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40754082
作者:刘心武
页数:202页

章节摘录

  人之独处,需要有一个“私人空间”。  这类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人不要总是关在屋子里,人一定要经常走出屋门,即便一时去不了田原山川,就在街巷的行道树下散散步,在楼区的绿地中舒展舒展腰肢,也是于身心两利的;倘能进一步领会到大自然的雄奇瑰丽,能自觉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并以一片赤诚之心拥抱大自然,直至达于融会无间的程度,则人生的幸福、心灵的领悟,便都尽含其中r!……这类的劝诫不消说都是至理名言,我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但是,以我粗浅的人生体验,我却觉得,在目前的中国,又尤其在目前中国的大城市中,许许多多凡人的苦恼,倒还不是风景名胜的不够繁多,公众娱乐场所的缺少,每人所平均享受的绿地数量如何微小,以及在享受大自然方面还如何地不方便……那排在第一位的苦恼,大半以上是对私人空间的渴求悬而未获,如一大家子人,老少几辈仍合住在一处湫隘的房屋中;已婚颇久的夫妇,仍未能得到独立的住房;独身的青年男女,长期只能在两人以上的多人合住的宿舍栖身;虽已有一处住房,但夫妻各自并无独有的空间,兄弟或姐妹仍需合住一室,乃至大儿大女仍需将就一处……这似乎就扯到住房问题上去了,我写过这类题材的小说,如中篇《立体交叉桥》,就细腻展现和深入剖析了住房狭窄所派生出的人性扭曲、心灵碰撞,这里且撇下居住空间和心灵空间的交互作用这一角度,单说说作为个体生命的一种几乎无可避免的“洞穴需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或更坦率地说,人是从兽进化而来,因而,人性中的兽性问题,就是一颇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在这一复杂的问题中,人的心灵中所潴留的兽类生活习惯的积淀,如在自择的封闭空间中能增加安全感,便是很值得抬出来探究的一种心理,我们姑且戏称为“洞穴需求”——亦即一种潜在的对“私人空间”的最低限度的需求。  ……

前言

  五十多年前,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偶然得到一枚书签,上面印着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的一段话:“累累的创伤,便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当时我已堕入文学的渊薮,除了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自己也试着写些文章向报刊投稿,屡投屡退,所以感到罗曼·罗兰这段话很对我的榫儿,一次退稿便是一回创伤嘛,但每被退回一次,也就激发我对自己的文章自省一次,渐渐的,似乎也就摸到了一些写文章的门径。后来,到16岁那一年,我的一篇文章终于被《读书》杂志刊登了出来(1958年夏天),那以后的投稿,虽陆续有被发表的,退稿量依然不小。二十多岁的时候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因为已在报刊上发表过数十篇小文章,也很受到些冲击,那时才懂得退稿实在算不得什么创伤,生活的坎坷磨炼,远未穷期,因此对罗曼·罗兰的那段话,也就渐渐有了更深的体味。  后来到法国访问,同几位法国知识分子说到罗曼·罗兰,他们都说那是早已过时的人物,现今的法国除了研究文学史的,简直没有人读他的书。平心而论,罗曼·罗兰虽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那大部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曾风靡一时,而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反对不义之战的立场,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主义的鲜明态度,都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就全球范围以历史眼光衡量他,确也还算不得多么伟大的作家。  我在少年时代和中年时代读过两遍《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得都很仔细,也读过罗曼·罗兰的《革命戏剧集》,以及他其他一些著作,都没有从中发现他上述那段话。但这位作家给予我最可警悟的,反不是我读过的那几百万字的成本的书,而是那小小书签上的一句没有注明出处的话语。  一位作家的一段乃至一句格言式的话语,也是他心灵中开放出的鲜润花朵,竭诚地奉献给读者,有时对读者来说那启迪那激励那引发那愉悦,也并不亚于读他整本的大作。  自己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托赖时代给予了机遇,编辑给予了支持,读者给予了厚爱,到2011年10月在国内和海外所出版的著作按不同版本计已有199种,忝列在了作家行列。我原来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也兼写散文、评论,后来又写建筑评论,并从事《红楼梦》的研究。199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约我写一本长篇随想录,我本深感惶恐,不敢应命,但经出版社多方鼓励,我不由得想到了少年时代所看到的罗曼·罗兰的那句随想;我虽绝不敢以罗曼·罗兰自比,但依我想来,世界上凡属欲推进人类文明的作家,无论伟大的还是稚小的,都好比蘸着心血点燃着的火把,伟大的作家也许犹如屹立的灯塔,杰出的作家也许仿佛巨大的火炬,而平常的作家,小小的作家,他那火把也许十分的小,光热十分的微弱,乃至于只不过等于添了一炷红头香,飞着一只萤火虫,但世界和人类的光明,应是这些光焰的总汇吧!因此我不揣冒昧,写成了一册随想录。我这一册随想,自然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支细烛,一根火柴,一只流萤,一定有不少谬误和唐突之处,但句句出自真诚,段段心存善意,因此,我想读者批判了我的谬误,原宥了我的唐突之后,也许还能从中多多少少引发出一些有益的联想,获得一些愉悦的感受。倘这本小书里的某一段某一句,能使某位读者对我获得超过读我那些小说所形成的印象,那于我实在是三生有幸。  这册随想录共分九个部分,前七篇依次是:谈命运;谈生活;谈处世;谈爱情;谈出名;谈逆境;谈幽默。后两篇,一篇《蓝郁金香》是对“海外奇谈”的随感,一篇《灯下拾豆》是零星随感的汇辑。  岁月匆匆,转眼这册随想首印到今天已快二十年了!我在近十年里,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红学研究方面的电视讲座和相关专著,其实我在写作上一直坚持种“四棵树”(小说树、散文随笔树、建筑评论树、《红楼梦》研究树),但红学研究树把其他几棵树不同程度地给遮蔽住了,以至于有的年轻人误以为我只搞红学研究;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有的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因红学研究注意到我,从而好奇地探究“这个人还写过什么”,结果他们就发现了我其他三棵树,而这本二十年前写出的长篇随笔,也就被再次置于视野中,一时间这本书里的某些段落语句,摘录转载于报纸杂志、网络微博的颇多,有的读者看到摘录,就想找到原书,但此书当年虽然也曾多次印刷,毕竟已难觅得,正好漓江出版社愿意再版,我很高兴,希望它能为当下读者增添一个闲暇时的阅读选项。  刘心武  2011年10月7日于北京温榆斋

内容概要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书籍目录

自序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关于命运的随想
生活赐予的白丁香
——关于生活的随想
紫檀木狮子
——关于处世的随想
爱情红玫瑰
——关于爱情的随想
春在溪头荠菜花
——关于出名的随想
风中黄叶树
——关于逆境的随想
却道天凉好个秋
——关于幽默的随想
蓝郁金香
——关于“海外奇谈”的随想
灯下拾豆
——零星的随想

编辑推荐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自发表以来,深受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这是一部打开的心灵世界,绽放的生命之花。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切的人生感悟,对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深度启迪与震颤,如此富有实感,富有岁月的痕迹,富有时代的沧桑,令人思味无穷。精美水彩画数幅,均为刘心武原创,且属首次公开。

作者简介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一部关于人生的随想录。在书中,作者谈命运、谈生活、谈处世、谈爱情、谈出名、谈逆境、谈幽默……以贴己的感悟,书写生命的诸多面向,种种经历演绎了世间的复杂生态。历史不会重复,可人生又是何其相似,书中的往事一定不同于我们,但坦然、理性、自觉、宽容、执着、敏锐却是每个人应该葆有的智慧。

图书封面


 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儿子很喜欢刘心武的书。
  •     内容就是随笔 没什么特殊的 包装还行
  •     内容先前在杂志上看过一小段,觉得不错,就很想看看这整本书。看完后,作者的话都很受用。
  •     好评!内容精辟!
  •     内容详尽。用散文写出人生的思考。涉及面广而深。
  •     收到很多的启发,里面的排比对比很有说服力。
  •     当当神速
  •     对于命运中的很多随想还是很透彻的,刘老师引经据典的能力真强
  •     老头子的话有些很受用
  •     这是一本作者在20多年前写的一本随笔。所以总觉得有些问题谈论的不是很透彻,有些东西必须需要时间的历练。一本书里面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引起共鸣,但有一两处就值得读这本书。
  •     刘心武老师的作品,我喜欢,正在认真阅读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