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武汉人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30
ISBN:9787305097461
作者:方方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武汉这个地方  武汉这个地方一直被人们称做“江城”。它之所以有着如此的称呼,自然是因为它坐落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之滨的缘故。其实将武汉称做“湖城”也是不错的。它是“千湖之省”湖北省的首府,环绕着它的湖泊至少也有一百个左右。这些湖泊便如明珠或玉佩披挂在武汉的身上,有风吹过时,你说不定会听到它满身叮当作响的声音。久居的老人们能听得出,那是江之涛和湖之浪因风的撩拨而发出的回应。  往更老一点的年代追溯,武汉隶属楚国,故而武汉人也喜欢把自己居住的这片天地称为“楚天楚地”。武汉话的“楚”字和“丑”字是同一个音,所以当武汉人堂堂正正地说“我是楚人”时,让外人听到的往往是“我是丑人”。但武汉人对此毫不在乎。武汉人是崇拜楚人的。因为楚人尚武且又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浪漫和任性,深合武汉人意。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了武汉人身上拥有楚人的遗传因子,才使得他们以自己为楚人而自豪。  自有大都市的概念以来,武汉一直都是中国一个很有名气的城市。我算了一下,它的知名度恐怕仅次于北京、南京、西安、上海、天津、广州六城。前三城因曾为国都而文化意味深长,后三城因临近大海而经济相对发达。武汉既未成国都,又不靠在海边,仅仅是濒临长江中游的一座城市,地处内陆,所在的湖北省几乎不同任何一个边境省搭界,其名声落在前六名之外也是很自然、很无奈的了。  与边境省份城市比,武汉离外国看来是远了一点。但一个人过日子的时间主要是耗在自己的地盘上,所以武汉人对此倒也满不在乎。神州大地,东西南北中,武汉能守着一个“中土”也相当不错。武汉的通道能像放射线一样按东南西北的方向射向全国各地,画在鸡形的白纸上,就有点儿像太阳放射光芒的样子。而武汉就是那个太阳,不像上海,光芒只能放一半,另外的一半被它东边的茫茫大海给吞没掉了;也不像北京,往北和往东的射线太短,使人多少生出缺憾之感。武汉人便常说,当年毛主席原是想把国都定在武汉的,只可惜一帮北方人说武汉太热,不去不去。毛主席不怕热,却为了团结北方人只好把武汉这么个天生当国都的好地方浪费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在珍宝岛跟苏联人打仗时,武汉到处都有人说:首都定在武汉有几好?不管它苏联从哪个方向打过来,毛主席都不消着急,前面有两个省在顶着哩。而在北京,一不小心,就打到张家口,毛主席的家就成了前线。那还得了?相传那段时期,武汉好多人都要上书劝毛主席把国都改到武汉来。一~这是说笑。  实话实说的是,居于中国中心的武汉的确在交通上有着极大的便利。武汉人出门,没有什么强烈的遥远感。无论去到哪里,远近距离相差并不很大。不像上海人,一说到新疆,干粮都得备它半个月——当然是指飞机不通的时候。武汉人在新疆已经逛了个来回,上海人说不定还在路上。这是武汉人最能得意的一点。因为这个,武汉也就有了“九省通衢”之称。  曾经一度有人将武汉(主要指汉口)称做“东方芝加哥”,谓其繁华、进步颇似美国的芝加哥,但后来这个称呼逐渐消失。现在武汉人还想重温它的“东方芝加哥”之梦,只是叫了几次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没有叫开来。我没去过芝加哥,不知武汉与芝加哥的同异何在,只觉得“东方芝加哥”没有叫成也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么一叫,你武汉再怎么强也只是老二,前面还有一个“哥”。且不如有一天你武汉成为天下第一大都市,堂堂地叫做东方大武汉不更好?  如果说武汉是一颗珠子,长江便如串珠之绳,从武汉穿心而过。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中心地带的龟山脚下与长江汇合。这两条江水将武汉的地面切割成三个大镇:汉口、武昌、汉阳。三大镇皆临江而立,随江流而曲折。因为这个缘故,武汉人是没有什么方向感的。倘有人问路,武汉人的问答多半都是“高头”或是“底下”,即“往上走”或“往下走”的意思。“高”和“上”,便是指长江上游方向,“底”和“下”则是指下游方向。因此,江水对武汉人的影响深刻到了骨髓,即便是人们随意的一指,也无不透着水流的意味。  曾经一度,武汉三镇明显地将汉口作为商业区,将武昌作为文化区,将汉阳作为工业区,以此来体现三镇不同的特色。  最热闹繁华的地带几乎全都在江北的汉口。江汉路、六渡桥,以及遐迩闻名的汉正街全都集中于斯。记得以前武昌人和汉阳人想要给家里买点东西都得搭车乘船地往汉口跑,直到现在,武昌和汉阳的商业已经很是发达了,可人们仍然摆脱不了汉口的东西又好又便宜的成见,依然喜欢到江北岸购物。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洋风一路吹刮到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味道,它和弥漫在市井的商业俗气混杂在一起,便格外给人一种土俗土俗的感觉。但幸亏有了长江。是长江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一股天然的雄浑大气。这股大气,或多或少冲淡了武汉的土俗,它甚至使得生长于此的武汉人也充满阳刚。他们豪放而直爽,说话高声武气,颇有北方人的气韵。  ——《行云流水的武汉》    如果说武汉是一颗珠子,长江便如串珠之绳,从武汉穿心而过。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中心地带的龟山脚下与长江汇合。这两条江水将武汉的地面切割成为三个大镇:汉口、武昌、汉阳。三大镇皆临江而立,随江流而曲折。因为这个缘故,武汉人是没有什么方向感的。  ——《武汉这个地方》    万般无奈的武汉人,只好冷时比北方冷,热时比南方热。为此,武汉人的性格便也呈南北兼容之状:既有北方人之豪爽,亦有南方人之聪慧;换一种词汇,也可谓既有北人之蛮,亦有南人之狡。大热大冷的生存环境,自是让人的性格亦大起大落,所以武汉人易暴易怒,但也易解积怨,不计前嫌。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  ——《武汉人的性格》

内容概要

方方,1955年生于南京,长期居于武汉。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中篇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奔跑的火光》,随笔集《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等。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西班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代表作《风景》、《琴断口》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其他作品亦多次获得国内各类重要奖项。

书籍目录

武汉这个地方
一个人和一座城市
楼与传说
红楼前的革命
江北的桅杆
西风烈
汉口第一路
汉上花园
跑马溜溜的汉口
都市的乐园
滨湖的大学
在武汉过夏天
玩水
当街夜风景
戏与戏迷
水的故事
书香武汉
六渡桥的铜人像
关于桥
高头和底下
城里的山水
没有耐性
在汉口和武昌跳来跳去
武汉人说话
方言武汉
武汉人的性格
武汉人过早
武汉人的菜桌
热干面的传说及其他
去汉口吃粉
德国太婆玛尔塔和法力
无边的网
汉口人是不是从骨子里
追求物质的东西
少年往事
汉口消失的游戏
行云流水的武汉
我的小说与我生活的城
市(代跋)

作者简介

《武汉人》是著名作家方方所写的与武汉有关的随笔集,共收入37篇文章,大致可分为历史篇、环境篇、风土人情篇和少年记忆篇。内容涉及对武汉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城市规划、城市性格等有深刻影响的人物、事件等,武汉的地理环境,武汉的大学,武汉的天气、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武汉人的方 言、吃喝玩乐,以及生活在武汉五十多年的作者方方与武汉的故事等。
类似于叶兆言之于南京,方方是武汉作家中写武汉这个城市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从小生活在武汉,对武汉的历史人文有着独特的观察和体悟。本书文笔从容,叙述简洁,且收放自如,增添了不少阅读的乐趣。
——————————————————————我是分割线
——————————————————————我是分割线
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洋风一路吹刮到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味道,它和弥漫在市井的商业俗气混杂在一起,便格外给人一种土俗土俗的感觉。但幸亏有了长江。是长江使这座城市充满了一股天然的雄浑大气。这股大气,或多或少冲淡了武汉的土俗,它甚至使得生长于此的武汉人也充满阳刚。他们豪放而直爽,说话高声武气,颇有北方人的气韵。
——《行云流水的武汉》
封底文字:
如果说武汉是一颗珠子,长江便如串珠之绳,从武汉穿心而过。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在武汉中心地带的龟山脚下与长江汇合。这两条江水将武汉的地面切割成为三个大镇:汉口、武昌、汉阳。三大镇皆临江而立,随江流而曲折。因为这个缘故,武汉人是没有什么方向感的。
——《武汉这个地方》
万般无奈的武汉人,只好冷时比北方冷,热时比南方热。为此,武汉人的性格便也呈南北兼容之状:既有北方人之豪爽,亦有南方人之聪慧;换一种词汇,也可谓既有北人之蛮,亦有南人之狡。大热大冷的生存环境,自是让人的性格亦大起大落,所以武汉人易暴易怒,但也易解积怨,不计前嫌。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
——《武汉人的性格》

图书封面


 武汉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小学的时候在舅舅的书架上翻到过一本池莉的《老武汉》,当时除开课本以外可以读得懂的书不多,这算是一本。小学爱好不多,常常把这本书当作读物朗读,用录音机磁带录下来,大段大段的描述现在都还能复述得下来。池莉说在讲老武汉以前,首先要问一句:“老武汉,你从哪里来?”到了大学身边汇聚南北东西的同学,大家互报家门之后总会问一句“你是哪里的?”“我是武汉的。”接下来外地同学会继续问上一句“你是武汉哪里的?”几乎所有的武汉班子都会一愣,心说武汉就是武汉,什么时候有过武汉还分哪里的说法,也许口上不说,心里早已鄙视万遍“哪里来的外码,武汉就武汉,还武汉哪滴的。”忽然想提武汉人最自我的一面,听说北京人喜欢把除自己以外的都叫做“老百姓”,广东人把外乡人叫做“打工仔”,武汉人的自我情绪也是极盛的,除了武汉以外都爱叫他们“乡里人”。各位看官莫急莫躁,这个“乡里人”毫无恶意,只是这份武汉人的傲就喜欢这样。自古楚人不服周,武汉的“丑”(“楚”字汉音)人也是不服“佐”(“周”字化音)的。在一档武汉栏目《都市茶座》主题曲中有句话就是典型武汉人的写照“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前些时有人在微博喷武汉话,立马武汉人撸袖子抄脱鞋群起而攻之,翻出易中天谈武汉话的视频剪辑,更多的直接去那人微博留言各种汉骂。最体现火大的地方莫过于武汉的公交司机,也是在网上看到的微博,说室友是外地人,每次都被武汉的司机吼、嫂子吼、拐子吼,觉得在武汉话面前任何普通话的反驳都无力。武汉室友就交外地室友一句武汉话,又气势又百搭,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三个字——“紧老子”。读过方方的《武汉人》有惊喜也有遗憾,历史由来、名人故事不是我想读武汉人的重点,科班写武汉略显小气,不酣畅。如果时间往前追溯一两个月,我还是不知道读完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之后应该有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自豪、骄傲那些感觉都太虚。幸运的是,就在两个月前在一篇杂志上正好看到过,一读到“九派江声吞北渚,两条山势锁南荒”我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再往后看鼻梁都是酸的,这才是应有的感受。老武汉,你听说过,而我,见到过。我听过老人指路。那时候外婆住在陈怀民路,爸妈住在江汉路。妈妈说放学回家,我会带着童音问是回哪个家。他们说是“回底下”。长此以往,虽然我仍旧路痴,但是方向感却极强。这个高低是根据长江走势来的,江水自大桥流向二桥,所以靠二桥这边叫做“底下”,靠大桥那边就叫做“高头”了。慢慢的,老人不在了,周围说这个词的人也少了。外地人越来越多,问路人不明白,指路人也用得越来越少,于是武汉再也没有“高头”和“底下”了。我听过歆生路。方方在《武汉人》里提到刘歆生,现在问武汉人几乎无人知道,但是要放在几十年前的老汉口那是如雷贯耳。书看到这里,我真是猛一拍大腿,“老子晓得!”这个知道得很偶然,当时是江汉路步行街开街,邮局也发行了一批首日封,我屁颠屁颠去领了一堆,首日封背面写了江汉路的由来,正好说到地皮大王刘歆生的地盘。我踩过夏天的沥青路。到处都能见到沥青路有什么稀奇,稀奇的是武汉夏天的沥青路。铺好的沥青路在武汉的太阳下几乎都要化掉,塑料凉鞋踩下去几乎都能融为一体,一脚一个坑,味道刺鼻。那时候和玩伴就喜欢在中午十二点站在太阳下,让沥青粘着鞋底,看谁跑得快。傻游戏,旧年代,却最幸福。我玩过愤怒的长江水。之所以说是愤怒,大多因为去玩水的时候正好都赶上抗洪抢险。98年长江的水位一度淹到粤汉码头防洪纪念碑的最高一级台阶,全家扛着脚盆热烈奔赴现场指挥渡江。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横渡长江这种事轮不到我,老爸把家里最大号的脚盆扛出来,把我放在脚盆里坐稳,他凫水推着脚盆,我就划船式在江里走了一遭。后来慢慢长大,也试着抱着轮胎被绳子拉着在龙王庙一带暂且叫做横渡过长江。在龙王庙一带下水,水里还有许多蝌蚪大小的小鱼围着你咬,什么神秘高级鱼疗也不过如此吧。每年夏天全家人即便是在江里泡泡脚也一定要去,老人们常说泡了江水,夏天不长痱子虫不咬。我睡过露天的竹床,吃过爆炒的螺蛳,围观过武汉嫂子扯皮,踩过日租界的门槛,睡过英租界的绷子床,见证过小桃园、四季美、老通城从繁华到拆迁,目睹了盛极一时的扬子街一夜成砖,体验过最底层的保成路夜市,玩味过最原始的吉庆街。方方在代跋里说她的遗憾是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她没有在武汉的市井中里份生活过,而这些我代替她都感受过。我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之所以好,是因为她一去不返。现在的民众不“乐园”,乡音不地道,汉骂不够味,只剩夏天流汗最淋漓。接上池莉的问句:“老武汉,你到哪里去了?”
  •     (1)一直很想去武汉这个地方看看,这本书作为去武汉前,对武汉的简单了解有一定的帮助。(2)鉴于作者一直在武汉长大,对武汉的整体的描述,按照历史的顺序有一定的逻辑连贯性,理解上通俗易懂。对于一些、现代人可能都不注意到历史建筑介绍的不错。(3)但是,内容的深刻度和文笔,个人认为:还是不到大家写作风范的深刻程度,有点松散的问题,还不能算是值得珍藏性的书籍。
  •     对于武汉这个地方有多了解我不敢说,大学期间在武汉邻近的城市去武汉的次数也不多,电影画面里的武汉既是陌生又是熟悉。仅仅感觉这座城,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还在做心脏搭桥手术,整个城市既是现代也破败,修建着地铁和高楼的路,大概使得所有中国的城市都相差无几,武汉还是有它自己我味道,我以为。也许是因为毕业的缘故,才产生对武汉的情素。《浮沉迷事》《万箭穿心》都是这座城的故事。方方也是《万》的原小说作者。离开之后开始怀念,这该是这座城在我身上的印记吧,或许我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地方,但在湖北的这段经历我以为是好的。尽管当初的我如何迫不及待的想要离开。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遥想鸿雁南飞时,当经武汉!身在长安,南望江城!那座城市于我而言,承载了太过复杂的情感和回忆。
  •     武汉好地方,姑娘顶漂亮。
  •     好多不知道的历史 快二十年的人生都交付给了这座城市 是闷热的夏季 是九月也不流火的季节 是刻过字的江边 是走过的广场俯视过的江水 是一句句汉骂 是满嘴跑斑马 是一身燥脾气 你看书里的一切 你觉得一切都亲切
  •     翻了翻
  •     因为这本书,了解了很多被我忽略的历史和建筑,武汉是我的故乡,因为爱她所以想更多的了解她
  •     2014.4.7
  •     这种自得之情很可爱
  •     我知道我不适合这样子类型的书,但是看完之后,觉得,每个城市都有其可爱之处。
  •     前面讲武汉的历史很有意思
  •     2013-01-24
  •     似那个似
  •     在武汉呆了快10年,然后离开把学校图书馆里池莉、方方的文集看了很多也买了很多池莉和方方的书一个写汉口 一个写武昌不是高楼大厦 不是白领小资而是真正的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无奈的平常故事这才是武汉人 每一个还念这个城市的人
  •     按说 我是南北血统对半分的人 出生在北方成长于南方 爷爷家在北方 外婆家在南方 小时候跟随嘎嘎(湖北话外婆的意思)去湖北乡下成长 嘎嘎的老家在天门 到了武汉还要转船转车才能到 乡下的冬天 寒涸万物 我总是喜欢娇嗔说 嘎嘎 我的耳朵冻没了 然后和嘎嘎互摸耳垂逗笑 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一点儿也不为过 走到哪里都是池塘 小湖 河流 是个被水润泽略带灵气的地方 过年回北方的冬天 天还未明 我们就要转车去武汉 在江边吃着热干面 我看着来来回回的轮船兴奋不已 嘎嘎还怕我一会儿到火车上会饿 临走前买了糍粑 她抱着我 我拿着糍粑 关于武汉都是很久之前的回忆 人们说话声音很大也很热情 米酒和热干面还有黄金鱼面百吃不厌是无上珍味 下次 如果有时间想要回武汉 去武大看樱花
  •     小学课本上一篇《行云流水的武汉》让我对方方这个作家产生了特别的好感。这本《武汉人》,在我这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看来,写的真的不能更好了。它非常详实生动地介绍了武汉的老建筑、历史故事、方言、风俗等,可以说汉味儿十足。日后定要买一本收藏在书架上!
  •     文笔一般,文字常让人感到有些畏缩。一个武汉长大的孩子看到一些关于武汉的事。
  •     觉得这本书还不错~里面有一些是我这个武汉人都不晓得滴~不过方芳到底不是武汉人,到底是作家,有的文字表述不算地道~不过已经很不错了,希望武汉能为大家了解,喜欢!
  •     每个城的确需要专属城市记忆,不然千篇一律的现代气息怎能作为城市人的故乡记忆?作家有的地方写的有些走样留下遗憾。
  •     和风景深处有重复内容。还可以。
  •     若是作为科普或寻找谈资,前半部分尚可一读。后半部分夹杂私货,跪舔武汉就算了,却偏要带上可怜的对其他城市的偏见与无知。本可以作为好好的一本有武汉情怀的向大众介绍武汉书,如今却成了只有武汉人(或在武汉生活过的人)读的书。
  •     有点平淡
  •     小吃里面怎么能不提鸭脖!!!作为吃货表示很捉急呢~~
  •     说实在的、买了没有什么意义!
  •     武汉出差前借的
  •     知道方方是看过《万箭穿心》,对她笔下的武汉很感兴趣,她笔下的武汉很鲜活,我知道的武汉都来自她的笔下,了解之后才发现她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这样反倒更理解她笔下的武汉为何这样生动,因为有比较更知道武汉的特别。
  •     了解武汉的一个小窗口
  •     我是有多爱武汉啊。说实话这书的文风真心不是我爱的,可能都是因为武汉吧,满满的都是回忆,热干面、豆皮、莲藕汤;江汉路、东湖、光谷、民众还有好多好多。武汉其实都可以算得上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嗯!
  •     很多武汉的风土人情
  •     小如赠送的书,在旅途中看完。对去过的城市多一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是旅行的另一种完整。
  •     细细的读一遍武汉,读到武汉大学的建校历程,发自内心的想回去了。心想,过两年读出个博,再加上勤勤恳恳的工作经验,没准可以回校工作。哈哈---以为会看到很多武汉式的日常小吐槽,却接收了大段关于大武汉的历史。从此黄鹤楼在我心目中再也不那么花瓶了有木有!!
  •     没看过,不好评价,帮人买的
  •     带着书去武汉玩,不错的
  •     重回武漢看親人期間讀的。讀時忽覺對武漢的了解太少了,然而又有許多只能出現在此地的回憶。關於過早的記憶,租借區的記憶,乘涼的記憶,長江的記憶⋯雖然我一點印象也無,却時不時會出現於夢境。我還要故地重遊的。下次別人問我家鄉,大概要開始說「我是武漢人」了。
  •     适合武汉人看的书
  •     最美不过家乡
  •     地位,特产,文化,历史,人物,等等•••可能都不是值得夸耀和有得赘述的,但它就是让你会心温暖,看着那些虽然简单又平实的描述,但就是会把我这样一个家乡人带入那些成长中经历和共通了解的食物,游戏,江水的乡愁中去。
  •     不能说文笔有多好,不能说故事有多美,但简单平实的武汉,足矣打动我。那些悠长的武汉故事,已经很难找到爷爷奶奶去诉说了。在这里,也像场对话,末了,也要把那些有故事的地方走遍才好
  •     方方写得很好呀
  •     对武汉有好奇 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     曾生活过的地方,感兴趣,写的挺好。
  •     近期买了两批六本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就这本性价比最高了,质量很好,内容也好。。
  •     回到童年,我的腮腺炎
  •     武汉作家的文字里有种天然的相似。胡发云,方方,池莉。武汉是一个为故事而生的城市。
  •     为了去武汉玩科普用的,语言通俗易懂,比较好看,但是到后面越看越无聊,可能自己不能感同身受,给4星吧!
  •     写的很有意思~
  •     行云流水武汉人
  •     正在看.
  •     很有武汉味道的书
  •     好亲切~.~
  •     早就想看了,终于拿到书了。
  •     在这个城市七年多了,喜欢。
  •     一直喜欢方方
  •     从武汉回程的飞机上读的 感觉很不错 像江水流过心中
  •     一个南京人能写出这么贴切的武汉,让人想起家乡来,想起童年时的生活,武汉人的率直,开朗,爽气都历历在目。
  •     想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武汉就是我的敬亭山。
  •     哪里都是无趣的,如果你不曾爱它。因为有了爱,一山一水一色都如此生动。武汉如同一本书,长江就是它的书脊,让我们在字里行间穿越。
  •     应该说,是南京大学这个系列书中最不好看的一本。文字太过平淡普通,完全咀嚼不出味道,而对于武汉的描述也基本停留在记忆的表层。
  •     从家族来说我是个老武汉,却从不汉骂,脾气秉性倒是非常之武汉,只是这么多年 城市变迁 再也听不到熟悉的方言,取而代之的则是, 比如今年我在地铁问工作人员 武大的口往哪出 他说他听不懂武汉话 我只得用普通话再问了一遍 然后工作人员说 抱歉我也不知道 。 城市的变迁无法阻止。 外来的融入融合 只能忍着 一步步的 记忆中的家乡被摧毁 家乡未来会走向何方 不知。
  •     “了解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觉得一个人除掉他本国人以外,很难说真正了解什么人。因为人不论男男女女,都不仅仅是他们自身……这一切东西把他们造成现在这样,而这些东西都不是道听途说就可以了解的,你非得和那些人生活过。 要了解这些,你就得是这些。”——借用毛姆的话,来评这本书吧。
  •     写了一些独立的故事
  •     还成,了解武汉的书
  •     是不是每个写自己故乡的人都带着一种欠扁的骄傲。。。
  •     文采很好的。。有感而发的东西,真实感很强!
  •     想跟随作者的足迹再去一趟武汉,好好将大武汉的旧址踏遍,感受当地人的火辣性格,再不远万里吃一碗热干面和牛肉粉。感谢这样的人,用文字记录城市的本土风貌,风土人情,让外地人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和她的旧时模样,才更加明白什么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岁月如歌。
  •     朴实动人。白天看要哭,晚上看更哭
  •     想要深刻了解武汉楚地的故事,还得去大翻史书。这部个人感情浓厚的主观感受的书可以当作旅游指南读一读。
  •     目前读完第一篇,对此书兴趣浓厚!要细细地看~
  •     武大的樱花为日本人所植
  •     描写的武汉 写的真的还可以
  •     作者新写实风格写的很亲切,20年前就读过该作者的小说,所以近日放假购此书,闲时拜读
  •     和叶兆言的《南京人》一样,了解武汉城市演变历史发展的必备生活指南。其中还穿插了作者的不少独立思考,看法与见解。看完后,我更想去武汉了,同时也隐隐有种责任感。
  •     大武汉,等我。
  •     写的有情有趣,比池莉的《老武汉》好太多。 是的,我蛮喜欢武汉,有历史,有生活
  •     了解家乡武汉的科普读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