境地:《无人区》
189 撕裂成长:《黄金大劫案》
211 后 记 / 林旭东

作者简介

宁浩好久不见!
宁浩首次出书,关于《疯狂的石头》,关于上映无期的《无人区》,关于青春与成长,甚至关于宇宙和生命……
关于宁浩我们所知道的:
2006年,小成本作品《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年度话题电影,并获得多项大奖。。
2009年,《疯狂的赛车》以一千万投资成本,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三十二岁的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我们不知道的是:
少年宁浩热爱画画,报考大学才发现自己色弱;
读中专时,瞧不起学习影视制作的同学,读大专时却阴差阳错进了这一行;
拍摄MV得心应手之时,为了去心结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读的却是图片摄影专业。
《疯狂的石头》灵感,竟来自宁浩与人合租房子的经历;《疯狂的赛车》票房破亿,在创作上却并不能令宁浩满意;《无人区》曾考虑请刘德华出演,结局也许会大为不同……
宁浩首次以文字的形式阐释他的电影理念,讲述他的成长历程和《疯狂的石头》等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专家林旭东参与对谈,收录有宁浩从未公开发表的画作和相关剧照,这是迄今为止,对宁浩及其作品最权威也是最详尽的解读。
“对于严格的创作者来说,没有思考的东西是不能拿出来的。”
“我心目中的电影,影像本身所传递和暗示的意义远远大于视觉冲击力所形成的意义。”
“平常聊天也有人问,宁浩你所有的作品当中,有没有一个共同主题?我说除了《绿草地》以外,所有的都在谈一个东西,就是欲望。”
——宁浩

图书封面


 混大成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刚买的书,都快要看完了。是林旭东和宁浩之间的一个访谈。有些内情,电影之外的东西,很有意思。特别是讲到疯狂的石头那一部分很多内幕和细节。这导演很能扯淡,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的,远不如波兰斯基自传那么简练直接,他对自己的创作好像不是很清晰,但的确有股机灵劲。黄金大劫案怎么会拍成那样一个轻飘飘的样子呢,实在和《石头》判若两人,这实在是要反思的。。。在看这书的过程中,我的心事一直是在努力对自身的观念进行一个转变,虽然过去清高固执又狭隘的想法很顽固,我还是有些新的认识的,进入电视台或者电台或者报社也不失为另一种多彩的生活,可以接受。况且,我的电影梦在哪里都还在。
  •     “疯狂”的宁浩——读宁浩和林旭东的对谈录《混大成人》■禾刀同许多“圈外”人一样,知晓宁浩,是因为《疯狂的石头》,熟知并热爱着宁浩的作品,则是因为《疯狂的赛车》。《混大成人》的书名里不知有没有宁浩的自我调侃成分,但就宁浩掏出一本书的心窝子话来看,他的成长史确实不那么“阳光”,或者可以说,他是游走于体制内外的一个异数。宁浩的“本业”是画画,几乎没有至少是在学画画阶段他从没奢望过,将来有一天会与电影扯在一起。所以,当他决定离开家乡,只身奔赴北京时,依然只是因为画画。面对已经实现的稳定工作,以及家人苦口婆心地劝阻,像许多北漂族一样,宁浩还是决心不改,只身来到北京这个各类资源高度集中的特大型城市。一切如同王宝强所回想的北漂生活:睡过地下室,最穷时连饭都没得吃。然而历经凄风苦雨之后,总算看到了那一抹彩虹。众所周知,宁浩确立社会知名度,是因为《疯狂的石头》,但其确立艺术地位,则是因为2003年的《香火》,以及2004年的《绿草地》。至于将宁浩送进亿元票房大门的《疯狂的赛车》,宁浩却坦言,“徒有技术没有灵魂”。原本以为这只不过是宁浩的一句自谦之言,及至最新上映的《黄金大劫案》才发现,宁浩确实不太愿意炒冷饭。在这部新片里,宁浩努力抛弃了极其拿手的多线索叙述方式,而且还试图努力摆脱单纯地逗笑,树立一个别样追求的新形象。追求永不停歇,这便是宁浩。如果说以前的宁浩是“混”,后来宁浩的身上则散发着更多的“闯”。一开始,宁浩与同学们一起打架,看不到挤过高考独木桥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入艺校继续“混造”。当他真正意识到这样混沌的人生看不到闪光点时,于是毅然决然地抛弃“铁饭碗”,在家人的反对声中独自“闯”进了北京。宁浩自己坦承,如果不是自己的这份坚定,当年如果留恋那份工作,今天的宁浩或许依然默默无闻,甚至一辈子很可能像原来的那些同学一样,沉淀并钉死在那样窄下的生活空间里,至少不太可能与电影发生任何关系。这并非是对别人生存状态的一种蔑视,只是生性好折腾的宁浩不甘寂寞,哪怕是吃再大的苦,冒再大的风险。像在内蒙古拍摄《绿草地》时,面对车祸、投资商撤资、演职员大批离开剧组等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时,他依然没有选择退缩。更主要的是,他的这种坚守里看不出“咬咬牙”这样的所谓雄心壮志,一切总是显得那般自然与平静,哪怕是在他与同事前往沙漠察看外景,突然遭遇不能熄火的破汽车突然熄火,生命陡然陷入危急之时,他的话语里依然看不到什么令人胆颤心惊地危险与沉重。宁浩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在不断总结中进步。从美术闯进电影圈,并很快获得成功的宁浩,除了有些还算艰苦的历练外,看不出经历太多太大的挫折。这里面兴许确实有一些人生的机遇,但也取决于宁浩的善于总结,在那些别人原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地方,他的努力耕耘,却令人意外地结出硕果。即便是在他的“事业线”里亦如此,如处女作《香火》里有他人生的侧影,拍《绿草地》则是因为说说《香火》里还没说完的话,而《无人区》又是对《绿草地》的进一步阐述。略感遗憾的是,这部原本倍受期待的电影,至今因为送审问题,迟迟未能掀开神秘而又令人期待的面纱。对于已打上“疯狂”标签的宁浩而言,《无人区》的“久拖不出”,当然可以算得上他涉足电影以来的最大挫折。尽管这种挫折有些不可预料无可奈何,但对于一路“疯狂”的宁浩而言,也或是“逼”着他转型的一次被动式“机遇”。记得宁浩曾有过如此感叹,“一个人突然丧失安全感的时候,他就要成长,要寻找一个新的东西。这一步其实是通过某种痛苦的形式得到提升的”。这种因为被动和主动“丧失”安全感,至而被“逼”着成长的模式,几乎贯穿了宁浩的人生特别是艺术之路。有的时候,看似已然“混”得不错,但他又“疯子”似的冒得更为令人惊诧的想法。比如他一度拍MV收入不菲,但他并未因为“小富即安”,裹足不前。记得独立导演王笠人曾经说过,“艺术需要一些疯狂”。既然艺术如此,作为掌舵电影艺术的导演抑或概莫能外。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属于每个人的艺术舞台?人生又何尝不需要一些疯狂?当然,这种疯狂不是无厘头毫无章法式地颠狂,而是浸润在骨子里、驱使个人排除万难的那份坚韧与执着。这或许就是宁浩“混大成人”的“秘诀”所在。
  •     宁浩/口述 殷宴/整理我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既不够现实,也不够理想。艺校毕业的时候分配到山西话剧团,干了几个月就觉得那是个温水煮青蛙的环境,无论如何都要跳出去,于是跟单位请了假来北京考大学。这个举动好像挺浪漫的,但也是因为我家庭条件好,没把我逼到特别现实的那个地步。如果家里贫困,我想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可能就去做生意了。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开始做导演,起初拍的是MV,也是为了赚钱,很现实。看书我也不喜欢看特别“虚”的,琼瑶的、言情的那种东西,我看不下去。得有一个“根”在那儿,不然我就找不着北了。 创作也一样。《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都是天马行空的故事、现实的细节,挺分裂的。《黄金大劫案》也是这个风格。并不是我有意要走这个路线,其实创作是一种比较本能的事,你的认识到那儿了,你就会觉得这个就是对的,别的都不对。我原先想过刻意的,但是发现就是不行,改不了。 我的片子大都是悲喜剧。作为一个观众,我喜欢情感表达清楚、色彩明快的片子,要笑就笑要哭就哭,要不然就是双向反讽,悲喜融合在一起的,看完之后就想笑,但笑起来又觉得挺难受的。幽默其实有时候有一种悲剧色彩,是对现实的无奈,顶多有点儿嘲讽,连反抗都算不上。就像说相声和听相声,说相声的人有什么反抗可言?只是调笑罢了,这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有人说我像盖?里奇、昆汀或者科恩兄弟,其实他们跟郭德纲都是一路货色,打荒诞主义牌、解构主义牌,调笑现实。 西方导演对我肯定有影响,但很多中国的老片子对我影响也很大,比如《活着》、《霸王别姬》、《少林寺(微博)》、《小兵张嘎》,还有《城南旧事》,多好看呀!   中国电影底子薄,技术差,我们就得拿出外国人三倍的努力才能让观众看到一半的真诚。这个真诚得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真诚地表达自我,同时也要真诚地和观众交流。文艺片不是自顾自阳春白雪就叫真诚,得让观众理解。你看《猫屎先生》,或者今年得奥斯卡的《艺术家》,虽然是文艺片,但是情节性和娱乐性很强,容易让观众接受。姜文的《让子弹飞》就比《太阳照常升起》真诚,拍摄和宣传都使了劲儿了,这个态度很重要。 我自己底子也薄,有的时候是真不会,真着急,每次片子拍出来老觉得差一点。《黄金大劫案》我也觉得没做好,有陈词滥调的地方,这他妈确实是想得不够,很惭愧。但我至少在精力和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做到真诚。如果说我的片子会有让观众感动的地方,那应该是源自于我自己的一些东西。一个作品要感动观众,首先要能感动导演自己,而且得是真感动,是每次想到都会热泪盈眶。如果连导演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就没有办法去和观众交流。 我这个人没多大的才华,就是一个相对还算本分的人,和一个认真开饭馆的没什么太大区别。拍电影受益最大的其实是我自己。有的时候一部片子给我一些教育,有的时候是教训,但一定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感觉。这就是拍电影的魅力。作品本身有它自己的生命,导演所能做的只是服务于它,通过导演的手把它传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认识到一些事物、道理,向真理更靠近一步。我相信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整个宇宙就包含在真理之内。 我家里人都信佛,所以我也有敬畏之心,但我没有修行,所以还算不上信徒,没有到觉悟的境界。换句话说,我还是个小人物,不是英雄。我的电影总是以小人物为主角。那究竟什么是小人物呢?小人物是对立于英雄而言的,英雄是完整的人,小人物是不完整的人。我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三个层面的问题:欲望、情感、信仰。信仰从根本上解决两种问题:存在和方向。你如何决定你的方向,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向的终极问题其实是死亡,在憧憬方向的同时面对死亡。所以英雄必须有一个品质,就是无畏,不惧怕死亡。有的人不知道死是什么的时候不惧怕,知道了就怕了——那不是英雄,是二逼。英雄是知道死是什么,然而不惧怕,也就是看破生死。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应该看破生死,英雄是一个人人皆可达到的境界。这个世界上达到英雄境界的人其实非常之多,我看很多老年人都能以自然的态度对待死亡,人撑到这一步是幸福的。佛教讲“大无畏”,只有到了这个境界之后,人才能活得泰然,一个人的人生也就完成了,舒服了。但如果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一辈子都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充满了恐怖与纠结。小人物要么困在欲望之下,要么困在情感之下,没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我现在还看不破,有的时候即使能看破,又无法饯行。没有践行,光开悟仍然算不上智慧。所以我想了想,还是回来吧,先出本书,赚点儿钱,一步步来吧。(实习生王佳宁亦有贡献)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6月4日号 官网地址:http://www.eeo.com.cn/bookreview/小站地址:http://site.douban.com/106727/ 经济观察报-书评 微博:http://weibo.com/u/2526630955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宁浩承认自己是一个三流导演,现在从他的影片来看,不论是石头,赛车,还是黄金,宁浩的这些作品确实没有一流导演的水平,书中的故事也是在一些节目中讲过了,书还是可以的。当当送货也很快!赞一个
  •     冲着导演买的
  •     1
  •     我常常觉得可爱实在是很可爱的词语,就像宁浩实在是个可爱的流氓一样。才气于影像,匪气于故事。酷
  •     談的还挺精彩,是老林太会问问题?还是宁浩太能说…?
  •     现实和理想和平相处,有足够的智慧,有信仰,也不惧怕做孤舟,我喜欢他的处世态度。每越过一次困境,希望换来的都是大无畏的勇气,在这痛苦的人生漫漫长路里,能够有更宽的心去接受一次次变故。
  •     对话录,不太爽
  •     非常接地气的具有艺术气质的金链赖小子
  •     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
  •     别看我在玩儿,我的脑内在疯狂奔跑
  •     导演 成长 有趣 坚韧
  •     能忽悠,我喜欢。
  •     如果你的朋友好玩儿的话你一定也是一个好玩儿的人w好棒的宁浩!然后翻了一下豆瓣才想起来心花路放也是宁浩拍的...一度以为是徐峥的...既然你写了那么多故事为什么要拍这一个=_=题外话 书中出现过邓超的名字,我就是不懂一个排过各种话剧的演员是怎么拍出分手大师这种恶心的玩意儿눈_눈
  •     看到是林旭东的书就买了,感动于他一直致力于新锐导演的纪实影像。看过他写的贾樟柯的影评和纪录电影手册,觉得是十分有良知和影像读解能力的学者。于是,果断得入手了这本书,其实对宁浩没太多了解,只看过《疯狂的石头》,印象不深刻,正好读读补补课。
  •     更了解宁浩了,只是对他俩只字未提盖里奇感到不满。 很多没说的才是重点。
  •     值得一读
  •     看个乐呵
  •     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包括无人区、黄金大劫案的不完美也不否认。但看宁浩的电影,总觉得是一部不如一部,虽然书里每部电影的创作初衷让人看了都觉得这会是部深刻的电影,然而实际影片出来内容并未达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效果,也许他的所有灵感都源自《绿草地》,希望他能找到新的灵感源泉,毕竟从山西电影学校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     如果不是得到提醒,确实不会知道,《疯狂的石头》出来的时候,他还三十不到。即便是后来的《疯狂的赛车》票房过亿,他也才三十二。啰嗦一句,这几年电影的市场太好了,似乎票房过亿也就分分钟的事情,但是除了《失恋33天》,恐怕能够称得上小成本赚大钱的,也还只有《赛车》。而且,他现在也还是最年轻的票房过亿的导演吧。

    这本书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的成功,而是默默无名时候对电影不含杂质的执着。《香火》《绿草地》,无一不经历难以想象的困难,而且根本想不到可以上映,可以得奖,当然他也没有想,只是一心要把事情做完。也许有时候简单一些,反而比较容易成功吧;即使没有所有的成功,起码过程享受了。
  •     翻了他早期的电影看,也展望未来般期待他的新电影。
  •     在路上读完的,像宁浩的电影一样有意思
  •     不一样的导演果然有不一样的想法
  •     鬼才导演宁浩的成长史
  •     感觉还是有很多共鸣的的。
  •     还未来得及看呢~哈哈哈
  •     好可惜,没有电影剧本。就是宁浩一路走来心路历程的对谈记录和感悟,《香火》和《绿草地》木有看过,听他讲《绿草地》的拍摄幕后还是很惊心动魄的,非常喜欢《无人区》,但我看的好像是和谐版的,看过一期宁浩上蹡蹡三人行,宁浩谈吐还是很有水平和深度的。
  •     宁浩在本书中详细讲述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六部电影作品的幕后故事、创作过程,这是目前对宁浩个人及其作品最完整也是最权威的解读,宁浩从未去想如何取悦电影节评委,也没有成为“大师”的抱负,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像一个手艺人一样讲故事,这是当前中国导演最为缺乏的品质,宁浩在书中讲述的个人奋斗经历是标准版“屌丝逆袭”式故事,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和感悟。
  •     宁浩的书
  •     宁浩很有深度的说、、
  •     拨开迷雾见真章
  •     里面的一些关于电影背后的故事,很好玩。有启发。
  •     了解宁浩
  •     第六代 大都是混大的吧~
  •     被封面深深吸引
  •     很好好不错
  •     书的实质内容少了点,还成
  •     了解些宁浩电影的幕后故事。
  •     宁浩,是本人非常喜欢的导演,这本书用独特的形式 让我像和宁浩面对面交流,这本书是一部经典之作,我非常喜欢
  •     还可以 可以随手翻翻
  •     利用零碎时间读完,没想到他对生活的领悟如此深刻。
  •     先看的电子书,才买的纸书
  •     最喜欢宁浩的时候是看完《疯狂的赛车》那阵,惊奇一个导演可以将如果精妙构思的一个电影表现出来,很有种当年看《大话西游》时的心情。但是本书打开后就知道从头到尾只是述事,作者的想法及对电影的看法反倒是很少,更多的是在讲述拍片的过程和拍片的心得。看完书后也看了《黄金大劫案》,因为体裁的缘故,没有抱太大期望。果不其然,没有惊喜。
    对于从没看过宁浩电影的人来说,先看这本书再去看他的电影,是不错的安排。黄金大劫案的商业气氛更浓厚些。
    本书,就是一段访谈录,了解这个鬼才的成长和机遇。其实也是平凡无奇,告诉我们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的重要性。
  •     宁浩是个实在人。
  •     一辈子就两万多天,赶紧做自己最爱的事儿啊!
  •     还是有些真诚的袒露,实践性导演,对话如其人。
  •     底子不厚是硬伤,宁浩是一个好导演,希望能多钻研成为大师导演,心花怒放 黄金大劫案什么的玩一玩 就够了。
  •     对作品的认真负责。不断的思考,学习真的很重要~
  •     混着混着,忽然长大
  •     我是有多么的无聊。
  •     镜头是有力量感的,而不是一切为了美丽。宁浩还是挺有思想的
  •     《绿草地》那段真好。经历过那么多难处,说起来还是不疾不徐的。
  •     两个长得很像的人在一块抽了一盒烟…… 事实证明,你们觉得“再会抄袭再会模仿”的所谓商业片导演肚子里还是有不少墨水的。 宁浩,他说话语气和叙述方式都像他的电影一样,粗鄙冷冽的底子里透着一股冷幽默的劲。其实有如此能力和想法的导演,其作品的成色绝大部分取决于其出发点和创作心态。 访谈文学,读着不累。 拍摄相关,权当猎奇。
  •     字里行间透露着宁浩的聪明和高情商。
  •     访谈的,不错
  •     打发时光
    还行
    毕竟挺乐意看他的电影
  •     多年以前看意林说宁浩有一阵特别穷,说是媳妇感冒了感冒药都买不起了,看完觉得真受鼓舞。人都那样了,还坚持着呢,看的我泪流满面。今儿看来并不属实,我觉得宁浩挺不缺钱。我们看到的那些不赚钱的文艺片导演也未必缺钱。鸡汤都是给需要喝的人的,加的都是浓汤煲。
  •     台湾特务问题
  •     很一般的书,可以不买,从各种杂志上都可以看到相关内容。
  •     发货很快,拿到书迫不及待地拆开,翻到《无人区》一节,瞬间被海报和剧照秒杀了,好吧,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全在里面了,多少钱都值了……
  •     写论文要用的 找了好久~
  •     宁浩给我另一种世界观,原来成功的人是生活在真实的土壤上,而不是一直飘着的。
  •     喜欢宁浩的电影,但是一直以来他都很低调,很少能了解他的情况。有了这本书就不一样了,书里通过对话非常详细地对他的创作历程进行了记录和展示。
  •     他的人挺有意思 所以他的电影也是有意思的 越简单越复杂
  •     宁浩还是个不俗的人呐
  •     还行,每一本书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     好玩的人才能拍出好看的片子 电影里投注的都是自己的混世观念
  •     挺好的书 就是太短啦
  •     原来宁浩导演有他很深邃的一面,简简单单把他得电影看成喜剧逗乐片,是糟蹋了导演的一腔热血了。
  •     我觉得挺棒的,成为一名好导演拍出好作品,千难万难,宁浩有勇气肯坚持爱思考,所以他成功了。
  •     了解背后的故事。
  •     宁浩导演
  •     从民俗小品到荒诞舞台剧,对宁浩新电影很失望,所以屯着这本书还没看。
  •     蛮喜欢的导演,了解下他的经历
  •     7分…
  •     访谈形式,挺好的,推荐大家买。
  •     和成龙的传记前后脚看的,成龙才该用这个书名。宁浩也是不读书的,但是保留对文艺的兴趣和思考的能力,这,算不算是文化的一种?
  •     现在的人把金钱当做唯一的信仰,没有社会信仰,人心不从善,世界就乱了。
  •     我宁愿用“成长”这个并不恰当的词来描述书中他的思想,也许只是纷纷经历,但种下什么种子跟结不结果实有关亦无关,总之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电影人,我肯定是喜闻乐见的,有收获亦是必然,顺便多补了两部片。
  •     略水 没啥收获 宁浩挺厉害的 绿草地很难里面一个桥段用到了心花路放里面 MV那时候很赚钱 生死 人性的一些思考 就酱。
  •     想得清楚 说得明白 有点意思
  •     老师推荐的,很有宁浩的风格。
  •     果然受益匪浅。年轻时的选择很重要。大学里,到底学到了什么。很感谢你用极大的篇幅讨论了这一命题。
  •     比较明白的一个人
  •     但文字水平挺差!
  •     值得期待的导演
  •     宁浩野蛮生长的路线图,他是凭着一口气冲过来的。林旭东提问很少,几乎没有存在感,不过可能这样才是最高阶的提问吧。
  •     颇有知识和口才
  •     宁浩的书,很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