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64023805
作者:王小波
页数:219页

纵观与通感

纵观前段时间恶补国学,对先贤们很是佩服。后来看了小波同学针锋相对的批判,又点头称是起来。两种不同的思想激烈交锋、紧张抗辩,在我脑中经常上演头脑风暴,但小波同学肯定很赞同这样做。小波同学也说:“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于是我也可以骄傲地说,我绝不肯为了省事,就把别人的思想“拿来主义”,一股脑灌进去,因为我不是一只填鸭。纵观,享受兼听则明的乐趣。*********************************************************通感纵观的前提是先与各种思想连通。前几天看了电影《环太平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片中两位科学家通过与外星怪兽尚未完全死亡的大脑接通,以此获得了外星侵略者的信息。连通后两人都是目光呆滞又沉浸其中的表情,各种记忆的碎片如电光火石般在脑中飞溅。跟活死人把内功传给虚竹差不多。其实看书和传功极其相似:前人的思想都在书里,就看你“连通”以后,能拿走多少。电影还有一种通感,就是男女主角对接神经信号后,共同操控机器人。对接后彼此心领神会,心意相通。这当然是未来科技。但恋爱中擦出火花的刹那无异于此。《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就是这样:“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足见心心相连、心心相印是多么珍贵,一霎那就抵得过一百克拉南非钻。故而世上最让人动心的表白莫过于一个人对你说:我懂你。而最令人伤心的事也无外乎:你不懂我。欲拿我心换你心,无奈君心已杳然。皆是没法连通之过。虽然爱情总得找个活的人来连,而且一般是专线,思维却可以例外。比如小波同学已经有了银河同学,那也不打紧,去读他的书,就自动和他某一时的思维无缝连接了。不失为弥补遗憾的好方法。一个注重思维乐趣,又有所辨别和选择的人,我总觉得会形成自成一体的信念。不管他看起来是棱角分明还是和光同尘,始终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会轻易改变的。小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2433032/

我的阴阳两界

    小波在我的阴阳两界中谈到,上帝的辩证法就是,你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得不到;你不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又得到了。如果你想得到的时候,让你得到,那么就不是上帝的辩证法了。  原话是,人活在世上,假如你想要什么,就没有什么。这就叫辩证法。假如你真想要什么的话,就别去想它。想要房子的不能让他得到房子,没想要的倒会得房子,这才符合辩证法。  小波还谈到,王二的生活有软硬两个时期,硬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软下来;软了的时候,简直不相信自己曾经那么硬过,也不知道,自己还会有硬的那一天。  原话是,我的生活也有软硬两个时期,浑如阴阳两界。软了以后,回想起过去是如此的硬,简直不敢相信我也会有软的时候。硬的时候我们急着去要自己份内的那点东西,丝毫不想它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等到有了一点自己想要的东西,这还是因为我们已经软掉了。假如还在硬着的时候,就只能想到自己是多么的硬。  王二的硬与软,可以是形而下的,也可以是形而上的。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生活都有阴阳两界。阴与阳,硬与软,内心与外象,痛与快乐,直觉与理智,冷静与狂热,拉黑与被拉黑,这所有的一切,混杂交织成有构成感的生活,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搞不太清楚。      2010-9-21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一个青少年时期经历文革,40多岁便英年早逝的作家。王小波的作品以前我没读过,不知怎的,他的杂文,让我想起了鲁迅,字里行间时而透着股鲁迅味儿,也许他深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又或许我没怎么读过杂文,杂文都是这个味儿?还是记忆深海里小学课堂上学过的鲁迅的杂文又浮出水面?然而我却想不起鲁迅的那篇名。大概当时根本就读不懂。王小波痛恨文革,痛恨愚蠢别人的行径。语气平淡的字里行间却让人能感受到那是一种恨之入骨。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当时的人都“被愚蠢”了。那时候的人痛恨文革的心情是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人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如果你说因为看了些关于文革的电视电影,读了些关于文革的书,就能说自己可以感同身受的话,纯属扯淡。感同身受这个词只能是真正经历过同样或者类似事情的人来用才比较合适。那感觉也许不亚于南京人对日本鬼子的痛恨,一个是对肉体的惨烈杀戮,一个则是对思想的无情摧残,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和惨烈杀戮相对应了,但那程度绝对要比无情摧残来得更严重。前面我还在怀疑自己把南京大屠杀和文化大革命相比是否有些过分了,然而在后面就读到作者自己也用如下两句歌词作对比。看来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是可以让我们这代人无论怎么想象或比较都不应觉得过分的。“跨过大海,尸浮海面,跨过高山,尸横遍野,为天皇捐躯,视死如归。”(这是一首日本军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啊,就是好!”王小波认为,无理可讲比尸横遍野更糟......这是一本杂文集,收录了王小波1995年左右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杂文。这本书在卓越网的价格是9.5元。我觉得定价有些低了,都说价格是反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可见现在的人很少读他的书,9.5元相比韩寒等人的书要便宜许多。一个朋友说,畅销书都是骗钱的。有一定道理。我们也许应该多读些“过去人”写的书,现在人写的都偏于浮躁。社会变了,他们写出的文字也会受其影响,没办法的事情。所以读一本书,也需要了解作者的经历和生存的环境。想要了解某个时代的情况,就要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写的文字,而不是去看后人的评论。如果说本书前半部分作者表现出了自己对文革的愤恨,那后半部分多半用的是幽默和调侃。毕竟愤怒再多,也解决不了问题,已经成为历史的东西,用幽默和调侃来回忆,可能更会让自己好过些。最后几个章节,王小波给几本书做了评论,对于我这种刚开始读书的人的选择也是有益的。毕竟茫茫书海,不知道哪些是精品。

敢于说真话的人

虽然他经历的时代,我还没有出身,有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想象理解,但其中揭示的很多东西,现在也还在大行其道。欣赏他诚实的如同孩童般的揭示着事实的真相,发自肺腑的说的有用的话,读完后有种似曾相识,感同身受的感觉,有的言语直入你心,让你无法躲藏,连找块遮羞的布都无从寻找。这书放在桌上一个多月,有时间就找来翻上一两篇,不按顺序,也陆陆续续的都看完了,还是比较喜欢他的杂文,同版本的小说《红拂夜奔》,《万寿寺》看了些,但终究逃不过他那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的设想,最终放弃了,而这杂文,能让你从任何一篇读起,时间不用太多,却很有嚼头,就想下酒的牛肉干,一两块就能回味半天!

理性的沉默

不管有没有话想说,都要说出来的人,是傻子;有话要说,却不知道怎么开口的人,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话要说,可是不能说出来的人,是哑巴;有话要说却说的拐弯抹角,是心眼多的人。可是终归有很多时候,不管是碍于情面,还是碍于压力,自己都说出了不忠于内心的话,往往越是这样,越说得一发不可收拾,以表示自己之前说的是多么正确。信仰也是,以前相信了的,以后就不敢不信,所以就会不断给自己暗示自己以前相信的是正确的,然后就在这条错误的路上已走不回头。所以在说话之前,说话之时,说话之后都要理性的看待自己,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顺着性情说话,只是不要张口胡来,说出不负责任的话,或者是说了违心的话,自己下来以后后悔的不行。过一下脑子,看一看是不是既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又能适合的表达出来。如果不能,还是闭上嘴巴,老师的先听着,想好再说吧。这就意味着我们再说之前要多看,多想。如果没有思考,说出的话淡入开水。这样的话又没有重量,也没有厚度,也没有人愿意听。只不过这样的改变是很难的,因为这意味着你你要接受很多其他人的观点,包容吸纳更多的想法,多元的构成自己的思考。也许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就能够不断的勉励自己,然后质疑自己,然后突破自己。只不过这是需要勇气的。勇气这种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一点点自尊和一点点自信。只不过,在沉默的同时,不要把这两个东西丢掉。否则沉默就变得毫无意义。是啊,毫无意义的沉默,有时也比夸夸其谈好。

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好喜欢王小波!!这本书是他的散文和杂文集,里面收录了他50多篇文章,多数是关于他对伦理、思想、知识分子、文化等领域的看法!这本书的编者写到,“王小波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读头四篇文章的时候,不知道是还没习惯他的文笔和写作风格还是什么原因,基本上没怎么看进去,也没觉得他写的东西有多难“逾越”,但从第五篇开始我便被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所吸引了!比如说,他不觉得孔孟有什么了不起的,孔孟所说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那几本书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不停地去嚼!又比如说,他在书中提到,西方人认为人的主要情感源于自身,所以就重视解决肉体的痛苦,中国人则认为人的主要情感是礼义廉耻等的各种道德规范,单说搬动重物这一件小事情,西方几百年前就出现阿基米德、牛顿、卡特等的科学家通过力学等原理去减轻人所受的苦和累,而从孔孟至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其他关于文革和封建时代的礼制方面的批判也说了不少,不过他如此直白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这一点给我的震撼最大!虽然我以前也看不下《论语》,认为里面讲的东西都很空泛,而且关于那些礼义的问题从学校和书本中接触的已经够多了,实在是有点陈腔滥调的感觉,但是我一直没有怀疑过孔孟程朱或者儒学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和意义,没有去想过也许正是这种种的条条框框制约了中国人的思维,制约了科学的发展!看了王小波的书,接触了他的思维,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是颠覆了我过去所受到的关于儒学的教育!他的经历让我了解了一些关于文革时的社会形态,还有外国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值得深思!尤其推荐里面的《洋鬼子与辜鸿铭》、《人性的逆转》和《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这几篇,很是精彩!

上一代愤青

当然我在此处用的愤青是个褒义词,指的是关心国家,关心民族,想为改变世界出一分力的年轻人s。唯恐天下不乱之招摇撞骗之辈不在此列。 知道王小波,最早是从韩寒的杂文中看到的。当时他对他的评价是:小说写的一般,但是杂文很犀利。其实韩寒也是如此,不知是否是受王之影响过深。生于五十年代,经历过文革,自力考上大学,留过美,回来教过书。王小波可以说把上个世纪的酸甜苦辣都尝了个遍。亲身经历总是最有说服力的。其字里行间便透露出一骨子辛辣的真实味儿。 或许因为同在美国受过教育(虽时隔数十年),但其对中西方教育文化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多有同感之处。 现在只遗憾虽买了全集,但由于行李限重,只带来两本,哀诶。另,不知是编书者的问题还是作者本身的问题,其中有若干篇文章内容略显重复,是为减分项。

真性情地文字读来欲罢不能

他说对于喜爱地书记忆会特别清晰。《红拂夜奔》是接触到他的第一本书;开场:"李靖、红拂、虬髯客世称风尘三侠!”读来有种侠客携着宝剑去比武地架势...随着页数地递进,一边惊讶于怎会有如此"荒唐"地故事;一边又好奇是怎样地思维才能刻画出这么个长安城来...第二次选择了他的短文,相对来说会轻松点。是的,《红》读时总有种吃力感;借着卫公地皮囊行着王二地思想——而他又把这种思想埋伏在字里行间,想要理解总得时不时停下翻看再三。可是,读他的书是快乐的。"他在这时候干起坏事来也那么地从容不迫。"这是李靖带着红拂从洛阳城出逃后发生在小菜园地一段;真是让我笑卧啊...还有一段李靖去考"公务员"落榜后他写的原因不敬让人“啼笑皆非”。特喜欢这套蓝皮版本的王小波全集。

沉默的我们今天仍然在沉默

王小波谈论国学、狭隘民族主义的时候很多,对于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来说,思想迫害的确是让人谈虎色变的事情。除去同一个主题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絮絮叨叨的讲N次以外,他的优点在于不仅鼓励大家远离画地为牢的道德主义价值观,更是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理解蛊惑宣传的初衷,然后幽默而旗帜鲜明的反对他们。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很怪,但确实是王小波的风格。王小波真是个矛盾极了的人。他的文章思路常常像是解步法复杂的数学题一样条理分明,环环相扣,写起情书来却又是漫天黑地的撒娇和瞎侃;他偏好社会科学的可证明性和逻辑推理,认为是人人可以学习的科学,又停留在人文科学的领域里为知识分子呐喊助威,赢得一点言论和思想的自由。如同《沉没的大多数》中写的一样,“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些厌恶之情。我便是属于后一种,但也觉得有义务谈谈自己的见闻了。”读理工科出生,他的骨子里崇尚社会科学比人文科学更甚,因此即使痛苦,他也宁愿将这段经历和心路历程一点点剖开,慢慢解析。这种条分理析,痛定思痛的思维方式大概又带有他身为文化人的使命感吧,估计是一种欲罢不能的充满快感的痛苦。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小波的调侃读起来并不让人有深切的沉痛和压抑,反而时时被戏谑的文笔逗的笑出声来,然而他所写的毕竟是一代人的悲剧。在他的笔下,将一切蛊惑、狂信、不理智认为是知识分子最不幸的事,将道德标准用来作为价值尺度要求文学艺术的准绳是不客观的,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终极真理认为是破坏了一切新奇和有趣。“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后一种比较出色,我倒希望大伙在前一样也较出色。“重建精神结构”是好事,可别建个大笼子把大家关进去,再造些大棍子,把大家揍一顿。我们这个国家最敬重读书人,可是读书人总是不见太平。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想象原因。”“在古希腊,人最大的罪恶是在战争中砍到橄榄树。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砍到橄榄树是灭绝大地的丰饶,营造意识形态则是灭绝思想的丰饶。”Keywords:知识分子,思想,弗洛伊德,道德标准,可证明性Notes:•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但是,那些与命运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妙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长胜不败,只是因为她的对手是早已降服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人忠于已知的事实叫做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做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这是个含蓄的说法,咋看起来不够贴切,实际上还是合乎道理的:人选择事实,总是处于浮嚣的心境。

理性的价值

-------------------书摘----------------------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至于沉默的理由,很是简单,那就是信不过话语圈。从我短短的人生经历来看,它是一座名声狼藉的疯人院。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可供自己之用: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的立场来度量的。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据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在人类一切智能活动力,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别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有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总觉得自己该搞出些给老百姓当信仰的东西。这种想法的古怪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是想当牧师、想当神学家,还想到上帝(中国画不叫上帝,叫“圣人”)。花剌子模的君王有一种近似天真的品性,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人人都渴望得到受欢迎的结论,因此连做人都不够自然。假如你失去了理性,就会遇到大量令人诧异的新鲜事物,从此迷失在万花筒里,直到碰上了钉子。在文学艺术的领域,外国人可以做超越人类的事业,中国人却不能。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作家想要写出不同流俗之作,自己的头脑就要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再丰富些,而不是故作清高就能解决问题的。对学者的尊敬从来就不是出于真知,而是因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某些中国知识分子发现自己的权威因为西方知识分子的活动而丧失,所以仇恨西洋学说和外国人。优秀的统帅总是选择与己有利的战场来决战。科学和圣贤的区别在于,前者不但寻求知识,还寻求知识的证明。不幸的是,证明使知识人人可懂,他们就因此丧失了权力。相比之下,圣贤就要高明很多。因此,他们很快就达到了全知全觉的水平,换言之,达到了“内圣”的境界。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辜鸿铭先生说:华夏文化的精神,在于一种良民宗教,在于每个妇人都无私地绝对忠诚其丈夫,忠诚的含义包括帮他纳妾;每个男人都无私地绝对忠诚于其君主、国王或皇帝,无私的含义包括奉献出自己的屁股。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主张信任哲人王的人会说:只有藐视人类的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大利益。我又要说:只有这种人才能给人类带来最大的祸害。中国的儒士从来就以解天下于倒悬为己任,也不知是真想解救还是瞎浪漫。要逆转人性的三个因素:无价值的劳动、暴力的威胁和人性的脆弱。佛洛伊德对受虐狂有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有的全是些相反的东西。人们的见识总要受处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知不觉,又牢不可破。社会对于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喝彩声,正式这件事在导致自激。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位,等等。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闷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西南北,撒起癔症来。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走投无路的人就容易迷信,而且是什么都信。

论“有趣”与“有用”

结合我周围的朋友对我的总体评价以及我个人的自我认识来看,虽然我不是个十分有趣的人,但我还是可以拍胸脯说,至少我不算是个无趣的人。虽然我这人不算太有趣,但我有一个偏执的爱好,那就是向往各种我所认为的“有趣”。王小波先生是个有趣而且也向往更多有趣的人,作为他的一个忠实读者,在向往有趣这一点上能和他臭味相投,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不过王小波先生也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喜欢有趣的人,也有喜欢无趣的人。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周围的事迹来看,这个看法是很正确的。对于一个能独立生活的人来说,有不同的爱好和追求,本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毕竟,我们正在谋求建设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元”里面当然也包括着爱好和追求的多元。不过,让我有些大惊小怪且以至于让我写出这篇文章的是,有些喜欢无趣的人的一些行为让我这个喜欢有趣的人有些不太开心。比如,我刚进大学时,出于我自己向来的一点爱好,加入了学校的电影社团。后来有一次,因为参加某个活动,我同一位在学生会任要职的学长认识了。在那次活动的间隙,他和我聊起天来。他问我是否加入了什么学生组织。我回答他说,我参加了电影社。那时,我刚刚通过了电影社的面试,心里相当高兴,我当时认为能进入一个学生社团是相当牛逼的事,因为那些跟我一起去参加面试的同学中仅有少数的几个人通过。因此我挺期待这位学长出于礼貌能夸奖我一下:哎呀,你厉害。不过,我完全没想到的是,他不但没有夸奖或者对我顺利进入电影表示祝贺和肯定,反而微皱起了眉头,用鼻子轻轻哼了一声,说:就一个文艺社团?唉,没用的,你该参加学生会或者校团委啊,一个文艺社团能混出个什么名堂来?我听了这话,顿时就傻眼了。当时我还年幼无知而且有些年轻气盛,心里顿时就毛了。我心想,你说参加文艺社团没用,也就等于说我那仅有的一点爱好没用,再进一步,就是说我这个人没有用了。我就是这么理解他的话的,一个没有有用爱好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有用的人?于是想到这里我就恨生气,心里有一种想往他脸上来一拳的冲动。不过,我见这位学长的块头比我壮了两个型号,我暗自评估了一下出手之后的各种可能性,最终还是决定放他一马算了。我从小就认为,喜欢文艺的,或者有文艺方面特长的人,都是有趣的。当然我也不是说没有这方面爱好或特长的朋友就一定是无趣之人。这是个相对的命题。不过我向来与那种既不喜欢文艺,也不喜欢有趣的人不太合得来,比如上面那位差点被我打一拳的学长。我私下里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人。这类人按我个人的总结来看,他们都有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极度追求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当然了,我也不是说我自己和其他不包括在他们里面的朋友就是追求成为无用的人。之所以有这个区别,那是因为他们还有个显著的特点:这群“有用的”先生女士们对待事物有一个很特别的二元选择法,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世界上除了有用的东西,剩下的就都是没用的东西。很显然,在那位学长看来,文艺就属于这种没用的东西。有用之士们认为自己要成为一个他们想成为的那种有用之才,他们就必须摒弃那些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事物,在对那些无用之物嗤之以鼻之后,还恨不得再把它们踩在地上,再往上面吐两口唾沫。我猜想他们中的一些志向更为远大的“有用者”们要是有机会的话,说不定还会决心建立一个只有有用而没有无用的世界。我猜想这个有用的世界里面当然不会包括没用而有趣的文艺。而这种只有有用的时代,我的父辈似乎是经历过的。不过,现在这个时代不同于我父辈的那个时代,这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作为一个多元化社会的公民,我那不算太宽敞的心胸虽说还是不太和有用之士们合得来,但对于他们这个群体的存在,我还是可以包容的。然而,让我有点不好包容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总是试图想让我也变成他们那样的有用之人。我时常心胸狭隘地想,我都能容忍你们的存在,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容忍我的存在呢?我和鲁迅先生不同,我向来都是以最坏的心肠去打量中国人的,至少对于这些要把我“消灭”的人来说是这样的。也许我有迫害妄想症,我认为,他们是看不得我这个喜欢有趣而无用的人存在,想要把我的“有趣”给通通消灭掉。而我觉得要是消灭掉了我所喜爱的“有趣”,那和消灭掉我这个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心里盘算了各种各样的恶毒计划,想要对这些有用之士来一个绝地反击。但是,由于大家都说我这人有些闷骚,是一个心中嘹亮而面带猪相的人,为了不辜负大家对我向来的看法,我因此一忍再忍。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又染上了另一个不太有用但十分有趣的爱好——看各种各样的书。这大半年来,我看书看出了一个想法,我要是再早个几年就开始像这样如饥似渴地看书,那我现在一定是个标准的有趣青年了。嗅觉敏锐的有用之士们很快发现了我的这一新的“有趣但没用”的爱好,便又对我这冥顽不灵而又臭又硬且又多了个没用爱好的人咬牙切齿了。从那时起,我周围有不少人似乎都加入了有用之士们的队伍。因为我看的书大部分以文学和人文类的书籍为主,很显然,“文学”和“人文”在很多人看来是无用之物。于是我耳边又经常响起这类似的话:那些小说啊什么的,少看些,那些东西看了就看了,没用。多看点励志啊,经济啊,法律,成功学之类的书多好。听了这些话我又发现有人说我没用了,同样的,我又觉得很不开心。但这次说这些的是我认识的人,我不可能向对那位学长一样,想给他们脸上来一拳,就算他块头比我小两个型号也一样。因为我现在既不年幼无知,也不年轻气盛了——这个变化多半还要归功于我看过的那些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看的书其实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当然,我认为这些书的有用之处和有用之士告诉我的那些书的有用之处显然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觉得,我看的书,是一种有趣的有用,而他们给我推荐的,是一种有用的有用。一本好书(我看的书大半都是很多有趣的人公认的好书)的作用并不只有有趣这一点。不过,我知道,对于那些不爱看书的人,特别是有用之士来说,我在这里说得再多看书的好处他们也照样无动于衷。因为我平时在私下里也试过很多遍了。但我忍受够了有用之士对我的“有趣”的口诛笔伐,我认为我有必要来一点实质性的反击好让他们都不要再来烦我。于是,我近来开始不停地向那些劝说我奔向有用的康庄大道的亲朋好友们推荐我近来看的各种书,或者唾沫横飞地和他们分享我的读书心得。我心想,你们烦我这么久了,我来烦你们一下也是应该的。刚开始,还有些人仍旧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走火入魔了,但渐渐地,他们越来越觉得我这人沉迷到没用的世界里难以自拔,也难以他拔,简直没用到了极点,也没救到了极点,很快他们就放弃了把我拯救到有用的世界里去的打算,决心让我在没用的漩涡中自生自灭算了。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吧,善良一些的人们看了会说我要么是个书呆子要么是个傻瓜;而不善良一点的人们会说我是个神经病或者装逼者。对此我还有另外一些话要说。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一个不太有趣的时代,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如今这个不太无趣的时代也来得相当不容易。那个不太有趣的时代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热爱无趣的有用之士认为,全国人民都应该像他们一样热爱无趣。于是,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把国家和人民都变成了他们所热爱的无趣摸样。因为在他们看来,某些有趣的东西是非常危险的糖衣炮弹。在他们的努力下,人人都追求他们所宣传的那种无趣而有用的生活,但后来人民发现,这种生活的滋味似乎并不是太好:这种生活确实无趣,但人们过了几十年这样的生活也没看出它到底哪里有用。而如今这个不太无趣的时代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有趣的时代,又是因为有那么一些厌恶某些“有趣”的有用之士认为,全国人民都不应该喜欢某些“有趣”。他们也发挥自己的能力,把那些全国人民都可能觉得有趣的东西用“有用”的东西来代替了。在这些新的有用之士的努力下,大部分人都在追求某些包含在那些励志,经济,法律和成功学之类的书里面所包含的那种有用。而这种有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大家都觉得还不错。我这人脸皮挺厚的,所以我敢于承认我平时有些厌恶的那些“有用”有时候也是很有趣的。某些时候,我也非常喜欢这些“有用的有趣”。但我也知道,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光有这种“有用”,似乎也不太好。我个人就认为我要是光有这种“有用的有趣”,对于我个人的发展和生存是不够的,而那些“没用的有趣”恰恰能弥补我的这种不足。因为它们实际上也是非常有用的。现在,这些“有趣”的存在时刻受到上上下下、各种各样的威胁。我对于“有趣”的存在权是非常看重的,不论它是哪一种“有趣”。因为它一旦失去,我也就没有了选择我所喜欢的“有趣”的权力,我也就失去了在某方面变得有用的潜力和机会。我认为,一个会妨碍无趣的人变得有趣,或者让有趣的人变得更有趣的环境不是一个好的环境。有些有用之士肯定会认为现在是个有用的好环境,而不承认这是个不太有趣的坏环境,就像他们不承认他们的一些行为和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存在向来都是阻碍他人变得更有趣的障碍一样。我这人对此有些敏感,我认为哪怕这庞大的“有趣”中的一小部分受到了侵犯,或者一些追求有趣的道路受到了阻碍,那么,其他所有跟“有趣”有关的事物都会跟着受到侵犯和阻碍。所以,我觉得尽可能地从我自己身边的环境做起,稍稍挤占一些“有用”的地盘,而保护那些“有趣”的存在,这是我应当做而且十分乐意做的事情。PS:我认为没事的时候多看看经典书籍是很有趣的事。尽管我周围的朋友真正把看这些书当做乐趣的并不太多,但我还是决定,我得想些有用的办法,尽量让我周围把看书和独立思考都当做生活乐趣的人变得更多一些。

思维的快乐

我喜欢作者在于他简单的逻辑和清晰的思路,还有最重要的—单纯的思想。春天播种,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冬天休息。有所付出,有所收获。平常人,有一颗平常心,用正常的思维去思考,做想做的事,有意思的快乐。。。 离去又有什么悲哀,追随便是永恒。

他的特立独行有力量

这本书买下好几个月才断断续续至今日看完,并不是小波的文字难看,否则我也不会力荐,只是事情太多而有时又太懒,所以这本书的阅读历程才‘坎坷’了些。在书的后半程有篇文章开头,文中一句话让我觉得我对他这本很有价值的书实在应该道个歉--“我以为如果没有精力就读一本书,那是对作者的不敬。”初读王小波的作品是他的小说 白银时代 ,幸好这个第一次还算是对得起小波,因为那时我是在图书馆一口气看完的,当然实话说来,也有这篇小说篇幅在我一次能看完并接受的字数范围之内的原因,托懒惰的福,不然怕是要瞎了和小波的初识。关于他的小说中那些平和机智的思维,幽默的语言,种种精髓,以及他文字里随时散发出的追求自由的精神之类,我就不赘述了,因为喜欢小波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而且其中不乏文笔好的人,记录下了那些感受到的东西,甚至很学术性的读后感,有什么看不懂的就去看看他们的评论,帮助理解,而对那些于小波有微词的也不必搭理,人的认知水平总是参差的,若是要求人人都有同样的见解,那恐怕小波也会提笔论述一番自己的反对意见,比之此处,意思就是我们希望更多的还未识小波的人能从他的智慧中得到启示,你要不愿意那也没人会强扭你,请自便。不赘述小波文章的价值那是因为已经有很多人干过这类事了,然而我花时间写的读后感也应有些意义才对,不然看上去满篇的因为所以然而之类的,自己都会羞愧,浪费自己时间终归是自己的亏损,一不小心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就不好了。一千个人读同一本书,感受越相近协调,是否意味着大家的观点越集中,那么即可得此书体现的是潜在性真理,那么这书的价值也越高。我自己还没能力证实这种理论,就是证出来怕是也没人有兴趣,但我想对于小波的书,相信是这个理儿。首先是受众的问题,能捧起他的书,那么就是对作者和他的作品产生了兴趣,接下去还能看得津津有味的,那就说明他认可小波的智慧和有趣,所以这部分人都是喜欢智慧和有趣的人,是幸运的。当然总还有少部分人目的不纯,或是想站在一群人的对立面上凸显自己,或是受虐狂,明明接受不了还要看,看完了还要骂骂咧咧,这些人属于无知那是必然的,其可恨之处便是有强大的自信,随之去吧。另外还有一些跟风的,别人看他也要看,但是收获不大的,算是一种不幸,小波引据罗素的一句话是“最大的不公平是知识的差异”,这里提及的知识是广义的,包括各种感受力,有人聪明有人苯的问题所在。我想说我是有些感动的,虽然看的是他的杂文集,阅后更多的感受应该是亢奋、激动之类,要说是有点八竿子打不着的感动显的很矫情,不过这确实是事实本身面目。我感叹结识了这样一位有趣的、外在不正经其实内在很正经的一位良师益友,感叹他竟然是中国制造,经历文革还挺过来了,又慨叹他的早逝,生前不被大众熟知。去世后获得大众的认可,残酷而讽刺,但他的生命是经得起掂量了,受我们尊重的!

沉默的大多数

在卓越网上买的第一卷,沉默的大多数,是个杂文和随笔集。感觉字里行间对文革的批判比较多,写的还行,思想与我比较相似。有点鲁迅的风格,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尤其是文革的反思比较多。现在网上对王小波的评价比较高,单从沉默的大多数来看,并没有感觉出很特别。

读了一个月,终于读完了。

读了一个月,终于读完了。因为我不坚定的意志,总怕读多了,连说话思考都和他类似。边读边想念鲁迅,特别是碰到某些有着相同韵脚和感叹方式的词句。 在此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鲁迅的,从1到3,2是修饰,大都为别人的;王小波的,从A到C,B是修饰,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读起来都很通畅。 只是最后一点书评部分,就没那么通畅了,习惯了天马行空,突然间被拘了起来。 另,意外的收获是找到了大学期间无人认领的书抄,比如: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有趣的人----理工科出身的王小波

P20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况总是相反。P54在文学方面,我同意王先生所说的,中国作家已经痞掉了,从语言到思想,不比大众高明。。我认为王朔的小说挺好看。。痞是不好的,但其根源不在道德上。真正的原因是贫乏。。作家想要写出不同的流俗之作,自己的头脑就要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在丰富些,而不是故作清高就能解决问题的。P85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却是因此受害。P90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人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的弄。P113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P149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己有利的说法,证明自己身上有种种优越的素质,是人类中最优越的部分,就越会不知东南西北,撒起癔症来。P150时隔二十多年,我也读了一些书,从书本知识和亲身经历中,我得到了这样一种结论: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这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前一种是古代人的圣贤,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后一种包括古代的老百姓和近代的知青。P174有件事正在使我忧虑:中国人和德国人不同。中国人对证明自己的种族优越性从来就不是很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想要证明自己传统文化的优越性。P177科学和人类其他事业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平等的事业。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我的老师(许倬云)说过,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种外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有过种种偏差: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做一种宗教,拜倒在它的面前。他说这些理解是不对的,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老师说的很对。我能补充的只是:除了学习科学已有的内容,还要学习它所有、我们所无的素质。我现在不爱科学了,但我始终在学习这些素质。这就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比这重要的只有一样,就是要爱智慧。P186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的很。P191现在可以说到我自己。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

偶尔看看,总有惊喜

好友最近迷上王,于是那出再读好陪她聊天。随出于此,但真觉得再读感觉又不同。在他近乎碎碎念的文字里,还是找到很多乐,更多则是鞭策。在我觉得脑死的时侯看王,很有打鸡血的效果

读王小波杂文

小波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特立独行。喜欢他的语言风格,幽默生动,隐喻和暗讽。从文章中看得出他很崇尚科学与真理,反对对科学作道德的评价,是一位真诚的知识分子。作者经常引用在云南插队的经历作为开篇,那段经历奠定了他的思想基调。

好棒的杂文

比较喜欢看杂文,因为他长度适中,特别适合如厕时阅读。这是我第一次读王小波,从他的第一部杂文集中基本上可以了解王小波的个人态度,那就是人性至上论,强调装逼必被操。这本杂文集个人认为最好的三篇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关于崇高》,因为某种原因,对于《关于崇高》感触最深,它强调:“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一直到文章成型的16年后,这一点依然没有改观。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 杂文)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