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美人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香草美人志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30957714
作者:深圳一石
页数:220页

章节摘录

  1.香魂缭绕——江离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节录《离骚》  【注释】  扈:当时楚国的方言,指披在身上。  江离:宋代吴仁杰著《离骚草木疏》注:江离,芎藭苗也。芎藭(音兄穷),产地很多,其中最有名药效最好者产于四川,故又称川芎。生长形态状似芹菜、香菜,植株有特殊香气,属伞形花科。  辟芷:白芷,一种香草。  纫:连缀。  汨:音古,水急速流淌的状态。  【释意】  我有着华美的内在,又有着毓秀的风姿。  时常披着香气氤氲的江离和白芷,又将秋兰连缀成佩饰。  只是时光匆匆不停留啊,唯恐今生迟迟等不及。  “楚辞”是一个幽深广阔的大森林,走入这片森林,可以取道古人的旧路,也可以找一些轻松自然的山林小径。我自己在旅行的时候,一般情况会沿着已知的安全的畅通路线去看看自然世界展现在眼前的宏美景观,但有些时候,我也会独自走上少有人走的弯道,去把握人烟稀少的丛林中草木四时变化的细节,从某种意义上,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深刻记忆,都是由景色中的一些看似平淡的细节刻画到我的脑海里来的。  读“楚辞”这样活生生的人文世界、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精美合体,最初走上的是一些前人大师们所开掘出来的大道,这些大道既像奔涌的流水又像强劲的血脉,因此,我曾把“楚辞”既想象成一颗怦怦跳动的心脏,又想象成天山之巅的天池。  不经意间顺着“楚辞”里草木山河的小径,也就是说顺着诗人曾经凝视过的那片自然,走入“楚辞”这片大森林,这也是顺从了自己的本性,符合一时一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喜好。因为要写《楚辞里的植物》,我正爱着“楚辞”和屈原。读“楚辞”的时候,懂得一点美好而又陌生的文字背后的生命,时常会有恍惚,仿佛自己既接近了诗人曾经跳动过的脉搏,又接近了诗人备受煎熬的内心世界。就诗人本身来说,他的生命天空上布满了铅灰色的阴云,很多时候甚至充满了雷鸣电闪,但他用生命努力开拓出的则是一个晴空丽日‘生机勃发的世界,这个世界由精神的力量所突破和保留,它以一种精神上固执而又坚定的喜悦,为着理想,为着良知,为着生命不可失去尊严的那份自由,让所有人感觉到自身内心一份曾经沉睡正等待醒来的血脉和这种精神是同源的。  在“楚辞”最华美最端庄的《离骚》的丛林里,所遇到的第一片叶子是江离的香叶。因为它是由屈原心灵之手所亲植,因此,当我的灵魂坐在它旁边的时光土台上小憩的时候,它部分地唤起我对自然世界的好奇,部分地唤醒我灵魂深处对曾经有过的一个神秘世界的想象。长在自然里的江离对人类世界的纷争变化是漠视的,但融入人的血液中的江离则倾听并抚慰着我们内心的激荡和哀愁。  江离,古名叫蘼芜,又叫芎,古人说“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从中可以揣摩出一点点江离名字的由来:它生长的环境一定远离江边和水边。但这仅仅只是说出了江离的野生状态。伞形花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特殊的香味,大多和人的饮食调味紧密相连。作为伞形花科的一员,江离很早就从山野荒地上被人移种到家园,被驯养培植成蔬菜一类植物。除了吃之外,芳香植物所散放的香味里包含着安神醒脑的奇效,江离, “其叶香,或莳于园庭,则芬馨满径”,拥有这样一个芳香满园的院落,安静、平和、安逸、自然,充满着宜人的笑语,飘荡着心中散发出来的和自然世界相互呼应的清香。这是多少人心里一生努力奋斗的梦想!  “华美的内在,毓秀的风姿”,这是中国人对生命姿态达到自由的一种追求,要求内在和外在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结合。当我们讨论生命自由的形态的时候,西方对生命自由的解释和东方对生命自由的解释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的生命自由指的更多是对个体生命的自由舒展,只要不影响到他人的生存和生活,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东方对生命自由的解释则有强烈的道德约束在里头,生命真正的自由是在生活世界里对生命从容的把握,在心灵世界里则是一种合乎道的对个人在心性和精神上的不断修缮,这是中国人传统观念里对生命自由的认知,这种认知在“楚辞”里能清晰看到它的源头。华美的内在,毓秀的风姿,附着在植物上表现出来,就好像含香而立的一个人。现代男人和女人都会使用由植物香料或者矿物香精提纯调和出来的香水。香风扑面,这也成了女性之美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楚辞”里自然草木中飘出来的清香的一分含义到现代已经被我们遗失,我们忘却了这清香里包含的德行,而只把一点点生活姿态和欲望的诱惑展现出来。先秦佩香而行,不仅仅暗含着个人形态之美的外放,还有心性道德上的一种合乎法度的展示,那种香是有标志的,标志着你是个有君子风范的人,你美好的品格正像迎面扑来的馨香可人的风。  史书记载,“托名汉相,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蘼芜香草,可藏衣中”,在朝堂之上,和群臣纵论天下的时候,宽大袖袍里拢着精工包扎好的几把江离。或许这也可看成是“楚辞”传统的一种延续。但,屈原在《离骚》里用江离表达的是自己心性的高洁美好,曹操则用江离的暗香隐去的是自己内心的权谋机变,江离对曹操来说不是表达真我秉性的代言物,而是他掩饰自己内心的一幅面具。这个时候,江离的面目看起来有些模糊不清,江离仿佛成了魔术师手里的那块轻纱,它的资质气味没变,但它包裹和擦拭的多变的人心却让它显示出了不同的颜色。  2.芷若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节录《离骚》  【注释】  三后:三位君主。洪兴祖《楚辞补注》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下文又有引尧舜立言。而现代学者多认为“三后”为楚国先人。  纯粹:指品德至美至善,毫无瑕疵。  固:本。  杂:交杂,并用。  椒:花椒。  茵桂:肉桂,有香气。  蕙:香草,气味如荼蘼。  芷:白芷。《离骚草木疏》中介绍:芷,芳香也,生下湿地,根长尺余,白色枝杆,去地五尺以上,春生叶,相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一名泽芬。  昌披:衣不束带,狂放不羁。窘步:寸步难行。  【释意】  古代先王有德行的统治,才能让朝臣如花盏开;  把花椒和肉桂交杂佩带在身上,岂能独戴香蕙和白芷。  只有尧舜这般广大神圣的王者,才遵循正道让国事清明;  而桀纣这样猖狂不羁的暴君,只贪图捷径,最后落得寸步难行:  读金庸的《倚天屠龙记》是在大学思想正懵懂的时期,对于他的英雄三部曲(另外两部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最末的一本,总觉得它少了理性主义和浪漫情怀(当然少这些,并没有影响它内在的精彩),回到了更真实的人间。正因为如此,觉得《倚天屠龙记》里人物要更复杂,更多面,理解起来要更艰难一些。对张无忌也不再如郭靖和杨过那样觉得有一种同身一体的青春期的向往和渴慕,只是觉得他在种种人生的奇遇之外,更贴近了活生生的现实人生。  第一次读到周芷若时,觉得“芷若”这个名字真美,虚实相间,既飘着清香,又含着淡雅,这是个独特的名字。 “芷若”从舌齿之间随着摩擦的空气滑过时,这名字音律的节奏里就有点淡淡的愁绪飘出来,让人觉得叫这样名字而存在的人该有某种哀弱的姿态,是值得让人爱护的。但第一遍读完之后的情形却是另外一种感受,周芷若给人的印象是个蛇蝎美人,心里流着凶杀的毒液,嘴里含着不露的怕人笑颜,读着她,觉得冰凉,因此有种暗恨,仿佛这样的女人是埋在山道腐土里的尖刺,走路的时候,对她,是要提防点的。这芷若的清香便成了成熟罂粟花上浮荡的温热的白雾,而不是早上花园里沾满了晨露的洁白如珍珠一样的向阳花。离开了种子加工车间一样的学校,工作中,生活里,浪打着浪,磨推着磨,生命虽偶有昙花般的幸福,却总是疲惫和阵痛要多。因此对人事和人心的进度既看到了理想之花的绚烂,也懂得一点真实之痛里的必然,心因此反而变得开阔起来。在一段海边旷日持久的寂寞单调的工作节奏里,百无聊赖之间,重又翻起金庸的小说来。这虽然带着一点推磨光阴的颓废,却也有充足的时间,能去揣摩一点人性在各个人物遭遇中的不同变化。这个时候,读到的周芷若似乎和往日有所不同,看到多羁的命运把多少非难的抉择摆到一个无亲无依的女孩子面前,一个心性寂寞孤傲的女孩子,一个美得使所有的男人在走过她身边时,都会让心神的双脚在意识的冰面上摔得七荤八素的女子,个性太强,而生活总是太难的,工于心机,蛇蝎心肠,不她选择了这样的人生,而是人生在不经意间选择了她。于是为她有一点心痛。这痛,虽然和她的比起来,我所遭遇和经历的几乎不值一提,但我也正经历着这些,同病者同声,相惜者相近。我不再恨她厌弃她,只是为她的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可惜。  那个时候,我还远远地站在“楚辞”的世界之外,生活逼迫着我,我没有时间没有心境也没有能力去懂得屈原的行吟和他的歌唱,他的奇绝的才华和纯粹炽热的心的箭矢还没有射中我。白芷的香花,它在自然的草坡上旺盛地生长,年年枯萎,岁岁新长,自然的无声草木,静悄悄地饮着天地的精华。但,在那个种满了香花香草的园子外面,我探头探脑想要窥探的是白芷上附着并拓展开来的人的心灵世界的荧光吗?  在读“楚辞”的时候,闲谈之间有朋友提及芷若,说“芳芷若兰”,它的根是扎在“楚辞”里的。出于一点无聊的好奇,我便又重新读了《倚天屠龙记》里的一些片段,那些熟悉的夹了游戏和玄想的文字片段中间,周芷若的一生却如镜子一般浮现出来。

前言

  雨滴  “喜欢植物吗?”  “喜欢。”  “《诗经》里的植物写完,可以写写“楚辞”里的植物,这是中国文学深海里最美的两颗明珠了。”好像朋友自己设想的这些情形浮现出一种已经完成的美景。  “其实《诗经》里的植物还有一些没有写完,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没有找到那种安静平和的心境,也缺少一种内心被压迫着非要写出来的冲动,因此就闲置下来,好像自己也有点懒散了。”  “任何事也不一定都要做到圆满,留一点余味才算好。”  我喜欢这样的话,因为我去敦煌时,就只游览观摩了莫高窟和西千佛洞,把月牙泉和榆林窟的美都留下了,准备下一次去时再看。  “留个牵挂也好。”

内容概要

深圳一石
本名韩育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甘肃小城秦安,从小熟悉山野田间的花草树木。渐长后出游深圳、北京,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万物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
喜欢在网络中铺展写不尽的文字,喜欢沿着心灵刻画的轨迹到山川大地上漫游。曾为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主。读书随笔《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里的植物》在天涯首页被推荐阅读,成书出版之后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书籍目录

序言
1.香魂缭绕——江离
2.芷若
3.泽兰
4.木兰和玉兰
5.人淡如菊
6.扶桑和木槿
7.蕙——九层塔
8.杜衡——马蹄香:香草美人痣
9.菱——隐之角
10.占卜的世界和旋花里的迷宫
11.从《诗经》到《楚辞》里的花椒
12.顶着灵魂的尖刺:食茱萸
13.蒜中小忆
14.与蛇为伴——蛇床
15.黄色的河流——荩草
16.千里桂花香
17.空梦——水中的薜荔和树梢上的蓬花
18.水毛花上的影像
19.从百草园到辛夷坞
20.神秘的边界:女罗——松萝
21.石兰青衫
22.向世三秀——灵芝
23.何时想起芳杜若——高良姜
24.松萌与柏慧
25.野草
26.漂泊之中和漂泊之外——浮萍
27.白衣如雪——大麻
28.荻花愁
29.重温瑞香花一由巢雏走向鹰翼的变化
30.乱国与楸泪——楸树
31.橘的秉性和橘的家族
32.端午一缕魂:菖蒲记事
33.拔心不死物——卷施草
34.一扇小窗——扁蓄
35.甘蔗汁甜品
36.梓树——琴瑟之音
37.枫叶之梦
38.茭白
39.紫微一点映青苔——紫草
40.心中的莲花
41.芭蕉舞

编辑推荐

  楚辞中的植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植物,但是因为时代变迁以及使用名称不同等原因,使得我们无法得知诗句中描述的究竟是什么,这对于体会诗的意境必然有所阙漏。本书作者详细介绍了楚辞中的美人香草,从而表达了诗中所提到植物特性与人的关联性。作者带领读者亲历诗境,实实在在地领悟自然与艺术的智慧。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在读楚辞这些文字时的内心情感,使作品增加了可读性。

作者简介

《香草美人志:楚辞里的植物》:楚辞:忧国之思 浪漫之源。
自然花草树木混合着瑰丽想象 生花笔底描摹出世间深婉情怀。
《楚辞》有一个继承《诗经》的特点,就是以植物来寄托感情,托物比兴,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古人对植物的崇拜心理。书中既有对自然的感情,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情怀。作者通过对《楚辞》中的植物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在读这些描写植物的文字时内心的感受,以及植物和人相连的内在。

图书封面


 香草美人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一石《楚辞里的植物》,湘君一章,归结为情深而未聚。简单的五个字,突然心有所感。悲剧有两种:求之不得,得而复失。情深未聚则兼而有之。世间悲伤有些是无力的,软弱的,类似陈嵩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深闺弱质,纵然相思刻骨,也只能沉溺梦里;另一些,比如湘夫人的悲伤,则是有力的,强大的。在感情上用强大这个词似乎不合适,但对于执著而坚定的追寻来说,没什么比它更为相称。于是义无反顾地远行,沿着他走过的路努力寻找。而九嶷连绵,极目苍茫,竟连对方是生是死、生魂何处、孤坟何地也杳无音讯。李白写过一首远别离,音韵悲怆,也是他诗文里与屈原最相近的一首。在那首诗里,他揭示了湘夫人故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尧幽囚,舜野死。当娥皇女英化身湘灵,远游苍梧的时候,至爱之人已静静化为白骨,在不知名的荒野。这是一场从开始就注定了“未聚”的追寻,再深厚的情意,再坚定的信念,也击不垮命运,跨不过生死。当其远行之初,是否心中已知结局,如水中薜荔、木末芙蓉?答案或许是肯定的,但仍然要执意前往,是为痴念,为执念,为情深念,为勇者念。千载之下,余音亦非哀婉,却是锵然一声,裂帛撕云,入耳惊心。一石也是情深者:倘若无情,大约不会对世间草木作如是联想。橘、杜若、江蓠、木兰、蕙草……一片一片,一株一株,一丛一丛,在书册中散发芳香。历经二千余年犹有血脉相承,声息互通,不为时光所湮没。收到这本书时,心情正是感慨万端。那些来自于被发行吟者的怅然与怆然,也曾是我无法解脱的执念。然而我并不能像一石这样,用热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将它们描绘出来。香草美人,那些诗辞中的情怀离他如此切近,我却已溯游溯洄,徘徊在江水另一方。真实的感情永远值得尊重,无论是软弱还是强大。弱者的悲伤引人同情,强者的悲伤则令人惆怅。在童话里,只要他们相爱,最终一定能找到彼此;然而湘灵鼓瑟,叙述的却是另一个比童话更真实也更残酷的故事:苍梧崩,湘水竭。冬雷震,夏雨雪。我为你翻过所有的山,越过所有的河,去了每一个你曾到过的地方,问过每一个见过你的人。到了最终,还是无法将你找到,不得不、与君诀。情深未聚。世间情深种种,终未相聚。——以此语结这一卷美人香草志,仿佛讖言。
  •     最近读了两本深圳一石所著的有关《诗经》和《楚辞》中植物的书,很有感触。这两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草木释例,而是作者结合诗中的草木来解读诗文的散文集锦。在我的记忆中,《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并峙的双峰,《诗经》流传民间,后经文人采风编制而成,如孔子删定说就是一例,而《楚辞》则来源文人的创作,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等。记忆往往是个大概并不精确,后翻阅陆侃如、冯沅君编著的《中国诗歌史》,书中受《古史辨》的影响,用证据说明《诗经》很多也是文人创作,《楚辞》中不少也非屈原等所作。是啊,《诗经》所收300首作品上下要横跨周朝五百年,其中后三年居多,就算一年100首也不多啊。但无论是民间的《诗经》还是文人的《楚辞》,都具有诗歌创作的共同规律,如“比兴”的运用,借景抒情,借物感怀,就像杜甫诗所云那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以要读懂诗歌,对诗中的借代,意像的了解非常重要,更何况《诗经》和《楚辞》已经离我们有两千多年时光,里面所比拟的草木鸟兽鱼虫也和现在所称不同,有的早已成为历史,即便是自然界的草木鸟兽鱼虫,很多也已消亡,据报道,世界上现有物种每天以上百种的速度在消亡,已远远超过前五次物种大灭绝数量的总和。名物实难相符,也使《诗经》《楚辞》难以解读,都不明白诗中所指是何物,又如何能解释得了诗的主旨呢。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孔子教人学诗,认为读《诗经》还有一个好处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最早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降,历代来对《诗经》、《楚辞》中草木鸟兽鱼虫的注疏层出不穷。我看到仅扬之水的《诗经名物考证》所引历代有关诗经的书目文章就达数百种之多。我曾经读过一本《诗经植物图鉴》,此书的作者从植物学的角度把《诗经》中所涉植物一一解释清楚,如此《诗经》中的诗意大致可以明白泰半。《图鉴》的作者不是人文学者,而是一位植物学家,所以他能把《诗经》中的植物解释得如此明晰。无疑,读这样的《诗经图鉴》,是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通过人文作品来了解科学知识也是科普的一种方法。可我还是以为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不同,那位作者只能解释植物的种类和属性,之于怎么用比,怎么用兴是难以解释的,更不可能作非常完美的解释,如此诗的味道就很难出来。就像何兆武所说,“人文有一部分不是自然科学那种意义上的科学所能解释的,它是超出科学范围以外的,它不能违反科学,但是科学并不能充分解说它。”解说人文作品最后还是要用人文学科的方法。深圳一石不是植物学家,自然他的这两本书也不是介绍科学知识,所以他对《诗经》和《楚辞》的解读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当然这两本书也不像扬子水那样是社科学术方面的著作,也正因如此,读了一石的书后,让人感到理解《诗经》和《楚辞》并不那么高不可攀,从草木的意象到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成为打开理解之锁的钥匙。我只匆匆翻阅过深圳一石的这两本书,总的感到有如下两个共同特点,一是作者对草木的感情,二是作者从草木引发出来的人生联想。如今社会因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蜗居在建筑森林里,尽管里面装饰得豪华舒适,各种需求唾手可得,可是人与自然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最多是房间内放几盆花草。亲近自然成了现代城里人的一种奢侈享受,因为旅游远足需要时间和金钱,人们对草木的知识主要还是来自书本和影视,或者节假日去公园或博物院,这样得来的知识比起大自然王国的万千气象真是少得可怜,即便不是为了欣赏《诗经》、《楚辞》的诗意,只想辨别书中提到的草木,也难以轻易地寻找实物进行对照。但从书中看,作者虽不从事植物工作,可是他的经历让他对草木有一定的接触(作者写草木的文章并不限于这两本书),同时他对草木的热爱让他对草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笔下,草木通人性,有感情,不仅是作者描述的对象,也是作者感情交流的主体。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对草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在《美人如诗草木如织》书中,作者对《诗经》里的植物,从它们的出身经历,现世生存状态,及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娓娓道来,读者在这里不仅认识了草木,也认识了作者本人,因为在这里你很难分清这是草木的特质,还是作者的心声流露。在阅读中我有个奇怪的发现,作者在谈植物时没有选取最典型的地点,不像教科书那样选择典型的样本,而是采取随机抽取的办法,这个随机抽取的办法其实就是作者生命中所亲历过的地方,亲眼曾看见过的草木,也就是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记忆的东西。如讲到桂花,他就会联想到在江西时看到的桂花飘香的夜晚,当谈到麦子他就会回想起童年躺在麦堆上,与麦穗亲密接触的感觉,有些植物还让他联想起作为食物的味道。如此种种,在书中随处可以看到。当然作者对植物也有来自书本的知识,他没有采取那种生吞活剥的贩卖,而是经过自己咀嚼消化,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用诗一样的语言倾诉出来。确实,作者在谈《诗经》、《楚辞》时融入了自己生命的经验,这不仅仅体现在草木中,还体现在他对诗的理解,他几乎用了他的全部记忆,让他回想起故乡、童年和成长的历程,让他怀念年老的父母和那些朋友们,在书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作者饱含深情诉说乡情亲情的抒情篇章,而通过这些诉说也让人们对《诗经》和《楚辞》中的内容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圳一石这两本书和纯科学解说《诗经》、《楚辞》中植物那种只重个别不管整体不同,也与社会科学方面冷静的解剖似解说,看似条分缕析分门别类不同,因为读那些文章诗的本义已经被肢解的支离破碎了。而深圳一石虽是从解说草木这个角度切入,但他用充满情感的笔触描写叙述了诗中的草木,从而让我们体悟出诗对这些草木应用深意,也就更深切地理解《诗经》和《楚辞》。当然作者是以自己的体会谈了对《诗经》和《楚辞》的理解,这种理解只是一家之言,但对我等再读《诗经》和《楚辞》不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因为我是连着读这两本书,不知为什么竟会产生这么种感觉,就像《诗经》和《楚辞》的区别,同为深圳一石写的同是谈诗中草木的书,却也有明显的区别。在谈诗经里的草木时,作者的文体也和诗经中的诗一样,一板一眼,由实及虚,那种联想和抒情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而在谈楚辞里的植物时,作者的文体似乎和楚辞的文体一样,奇思突兀,逸兴遄飞,相比前者的规规矩矩,总是在一个套路里,作者的写作似乎也进入了自由飞翔的空间,给我印象较深的如谈“芷若”,用金庸笔下的人物来了个横向比较;而“芳杜若”呢,作者竟写了两个毫不相关的故事,公交车上打手机的女孩,和站台边上给乞讨者买饭的女孩。此时作者已经不满足于自我的故事,把楚辞中草木意象用现实生活中的镜头进行了还原。此时此刻的作者完全进入了楚辞的境界。说实话,我特别敬佩作者的坚持。在一篇博文中我曾就写作上的坚持发过感慨,是啊,作者写《诗经》里的植物,写《楚辞》中的植物,整整写了两本书,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同是草木又不能将之写重,写得无趣,这种坚持的功夫确实了得。要知道若是纯粹像自然科学那样介绍植物,又相对容易,按照规矩要点纲目写就是了。而在《诗经》、《楚辞》中,那些草木在不同的篇章中有不同的涵义,为什么会有这个涵义,作者光有草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写作就更枯燥,更需要作者的坚持。试想如果作者没有对诗中草木的深情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曾经,自然科学界总为科普的有效性而头痛,他们以为,用文艺的手段和科技结合是理想的科普之路。那些谈花谈美谈生活情趣的科普小品,里面渗入一点科技的知识,如此更能让人接受。比如我在上文中谈到的植物学家解释《诗经》中植物的书,也是一个方法。可是我感到,生活是一个整体,就像读《诗经》、《楚辞》一样,你可以从草木入手,但不能就草木而论草木,如此是不能真正了解诗的内涵的。对草木的理解是为了对诗的理解,最终是为了人的内心的需要。科技也一样,怎样把事成为人的真正需求,也是科普应该探讨的路径。从这个角度说,深圳一石的这两本书,同样也是很好的科普读物吗。
  •     完全不知所云。写一个楚辞里出现的植物,然后点评几行这种植物是什么,类似百度百科,然后大段大段的胡说八道,想到哪儿说哪儿,比如说到芷若,没有几句关于这种植物的来龙去脉,几乎大半篇说他想起了周芷若,然后引用金庸小说里有关周芷若的片段,讲述自己对于这个女子的看法……请问我是来看楚辞的,还是来看金庸的?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还没看,但是是有关楚辞的,很优美
  •     书很精美,包装得很好,还没来得及看,很喜欢!
  •     买给同学的礼物,七块多,还不错哟,讲的都是楚辞里面的植物,同学说很好看~
  •     书写的真心不怎么样 不过看得出作者还是有些整合能力的 我看还是看看那个楚辞草木疏可能更好一点
  •     最近在背楚辞,就随便找了本书来看,挺失望。
  •     诗经中的植物,楚辞中的植物,香草美人,文笔很美。
  •     喜欢这类的书~
  •     只记得卷施~
  •     一枝一枝的箭,穿过屈原行船激起的湘水上的浪花,穿过了陶渊明黄昏里的丛菊…………,穿过了鲁迅燃着未落烟头中的灰烬……,美不胜收。精品美文,值得欣赏。
  •     本书介绍了楚辞中的各种花草植物,有原文和译文,并配有大段作者的赏析,还不错。
  •     我只是单纯想看楚辞中植物介绍,这个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
  •     楚辞太难懂了,对它的印象最多的是芳菲满溢的美。穿花、戴花、食花、饮花、住花,却丝毫没有艳俗之气,独独叫人领会到高洁和脱俗的美。 上山采蘼芜的蘼芜、参差荇菜的青荇、被石兰带杜衡中的杜衡,都不曾见过,但这些名字经过了时间的沉酿之后,都远非代表一株植物本身。 作者扯的有些远,但何须较真
  •     里面写的是有关楚辞里植物的!个人感觉还不错啦!
  •     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上学以后对文学也很感兴趣。很感叹于作者的巧妙构思,将屈子楚辞里面的香草细细描述,与历史上的典籍结合。
    这本书真的令人爱不释手!
  •     这本书是特价时买的
    价格很便宜
    一看觉得封面很典雅别致
    就决定买了

    这本书介绍了楚辞里的植物
    如荇、芷、蘋。等等
    解释很好。很到位
    整本书看起来很古典。
    不错、
    喜欢
  •     看不懂
  •     用塑料纸包着的,丝毫未损,封面看起来古典雅致
  •     像交谈一样。
  •     这是一个人的楚辞,一个人的世界,却是一个时代的人都会向往的生活。
  •     20110919 遇到此类书,豆瓣上评分从来都不高。但通常同样内容的帖子,推荐者和粉丝人数都很庞大,这算是贵帖贱书吗 。 从诗经到楚辞,模式差不多,假如不要冠以楚辞之名,或是没有和安意如一起出版,以一本普通随笔出现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先入为主地打低分。
  •     古典情系列的书就很好棒的!!!!
  •     每种植物其实都是一种虚化的品格。
  •     宋代有一本《离骚草木疏》,当下还有剑桥教授考证莎剧里的植物,何其精致的研究。
  •     很一般,这种东西看多了都一个调调,对于植物我还是很有兴趣的,看得差不多打发下时间也就够了。
  •     有点和想象的不是很符合!写作者是一个网络写手。跟我要的是不 一样的。专业角度来讲,还是挺一般的。
  •     书不错,闲时慢慢看。
  •     楚辞里的植物 很有意思。喜欢这样的赶脚。
  •     很喜欢这种感觉,值得一看!
  •     虽以古老的《楚辞》为写作对象,文笔却充满了诗意,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
  •     是孩子很喜欢的书。
  •     非常唯美的一本书。这是一本介绍植物的书,然而语言却是浪漫的,细腻的,非死板学术化的。很适合放在床头阅读,感觉非常舒心。喜欢文中的引经据典,配图也很美。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些作者自身的经历的描写,这就使得整本书多了生活的气息,更加“平易近人”。
  •     写的是楚辞,楚辞中收录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很好看,意境很深远
  •     香草美人志,关于楚辞,我不是初次接触,然而,深圳一石的文字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大自然的美在他的笔下,同回肠荡气的楚辞结合起来,总能给人不一样的心灵震撼。
    在学习工作之余,闲来拿起读一读,让你的心归于平静,教给你品德,散发着江离的清香。
    书籍装帧十分精美,价格也实惠,更重要的是,内容丰富而有内涵,推荐大家购买。
  •     作者很有心,《楚辞》里很多一看即过的植物在这里重新得到了解。
  •     喜欢,不错,角度新颖,有创见
  •     只有个别注释值得一看
  •     还未还得及细细地品味。但随手就翻到了芷若这页。觉得文字很喜欢。我认为对古文感兴趣的人不妨可以看下这本书~挺好的。
  •     古典诗词之美,语言优美,需要时间细读
  •     我喜欢书的名字
  •     看这本书除了惊讶于植物的名字处处透着美感外,也为这本书谈论的植物过少而显得遗憾。不过,能把植物写得这么有味道也不容易。
  •     印刷精良,价格实惠。但内容不知是不好,还是我才疏学浅,太深奥。不是很喜欢.
  •     比较喜欢书的内容。
  •     跟《草木》一样,散发着来自那古时的芬芳~~赞~~
  •     还没看呢,喜欢这个名字,希望是不错的书。谢谢!
  •     这个选题不错,这个系列的书我都比较喜欢。因为我本身是有古典情结的人,用这样方法,盘点楚辞中的香草,很别致。读来也很陶冶性情。记得有本书是讲《诗经》里面出现的植物,也挺有意思。
  •     书很精致,内容也很好看,朋友很喜欢。
  •     刚看一点 喜欢
  •     闲来一读,想必总会有收获的
  •     冲着之前出过一本《美人如诗草木如织》去的,这本也不错,不过对植物的描述不像以前那本,植物的图片是绘画不是照片,当然仍然不影响内容的可读性。
  •     作者的语调我真心喜欢不来,矫情的要死。
  •     作者不见得写得多深奥,但他那体察入微而又极富生活气息的独特视角实在很吸引我,细细阅过,我们甚至可以勾勒出作者完整的内心世界,他把自己和屈原用草木串联在一起,带我们回望那个古意盎然情思绵绵的时代
  •     一枝一枝的箭,穿过了屈原行船激起的湘水上的浪花,穿过了陶渊明黄昏里的丛菊,穿过了杜甫残破的草堂上的芭茅,穿过了苏东坡纵酒放马时飘在风中的衣襟,穿过了鲁迅燃着未落烟头中的灰烬
  •     我喜欢植物,喜欢历史中的鲜活气息,这本书有。
  •     纸质不错,喜欢香草美人,娓娓而谈,文字优雅。
  •     很美,很喜欢,喜欢楚辞里美丽的语言,这里来细讲其间出现的美好植物,真心好···
  •     书很好,很厚的一本,主要介绍一些有关植物的楚辞,有原文,有翻译,深入浅出,很不错
  •     因为喜欢植物,以及对屈原诗词中多次提到的植物的好奇,又看到这本书是讲《楚辞》里的植物,所以买来阅读,可是感觉写的…还是功力不够吧
  •     喜欢古典诗词里面的植物,香草美人志,名字取得极好
  •     接下来汉赋竟然没有读完,欠了个帐。
  •     香草美人志书不错,值得购买,专业老师推荐的书就是好
  •     诗经的植物,美女的化身。很美的文字,很好的书。
  •     这本书是为了做成系列??感觉比第一本都有落差
  •     喜欢这类书,而且书保护的挺好
  •     本身很喜欢植物,再配上说明来例,觉得对这个花花草草更加喜欢了
  •     说实话我收到书的过程也是稍微有点坎坷的,快递员先生不给力啊,态度有点瑕疵啊,最后还是我自己打的去那拿的。这也证明了这本书对我的吸引力啊哈哈,就是喜欢文字,书香墨香,晒太阳,很惬意吖。内容我就不透露啊,用神秘感吸引你们把
  •     唯美的文字,古老的词句,还有那娓娓道来的典雅的解读,闲情中点缀了点点智慧,古人的气质与思想、芳草的气息与精神都跃然纸上,真的是一种享受。十分喜欢这本书。值得收藏。
  •     刚买下,不过我是很喜欢的
  •     书和描述基本相符。到的时候包得很好。很喜欢古典的东西。书里面也有很古典的配画,分析的也很有意思,有《离骚》、《九歌》、《九章》等,还有对原文的注释。很喜欢。价格也很便宜呢~
  •     植物
  •     喜欢这个书名,和封面。里面的内容也很雅致。
  •     一石兄在天涯,写了许多好文字。这本香草美人志,是一本散发这自然之香和人文之香的好书!
  •     我很喜欢楚辞 诗经 这个系列的书都很漂亮 赏心悦目
  •     零碎 没什么吸引力
  •     物流好快,书也很好,很喜欢
  •     不错,挺好看的。很喜欢呢。
  •     一般,干货太少,前面还好,后来作者联系自身的时候尴尬= =
  •     喜欢里面的文字,可作一般消遣
  •     诗经和楚辞都是应该学习的,本书对香草美人的阐释,比较好
  •     文化内涵多些,笔触也厚重些,毕竟是楚辞~
  •     古色古香的 以花草抒发自己的情志
  •     对很多不懂得植物有了新的理解
  •     每天翻一章,每天认识一种植物,并且体会这种植物曾在古人心中有何种价值。理解文化的传承。分析得细腻而不失情趣。实在是佳作。
  •     嗯,配送时间很快,书包装的也很不错。价格实惠!从书本身来说,内容很好,有灵性,很适合久居都市无钱无闲的人做一次心灵旅行!书的纸张和印刷排班也很喜欢!总之,很不错!!
  •     此书混合了人与自然的特殊想象力,妙笔生花,描摹出人世间的各种深婉情怀。《诗经》里的植物余韵,令人感受万物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此书喜欢沿着心灵刻画的轨迹到山川大地上漫游,华美的内在,毓秀的风姿,附着在植物上表现出来,给人以安静、平和、安逸、自然。热爱生活,喜欢大自然的朋友可以看看哦,也许会有些好的收获。
  •     书里有不少香草的图,感觉很有趣的一本书
  •     因为喜欢楚辞,买了这本书,很喜欢,让我想起之前买的一本《草木的理想国》,写的是成都的各种植物,这两本都是非常喜欢的植物书。
  •     楚辞什么的,植物百科全书么- -、
  •     很好,读着楚辞,读着植物,读着屈原,读着精神。
  •     本身就喜欢古代文学,自己也是这方面专业的,对离骚很感兴趣,嘿嘿,我相信我买的不是书,是财富。
  •     個人覺得不值得看
  •     纸质不错,内容我也喜欢
  •     分明就是屈原评传
  •     草木之间映射人世的精神,智慧之光一瞬千年.
  •     别样的方式讲解诗经,今天的这些植物还是曾经的摸样吗?
  •     被楚辞和封面欺骗了……读的时候想的是文字再美些就好了……
  •     翻开书有一股浓浓的古典味,多看看可以陶冶情操。
  •     诗意的语言,很喜欢。。
  •     好看,植物学和诗经楚辞的味道
  •     怪怪的书= =
  •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     特别喜欢~(*^__^*) 。以前去图书馆看过,家里也很多这种书,纸质不错,也很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