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口红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506346054
作者:刘索拉
页数:184页

章节摘录

  漫谈中国女人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真早呀  小的时候从我妈妈的言传身教里,我体会到中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的威力。那时候为了表示反叛,我发誓不论女权。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老一代女作家杨沫女士及中国妇联领导和加拿大女权主义代表团有过一次会面。我非常幼稚地强调中国女性不需要女权,因为我们的妈妈早就女权了,我就盼着当家庭妇女!后来在英国,遇到英国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尽管她们比我大不了多少,但是一见到她们就想起我妈妈来。见多了这类知识分子,我开始对妈妈那一代女权主义者产生了好奇,同时又有了一种肃敬: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真早呀。  女权主义是现代文明文化的产物,当妇女意识到自己的独立身份和才能,意识到自己独立的思想价值后,对社会中的男权主宰现象进行反抗,要强调自己的独立社会地位。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中,女权主义非常猖狂。几乎是同时,中国也有了女权主义者。因为中国开始有了受新教育的女性,这些女性自然把女权主义接受过来。蔡畅,丁玲,冰心,梅娘,杨沫,乃至绝代才女佳人林徽因、张爱玲等,尽管不高唱女权,她们的作为,都是极端女性主义的。  革命和女权不是一回事  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女权主义者们很快就被战争和革命卷入到一种鲜明的政治运动中去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和抗战。比如像我妈妈那种年轻一些的专科生,刚刚开始思考社会和自我问题( 我看到妈妈在高中时期写了很多诗句 ),二战就来了,日本人来了,战争来了,马上决定加入抗日战争。还没来得及想清楚自己的女性问题,就成了抗日战争大学的革命战士。到了抗大,男女马上平等,什么都不用想了,每天唱着战歌等着党给派活儿。远不及年长一些的女知识分子们幸运,比如丁玲虽到了延安,她知道自己还是接着当作家。  也许是一直没来得及真正体验女性主义,而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工作( 女权和革命是两码事 ),妈妈在学生时代的女权意识一直保持下来,显得比很多同代同等资历的女性要绝对和极端。这可能源于她在去延安之前受教育的地区——上海,也可能源于她在河南上学时卷入的学生运动和文学活动等。幸亏如今我能有幸结识到梅娘女士,她曾是抗战时期杰出的年轻女作家,同时是一位鲜明的女权主义者,和我妈妈同龄。她至今保持着女权主义的态度,成熟而不刻板,看到她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女权主义的早熟,也更明白了妈妈的很多忧虑。  她们曾经忧虑什么呢?肯定是下一代的事情。比如像我这种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女性教育的人,从小只知道空泛的男女平等口号。妈妈在我上大学时期,见到我就追在我屁股后面强调女性的独立精神,我以为她指的就是毕业后要多挣钱,自己靠自己生活,但等我终于混出来点儿可以夸耀的事情,又发现她要求的并不是这个。我们以为爱情就是过小家家,衣服就是时髦的好,事业就是听个响儿。结果无论我怎么臭显摆,妈妈似乎都不满意。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回味,我才明白了妈妈的苦心,明白了什么叫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不是要求女人的脸上都长胡子,那都是初级女权,女权主义是要女人真正地美丽。  我们这一代女性是在共产主义男女平等的旗帜下长大的。男女平等的口号实际上把女性的特征给抹了。没有女性特征当然也就不会再议论女权。仅有的关于女权的讨论是妇联关于农村拐骗妇女抛弃女婴的事情,那又似乎离城市女人的生活非常遥远。尤其是八十年代,国家开放了,有了物质的生活,有了大批的进口外国人和货,年轻女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大放异彩了,别说什么女权女性意识了,什么意识都没了,只剩下种种好奇的欲望。  男女平等的意识不足以教育女性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从来没有过私人住宅——无论高低档的住宅,都是公家分的,有私人财产的家庭也早都充公了;也从来没有过私人的汽车——建国后所有汽车是公家分派的,有私车的也早都公产了;然后在“文革”期间铲除了城市里的猫狗宠物;一般的家庭,丈夫的工资养不起一个太太;解放后长大的男人们从来没有受过献花的训练,女人从来不知道剃汗毛的用处……我们一懂人事,就知道男女平等,工作至上。  而在西方,女人们正在为了不当别墅中的主妇而斗争。  我们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和西方是反的,八十年代,在西方女权主义已经成了女性生活主流意识的时候,我们这里很多年轻女人们反都开始憧憬着当专业太太的生活:车,房子,狗,丈夫,孩子,成了多年来她们的最高梦想。而这些梦想,又恰恰是我妈妈那些三十年代的年轻女性曾担心会堕入的必然生活陷阱( 我妈妈当年上的上海艺专,实际就有培养高档太太的性质 )。  妈妈的一句话老是出现在我耳边:“我们年轻时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你们从这些东西中解放出来,但你们为什么又把它们捡回来了?”她不明白。但身为一个中国女权加革命妈妈的女儿,我了解身边女人们为何要争取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过去的教育抹杀了男女的性别特征,突然国门一开,发现世界上别的地方的女人都不像我们这么活着,生活中有那么多为了女人而制造的东西,似乎只有当家庭妇女才有工夫去享受女性的天然,于是,我周围的一些年轻女性奋身投入中产阶级家庭妇女行列。    能选择的女性模式并不多  记得小时候看《 红楼梦 》,为了林黛玉来回地哭,就因为她没得到贾宝玉。几乎所有浪漫的女读者都由此而蔑视薛宝钗,看到书的结尾,薛宝钗落了个单身母亲,大家都说活该。其实单身母亲的乐趣到了如今才揭晓,闹了半天那也是一种天堂!我有个女朋友曾经很大胆地指出,她的一生宁可当薛宝钗也不当林黛玉,因为林黛玉其实是个事儿妈,这种人无论当朋友还是当情人都够累人的。她那种议论很让当时单纯浪漫的女人受刺激,大家甚至怀疑她的人格。  当时我们正是青少年时期,当时我们刚开始思考一点儿女人问题,当时是“文革”期间,没有任何关于女人问题的书籍来参考,只有革命样板戏里的女英雄——谁都不想当那个!还有中国古典名著中的各种著名女人:花木兰也是英雄,没法效仿,潘金莲是淫妇,不敢效仿,杜十娘是妓女,李慧娘是妾,武则天、杨贵妃闹得太大发了,一追究,不仅祸国殃民,也有高等卖淫的嫌疑……闹了半天,就剩下林黛玉或薛宝钗这两条路可供纯情少女选择了。  现代生活证明,林黛玉这种人不死就得当单身职业女性。没有任何男人可以承担一个女人浑身的敏感细胞。而女人如果一成熟就开始读李清照的诗,那更是把自己的热情读死在句子里,照着镜子抒情,自己数皱纹儿吧。  我们这些新中国的后代,面临的生活选择很有限。父母都是双职工,妇女解放运动变成了一种制度,女权的母亲们自觉地把她们的生命献给了国家,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没有说长大以后嫁人持家也是生活。等八十年代中国一开放,就好比《 红楼梦 》中的大观园开门了,想当什么类型的女人都有可能了,于是最为人好奇的就是当家庭妇女。  什么叫家庭妇女?玩锅碗瓢盆儿,玩花弄草,伺候心爱的男人,教育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保养青春?不再步我们母亲的后尘,不再死扛半边天?  小时候读《 青春之歌 》,林道静为了给穷人几块钱惹来丈夫余永泽的抱怨,使她走向革命。林道静是林黛玉那类的人物,浑身是感觉,肯定是要在结婚以后闹女权的。当家庭妇女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当林黛玉,当家庭妇女必须要有麻木的心态,才能平衡自我,因为那个家庭世界里的任何人和东西都比那个主妇重要。  我在欧洲认识一位H太太,她一辈子就是为了伺候她并不爱恋的丈夫和她极爱恋的儿子。她过着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独家花园楼房,丈夫儿子汽车宠物钢琴样样有,她当太太当妈又当保姆。每天开车去超市买菜,井井有条地准备一日三餐,食谱在厨房里写着,每星期食品没什么大变化,但餐具齐备,生葱一定要用银盘子端上来。H太太绝对不会让她的生活方式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决不能违背中产阶级的任何审美观,为了这些最严谨的审美,她每天都注意超市里的减价行情,攒了一大堆的减价票,买了减价物品就把节省下来的生活开支买礼物或给自己买新衣服。一切礼节必须得体和有计划,她会弹钢琴,也会把所有的厨具都擦得一尘不染,每年她捐点儿钱给国家交响乐团,穿戴体面地独自去听古典音乐会。她从不反驳丈夫的暴躁,因为经济大权其实在丈夫手里。这种好妈妈我在国内从来没见过……如果中国没有战乱,如果我妈妈能在上海艺专毕了业嫁了人,她没准也会是这个路子……那我就会有一堆不同的心理学问题,包括为了反叛母亲一生的附属地位而坚决不下厨房!  女人的生活模式很多,但是对于共产党国家培养出来的女性来说,能选择的模式并不多。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里,有很多对于女性教育的缺陷。我记得有男性朋友指出,中国大陆的女性不如台湾的女性有女人味儿。看,我们使了那么大的劲儿想当林黛玉,结果还是只能当林道静。无论如何,生长在新中国,经历过“文革”的女性,火药味儿在身上擦不掉了。从小的革命和专业教育,注定使我们无法变成完美的家庭妇女。一个欧洲人告诉我,他的中国太太曾经有不寻常的经历和对艺术的巨大热情,但是结婚以后,马上变成了中产阶级主妇,她以为这是一种对爱情的献身,结果丈夫大失所望,夫妻长期不和。有个女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就不能当西方式的中产阶级主妇?答案很简单:我们从小没有那种环境的熏陶,但是我们有女权主义的熏陶。  生活的疮疤一揭开,所有完美的生活方式中都有很多无法告知的苦痛。生活远远比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世界要复杂得多,也不能选择林道静那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参加革命嫁给英雄。我们这一代面临着更复杂的生活状态,而我们又是在一种很简单的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女人,我们撇着八字脚走路,喜欢大声说话,不懂生活细节,对品酒一知半解,对品茶没有耐心,不会擦洗厨具,不会把玩食具,不懂百家食谱,还不会悄语调情……细细数来,当然愧对“男生”:台湾的女人轻轻把苹果埋在茶叶里,捧出有苹果清香的茶叶罐,男士闻了,啊呀;喝了,唏嘘;大陆的女人只会挤公共汽车。  怎么办?撇着脚走吧,什么也别想,你是大陆来的,你会画油画,你精通国画,你是戏剧专家,你是歌剧精英,你是演奏家,你是作曲家,你是导演,你是录音师,你是杂志主编,你是建筑家,你是评论家,你是翻译家,你是经理,你是作家,你是数学家,你是商人……  这就是我们生长的土壤:  放弃专业攻家政,晚了;  放弃自己攻爱情,傻透了;  放弃工作当女人,忧大发了。  女人,女人,女人  前两天我和小时候的朋友聊天儿,她说:“记得吗?十八岁的时候,我们都说,要是到了二十岁就不活了。因为二十岁的人太老了。”  但事实是,我们提心吊胆地过了那么多生日之后,到了四十岁,我周围的女友们反倒越变越漂亮了。现在我终于可以用过来人的眼光告诉年轻读者:  十八岁,年轻得满脸流油,像个可爱的小馒头,可爱大于好看,你干脆不用追求性感,否则过于早熟的形象会影响你的心理和命运;  二十八岁,你是个女人了,但人生莫测,别急,千万别让爱情的失败感挫去自信;  因为到了三十二岁左右的时候,才是女人最漂亮( 和美丽有别 )的时候,如鲜花盛开;  三十八九岁,是个危险阶段,你还年轻,并且魅力十足,但是面临四十岁,你的不安全感会影响到举止行为,容易神色紧张或忧郁,也容易怀疑,这都会削弱你的实力,但这种忧郁和紧张也会给你增添另一种魅力,使你备受关注;  其实一旦到了四十岁,你会发现天高地广,反正人过四十,你突然松弛下来,面容会焕发出年轻女人绝没有的轻松和性感。你不再张扬,更知道享受女性,所有女性的魅力在这时候都集中体现在脸和动作中,尽管眼角可能有了点儿皱纹,但是你正在达到一生最美丽的高峰。  正如法国男人的一句名言:四十五岁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慢慢等吧,从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且折腾呢。  四十五岁以后的单身女人怎么办?我有一个女朋友最近从佛罗里达回来,告诉我在那儿的一个新闻: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突然当了单身,开始约会,把十八到八十的男人都约遍了,然后她开始写这些爱情故事。看来女人们真是要把世界折腾得大乱不可。女人们在历史上被压抑长久了,所以近百年来就越来越张扬,不仅是年轻美貌的有了最高地位,年老色衰的也不落后。我们非要把历史上的男人审美给掰过来,掰不过来就恶心你。最近有好莱坞大片屡屡见老妇脱衣,老头儿能脱,老太太为什么不能?  看来这个世界是要由女人们随意折腾了。  唐璜精神  唐璜是个传说中的花花公子,年轻男人希望做他,年轻女人希望爱他。唐璜的魅力是什么?  莫扎特歌剧《 唐璜 》的故事是:他偷入安娜家想勾引她,她喊叫求援,惊动父亲,父亲拔剑杀贼但被唐璜刺死;唐璜凭着香水味道去勾引奥维雅,没想到她是被自己抛弃的前妻之一;他去勾引农妇泽丽钠,成了农夫马赛图的死敌。大家联合要杀他。最后是被他刺死的安娜父亲的鬼魂请他去了地狱用餐。  但是有趣的是,歌剧是这样描写三位被勾引的女性的:  安娜:唐璜偷入贵族少女安娜家中,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没看到,只是从安娜后来对未婚夫的表白中得知:她在黑暗中以为唐璜是她未婚夫奥塔沃,因此就范,但马上发现是生人,她开始喊叫。但是她没有表白的是:当她被唐璜亲吻时,她感到的是强烈的吸引,因为莫扎特在这里巧妙地安排了一段非常柔和的音乐来描写她困惑的呼救:“止住我,拯救我,帮助我!”这段突然柔和下来的唱腔,暴露了安娜的真实心理:他太有魅力了,只有奇迹能帮助我不犯错误……但是她的喊叫惊动了父亲,正义的父亲拔剑护女被唐璜刺死。父亲的死亡使安娜处于内疚。她的感情挣扎着:当未婚夫奥塔沃向她诉说爱情时,她突然把他推开,说,离开我!从那种厉声的音乐中我们听出奥塔沃和安娜的关系并没有柔和的爱情连接,而是正常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关系。当她要复仇时,奥塔沃必须宣誓为爱情效忠,找到凶手。她遇到唐璜,从声音和他吻她手的感觉中认出他曾是蒙面凶手,莫扎特安排了非常美丽的音乐瞬间来提醒安娜对他的记忆。安娜从温柔的气息中认出他就是勾引者和杀父凶手时,最先说出的话是:“奥塔沃,帮助我!最后审判来了!”叫声中搀杂内疚。这都不是我编的,是莫扎特的音乐说的。  奥维雅:她是唐璜引诱结婚的女人。当然婚后唐璜就跑了,正像他的仆人所说,唐璜有成千的妻子,在哪个国家都有。奥维雅不过是千分之一。她每天受爱情折磨,咒骂唐璜,寻找唐璜。但是每次见到他都是在发泄仇恨和怨恨。她串联了所有唐璜的敌人,积极参与报复唐璜的筹划。最后发现自己还是爱唐璜,又去恳求唐璜的爱情。本来她是有希望的,因为唐璜是个多情种,但是她劝唐璜从此改变生活,又碰了钉子。  农妇泽丽钠:她在去结婚的路上遇唐璜,唐璜邀请村民和她的未婚夫马赛图先去他家做客,他好和泽丽钠单独在一起。马赛图看出唐璜的用意,劝泽丽钠别留下,但是泽丽钠很坚定地要留下,说马赛图不开眼,唐璜是绅士,没有危险( 惯常女人看上一个陌生男人时会告诉自己的男人那个人没危险 )。等村民和丈夫走了,唐璜开始追求泽丽钠。泽丽钠的推托是:“我们要结婚了”,“我很难打破我的誓约”。所有这些推托都能看出是半推半就。泽丽钠套唐璜:“我还听说过你们这些贵族想勾引我们这些农妇时干的事。”唐璜马上许愿和泽丽钠结婚,一下说到泽丽钠心上。她对马赛图的忠诚全没了:“我的心更愿意,就是怕你把我骗了。”就在她乐得要改变身份和享受贵族爱情时,奥维雅赶到,揭发了唐璜。泽丽钠马上后悔,很快回到未婚夫马赛图身边,用农妇所有惯常的手法使马赛图感到温暖和安全,赢回了爱情。然后她和马赛图加入了报复唐璜的行列。  再看看剧中的两个未婚夫:  奥塔沃是安娜门当户对的未婚夫,但被安娜用治丧的理由拒绝接近他;莫扎特为他安排的所有唱段都听起来像是宣言般的生硬,他大声歌唱爱情,但音乐毫不动人。  马赛图是个糙汉加笨蛋,他的未婚妻在婚礼的当天就爱上了唐璜,然后女人又把他哄回来。他想当汉子,在报复唐璜的路上,又被唐璜给打了。  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哪——就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拥有“大和弦”的人们。他们为了隐藏感情的缺陷高歌道德。但是唐璜没有给正义的人们复仇的机会,他选择接受幽魂的邀请下地狱赴晚宴。他选择了自己的死亡方式,使正义的人们无用武之地。  莫扎特在正义胜利的音乐中表现了一群焦虑的人唱着陈词滥调( 他是优美旋律的天才,但似乎故意把这段胜利音乐写得非常平庸 )。  索伦?克尔凯郭尔( Soren Kiekegaard,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 )说过:“唐璜勾引女人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是欲求力。”“他无须准备,无须谋划,无须耽搁;他时刻准备着。在他身上,能量源源不断,欲望有增无已;只有当他欲求时,他才适得其所。”欲求力的另外一种表现是什么?就是创作力。创作力从何而来?还是欲求。肉体感官性“以精神的形式”( 克尔凯郭尔 )存在,不仅仅指的是性欲,它无所不包,包括人类对所有物体和非物体的感受,现实与非现实,此时与彼时,此世与来世,此世界与彼世界等等,都被肉体感官性感受着,以精神的方式记载着,以欲求的方式继续着。而莫扎特笔下的唐璜是莫扎特想向世人描绘的一个理想式的完美主义者:“……他没有稳定的存在。露面——消失——露面——消失,他就这样匆匆而行,好比音乐一样,随声音而逝,随声音再起。”( 克尔凯郭尔 )  唐璜说,爱情比面包和呼吸更重要,“专一的爱情是对其他女人的残酷”。也就是说,有爱情就有背叛。莫扎特把自己对生命和音乐的追求写进歌剧《 唐璜 》里。  艺术家的原创力和唐璜对爱情的追求是同样的,它使艺术家不停地追求新意,不断成为对传统和常规的背叛者,但同时也不耽误爱传统。  我和年轻的艺术家们讲这个题目,只在于启发大家对原创力的理解,没有宣扬轻薄的企图。克尔凯郭尔说:“业余爱好者捏过一把村妇的脸蛋,搂抱过侍女,或曾使少女满面羞红,就自以为是唐璜了。”放在艺术上也是一个道理:当创作需要更深造诣时而望难止步,等于刚摸到村妇的脸蛋儿就泄了。音乐词典对生活的启示  Decrescendo( 渐弱 ):组音或一个音从强到弱地消失掉。  我认识一个乐队队员说,乐队演奏渐弱的时候,要求高度的控制力,演奏员的气息和手都不能发颤,否则,就失去了平滑的声音。这是最让他紧张的时刻。  生命的各个阶段,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要渐弱和消失,朋友,爱情,生命。渐弱的爱情或生命好像一片随风吹的树叶,最好是让它高高飘走消失,可别飘到半路,被迎面来的车又给卷回来,飞不走,还被压在车下。因此,当我们预感到爱情或生命将要消失时,最好别祈求逆风,让该消失的事情和人渐渐地飘去,保持人生美丽的流动,别让时间抽搐得像紧张的渐弱音符。    理想情人  ——狐仙故事的来源  一个穷书生,有贤惠老婆和白胖儿子,可称幸福之家。一天夜里,他在书房看书,听到窗外有哧哧笑声,探头望去,没人。再低头看书,又听到笑声,这回笑声是在屋里,笑得他毛骨悚然。左右顾盼,还没人。再低头看书,笑声在耳边响起,吓得他从椅子上跳起,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快出来!否则我就要叫人来了!”只见眼前一团亮光,那亮光开始说话:“哥哥,你别叫也别怕,我是因为羡慕你的才貌,特地从九华山上下来看你。”话音落,只见一美丽女子出现在面前。书生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问:“你是什么妖怪?来干什么?”女子说:“我是在九华山上修炼的狐仙,因为羡慕你,特地来拜访。”书生听此话,放了心,再看女子,果真是美丽超凡,世间难找。一想到这般女子居然能看上他,还专为他而来,登时恐惧换了兴奋,扑向女子,却扑了个空,非常扫兴。女子笑道:“哥哥别急,我不是凡人,没有凡身,只练得虚幻之像和凡人气韵,你如果静下心来感觉,就能感到我的存在。”书生听了她的话,就静下心来,慢慢用手摸过去,果然手间触摸到如同丝绸般的肌肤。再顺着摸下去,能感到一个活生生的女子身体,摸得他神魂颠倒,马上轻轻抱了这个虚幻女子去床上云来雨去。没想到,这虚幻女子给他的快感远远超过老婆那实实在在的肉身,他和虚幻女子折腾了一夜,只嫌夜短。天一亮,虚幻女子彻底不见了,不仅声音没了,也摸不到了。  这一天真难过,书生只盼午夜降临,在书房看书等待,当笑声开始在耳边响起的时候,马上用手抱住笑声,果然是抱住了那个女人。那女人给他的快乐不是人间所有,书生宁可死了化成烟云跟着虚幻女人走算了。到了天亮,虚幻女人彻底消失。  夜里,虚幻女子带来了夜宵饭篮,里面有可口小吃,吃得书生哼哼呀呀。女人穿着美丽服装,散发奇香,二人谈诗论书,倾诉衷肠。早晨,女人再消失,晚上再出现,成了书生的生活规律。  一天夜里,书生感叹:“可惜你连人身都没有,今生今世是不可能和你有真姻缘了。”女人突然说:“哥哥如果真愿意的话,我也可以变成人身。”书生一惊:“怎么可能?!”女人说:“神仙说了,只要有男人真正爱我,我就可得真身。只要哥哥愿给我喝一碗你的血,过一百天后,我就是你的妻子。”  什么?老婆?书生有点儿傻了。心想:变成真夫妻,生活还能这样吗?马上警觉起来:“妹妹,一碗血算什么,就是要我一腔血,也可以给你。不过你变成我的妻子,会做什么呢?”女人说:“为你烧水做饭,缝衣补被,生儿育女,操持家务,陪你读书,为你研墨,敬大夫人,爱你子如亲生……”  “慢着。”书生止住女人。心想:合着你变成了夫人,和我的夫人是一样的,那我要两个一样的夫人有什么好处呢?我哪有那么多衣服可洗被子可补呢?读书哪里需要人陪着呢?老有陪读的怎么思想呢?我不就是要你当现在这个女人吗?不就是喜欢你的虚幻吗?不就是迷恋这不能完全占有的神秘吗?不就是享受你给我的空间吗?怎么你也要变成另外一个人呢?闹了半天对虚幻也不能认真呀!  他这么一发呆,忘了女人。等醒过来,发现女人已经不见了。只听远处有声音:“哥哥,你不是真爱我,不过是图快乐,我要回去接着修行,总会找到爱我的人。”然后,声迹全消。  日后书生写了狐仙的故事系列,故事中的狐仙都是夜里偷情白天回家,终归不留凡间的绝代佳人,她们都是理想情人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若有若无。    男女问题A-Z  A  对自己的标准丈夫非常不满意,因为他太标准。她需要的东西不是标准丈夫能给的,她喜欢把自己想象成爱神手中那根箭头儿,到处飞,不落地。  B  三十八岁,以前最喜欢调情,现在一心要怀孕生孩子,和比她大二十五岁的未婚夫天天努力,越是着急越怀不上,越怀不上越有青春即逝的紧迫感。忘了她自己还有别的功能。  C  是妇科医生,在四十五岁时发现自己的性高潮;在四十六岁时发现自己的女性魅力;在四十七岁的时候发现男人的性爱不等于爱情;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发现爱情可以多元化;在四十九岁的时候发现和二十岁的男人没代沟。到五十岁,得肩周炎了。  D  结婚多年,越被丈夫爱,越是性压抑,就到处找刺激。一天被陌生人挑逗生情,然后发现陌生人是男同性恋,这刺激又找大发了,怀疑自己是男的,忧郁。  E  一直以为丈夫仍是最佳情人,直到有了婚外情才对比出来,丈夫已经变成丈夫了,情人才是情人。  F  长相很得女人心,以巨大男性自豪,没想到一女同事抱怨他粗鲁。为此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对女同事温和,他的温和耐心感动了女同事,他也为此爱上了这位女同事,更爱上了自己的柔情激素。  H  刚和一位年轻女人结婚生子,妻子把全部精力放在儿子身上,H迅速发胖。  他在最健康的生活关系中得了积压症。  I  和最完美无缺的男人结了婚,他英俊高雅,就是忙得顾不上做爱。I给他吃“伟哥”,他就不回家了。  J  说男女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互相给与能量。不追求任何实际前景,不从中索取任何实际利益。实际利益往往把真正的爱情毁掉。但是当J和情人达到了完美高峰时,就忍不住开始盘算:这么好的人不结婚跑了怎么办?  K  是女强人,喜欢找弱男子为伴。弱男子在她幸运的时候犹如沙滩,歪在上面就睡着;在她倒霉的时候犹如沼泽,踩在上面就沉沦。  L  过生日,找他仰慕的对象喝酒,倾诉爱情。最后说实话:我之所以爱你,是因为你不爱我。要是你拿我认了真,我撒腿就跑。  M  丈夫嫌她没专业,冷待她。M咬牙让自己当了艺术家,办了画展,丈夫登时刮目相看,爱惜备至。M抱怨丈夫是鼠目寸光。丈夫说寸光也没拦着你发光。  N  喜欢有距离的感情,最好是隔着两个大洋,以为感情“全球化”了。  O  有过一段好恋情后,很怕和对方再联系,怕再见到后没那么好了,会失望。但又舍不得彻底散了,果然,再见就见到对方的毛病。  P  喜欢忧伤,除了姥姥生病,爸爸失业,情人消失值得忧伤外,忧伤像糖果一样。    Q  一生贪恋女性,换了无数老婆,但是从不陪老婆去医院。他怀疑所有妇女病都是对男性的抗议。  V  很浪漫,每天早晨醒来要想一想才明白旁边躺的是哪位。  W  非常想离婚——但是怕对方发疯,怕自己看见对方发疯,怕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怕留恋对方的好处……最后竟然熬到了金婚日。  X  不明白为什么在结婚之后,丈夫不再浪漫了。X为此见心理医生,探索原因。最后装了一肚子心理学专用词讨伐丈夫,丈夫招供,我以为和你过日子呢。  Y  以为和一个有经验有权力有名气的人结婚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得到梦寐以求的事业和生活,没想到每天都噩梦缠身,梦见对方是阎王,掌管着对自己的生杀大权。  Z  想跟丈夫倒苦水,但丈夫只要一听见她要诉苦拔腿就跑。苦水在半空停了,无家可归。

前言

  本书收了一些早期发表于《iLook》和《乐》杂志的文章及一些分别在各杂志发表的散文,还有一些娱乐性的对媒体采访的回答。可以称为一本废话杂志了,里面大多是关于男女的废话,时尚闲谈,调侃性假广告,还有一些游记散文等,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种说小话和废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 当然也因为平时废话不断 ),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 口红集 》,还得谢谢杂志们的支持。我在曼哈顿住的时候,最喜欢有一家服装店,里面躺着猫和狗,挂着鸟笼,衣服懒散地挂在各处,或搭在古董沙发上,到处是丝绒幔帐,幔帐后面是穿衣镜,全部衣服减价到百分之九十,女士们试衣时猫在后面跟着看。店主分明更酷爱玩儿夸张( camp ),而意不在销售。当然,这种店如何在21世纪和Armani之类竞争呢?它没了。所以别为了《口红集》问我文学问题。  2008年北京紫竹院

内容概要

刘索拉,女,祖籍陕西志丹,生于北京,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发表代表作、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后旅居英国,目前定居纽约。于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主要音乐作品有《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等。
刘索拉不只是音乐家、作曲家,更是知名作家,出版的小说集有《你别无选择》、《混沌加哩楞》等。她于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唱片制作公司,意图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家生活。1999年,“刘索拉及友人”乐队回国参加北京爵士音乐节。2001年,推出最新音乐文集《行走的刘索拉》。2002年,刘索拉在北京成立了“艺术生活车间”。

书籍目录

序  漫谈中国女人  女人,女人,女人  唐璜精神  音乐词典对生活的启示  从远古传来的爱情信息  理想情人  男女问题A-Z  我赞美男人  某女搜男记  古城小游  威尼斯一瞥  工人阶级在历史中的永久作用  曼哈顿随笔  横聊  时装故事胡画胡说  无法分析男女情  女人心病  生活中的音乐  忏悔的假象  文字的假象  有些事儿是不能比赛的  细节  精神和物质的PK  糖精  整容的争论  梦想与现实  钢笔的语言  爱情现实说  物质与艺术作品我说浅谈音乐与神秘主义

编辑推荐

  鲜红唇膏:我的嘴唇吹出谎言,引你春心荡漾!  信口雌红。  今年时兴无色唇膏和黑色眼影——远看,如同鬼魅;近看,真相大白。  床——在床上寂寞使年轻女人忘记自己的魅力,在床上繁忙使年轻女人忽略了自己的愚蠢。  女性的时尚天堂:不戴胸罩,穿男人内裤!

作者简介

刘索拉新作《口红集》辑录了近些年刘索拉的精美散文,该书内容涵盖广泛,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等,书里辑录的文章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本书应该是索拉创作中最好读,也是话题最轻松贴近读者的一本书。照索拉的话说:“这种说小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口红集》。”《口红集》里还穿插着作者平日里随笔记录的各种短句,在书中短兵相接。

图书封面


 口红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因为“纯音乐”进而到“纯人生”的联想,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刘索拉,一度让我最最羡慕的女人。自初中时一次在充斥着教科书的书店莫名的取出了那本封面有钢琴的《你别无选择》,如井底之蛙的我便开始明白小说原来可以这么写。虽然当时另外两篇(寻找歌王等)根本读不下去,但潜意识里知道这个作家很另类很出色。后来慢慢了解到她所在的那个空前绝后才人辈出的班,以及她的朋友,她的丈夫,着实让我羡慕了一把。进入大学后,又听说她在玩爵士玩人声表演,后来又看过一些她的访谈,只觉得这个女人太特立独行了。我很少羡慕人,她绝对是其中之一。觉得她和洪晃,都是看纸面的东西比看3D的有感觉,反正这两位出现在访谈节目中都让我感动不起来,但回到文字,就痛快多了。在这本集子里,最喜欢的还是有关音乐的篇幅,比如《音乐字典对生活的启示》以及最后那篇《浅谈音乐与神秘主义》。其次是关于女人与价值观的一些真知灼见,本来就自嘲为大嘴女人了,自然敢讲的很。读刘索拉的文字,除了那些过度调侃的部分,你会觉得这个女人真的太有智慧了,有种想与之对话的强烈愿望。不知道她这样的人生算不算纯人生,但我希望自己的可以。满世界的人聚在一起只喜欢说主题,而且是大主题。虽然生活中有趣的小副题比比皆是,就是没人愿意谈,似乎觉得那些东西太空洞/空虚;而主题就一定有趣了吗?未必了。所以,没有主题的日子照样妙的很。A beautiful absolute life......
  •     欣赏并喜欢有智慧的女人,尽管在男权社会这样的女人总让某些男性望而生畏转而口诛笔伐。封面上那张照片很吸引人---那种得意的表情很是令人羡慕,尤其是在我回顾自己以往照片的时候。其实女人不需要有多美,关键是要有种从心底散发出的的自信,当然芙蓉和凤姐之列就令当别论了---尽管在某些时刻我也会很羡慕她们的自恋
  •     dahuaidan推荐给我的刘索拉的口红集,文字挺随意的,看起来不费劲不纠结不闹心,很舒服的花了很短的时间就看完了。有点小意思。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看完了刘索拉的口红集

    再回想之前的《迷恋 咒》

    很多看不懂的现在竟然全明白了呢



    她真是一才女

    尤其阐述的神秘主义和音乐能量部分特别吸引我

    关于爱情关于xing关于男女关系问题

    也点醒我很多
  •     妈妈的枕边书,希望看了能心情好。
  •     小文章,可能需要淡淡的心境才能品出意味儿
  •     比較喜歡漫談中國女人,其他一般
  •     有些想法会让人眼前一亮
  •     最近看了好多类似这样的散文随笔,我发现散文我还是喜欢佩索阿><但是特别记得里面引用的那句“ 一个历史的电器工人正在换掉你这个瞎了眼的灯泡 "。
  •     看了这本书,感到很舒服,很随意。
  •     女人太过刻薄总让人难以接近,没办法,我们这些人中了封建主义的毒太深!
  •     自我意识觉醒的一大因素就是认识到自己身体中的双性成分
  •     期待我的四十岁!
  •     大女人,直爽的,真实的。文字有点硬。这是一个音乐家,作曲家,也是写小说的,不过,没看过她小说,猜也是说女人的,或者是说关于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要女人真正地美丽。”
  •     很不怎么样
  •     索拉是我很欣赏的女人,艺术家真是让人崇拜又让人惧怕的职业。
  •        刘索拉新作《口红集》辑录了近些年刘索拉的精美散文,该书内容涵盖广泛,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等,书里辑录的文章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这本书应该是索拉创作中最好读,也是话题最轻松贴近读者的一本书。照索拉的话说:“这种说小话的写作本事一是为杂志写专栏练出来的,二还可以推论到自己是女的,真嘴大‘难养’,故结《口红集》。”《口红集》里还穿插着作者平日里随笔记录的各种短句,在书中短兵相接
  •     只要不试着去死,别的事都可以去试一下,愿意的话。
  •     这本书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女人 女人 女人》《唐璜精神》印象比较深,其他无感。刘索拉,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有这么多的角色和身份,文字也特别一些,喜欢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评判男人女人及生活,自嘲话题严重口气轻薄,是说小话、废话的写作方式,想来生活中应该是洒脱、随性之人。
  •     跟名字一样,视角偏女性。还不错,但分不到我认为精彩的行列里。
  •     个别几篇还不错,很多都一般,不过本来也就是当闲书看的
  •     http://i.cn.yahoo.com/natual3000/blog/p_339/喜欢余华作品的人,也会喜欢这个作者今天拿到了书,看了几篇,刘索拉和洪晃有点象,但还要稍微含蓄一点,因为在国外的学习工作经历,他们还是有类似之处。因为刘索拉是学音乐的,所以她的文章从音乐的角度去解释很多社会现象,很有趣。没有想到,音乐和生活的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出来,是另外一个视角,值得读一读。比如在“生活中的音乐”叙述:在音乐上,解释协和合声是什么,他们叫三合弦,简易的首调唱法是:DO,MI,SO或者是LA,DO,MI。把这些音符变成人的话,他们之间的协和关系可以有个最简单的解释:谁也别碰我,保持距离。另外,本篇章内,还有“能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被训练出漂亮生存姿态的,只有动物和音乐家。关于”音乐词典对生活的启示“部分,更是将渐弱、固定音高、纯音乐、连线、沉默等这些在曲谱上的符号和标记用生活的现象写出来,是另一翻景象~这本书比我预期的要好,特别是她从音乐的角度去解释和演绎生活时是比较深刻的,虽然文字不太多,但是确实也不太简单的一个女人~能让音乐沉入生活的一个”音乐作家”chan…很多搞音乐的人都说很有趣的话,是:不想抢作家的饭碗。不过,有他们在,确实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很多事务间的联系真是微妙,只要人肯捕捉~2009-06-1922:33:13删除评论
  •     110422
  •     风趣幽默机智都不足以放在索拉身上,我喜欢索拉是慢热,我希望大家喜欢她也是慢热吧.看书有生以来只有看黄永玉老先生的书才会让我从头笑到尾,索拉做到了,哈哈!还有没有六个星可以选?
  •     精彩的比较少,期待小说
  •     ”他(王朔)说中国的女人还不错的,五十年代就数刘索拉,六十年代的出了个王菲,七十年代的大概是徐静蕾。“
  •     2014年6月8日读。2014-181。
  •     喜欢刘索拉!
  •     这是一本好书吗,但是需要有音乐作为基础才能更清晰的理解
  •     随语是不是没有了?社会学的气息太呛!
  •     读闲书说闲话:<口红集〉婉若清扬有人说语言极尽之处便是音乐的开始,刘索拉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对音乐的理解出发反观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这些内容成为〈口红集〉中最吸引我的部分。例如,什么是和谐,她以音乐人的视角简单地解释为“谁也别碰谁,保持距离!”;受音乐中的“后拍”的启发,她提出自己的观点:“别什么事儿都想着踩到点儿上,让一步,错开一点儿”,这些观点可谓一语中的,高度概括形象地道出了生活中的智慧,给人以启迪。除了这些思想的火花之外,这本书还剖析了一些很世俗很切近日常生活的现象,书名题为〈口红集〉是不是用最女性化的用品来标示这是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看的书呢——书中很多篇章涉及女性话题或女性普遍关注的话题。这部分内容或以观点的新奇悦人,或以表达的独特引人入胜,耐心读来也能赢得读者的心。例如,对女人年龄的看法,在作者的观念中女人年龄大了反而可以从容地享受到更多选择的权利和乐趣,无论从心理(当然她首先要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还是生理上说,四十岁都是女人特别美丽的一个阶段,这样的认知着实温暖人心。在〈理想情人〉中借狐仙故事剖析男女情爱,给男人的贪以辛辣的讽刺,给女人的痴以委婉的劝戒。掩卷不由得要感叹:爱情和生活原来是两回事儿!生活中的温馨更多的是出于亲情与习惯,而与爱情并无太多关联。这样的认知可能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做支撑,否则太使人泄气;就在泄气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认同。这就是〈口红集〉,作者在自序中说“哪怕话题严重口气也轻薄”——轻松调侃中见出透彻,甚至深刻,读来有吃武汉鸭脖的感觉:要费一点力气,却不为吃饱(也吃不饱),只为口颊中麻麻辣辣过瘾的感觉!2009-11-10,
  •     真痛快!仅仅用两个晚上的几个小时和乘地铁在脚下穿梭的时间里读完刘索拉的这本《口红集》。读后感简单到能用几个字来形容:清透!诚实!风趣!(点击这里了解刘索拉其人)我发现我是不太爱看小说的,那种编造的各种巧妙结合的因素在可控时间段里集中发生让人觉得不真实。读当然还能读,但不痛快!我喜欢刘索拉的范儿,虽然仅在电视上看过两三个对她的电视专访。但有些人就是注定不需要反复被进行捉摸即能认定,因为她就是那么真实自然,那么坦诚直率。程度可以到她虽然穿着大衣,但你好像已经看透了她的后背。周围充斥了太多故作优雅,矫揉造作的女性,让人感觉和她们开展交流是一种需要提前进行心理准备的折磨。而这些高昂头颅的女性,往往是内心脆弱,气场单薄的集大成者。与之相反,越是对生活看得透,摸得清,提得起,放得下的女人,反倒表现地简单自然,诚实谦卑。而刘索拉正是这样的可爱女人,更可喜的是,她还能把个中滋味写出来并表达的清楚明白。真希望和她成为朋友,尽管我知道以自己的修为还远远不配,但仍无法停止这种不着四六的想象和期望。解读生活的书也算看过不少,多数都是把那些已知的大道理用更加繁复或私人化的语句来重复表达,看完如同嚼蜡,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堵在肠子里上下都不舒服。《口红集》是一本散文,主要集合了刘索拉近年发表于各种书刊杂志上的专栏文章和随笔,没什么逻辑线索,基本是就当时当地发生对某件事的思考或评论。有点像随便谁谁的博客,除了看内容,还要搭配发表当天的心情。不过此书叫《口红集》,所以多多少少你能猜到,里面的内容多数与女性有关。有的时候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能由你自己来决定,那些看似是你自己做出的决定其实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因为你的家庭,你的教育,你的经历,你的情感被固定,你只是来一步步履行。而刘索拉就是那种从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生活的极度参与者,然后是历练者,然后是解读者.............你无法复制她的轨迹,因为很多东西你并不能做到如她般的割舍,而这就是我们天生不同的基因,她的生活也因为这种基因的原始性而比常人更激烈和矛盾。当然从我的角度讲,是极力推崇这本《口红集》,甚至它会成为我的床头书,在烦闷苦恼甚至仅仅是无聊之时随时翻读,如同中学时代三毛《撒哈拉沙漠》对我的影响,是通读,然后再读,读到随便拿出一段就能背出下一段的程度,然后彻底忘记,但它却已经成为你血液和精神的某一小部分,变成你的通关密码和与多数人差异的与众不同。书对每个人都是具有差异性的,那些黏糊于咖啡酒吧和Tequila的朋友估计不会瞧得上这本《口红集》,因为它显然不够‘卡夫卡’,显然不够‘米兰昆德拉’。简单的背后是繁华,但就是因为繁华对人的极致诱惑,所以多数人并不愿意往前走向简单。但如果你准备向前,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你都可以读读这本《口红集》,虽不一定能与我有同样的感受收获,但这谁又能说的准呢?评论选择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pipiliu
  •     很好的一本书。让人清醒很多。
  •     一个有深度的女人,很多事情到了她那个年龄才明白,刘索拉让我预见了我的将来,又或者每个很多女人的将来
  •     感觉刘索拉二呼呼的,北京大妞气质。但意思不错。不像很多人,文章写得,讲不通。她从头到脚都是通的。我想了想,这大概就是“走在前沿”的人。错是不会错。就是语汇通俗了点,,
  •     头两篇有点意思,读下去就觉得不是一个世界无法交流= =
  •     独立女性
  •     很喜欢刘索拉
  •     有些睿智,有点俏皮,也有沉稳。
  •     因《你别无选择》看到了一系列她的书,没买小说。
  •     不错,虽然关于音乐方面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作者在人生很多方面的见解还是很透彻,很独到的。可以看看!
  •     很好看的一本散文集。
  •     记得以前有过一本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文风不是我的菜所以也没看完。倒是挺喜欢看看知识女性的观点性散文所以就下了这本《口红集》。有些观点,立论,举例说明还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不得不说…这书总体来说水平一般。有几篇觉得可看性比较高,颇有态度也颇有生活情趣,例如关于钢笔的一篇,例如关于记者采访的一篇。其余大多数我个人都觉得不置可否,有点浮躁缺点韵味。
  •     平时喜欢看王朔的书,刘索拉这本书语言的感觉有点像女版王朔。语言幽默直接。很有意思。
  •     已被借阅
  •     正如法国男人的一句名言:四十五岁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看来这个世界是要由女人们随意折腾了。刘索拉用过来人的眼光告诉年轻读者——爱情上的伟人都是烈士,爱情说不上是幸运还是倒霉,人正处于热恋,是最有侵占性的。热恋中人都止不住要抓住朋友没完没了地诉说自己的恋情:把对方说出花儿来,缺点也是优点。
  •     很少看这种散文似的书籍···但是这本很不一样···
    作者的很多想法很好··很新··
    让人看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一本可以看很多遍的书···
  •     全书不停在强化一个观点:女人到了四十岁才是最美的时候。好吧,幸而索拉姐姐本人的形象还颇有说服力。
  •     文章内容有点另类,但是如果属于自己的口味就会非常喜欢。里面许多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
  •     一些爱情观点很新鲜,不过音乐部分完全不明白..基于本人音乐涵养为零的状态下...
  •     喜欢书里的那份感觉
  •     希望作者多读点书不要胡说八道
  •     率性女人。
  •     一点新意
  •     女人该选哪条路,确实是个问题。索拉妈妈说,我们奋斗了那么久,就是让你们摆脱那样的活法,可是你们怎么又回去了?!恨铁不成钢。
  •     经常看洪晃的节目知道了刘索拉,买了这本看后爱不释手,从此多了一位喜欢的中国当代女作家。
  •     很欣赏刘索拉本人 所以买了这本 装真不错
  •     有地方认同,但有地方我认为是胡扯。
  •     女人要到45岁才是人生最佳年龄段~
  •     偏激泛泛而谈
  •     刘索拉的书远不及她的气质,越读越像是写书的时候被宋丹丹附体了…
  •     大一。哈哈哈哈哈
  •     作者用音符描绘人生和女人
  •     刘索拉,一个近乎传奇的女人。文字很棒,书的质量也很好
  •     正如刘索拉自序里所说:这可以称为一本废话杂志了,里面大多是关于男女的废话或闲谈。对女人男人之间的话题没有兴趣,还是应该看《你别无选择》?
  •     笔调诙谐,有趣味!
  •     喜欢刘索拉,值得买的一本书。
  •     不过不是每篇都好读、只是部分文章还可以
  •     喜欢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喜欢她的风格。
  •     刘索拉的书值得每一个女生读
  •     女人应该看看
  •     挺好看的,看的过程中将她在《圆桌派》里面随性大笑的模样联系起来,很有趣。
  •     买书后还没时间看呢
  •     刘索拉这本书涵盖面积很广,涉及音乐,绘画,文学,女人,有些观点也很独到,值得一读!
  •     不乏俏皮语句。四十五岁最美的女权思想也很得我意~但也就差不多这样了……
  •     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琵琶和钢笔的段落。字里行间无不是独立女性的气息,但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亲近不起来,不是专业写作者,能够如此已经很让人佩服了。
  •     编辑 大力推荐 所以 买来看看
  •     刘所拉的<口红集>是值得一看的书
  •     什么乱七八糟的
  •     凑单的书,以后可以送人,这种书一般不会花时间
  •     看了她的现场演出后就无法直视这本书了……
  •     像是文艺版的刘瑜
  •     非常喜欢刘索拉所以买了她的书来看,不过这本还没有看呢!因为没有时间,我希望有时间的时候细细品味
  •     还没读完,不过感觉很有见地,很开悟的感觉。
  •     放假前一天收到了书,非常开心,这个假期没有出行计划,就待在家里看书,也是精神上的一大享受啊
  •     关注刘索拉,喜欢她的文字和她的音乐,痛快!
  •     嘿 刘索拉真的如我所想 独立自信 美丽女人 最大的启发是真正的女权不是男女平等 而是女人要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     犀利的语言,刘索拉,大爱。
  •     好!
  •     不错,讲女人和人生的书,不要害怕衰老。
  •     语言还是有趣的
  •     I帮朋友买的,朋友看了介绍就很动心
  •     对无聊的解释。
  •     刘索拉还是有点小智慧的人,有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仅此而已。
  •     名如其书,聊胜于无,其实并没有多值得投入一个晚上来看
  •     看完了,真的非常棒。刘索拉,一辈子大地懂得了两件事:音乐和女人。对此感兴趣的,都值得看看,好棒!鼓掌
  •     这是一本好书,关于人生,关于男人女人,关于音乐,写得都很透彻。值得好好品味……
  •     如何成为一名洒脱自信的大女人。
  •     老师推荐的,应该挺好的。
  •     喜欢刘索拉的时候,不知道她的那许多名号。只是一个视频,听她讲古典音乐与国外音乐的相通。喜欢她没有国界的聊音乐。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书里有关于她的各种成就。但好象这些与我无关。我只是小平民一个。而刘索拉的文字很解气。然后,会让你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做为一个居家女人,我们大多时候是有个平衡的心态的。有时我们会为自己的麻木而伤感。而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的幸福是因为你没有一颗敏感的心。
  •     零碎得像玻璃渣一样,怎么都捏不出形状。出名了毕竟方便啊,随手涂几笔也是本书了。
  •     刘索拉的扣扣空间。
  •     有些关于音乐和生活的见解很独特
  •     写得不错,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