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随笔年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2011中国随笔年选

出版社:花城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36064096
作者:李静 编
页数:288页

章节摘录

  第一辑 沙上的卜辞 耿占春 在我要建立一个新文档,以辑录新的“沙上的卜辞”时,心里产生了对写作的一种恐慌:对洁白纸页的恐惧。对未知的什么将出现在纸面上的恐惧。作为记录生活与感受的笔记,有如一部自动书写的生活传记或虚构小说,然而虚构者却不是我。我并不知道在辑录生活瞬间的时候,生活自身会发生什么变故。“测震仪”对自身的敏感感到了不安。这种对未知的感受让人莫名的内疚。似乎真的是以极其无知的形式对未知的卜筮。直到每一个事实来到字眼被确认的时刻。占卜者的话语从来都不是来自预言的方向,对每一个来到他面前求卜筮的人,占卜者都是在向问卜者描述与解释他本人的神色、衣着、举止。如果有面相学的话,也不是依据其他神秘的符号,因为面相上早已写满了情绪与感受的文字。当然,这不是一种自动记录的机器,在一些事情发生时,这个记录者会沉默,会睡眠,会无言。个人内心的感知会放大自己敏感的小事物,而缩小遥远的大事件。因此即使这个似乎与生活同步的札记也绝不是一部“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 的日记,像一份合格的报纸所做的那样。测震仪的敏感点在于某种感知方式而不在于信息的表达。而这种感知是如此缓慢,或许,在很久之后,在很多年后,才能做出回应:写下一行字。 的确如此:我们每天感受的并不是每天所经历的。而文字所记录的,在个人的生命中就像天文望远镜里看见的,以光年计业已消失的星球所发出的光。 虚拟的纸页掀开了,生活会自动地显现在上面。使它显影的是另一种存在。有如移动的云把影子投向海洋与村庄。它是这样的不可预测。此刻,我想以语言驱散不安的阴影。一个普通事实的良好比喻会使生活拥有些微魅力。为最负面的东西注入活力。我又感到了一种来自语言的安然。 依然可以把这些札记称之为“小说”:其中有叙述人,有一个时间性的世界,尽管这些札记看来如此关心语言自身,可也并不缺乏对语境的投射,还有许多片段的人物与事件。所缺乏的,只是一种“连续生活之流”的叙述幻象。札记恪守着片段的道德,拒不复制旧小说里的生活之流连续性的假象。重要的是,札记有着许多个时间层面,而不是只有一个刻意制作出来的单线的、连续性的时间层面。 对我来说,虚构一个假人为他取一个名字,叙述人在背后像操纵牵线木偶一样使之活动显得异常可笑。而且,他们之间的那些琐碎纠纷总是没有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内在经验及其反省令我有兴趣。在思想与感知领域,一个人就是一群人,一个人就是许多不同层面的人们。一个人的自我分裂就是许多人之间的冲突。 一个完整、统一的镜面被打碎了,现在小碎片散落了一地。文学的经典文体破碎了。即使最小的碎片,依然有着事物的映像。 生活的球体 从日月山下来,车缓缓移向草原,四野的山移动,围拢,低低的天和云层安然地覆盖下来,一个完美的笼罩,此时此地,我在……之内。宇宙是一个完善的球体。 我幸运地闯进了巴门尼德的“球体”,而位居一个缓缓移动的永恒中心。我相信。 圆,球体,蓝色的圆润的曲线,是宇宙之完美属性的证明。在八月的青海,日月山之西的草场上,一个“圆而神”的世界瞬间。回忆起这个时刻,是生活的一个遥远的赠礼。 隐喻与概念 在叙述话语中,一旦隐喻出现,就开始安静地蚕食那些事实。事实消失了?只是进入了隐喻相互缠绕的丝线。 思想中对概念的使用其最好的目标是为了使概念成为一个临时工,一个临时工作的场地,而不是以真理的化身出现在纯粹的真理范畴。思想中隐喻的出现会协助这一任务,隐喻蚕食掉概念、以隐喻回收概念、或吞掉概念以防伪劣的思想成为真理的僭主。在人类社会,经常发生的是反诗学的情境:不仅没有得意忘言,而且言以概念的身份占据了意义的位置并彻底放逐了意义。概念被偶像化的时候,意义成了一个被谋杀的冤魂。这是一种微观政治学的诗学观察。不错,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以发现和解释某些被忽略的连结。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规则,尤其是诗学的语义学规则无疑能够揭示政治场域的语用学秘密。但过于精确的感知就像一个神话。 景色与意义 “风景”,“景色”,“风光”,甚至是“自然”,看来人们仍然没有发明一个恰当的词命名他们置身其中的空间和眼前的景物。除非像祖先那样把它们称之为神灵,难以明白为什么景色总是携带着人并不知道的意义渗入观看者的身心,也不知道意义的深入途径,意义以风景的方式发生了,和身心内的某物混合着。似乎是身心中的某些空白之处被景色恰当地占据了,也似乎是身心的某种善感之物飘溢发散,融入了景色之中,成为它忧郁的灵魂。如同爱的瞬间所发生的。我们在理念中、在日常事务中所否定的意义,那些即使在宗教话语中也难以令人信服的意义,似乎早已消失的意义总是在事物临近身心的时刻被感知。而在代价最昂贵的人工美景中,却没有这种意义对身心的渗入。最深重的不幸也许是,在人类尚未在科学技术或经济行为中找到幸福与意义时,最具有救赎意味的事物已经被毁弃了。 疾病的隐喻 哲学的语言总是喜欢像柏拉图那样驱逐意象、隐喻,一旦观念的话语糅合了形象、隐喻,意识活动就自动向无意识的边界移动。一边睡,一边醒。就像夏天的阵雨,路的这边下,另一边晴。这是诗寻求的话语。——我总是滑入隐喻,为了在写作中入睡,为了睡着了还有梦。 “疾病的隐喻”。什么中间没有它自身的隐喻呢?就像任何一种身体的疾病中都有一点未满足的宗教感或失败的神学。次而言之,至少是诗和玄学的失败。 再等而次之才是仕途或商业的失败。如果一个社会整体早已是宗教的失败、诗学的和道德的失败,那么失败感就笼罩了这个社会。 绝对理性是普遍的失眠。 在迷宫的中心 五十二岁,我依然在迷宫的中心,没有方向,些微犹疑,些微软弱,迟疑地跟随“心跳的方向”。  ……

书籍目录

反熵的精神 李静第一辑沙上的卜辞 耿占春这十年,我的“生活世界” 张念第二辑隔膜 高尔泰依依韶华旧乐(节选) 常罡我的学生们 王小妮仰望星空 吴亮贞楠姑娘 徐小平突围与乌托邦:记王西麟先生 贾晓伟第三辑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 秦晖“和睦”、“有福”与“神的儿子”——关于《马太福音》五章九节的思考 何光沪说国语 周志文主权与人权 丁力宽容什么,谁来宽恕?——小议宽容与宽恕 肖雪慧走出东亚悲情 刘建平7·23悲歌:伊伊,等你长大的时候 文钊第四辑让·斯塔罗宾斯基与居斯塔夫·朗松 郭宏安纳博科夫镜中的果戈理 许志强与马可·波罗同行——读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薛忆沩身体书写 李森向生而在 景凯旋我们处在爱恰恰可能之处——西蒙娜·韦伊的赌注 莫枫为创伤而写作的人 范昀犯傻、装傻与博傻 李庆西真生活,在别处 李大卫“新游民”电影 王小鲁第五辑“清纯”的政治学 王晓渔随笔三题 周泽雄“曾志伟”的得意和钽魔的缺席 鄢烈山中国早就有 刘勃第六辑俄国历史上的“第三者知识分子”及其社会实践 金雁艺术的“驯旧艮” 雷颐人在做,天在看——读哈维尔的《狱中书简》 崔卫平第七辑读史六则 刀尔登谈谈明末 李洁非从帝王师到师帝王 段志强恰似祖师西来意? 刘伟波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上) 杨早“十足的鲁迅”举隅 止庵俞平伯:1954年思想批判运动中的抵制和转弯(外一篇) 陈徒手新月之蚀——陈梦家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朱航满“《腹地》事件”的前因后果 黄桂元无名氏最后的日子 尉天骢送别周海婴先生 王得后

作者简介

《2011中国随笔年选》是2011年中国随笔年选集,收录了《沙上的卜辞》、《这十年,我的“生活世界”》、《隔膜》、《依依韶华旧乐(节选)》、《我的学生们》、《仰望星空》、《贞楠姑娘》、《突围与乌托邦:记王西麟先生》、《“和睦”、“有福”与“神的儿子”——关于《马太福音》五章九节的思考》、《宽容什么,谁来宽恕?——小议宽容与宽恕》等作品。
《2011中国随笔年选》由李静编选。

图书封面


 2011中国随笔年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买了几年的了,散文选得精到。
  •     穿透迷雾的星光……
  •     不看也可
  •     花城的这一套书,感觉文史系列和随笔系列最好,作品有深度
  •     每年的合集都会购买,花城出版的书,总体来说:选的慎重,出的严肃,读起来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
  •     用不同的眼光看社会看人生。值得好好看。
  •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     书的水平太高了,比较抽象,政论的多。
  •     随笔没有杂文选择好看。
  •     随笔是最自然的文字,思绪所到之处,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却显出真正的情感和内涵。
  •     在2011这样文学平庸的年份,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阅读,似乎才显得我们的文学写作,并不那么的暗淡和寂寞。
  •     很有思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