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03941832
作者:庄祖宜
页数:272页

食色性也

曾经在书店里翻过,没买。后来在图书馆里看到。借回来后开始也是翻翻,后来决定从头开始看。这才发现,那些法国大餐,那些西餐大厨,那些厨房里的小工,都是那么有意思,厨师这份职业真有意思一个人类学家写的厨中术,和普通人写的还真有点不一样。每一样菜式说得都很仔细,每一个步骤也许都能做参考。加上对厨房里各位大厨小工老板的描述,加上精美得让人垂涎欲滴的图片。原来做厨师是那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西餐和中餐的区别真大呀!西餐厨师好像比中餐厨师高级很多哦! 还真让我对这个行业刮目相看并且很向往。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个集集。那也无妨。不知这个作者现在还在做厨师吗?做到什么级别了?会胖吗?我要隆重推荐这本书,好看!

不试试怎么知道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是觉得厨房里面的故事,好吧,作为一个热爱自己动手的吃货,我应该看看这本书。是谁说唯有爱跟美食不可辜负的,作为没有接受过厨师培训的人来说,能正儿八经的烧出一道像模像样的菜真心很爽快。几度也想在烹饪厨艺上做一个提高,但是迫于我腐烂的刀功和恐血症,真心没办法做到。庄祖宜这个人虽然了解的不多,但是对于她能毅然决然的放弃学业去学厨师这件事情,我还是不得不佩服其勇气。熬出一锅清汤竟然有如此多的工序,也让我对于法式餐点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而书中对于融合菜的一些见解,的的确确影响了我近期对于融合菜的看法。

能够坚持下来,甚至能够乐在其中的,没有爱,是做不来的。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朋友推荐给我的。书名很奇怪,内容讲的是一位台湾女子放弃了即将成为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学位,毅然头也不回的选择了做厨师这一行业,开始了她的烹饪生涯。能够在而立的年龄做如此的转变,确实称得上是奇女子,现代社会又有几个人能如此放得下呢? 庄祖宜接受的是正统法式烹饪教育,读这本书,可以让庄祖宜带我们走进西式的厨房,跟随她随性记录下来的对于烹饪的生活点滴,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平实愉快,随时可见主人对厨艺和生活的热爱。书的第一部分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短小的篇章都是一道可口的小菜。第二部分是她毕业后的实习期,让我们可以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没干过厨房的人是不会知道餐饮这行的酸甜苦辣。对于美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思考,但餐饮背后的真实故事又有几人能真正领悟呢。厨房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你极有可能连续七、八年只在同一岗位重复同一件事——摘菜叶,或者剖鱼,或者调酱料……有的人,甚至是终其一生只做其中的一道工序。能够坚持下来,甚至能够乐在其中的,一定是达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没有爱,是做不来的。

非我所需

是在百度文库上看到这本书的,当时想查一位口述史历史学家定宜庄的文章,名字记成庄相宜,就碰巧看到了这本书。开始很激动,原来也有人和我一样为论文苦恼,只是我没有她的魄力和勇气,选择放弃。很羡慕她重拾生活的乐趣,也祝福她。只是粗略翻看一遍,没有看到她叙述中深刻的人类学思考,所以还是有些失望,怎么可以算作“田野调查”,难道单单过程的叙述就是调查了,思考在哪里?怎么可以算作“人类学家”,接触过人类学就可以成“家”,那学术不是太廉价了,书名不过是借个名儿吸引人的噱头而已。本书可以读,笔调轻松、有趣,作者的热情和童心,给我启示。只是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30s the new 20s

老觉得自己很折腾。折腾这折腾那到现在还是不知道折腾什么好。这本书算是安慰吧。乘着还不算老,还有力气,继续折腾下。直到也想她这样。发现原来自己是个厨师的料呀。一头栽进去再也不出来。

闲时可读的大厨养成日记

这本书像是作者从开始学习厨师到操刀入职实习大厨的笔记日记。每篇小短文都短小有趣,从厨艺学校里新鲜热闹的课程,到酒店紧张有序的厨房,各种各样我们从未想过的故事在这些精致的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发生。空闲时读一读很有趣,提醒我们去注意这些生活当中被忽略的乐趣。

法国食谱

我本是好吃之人,文中美食图片垂诞欲滴,使得连中国菜都不太会做的我都想去尝试做法国料理。原以为高极厨师的工作很有趣,可以每天和食物打交道而且把菜打扮的赏心悦目是一件讨心的乐事,看完此书后,发现那就是一种炼狱般的生活,原来想像跟现实完全是两回事,没有哪种职位是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读到后面发现作者和一个同学长得很像,油然生出亲切感

刚买回来随便看了几页就放一边去了,这几天又开始续看。一边看一边就有锅碗瓢盆在脑海中跳出来,还有各种食材什么的就陆续登场,看得人很想冲去菜场大采购,再回家炮制一番,画面感很强~~很喜欢作者平易近人地述说,让人对烹饪和美食充满向往。

喜欢转换一下跑道的生活家

因为要学做菜 约了一个西餐厨师来家里教我 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送了这本书给我 我放在一旁很久 有天在家休养 躺在床上翻看 一发不可收拾!轻松 贴切 有趣的字里行间把西餐和法国人对事物的严格真真实实的带你看了一番 彻底改变了我对食材的处理方法 我开始学着切洋葱丁 试着改变橙子的切法.... 摆盘 餐具的搭配 我甚至去买了一批刀具 深深的爱死了逛香料市场和处理食材!我不敢说这本书好到每一个都要拍手说好看 但是对于我 它还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

这是一本可爱的学习笔记

这本书不是食谱也不是“厨房中的人类学”。这是一个真心热爱美食的人对西式美食的学习笔记,真实,好读,庄祖宜对食物的热忱让读书的人也感同身受,只有尊敬食物和料理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从文字感知做一个厨师的艰辛和骄傲。再次提醒这不是食谱!!!有的人竟因为这本书不是食谱或者说这本书不是写人类学而给这本书评了低分,我真是给这些盆友跪了!!!!

我爱厨房

作者跑去美国留学,却在即将完成的人类学博士学业之时,改走厨房路线。不仅到烹饪学校学习,而且在餐厅里从切菜的学徒开始,向主厨的目标前进。读着那些文字,看到有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居然放弃只要一篇论文就能到手的博士学位,赞叹其勇气的同时,更多的是……羡慕。羡慕只持续了五分钟而已,然后我就掉进美味的菜式里去了。那些厨房里的煎炒烹炸,让我也有想做菜的冲动。再加上那些各种各样的酱汁,光凭想象怎么过瘾,简直有点迫不及待亲自尝试。做菜不是问题,问题是水平业余如我等者,离专业水准相距甚远。能把菜做熟而且不难吃已是达标,若能在此的基础上刀工整齐菜式美观,再让人赞一声美味,那就已是民间高手了。我不算是“君子远庖厨”的类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爱做菜。从炒菜饨汤到杀鱼宰鸡,我还真的都干过,地点当然是自家厨房。只是水平极其不稳定,就象学车时老师说的,好的时候很好,烂的时候很烂。对爱做菜的人来说,就连一把菜刀一个锅子,也能令人激动不已。若是再有一间大厨房,那简直是人间天堂。所以啊,看这本书还真是热血沸腾啊,让我也想去烹饪学校修炼一番,体验一下大师级的高手做的菜。

看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一开始看到书的题目时觉得是好奇怪的一本书呀!厨房和人类学家如何扯上关系?看完以后发现,这是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的一本书。作者与你分享专业厨房背后的秘密,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作者放弃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转战厨房!很难想像......可惜而又羡慕!讲述专业厨房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乐趣,听台湾料理人说厨房的故事! 更多详情可留意南方阅读盛典,更多好书推荐。

蛮做作的一本书

蛮做作的一本书。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与人类学家是完全没有关系,把作者人类学家的身份隐去,对本书丝毫没有影响,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有点钱的小资女人突然对厨房有了三分钟热度的兴趣,报了一个厨艺班,跟着一个老外丈夫去了些地方,靠着人脉关系进了一流的厨房实习了一段时间,然后一边写了博客,最后发现,哎?!把博文合起来出书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哎!然后她可以再自我感叹下:我这个人类学家还是个作家呢! 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作者有丰富的阅历加上深刻的思想,感觉作者仅仅是靠自己的经历在写作,任何一个人,有她这样的经历,都可以出这样一本书,于我,只是多知道了几个西方菜谱上的名字:什么水牛马志瑞拉奶酪、巴罗洛红酒、可内乐、圣马参诺西红柿……而已,只是知道了法式清汤是一道耗材耗力的菜肴、高级餐厅的菜为何这么贵而已。

与人类学无关的一本书

蛮有意思的一本书。但是其有意思的程度绝对不值这么高的评价。 老实说,我有点失望,我以为这本书至少会与人类学有关。但原来只是一个噱头!这只是一个人类学家彻彻底底转行做厨师时,其在厨师学校的所见所闻。与人类学一丁点关系都没有!要知道写得有趣的关于厨房,美食的书海了去了。凭什么叫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呢?幸亏没买。

衷情于厨子者的文艺复兴

几个月之后,当我再次回味这本书带给我的变化的时候,我正在炖肉,体味着生活复苏后的气息。变化是从每天上班的公交车上开始的,我家离起点站,只差两站。起得早点儿,可以步行到那儿,方便有个座位。同时也方便,我在公交车上把这本满溢芳冽琼浆的书,来细细品味。如果生命的轨迹不是直线,那我愿它能呈现出漂亮的弧度,就像宇宙中的某颗行星一样。人生天地间,或感时非轻。生命往往于不可承受之轻处,让我们感动,将我们唤醒。这时回想,已经不再惊异于,何以百炼钢,不胜绕指柔。只因有人喜欢这厨房的俏皮可爱,甘心被那些人类学的虚名误解。并不以用心良苦自持,情愿以顶礼之姿品尝,走向了厨房。当下的兴趣,足以让人满怀感激,我也听到了肉汤炖煮时,那一声声诱人的富于节奏的欢快声响。里面充满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我要尝试以前没有体验过的美味。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上帝的创世纪,我觉得厨子和上帝一样伟大。厨子,让人们于别人的夸赞外,另觅见难得的欢欣鼓舞。厨子,让人们于世间的晦涩外,另觅见难得的畅快淋漓。厨子,让人们于平凡的油盐中,另觅见难得的五谷丰登。厨子,让人们于往来的漂泊中,另觅见难得的安逸闲适。如果我能成为一个厨子,我愿放弃这铅华。看到第37页的时候,满含刺鼻气味的尾气,漂浮在车内的空间,我冒着铅中毒的危险,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真庆幸我还活着。窗外的汽车,不得不服气的乖乖地慢慢地匍匐前进,我于较高处的公交车上,俯视着它们。像是手中拿着圣旨一样,回想刚才看到的美好。那脸上突兀而现的笑,是别人不懂的,所以没办法解释,但我仍沉醉于斯。当时,仅仅是感动,原来世间的美好与丑恶是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抵消的。我决定不再亏欠自己太多,我要做饭。但于当时,有诸多庸碌的理由,与烦恼的无奈,所以心中的遗憾亦非得于这两者中慢慢发酵。这个过程心里充满酸楚。就像面包的发酵过程,会有一点酸一样。其实,几个月以后,我发现我的成长,也是从那时的公交车上开始的。冥冥中,我其实已经开始对做饭有了感觉。记得,辞职后,开始学习如何过日子,买了简单的锅碗瓢盆,刀铲勺筷。现在那块砧板已经充满了细密的切痕,但由于我只偏爱切它的一个方位,所以砧板仍有平整如初的一部分。这个原本一马平川的砧板,现已充满了我心中的起起伏伏。用指尖触及,不无欢声笑语的回忆自动开启。哦,那是正在切菜的我,记得手指只是被切到了一点,但我开始变得自豪了,因为这是第一次因为做我感兴趣的事情,因为做饭,而负的伤。哦,那是正在打蛋的我,记得于两支筷子简单搅拌中,感觉宇宙的亘古往来,将各种冲撞、混乱、分离用尽了,也不过像我手中碗内的鸡蛋一样旋转着。哦,那是正在切蒜的我,眼泪反射着让人满足的晶莹光辉,一滴一滴,并不去管它,因为正在进行着的行为,是高尚,是美好,是感恩满怀。变化也不总是以暴风骤雨的方式袭来,才能让人有彻底的改变。我于懒懒散散坐着的一排乘客中,像他们一样平凡的呼吸着,只因我看到了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才发生了这些潜移默化。即便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我仍感激这个来自台湾的美女。我愿把“解放全台湾,活捉林志玲”中的名字换成庄祖宜,来表达我的感激。

看厨房,不看人类学

一、这本书光各种序就洋洋洒洒好几篇,证明作者是多么得人心。本来嘛,一个知识分子,中西结合,不骄傲不端着,又会做饭,是多么讨人喜欢。作者自己也写了,跟人说自己是人类学学者,对方基本无语,但是跟人说自己是厨师,对方都变得热情而亲切起来。我不是说学者就没人喜欢了,只是想说,普通民众是多么喜欢吃和给他们吃的人。虽然书名和各种介绍里强调了这本书不是食谱,也不是单纯的美食散文,是有人类学思考和深度的,不过我昨天捧着看了一天,没看出什么学术深度来。人类学我是不懂,也没看出来,我看就是个包装罢了。作者把厨房当“田野”,你明白就得了。(关于这个“田野”,我怎么看怎么便扭,field trip吗?这翻译~~)作者又是个受到CHILD老阿姨影响的人。大家反正都证明了30岁开始做饭不晚,而且能做得很好。要没有他们提醒,世俗评论还让我们以为30岁的人已经是半死没价值了呢,冲着这点,这本书就值得推荐一下,给那些30岁就没理想没冲动的人看。顺便说一句,作者写到她写博士论文的那个痛苦劲,我想问问马丁同学是不是也这样?呵呵!结果是,世界上少了个博士,多了个厨师。这个厨师胆子很大,仗着自己一张娃娃脸,就敢以30多岁高龄去厨房当学徒,每天累得半死还乐此不疲,于是我又想到IKE同学现在正在金茂楼下的厨房里挖冰激凌,啊呀,我真是喜欢你啊!这本书是写给我们这些理想还没死,但是还在挣扎的人看的。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拿一份安稳工资也是一种理想,只是,比起每天提心吊胆地做自己喜欢做又怕会失败的事,还是无聊了些。中午,我的同事们已经呼呼地午睡了。办公室里窗帘拉得暗暗的,空调开得凉凉的。我捧着书,怎么都睡不着。我想,我是在蓄势待发呢,还是在蹉跎生命呢?纠结得更加睡不着。二、做饭的所有情节里我最讨厌杀畜牲。真的很恶心。除了切点肉丝、肉丁、肉块、肉条,我是不愿碰活生生的食物的,虽然不是素食主义者,但是我觉得看着它们被杀掉,被处理干净,从一个动物变成一块肉饼,我的心里实在是承受不住,还是买现成的好了。作者在书里提到美国肉鸡的悲惨生活,就是我前几天才看的《食品公司》里的重点。说起来,很难去评论到底是那些肉鸡可怜,还是每天靠吃它们活下来的人可怜。以上,算不算人类学思考?我最喜欢的意大利料理部分,作者只写了一章意大利面,但是写出了意大利人的执着,或者说对食物的信仰。最近我看真人秀,看到意大利人在澳大利亚还在种着自己的食物,保持一大家子丰富聚餐的习惯,感动得要命。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对食物也有自己的信仰,也会在过年的时候忙活一家子的大聚餐,现在都交给饭店了,亲情也淡了。人是他吃的东西造就的,形态也好,性格也好。所以对食物的信仰,是本真的,原始的。让一个学者放弃做学问的,也许就是这种本能的信仰,因为在厨房里可以创造、可以改变、可以学习,可以做很多学院里做不到的事,更接近理想状态。三、至于食物的部分,作者学的是西食,自己也结合点中食经验,但是无论是理念还是套路仍然是西方的。西食的书总是比较好看些,但是借鉴价值不大。我做了3天意大利面,连自己都不要吃了,但是做3天红烧肉,估计还是会受欢迎的。我知道自己有一个中国人的胃,只是比较花心而已。比如说,米饭,永远是我的最爱。虽然家里没有面包会有点心慌,但是一天不吃顿米饭,总觉得难受。达人们纷纷表示,不吃主食是减肥的重要途径。我尝试了一下,2个星期,就生病了。我知道有人靠不吃成功减肥的,我也想相效仿,但是三番五次的失败经历告诉我,吃,不光是满足口欲这么简单,也是让我之所以成为我的重要原因。世界上有多少不吃的人还可以快乐的?至少我做不到。

散发着香味的厨房笔记

在当当下单之前犹豫再三,腰封上各色人等的推荐让人望而却步,真没想到竟是这样一本轻松有趣的好书。晚上在沙发上一口气读完,回味再三,每个故事都像一道好菜,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没有一颗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心,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此外,庄小姐本人长相甜美,另有英俊儒雅的老公一枚,让人好不羡慕。最适合各位厨艺票友观看膜拜,换得会心一笑。

我也想做糕点师傅

带着对作者的崇敬与无尽的佩服,以及目前对烹饪的热度,开始读这本书,前面很认真的读了,还是无尽的崇敬,可是想到自己,不一定有这样的毅力会一直走下去,莫名的有些失落,啊!到了后面就很快的浏览过去了。这事一本好书,值得细细品味,值得每一位对美食,料理感兴趣的人去好好读一下,里面都是精华!

小厨房大学问

很久没有碰到这样一本颇有深度、妙趣横生又极度催生感官享受的好书。庒祖宜给我们呈现了浪漫精致西餐背后艰辛而奇妙的制作过程。学徒成长记也是人生成长记。三十多岁的庄姐姐宛如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好奇又专注地对待这每一个工序:冷盘、热菜、烘焙...还有各种摆盘的方式,要切成什么样,如何累叠。。。其实光看那些菜名就足够让人流口水:覆盆子冰淇淋(亦舒师太小说里的常客)、紫苏红酒烩牛肉。。。再配上插图,忍不住跃跃欲试亲自下厨。其实与其说喜欢书不如说更喜欢庒祖宜这个人:真性情,平和善良,童心未泯。看相片,不算惊艳,倒是有一种温暖人心的美。就像她用心做的菜,越品越有滋味。喜欢她是因为她敢于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追随内心的呼唤。这些天自己也正在挣扎中,跟同学开玩笑好想做一个家庭煮妇,带带孩子炒炒股,美哉美哉~无奈囿于现实苦闷不已啊~关于书,喜欢她说的两点:其一,做饭是一个灵性甚至宗教性的体验。看到这句话后我思索了很久,加上最近在看南师的《圆觉经略说》,里面提到菩萨要出世更要入世去普度众人,且要深入尘世的吃喝拉撒睡的最基本生活中。现在明白其实要想通向高级灵性体验,不是说天天念经打坐,杂务一概不插手就能做到的。相反,道理往往是这样:从生活最基础最本分的地方入手:洗衣做饭带孩子,这些看似繁冗无趣甚至routin的事情我以为才是通向高级境界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把这些事当成小事,放低姿态认真做好做到一定高度之时,修行的状态反而不请自来。佛陀说,修行就是吃饭是吃饭,睡觉是睡觉,心无外物。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办也难办,看个人如何参悟~其二,要吃新鲜的当地当季食物,保持食材的原味是健康的也不会发胖。祖宜说,美国人貌似挺控制饮食的发胖率却高,法国人对着奶油大快朵颐却鲜有胖人,关键在于吃什么。美国的人造奶油、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大行其道,这些加工过的东东其实不是身体需要的,代谢不了就变成脂肪残留下来驻扎在身体中。相反,只有采用新鲜食材、健康烹调的东东能真正对人体有用又不会成为负担。要学会低碳生活、慢生活。当初干爸让妈妈教我学做饭其实里面学问大得很,我只道是增加生活情趣,掌握一门技艺而已。爸爸更是告诉我,做菜简单得很,红烧类清蒸类都有模式,掌握了程序拿来套用就好了。现在想来,还真不能这么瞎糊弄糊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一天三顿是人生存生活的基础,瞎吃对身体不负责任,进而影响方方面面,生活是要严肃认真对待的,那么厨房呢?好吧,是神圣而令人敬畏的地方~

这不是一本人类学书籍么?

书的前几页是好几个人的推荐序,大体都在说作者好勇气,勇敢的选择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了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的资格,说他的书很好看呀,很想一口气读完。然后这本书我读了很久,真的是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的,很慢很慢的读,发现作者根本没有放弃人类学,想来人类学哪能拿得起放得下呀,深入骨髓的毒呀,无论在哪都是田野呀,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开始上厨艺学校到毕业去餐厅做实习生,一路走来在厨房的田野中的所见所闻,都深刻的彰显着人类学的印记,我们能从文中看到他的人类学的思考,他认为文化人类学说穿了只是试着了解一个特定的族群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什么传统的价值观,他们关心什么,流行什么,又烦恼什么。他们如何把自己的身份与的的族群文化做区分,面对大环境的转变他们如何面对。他从旧金山的酵母到了波士顿,一段时间以后,考出来的面包就不再是旧金山味的了,而是波士顿味的这种过程中告诉你本土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他还告诉你“可内乐”作为一种符号在法国出界代表大厨的法式训练与经典传承,这种饮食文化成为标志在法国是怎么形成认同的。他告诉你高级餐厅后厨的各种潜规则,各种菜的制作流程,厨房的政治格局中的无可奈何和文化相对主义评判标准,亲身去体验一个大厨养成的过程,看到社会劳资关系的不平等。非要严格的说,这不是一本严格的人类学书籍,该说是一本个人日记,小品文之类的,因为很多很多人会说田野中不客观的因素太多啊,根本没有任何参考文献啊,没有一个主题啊,可是我还是觉得这个作者是多么好的人类学家啊,他爱上田野,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去探索和思考它,别去追究那个田野中的主位客位的,带着感情呆着关怀进入田野,人类学家可以看到更多,触摸到更多。

美好滋味

最近迷上了这类讲吃穿用度的小说,有时候美食这种东西各人口味不同,若真是好东西吃少了搔心吃多了烧胃,对于女士更是不利于个人形象,看着别人去做去吃,将一样东西升华到文字、注入了精神,外带各人不同的幻想,那滋味比吃到口说中来的更畅快。

这个人类学家很疯狂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学做饭,后来发现错了。读完后,一个感觉,庄祖宜太酷了,换做我肯定不会这么坚决的做出放弃博士转行厨房。另外,这本书的排版有问题,编辑不负责任。

幸好没买

冲着这话看了他:”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但与人类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里面吃的东西还是很吸引的,特别是五颜六色的感觉,本来我就喜欢吃,所以给力四星

厨房

这是吝啬买书的我极罕见买的一本“杂书”。当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老妈不解为何我这个本应该多做“正经事”的年纪却在看这种应该在退休了才来翻阅评赏的书。我想说,首先一个即将拿到人类学博士学位而毅然决然地踏入神秘,圣神的厨房殿堂,从零开始,从学生开始,从学徒开始的念头就足够吸引人,足够让人一探究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纸质都非常切合书的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舒适,清新,精致。第一感觉,和梁文道在推荐序中写到的一样,在读了“完美的代价”,“大厨的养成”,“Beo有机厨房”,“开餐厅不容易”之后,才能体会到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千大洋吃一顿饭,因为这是在高成本,劳动力超密集,倾注了大厨们创意和心血的一餐。所以说,如果想赚大钱,做餐饮生意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2.了解到了很多伟大,有个性, 又想法,或古怪或严肃或随性的大厨们,他们与食物,烹调之间的传奇故事,以及庄祖宜书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充斥着这群“疯子”对美食,对cooking的追求和精益求精。 3.这本书与一般的美食随笔的不同在于,她是出自一个人类学家,一看擅长从人类学家角度看问题的人手中。书中充满着人文情怀,充满着作者自己对现代饮食,对幸福定义,对传统与创新的理解和感悟。这让我明白了,其实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你及一大堆数据,知识点,而是教会你一种看事物的方式,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帮你完善自己一套价值观,世界观,生活馆!

很不错的一本书

一开始被图书的封面所吸引!很温暖,很温馨的感觉!作者通过美食写生活,很真实!但是我感觉书的标题不应该这么起,基本上没有任何与人类学有关的事情!但是总的来说,很喜欢.它也是一本彻底改变居然对美食看法的一本书!自从看完这本书,对美食的热爱空前膨胀!

厨房里的梦想家

即将成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可以为了自己的喜好放弃了博士学位,钻研厨艺,当然,也只有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够毅然做出这些决定,但是她很成功。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整本书,激发了心中的某片小宇宙,满脑都是自己在家里厨房中忙得不亦乐乎的情景。从烤面包,到制作甜点,当然还有炒煎煮炸等等的美好画面。我会有勇气为梦想做出这些吗?未完待续。。。

期待中国的世界名厨

看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管窥一下美食的新天地。所谓“分子美食”,所谓跨界美食,都让我很有兴趣,原来那些大厨都开始这样做饭了,而且这样时尚,难怪现在好多表现美食的大片,因为大餐已经变成了美食时尚达人。我们中国自称是美食大国,我们的美食也确实不错,但为什么,我们就高尚不起来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并且让我们自豪的世界大厨呢?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当然,是给馋人看的书。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连厨房都这么好玩儿。只是美中不足,编辑不尽职,错误不少,让我很气愤!

米其林什么的,从来就是一个梦!

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熟悉的学业,转战只是自己感兴趣却没有任何经验的厨房。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我想从来就是常人不会有的吧!更何况厨房向来都是男人的世界,粗话、体力活到处都是。一般人在生存的沼泽中不断翻腾再翻腾,翻腾到了一天没有了激情,乖乖学会了“循规蹈矩”,最终只愿沉在碌碌无为的人群中不用在动脑子。不说要做米其林大师,那真的是痴人说梦。只是一个从厨艺学校毕业的厨师,一般要经过冷厨、蔬菜台、肉台、酱台、屠宰台、点心台。成为一个副厨级别的厨师没有十几年的沉淀是绝对成不了的。而光一个冷厨晋升的过程中看到的全是心酸苦辣,看到祖宜所描述的可以一次切50公斤的洋葱,把几十公斤的大甜菜叶修成大厨需要的大小。因为常年累月的操作,而且是超时工作12小时;手上布满着刀疤抓热盘子留下的伤疤。姑娘家的,早已怕的走开了吧。但是有人坚持下来了。的确厨师这条路很难走。而像祖宜做过歌手、国中老师、大学助教,还专业学习过厨艺的人来说,觉得人生就应该如此丰富。虽然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能出国学习厨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算苦一点,真的也不算什么。至少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虽然现实一直在嘲笑你说,理想几钱一斤?终有那么一天对嘲笑不在意,对理想无比认真和执着,这样的人一定会成功。看着一直关注的文怡拥有自己的厨艺课堂、欧阳应霁每一本有关美食的新书、殳俏的美食旅行,真的就是好羡慕他们。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描述厨房秘密的事,更多的对于我来说得是一本立志书。鼓励那些为自己梦想向前走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年轻的时候,追求自己梦想没什么不好的!到了中年老气横秋,社会地位固定,思维固化,想有梦想估计也早已步履蹒跚,做个决定犹犹豫豫,要为自己更要为家庭考虑很多。而年轻人很少要考虑到太多家庭责任。套用大厨Nobu给祖宜签名时在扉页上的留言“Aways try your Best”也把此文仅献给那个找无数工作挫败无数的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心怀梦想的小女生厨师

看《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缘起于在优酷看到庄相宜教煮红酒炖牛肉的视频,她将茱莉亚的名菜红酒炖牛肉化繁为简,省去了前一天要腌制,放入烤箱等等复杂又可望不可即的步骤。先煎后炖,煮出来也十分美味,当然,我是按照茱莉亚的食谱放了培根的!如果你当《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普通小女生的厨房日记,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一本大厨养成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的台湾女生,放弃了博士学位,跑去厨艺学厨。本书分成三个部分,前面是讲在厨师学校学厨的故事,第二部分讲的则是在香港星级厨房实习的历程,第三部分则是一些关于食物和厨房的杂文,作者可是拿出人类学文献研究的功夫研究一只厨房铁锅。之前在豆瓣上看到评论说,这本书都点学究气太重。可是读起来全然不觉得,随着庄相宜调皮的笔触,仿佛跟她一起经历了在厨艺学校新鲜有趣的时光,在香港星级厨房一天苦干十个钟头只为了把甜菜叶切得整齐划一。书中有一段记忆特别深刻,里面说有一次庄小姐义务帮一位大厨做助手,去到菲律宾的星级酒店,不知情况的工作人员误以为她是某个大人物,礼遇非常,还让她去冷厨做示范指导。庄小姐切出来的整齐划一的刀工让一众厨师叹为观止佩服不已,殊不知眼前这位庄小姐彼时在香港只是厨房里专门负责切菜的实习生。读书难免用现在的心境去对号入座书中的故事,庄小姐的境遇就像大学生的境况,科班训练,满怀期望的进入一个行业,却面对的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内容,在厨房里工作分工明确,切菜的就一直切菜,煮酱料的就一直煮酱料,至于烹饪创意那只是大厨的事情,而做到大厨至少需要八年时间。可也有人为了梦想,甘愿接受一天十小时,低薪甚至没有薪水的工作。不过都非常非常羡慕庄小姐,起码她走在自己喜欢的路上.sailulu.diandian.com

人活着就是为了吃

一个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类学家,却放弃了论文进入剑桥厨艺学校学习烹饪,毕业后又来到香港,在大饭店的厨房里从学徒工做起,拣菜叶切洋葱,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不止却从不抱怨,这是要有多大的热情,才能有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庄祖宜,这个名字念起来很拗口的女人用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向我们生动还原了这一段令常人咋舌的人生经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了她在剑桥厨艺学校学习的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庄祖宜从一个完全不会做菜的菜鸟,成长成为了一个能够独立创作菜肴的厨师。第二个部分记录了庄祖宜毕业后的实习生活。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一些关于烹饪的杂文和若干菜谱。庄祖宜说,你坐在电脑前面十分钟,很可能一个字都敲不出来,但是你坐在一盆豌豆面前十分钟,你就能得到一盆择好的豌豆。烧饭是一个体力活,就好像练武一样,只要勤学苦练,时间久了功力自然大涨。洗菜择菜虽然繁琐,但却是最有成就感的活计,尤其适合我这种在电脑面前受到打击的伪写手,就好比此时此刻,我只想逃到厨房去,剥出一碗绿油油的毛豆。一个人的成功背后,我们总希望看到些不可告人的苦难经历,我看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如此,就想看看这个姑娘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练就手艺,又是如何在餐厅后场里受苦受累的,真的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在这样的叙述里我能够得到共鸣,知道没有哪个行当是可以轻松混迹的,就好比文字对于作者,锅铲对于厨师,有时候这些最亲近的东西,反而成了最大的难题。但是在这里,我的期望扑了个空,庄祖宜笔下的后场生活,好像时时都充满了满足和欢乐,那些劳累在她身上似乎就不是劳累,而是另一种甜蜜的滋味。不是不累,不说罢了,不是没挨过骂没尝过失败的滋味,不说罢了,生活本已如此艰辛,又何必在文字塑造的另一个空间里重复这苦痛。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加了暖色滤镜的世界。庄祖宜笔下的文字是同龄人中少有的活泼和跳跃,大部分的烹饪书只是教条的灌输各种严肃的理念,内容充实可是趣味不足,但庄的这本书,在专业的同时又有插科打诨夹杂其中,联想到她灿烂的笑容让人读来会心一笑。我想爱吃的人,多半都是这样的热爱生活,也只有爱吃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热爱生活。想要做一个好厨子,首先要当一个好吃货,要对食物抱有永远的热情和好奇心。吃货的嘴巴要够刁,贪吃和好吃的区别就在于此。食材新不新鲜,盐放多了或少了,是不是冒牌货,只要一尝,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吃过一次的菜肴,回家亦能模仿个八九不离十。最好再有一副吃得再多都不会变胖的好体质,那就简直是万事俱备。每一次读这样的书,都惭愧的觉得,自己的厨艺,不过是达到了把所有的食材都弄熟的水平,书里提及的一些香料和食材,有些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但是我就是爱看这些陌生名词的排列,碎柠檬皮拌蒜末与荷兰芹,南瓜面疙瘩培根配鼠尾草,莎巴雍甜酒蛋霜配小饼干,管它好不好吃,好看就够了,看完之后,我还是依然用我的萝卜大白菜烩烩昨天吃剩的五花肉,anyway,自己好才是真的好。文中多次提到了有机厨房,就是只采用新鲜的和当季的食材,通过简单的加工来突显它原始的美味。在很多写厨房的书里都提到过人工饲养的肉鸡的境遇是多么悲惨,这些鸡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快快长大,它们动弹不得的挤在鸡圈里不停的吃饲料,下半身瘫痪在自己的粪便里,生疮腐烂。短短的六个星期,还未完全发育的它们就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送进了屠宰场。光是想想就很不人道,更何况吃进肚子里。可是有机厨房的发展前进并不乐观,对于食材的严格要求导致了菜单上品种的单一,再加上额外开辟土地种植有机蔬菜增加的成本,使得这种健康但是昂贵的饮食方式受到了冷落。文中的有机餐厅Beo虽然叫好但不叫座,最后还是以裁员倒闭收场。我们对食物的要求高吗?其实不高,米其林几星都无所谓,只要别给我们吃漂白粉,福尔马林,三聚氰胺和地沟油,就足够了。

没有快感

一开始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了,翻开了开篇,发现这个人女非常有勇气的放弃了读书去学西餐,正好我在犹豫要不要去西点学校,觉得和她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欢喜的买了回去慢慢翻阅。只能说越看越失望,刚开始还觉得很有新意,后来慢慢觉得作者缺少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在里面,感觉很像平淡的记事,最后完了也不知道她最后到底有什么收获,不如殳俏的看了让人有快感!可以看看

似乎少了点什么

有四星半的话,一定打四星半。同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又重温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赶巧2013年一月的三联生活周刊又出了一份春节美食的合刊。作为一个爱吃而且坚持爱吃几十年如一日的吃货,对本书给予最高评价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吧。可惜可惜,作者也说,人类学家的工作方法是田间共组,是通过一个陌生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给出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评价。关键的关键,是观察者不能参与到被观察者中去,以免自己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对观察对象的研究。然而饮食毕竟是一个和文化千丝万缕混在一起的东西。加上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个吃的文化,中国人爱吃,敢吃,能吃。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把人类学的方法应用到厨房里来呢。所以,前半段,看到的是一个站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背景下的小厨子介绍西餐,后半段,看到的则是一个新晋的西厨介绍各种各样的菜谱。前半段看起来比较有趣,可以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比比,后半段有点过于专业,可能这个时候,连半搭子人类学观察方法也用不上了吧书还是写的很好的,文化冲突交流本来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更何况是好吃好玩的饮食文化呢。

看完还是不会做菜啊

大块文化版权,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引进,文化艺术社出版。花在QQ空间里推荐这本书,说连男同事都很喜欢。看完真心没感觉,就是一厨子博文,虽然图文并茂,而且封面设计很灵,但是共鸣有限。尤其书名里的“人类学家”,真心有点夸张……不过还是准备看下Fresh书系里的另外几本,我觉得这书就是卖给文艺女看的。110417下外公家

厨房永远让我不知疲倦

下午从网上下好这本书,深夜两点钟读完。在读作者经历的同时,我也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是否愿意走她那样的道路,同样学院出身,同样对厨房之事充满持之以恒的热情,同样谈及饮食就兴奋莫名,我在作者身上,就像她当年从另一些作者身上一样,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我想我终究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厨艺的修炼上,即便它不能突破爱好而成为我的职业,那就花上更多的爱,爱得更疯狂。(Ps:网上下载的是纯文字版,这给我留有太多遗憾。先欠下的一星,等找到带插图的版本时,再补上。)

任何梦想都不是简单的旅程,但有美食相伴,再苦也乐在其中吧

看了很多美食的书,菜谱居多,但是还是第一次看到记录餐厅厨房里点点滴滴的,看了着实着迷,让原本就热爱烘焙的我都好想乘着暑假的空隙去学一学料理。我觉得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倒不是书名上的“人类学家”,因为大致书里也没怎么讨论这个,以至于原本对人类学一窍不通的我,看了之后依旧一窍不通。但是这个不影响书里其他精彩的部分,我觉得一切有意思的事情都来源于原本的生活,作者就是有了那么一段在美国剑桥厨艺学校学习的经历,和之后在各类高级餐厅实习的经验才让整本书活灵活现的。想必,这才是整本书最大的卖点吧。从书里让我更加真切的体会到,厨师这个艰辛的行业,下一次去餐厅用餐,看到美味的料理,也可以想象厨房里大厨们忙碌的身影,真的是要好好享用眼前的美食啊。

放弃了才能尝得到的美味!

怀着超级崇拜的心买了这本书,看了这本书,说实话看的时候囤囤内心冲动啊!一个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台湾女孩——即将成为人类学博士的庄祖宜,估计连上帝都没有想到她会带上大厨帽!生命中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职业被她抱着对食物的热爱联系在了一起。她的写作风格相当随意,随意到自己和自己开玩笑,俨然忘记了自己在论文时的绞尽脑汁。对于看书从不动脑的囤囤我来说,字里行间看着透出一股亲切啊~~她莫名其妙的看到“剑桥厨艺学校”的招牌就像着魔一样决定去学的时候,估计也没想到日后有这么多喜欢她的读者正在看着她的文字哈哈大笑~老师也好同学也好世界名厨也好,在她的笔下就像自家邻居一样…活灵活现的…我不禁想说,喂你好歹也是三十好几的人啦~不要闹啦~咳咳!当然书里大部分还是很正经的…其实也不是和人类学完全没联系,吃嘛,永远都是人们第一的话题,菜,也是维系人类关系不可缺的一环呐~都说音乐、绘画艺术神马的是人类沟通的桥梁,其实食物也是哇!语言不通的人们通过食物能够彼此拉近了解,多么河蟹哇~~囤囤也很愿意把北京芝麻烧饼、糖耳朵sweet ear(偷笑)介绍给国际友人呐哈哈~书里还介绍了好多菜的方子~不妨可以试试~生活不要钻牛角尖,回头看看反而是一片草原呐~!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读后感

书的第一部分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短小的篇章都是一道可口小菜,看得我满满都是食欲。庄祖宜从菜鸟成为优秀毕业生可不容易,她的“田野调查笔记”写满了学厨苦乐。第二部分是她毕业后的实习期,让我们这些只晓得吃的食客得以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原来这份工作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原来厨师是那么辛苦又寂寞的。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极有可能连续七、八年只在同一岗位重复同一件事——摘菜叶,或者剖鱼,或者调酱……庄祖宜从冷台开始,日复一日拣叶子、切蔬菜丁,练就了一身切丁绝技,却不能去热台做真正的煎煮工作。实际上,厨房里除了主厨谁都没机会从头到尾做完一盘菜,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从此以后,我再去餐厅吃饭一定连装饰用的胡萝卜、西兰花都吃掉,以示对厨房里那个年复一年只能雕刻蔬菜的厨师的尊重。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庄祖宜的美食杂谈,有评论、食谱,也有技术性的知识文章。读起来不如前面的内容活泼,却多少能看到她身上残留的学术影子。更多详情可留意南方阅读盛典,更多好书推荐。

书斋以外的可能性

想当初听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心就奇痒难抓,人类学家是我最景仰的工种之一,而厨房,则是人类学家们根本没什么时间去的地方。当人类学家遇见厨房后的故事,岂不十分奇妙?可惜当时大陆还没有出版这本书,于是我只能把它记在小本子上,然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看到卓越里有货了,立即毫不犹豫地抢了一本。迫不及待地翻了几十页,不禁有些失望,原来所谓的“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不过是一个人类学女博士候选人在写论文之际突然变了节专攻厨艺后记下的厨房笔记。作者庄祖宜很小女人的感觉,文笔虽清新流畅,但也并不惊艳,相比之下,这本书前面的几篇推荐序更要夺目一些。我合上书愤愤地想,这些写序的家伙们一定是暗自艳羡庄祖宜全然置学术于不顾,而是跑到厨房——这个和书斋氛围迥然相异的地方卷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勇气,否则哪会下这般气力推荐。我承认这勇气的确可嘉,但因此就过度地赞扬未免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感情色彩,不够中肯;另外书名的气势也有些言过其实,人类学家和一个半成品的博士学位,差得忒远。或许我想看的是《厨房机密档案》(by安东尼.波顿)或是那个真人秀节目《地狱厨房》吧,当然,这也是从这本书里才知晓的。上周认认真真地读这本书,思想感情却发生了变化。纵观全书脉络,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硕士,好不容易挨到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候选人的博士论文阶段,居然只凭着平时小打小闹缓、解情绪的做菜兴趣,突然被待租房子附近的一间“剑桥厨艺学校”引诱得灵魂出窍,加上两本厨艺大师自传的感召,就胆敢与之前数十年的学术生涯恩断义绝,矢志投身厨艺事业。经过十个月在厨房的魔鬼训练下跌打滚爬混得伤痕累累、神经过敏,终于荣耀地戴上小厨师之高帽,之后去香港找工作却屡受挫折(皆因“之前十几年教学研究与翻译的资历和做菜连个边都沾不上”),后来还是在厨艺老师的推荐下来到国际级的大餐厅里实习,实习从早上9点到晚上11点,没有薪水,主攻摘菜叶削皮切丁,还自觉十分幸运。后来终于到朋友的餐厅里工作,貌似步入正轨,没想到好景不长,餐厅没多久就因惨淡经营而被迫结业。后来她就把家里的灶台当成了高级餐厅的厨房,细心整理出不少精美的菜谱。虽然书中的重点是食物以及厨房里的秘密,但这个穿插在其中的过程实在让人难以略过,竟成了我读书的重点之一。虽然我不能完全否认这本书多少也使我对西式烹调产生些朦朦胧胧的冲动想法,有时也让我怀疑自己味蕾是不是有可能在某些情形下绽放得更加充分,但倘若我对西式烹调更感兴趣一点,能够读得懂那些五星级餐厅的各种奇妙的食材与菜系,这本书对我的意义肯定会更为重大。除去对上流社会餐厅厨房的初级探秘,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庄祖宜亲身实证了背叛学院派学术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其实接受过的学术训练不可能完全被抛弃,只是以其它非学院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做个摘菜叶的博士也没什么可耻,反而创造了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情趣。我从书中不仅窥见了我们在学术深渊中狼狈挣扎的细节竟有万分惊人的相似,而且收获了在人生旅途中另辟蹊径的灵感与“30's the new 20's”的乐观,更加更加不怀疑自己想去先锋做个搬运工的想法有多么荒谬。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每一本书都可能指引你发现人生之全新的可能,读的越多,可能性则越趋于无限。庄祖宜现在在做什么,我很好奇。可惜她的博客目前在国内登不上。最后最后要说的是,这本书装帧得十分美丽。封面设计了一处有趣的触感,而书中的艳丽缤纷的照片更是让人欲罢不能。

厨房是们大学问

我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书里介绍了很多别人不曾介绍过的思想加上点红枣更好吃http://www.shunteng360.com红枣可以美容养颜,顺藤网-亚洲最具影响力品牌红枣加工集团我觉得这本书是不错的,书里介绍了很多别人不曾介绍过的思想加上点红枣更好吃http://www.shunteng360.com红枣可以美容养颜,顺藤网-亚洲最具影响力品牌红枣加工集团

华丽地转身——从不见天日的无力感到充实又幸福的女人

很早前看到书评,一下子就激起好奇心,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有如此勇气,放弃那充满光环的博士头衔,投身厨艺的世界追求梦想,利索地完成人生转变。漫漫的攻读之路上,不知有多少人在中途想要放弃,此中艰辛恐怕只有当局者才能有所体会,作者也说曾梦到死亡,当时心里唯一的安慰是——如果死了就不用写论文了!“大部分人,或大部分人身边的亲友,都会跟苦主说:已经念到这个地步了,千万不要放弃,要继续往前走。于是我们继续迎着风雪踽踽前行。”作者的一次搬家找房,巧遇剑桥厨艺学校,望着教室里做笔记的白衣白帽学生和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让她感到如同临死的人看到了光,于是她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抛开毫无成就感的论文写作,进入厨艺学校开始她充实又幸福的烹饪生涯,华丽丽地转身——“身后漆黑的长廊充满了现实的压力与苦恼,眼前的世界奇幻美好”,那原本用来安抚做学术研究过程中焦虑情绪的煎煮炒炸,终于成为她满足感幸福感的源泉,尽管过程中需要承受各种磨练。作者何其幸运,遇到了真正热爱的事情,得到了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记得她妈妈说,“论文写不完当然很可惜,但快乐是最重要的”,还要资助学厨费用,这妈当得简直无敌,偶像。作者是快乐的,书中有她的照片张张都是笑得那么开心,令人感动。当然那毕竟是美国,追逐自己的梦想远比为了光宗耀祖读学位来得重要。生活里没接触过顶级餐厅的厨房和厨师,全部印象来着于偶尔翻看时尚杂志介绍菜品时胖胖的大厨微笑地拿出得意的作品。可爱的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她放弃博士论文后入厨学艺到餐厅实习,到参与新餐厅工作等过程中的种种趣事,满足了我无限八卦的那颗心。那些精致菜品的图片及说明也勾起我的食欲,就想立刻起身找家餐厅。“美国面包师傅彼得.仁赫特在他的食谱的前言里说,他认为动手做美丽又好吃的东西是一件非常有灵性,近乎宗教性的经验,就算你说不出道理也没想太多,在一切从头做起的烹饪过程中也常能感受到与大自然连接的满足和性灵升华。”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应该也有类似的效果,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找寻自己人生召唤的原因。此外,书的装帧很好,让人有拿起来读下去的欲望。给图书馆荐购了这本书,一直有人借阅,今天刚刚读到,在充满对美食的丰富想象和对作者无比羡慕中度过了一下午美好时光。

只要是作者用心写的书,开卷就有益

忘记了在那里看见的题目的话“只要是作者用心写的书,开卷就有益”。近来心情浮躁,总是静不下来,周六给自己放了一假,躲到茶室里,想找本休闲的书仍自己安静下来。信手从书架上拿了这本老婆不知何时买的书。以为是像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系列一样,是描写美食、美景、慢生活的休闲散文。不想看了进去,还真的有“人类学”的感觉。作者的文字平实,写的都是作为厨师学习、实习和体验的经历,有苦有乐。让人了解那高档菜馆里的天价菜品其实如此物有所值。忽然想起了一个词“味道”,体验味觉的过程,也能入道。生活是一种修行,去修行味道,不去厨房恐难得其法。连日来的烦躁,实则是不得其法,不知从何入手,其实路在脚下,从当下做起即可。开卷有益,生活工作中只要用心去做的事情,就一定有回报。想到这,顿觉一丝清爽,两腮生津。想起几天前在微薄上读到的“泡茶的最高境界其实是煮茶”,于是就着已泡了几泡的菊普,又抓了一把上午的铁观音茶底,扔进了茶壶开煮。煮了几分钟,出水,茶汤清冽,色彩明亮,然口感极不佳。哈哈,生活就是如此。不是每次尝试都有回报!

美食的学问也很大

书里描绘的生活状态是很多女生都向往的,没有压力,依照自己的喜好学习和工作。看过此书不光被作者诙谐的文笔吸引,而且书里在讲述其美食求学的经历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专业美食的icon和recipe,非常实用。原来以前去各个地方吃过的美食的制作工艺如此复杂。

出得厅堂,入了厨房------评《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一花一世界,隔行如隔山,各行当都有自己的秘辛,各行业都自成江湖。 这是我读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后的感受。前天上王府井办事,顺道儿拐进了王府井书店,买了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知道这本书,是从豆瓣上。会买这本书,却首先是因为它的装帧非常独特,封面设计很有巧思:以人们在温暖的灯光下忙碌的画面为背景,把书名设计在一张菜市场的小票儿上,既符合本书的主题,又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眼球。写这本书的是一个台湾小美女,庄祖宜。她本来都快拿下人类学博士学位了,却忽然对厨艺情有独钟。于是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马上就要到手的学位(好可惜,换了是我,一定会咬住牙先把学位拿到再说),改投在烹饪学校门下,从零学起当起了小厨师。这本书,就是集结她几年来同名博客的佳作,编辑而成的,细述了她在烹饪学校的学艺经历,以及毕业后在香港知名餐厅做实习生的所见所闻。以前也看过谈美食的书,如梅子的、韩姐的,虽然对我等厨房门外汉来说,她们的厨艺已经惊为天人了,但毕竟都是厨艺业余爱好者。这庄祖宜却是专业厨师,而且是准人类学博士转行做的厨师,她笔下的厨房,俨然是一个江湖,餐厅与后厨,一门之隔,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她就带领我们一窥门内究竟。刀锋和砧板要“象教堂一样”!入得厨门,先得从切菜学起,专业的厨师,就好比江湖上的刀客,每人都自备一套称手的刀,然后由如何正确磨刀开始学起,到切片切丝切丁,务求姿势正确,技法娴熟,整齐划一!且切完东西后,要保持刀锋和砧板“象教堂一样,永远窗明几净”!把刀工当作艺术来追求,把厨房当作教堂来膜拜。面包师傅都是疯子真正的厨艺追求者,是不屑于吃作酵母粉做的面包的,而要吃传统的欧式面包,是用水果发酵养成的天然酵母面种来发面做成的,有硬脆的外皮和蓬松湿濡的内瓤。这天然酵母面种,也跟我们中华料理的卤肉老汤似的,可以一用再用,而且越老越有味道,所以,有面包师傅在大地震时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屋里,抢救他心爱的老面团。烤面包看似简单,里面的门道也不少,用什么面,什么锅,多少水,怎么揉,都有讲究,对于一个热爱厨房的人来说,新烤出来的面包堪比一件艺术品,让人直想摆一放大镜下欣赏,至于真正享用到刚刚出炉的面包,“配上一小碟橄榄油和烤大蒜、一盘新鲜蔬菜色拉、一碗南瓜浓汤,皇帝也没有我吃得好!”厨房里也有流行我们外行人看起来,厨师全都一个样:白帽子,白上衣,白围裙,可是在厨界,他们会悄悄流行将白色帽子换成素色三角头巾,我们外行人觉得菜嘛,切得粗细一致就很不容易了,其实在厨界,他们从一个厨师是用“雪纺切”还是“拉切法”,可以辨别他是否跟上了潮流!厨师也有江湖厨房好比江湖,大厨是武林盟主,谁的动作慢了,他动辄喝骂,威风凛凛。各个工作台的负责人是各门派掌门人,武当少林不一而足,共同襄助盟主。一二三级厨师在各工作台洗切煎炒,最辛苦,只望自己技艺日渐成熟,有朝一日坐上盟主宝座。江湖上当然少不了门派之争,在餐饮世界,也有自然派与“米其林”星级的精致派之分,继fusion无国界混搭风之后,近日,江湖上又涌现出高科技的“分子美食”,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啊。

与人类学家关系不太大的美食、美好生活故事

这本书的一个噱头即是标题党,有一个唯美且富有深意的标题,当然文章的内容,对于很多喜爱做菜的人而言,应该会有很多借鉴之处,大概读了3/4,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主要可能不是个人喜欢的类型,对于好友推荐和豆瓣评分还不错的书,略显失望,有炒作之嫌,不过书中最大的优点还是很能勾起人类的食欲。作者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而转去学做菜,勇气可嘉,但同时也不得不印证了《异类》里提到的观点,起点就不同,很多时候还是由物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回到书中内容,更适合对菜品感兴趣的人阅读,这本书可能更多的是希望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勇于放弃一些很难舍弃的东西,放弃那些束缚自己,会痛苦却又舍不得放弃的任何事,为了梦想前行,也将不枉此生,不仅要学会做好的菜品,还要真正会品尝美味,那才是生活吧。

如无法与人相拥,至少饱餐而卧……

“无法捱到要死,病好要别离,能扶着看天地,没有福嬉戏……”千嬅的声音不断轮回般在耳边响着,是她的《同病相爱》。因为我的眼正红肿莫名,光好靠着歌声应景。四天了,感染的右眼闪动着狼人般的血红之眸,红丝满布且肿胀异常。整个周末几乎都窝在房间中,除了眼肿,还不是从后脑右侧传来阵痛,仿佛大脑皮层忽地被一双手当成废纸一般揉成一团尔后再摊开的阵痛……吃了止痛药那双手仍揉搓依旧。手机已死,短信无踪,或许病中的自己过于依赖,企图闯进他人的生活当中,最终触礁而终。原来在他人心中,他的生活和我的生活是两个人的生活,病重乞怜的关怀与慰问是试图侵占他人生活的行为。其实终究,我并非在他人的生活中而已。其实并没有可以去想阅读这书,因为钝痛与眼肿令我毫无食欲可言。仅仅随手从新购的书叠中取来,将就靠在床上有的无的随便翻翻,然而却一下欲罢不能。直至天色微亮,终于一口气读完。一高学历女子弃文从厨的手记,先是佩服其魄力和胆识,同时也觉得,人生无常。很好,一晚随着一篇篇日志式的文字,小小尝试了一厨师之辛酸路。最后竟然饥肠辘辘,起身下了一个小碗伊面伴着葱段和蒜蓉辣椒酱吞下,然后大字状摊躺床上。耳边依旧是千嬅的歌声,当中夹杂窗外不知名小鸟的晨鸣,天亮了。睡吧,如无法与人相拥,至少饱餐而卧,我的生活还是我的生活……

生活需要精致美食的调剂!!

两天时间啃完了这本书,因为内容很吸引我,对于食物的做法和餐厅精致菜肴背后的艰辛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再加上作者对自己在厨艺世界经历的娓娓道来,轻松幽默的讲解,让我仿佛自己也身临其中。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在剑桥厨艺学校学习,在酒店餐厅实习和自己的一些感悟,很喜欢作者在最后一章里介绍的一些菜和作料的做法~~~让我很有要自己试一试的欲望~~~作者在书里提到美食界大热的”分子美食“也让我对于大厨们追求美食最高境界刮目相看!因为本为四川人,看到作者对川菜的描述着实很赞同,并让我这个地地道道从小吃川菜长大的孩子有了一点点愧疚感~~文中大意是说:在很多不喜欢川菜的人看来,川菜只有辣味,其实相比较于广西、贵州等地来说,川菜的辣就不那么明显了 ,它们更加偏爱腌制和干辣椒,其辣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经过腌制的辣椒咸酸微辣,泡椒味;泡椒和葱姜蒜一起炒就是“鱼香”;干辣椒和花椒一起是麻辣;干辣椒和花椒冒烟炝炒为。。。(原谅我忘了是什么了!!!);除此之外还有酸辣,怪味......精辟!~的确,川菜很美味~~通过这本书对世界很多地方的美食,特别是法国美食的介绍,我觉得我应该抛弃成见,勇敢尝试一些觉得匪夷所思的事物(比如文中的酱油菠萝??!!),并做到不挑食,像美女作者一样燃烧起对事物的热情,特别是蔬菜!(因为看到书里面最后一章美女作者做的凉拌蔬菜真是口水长流!!!)总体来说,还是很推荐的!!~~

纠错

2013年第二版p.30,“部博客”应为“博客”p.104,“彩用”应为“采用”p.153,“彩用”应为“采用”p.243,“切、面条”应为“、切面条”p.244,“詹姆·斯毕尔德奖”应为“詹姆斯·毕尔德奖”

【一些摘录】

人类学原是盛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讲究进入田野,想方设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他们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的脑子去思考去感觉。然后他必须跳出来,回复自己的学者身分,再把之前一切体会一切经历化成研究题材。这一跳甚是关键,有人移情移得过火,到了彼岸之后乐而忘返。于是才有变成了北美印地安巫师的人类学家,用西西里方言在街上收保护费的人类学家。【鸡肉】出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廉价肉鸡。这些鸡只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快快长大,牠们动弹不得的挤在鸡圈里拚命的吃饲料,胸脯不成比例的肥大导致双脚无力,不良于行,往往半身瘫痪在自己的粪便里,很容易生烂疮。好在牠们悲惨的一生并不长,短短六个星期,还没正式发育就可以长成四磅重,准备进屠宰场。前往屠宰场的路程中,十几只鸡塞进一个小笼子,惊惶失措之余,牠们互相啃啄,原本没病的也染了病。最后上到市面的鸡肉,依2006年当季的消费者调查,高达83%含沙门氏杆菌或唾液弯曲杆菌,不小心吃进肚子里,轻则腹泻,重可致命。「有机认证」的鸡只只不过吃的是有机饲料,在生活环境和饲养方式上与一般的肉鸡不见得有太大的差异。美国农业部规定,标明「有机」的鸡只必须有机会「接触青草地」(accesstoopenpasture),所以有机鸡农多半会在饲料厂的旁边开一个小门,门外有青草蓝天。但鸡毕竟不是那么有智慧的动物,看到成千上万的同伴们都乖乖的在鸡圈里吃饲料,哪里会特立独行的穿越众鸡,跨过小门去享受青草蓝天呢?为了确保卫生,她千叮咛万嘱咐以下几点:1.买回家的鸡肉若不立即烹煮,必须摆在冰箱的最下层,以免汁水细菌感染到其它的食物。2.接触过生鸡的双手,刀具和桌面都得彻底清洁杀菌。3.鸡肉一定要烹煮至全熟,内部温度至少达摄氏70°(华氏160°),以确保细菌无法存活。【饼干】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饼干和童年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乎每个妈妈不管会不会做菜都会烤饼干,而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帮妈妈切饼干或偷吃生面团的经验。放学后一杯冰牛奶配一块饼干是他们童年幸福的记忆(我放学后通常是买一包盐酥鸡或一碗蚵仔面线)。总之在我同学的眼里看来,没烤过饼干简直就像被褫夺童年一样,甚至连人格都受到质疑。记得几年前希拉里曾在受访时说过:「我不是那种待在家里烤饼干的女人。」这一说引起轩然大波,有人为她的勇气喝采,有人批评她歧视贤妻良母型的女性。没想到我和希拉里一样,不知不觉间透过饼干发表了一番「政治性」言论!【面包】传统欧式面包与一般面包制作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酵母的应用。一般面包用的是二十世纪才开始以化学方式生产的酵母粉,传统面包用的则是透过水果发酵养成的天然酵母面种。面种一旦养成等于可以生生不息,每次烤面包只要取其中一部分来发面,剩下的则定时喂养面粉和水。面种的年纪越大,味道越丰盈,而且每一团的味道都独一无二。黛柏拉说,1906年旧金山发生大地震当时,一家面包店的师傅冒险冲进失火的仓储,为的就是抢救他悉心培育的老面种,这团面种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还活着,是旧金山出了名的祖师级酸面(sourdough)。【分子美食】分子美食讲究把科学实验的精神带入厨房,烹饪的过程中往往使用精密仪器来创造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口感,比如用离心旋转器提炼精纯无杂质的蔬果汁液,或是用液态氢急速冷冻烟熏的气味等等。最后气体变成固体,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泡沫,大举推翻常态以挑战感官。分子美食学的仰慕者很多,但也有不少人批评它纯为噱头。【意大利面】她随后解释「AlDente」的重要性:面必须煮到没有生面粉的味道,但又不软烂,那个咬起来弹牙的熟度稍纵即逝,唯一掌控的方法就是试吃。说着说着她把光溜溜的手伸进滚沸的锅中,掏出一条面送入嘴里……「大概还要两分钟。」看得我们目瞪口呆。亚历珊卓接着告诉我们,煮好的面调了酱一定要马上吃,稍等一下口感与温湿度就不对了。在她位于皮蒙特的祖传餐厅里,就算一整桌客人都点一样的面,她也顶多一次煮三、四份,每做好一盘送上一盘,而且规定客人要马上吃,千万不可以等全桌的面到齐了才开动。如果客人反对,她会建议他们不要点面。他解释一般的餐厅为了方便省时,都事先把面条煮了半熟,有人点菜再煮个几分钟,口感当然打折扣。说来也难怪,亚历珊卓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皮蒙特地区,那里不只是大名鼎鼎的巴洛罗红酒与白松露的家乡,也是国际慢食运动的发源地。慢食运动抵制全球化市场下制式的快餐文化,致力保护与推广每个地区特有的农产作物与饮食传统。他们认为所有的食品只有用最传统自然的制造方式才能保证质量,也只有当地盛产的季节最新鲜美味,所以只要支持在地饮食,跟着季节走,人们不但吃的好,吃的健康,也能保护本地的环境、经济与传统文化,一举数得。这种慢食精神在皮蒙特地区早已贵为民间信仰,推广多年下来也贯彻意大利全国大小城镇。【高汤】最具代表性的中式清汤是川菜系里的宴客名菜——开水白菜。名为「开水」是因为汤清如水,但其实这汤是由老母鸡、老母鸭、云南火腿、排骨与干贝熬成的上汤,再用炖烂的鸡鸭胸肉打成茸,回锅过滤而成的。白菜心汆烫漂凉后漂浮于「开水」间,呈盘时汤清菜白,与一般川菜的红油重辣相形对比,用来宴客不知是显示主人的内敛还是幽默,「不好意思,今天没准备什么,只有开水烫点白菜……」动物骨头和关节处充满了胶原蛋白,遇热久煮会溶解,汤冷却后把油撇清成果冻状,就是高汤。每个工作台下面的小抽屉都是独立小冰箱,放好了切好的配料,节省时间,还保鲜。白松露菌(Tuber magnatum or white truffle)野生植物菌类,近似东菇、牛肝菌之类,产于意大利,被世人抬举,只出现于拍卖会及传媒头条新闻。 由于珍贵,有白色钻石之称。白松露菌是食物的调味料,要生吃,免煮,因为最有用的是白松露菌的香甜味,似蒜头的浓郁香味,遇火会走味。白松露菌于1950年首次被发现,之后更成为宴会中的佳肴。寻找松露过程中,意大利人会利用“寻松狗”凭气味找出松露踪迹,然后再作挖掘。法国人则爱用“寻松猪”,并且指定是公猪,因为黑松露发出的气味近似母猪发情,可惜“寻松猪”的职业道德不高,常借工作之便偷嘴,故近年法国人也转用“寻松狗”代劳。“理想的炖肉鲜嫩多汁,内部呈淡淡的粉红色,Harold McGee 解释说这是因为小火均匀受热的状态下「肌红蛋白」(myoglobin) 不受破坏流失的独特现象。马来西亚华人娘惹菜,澳门葡国菜,美国德州墨西哥菜,都是fusion的经典。【米其林】三星:值得专程到访。餐饮水平与装潢和服务的质量都出类拔萃,价格不菲,通常不宜带小孩。二星:值得为此绕道而行。一流质量,价格不菲。一星:如果顺路不可不试。餐饮高水平,环境舒适,可高档可平价。

有滋有味

看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自我反省,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尝一尝这个世界的细节,以及如何把这些都用多通感的文字来表达。一、前言篇1、做自己喜欢的!“这和写博士论文时的我差别多大啊!几个月前我埋首与论文搏斗,呕心沥血口干舌燥,几乎每写一个句子必须喝一杯水,每十分钟跑一次厕所。此外我头痛、眼睛痛、背痛、肚子痛,头顶还生了一小丛白发,夜晚常做噩梦,盗汗心悸。”“以前我早上总是起不了床,想到论文就有一种见不得天日的无力感。现在天一亮就能起身煮咖啡、做早餐,恨不得时间多一点,因为有那么多东西要学!我自己猛K饮食文化史、食品化学、美食评论、大厨传记⋯⋯”这种状态的描述对于面临人生选择的我来说,不惮是一种告诫和警示。还记得“the secret”中说的,“Feel Good”的状态下你才是真正处于和你心中所求目标一致的状态,让自然的情感体验来导航你的行为和选择吧。2、反省,然后内化人类学说穿了只是去试着了解一个特定的族群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有什么传统的价值观?他们关心什么、流行什么、又烦恼什么?他们如何把自己的身份与其他族群文化做区分?面对大环境的转变,他们如何应对?要真正了解一个族群的生活习惯、价值思考与内在逻辑,唯一的方法就是长期亲身融入。一边参与、留意,一边不时反思某些活动对自己言行的改变。“在自己学习过程中言行思考转化的反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是一个也可以适用于我们日常所有工作学习的。比如发现自己最近在用什么词、什么表情,什么新闻对人们的什么观念产生了改变。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可以学习人类学家,做“田野笔记”,记录新鲜的、或看似不太合理的事物,因为日久则习惯成自然,很多就见怪不怪,甚至看不到了。3、饮食文化是“介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经过祖宜之笔,才去细细看这烹饪过程中的每一种烧法、佐料、酱汁、原料等等,如此厚重的人类文明史。从大自然的土壤去寻找,组合搭配,赋予意义。还记得《趣味生活史》里关于“玉米”这个作物如何被培养起来的描述,从来没有想过在什么机缘之下人类认识并培育出了玉米。二、厨艺学校篇各种学问1、julie洋洋洒洒花了12页来解释做蛋卷的技巧,鸡蛋甚至是整整一册书的主题。2、做派皮,要考虑到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反应。3、“Artisan Bakery”,欧式手工面包,用透过水果发酵养成的天然酵母面种,而不是以化学方式生产的酵母粉。天然酵母面种一旦养成就可以生生不息,每次烤面包只取其中一部分来发面,剩下的定时喂养面粉和水。面种年纪越大,味道越丰盈,每一团的味道都独一无二。4、食鸡的文明,一张大海报,上半部是一排毛色、品种不同,有公有母的活鸡图片,下半部是一排拔了毛、没头没脚,由小春鸡到老母鸡,依年岁体重分等的待烹全鸡。5、cookie,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饼干和童年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人小时候都有帮妈妈切饼干或偷吃生面团的经验。放学后一杯冰牛奶配一块饼干使他们童年幸福的记忆,就像我们通常放学后买一包盐酥鸡或一盒臭豆腐。6、分子美食,烹饪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来创造前所未有的视觉与口感。比如用离心旋转器提炼精纯无杂质的蔬菜汁,或用液态氢急速冷冻烟熏的气味。液体变固体,固体变成液体,液体变成泡沫的推翻常态来挑战感官。7、意大利人的固执,“煮面要用大量的水,越多越好,随时保持滚烫”、“下面前,水里要加盐,大量的盐,让煮面的水像海水一样咸”、“面必须煮到没有生面粉的味道,但又不软烂,那个咬起来弹牙的熟度稍纵即逝,唯一掌控的方法就是试吃‘Al Dente’”8、“国际慢食运动'保护和推广每个地区特有的农产作物与饮食传统,用最传统自然的制造方式才能保证质量,也只有当地盛产的季节最新鲜美味。”支持当地美食“”跟着季节走“9、可内乐(quenelle)--高贵的椭圆形,是一种符号,代表大厨的法式训练与经典传承。10、法式清汤--Consomme;中式名菜--开水白菜。精华过程在“净化”,绞碎半磅牛肉与西红柿,加上四个蛋白与碎蛋壳,调成一碗令人作呕的粘稠肉糊,倒入之前熬煮的高汤。用打蛋器不断搅拌汤水,十五分钟后高汤终于煮开,停止搅拌,忽的看见肉末与碎蛋壳开始冲至汤水表层,粘满了不知哪儿来的灰色残渣,越滚越厚,然后就像摩西分割红海一样,忽然从中裂开。精纯可口,但当今世上很少有餐厅提供真正的法式清汤了,毕竟有多少厨师愿意花这种时间,又有多少人懂得欣赏一碗清汤呢?11、“欧亚菜”(Euro-Asian)。Roy's餐厅的招牌寿司:内含雪蟹、酪梨、芦笋,上面一层火焰轻炙的松阪牛肉,配上小豆苗、蒜酥、松露油。两种酱汁分别是芝麻味增与鳗鱼酱油。大师谈起前一晚设计的新菜,解释的极为详尽,几乎每一个烹调环节与食材切割的形状都没有错过。12、Are you more of a sweet or savory person?甜or咸,甜的人看到血就作呕,咸的人觉得做蛋糕就像要他把一团打结的线解开一样麻烦。甜点有别于鸡鸭鱼肉蔬果面饭,所需材料的比例和烘烤稳定讲究精确,不是可以边做边尝、随时修改的。一旦把泡芙、千层派、蛋糕送进烤箱,接下来能做的就是盯紧箱门,祈祷面团或面糊能顺利蓬起来,千万不要歪斜坍陷。三、厨房实习见识顶级的厨房、餐厅和厨师,这些厨师的性格和经历极大影响了食物的风格和感受,形成了一组组传奇、创造了一次次突破和丰富性。1、Nobu,“用墨西哥特产的jalapeño青辣椒调味,也擅长做中南美式的柑橘渍生鱼,更常以辛香的蔬果莎莎酱搭配肉类和海鲜,整个味觉体系偏于大胆明亮,为日式料理增添了一股新大陆的奔放。”喜欢这段文字,颜色、地理、物质的名字,让我对“味觉”做了无限遐想。也让我看到了一片很大的空间。2、几位资深厨师们身手矫健,速度与精准让我看到目瞪口呆。摆盘之余顺口说,“这道菜你知道吧?就是Nobu第一本食谱第XX页的某某经典!"——如此用功,让我吓了一跳。厨艺真的是一件磨人的事情,因为喜爱而投入,因为投入而熟练,因为熟练而游刃有余,因为游刃有余而更充满乐趣和淡定。用功、练习、积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坚毅信仰和浑厚功底。3、切菜这种事,一旦上手就有一种禅坐入定的感觉,可以什么都不想,落得清净。什么也不说了,继续切吧4、Fine dining,最最顶级与精致的料理,光是食材之精美,做工之繁复,分工之细腻,就让一般餐厅望尘莫及。将甜菜逐一修剪为指尖大小,而且务必配合经脉纹路以求逼真。我整晚一个人在角落里修剪叶子,都快闷爆了。我对着玻璃顾影自怜,心想付钱的大爷们在享受这道前菜时,哪里会怜惜我付出的青春?高级法式厨房的编制在传统上称为”部队“(brigade)。冷厨、蔬菜台、鱼台、肉台、酱台、屠宰台、点心台。每个台由一群被分成三个等级的学徒组成,学徒们听从各台领班,再往上有助理副大厨、副大厨、行政副总厨,以及仰之弥高的行政总厨。在部队编制里,只有大厨能享受创作乐趣,味觉与美感的设计师,调配口感的层次与色泽布局;底下的人则是听命行事的工匠,务求精准,没有挥洒的空间。这一段经历有点骇人,想到这些年轻厨师们的“青春”就有点心痛,不过可能也是必经阶段吧,1000小时的训练时间不是白干的。5、真空烹调的好处在于它能让肉类在温和的状态下达到理想熟度,肌肉组织完全不会因接触高温而收缩,所以异常软嫩,而且里外受热均匀。这真是人类的智慧。6、白松露一阵浓郁的气息,直冲鼻腔后端脑勺前叶,闻起来有点像烤大蒜和帕马森奶酪,又有点像味增和酱油,类似那种介于发酵和腐败之间难以言喻的芬芳。气息浓郁却低调,最好选择有大地气息且口味圆润的食材来组合,如南瓜、马铃薯、菜花、栗子等。7、女大厨Patricia在湿窄的走道间穿梭自如,很有婆婆妈妈的风范。东闻闻西摸摸,好像在这里买了一辈子菜。看到几尾银光闪耀的新鲜鱼,当下决定放弃原本菜单上已设计好的烟熏剑鱼,用橙汁与辣椒微腌——以果汁的酸性在无热的状态下“煮熟"鱼肉,再配上茴香薄皮增加清脆的口感。当代厨艺界想象力的解放,食材的选取放眼四海。爽快的感觉——香料大把抓、姜不用去皮、西红柿和红椒切大块也不太讲究工整,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香料蔬菜的残枝皮梗都丢入高汤或酱料里一起炖煮增味,没有丝毫浪费,一切以味道好为准则。

一口氣讀完了

忽然剛才讀到倒數第三篇時想寫出的讀后感全消失了!只揀回一點點:國外,甚至香港都玩膩了的fusion概念在北京依然賣著,往往會講兩句鳥語、認識兩個時尚雜誌編輯就敢叫賣了.PS,美國人啊,你糟蹋了多少好吃的,還禍害了現今好多中國人的判斷標準.

来自此书作者和人类学有关的一篇——廚師的土著化August 17, 2010

(原文刊登於聯合報8/17/2010名人堂專欄) 文化人類學裡常提到一個「土著化」(going native)的概念,乍聽之下可能會聯想到一個城裡人穿起丁字褲,繞著營火舞蹈的畫面。其實在全球化席捲之下的當代,人類學的研究對象早已非一般人印象中那般原始,而所謂土著化指的也不過就是外來人在進入一個不熟悉領域後的融入過程。 有別於理性的分析思考,土著化往往是在潛移默化的狀況下發生的,直到有一天驚覺,以前認為彆扭不合理的事物忽然變得很順手,甚至理所當然,而且可以用當地人的邏輯做判斷。這個過程我想大部分曾離鄉背井或當兵從軍,甚至投入新行業的人都多少能體會。 我自從由人類學研究生變為廚師之後,第一次有這種感覺是在餐廳裡工作切到手。那天因為工作量大,在壓力與自尊心的驅使下,我展開了超乎尋常的切菜速度,結果一閃神差點剁掉一截食指尖。鮮血直流之際我根本來不及感到疼痛,只擔心被罵笨拙,也怕工作會做不完。沒想到,那些原本不太理我的廚師們竟一個個前來檢視我的傷口,包紮止血和揶揄恥笑之間流露出前所未見的溫情,並紛紛向我展示起他們的刀疤,讓我也不禁對那夠深夠大的傷口升起一股得意自豪。這讓我想起人類學大師Clifford Geertz當年在峇里島做研究時,從透明人升格為榮譽村民的故事。身為外來學者的他原本沒人理會,卻因為在一場被警察突擊取締的鬥雞賽裡,和村民與雞隻一起逃竄,完全忘記自己有豁免權的貴賓身分,而成為村中笑柄也終於被大家接受,踏出他輝煌田野工作史上最關鍵的第一步。 除了這種「芝麻開門」的事件之外,漫長的土著化過程中,有些新的體悟會不知不覺的變成舉手投足間的一股姿態。這就像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說的「慣習」(Habitus),是一種思想觀念與社會地位的具體展現,因為融入在個人的肢體語言裡,無聲勝有聲,比什麼說得出來的道理都影響深遠。 應證於廚房裡,研習專業廚藝的作家麥克儒曼(Michael Ruhlman)曾在書裡提到,在習慣了廚房裡萬事講求效率的環境之後,他發現自己做什麼事都開始節省不必要的小動作。比如打包行李的時候他會盡量減少來回於衣櫃、書桌、和皮箱間的次數,就像在做菜時如果需要取鍋子或去冰櫃拿食材,最好一次拿齊全以免手忙腳亂一樣。這讓我看了忍不住會心一笑,也越發了解為什麼這幾年來我對動作慢的人特別欠缺耐心! 最近看了華裔美籍作家林留清怡的中譯版新書《味人民服務》,裡面提到她在北京市郊的一家刀削麵館裡實習時,有回一位女客氣沖沖的退回一碗麵,說是裡面有根頭髮(而那看來就是作者的長頭髮)。當老闆忙著道歉重新下麵時,甫學會削麵的作者忍不住抱怨:「那女的真是大驚小怪!」又說:「我們在這兒忙得汗流浹背,她卻只是付了美金四毛錢吃個午餐而己,而且說到底,不過就是我的一根頭髮嘛。」短短幾句不怎麼光彩的話,深深的土著化畢露無疑! 人類學家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環境,一方面又怕土著化太徹底會失去比較分析的能力。關於這點我沒有後顧之憂,畢竟放棄了學院可以盡情擁抱廚師的身分。不過有時在電光火石間,當我拍著自己的胸脯肚皮或胳膊大腿向別人解釋盤裡的牛豬肉來自哪個部位時,那個過往的自己會對我擠眼睛微笑,這才知道我已經走的很遠了。我的comment:“人類學家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環境,一方面又怕土著化太徹底會失去比較分析的能力。”对这句非常有感触。所以一般田野调查都是两年吧。

终于读完了。

这本书拖拖拉拉总算是读完了。其实要不是加入读书会督促着自己读书,估计再过个一年两年三年也读不完吧。放上在读书会时写的一段伪读书笔记。开启蛇精病模式:心血来潮的时候干了许多蠢事儿,这本书就是其中的牺牲品。不知道当时脑壳里灌了什么汤,竟然买回来这么一本光序言就占了30页的书,我是有耐心的人吗,才不是。放上读这本书时的艰(er)难(bi)路程:以最快的速度写完好多字好多字的作业 嘿 你要在第十一章等我吖 2012-3-22 20:08 和外面温暖橘黄调调的封面比起来 我更愿意把这个当做封面 一起看书 真好。[兔子] 2012-3-22 20:10[泪]怎么办 我都没看。[抓狂]要抓紧时间看。 2012-3-25 22:04至今都没有读完。2013-10-16 09:32一本书从去年读到今年。大概明年也读不完了吧。[泪][泪] 2013-12-27 12:20其实除了冗长的序和打广告一般的书名之外,这本书有些地方还是很有趣的。挑了些自己感兴趣的写了读书笔记,关于她的求学和工作历程,对我吸引不大,草草读完了,也许想要实践书里的一些“菜谱”的时候,才会再拿出来看吧,很多事情对我来说,拖的久了,就再也没有当初的热情了,欸,也许不是真的热爱。

书评

这书确实和人类学家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很高兴在日常的午餐时刻,突然兴起走进一家咖啡馆,想吃久违的奶油意面,对于目前正在兼职每日省钱的我来说算小小的奢侈,但是一想昨天一天都没粗门吃饭,也就坦然了咖啡馆的桌子很漂亮,是那种实木的老桌子,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感觉很亲切,中午刚开门,还在打扫,我坐下来点了意面,就到处翻检,找到了这本书人类学家什么的完全没体现,但是他带我进入了一个厨房的世界,一边吃着意面,一边默默的开始挑剔,太油腻,酱太少,面太硬其实我不是个挑剔的人,对于吃,只求新鲜干净,爱吃的东西分不出来好坏,因为怎么样都喜欢,不是很爱吃的东西怎样都行,反正也不喜欢,所以,对于吃不像朋友们那么热衷的评判,最喜欢的就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喜欢厚重的肉味,新鲜的蔬菜,一度觉得外国人好可怜,只能吃汉堡薯条可乐,所以也从未特别向往国外的美食但是这本书,带给我一个新的感知,原来一道简单的摆盘的西式菜,有这么多的讲究,原来和我们的老祖宗一样,有对事物近乎苛求的完美,不得不说,以前我太孤陋寡闻,在这个日常的下午,颠覆了一个观点书的作者,据说写论文一直写不出来,最后爱上了美食,毅然转行,虽然写出来有被美化的成分,也会默默的吐槽,是拖延症爆发了吧,不过她很幸运,身边的家人丈夫都很支持她,压力较小,很多人不是能轻易做到的说起吃,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老家在一个高山上的农村,蔬菜自己种,鸡鸭自己养,酒都可以酿,13岁之后,就一直在外读书,吃食堂吃快餐,才发现家里的伙食是多么大的恩赐,每次回家吃到香喷喷的米饭,真的会想哭,直到现在,养成了吃东西种类很少的习惯,也不爱喝灌装饮料速食食品,偏爱新鲜的食材和简单的做法,对于人为的风景,也提不起兴趣,第一次旅行就去了纳木错,果然没让我失望,大概是因为从小生长在古朴原始的山村,体会过原始森林里的一吨绿箭都比不上的清新空气,对于风景会有更高的要求,偏爱原石,没有经过雕琢的质朴,大概对于所有的事物,都是这个偏好。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有平衡点,等真正的去过生活就会发现,哪来那么多惊涛骇浪,每一天也就这么过了,有的欢乐与痛苦都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时间是平静的,除非你一直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作者坚持把论文写完,成为一个人类学家,也会有可爱的生活,只是一时的选择就走进了 另一个世界。本质上每个人追求的都是最简单的东西,23岁的我,总是很焦躁,焦躁的想找男朋友,焦躁的想攒钱过上好日子,焦躁的想成为成功人士,大概是因为从小出人头地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两次走进工作的恶性怪圈,才发现自己把自己束缚的有多紧,不停的看书,不停的问,不停的找,想寻求一个答案,想一次通关,找到人生的最好形态,自然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和曾经的我一样,当我跟他们说些道理时,其实他们就算听了,也不会当回事,矫情的说,这就是过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过程,从别人塑造的自己中长出新的自己,只是有的人需要经历很多事,有的人学会接受,有的人就这样过一辈子。庆幸的是,我还有个大脑,不服输的想要思考,这个世界刚好让我赶上,不早不晚我总是很焦躁,很焦躁的想将来如何生存,如何养活自己和家人,后来有一天,看见我挂在墙上的那幅画,海边开满了花,有一条路通往美丽的房子,那是我的梦想,居住在大海边,过着安逸的人生,最好还有爱人和朋友,然后我默默地看了看现在居住的房子,七楼的老宿舍,房间不大不小,挺宽敞,家具很质朴,床单窗帘也很简单,有一个窗户,几乎开了一面半的墙,所以视野极好,正前方是万家灯火和大片天空,后方是茂密的大树,前方是海港渔船,还有一条我最喜欢的横在海上的桥,再远就看到大海和鼓浪屿,厦门的天气总是很好,蓝色的天和绿色的海,还有堆砌的白云,让我想起电影云之彼端,虽然这个房子没有电梯爬的很累,没有保安和铁门,老旧的卫生间,但是却无比和我的心意,就像那个谁说的,你得到的是你想要的,你失去的是你不在乎的,这就是满足,默默的想想,未来的生活肯定会比现在好,将来的月薪肯定比现在多,将来我还会遇到我的爱人,就算是现在,其实我过的也很好,至少吃喝不愁,看得到白云蓝天,高兴就可以去海边,还有钱去游泳吃意面,想想当年学生的时候,每月只有100多的零钱可以供挥霍,买件衣服都要踌躇很久,那时候的我总想着,要是每月有1000块,都会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花,哈哈,现在我不就是过着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吗,也许将来我又会过上我现在梦寐以求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有爱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工作很清闲,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哈哈,不知道到时候的我又在想着什么样梦寐以求的生活呢?这一个月在做兼职,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接触的也就是盆友和房东,突然觉得心很平静,每天欣赏窗外的美景,独自一人安静的生活着,工作的时候听听音乐,工作完了追个电视剧,看个文,想粗门就坐上公交去鼓浪屿去环岛路看海,偶尔和朋友去聚会去看演奏会,除了因为太懒,经常饿的吃不上饭,真的挺好的,因为一个月之后就要搬走,心里更珍惜现在的时光,想起去年找工作时吃不上饭住在嘈杂的小房间,心里默默的觉得现在真是太幸福了现在的我依然很焦躁,但是默默的某一天也许我就会明白了,如何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这是一篇乱七八糟的书评,如果你看不惯,也是正常的,因为我在乱写,没有人可以替你把自己过好,所以也从来不说祝你快乐新年大吉之类的话,管好自己就行了。

厨房里的学问

作为一个吃货,总想着有一天也能围裙一围,勺铲一挥,做出美味的食物。不过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出入的。读罢庄祖宜的这本书,初初了解了厨房这小小天地中的喜怒哀乐。任何事情做出来怎么可能是毫不费力的呢?半路出家的学徒厨师,开始的缘故当然是对食物的热爱。在学校求学的经历,动手与动脑双管齐下,不同大厨老师的鲜明性格,考试时的惴惴不安,暗暗感叹原来厨师学校的生活是这个样子,与一般的学校生活既与众不同又大同小异。又看到作者学成开始在知名餐厅厨房实习,每天长时间而不断重复的工作,但练好了基本功也多了更多实战经验,颇为乐此不彼。及至三个月实习满的那顿结婚纪念日特别晚宴,随着作者一起对这些最终呈现在客人面前的食物有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每一盘食物背后都是厨师匠心独运的心思和对追求更多味蕾享受的理想。而最后一部分的饮食杂文又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她的美食心得。同时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出身的学生,在侃侃而谈食物的时候恰当地引入一些人类学著作为佐证,深入浅出,谁说食物就没有大学问呢?这样的书让人读来便不忍放手,似口有余香。大概有一天自己也能一头扎入美食王国,做一个不仅仅只会吃的饕餮吧~

为最好的厨师分店铺

有要想煮出一锅好菜那你的准备好的食材和好的作料。磁能让香喷喷的菜让你口水直流,人生活也一样的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意义。生活的意义和人的生活目标是你人生的真谛没快乐的意义拿来生活的疯狂。www.qzbz.info。让你了解人生的真谛和菜的奥秘。

细节

喜欢书中提到的各种小细节。有的是处理食材的小窍门,有的是美食美酒的小常识,有的是作者自己贴心的小提醒,更多的是一般人不知道的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庆幸自己买下这本书,和我预想的一致。

浪漫的人才配得上浪漫

遇见这本书,本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下雨,大学旁边的书吧,暖暖的木头书架上,书脊上的名字闪闪发光!于是,“逼”那个白胖小子买了送我。读完发现,作为毕业礼物,它很称职。作者的笔法很“田园”,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可每个看书的都知道,放弃博士学位下厨房,需要做的挣扎绝不像书里轻轻带过的那样。只不过,让人又庆幸又遗憾的是,往往事情的结果会改写记忆的轻重——好比这个成功追求了自己梦想的家伙再回忆当时的挣扎,仿佛过眼的乌云,黑的很诗意。想起杨澜再访谈里说过的一句话“越是在那些辗转反侧、思前想后的选择点上,越能体现一个人心里真正能放弃的是什么,真正想要的又是什么。”所以推荐这本书,给自己,也给许许多多没有勇气追求理想的人。现实总有很多束缚,但是,永远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于是,开始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开始学着下厨房营造属于自己小日子,开始写点书评为那个从没有死去的写手梦……书读完了,生活却宛若新生,想必,这就是为什么老板娘这么笃定地推荐了它——都是浪漫到骨子里的人,都怀揣不死的梦想。那么,就祝福所有读它的人,都可以获得勇气吧!毕竟,只有浪漫的人,才配得上浪漫!

开启一扇门

和好朋友在光合作用闲逛, 他推荐了这本书. 一直懒得读因为担心作者会像唐僧一样讲好多貌似很有哲理的烹饪故事...企图让读者有所感悟, 开始向往虚幻美好的人生, 我讨厌那种被居高临下的感觉.....但那天坐马桶上实在无聊就翻了几页. ......啊.....挺喜欢的~以前去过好多很伦敦的高级餐馆, 从来没有appreciate过. 只是觉得盘子太大, 分量太小, 华而不实. 随便嚼嚼就咽了, 不饱再去麦当劳买个巨无霸. 现在想想自己简直就是八戒. 读了作者学徒的经历, 才知道曾经摆在面前那些dish的用料, 刀工, 火候, 调味, 设计都是后台厨师们多年磨练和团队精神的最美好呈现. 面对这样一份为我而存在的艺术品, 我没有慢慢的欣赏, 细细的品味, 还敢发牢骚....我简直就是沙僧一样的心地善良的粗人. 这本书为我开启了一扇门, 让我更想了解和尝试exceptional cuisine. 这应该是一段让人生更精彩的旅途.

散发着诱惑气息的厨房-爱动手的吃货适合看

2015的读书清单里,有预留10个席位给今年新书。于是,这本突然闯入眼帘的“阅读甜品”类书籍入选。这书的主题应该是:一个西餐厨子养成游戏附带各式通关“厨艺”秘籍攻略。书中语言妙趣横生;不小心就窥视了厨子养成里的艰辛;也晓得为啥厨子们总圆滚滚的。当然,对于喜欢在厨房出没的家厨来说,攻略非常棒。看这书截图都截了一堆。因着自己觉得出没厨房就是生活场景切换开关;再忙也要弄点好吃的;所以很赞成庄祖宜从博士答辩转厨子的。只是业余转专业付出的个中滋味也只有她自身的深刻体会了。建议:热爱厨房,喜欢琢磨菜谱的各位可以看看。至于只吃不做没天份的,可以远离了;因为你看不懂。连做厨子都要有天赋和热情;这个世界也真的太残酷了吧!给有心下厨的人,作者以专业的眼光给出了一个很棒的建议:图略书中提到了蛋黄酱的乳化;如何把2只蛋变魔术的变成蛋黄酱;还有提到各式的风情里的特色食品;再有中间穿插了用人类学的观点来提到的美国鸡只的养殖等等。当然,还有关于烘焙的一些建议;这个很专业,真的很适合有心下厨的人看咯。这本书,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也给予了非专业人士的建议;看这本书的时候,超级开心,果然是“阅读甜品”类的书籍;在阅读它的时候;除了是做时间上一个规划外;估计从这本书上能体会到自我管理的一个内容就是提到的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井井有条;和日计划契合度还蛮高的;就是每次的菜肴和日计划其实都一样;备好料;才能从容面对。试过在厨房里,突然发现某材料用完时;简直是哀嚎啊。某天腌酱萝卜;突然发现白醋见底;居然缺了主料;后来用了甜醋,结果还是有差;虽然对于自己而言;差别不大;好吃又对味就好;如果是出品拿去卖;那就是太遭了。猜想一下,那些米其林大厨们,估计都是INTJ型的专家吧;那么严苛的要求。突然想起来,以前吃过的餐厅,就算打着如何如何的旗号;不严苛的话,菜品其实也只是贵而已,达不到水准的。看完书,很想去学西餐冷盘和烘焙啊。看这书的时候,刚好试过某个很不好吃的芝士蛋糕。于是很想再吐槽一句:如果是出品来卖的,不管你卖啥,请自己先尝试好味道;不要打着手工制作来做人脉消耗。因为此前试过某一款甜品,味道差到想哭,工艺就更不用说了;还卖那么贵;一点职人风格都没有;这类人就别出来卖了。奉劝一句:出来卖的,你专业点行吗?不专业就别卖了;败坏手工制作的名声。

可以随便看看

这本书,是在近期没有购书,莫名的就是想买书的状态下,跑到豆瓣上瞄了一下,于是冲动的在卓越上订购的,嗯,那些还想从卓越上订购的人啊,跑得比我慢了╮(╯▽╰)╭,买到的是库存的最后一本(虽然以后人家还会上货。。)书到手,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了,从广州的库房颠簸到北京,包装有些破损,不过没有大影响书在地铁上的颠簸中,断断续续的读完,只能说可以随便看看小品文?文笔很清新+一般小活泼不过这就是生活吧如果指望着从书里看到啥提炼出的人类学理论啥的,就不用看如果指望着能够从里面淘出大量的食谱,那还是换一本吧该书建议在有点情调的地方再读读或许每个女人的潜质都是美食家,看罢,难免都有想冲进厨房的想法,O(∩_∩)O哈哈~

舍得

很佩服作者的"舍得",可能与丈夫的支持有关.或许只是一个忠于自我的实践者,告诉大家厨房绝非新鲜食材飞翔的天堂的事实.回忆起一档真人秀魔鬼厨房的节目,和赫本的"sabrina"中在巴黎美食学校求学的一幕,烹饪与玩乐无关,而美食又是另一码子事.作者还是以一种轻松的语气描述了一系列美食学校里的刻苦经历.西方美食与东方美食迷的碰撞,也不乏分子美食等新概念内容.作者很贴心的与大家分享了一些烹饪小贴士,送给爱美食的人和忠于自己的人,更送给爱自己爱家人的人.

来自食物的安慰

某个寒冷的冬天,一个人从图书馆出来被冻得瑟瑟发抖,手脚冰凉又饿的发慌,于是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图书馆旁边的吉野家里,双拼饭刚上桌就立刻开始大快朵颐,就在那个毫不起眼的寒冷傍晚,带给我最大安慰的居然是一份普通的双拼饭,里面的鸡肉嫩到不可思议,肥牛也带着无法想象的味道,连平时平淡无奇的小菜花和胡萝卜片都让人感动地想流泪,从来没有感觉到一份普通的快餐有如此美好的味道。失意的时候,失恋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难过的无人倾诉的时候,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居然是最简单的食物。生病的时候妈妈煮的那一把细细的龙须面,配着绿色的小青菜,再加上一点点盐巴,小小的一碗下去,就像一颗包治百病的药丸立刻药到病除。心空虚的时候,希望自己至少胃不会空虚。庄祖宜在美国读人类学博士的时候,每天被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在梦中居然梦到自己得了绝症马上就要死掉,即使处于死亡的边缘,梦中的她还在想:死了也好,至少不用写论文了。在这样的压力下,她放下了博士论文,跑到街角那家有着大大玻璃窗的厨艺学校去学习厨艺。揉面,切菜,剖肉,洗菜,废寝忘食地学习新的菜谱,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学习烹饪技术。别人都不理解一个人类学家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本职唐突地冲进厨房去学习一项和自己身份非常不符的技能?可是我觉得她是在焦虑中用本能选择了一项能带给自己安慰的东西-食物。食物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富贵与贫贱,无论善良与邪恶,无论伟大与卑微,每个人觉得无所适从的时候都能从食物中得到安慰。可是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性格就像不同的厨师也个性迥异,连餐厅的姿态都五彩缤纷,比如米其林餐厅要求严格,除了色香味俱全,要想保持星级标准每道菜都要保持稳定的量化标准,严格到连一片叶子都不能缺角。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烹饪技术中增加了如分子美食的科学式食物,这些严格的如同化学实验一样的严苛标准让人不禁感叹食物也有严谨的一面。可是某个街角的小餐厅,某个在厨房里挥汗如雨随意往锅中撒入各种不知名香料的厨师,可能切得不是大小一致的洋葱,但是烹饪出来的美味一样无人能敌。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在某条不知名小巷的面包店中依然会有人用存活了上百年的酵母来做出货量很少的手工面包。食物总会有一些不可思议让你意想不到,我坚信热爱美食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即使是一杯白开水,当你仔细品味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甜的。

活色生香的厨房人生

活色生香的一本书。作者率性、真诚、有趣的个性展露无遗。我对美食兴趣一般,倒是书中的那些普通人,比如印尼同学马莲娜和她的美国老公、教刀具使用的老师、文华酒店餐厅的察大厨、nobu大师,以及经营几个月就无奈关门的美国大厨等等,提及他们的笔触寥寥,但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为之牵挂、感叹。作者有着对细节和人性的非凡观察力,或许,作为人类学的准博士,天然带着对社会人群的爱和善意吧。所以说,跨界经常能让人激发无穷潜力,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读过此书,当自己坐在餐厅里,可能会对面前的每道菜,都不会像过去那样,漫不经心、挑剔指责了,因为它们凝聚着大厨挖空心思的创意、厨师日复一复的辛苦,还有精挑细选的食材。感谢作者带着温度的描述,它让我更加关注面前的食物,尊重后台烟火里的劳作。书中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和投入,很是鼓舞人。也坚定了自己学习缝纫的想法,但愿热情能够持久,生活更加美好。

人类学家的厨房

第一次看到庄祖宜的《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第一个想起的是李碧华曾有篇《推销》的小散文。李以她一贯的反讽笔调写到“一本小说大概要10万字,眼看没能力写一个长的了,只好写3个短的凑和凑和,留下1万字的位,哀求10位名人写序。”面对一本有6篇推荐序外加1篇作者自序的生活随笔散文书,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爆米花和注水肉来,更何况书中还夹杂了大量彩页,我甚至都暗自把它同三鹿奶粉等同起来。  但书商还是老道的,书衣上赫然印着“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一个“台北”、一个“国际”、一个“大奖”,立刻就让人想入非非了。然而在这下面,还有以更大的字体罗列的一堆人名什么梁文道、叶怡兰等等等等,“满足推荐”。犹豫了几周,最终还是把它刨出来,买回家,仔细阅读。    当一个人肯抛却名利,以自己的热情出发选择一条心的道路时,往往就是“牧羊人奇幻旅程”的开始。放弃已达论文阶段的博士研究,在剑桥厨艺学校从煮鸡蛋开始,庄祖宜只提到了她所收获的快乐,而至于得失:既然“不管是哈佛学生,家庭主妇,干洗店老板还是水电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兴趣与善意”,那么世俗的帐似乎也应该算是一面倒的大获全胜。一开始便申明了学厨是条金光大道,之后,庄小姐更像是爱丽丝掉进兔子洞一般,开始她的美味之旅:在厨艺学校里学得开心,吃得开心,还时常受到名厨的直接教导,毕业后更有机会进入米其林星级餐厅供职,吃五星级零嘴,享白松露飨宴。  但她的辉煌际遇却并不让人眼红。虽然能结识Nobu等一干名厨,却要在餐厅里做不领薪水的实习生,终日切丁剥皮,甚至还要将“重达三公斤的整箱甜菜叶逐一修剪为指尖大小,务必配合茎脉纹路以求逼真”。她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将飨宴明媚处与厨房深暗处连结起来,再一齐展呈于读者面前的美食写手。也是她,最终让梁文道,让我们都一起学会了“怜惜,怜惜可贵的食物,更怜惜那些耗了无数光阴在它们上头的人”。  全书三章:在《厨艺学校》时激情无限,每天happy学习天天向上,给大家也来了个西餐文化大革命。毕业后到《餐厅实习》,大谈分子美食,fusion无国界料理,过着最奢华又最枯燥的学徒生活。最终在《饮食杂文》里淡定回归,如一个游历结束的高僧,终于心神合一,继而洗尽铅华,悄然入厨洗手作羹汤。  每每打开《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这本书,心里便扬起一种融融的暖意,像好吃的饼干热巧克或是热汤带给人的那种温暖的力量。它也不断勾起我下厨的冲动。曾想,其实读完此书最好的纪念不是写书评,而是应该去厨房扎扎实实炖一锅烩菜(Braising),或者攒上一桶鸭油也做个油浸鸭腿(confit),最次最次也要认真打发碗美乃滋出来。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然后第一时间借给最爱做菜带给大家吃的XX,期望此书施展在我身上的魔法在她身上也能够一一重现。到那时,我就能吃到她做的好吃的排骨和鸡翅。

这种感觉简直太美妙

好朋友去外地出差,把一大摞书和杂志借给我看。如果不是她,我怎么会看到这样一本有意思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厨房和做菜的故事。评论里很多人争论书名起得不精确,作者称不上人类“学家”,书的内容也与人类学无关。我认为现在自称作家的书名还经常不明就里,为什么对一名厨师如此苛责呢?这本书给即将出国面临自己做饭的我来说简直太及时。虽然我现在生活重心不在做营养搭配、食材丰富的饭菜上,出国做饭也只求饿不着,但这本书让我对做饭的兴趣提高了不少。本来就喜欢采买原料让爸妈随意搭配做菜,现在更是在买之前就想好新奇的做法和未来几天的菜谱。这本书另一个功效就是让我认识到高级餐厅的高价菜真的是物有所值。每一家餐厅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严肃有的轻松,菜品的风格体现后厨的氛围,但不变的是对食材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有不同人,分工极明确,“像跳双人舞一样”。看到一半,我在心中给这本书打了四星,我在等那个打动我的点让我再添一星,今天,我等到了。在《开餐厅不容易》一章,我看到了除了之前愉悦、满足、兴奋以外的情绪,我看到了临危受命时作者的忙乱,忙乱中大厨的定海神针,这种真实的状态仿佛让我置身其中。

喜欢做菜的感觉

刚刚看完了这本书,她给我展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一个我比较陌生的世界。本文是由台湾的一个人类学家,放弃博士学位,转而追求她一直热爱的做菜。在读博士期间,她经常在宿舍厨房煎,炸,炒,喜欢食材在锅里慢慢起化学反应,变成美味的食物,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就像她说的,如果在一个下雨的午后,最好是一边炖汤一边看书写字。管它外面是狂风还是暴雨,我独守我的温暖小港湾。看到开头这些文字,我就立刻喜欢上了这本书。本文主要介绍了她研习西餐的经历,她给外面讲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经历和工作实习的经历。学校经历还算轻松,虽然要求严格,但还是不怎么辛苦,更多的还是欢乐。真正在餐厅实习那就不一样了,辛苦是自不必说,而且加班是家常便饭,而且没有加班费,合同里的工作时间只是写写看看而已。厨房里的年轻人,各个具有实干精神,每个人都是要追求精益求精。里面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当她在beo时,厨房里有位做糕点的啊勤,他用他那本破烂不堪的笔记本记录着他从业以来所有的糕点配方—这些笔记犹如天书,只有他自己能看的懂。其实这中间有好多东西是值得我去学的,像他们不管做什么菜,都是把各种原料、调料配好切好,放在一个个小碗里。而我,做菜时好像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经常搞得手忙脚乱。作者也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一个厨师也可以这么优秀,如果几年前叫我选职业的话,我是不会选厨师的。

喜欢作者的勇气,自己没有勇气

一直很喜欢自己做菜,想象买回来的菜,经过我的手,变成各式各样的美味。求得这一过程的途经,不过是自己买回几本菜谱跟着练练,没有作者不要文聘去学做菜的勇气。但是这样自己捣鼓也降低不了我对做做菜的喜爱,只有这一点,我与作者可以说不相上下。其实,一天匆匆而过,对于我来说,工作的烦心事现在想想留下的记忆并不深刻,倒是每天上班其就开始盘算做哪种菜式,然后下班回家亲手整治出来的那几个或美味或难吃的菜留下的印象更深一些。看着书,羡慕作者的生活,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后面的人生与做菜为伴,很是幸福。而我只能做个业余爱好者,在偷偷攒下的时间里品味幸福的滋味。喜欢看这本书的人,以及喜欢做菜的人,可以再看看 玛莉和玛丽亚 做菜带给我们的真的不止是美味那么多!

生命如此美好,因为有美食

自己是个瘦子,对于食物向来来者不拒。吃在嘴里却不知道为什么好吃,现在看来这是种悲哀,就像只小宠物,随便吃着别人给你吃的或者自己能找到的吃食。这本台湾小女生用一腔对事物的热忱写就的书却让我为之一振。也许,从她开始决定要放弃博士论文的写作转而投向厨房事业的时候,这股劲就注定她会是个受人关注的厨师。祖宜用她平和却又活泼的语调写着来到厨房后她观察的世界,写了我不忍心看的严酷的厨师的历练过程,转而又写了对于炊具的使用心得和自己研究实践美食的食谱。尽管上下班路上地铁拥挤,但是这本书让我乐趣无穷,甚至下班的辛苦也一扫而光。看着图片上的美食,想象着色香味,觉得世界竟然这么美好。就像推荐这本书的一个作家所写的,这样看来,一顿西餐花那么多钱,确实也不贵啊。

推荐给 热爱生活的人们

人类生活最初的活动很简单 做农活 清洁打扫 做饭 养畜牧 一步步都是真切的与社会 自然界 打交道不像现代 你可以不用做饭 不用亲手洗衣 不用到户外 工作 不用走路 机器代替了一切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乍看 觉得 作者有点夸大的意思 其实 看过以后 觉得 还蛮贴切的 恰到好处只有参与到生活中来 亲身体验 才能悟出生活的真谛吃是一种 永恒的文化 我也爱吃 爱做菜 用心地做好每一道菜 吃的人开心 得到占时的愉悦 做的人也开心 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 凭着经验 感觉 做出色香味俱全且不失营养的好菜 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喜欢做菜的人 必定是 热爱生活的人 女作者弃文从武的勇气 实在可嘉 在顶级厨房如此严酷的环境下 任能保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摸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非一般人能做到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1. 厨师最基础的工作是学会随时清理工作台,保持干净。用过的碗,餐具必须当场清洗。这些完毕,才能下班2. 厨师工作很辛苦的的体力活,所以男性为主。顶级的厨师是靠直觉悟出来的。多个领域贯通,创造出自己的菜系。3. 作者强烈推荐了铸铁锅,详细说明了如何使用和保养。很受用!

厨房的艺术

一直都觉得做菜是不只是一件填饱肚子的大事,更多是一门艺术,一种想象力的发挥,还是随心所欲凭感觉走。喜欢作者的娓娓述说,讲述与厨房亲密接触擦出的火花。

评分介于3与4

1 题目:与其说是厨房的人类学家,不如说是厨房里的美国使馆官员家属。能谈得到人类学的地方比较少,所以最后我还是给了3分2 视角值得称赞。作者受过专业西方厨师训练,因此一扫我对西方暗黑料理的印象,读起来也挺有趣3 受众真正该读这本书的,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而是专业厨师。虽然作者努力写的浅显有趣,但是有的地方还是失于艰深……

厨房里的小清新票友

某鱼略带兴奋地第一次向我推荐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时,此书作者的部落格已然很火了,在豆瓣上的呼声也不错,再加上腰封小王子梁文道的倾情推荐,说实话最后这一条反倒让我对它有些望而却步。几经辗转当我通过小书桌活动真正拿到这本书时,已经是两年后的事鸟。出差扬州时特意带上它,阅读过程几乎是一气呵成。小品文博客体很适合差旅解闷,作者庄祖宜笔调活泼柔和,读来很是惬意。话说这本号称以人类学研究精神写成的厨艺界田野笔记,其实跟人类学什么的奥义关系并不大,这顶高帽扣得言过其实,但作为厨艺界的高知票友作品(作者差点就成了人类学博士,半路出家做厨师),本书我给三颗星。作者虽然有点小清新,比如小家庭省钱做菜捐给灾区那一段我觉得有点刻意矫情了,但大部分的文胜在言语爽利,不造作,粗线条更真实。对厨艺有浓厚兴趣的小菜鸟们或怀揣类似梦想的孩纸,可以作为励志书一看。印象较深之一:有关走米其林路线的高级餐厅精益求精的菜品,劳动密集,原料浪费,为什么一餐会卖那么贵。看过作者介绍后,心里有了惶恐和信服的概念:哎呀以后去这样的高级餐厅吃饭,就算觉得难吃也不好骂厨师啊~印象较深之二:西餐也好难学,有内涵有故事有格调。再不可以食神大国之姿态站在制高点上看他国餐饮。印象较深之三:作者学艺之路何其辛苦,一个瘦弱女生能够坚持下来,自己需要勇气和毅力,后院的支持力度也很深厚。说点煞风景的话,我等凡夫俗子如果想要这么玩票法,先要考虑拿什么买食材,才好考虑怎么学做食材。最后,好想把书里介绍过的美食尝个遍啊!

自在调侃,随性生活

之前在网上看到不少此书的微言,说作者不过是一个矫情小资不差钱的小女人,闲来无聊打发时间,在厨房打发时间的闲来之笔。带着不报期待的心情去看这本书,倒读得满意而归。也许我也是这类人,善于自鸣得意自我调侃,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中探究人生。庄祖宜的坦诚并不容易,她承认自己学业困顿无以为继,也承认自己厨校毕业却不能以此为生,30几年的人生好像没有正式工作过。但这有什么呢?你说她小资靠老公养吧,可她有自己良好的教育背景,有曼妙动人的歌喉,有豁达坚忍的性格,再加上一手即便当不了大厨却也在业余选手中出类拔萃的厨艺,这些还不够抵销养家糊口的欠缺吗?你说她下厨只为打发时间吧,她其实也没有宽裕到大富大贵,她在高档餐厅不带薪的实习也挨足了疲乏困顿,她还要适应老公频繁搬家的动荡生活,所以我觉得她真的活得不容易,只不过书里只字不提罢了。至于有人质疑,书名的“人类学家”在书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我想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把西餐厅背后的故事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又深入浅出。它至少填补了一个空缺,让一个受教过专业厨艺、同时又保持业余的心态的人,去讲述厨房里的故事,有着特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看完如此复杂精准严格的西餐制作幕后花絮,现在再看那些昂贵的西餐,楚楚动人,我见犹怜,终于明白贵有贵的道理了。

千元大餐,等着我!

书名起的很轰动,虽然有很多人作序,但读第一部分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平庸。幸亏坚持读下去,到第二部分就觉出了震撼与有趣。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了星级美食背后的那些故事。对我等屌丝来说,几千元一顿的奢侈大餐以往只觉得贵与华而不实,现在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顶级大厨和精美菜式,这辈子一定要去吃一次!虽然那种追求完美精致的准则以及食材的大量浪费并不是我所欣赏的。以往在餐厅吃饭,菜盘里除了主食之外的那些雕花、配菜、酱料等等我从来都是视而不见也没有认真品尝过的。读了这本书才明白,盘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多少心血。以后吃饭,要认真对待盘子里的每一样食物,认真欣赏摆盘的造型。读这本书的感想:1、在任何行业,只要做到顶尖,财富、地位、权势自然而来,但是背后也要付出多年的心血与努力。以前一直觉得厨师的工作很轻松,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厨师的辛苦与压力。2、书中提及的好几位名厨都是有过多国的学习经历,然后将几种不同的饮食文化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也可借鉴这种模式,多学习、多领悟、多创新。3、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烹饪与饮食类的书籍,书中的精美插图让人垂涎欲滴,也勾起了我这个从未下过厨也不打算以后经常下厨的人对亲手做菜的欲望与兴趣。看来人还是要多接触接触以往没有尝试过的领域,说不定就会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当不想浪费的心情胜过一切,就会想到下厨房

我还在回想我到底是怎么开始看这本书的,用了两个下午的时间靠在电脑跟前看完了粗糙的PDF繁体字电子版。啊,好像最一开始是刷微博的时候看到MOOC学院介绍coursera正在开一门课The Science of Gastronomy,我就好奇点了进去研究了一下教学大纲觉得十分不错!顺手看了果壳小组里的听课笔记,在回复里面看到某人说On food and cooking很赞,讲得就是各色食材烹饪原理,我又好奇地搜了它的豆瓣书评,我去!这样的内容简直就是我潜意识中的完美存在啊~那一瞬间不禁质疑为什么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书真的存在!明明有这些小好奇的人地球上肯定不止我一个。嗯,好奇的事情那么多,对烹饪秘密的好奇终于从“有一个”变成了“这一个”。我就是在这页网页的最下方看到了“庄祖宜”的名字,她写了点关于On food and cooking的评论被转发在这里。我自然又顺手地看完了她的介绍,在新浪爱问搜到了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这一整串过程是不是比庄祖宜在去租房子的路上看到街边的烹饪学校然后被戳中整个人生全改变来得更有点内在逻辑呢。如果不是这个暑假实在无聊家里一团乱麻没人做饭所以被迫下了几次厨房,如果不是前几天看了点杂七杂八的于是感受到人生必须有一项可以修行的艺术陪伴,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关注吃呢。就是在这段无所事事的人生里“生活”二字突然凸显出来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时刻就是很想吃点特别的东西。烦躁不安的时候,我在想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我只要吃完就幸福得鸡血满格;失落抑郁的时候,我在想有没有什么好吃的能让我脑补一下就对明天重拾希望。我认真地想了想,真的没有。好像记忆里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有点悲伤。我跑去厨房看了看角落里的土豆洋葱卷心菜,冰柜里冷冻的猪肉排骨虾仁,想起了在下厨房网站上看到的那些好看的菜还有描述它们的文字...突然意识到,每天在厨房里例行公事一样的炒菜煮面简直是对食材们的犯罪。难道它们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搭配发挥出最好的味道么?总想着人有尽情发展自身的能力和权力,如果有要真正的身体力行,世间的事物不是都该值得被这样对待么。同样的白菜被两个人炒会有不同的风味,区别不就在于烹饪者的想象力和能力么。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而标准本身也是价值所在。原来,造成这样悲伤局面的原因是我辜负了食物们的好意。我就是这样突然想好好学做饭了。早就发现了我的DNA里没有追求卓越的因子,但是我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每天都在制造一场巨大的浪费,而且这是一辈子都躲不掉的事情。比起想用亲手做好吃的表达我对身边人的爱和关心,想有这门好手艺去讨好未来的爱人孩子婆婆,想享受别人吃后陶醉的表情由衷的赞叹...能催促我真正去行动的欲望好像就仅仅是:不想浪费。不想浪费每一次切土豆丝的精力,如果我不能切得比上一次更好一点;不想浪费每一顿煮面的心情,如果我不能做得比之前加点小创新;不想浪费每一粒米每一棵菜每一块肉艰辛长成所付出的时间。即使我很懒。但是意识到这些让我觉得,既然多花点心思就可以对得起我们耗费在厨房里的时间。又为什么不呢。P.S.庄祖宜真的是个很...很赞的人!话说看书评的时候我一点期待都没有,但实际文字让人有意犹未尽的好看和不想快点看完的满足感~看完书以后我还看了她在上海做过的两个TEDx视频~附链接:《三十岁做厨师》http://chuangxin.umiwi.com/2011/1026/45277.shtml《吃出更好的未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0MDYwMDI4.htmlP.P.S.写这篇的时候还找了她本科大四出的那张专辑《爱情未成年》来听...

不要被书名所迷惑,取你所需即可

和人力学基本无关。本书其实就是大龄中年女子的厨艺求学笔记+餐馆打工经历,外加各种菜谱的综合体!照片质素不敢恭维,然后排版问题严重,推荐序要6个人来写,形式和拍马大于内容,没必要拿像素低的照片撑满屏啊庄女士书中提到高奢铸铁锅Le creuset和无名厂牌Chefmate其实平分秋色,于是我打算去amazon和ebay看看。

美食最乡思

这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古清生的一本书,这个地质队员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偏偏对于美食有着别样的情愫,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尝遍大江南北,写出来的书也是极有见识的。美食最相思这本我很是喜欢,只看到书名就倾心不已,这是我大学贫瘠的图书馆里淘到的,为数不多的小众好书。今天看了一本美食的书,一个即留美台湾女子,依然决然的放弃了即将到手的人类学博士文凭,一头扎进厨房,把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一道道美食,庄祖宜何其有勇气——又是何其幸运!能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恰好有天赋,又恰好能够学到,能够从事,这本身就是难得的造化,更何况这件事情浪漫又实用,足以使生活充实又幸福。我的优点在于,对于已经属于我的东西,我会越来越喜欢,以至于生出许多的感情来。比如一件本来很犹豫的衣服,一个不知道该如何搭配的包,只要放在我的柜子里,总会慢慢升温,成为我的爱物。别的东西也是如此。大学时候学法律,甚是喜欢,觉得体面又有趣,若能够从事,真真是件美事。后来误打误撞学了国保,又觉得此专业深得我心,出去跟人家闲扯之时拿来唬人屡试不爽,看那些原本以为非常吓人的专业书——比如人类学,社会学,近现代思潮等等,也不觉得枯燥。又比如穿警服,比如进了这个牢笼,比如早起早睡生活规律,比如我的闲散的导师,比如同门的师兄弟,都是好的,都是喜欢的,都是骄傲的,都是愿意出去炫耀的。这样敝帚自珍的心态,于我不甚顺利的生活来说,真是好处,虽然难免让人安于现状,却让生活轻松愉快了不少。但今天看这本书,看那个瘦小坚韧的女生能舍弃衣食无忧,稳定有保障的生活,投身一个只靠热情是难以维持的世界里面去,并且乐在其中,真是令人羡慕。我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博客写手,她也是放弃了国内优厚的生活条件,跑去国外修烹调,以极大的热情从事这项看起来都有点不务正业的事情,现在她和她的丈夫回国,在中关村开了一间小小的店,我一直仰慕,还没来得去。美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想去看看那位勇敢的追求自己梦想的可爱女人。我妈说我做饭算是有天赋,除了第一次熬粥大失败之外,我做菜甚少失手,偶尔心血来潮的创新,也都还算是不错。厨房是个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地方,有时候一个人在家,宅在电脑前面会觉得越来越寂寞,于是干脆起身去厨房,弄点热腾腾的东西来吃——小时候我就会把酸奶牛奶和各式水果点心掺在一起吃,并且明白配酸奶最好的是荔枝,而达能的牛奶饼干则是冰牛奶的绝配。现在会炒个小菜来自娱自乐,或者干脆煮一锅粥,把一切能搜罗到的东西都洗干净削皮切小丁,扔到锅里慢慢煮,自己坐在流理台上发呆,等香气一点一点散发出来。我想如果我能重新选择生活,抛开一切外部因素不讲,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会不会学烹调,或者干脆学训犬??我对于警犬一直痴迷,幻想能学这个专业,毕业的时候也分我一条威风的德牧,而不在只是注定闷在办公室里,不停地不停地写材料。但是生活已然至此,所幸还基本满意,于是我只能偷点小懒,看这样的美食和旅行的闲书,把这个倒尽了霉的四月的最后一天荒废掉。饥肠辘辘的晚上,我只能把饼干水果都掰碎了扔进酸奶里,一边安慰自己这既低热量又美味,一边无可救药的怀念自己的小熊牌酸奶机作出了绵密香醇的酸奶。这两天突然特别想回家,想回家安安静静的睡两天懒觉,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担心,在房间里溜达,在厨房里发呆,然后给爸妈做饭,做我最近想出来的几个新鲜的菜式。可爸妈都忙,都要出差,假期又只有三天,来来回回的太折腾,于是就只有压抑着回家的情绪,尽可能平静的继续生活。日子就是这样,偶尔牢骚一下,偷懒,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明天就是五月之初,这个记忆以来最长的冬天,终于要过完了吧……

极富创意的人类学科

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西式大餐可能就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种想象中的东西,倒并不是说吃不起,恰恰是吃不惯或者是大众化的太少。这是一个西化的人用西化的创作方法写的一本不中不西的给中国人看的也不知道是笔记还是散文的东西。消遣看看还是蛮好看的。吃是全球性的文化,西也罢中也罢都离不开吃,绝对是一个有关乎人类的话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厨房研究人类学是靠得住的。非但靠得住而且很实际。从吃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特点和秉性。这不就是人类学吗?

那些寂寞又快活的厨子

2006年8月,新婚的庄祖宜正在准备博士论文,这个笑容甜蜜的台湾女子即将成为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一路走来书念得很辛苦,她的同学纷纷埋首于殖民和霸权,庄祖宜头昏脑胀,只想赶紧下课去买菜做饭。那时的她远不是厨艺高手,烹饪知识一点不会,光是凭着对美食的喜爱善待自己。庄祖宜有她的道理:写论文,绞尽脑汁大半天也不见得写出多少,可剥豌豆十分钟就能有一整碗,成就感看得见摸得着。别人靠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学业压力,她就做饭。做研究没什么进展,厨艺倒是精进不少。人生的转折点到来了。庄祖宜路过一家有着落地玻璃的店面,抬头看见“剑桥厨艺学校”的招牌,招牌后穿着厨师服的学员围坐在一起上课。几乎想都没想,她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去学做菜。上帝他老人家(假如有的话)一定气得跳脚,没准还在庄祖宜背后的十字路口大骂:“喂,你走错边啦!”可是她连头都不回一下。于是,人类学家转行当厨师,田野调查从民族部落搬到了厨房。有人说这本书写得太随意,人类学家的作品应该更深入才对。会这样想真是误会庄祖宜了,她在前言里就说,比起高深的学术报告,自己更爱田野调查笔记。这类笔记是为最后的研究报告所准备的素材,笔调通常轻松自在,是随性记录下来的生活点滴。《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就是这样一本以厨房为体验对象的调查笔记,轻松有趣,好看到让人手不释卷。庄祖宜接受的是正统法式烹饪教育,这本书也像一道精致的甜点,慕斯、焦糖与脆饼完美组合,口感层次分明又不突兀,是完整的统一体,舍不得一口气吃完。书的第一部分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短小的篇章都是一道可口小菜。庄祖宜从菜鸟成为优秀毕业生可不容易,她的“田野调查笔记”写满了学厨苦乐。第二部分是她毕业后的实习期,让我们这些只晓得吃的食客得以一窥星级厨房的秘密。原来这份工作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原来厨师是那么辛苦又寂寞的。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极有可能连续七、八年只在同一岗位重复同一件事——摘菜叶,或者剖鱼,或者调酱……庄祖宜从冷台开始,日复一日拣叶子、切蔬菜丁,练就了一身切丁绝技,却不能去热台做真正的煎煮工作。实际上,厨房里除了主厨谁都没机会从头到尾做完一盘菜,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从此以后,我再去餐厅吃饭一定连装饰用的胡萝卜、西兰花都吃掉,以示对厨房里那个年复一年只能雕刻蔬菜的厨师的尊重。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庄祖宜的美食杂谈,有评论、食谱,也有技术性的知识文章。读起来不如前面的内容活泼,却多少能看到她身上残留的学术影子。《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提到的餐厅和食物,于普通读者来说是有距离的,好在庄祖宜够亲切。她身为三十几岁的熟女,却像调皮的小女孩一样让人忍俊不禁。高级餐厅对食材要求苛刻,新鲜菜叶哪怕只是缺了角都不能用。她没法像其他厨师那样,坦然地将整盘边角料丢弃,她贪吃又心软,把那些本该进垃圾箱的食材统统吃掉。甚至连主厨试吃鱼子酱,不小心掉到桌上几粒,她都要眼疾手快捡起来吃进肚!这样看来庄祖宜真是个不拘小节的随性女子,怎么能受得了那样斤斤计较、奢华精致的烹饪技术呢。她的矛盾在文字间也一览无遗,有时惊叹于一道菜的复杂精细,有时也觉得天然去雕饰更真实。她工作的餐厅坚持高品质(当然也是高价位),只使用有机食材,开张半年终于被《米其林餐饮指南》收录,等到这本指南发行,餐厅已经由于经营惨淡而关门。读到这里,全书轻松温暖的基调蒙上了一层现实的灰黑色的纱,更是觉得庄祖宜的矛盾不是没来由。厨师们费尽心思制作的天价大餐,没人舍得掏钱吃,更没人懂得。厨师还真是寂寞的职业。所以,餐厅倒闭后其他厨师纷纷寻找别的工作,庄祖宜选择在家休息一阵。学来的一手好厨艺,仅仅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就已足够美妙。或许对她来说做菜不是谋生手段,而是充满乐趣的生活态度,比方说半夜看到一个面包方子,兴奋到立刻去厨房揉面,这实在是爱美食爱生活的人才能够体会的心情。读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也已是半夜,我一扭头看见那罐酸柠檬,那是南宁名菜柠檬鸭的原料,很难找到,朋友知道我爱做菜,特地从广西带来送我。那一刻,我想庄祖宜一定也会这样,恨不得立刻买一只鸭子来。半夜做菜的厨娘,快活大概比寂寞更多吧。全文刊载于2010年4月10日《新京报》书评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路

如果回想过去,在人生这场路途的最初,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对自己要走的路有过憧憬。就像小学时都写过的作文“长大后我要成为谁”,无论是老师、警察、司机还是看大门的,每一条路都是带着我们最初梦想的设定。那是各种机缘所铸就的梦,是我们曾经想要使劲全身力气达到的彼岸。然而年深日久,路越来越多,在不同的岔路口,因为不同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走上了一条与曾经梦想完全不同的道路。有些人是暂时的偏离,兜兜转转又会回来,而有些便是渐行渐远,最后淹没在生活的汪洋大海里。这一条,另一条到底有那些不同,好或者不好,都是生活,后来便也不再深究了。可在某个时候,想起最初的梦想,会不会也有些唏嘘:如果当初我走了那条路,今时今日又会怎样?如果2006年的庄祖宜,没有路过“剑桥厨艺学校”的玻璃窗,没有看到那锅高汤蒸腾出的热气,或许她已经完成了自己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博士论文,成了一名人类学家。在若干年后,突然回想起自己曾经热爱的美食,也许会有点唏嘘有点伤感,而生活已在一条不同的道路。可命运的转折总是不期而至的。2006年的一天,正在准备博士论文,只有在买菜做饭中才能短暂逃避压力的庄祖宜,偶然路过一家有着落地玻璃的店面,抬头看见招牌上写着“剑桥厨艺学校”,窗子里是一群身穿厨师服的学员正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高汤。就在那一瞬间,她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去学做菜。对于即将博士学位到手的人来说,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很容易下的。可她却就这样头也不会的扔掉了书本,拿起刀叉锅碗。那时的她远不是厨艺高手,烹饪知识完全空白,但美食却是她觉得最能善待自己的方式。她说:“写论文,绞尽脑汁大半天也不见得写出多少,可剥豌豆十分钟就能有一整碗,成就感看得见摸得着。”就这样,人类学家转行当厨师,学术调查从民族霸权搬到了厨房,于是有了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书的一开始记录了她在厨艺学校的生活,每一个篇章都是一道菜肴。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优秀毕业生,一路走来可不像当初做决定那么容易。庄祖宜接受的是正统法式烹饪教育,同学里男多女少。可老师并不会因为她是女生而有任何优待。揉面、剔骨、剁肉、切菜……忘记家庭式烹饪的小情小调,她的用风趣的笔触记述了在专业学校里学厨的酸甜苦辣。毕业后,她去了香港星级厨房实习。和我们想象的悠闲烹制美食的潇洒不同,真正厨房里的工作,更多是辛苦和寂寞。这里分工明确、界限分明。甭管你在学校里多么出类拔萃,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择菜叶、切洋葱、调酱……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可能连续好几年都只是在同一岗位重复同一件事。庄祖宜的实习便是从冷台开始,日复一日拣叶子、切丁,练就了一身切丁绝技,却始终没机会去做真正的煎煮工作。实际上,厨房里除了主厨谁都没机会从头到尾做完一道菜,可能需要在这道流水线上辛苦很多年,轮换过各式各样的岗位,才能最终成就一身精湛的厨艺,成为梦想的主厨。或许是真实与梦想的落差,让实习结束的庄祖宜没有选择在专业厨房里,为成为主厨去奋斗。因为对她而言,能走在美食这条自己喜欢的路上,其实比辛苦多年成为一名主厨更为重要。对于学来的一手好厨艺,哪怕只是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也已经非常值得。对她来说,做菜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生活。 现在的她, 拥有两个混血宝宝,每三年会跟着做外交官的丈夫吉姆换一个地方生活,做菜更多是一种让自己开心的方式。闲暇里写写评论,出食谱,教学视频,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美食之梦。这么多年,那个只差一篇论文就拿到的人类学博士学位,反而不是遗憾而是一种纪念了,纪念在当年的那个分岔路口,她终于相信直觉,选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已发表,请勿转载)

厨房里的真相~!

庄小姐在30岁对自己人生做出了最重要的决定,进入厨房深造。这本来就跟自己原来的人生设想差之千里。但她毅然决定参加进去,不介意多么艰苦,不介意他人眼光,我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吧。厨房里的刀光剑影对于我这种菜鸟来说真是畏手畏脚,但真正自己做菜的乐趣却是人人愿意去尝试的。虽然我们不能像她那样进入专业的学校学习,进入真正的餐馆的厨房面临N份订单,恨不得自己有影分身一样的身影。不过我们可以自己做菜,学习那精致的菜品,虽然不一定能做的很好,当看着菜成型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庄小姐告诉我们,不管多久,有梦想走出去第一步,并为之坚持,再晚也不算晚~!

不错的一本书,至少有感染力影响我继续学习!

挺不错的一本书,可能我文学意识浅薄。不知道很多差评的朋友为什么说没什么高层次,但作者从开始学烹饪到后面道餐厅的阶段,还有很多在学校,餐厅,她的经历让我们可以想往,并且在书中她给大家推荐的基本书,Meking of chef 。茱莉雅 柴尔德的在法兰西的岁月,戈登拉姆齐的地狱厨房等等好的外文书,的介绍,至少在我们内地是从来没听过的,对我们很多内地的西餐厨师,真的有帮助! 书中说到的。很多烹饪方法,也是我们很多人没接触到过的。至少让我们这些“无知”的人知道了些什么!所以挺不错的! 建议内地的正在学习的同行朋友们,多看看,因为我和大多人都一样,西餐很多人也只是当工作对待了,没有像书中大厨们那种钻研精神,至少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感染! by:beyond

此书排版有误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因此看得比较认真。看到184页时,却发现断句。不知还有什么人看出来了。我到光合作用去询问退换问题,店员说没有一人来找过。是我认真,还是??

好想庄祖宜一点啊

读到十几页的时候觉得人类学家的名号冠的牵强,但这本书还是很吸引我,甚至今早上我还尝试了书里提过的免揉面包,但面和的太软,弄的好狼狈啊。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在略显坚硬的外壳下的面包瓤充满丰富可爱的气孔,嚼劲十足,只有面粉本身淳朴的香味。   我想这根本不是一本食谱书,是一个态度。作者传达给我们最可贵的也不是某某个菜的做法,亦或她在后厨不为常人所知的见闻,我想她给我的是一种勇气,从心的勇气,哪怕只有一秒。撇掉内心的虚荣、家人的期待、以及对于过往的惯性,有哪件事我可以做的像她那样的义无反顾?我想了,但是没有。。。所以更珍惜作者的分享。 好想庄祖宜一点啊

我专业厨房启蒙书

知道庄祖宜的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通过关注一位豆友。他是一个由IT到销售,最后再转行投身到自己喜爱的意大利料理中的壮硕男子。后来陆续发现有人推荐此书。我本以为此书的重点是“人类学家”,买来读了推荐序,发现原来是一个即将拿到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的瘦小台湾女子放弃学业,转行做厨师的故事。等到全书读罢,才觉得噱头多于内容。整书都是清新的小品文,写作者在厨师学校的学习,毕业后在香港米其林两星的Amber餐厅无薪实习,以及参与Beo有机餐厅的创业,期间穿插两次飞往其他国家做大师的帮厨经历。最后一章则是作者生活中与美食有关的小杂文。当你开始关注一样事物(或人)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这样事物(或人)是如此之多。那位壮硕的豆友和我读此书时也许有相同的想法:凭借对美食的喜爱和对烹调的天赋,加之现实生活的枯燥压力,决定将兴趣转化为事业,但厨师之路想来也是艰辛难走,这就要寻找一些榜样,以支持自己的转行信念,度过困难时期,并以此憧憬自己的星光大道。庄祖宜充其量是个爱生活爱美食爱烹饪的女人,只不过多了专业厨师学校的毕业证以及名餐厅的实习经验。然而终究不是个大厨,甚至不知她如今是否真的以厨师为职业。反倒是她在书中提到的茱莉雅.查尔德(Julia.Child)和比尔.比福特(Bill.Buford)两位厨师引起我的兴趣。前者写了《我的法兰西岁月》(My Life In France),后者写了《后厨机密》(Heat)。两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当当收藏夹里,却一直无货。这两位都是半路出家,最后成长为货真价实的Chef。不过《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确实是我看到的第一本由“厨师”写的书籍,算是我的专业厨房启蒙书。在庄祖宜的带领下,我看到了真正的厨房一角。米其林三星级、两星级的厨房,犹如流水线,严格的职能分工和质量把控,每个人分司其职,从早到晚做一个工序,不能自己独立完成一份菜品。作者实习三个月,不停地摘菜叶,切蔬菜丁,每个菜叶都不能缺边断角,每个蔬菜丁都要五毫米见方。边角食材和过了最佳品味期的菜品被大量抛弃。主厨不停爆粗口。所有食材都要按质按量准备妥帖,所有操作台和锅碗盆盘都要随时保持清洁无菌。每个厨师都小心翼翼,超时工作。也有随性却不输滋味和食材品质的餐厅。比如作者两次帮厨经历,跟随华裔纽约名厨派翠夏和加州名厨麦克.瑞德。他们善于运用手边新鲜的食材(而非空运的其他地区的珍贵食材),不求精细的刀工和繁琐的盘饰,只在味道上下工夫,在基础烹调中加入新鲜的元素,也值得人们专程为其排队等候。在作者加入的Beo有机餐厅,创业之初,客人稀少,却依然坚持使用当地农夫生产的价格偏高的有机蔬菜,在厨房里边做菜边听音乐,坚持美食的信仰的同时也欢乐无比。在我这本专业厨房启蒙书里,我看到了一些烹饪上的专有名词以及一些烹饪手法。例如可内乐(quenelle),原是一种烹调鱼肉的方式,但因制作复杂且失败率高,最终只代表了此菜的一种椭圆的造型,特别适合用来呈现蔬菜泥和冰激凌,在法式厨艺人来看,是高贵的象征。还比如braising和confit,前者翻译为“烩”,后者是一种“油封”食物的做法,看得我好想马上就实验一下。庄祖宜说:“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实踏实的。”我想这是所有热爱厨房的人所共有的感受吧!除此之外,一个好的厨师还应是一个崇拜自然的人,因为他要感激自然赋予人类各种美妙的食材。他骄傲与快乐的另一个来源则应是看到食客们脸上惊讶、享受的表情。然而,不论是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主厨,还是将就美味却也顾客盈门的乡间小餐厅的厨师,不论是追求传统经典还是乐于流行的分子烹饪或Fusion无国界料理。若想在厨房有一番天地,就应如书中大厨麦克所言:厨艺的养成别无他处,要成为全方位的大厨唯有靠多年的牺牲和奉献,不但不能抱怨,还要做得比别人更多。合上书,我在想象自己不停手动打发蛋白和黄油的样子,不停揉面团的样子。一天站上十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手臂酸痛,脖子抬不起来。天啊!我是否可以撑上一年?然而同时,我看到光洁的大理石操作台,先进的厨房烹调设备,世界各地的有名食材,从专业烤箱中端出的令人目眩神迷的甜品。天啊!我快被自己的想象美疯了,不自觉就笑啊!27岁算晚吗?庄祖宜30岁才进厨师学校,茱莉雅37岁才开始学习做菜的。我就这样被鼓动了啊!但还是要拉回现实,先能看懂英文和法文食谱再幻想吧,谁让我想学习的是传统法式西点的制作呢!

看着玩的书

很易读,休息日睡醒之后随便翻翻就看完了。本以为是通过厨房中事带出人生思考什么的,文章虽然清新有趣,却没什么深度。作者若不是哥大硕士,华盛顿大学博士,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菜谱也不大实用。倒是了解了一些烹调西餐,特别是法式大餐的基本常识。如果以后有机会去高级西餐厅吃饭,大概是不会露怯了。

做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

因为缺乏对美食的鉴赏力,所以咱家对这本书基本无感。观感上,图文并茂,是本有趣的书。技术上有点小纰漏,比如某些台译,转换字体的时候没有一并加以编辑,印象深刻的是马克斯与马克思,还有“大溪地”,大陆好像惯称“塔希提”吧。此外,作为一位乐于讨论“真正的左派”的读书人,却要去论证“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梁道长的序言多少有点矫情。作者庄祖宜,台湾师大学习英语,接下来赴美留学,人类学硕士、人类学博士……候选人。从书中的只言片语里可以看到,她当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成长,生命历程从容不迫,既可以嫁个面善的洋人,又可以“毅然决然放下博士论文,进入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研习烹饪”。老妈可以一下赞助半学期学费是一例;“2006年圣诞假期去德国探访姐姐一家人,受邀至全国数一数二的Vendome餐厅用餐”是另一例。大学毕业那年,她“在法国的蒙佩里尔待了两个月……晚上寄宿一个法国家庭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台湾毕业旅行的惯例。综上,庄女士大概称得上富二代,不仅如此,还是个德艺双馨的富二代。据一贯不靠谱的百度百科说,“富二代”这词最早出自某期《鲁豫有约》。相信一开始,这个词没啥感情色彩,只不过用来概括某一群人。及至大量倒行逆施的二代出现,影响极恶,这词才不可避免地被污名化,有了价值判断之功效。金钱、好家庭和主流族裔等先赋因素,带来的最大好处也许是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寄语在情感上大体不错,但是多用于事后补救。在最终成就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把一帆风顺和愈挫愈勇两种人生摆在人面前,大家大概还是乐于选前一种吧。更何况许多人生被苦逼现实摧残得七零八落呢。先前在地铁里看(戴笠封面那期)《南都周刊》关于屌丝的那篇报道,自个忍不住咯咯地乐,也忍不住代入脑补。当然,乐完了就不免悲从中来。据说屌丝们大多有个没办法实现的美国梦,跟勇于放弃美国名校学业的庄女士比起来,这种不自量力的梦想只能以一句“今天天气哈哈哈”概括。相对于沉湎于均贫富大业口惠的民粹主义分子和乐于分享成功经验的金光闪闪“凤凰男”,屌丝是无害的。他们曾经有过更多的梦想,但是很快就选择了认怂这条成本最低的道路。话说回来,他们的门其实往往没窄到非认怂不可。没办法,阶层固化是没办法消除的,“同人不同命”是也。不是有各种激进的社会嘛?那个实现他们的宏愿啦?老葛朗台的儿子上了大学,好好学习。孙子兴许就能跟纳博科夫勾肩搭背。由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达致文化资本的全面丰收,看上去是富二三四代的最好路径,同样是个可持续的路径。这个社会给了诸公这么好的环境,就理应让它变得可持续,而非玩命透支,弄得天怨人怒。“仇富”本来是隐忧,二代们再火上浇油,把温顺的屌丝都逼得舞刀弄棒,他们恐怕自己迟早成了受害者。即便有移民这终极后路,大多数二代大约也不复当土财主时的得心应手吧。话说回来,庄祖宜女士其实是个蛮好的人,不问世事,只管用心生活。要说放弃学业选择受苦,那倒说不上,她不过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及时找到了自己的路而已。“这次看在我如此爱吃的份上,决心秀出当家绝活,让我这个没钱上餐馆的穷学生见识一下凌驾于平民美食之上的精致大菜。”须知,词语是有多义性的,“爱吃”“没钱上餐馆”和“穷学生”并非你我所想的那样,那是基于“一顿千元一客的晚饭,的确不贵”这个判断才成立的。之前看到罗炼的故事,这个高考成绩惨淡的农家子弟,就是因为好读庄子而不用心做油漆工而成了个非常不合时宜的人。相对于米其林大厨,读读《庄子》应该是个再卑微不过的愿望了。如果罗炼安心做屌丝,最后一定不会终于神隐。消失不见,虽然很有文艺范儿,但基本上是小说电影没法结尾时的一个选择。人生大约也是如此,只有没选择时,才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各安其位,永无翻身自然不是好社会。但是传说中的好社会又压根没法实现。一个差不多的社会,应该有一束公平的规则,让“出身”没有绝对的重要性。这里,有梦想的人会有折腾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多几年觉得幸福,晚几年做屌丝,既能让庄祖宜女士开心地做菜,也能让罗炼在工作之余跟庄子聊上几句。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很喜欢这本书,这是我看的写美食的第一本书,印象如此之好,以至我对美食的爱又添加了一分。但对厨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倒是随着书的进展产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当个厨师也不错”到最后的“还是算了吧,只是表面风光,背里高压重体力”,真正进入“圈内”可能就没有那种初恋般朦胧的美好了,就让我还是保持在食客这个身份吧。不过我对于如此明白自己要什么并坚持走下去的人都是非常敬重的,庄祖宜能放弃捶手可得的博士文凭转而投入不那么学究的厨师职业,自己的信念固然重要,她先生及父母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她也是非常幸运的。她的文字很平实,轻描淡写中将许多艰辛带过,却留下许多的快乐,我甚至在读某些章节和文字时笑出声来,而且是那种放下书闭上眼的放声大笑。可见她诙谐幽默的功力,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有的功力。这本书也是为数不多地介绍五星饭店风光的大厨真实生活状态,及创造出精美食物的神秘的五星厨房的书吧。好奇如我者,吃了个美味的鸡蛋想认识产蛋的母鸡的人,此书一定要买来一看!

没有快感

一开始是被书的标题所吸引了,翻开了开篇,发现这个人女非常有勇气的放弃了读书去学西餐,正好我在犹豫要不要去西点学校,觉得和她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欢喜的买了回去慢慢翻阅。    只能说越看越失望,刚开始还觉得很有新意,后来慢慢觉得作者缺少了自己鲜明的观点在里面,感觉很像平淡的记事,最后完了也不知道她最后到底有什么收获,不如殳俏的看了让人有快感!    可以看看

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

一点都不怀疑庄博士的专业水准,要是肚子里没有点东西怎么能搞定那么多论文,还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类学”。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恰恰是很多评论里批评她的地方,丝毫看不到博士的深度和架子,其实形式上的通俗不等于内容的浅薄,我想正是作者拥有的深厚积淀才能通过轻松的描述让我们了解厨师生涯的精彩和不易,对我而言,更是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和想往,总和lg开玩笑,说他的奋斗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我能去法国蓝带学院学习烘焙,其实对我而言,还真不只是玩笑,我那么多爱好里,和吃有关的肯定占据最坚实的位置。除了了解了庄博士从学习厨艺到初入厨行的历程,书里还介绍了一些烹饪的专业知识,附带了几个经典菜谱,对我而言也算是赚到了吧:)最近看的书都让我蠢蠢欲动,也许有一天没有生活压力时,我没准也会选择放弃现在的工作,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何等诱惑!

是本好书

shi ben hao shudajia do kuailai duwo lai xiang daji tuijian http://www.51tuan.org在世界上,没有一个不喜欢漂亮女人的男人。有的挂在嘴上,有的放在心里,但在内心世界里却是真正的喜欢漂亮女人的。男人一遇见漂亮女人,就会像蜜蜂围绕着像鲜花一样,围绕着漂亮女人,话也多了,情也重了,笑容也灿烂了,精神也抖擞了。这到底是为什么?男人喜欢漂亮女人是什么原因呢

人类学家在厨房

读起来很轻松,作为消遣读物还可以,但实在没有多少“人类学”,不过是一位“人类学家”(如果你愿意这么称呼她的话)在厨房。这也有点儿象现在不少学者(包括人类学家)流行的一种做法,去一个地方,就写一本所谓的著作,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游记而已,哪里谈得上是什么“研究”或“学术”。

找到所属,而后走下去,义无反顾

初以为这是一本人类学家用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厨房的学术作品。看到后才知是一位真正得厨师。 看完后深深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当年的困苦些许类似,但她柳暗花明,而后痛苦前行,虽说也结了果,但是始终是不清不愿,再前行的动力始终不足。 或许这是幸福的人与不幸福的人最大的区别,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毅然选择,并执着下去,不幸福的人总是被外力裹挟,不知到自己要什么,只是朝着外力指定的方向走,等到有那么一天自我稍稍觉醒,发觉内心不快乐的根源,可惜已走的太远,已在途中遗失,出走无能,技无能,胆也无能,最关键得是惊觉自己没有真正想做得事。从没遵循过自己内心的人,实际最后成了没有内心的人,从没真正做一回自我的人,最后也成了没有自我的人!

喜欢吃,喜欢这本书

喜欢吃的娃,还喜欢研究美食怎么做出来的娃,应该会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是在飞去米国的路上看完的,虽然那时候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是还是坚持看完,而且看到后来把眼睛睁开了而且睁大了。从餐厅到厨房的那道门,通过这本书,算是窥到一点了。看完以后很手痒,很想自己做个有老酵母的面包啃啃去。。。。

田野调查能否在厨房?---读《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有感

在当当网上随便浏览时,忽然被这样一本书的书名吸引----《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厨房与人类学,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回事,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光是书名,就足够引起我的兴趣。说到人类学,想当年,我也是对此学科有很浓厚的兴趣,每每徜徉在马林诺夫斯基的书中或是各种田野调查的笔记中时,便觉得十分有趣,调查者把自己融入田野当中,学习当地人的语言,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学习用他们的习惯去思考,去感觉。然后他必须跳出来,回复自己的学者身份,再把之前的一切体会、一切经历化成研究题材。行成研究报告之前,田野笔记便是不可多得的宝藏,用于之后来形成报告之依据。学业之路的艰辛,非一般人能够体会,它对人的心智、毅力都是极大的挑战,看到作者在博士论文攻坚阶段的痛苦体验,深能体会,因此,所谓很多人评论的“变节”,实则只是人生的一次选择而已,只是,这种选择往往令大多数人叹息,毕竟,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也是多年辛苦付出的成果,然而,快乐与否,是否能够在学术道路上感到快乐,找到方向,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将其作为毕生奋斗之目标,只有深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所谓“冷暖自知”。在这个意义上说,祖宜无疑是幸运的,这样大的抉择,幸而有家人的支持。从人类学到厨房的转变,实在跨度有些大,不过看作者的自序,对这样重大选择实际也许是注定的,当别人通过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压力的时候,祖宜却发现通过做菜能够使自己愉悦,释放自己的压力。于是,放下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走入“剑桥厨艺学校”开始厨师生涯,当成功以后,可以说这是华丽转身,但在当时,我想祖宜自己也不知道是否会是华丽吧。学校的学习严厉而正统,因此,她经理了很多关于法餐的正统训练,这期间辛苦、劳累却也无限快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即使累,心里也是愉悦的。到了实习阶段,就没有这么美好了,每天在切蔬菜丁、修剪菜叶中度过,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她的书会告诉我们,厨房多么劳累,每个厨师,在这条道路上都走得极其艰辛,做一个厨师,尤其是要成为大厨是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辛劳(很感谢在酒店行业,至少看到commis、CDP,sous chef的时候知道在说什么^^)。从这本书总,我们也可以窥见餐厅的那道隔着餐厅和后厨的门,实际是两个世界。每位客人面前精美的菜品都是很多个优秀厨师共同劳作的结果,而这个劳作的过程,让我们以后吃西餐时唯有将每滴酱汁、每篇菜叶吃得干干净净才能表达我们对厨师们的尊重。随着书页的翻过,我一路跟随祖宜的心情起伏,连她和厨神的合影也让我羡慕,仿佛我也成了一个追星族一般。不过也很汗颜,其间描述的西餐种种,我没什么概念,唯有到甜品的时候,看到声色俱全的图片,口水便不自觉地吞咽起来。很多人评论说,这本书完全谈不上人类学,没有人类学的思考,其实,仔细看看,思考和观点不是早已蕴含其中了吗?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是对研究对象的尊重,这点,看看祖宜对于正统法餐学习的训练以及后来遇到一些大厨并不是严格的一板一眼的做菜程序,更加自由和利用现有原料的取材之运用的看法,其实都体现着她的尊重。实际上,厨房,便成了她的田野,家里的厨房,学校的厨房,酒店的厨房,餐厅的厨房。。。。。。都是她的田野。她付出,体验,她对于米其林评星的看法,都有她的思考。忽然想到以前看过的一部日剧,忘记名字了,大约也是将厨师为了保持口味的美感,坚持用最原始的烹饪方法,用最少的调料去保持食物的口感。最后,当在市场的竞争中该店要倒闭之前,主人公带着儿子去吃时,问儿子:“这个(点的食物)好吃吗?”儿子放了很多番茄酱,说:“很好吃。”主人公对儿子说,不要放番茄酱,吃吃东西本身的味道。”儿子指着番茄酱说:“这才是这个东西的味道。”很感慨。其实书和电影都是作者思想的表达。想到目前的食材和食品安全,不由得飘远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可读的书。我喜欢这样的文字,清新,流畅,励志。很多人喜欢这本书,也许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是对于这种追求理想的魄力的钦佩。正因为不是人人皆可做到,就更显珍贵。正如大厨Nobu给祖宜签名时在扉页上的留言“Aways try your Best” ,这句话也给我们大家,Always try our best!

盛宴背后。。。

写不出来又来吐槽吧。。。以前翻过她的部落格,好多文章都浏览过,不过还是拿到实体书,有一种厚重感和油墨味。该书的很多笑点,怕是要有过下厨经历的读者自己会心一笑了。作者描述她为什么走上烹饪的道路,论文写不出来就去做饭。多么时曾相识吖,她说她剥豌豆,偶是练切土豆丝切蒜片,一开始是担心切到手,就会全神贯注地去盯着手指,神马论文老师deadline都是浮云。做饭的乐趣真是立即可见吖。作者说她第一次去烹饪学校上课,老师Blalala讲了一通之后说我们今天做蛋卷,她寻思,做了这么多蛋卷谁吃吖。老师说,当然是你们自己吃,相互尝对方做出来的蛋卷,身为一个厨师,味觉非常重要,而味觉是尝出来的。如果你们真的吃不完,打包送给对面的消防员。看到这里,偶笑了,想起上次做的那些个不成功的蛋糕和饼干,除了一次是实在烤焦到没法下口,其它的多难吃都被偶吃下肚了,还有太甜了的那些,我们已经接受无能了,装盘送到楼下的麻将馆,让阿姨们品尝下午茶点。那个无骨鸡吖,偶也曾研究过,最后觉得挑战难度太大了遂放弃。还有,作者说她被误认为是副大厨,去了吉隆坡溜达一圈,大厨想考一下她的功夫,就让她切丁,她哗啦啦地就切好一堆。原来当地的厨师根本不讲究切成小粒的正方体型,结果一看她这么强吖,立马肃然起敬了。看到这里,偶又乐了,因为偶也是长期练过切蒜粒,切丝,切丁的打杂工吖。某次给我妈打下手,舅妈走进厨房,看我切姜蒜和土豆丝,然后说,你切东西还切得不错。偶心底那个乐吖,要知道舅妈可是我们大家庭里公认的一级厨师吖。作者毕业的时候,他们老师在毕业典礼上送给他们一盒盐,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通,就一个意思,好厨师,一把盐。Orz,绝对经典!好久不下厨的结果就是上次炒菜盐放多了。。。作者是华大人类学博士候选人,看了书才知道是Harrell的学生吖。她描述她随Harrell去凉山,多么善良的村民们吖,村民们要给她们一行人宰羊,她说,我不吃羊肉。对方说,真的不吃。她说,真的不吃,你们不用杀羊了。对方说,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第二天,带她到广场,摆着一只宰成两半的羊,她郁闷地说,不是说了我不吃羊肉么。小孩子高兴地说,是啊,你不吃羊肉,我们就为你另外杀了一只鸡。其实这是一本多么田野范儿的书吖,作者以小白面孔进入厨师这个culture中,除了学到如何做菜,还领悟了很多东西。比如传统与创新,一些厨师走创新的路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fusion这种风格被唾弃。而一些所谓的“老派”厨师们坚决不会更改打小学会的菜谱。那个固守意大利传统菜肴的意大利厨师亚历山大德拉说Never in Italia的时候,那个表情估计会很萌吧。西敏寺说,吃不仅仅是吃;而作者告诉我们,一道菜也不仅仅是一道菜,鸡肉背后可能是现代与传统的较量;寿司背后也可能是全球化的兴起和地方化的兴盛。还有那些厨师们,多么可爱的人儿吖,很萌那个莉娜的LG吖,莉娜好像是越南人还是印尼人?不记得了,她记不住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录音回去,由她美国老公一遍遍地听,整理成笔记。做过录音整理的童鞋都清楚这有多累。最后莉娜考过毕业考试顺利毕业,还拿到了最进步奖,多么滴不容易吖,介个奖牌上绝对有她LG的一份功劳吖。

给爱生活的人

这本书算是近期读的最好的一本书,连续看了一次,断断续续看了两次,把里面的细节看的很透,对作者那种追求自己想作事情的动力很是赞同,自己也是爱厨房的人,所以感触会比较多。不错,推荐给爱生活的人。

一本菜鸟厨房进阶日记

刚刚在餐厅里一边吃饭一边看完了最后十几页。就如同买这本书之前曾看过的评论一样,这本书其实跟人类学没什么太多关系,只是一个曾经学人类学的博士研究生转行去做了厨子。但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在于,作为一个曾经的菜鸟,庄祖宜用菜鸟的眼光揭示了西餐后面的故事,让我这个对西餐一无所知的人,也了解了不少西餐后面的小故事,光是这一点就让我觉得这本书买得不亏。祖宜的笔触活泼生动,并无故作高深之态,我常常被她描述的在西餐厅捡超高级食材的边角余料做零食吃逗笑。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实厨师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种,而且这种艺术性还要得到受众们的支持,需要相当的精益求精。其实,看看这本书,艳羡一下,然后找几本食物料理书在家研究新菜,做给家人吃,也是厨师的幸福。

摘抄

有些事,咫尺就是天涯,譬如厨艺票友和专业厨师,二者之间的差距,有如三万呎下的马里亚纳海沟,暗涌凶险深不见底。我们这些贪吃好煮、却又贪生怕死之徒,由于深明此理,早就明哲保身,只敢在家雕虫切瓜,抛锅耍铲,做做食神的白日梦,绝不敢妄想下海,跨越雷池半步。几乎没有什么段落可以摘抄。

西式厨房的入门读物&解释为什么菜那么贵的原因

最近看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这本书,觉得很有意思。作者庄祖宜嫁了一个美国老公,在美国攻读文化人类学,老公JIM 则在哈佛学习,本来打算好的两人双双毕业后去香港发展事业。可是TZU-I CHUANG 偏偏被新家附近的剑桥厨艺学校吸引。于是放弃了写了一半的毕业论文,毅然报名加入了厨师的行业。这书基本分三个部分:学徒阶段,实习阶段,工作阶段。从一个在家里厨房小打小闹到成为一个专业的五星级厨师。我相信这个阶段是非常艰辛的。可是由于这是可爱的TZU-I热爱的职业所以这个过程显得那么享受而愉快。不由自主地让我也对厨房后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是她实习时的香港置地文华里的AMBER酒店。据最便宜的一道前菜我看照片才巴掌大小也要180元。厨房里分工相当细致,食材十分名贵。所以有时也让TZU-I不舍得那些边角料,常常自己吃掉。。。这段写的十分可爱。她在那里实习没有工资,三个月,从冷厨到热厨,一直做些切菜,摆盘之类的工作。每天工作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中间休息半小时。同事之间也不太讲话。Chef要求很严格,骂人决不给面子的。可见这高傲的价格背后藏的的确是苦功夫的。3个月过去了,她的辛苦并没有换来一个正式的资格,和先前说的一样只是实习。不过我想这也是值得的,毕竟只学了10个月的厨师3个月的实习就想在AMBER工作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接着,她继续回归到找工作的行业,但不是十分顺利,BEO半年就歇业了。。。其实我就看到这里,以后继续跟新吧!不过我总结了几点精神精髓,留着以后共勉吧!1, 一定要追求自己真正爱的东西!对于思想活络的我选计算机但愿是正确的选择!2, 选择了就要一直爱下去,不断为她付出,不要怀疑,不要退缩。在她的同事里自然也有抱着热切希望来,失望而归的,但我觉得就这样放弃未免可惜。3, 不要以为当了CHEF 就好了,其实他的压力更大,更加辛苦。每一个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4, 好的东西总会被人发现的,不要总是自艾自怨,要保持一颗谦虚学习的心态。5, 看到一个很可爱你很欣赏的人,那也许是你极度疲劳精神分裂幻想出来的人,但如果他和别人也说说笑笑并且客气那就也许是真的活人。6, 经济不景气高级饭店比较容易关门。7, 贵的菜是有道理的因为也许一个硕士博士只能为你剪一片薄荷叶。8, 以后我赚了钱一定要陪爸爸妈妈去置地文华的AMBER 吃一次尝尝书里介绍的菜!

一碗清汤亦难得

看写美食的书并不仅仅是为了吃,而是隐藏在吃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最有趣的部分。祖宜在写到法式清汤那一节时,感慨清汤难得,现时又有谁会花大功夫去做一晚汤呢?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读到这本书前,完全不知道清汤的来历。下次再去,便会晓得珍惜,即使一碗汤,其实亦难得。

读《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博客,是互联网普及推广后人们记录事情、抒发情感、针砭时事的一种新途径,新文体。有别于个人所写的日记的私密性。或可称之为公开的日记。网民的追捧、热议往往会给博主增加动力的同时,也增添着无形的压力。博客由电子形式转化为实体书形式这几年比较流行。点击率高的博客并不代表这实体书的出版物就卖的好。中文博客出书在大陆多矣。读台湾人博客出书还是头一着。当然,一道海峡隔开两岸,隔海可相望,同用中文,对博客的叫法却不一,台湾人称之为“部落格”。这是关于美食的书,一个务正业但没有完全毕业的人类学家临阵脱逃跑到厨房后写的关于美食的书,用了不少人类学研究的方法,来研究美食。书,读着轻松、愉快,且。。。。。令你不住的吞咽,好生的羡慕那人类学家的老公Jim,有这样下的厨房的夫人,人生何求。大厨不是一天练成的,一个好的女大厨更不是随随便便在哪里就能碰到。著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可以窥视那些名店后面的大厨师是怎样个样子,美食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正如书封面所节录的:“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而相,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含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读着这样的书,品出了著者的人生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博学、刻苦、乐观、有爱的小女人且女厨师、人类学家怎么不令人喜欢。书中有不少美食的照片,更有美食烹调的方法,每读一章,仿佛也同博主同进同退,给予着不一样的感受。RJ 2010年5月16日

爱美食爱生活

除了阅读关于哲学关于旅行关于深沉思考的书,原来还存在这么活生生的对于学习烹饪食物的过程的描写,看起来觉得真是激起热情,触动味蕾的呀!看作者放弃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跑去学做菜,从写论文一天要上20次厕所,到厨房学习的时候一天几乎不上厕所,看起来,让人热爱的事情是多么可以唤醒一个人的热情和潜能。做菜真是一件容易让人有成就感的事情,各种食材经过成千上万中搭配和烹饪,最终成型,你能看到食物的色彩,闻到各种食材混合后特有的香味,和跳跃或者稳重的各种口感,满足了人对食物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能得到美感的体验,做出美味的食物究竟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有“爱”的书

这本书躺在书架上放了不少日子,有好几次都想伸手取下,听听这位博士同道中人的奇妙经历。可是几次伸手,几次放弃,只因觉得这应该不过是一本消遣的部落格文章集锦,等有闲心的时候再翻也不迟。终于有一个下午做完了手头的工作,想给任性地给自己放个小假,再次把手伸向这本《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谁知,一翻开就已经被书中一连串的既普通又独特的经历吸引到。说它普通,其实不过是一位新手厨师的生活杂记,记录每次经历中的生活百态;然而说它独特,确实被文字中所表达出来作者在发现厨师、美食文化这边新大陆时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所深深吸引,甚至有一种想要立即研究菜谱,跑去市集买材料,回家做一顿美味大餐的冲动!更有意思的是,有赖于长久的文学修养和文化人类学的熏陶,作者的观察敏锐而细致,虽然没有学术论文中那种尖锐的深刻,也没有让人恍然大悟的逻辑总结,但细读每一篇章,可深掘和延展的文化点位却遍布每一段落和字句。比如从厨艺学校在校学生的类型、入学原因等方面的叙述,就可延展到餐饮行业的各个生态链,连锁管理型、明星大厨型、家庭作坊私房菜型等。在这个传播为王的时代,新创餐厅BEO在歇业之后赫然上榜米其林餐厅指南,着实让人唏嘘了一把,也不禁让我对“如何低风险高收益地开餐厅”这个经营论题有了延绵的想象。甚至在食物政治的话题上,我们都可以窥到权利的触角如何通过美食深入每个人的生活。“食”与“住”真不愧是人生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如此等等,与我自己所处的设计行业如出一辙。厨师作为美食产品的直接创造者,正如建筑师这类体验空间的创造者一样,在这场场景PK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仅仅“口味好”和“满足基本功能”一样,已经成为消费升级情势下的默认条件,体验创造者更需要拉近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产品改善/创新的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更大的语境下使用者与地域、与文化的关系。这种近距离的关系非“爱”不可实现。很感谢作者能传递这份对“制作食物”的“爱”以及“爱的实践”。每个人内心都存有这份“爱”,有人意识到了,有人实践了,有人可能仍在懵懂,可是谁又能知道下一个对爱开窍的不是自己呢?

精神食粮的香气

妈妈和我一起逛书店,形容我是“看到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本实在是太美好了,每本书都如一道菜,色香味俱全,都要细细品尝,享受回味。最近看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著,广美大学城图书馆编号:I267.1)初如可口茶点,在晴朗的下午和茶而阅,却不料想各种上瘾,直至深夜仍读的津津有味,第二天醒来迫不及待的继续,由于书太美味,让我废寝而不忘食。正在准备人类学博士论文的庄祖宜毅然舍弃博士学位进入厨艺学校从零开始再次出发。对厨艺的热爱使她热血沸腾地连夜啃厨艺书,当大厨的决心让她克服重重困难,乐观向上的性格为她带来许多好运气。当她在厨房煎煮炒炸并用笔写下对厨房人生的体验思考时,已然为我们打开一道新的知识视野,烹煮一顿生动有趣且香味四溢的文化人类学盛宴。浓郁的人味啊~文笔也诙谐趣致时常令人捧腹。前面有六篇推荐序,我最喜欢蔡珠儿写的,各种搞笑,对本书和作者的评价真诚有趣,读后感是“O型嘴合不拢”(*^O^*)。梁文道的推荐序里说人类学原是生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要进入田野,想方设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他们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脑子思考、感觉。然后跳出来,恢复学者身份,再把一切体验转成研究题材(这使我想到电影“保姆日记(The Nanny’s Diary)”斯嘉丽约翰逊在里面演一个大学刚毕业迷茫的学生偶然当上保姆经历中学习感悟蜕变的故事),有人移情移的过火,到彼岸后乐而忘返。于是才有变成北美印第安巫师的人类学家,用西西里方言在街上收保护费的人类学家······不过庄祖宜的经历不是背叛人类学,她本来就是厨房的信徒,学术才是她人生中意外插曲。其实中途放弃,行百里者半九十也不一定是错的,人生就是在不停寻找自己的方向,无论天生注定或后天发现,找到自己方向就一直走下去,找不到就不断寻找~总有一条路是自己愿意坚持走下去的。我特别喜欢看在追梦路上做着自己热爱事业的人们,他们的执着与狂热,以及对手头上活的细致耐心,使工作中的他们全身散发太阳般的光和热。无论手艺人,作家,学者,艺术家,厨师······各行各业各司其职,而我愿意记录下他们的工作状态,浸染光芒和温暖,再传递分享给大家。

看来外国人也一样,尤其是美国

现在根本不在饭馆吃红烧肉一类的菜,为什么?10几分钟半小时就端上来的红烧肉根本就是扯淡书中提到的意大利客座教师亚历山卓在对待意大利面的问题上坚决不妥协,一次只出4份面,做好就得吃,否则都不做包括许多的大的馆子,为了迎合顾客,先把意大利面煮好,然后拌着橄榄油放在一边,有人点面的时候再回热与酱汁混合这样的面纯粹是为了速度,根本就是方便面,味道跟新出的面条有很大区别这种方便面味道竟然成了大多数人的标准建议大家都看看,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踏踏实实坐下来品尝一下真正的美食,如果有机会

不会思考的厨师不是好学者

我是喜欢做饭的。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厨艺令人称赞。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电商在做活动,基本上算是赠送。初衷是为了培养媳妇儿的阅读兴趣,也不知道有没有作用,但是这本书还算是挺吸引她的,很快的看完了。我问怎么样?她说还不错。等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时值新房装修,阅读进度也就断断续续。但好处是,看着庄的学厨生活,就不断幻想自己以后也能在自家的厨房里挥动厨勺,生活感十足。庄的文笔很是一般,至少在这如流水账般日记式的风格下,没有什么过多值得玩味的字句。但是她为我们掀开了厨房里的活色生香,至少给我做了一次对西方餐饮方面的扫盲。让我知道西餐原来不仅仅是烤牛排和甜点,跟随庄的脚步,领略了世界各地传统新派种类繁多的美食风光。而最让我深深感动的是庄对于学业的放弃与重新选择。放在当下中国,恐怕是会被视作传奇的。就算也有改行换业者,但从学者到厨师的跨度,却也足够让人钦佩的了。书中几乎每一处都能流露出庄对于美食的热爱,不仅爱做,也爱吃,更喜欢思考,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人类学家的影子的。不可否认的是,庄成为了我们一窥厨艺世界的一个窗口。这样夸赞并不为过。我们不能否认厨师界不乏思考者,也不否认学者中没有研究美食的人。但很少能找到像庄这样因偶然的机会成为厨师的学者,于是我不免要套用这样一句话:不会思考的厨师不是好学者。看完书后,我随即关注了庄的博客以及微博,希望能随时看到她的一些新动向,或许那就是她下一本书的鲜活原料。

从学厨艺说到学语言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二,借了应岑的看,一看就是一个月,翻来覆去几十遍,抄菜谱抄食材,抄上面的一些话。耗在这本书上的时间比我那些日子吃饭的时间还要长,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喜欢,后来再看此类的书,无论是蔡澜欧阳应霁,还是《厨房机密》,都没有那些午后窝在教室里魂不守舍的感觉。这个冬天的末端,我在听《神曲》朗诵时想起了意大利菜,然后就顺势想起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里关于米其林餐厅的一系列说法,那年17岁的自己,非常坚定自己一定会去新东方厨师学院这样充满了朝气的学校,然后去香港台湾拜师学艺去米其林餐厅打下手,没有预期到最后是来到了有蓝翔的山东,在崂山里学外语。上个月和朋友讲,很多时候你对语言的感觉是没有理由的,像我不喜欢德语却在为她加班加点,喜欢日语却不想下功夫去学,再比如说我不喜欢意大利语。朋友说,我倒是喜欢意大利语,也是没什么理由。今天听《神曲》的时候非常感动,觉得整个身心都放在他声带的一张一弛里,突然回忆起很小的时候听过意大利歌剧,我是唯一一个从头听到尾的,我不懂语言,但是那些声音那种情绪,非常非常走心。走心,这个词,是昨天韩笑和我说的,我们在天津的大太阳下面聊了一个下午。她说语言只是工具,如果真的懂不需要全都摊开聊,一个眼神就够了。然后今天我就在满满的意大利语中沉浸着,心肺充盈着富氧的欢愉感。跑题了,其实我要说的不是我突然喜欢上意大利语这件事。我想起当初为什么迷恋这本书,我喜欢那个叫庄祖宜的女人把食材的选择和菜系的制作等等精准地表现出来,抽开的不只是厨房和厨艺,更多是关于人的话,我喜欢她说,意大利人有时真是固执得让人受不了,他们在饮食上不喜欢创新,任何跟妈妈的菜做法不一样的都是错的,往往连品尝一下都不愿意。还有她说,我的手本来就因写字和弹吉他搞得厚茧斑斑,现在少块肉多个疤,算是跟天下的厨师歃血结盟了!为什么有人不是为了讨生活而去学厨艺呢?那时候有人问过我,因为我老是说自己要去当大厨。虽然后来没有做成大厨,但是我依然没有给她一个很好的答复。直到今天,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你要不为了讨生活而去学语言呢?从这本抛在脑后很久的书里,我可以找到答案。当然了这个答案本身和讨生活无关。我之前非常不喜欢学语言,包括中文,我觉得当我在喜欢文字带给我各种触觉和味道的时候,过分去探讨背后的构成方式和深化方法非常可笑,当我学德语的时候,我看到自己在日语和英语和德语和中文之间纠结,我喜欢日本和美洲的作家,喜欢中国文言文,但是我不能够接受去结亲自单词语法……但是如今,越来越熟悉文字本身的玩弄性,我太清楚我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永远大相庭径的原因了,对现代汉语的那种熟悉,反而让我在表达的时候过分重视形式而真诚度大大降低。而近来接触其他的语言,因为期冀直接表达,反而没有太多的言语变化。然后可能就是文化,我到底想看什么呢,看人,我永远是想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看文化也是如此吧,而尤其是用那个语言看过去,会很不一样,就好像你看一个电影和你走在电影般的故事情节里浑然忘我本色演绎是不一样的。这些话,至少是我现在,决意回归语言的时候想到的。希望开学的时候还没有被混沌冲淡。——2013、2、24

烹饪是一段庄严而又荒谬的漫长恋爱

写论文脑子枯竭的时候翻出这本书,不由得让我精神一振。庄祖宜是个人类学博士,算的上是我的同门师姐,只不过她半路变节了。人类学,用道长的话来说,是个盛产变节者的学科,因为人类学家讲究进入田野,想方法混进研究对象,学当地人的语言,穿他们的衣服,吃他们的食物,甚至用当地人的脑子去思考,去感觉。然后他必须跳出来,回复自己的学者身份,再把之前的一切体会、一切经历化成研究题材。这一跳甚是关键,到了彼岸后乐而忘返。于是才有变成了北美印第安巫师的人类学家,用西西里方言在街上收保护费的人类学家。作为一个学术上的入门者,多少能理解做学术者的苦心,不过乐趣也在此,你可以选择泡在书斋,也能跑到外面撒欢,一切就在自己决定快乐就好。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从大学毕业,就要跳到工作岗位,身边的人讨论的不是谁找的工作好,就是谁要考公务员了。挣的是卖白菜的工资,操的是卖白粉的心,从此为买房买车忙碌一生。每一只吃货,不单单是嘴刁,往往也喜欢钻进厨房舞刀弄碗一番。想想也是,谁不想拥有一套Wusthof的刀具,一组Le Creuset的炖锅,当然如果是我,还想有一把,奶奶的菜刀。做菜的心情就像一场恋爱。好像炖一锅老母鸡汤,所有的材料下了锅,注入了汤水,锅盖盖上了就可以摆着不管它。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随你看书、打盹、看电视,阵阵香气闻得受不了的时候可以跑回厨房偷喝一口汤汁,顺便检查一下火候,拿叉子戳戳肉,看看炖烂了没有。只要耐心等待,就像变魔术一样,就可以见证化平凡为神奇的完整过程。对待食材也一样,讲究的是新鲜,有机,赏心悦目。我说的是“真正的事物”,别跟我提什么蛋白质,胆固醇,矿物质,膳食纤维。老美天天吃标有营养表的KFC,M记,却长成一群胖子,这不让吃那么奶油、奶酪却能保持身材的法国人笑死嘛。前阵子看了部纪录片《our daily bread》,工业化养殖模式下的动物们,每只鸡被锁在一个小小的笼子里,只有头伸出笼外,每天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试想这样的鸡能有好心情长肉吗?这样长出来的肉也就不好吃了。每次回我外婆家,我外婆都会提前杀好一只自家养的老雄鸡,跟我在食堂吃的干巴巴的鸡肉比起来,那种美味足以让我一辈子难以忘怀。有什么比让自己快乐更重要呢?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一年川菜吧。

不错不错

7月初,在新女报上看见介绍这本书,当时心中就痒痒的,在一旁标上备注,谁知老公看见了当即毫不犹豫的在网上给我订了。经过半个月的漫长等待,昨天收到书后我就在办公室慢慢啃读。今天已经看了整本书的一半,刚好看完作者祖宜在剑桥厨艺学校圆满毕业。心理很敬佩祖宜,觉得她能放弃马上即将到手的人类学博士学位,系上围裙,拿起刀铲迈进厨房,到一个完全她未知的世界去探索新的领域,是要有多么坚定的勇气和毅力。而此时的我,却没有确切的目标,也不能狠下心来奔着自己的理想去冲刺,所以我是羡慕和敬佩她的。 还要谢谢老公,给我买了这本让我看了为之感动,而震撼我心底的书,如果有天我也能迈出自己的步子,探索那些未知领域的时,也是因为有你给我的鼓励,让我坚实而勇敢的前进!7月17日下午不舍的看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总觉得没有看够,或许改日等老公看完后,我还要在细细品一遍。祖宜书里提到的一些食材有些我都没有接触过,才发现身边好多的食材是被我白白浪费掉的,比如过柠檬皮、薄荷叶、柑橘皮等等,平时都是随手扔之。以后我便知道了,有好多东西都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也促使我更加支持奶奶在天台上种植蔬菜,因为现在在城市里能吃到新鲜的有机食物实在太难得了,所以也要感谢奶奶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一家子人都能吃到没有用饲料喂过的土鸡,也能吃到新鲜的辣椒、番茄、莴笋哈哈,这些蔬菜的味道确实比在温室里长大的蔬菜美味得多。同发 http://ks9.net.cn/post/12.html

理想的生活从不在别处

理想的生活从不在别处,也不在此处,它根本不存在。周五的时候天气很好,就拿了相机骑车去海边,想给渐去渐远的夏天最后留影存念。谁知道阳光一下子又好得过分,热辣辣地,赶上中午,晒得人头晕。于是在路边小摊买了两根热狗和一杯汽水,在港口找了处荫凉坐下来看书。看着满眼的美食吃热狗,有微妙的滑稽感。虽然离作者的境界差得远,但在写论文写得头疼又被同学大力夸奖厨艺的时候(虽然我同学连panda express都吃得很开心……),也半真半假地琢磨过改去学校门口开个小饭馆的问题。所以对这本书也份外有兴趣,结果看完后觉得还是继续写论文比较有前途……庄祖宜笔下的厨房跟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像流水线一样分工严密等级分明,一般人做冷台就能做上几年,然后才能升级处理青菜,然后到鱼,然后再到肉,再之后天分和运气又好才能升到副主厨,到了主厨更不知道何年何月了。而米其林标准下的星级餐馆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精工密制的高级工业产品。一开始的感慨是在现在的快节奏社会里,人人只能生活得像颗螺丝钉,一切只为效率服务,毫无乐趣。后来再想想,觉得可能并不是这么回事,而是这世界上本来没有想象中的理想生活。以一项技艺谋生,跟平时无聊玩上两三度散手,大概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各种生活其实都有自己的苦痛挣扎,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别说流水线了,把蔬菜日复一日都切成同样大小的方块,伸手去炎热的烤箱里拿盘子,徒手去鸡骨,哪样也不是白日梦里美好厨师生活的一部分……在我想象中“开饭馆”的生活,是有家漂亮的小茶馆,藤桌椅,墙上挂着淡雅的水墨画,青花瓷的小碟,粗砂壶,六安瓜片和蓝山咖啡都有,提拉米苏和酒酿圆子全提供,当然有专职的厨师,自己只是太闲的时候客串两手。茶馆里有好多竹制的书架放着很多好看的书,茶馆里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家总是在阳光灿烂的下午轻声细语,笑着聊起刚看过的好书,刚走过的长途。算账进货客流盈亏之类的事才不存在呐……只可惜这样理想的生活并不在别处,也不在此处,它不存在。少年的时候以为人生是闲庭漫步,在满园繁花里挑一朵红玫瑰或者黑牡丹,样样10分,全部免费。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时候,其实每条路都七零八落,荆棘丛生,没有一条不要付出很多辛酸泪水,想走上去还得重重留下笔买路钱。但硬着头皮走到底,还是比徘徊不定,不敢选择的好。以前听过一段话,说世界上幸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看到大海转身就走的人,一种是毫不犹豫投身海中葬身鱼腹的人。而不幸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见不到大海而终生抱憾的人,一种是见到之后徘徊不定,既不忍心离去,也不能下决心投入的人。我想我欣赏作者的主要理由,就在于她是个见到梦想之海,能毫不犹豫投身其中的人。最后忍不住PS一个 :看几篇序的时候心里一直在吐槽,拜托进入博士论文写作阶段根本不等于即将拿到博士学位好嘛,我们系里前几天刚毕业了位11年级的师兄,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少说也有9年了……

关于筑梦,关于实践梦想

偶然之间发现这样一本书··喜欢这种业余作家的生活小品,小众文艺,温馨的充满了梦想,崇拜她敢于筑梦的勇气和对于梦想的实践力··关于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不要被名字唬住

买这本书是因为各种好评以及与吃有关,迟迟没有看是因为从名字上看,貌似是一本从厨房的角度阐述人类学的貌似善良其实深渊的著作。最近在闹书荒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翻开它,才赫然发现原来就是一个菜鸟厨师的热血奋斗进行时。只不过这只菜鸟比较特别,她是中途放弃人类学的研究而转投厨艺海洋的。作者那种听自己的心声,想做就去做的决心简直深得我心。书里描写的西式餐饮的各种见闻很有趣,作者多年的学术背景并没有磨损她的幽默感或是文字的轻松感,于是这本博客集结的书就充满了各种香辛料,搭配以欢乐的文字和让人垂涎三尺的图片,让我在每天早上空着肚子赶往公司的城铁上,深深地、一遍又一遍地参详着“痛并快乐着”的真谛。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