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昨日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2
ISBN:9787549502653
作者:马世芳
页数:262页

章节摘录

  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  我的依依不舍,不仅因为一九九。年在“中广青春网”学会的盘带剪接手艺以后再也用不着,也因为记忆中那幅题为“播音室”的风景画,从此不再完整——一按开关便吱吱震动的消磁机,按下“rewind”便会迅疾退带到底的盘带机(同时音乐和口白都以压缩数十倍的速度倒放出来,效果滑稽得很),一卷卷盛在灰皮硬纸匣子里的四分之一英寸盘带,一盏盏明灭的“播音中”红灯,一扇扇极之厚重的装着两层玻璃的隔音门,一排排饰以各色灯号的音量推钮,一只只悬臂吊着或者立座夹着的麦克风,一副副接着蜿蜒讯号线的大耳机……它们从我懂事以来,就是儿时记忆的一部分。  我是播音员的孩子,很早就从父母那儿学会一口标准的“播音员国语”。母亲从小就常带我去电台,偶尔工作忙不过来,还会让我自己招计程车过去找她。我上了车,熟极而流地说:“麻烦到仁爱路三段五十三号中广公司。”便常有开车的外省伯伯用家乡腔惊奇地问:“小弟弟,你是哪里人哪?国语怎么说得这么标准哪?”  仁爱路三段五十三号,那地方现在已经盖起了高耸人云的豪宅,然而只要闭上眼,我仍能细细忆起那幢被铲平之前的、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太大的“中广大楼”——院子人口是警卫室,戒严时代,电台和军营阵地、政府机构一样是“保防重地”,但警卫阿伯都认得我,所以挥挥手就放行了。穿过院子,左边还有一幢楼房,高悬着“中广”的标帜和遒劲的“自由中国之声”六个大字。  ……

内容概要

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糅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厕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马世芳@网络
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6603/
博客(需翻墙):http://blog.roodo.com/honeypie/
微博:http://t.sina.com.cn/mashifang

书籍目录

代序:给未来的自己
◎辑一:烟花与火焰的种子
一个六年级生的青春歌史
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
那些惯于寂寞的人
一九七六年那只可乐瓶
再唱一段思想起
告别,不要告别──两首歌的曲折故事
就要回家
烟花与火焰的种子
那既远且近的故乡
◎辑二:余烬犹温
想起Pink Floyd和一个人
点头示意,若你听得见
那一夜,我在日本现场
我那群日本乐迷朋友
迪伦为甚么酷?
记得蓝侬
重塑雕像的权利──关于《我所深爱的约翰蓝侬》
胡士托猜想
初访坎城唱片展:一则菜鸟报告
星巴克唱片公司
◎辑三:蓦然回首
我所记得的太平岛
归乡,离乡
香烟
一代不如一代
恨意
眉批
时代气味
影印机与我
不可无尺
透明的版型
字体的脾气
不一定要铜版纸
版型不等于内容
所谓出去玩
三十年以后
发色
躲避球
在乎不在乎
蓦然回首
附录:地下乡愁来信
作者跋

编辑推荐

  ◎《昨日书》卖点  1、作者马世芳,台湾首席文艺青年。  2、之前引进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地下乡愁蓝调》是常销书,深受文艺青年喜爱。  陈升 左小祖咒 张晓舟 张铁志 两岸音乐文化人共荐  他的广播被两岸乐迷珍藏,甚至出现“靴子腿”(bootleg)私卖光盘。  他的文字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涛声。  他写音乐,让我们忍不住翻出那些老歌,一遍遍重听。  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经沸腾亦或荒凉的青春,不能自拔。  《昨日书》来自马世芳的内心深处,却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个人记忆与社会交响。

作者简介

他的广播被两岸乐迷珍藏,甚至出现“靴子腿”(bootleg)私卖光盘。
他的文字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涛声。
他写音乐,让我们忍不住翻出那些老歌,一遍遍重听。
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经沸腾亦或荒凉的青春,不能 自拔。
《昨日书》来自马世芳的内心深处,却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个人记忆与社会交响
不要轻易打开这本书──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
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彷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会带你幡然重返曾经沸热的年少青春。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么失色,多么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图书封面


 昨日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昨日书》保持着《地下乡愁蓝调》的行文风格,马世芳并没有跳出后者那种对青春回忆、对没有赶上那个摇滚乐黄金时代的遗憾,以及对一段时间里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些只对某个时期的自己才有意思的东西的描述。借用马世芳在《昨日书》之《透明的版型》一篇中对书的解读:好的书应该是透明的,让人一路读进去,气都喘不过来。马世芳在自己第二本文集《昨日书》里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而组成这世界的,是音乐,是记忆,是那一段段已经过去,但还称不上“历史”,只能称为“往事”的“音乐记忆”。之所以还不能称其为“历史”,因为《昨日书》论篇幅基本都是短文,甚至有些八卦。但马世芳用这貌似八卦的细节忠实记录了台湾音乐史上的一个个重要片段。母亲作为电台DJ的身份,以及自己从童年起就与广播这一行形成了扯不断的关系,给了马世芳机会去接近普通人所不了解的音乐人的背面。《昨日书》保持着《地下乡愁蓝调》的行文风格,马世芳并没有跳出后者那种对青春回忆、对没有赶上那个摇滚乐黄金时代的遗憾,以及对一段时间里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些只对某个时期的自己才有意思的东西的描述。阅读《地下乡愁蓝调》,很容易会对书中所引述的音乐人、音乐产生共鸣,因为马世芳的文字和读者、乐迷的视角几乎是平等的。和很多高屋建瓴、从上往下把音乐往深了、往玄乎了说的乐评人不同,马世芳所做的是让你从更宽的角度去了解乐人,理解音符和歌词所涵盖的那种宽度。相较之下,《昨日书》不仅免去了乐评人常见的那种高度,连《地下乡愁蓝掉》所持有的那种宽度也变得若有若无,取而代之,撑起这“八年光阴之文字”的,是一个“认真乐迷”长大成人的感悟。比如《昨日书》开篇《一个六年级生的青春歌史》,即是一段精彩。从70年代始,到1993、1994年升入大学开始初涉专业音乐推介、评价人为止,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音乐人名字在字里行间跳动。说熟悉是因为整整20年,这些名字都是台湾音乐发展进程里极为重要的中坚或者先驱,说陌生因为能大卖的专辑往往挂的都不是他们的名字。马世芳用纪实的笔法,勾画初出道时伍佰的“有形”,王明辉、陈明章们用方言针砭时政的“有神”,叶树茵、潘越云们凝练澄澈之“声”,罗大佑、陈升们沉郁浓重、非黑即白不容中庸之“色”。衔接起这一切的,是母亲陶晓清女士悉心招待离家求学的孩子的片段,是马世芳与学长在路边摊一边喝当归猪脚汤一边心忧国事的学生时光,以及自己初涉乐评人这一行当的艰辛。母亲陶晓清那句“你自己也知道有没有认真吧”,一定给作者的为人处事烙下了深刻印记。于是,《昨日书》里记录的很多篇章,即使只是一段八卦往事,都能让人在作者的文字间去主动追寻、思考这事件背后蕴含的深意。比如老广播人(其实隐喻着无数以文化、艺术为职业者)身上那种宝贵的甘于寂寞的精神;李双泽在“淡江事件”里扔掉的那瓶可乐,被引申开一场关于台湾在日美文化、乡土文化轮换间的变迁史;李泰祥经典的《告别》,前后波折何尝不是现代社会商业与艺术两种力量永无止境的互搏。更不用提时不时作为背景出现在字里行间的“我们台湾那些年”才会有的社会现象。张铁志在《时代的噪音》里对鲍勃·迪伦的音乐作解读的时候,曾经提出:迪伦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他永远是要去提醒人们,认识这个世界,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跟着别人走。所以迪伦不愿意说自己是抗议歌手,不愿意做这个世界的偶像。马世芳在《昨日书》里,同样实践着这一理论。着力于台湾本土音乐的“烟花与火焰的种子”部分,他认真地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描述,就像收藏在他(还有他母亲、朋友)抽屉里的一盒盒音带。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在唱片业几乎崩盘的现在,台湾本土音乐如果不把根基扎稳扎深,也许有一天一切就都会被忘记了。就像当年李双泽振臂一呼“我们要唱自己的歌”,马世芳用自己踏实的文字,引着阅读这些文字的人,自己去了解值得珍重的本土音乐和文化。即使到重点转向西方摇滚黄金时期的第二部分“余烬尤温”,当记录的对象变成读者更耳熟能详的迪伦、列侬、Pink、贾格尔等等早已被列为大神的传奇,马世芳的笔触依然保持着“还神以肉体凡胎”的冷静。于是,读者才能发现迪伦在作“The Never Ending Tour”巡演时,每天还在思考、创作,这种由无尽的时间所形成的积淀,也只有像马世芳那样花几倍的时间去体会才能浅尝其味。如果不是作者,又有几个人会去想,当西方一代年轻人在伍德斯托克的泥浆里打滚时,身处的这个国家的同辈人在干些什么,以及打完滚后是洗洗睡了,还是像段氏兄弟那样继承发展“Rock”这个词所包含的深意。《昨日书》的序,是马世芳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戏虐自嘲间透露着甘于平静的淡定,以及对现在自我的坚持。也许有一天,当真的老到只能被后辈嘲笑而不自知的时候,依然能淡淡一笑,对他说:我是认真地在做一件事,而且一直是认真的。那么,昨日即使已成飞灰,那又如何。
  •     昨日书,书的不只是昨日的歌,还有昨日的情昨日的心昨日的景。后半部的短篇集显然没有前半部打动我。那些娓娓道来的往事,默默流动的温情,都能共鸣。歌曲的魔力在于重听那些老歌,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再次回到彼时彼景,好似时光倒流。再听一遍高中的歌,做一次少年时的梦,醒来面对满目苍夷。
  •     001、“有呢么几首歌,妥妥帖帖藏在心底,却不大舍得听,因为它们太完美。每一播放,便不免残酷的映照出世间的丑陋与无聊。灵魂不够强悍的时候,骤临那场磅礴淋漓的美,简直令人绝望。”对于一个笔者来讲,写音乐是最糟糕的选择,文字本来是最苍白最缺少“可能性”的表达方式,却要去表达一个细腻、主观、挣扎… …充满最多种可能性的尤物,难免提笔间令人有些惶恐。我过我也相信,一个真正的笔者也是不惮于写音乐的,“文以载道、乐以载道”用文字写音乐,应该可以让音乐更加丰满,文字更加具体吧!在稍显晦涩的古典乐与颓废粗糙的流行乐间,垮掉派音乐家的作品似乎更亲民一点,但也颓而不废,糙而不滥,并没有掷地有声的与古典乐、流行乐画河为界,泾渭分明,说到底又极不同于二者。鲍勃•迪伦、安迪•沃霍尔、披头士、艾伦金斯堡分别引领了不同领域垮掉派在艺术舞台上夺目却自诩“低调”的“冲突”与“凌乱”。那些直指人心,帅到不行的音乐像划过磷面刚刚被擦亮的火柴,急切的想照亮所有的黑暗,却匆忙熄灭。002、“七零年代中叶,台湾掀起‘校园民谣’风潮,青年知识分子纷纷投身歌曲创作,蔚为大观,‘原创精神’、‘时代意识’与‘世代自觉’原本便是彼时青年念兹在兹的创作原则。在精神上,罗大佑并不是台湾第一个尝试摇滚编制的歌手,更不是第一个在歌曲中反思国民情结、展示现实意识的创作人,然而他却是第一个把摇滚的形式实践得如此彻底、把歌曲生动力展示得如此激切的音乐人、这使他真正成为横扫世代的标记。”一个人被总结、被标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他事业的完结,风采不再,情结不复,不过罗大佑的而且确的在续写自己的“民谣时代”,台湾70年代正是经济逐步起飞,从前现代社会转变成为经济、金钱、权利上位的现代社会的时期,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高歌猛进的年代,当一个个小渔村的宁静被不断推进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打破的时候,时代需要一个歌者,或者说是一个精神的向导,引领这一群在激变中摇头晃脑被裹挟向前有些找不着北的台客们依然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从容而自信的对生活说一声“早安!”003、“没有暖场节目,没有开场影片,没有故作姿态的拖延,票面印的开场时间一到,幕后响起那句不变的介绍词‘先生女士,敬请欢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艺人,鲍勃•迪伦!’… …双目澄蓝如炬,仿佛还能窥见《六十一号公路重游》封面那二十四岁青年眼中灼灼的火光。偶尔他扬起嘴角,似笑非笑,那张著名的脸依稀闪现——六零年代一帧帧黑白照片、一段段漫漶影片中曾经被无数青年人追捧质问敬仰唾骂而至如亲如故的脸。那张曾经和切• 格瓦拉和毛主席像一齐化为符号的脸。”一年前,我对迪伦一无所知到分不清他到底是唱歌的还是演戏的,或者是百老汇的某个歌剧演员?鲍勃•迪伦,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平常,太路人,对年轻人太没有杀伤力,在航班上的一本杂志里,翻到有关迪伦的专题,自彼时起,让我不至于对摇滚对迪伦一无所知到足以让人消掉大牙的份上,接触迪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除了认为玩摇滚的一党人不仅得技艺精湛,同时身体素质也得过硬,以及,摇滚演唱会是扯着嗓子摇着旗子踩着椅子看的以外还是门外汉一个。后来,迪伦很长一段时间在大陆成为每一个欧美系音乐DJ必谈必播必赞的电台歌手,阿猫阿狗都在听、都在聊。我在想,短时间被推向娱乐浪潮制高点以至于迪伦本人都不耐盛情亲临京沪两地开唱,这对在大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尚处于小众地位的迪伦的老牌粉丝实在有些令人心碎,迪伦仿佛是男孩子小时候私藏宝物的铁质曲奇饼干盒,每一颗弹珠和士兵玩偶都被擦得干干净净,他们笃定偌大的世界,能有此快感的人不过寥寥,迪伦的迅速升温就像限量版的玩偶、弹珠被歪歪斜斜堆在百货商场白底红字写着SALE的柜台前一样,变得不珍重、不那么因为曾经拥有而骄傲满足了。004、艾伦金斯堡曾经说过,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我们都都曾告诫自己万万不可变成自己当初所反对的人,只是我们都太没有恒心,连认认真真恨一个人的勇气都没有,每一次,我们向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场恋爱、一段音乐、一杯咖啡,一片风景追问命运的答案,朋友,答案就在茫茫风中啊!像烟灰缸一样,固执、大方、有时热烈、过后清冷,横在不断变幻驿站的生命的节点上,张大嘴,唱着歌,傻笑着,迎接上帝赐予的垃圾,并且心怀感恩!005、音乐让我们像烟灰缸一样快乐,就算坠落后粉身碎骨,也要给大地砸上一个坑!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既可以了解摇滚是什么,马世芳讲的很好,又了解到台湾文艺青年之范。
  •     不得不说,出的多了些,有些内容和地下乡愁蓝调略有重复。
  •     昨日书,回首昨日,摇滚乐与生活。
  •     尚可
  •     书很实用 拯救歌荒
  •     很特别
  •     最初以为讲的是时光,后来看下来发现讲的是音乐,还是满不错的。
  •     回忆和复古在这里有情怀
  •     給Dylan加一星。「他老得真好,但願我們也可以。」
  •     一个该复习的日子,读着读着睡着了,被太阳晒醒。不太懂英美摇滚,就是看看他写美丽岛和小时候。书没记住多少,但是阳光还是很温柔的XD
  •     可能是与那个时代那座岛隔得太久太远,意料之外的,不如想象中好看。
  •     前面写得不错,但越往后越无聊枯燥。
  •     马世芳的声音及面孔,决然不会让人想到其不惑之年业已过半。可喜的是其童真依然,时时感时伤怀,保持着内心的柔软。然而,作为X二代之一,一则其少经困苦,因而共鸣少;二则其所见的美,还远远的未震撼到阅读时的心灵。因而读土摩托的“来自民间的叛逆”时,有更多感触。
  •     不要轻易打开这本书──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 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彷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会带你幡然重返曾经沸热的年少青春。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著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麼失色,多麼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馀篇,并配置三十馀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特别说明:本书装帧设计 本书特别邀请台湾得奖设计师聂永真装帧设计,聂永真引用乐迷发烧友私藏未公开发行的录音演唱版本BOOTLEG靴子腿概念,设计出独有风味的音乐书感,首先以马世芳收藏、并手写歌词注释的迪伦英文歌词,印在地下流通报刊质感的书衣上;再将英文书名My Back Pages( Bob Dylan名曲)设计成图版印章,由作者手工印上,并加上流水号钢印,限量出版。书腰上的昨日书字体则有铅字体风格,并以烫雾黑呈现,呼应书衣,一体成形。因手工流程再版困难,此版本仅首刷才有,限量发行出版,也吻合靴子腿的地下音乐出版风格。
  •     稍微私人化了一些,马芳的青春岁月读来让人心生艳羡。
  •     广州图书馆地上屁股冰凉的读完。
  •     封面有点薄,里边的纸张还可以!
  •     三星半吧,有几篇写得很不错
  •     个人青春、台湾文化的追本求源是马世芳的灵感源头。
  •     开启我对摇滚音乐痴迷的大门
  •     设计很好 内容相信也不会差了
  •     或许是我对台湾音乐不大感兴趣的原因,读了两篇便弃了一个月。偶然翻到后面随笔,才惊觉其心思细腻之处。
  •     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呢。
  •     许多年前读过的书,那时,还有理想......
  •     值得去看看!!!!!!!!
  •     马老师的作品一直没失望过、、、、
  •     封面设计深得我心。这是一部写一位DJ多年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心得,其中说到台湾音乐的开拓者有罗大佑,李宗盛,李寿全等各位老师,但却巧妙的回避了王杰这位先驱。大失所望。
  •     此书是继《地下乡愁蓝调》之后的作者的又一部作品,比较喜欢作者的叙事方式和文字风格,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作者非常喜欢约翰列侬和鲍勃迪伦两位摇滚巨星,甚至连书名都是沿用歌者的歌名要么就是引用经典片段。书中回忆约翰列侬的文章很有几篇,看得出作者对他的敬意和偏爱。的确,约翰列侬的歌词写的非常有深度和质感,让人回味无穷,我甚至建议作者可以出一本约翰列侬的歌词翻译集,来向歌者致敬,以噬读者。书中充满了作者对逝去的昨日的怀念和追忆,层层的忧伤,层层的弥漫,让人陷入深深的记忆的旋窝之中……
  •     婴儿潮的一代变成了银发潮,从前抽大麻,离经叛道的人们已远离人群,而我们?七〇后,不知不觉已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代夹心层。但我们在青春中所见、所知、所得却是红色大陆中最全面的:儿童期五讲四美三热爱,少年期台港谭咏麟、张国荣、小虎队,青春期凤凰卫视黄莺莺,马世芳的这本书恰似我们的青春祭,让我们可以回头看,昨日,昨日已隔山岳。
    台湾人的文笔和缓平实,大陆的语文在彻底丢弃了古文后,已是满目语录体、公文体、强词夺理体,再无平实可言,此为一恨啊!
  •     对音乐发展历程的了解有很大帮助咯。
  •     是看到朋友的微信,拍了这本书,封面还蛮吸引我的,拿到手里远没有封面那么吸引,但可以了解70年代的一些台湾热爱音乐的热血青年喜欢的,书里有提及的歌,也有在网上找来听一下,感受下,但似乎并未找到共鸣。有提到胡德夫,当然是他年轻时,接触他的音乐也是前一段时间在方所听到,是在搞活动,买满一定数量就有送他的CD,当时在展厅听着还是蛮有感觉,是那种原住民族风,很醇厚的嗓音,相信他年轻时应该不会是这样吧。最近很喜欢有关海峡对岸的书,也想去,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自助游。。。
  •     平实的语言更有深度
  •     由于作者的职业和家庭背景,所提到的大多是台湾七八十年代的音乐记忆和时代背景,可以翻翻看。
  •     精读。音乐,人,书不尽的故事
  •     不是很有吸引力啊,包装要气死了,都歪了还皱了。
  •     看到第21页就开始确定对这本书的喜欢,大概会看着看着笑起来。里面有个少年的青春气息~现在听到台湾上一代歌手的声音,还会想起初中的校园~
  •     半价半价半价半价
  •     书是帮朋友买的,很速度
  •     确实不错的,单是封面就很喜欢
  •     看那些歌背后的故事你会忍不住要去找来文中提到每首歌来听听,主动追寻、思考这事件后蕴含的深意、了解值得珍重的本土音乐和文化。
  •     很可惜没有听过马先生的广播
  •     没细看,翻了几页感觉挺好~
  •     马世芳的文笔,很真挚,又华丽又朴素,让人觉得很亲近,大家一起来怀旧吧
  •     包装完整 值得购买
  •     也许书里的故事被马世芳在广播里配着合适的音乐念读出来,意味会更妙一些。
  •     休闲的时候读一读还是不错的,写了70,80年代的台湾和摇滚乐,Bob Dylan,作者那段在南沙的回忆特别让人羡慕
  •     这本书就是一本简单的回忆录,说实话,我对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更没听说过该作者,是看书名买的,完全**了。一点收获都没有。我试过了很久才写这篇评论的,我看到书,都没想起他的内容!之后又看简介才想起来的。完全无用的书,一点乐趣都没有,如同嚼蜡。。。
  •     还没看 包装不错
  •     三星半吧。封设五星,“烟花与火焰的种子”一辑四星,“余烬犹温”一辑三星,“蓦然回首”一辑二星。最喜欢“告别,不要告别”和“那既远且近的故乡”两篇。
  •     周六中午放学在摇摇晃晃的公车上念完的,书只记得bob dylan,李恪弟那一段了,但记得公车的硬蓝板凳,好朋友在身边。我们说去图书馆写作业呀。
  •     音乐赏析。
  •     如亲历者的姿态去追溯,那些日子于他尚在昨日。或许有一种文风,可以被称为“广播/电台风”?
  •     不知为何 读台湾文人作品 总是有着淡淡的忧伤 或许是作者自身的原因 又或许是特殊的历史世事造成 但文字很美
  •     昨日书
  •     读时总会隐隐觉得马老师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     前面1/3写得很好看 好像打开了认识音乐的新世界
  •     我明明看过这本书,在我还听greenday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高中时代,可是现在我把这本书放在哪里了呢?
  •     如果你是一個認真的樂迷……
  •     除了文字,马世芳更吸引人的大概是他的声音和外表。除了摇滚,马世芳还能回溯台湾民歌时代的源头。
  •     写法独特
  •     关于音乐,关于往事,关于年华。
  •     音乐在其人生中的交往,摇滚的青春,时代的印迹。
  •     书得封面设计挺好的,语言风格很喜欢
  •     说是历史,尚不够久远,说是回忆,又不仅仅属于一个人。
    二三十年前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历历在目,只是缺乏一个提醒你去想起的人,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
    帮助我们记起童年的人是应该被感谢的,难得有心人。
  •     马世芳的文字很有趣
  •     能把台湾音乐史写得这么透彻,一方面是他的成长经历一方面是他自己的慧根确实是好书推荐
  •     不知是不是文化环境的差异,感觉气场有点弱。
  •     语言棒
  •     顺带也要听听马世芳老师的音乐广播节目啊!老师的声音超级舒服啊!
  •     包装不错,快递迅速
  •     马世芳的书挺喜欢的,可能是,内地很少这种类型的书吧,看着挺舒服的
  •     相较于乡愁这本里讲得更多是自己亲身经历,对过往岁月的缅怀,还是挺有味道的。
  •     马世芳的文字,和他的声音一样,总轻轻淡淡,谦逊有礼看得出青春的颜色,时代的分量。
  •     对音乐和歌手的描写。非资深乐迷所能全面了解、
  •     冲着马步芳的名字买的,其实是想得到更多台湾民谣的史料,太少了,大多是他自己的一些个人体验,有些后悔买,不如在书店翻翻得了
  •     3.5,一个喜欢音乐的文青。喜欢音乐并有幸从事了相关的工作,因为音乐认识了不少朋友,这两点,我们倒是相似的哈哈哈
  •     书很漂亮,无论是封面还是里面的文字排版,都有一种很文艺的感觉。适合一个人静下心来,伴着音乐和咖啡,静静地阅读。
  •     我是一直觉得很多乐评人的文笔实在平庸无趣。但马世芳老师的文字细腻有质感,感动。
  •     完全被封面吸引的,讲述作者与音乐的缘分。
  •     你看看你小时侯接触的是什么音乐,人家小时候接触的是什么音乐
  •     讲述着那些离我甚远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音乐这个无分国界的媒介,却联系了众多人的内心。无论是披头士,还是台湾民谣,都是每个时代最鲜明的烙印。
  •     清逸的乐文

    偷爱警/文

    马世芳可能不知道,当年台湾青年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和内地的一样。多年后,大陆与台湾之间,不仅仅是隔海相望这么简单,信息、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合作正在得到改观,当年的那些台湾音乐,说实话,不但我没听过,相信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不过像罗大佑、伍佰如此的音乐制作人,内地的不少音乐人还是如数家珍的,对于青年歌手来讲,内地的流行音乐与台湾本土的音乐形式,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内地的民族风格与台湾本土的民谣风潮很相似,而民谣风潮刮入内地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初期。内地对西洋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如与马世芳同时代的人那么的敏感,当时的时局和生活压力,迫使内地的青年人,关注的是填饱肚皮,而不是余音绕梁的歌声。

    作为一名台湾的DJ,子承母业的延续。儿子没有丢弃传统,也没有在新生的颓废中交集,儿子与母亲相比,同样的出色。

    马世芳以用文字的方式,为读者奉送了一餐音乐往事的大餐,让内地读者零距离的与台湾本土音乐的原脉,近距离的接触。通过马世芳的文笔,可以看到,青年一代的台湾人,没有被时局和政治环境,挤压在一个自闭的地区岛屿,而是用音乐和歌声的力量,捶打过去的伤感。很多台湾人用乐曲,发泄心中的想事。

    本书中,参有很多图片和文字,而内地版与台版的封面装帧还是有差别的。内地的装帧偏于形式,台湾的装帧趋于美观和收藏。内地更多的阅读人,可能将本书归类于音乐赏评,而对于文中的实质内容,更多是在音乐态度的喘息中,让更多的内地读者和乐者,了解台湾多年来的文化气息,台湾的青年人,很多时候,能够理解政治局面下的内地与台湾。他们也很关注与内地的音乐势力。而文字的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台湾青年人在音乐影响下,为自己的宁静天空,所找到一丝安慰。

    在本书中,有很多是作者独立篇幅的文章,在这些单独的文章里,作者在怀旧与记忆中,一点点的发现当年的自己,洒脱清逸的文字,并不像是一位40岁的人所写。而在内地,多少人能够有此雅致,着墨染纸,自己的墨宝。恐怕能有此闲情逸致的文人不多,搞音乐艺术的人写点文字,更是少之又少。
  •     昨日书,永远的歌
  •     my black pages
  •     书正,小散文不错
  •     热爱
  •     有些部分动人,有些杂乱无章
  •     写作的三条原则很赞同,避免不懂装懂,少用最高级形容词,文字通顺。有两三篇与音乐无关的随笔,乏味得很。
  •     这本书一直都很想买,且当当的价格很实惠。可不足在于书本有压皱的地方,使人很不舒服。希望以后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     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乐迷…… My back pages……
  •     从同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很有感触
  •     他的电台生涯、他的听歌生涯,将来满满都是故事~~
  •     看过“永远的未央歌”后,知道了台湾新民歌运动的推手陶晓清,却没想到她的儿子可以写出同样属于我这个年纪的人的音乐记忆,记载下那个国语音乐黄金的年代,和属于我们共同的回忆。
  •     虽然讲的是音乐,但可读性强。
  •     和妈妈一起去看U2,鲍勃迪伦,the who 的演唱会
  •     &地下乡愁蓝调同一个作者,都是关于台湾音乐的
  •     原来是台湾著名DJ写的音乐随笔。
  •     只看了迪伦,披头士的几篇,印象好,世界之广,慢慢赏。
  •     今天一口气看完的 喜欢那种乍然的有点自说自话的笔调 让人想起古旧唱片吱吱呀呀的声音和情感 仿佛一下子走入了青春
  •     写音乐相关的还行,讲排版的一节也还算观点正。穿插的自己的事没兴趣看。文字功夫差,强行煽情。
  •     看书,听音乐,回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