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诗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马雁诗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13305624
作者:马雁
页数:25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十二街女贞树的白花腻甜的午睡她在自行车后座上攀,空气里起伏的香味硫酸雨漂洗她的黑她的白她身体上的斑点蝉镇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下午他在店铺里,修一把琴2001年冬四月的黄昏我还没有看过暮色中这片土地,广漠的绿色铺卷过地面,平坦,均匀。紫色的暮霭,稀释着,渐渐漫过整个平原散发出可疑的鲜明,在即将倾泻的黑暗边缘,闪烁着,发出幽光。这景色说不上美,一切陌生的色彩展露出来。一瞬间,黑夜就来了。我们被迅速裹进安全的无知。2003年春致湖边散步者为田雨阳其实,你并不经常散步我们谈到你,在晚上半小时的路程,她笑起来经常,因头脑中的情景发笑说不定,当时你正在湖边我不能看见你散步的景象即使在头脑中。非常好,你说你很少去湖边,散步“如果有一天再也不能”一个天真的、忧伤的问题或者,接受这样一个想象如果我再也不能去湖边散步这意味着什么呢?除非是死亡有时候,死亡仅意味着这一点变化湖面上的雾,已经微凉的风(现实本身总是比现实更冷)现在,描述一次湖边的散步吧早春的周末下午,乘公共汽车来到郊外沿着引水渠渐渐接近湖边几百米外,水鸟从枯草丛中飞起来两个男孩用长柄网兜捞鱼“阿姨”,他们这样叫我手插在裤兜里,夹着肩膀一对中年男女倚着栏杆,拥抱杨树花穗偶尔飘落到脚边在湖边,张望片刻,慢步返回2002年春清洁工她,身材瘦小,在粉红碎花衬衣里摇晃。水漫流在她腿间,腰际,渐深那颜色。浑然不觉,踏过稀疏的影子,消失在水中,她的迹象。这些暗淡撑起锋利的光。而她浑然不觉。确定无疑的气体,使身体更加透明,使无更接近于无。空中,手臂划过我们的蒙昧。第七朵,菜粉蝶带来轻浮的吻。她伸出蜡黄的手臂,乘风破浪,大洋上了无希望的女王把我们抛进冰海。她浑然不觉。2003年夏乡村女教师短暂秋天的纪念他们咧开嘴巴,笑。他们在教室里奔跑,我呵斥,禁止乃至沉默。是的,后来我就沉没在他们中间。逐渐找到仍旧陌生的东西。那一年,我们在山脚下的小楼里,谈论到午夜。在空旷的水泥广场上,看陌生的星星。可是,当我们爬上朽塌的山崖时,毕竟是在晚风中唱吟。我们将花光最后一分钱。桌子上的花,很快就要枯萎,洒落乡村女教师的生活。她经常在课堂上走神,经常造一些离奇的句子。有时候,她在教室间走动,像个丢东西的人。2002年秋看荷花的记事我们在清晨五点醒来,听见外面的雨。头一天,你在花坛等我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一些雨。现在,它们变大了,有动人的声音。而我们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两个人。亲密让我们显得更年轻,更像一对恋人。所以,你不羞于亲吻我的脸颊。此刻,我想起一句曾让我深受感动的话,“这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一生中最幸福的,又再降临在我身上。她仿佛从来没有中断过,仿佛一直埋伏在那些没有痕迹的日期中间。我们穿过雨,穿过了绿和透明。整个秋天,你的被打湿的头发都在滴水。没有很多人看见了我们,那是一个清晨。五点,我们穿过校园,经过我看了好几个春天的桃树,到起着涟漪的勺海。一勺水也做了海,我们看荷花。2002年冬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初读马雁的诗令人感到惊喜,我一直琢磨这惊喜来自何处,后来终有答案:就总体而言,中国当下的诗歌太油腔滑调了,而马雁的诗中那纯净的力量恰好与此形成极大反差。她才华横溢,尚在摸索,若再有十年,必修成正果——让我深感上苍的残酷:一手赋予她柔情与才华,一手又把她轻轻捏碎。——北岛马雁的诗镌刻着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虚无的抵抗,和对疾病与死亡的宿命感,它们根基于经验,却又富于想象,语言由日常入于幽微,具有强烈的抒情气质。她的诗是最贴近她生命本真的言说,一如她的生命轨迹显示了她对自我天赋的绝对忠诚。——冷霜马雁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凭借日常生活的反讽硬度突入宏大主旨并在面对巨型幻象的时候仍能保持清醒头脑的诗人,她有这样一种独特的能力:在一首诗的一端冷静地把文字送入小清新的场景,而在不远处的另一端,等待着这些文字的却是瘟疫、马克思或者2012。——胡续东

内容概要

马雁,穆斯林,诗人,散文作家。1979年2月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在校期间策划组织了首届北大未名诗歌节,2000年与友人一道创建了著名的新锐文化网站“新青年”,2003年返回成都生活,2010年12月28日赴上海访友,30日在所住宾馆因病意外辞 世。
马雁很小就决心做一名诗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她同时在诗歌和散文两个领域展开了高强度的写作,勤苦不倦,著有诗集《迷人之食》、散文集《读书与跌宕自喜》,曾获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刘丽安诗歌奖。
在短暂的一生中,马雁始终强调写作是语言和心灵的历险,其作品跌宕奇险,蕴含着罕见的高贵、勇毅和非凡的洞察力。

书籍目录

第一辑迷人之食(2000-2005)
十二街
四月的黄昏
致湖边散步者
清洁工
乡村女教师
看荷花的记事
情诗
我们的道路
细雪
七月的一次炎热晚餐
采花贼的地图
童女之恋
热的冷
傍晚,看一场雨
母亲
六味地黄丸

樱桃
冬天的信
结婚
旧机器人
将饮茶
亲爱的,我正死去
成都之夜
小是小
荒唐
动物乐园
七月六日(幸福需要遮掩)
灌水
老许同志
献给每个人的魔鬼天使
公共汽车纪事

我们最后走到同一个地方
天赋
这些天一直下雨
我们有灯火通明的厨房
陌生人
雨天的茶社(或者狮子山)
不被诅咒的沙乐美
小南庄
晚上,日光灯照着这些人
抒情诗
在黑水

秋天打柿子
波希米亚人情歌
我尊重你的复杂
你是我重复的病和甜
学习

有时候,我拼命想要回忆
欢饮
解剖课
正午的观察
星期天,我坐在玻璃上
这些画或多或少地虚伪
香山
珠子
感觉另一个人从对面走进你的身体
致-
细小的门
第二辑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2005-2010)
今夜,我们驱车城外
生活里的悲剧性
狂热是我的裹尸布
致-
世界下着一夜的雨
他爱上一个人,在黑暗里闭上眼
香樟
就像打开一本书
夏天
自我的幻觉术
学着逢场作戏
玛格丽特与大师
再没有比美更动人
痛苦不会摧毁痛苦的可能性
电视
道路
热诚
大同世界
被子
生活啊,多么沉闷
盛事
爬山
骑车
上苑艺术馆
沙峪口村
桥梓镇
怀柔县
北京城
北中国
在小山上看湖
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
第三辑在世上漂泊的女人(1999-2004)
谋杀
在世上漂泊的女人
星星的姊妹
仿古离情
成人仪式
博尔赫斯在成都的隐秘生活
情人
晚间的街
这些难捱的日子
我们在大风天散步
虎耳草
偷葡萄的人
一次郊游
中央空调
除草工作者
雨后
细菌生年
这些故作神秘的小东西
在路上·冬天的编辑
玩笑、讽刺、嘲弄和更深刻的意义
烂人,或酒精中的风流马二
宝贝
雪地里拉琴的人
调情
是的,我必死
芳命
哦,不,请叫我上校
不妨随意一些
怀着一个欲念
这温暖没有来由
跃上你完美的顶峰
暴雨将至
跳舞的波希米亚女人
死亡是最大的政治
夏天的信
一座灰色的小阁楼住着我们
铁架子
诗论
谈片
诗歌笔记
关于诗歌的形式和内在
自从我写诗
塑料桶
读谢笔记
I Am Your Pure Gold Baby,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狱
隐喻式的阴影
读二十月的诗
小混乱
质朴诗的未来学
无力的成就
马雁生平年表
编后记

编辑推荐

《马雁诗集》在一个没有诗意的时代里,读一集奇绝、高贵的诗!

作者简介

《马雁诗集》是诗人马雁短暂一生所创作的诗歌作品的精选集,诗集比较全面地展现出马雁诗歌写作的历程和成绩。文末所附她的诗论,精到,富于见识,具有重要的诗学参考与研究价值。马雁,穆斯林,诗人,散文作家。1979年2月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著有诗集《迷人之食》、散文集《读书与跌宕自喜》,曾获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刘丽安诗歌奖。

图书封面


 马雁诗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1.公允地评价一位饱受抑郁症折磨的诗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她的诗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与病症纠缠不清的句子,一些与诗的距离较远的句子。“每背叛一次,就有一粒毒药/顺着喉管滑到岩石底部。”而这,作为一位评论家,是无可指摘的。这本由冷霜老师编选的诗集,不可谓不好。马雁的杰出诗艺一目了然。但我想到的是其中的一首诗,P96《世界下着一夜的雨……》。2.这首诗其实有两个版本。马雁发在豆瓣网“写诗”小组里,第一稿和第二稿前后相隔五天。且在同一个帖子里。第一稿诚然写得不错,然而第二稿真正达到了一种完美。下面是我对第二稿的赏析——2007-12-14世界下着一夜的雨……(为早夭者某)世界下着一夜的雨,这寻常一夜——有人在电视机前消磨着有益的人生,有人在酒杯里沉没、浮起,有人在欲望下捏碎懦弱、锻造自我。这些并不仅仅是概念,你会同意,世界必须归类。我想着,仲春天气,园中的乔木,水草,以及人在岸边舞蹈。我们享受过的朗姆酒冰淇淋……如果把生活中的伤痛呈现给你,也许就有变数。但也许不,他人的愈合与你无关。我迟疑在那个仲春,温暖而黑暗的聚会,啤酒,拥抱,早晨的口红,照相机。中关村。与爱过的人一起吃午饭。犹太史。闷热的咖啡厅。全部的生活细节正在涨潮……唯一的一个晚上:你爬山归来,刚刚度过一场危机。我愿意你脸上一抹红晕……像坟上一圈小小的白花,像一个软弱的慰藉。但宁可这样打住。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坚信:那一刻我与你同在。那一夜的雨也淋湿我。你意味着不敢想象,乡村上空的乌鸦是死亡的符号,但未必不祥。此刻我只能缅怀那只温暖的我握过的手。你成为众人分享的记忆,而我此生的工作是对记忆的镌刻。马雁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诗人。相信我的断言。在这首诗歌鉴赏中我将为你证明。首先,请先注意下这首诗的题目设计:“世界下着一夜的雨……”注意!不是“下了”(过去时),而是“下着”(现在进行时),有一种凝然的感情基调,表示一种状态。世界下着雨。什么?怎样?如果是“世界下了一夜的雨……”那么这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大白话式的,浪漫主义气味的,“大众”标题。而世界下着一夜的雨却很醒目,它独特,要求你注视。括号内是为早夭者某的提示。第三行开始连续三行并排出现的“有人”开头,似乎还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下雨,所以只能进行室内活动。接着是介绍——我建议看到这里的读者能够有耐性的多读两三遍全诗再回到这一句。有益二字其实暗含着作者对死者行为的一种淡淡的否定口吻,消磨则“很安全”,很不着痕迹的否定——对,还是否定。是趋向自我毁灭(耗损)的淡淡否定。“沉没,浮起”这两个连续动作也暗示了一种死的气息,一种无意义的气息(“下降,上升,下降”),但显然——这也是“安全”的。但也属堕落。通观三句,似乎只有第三种人的行为作者的态度立场是不置可否的。捏碎懦弱(好吧?),锻造自我(积极的),但如果联系前两行你会发现三者有个共同的色彩基调:就是“安全”。捏碎(指向内,而不是向外),而锻字的金字旁有火炉锻造的热量,恰与电视机前的“较静”,与酒的“水气”对比,有令人莞尔的小心思。第七行首次出现“你”,艾略特曾经指出诗歌中存在三种声音,三种不同的对话。而这里,暂且按下不表。“我想着,仲春天气……”由之前的夜景切至春光明媚,鸟儿啁啾的视野,而“我们享受过的朗姆酒冰淇淋……”则出现的比较突兀。——这是初读这首诗的读者比较困惑的,这还算好诗吗?我的解决方法是多看。再多看四五遍,我发觉这里是别有用心的。这里仿佛切进的一小段酒吧回忆——就象电影,某些文艺电影爱做的那样。而这种对回忆的推出方式必须是比较凝重的事件……这是两个空间的第一次平行结构。“如果把生活中的伤痛呈现给你……”这里已经很显然了,这是对死者的呢喃与自言自语。下面将出现全诗最高超技巧的两句:“我迟疑在那个仲春,温暖而黑暗的聚会……”不要小看“迟疑”二字,笔者曾经在介绍张枣时说过的“汉字本身的诗意”这里出现了:“迟”,对应于死者已去的现在,因此迟疑这个词是无可替代的!而这里上下两句有了一种化学反应般扭曲交缠在一起的空间坍缩感,充当诗中叙述者的“我”此时身在何处?在仲春的河岸边还是黑暗的午夜聚会上觥筹交错?一个伟大的空间折叠方式。聚会,必然是温暖的,然而黑暗一词可以看出马雁作为优秀诗人的语言禀赋了,一石二鸟:既说明了时间:夜晚,又暗示了聚会时的“小小不正常感”。啤酒,拥抱,早晨的口红,照相机。要解说这里还要再次请读者们多读读全诗——而我的一个理解是,这可能是“我”(女性)与死者(他)的初次相识与发生关系。插一句说,这里的意识流手法十分娴熟而漂亮。“拥抱,早晨的口红,照相机”这是可能性较大的一种解释。中关村,意识流撤远,到一个孤岛。“与爱过的人一起吃午饭”。问题又出现了,而且问题来的很大。如果我们前面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这里的可能“我”与“爱过的”人一起吃午饭。就说明他俩关系比表面看来复杂得多了。有必要进一段作者的写作年份生平,考虑到写作时为28岁的女性,那么有可能的,那个“温暖而黑暗的聚会”是两个昔日恋人的重逢。对,没错,应该是这样。那么“如果把生活中的伤痛呈现给你,也许就有变数。”的亲密语气就完全成立了。意识流手法还有最后一句:“犹太史。闷热的咖啡厅。”作者究竟要说什么呢?犹太史,大家应该知道,是一部苦难的历史。——于是答案出现:死者(他)在吃饭时由于昔日恋人关系,说话就失了分寸,把这么沉重的话题(男的一向很迟钝)拿到喝咖啡(这么轻松的环境下聊),于是才会有“闷”,“热”的咖啡厅。“全部的生活细节正在涨潮……”注意,“涨潮”暗示了叙述者我又站临水岸了,那仲春风光无限好的水岸。一石二鸟法则。(非花非雾)下面是本诗的第二个大问题:“唯一的一个晚上”:让我果断地判定他们俩是离异夫妻吧!(强调,是诗歌中的“我”和“他”)因此才会有“全部的生活细节”,但怎么可能是只有“一个晚上”!?所以说这里是一个象征手法,表示死者“不正常一面”的全面暴露:“你爬山归来,刚刚度过一场危机。”应该说诗歌直到这里,才第二次明显地断言了“他”的黑暗内心境况——(这需要多么克制,多么高超的技艺才能做到!)“我愿意你脸上一抹红晕……”注意这里有省略(暂且不表),与紧接着的下一句“像坟上一圈小小的白花”多么惊心动魄的意象!但问题是“红晕”和“白花”像在哪里?我觉得是美。美丽的意思。好了,倒回来说红晕那句。为什么会有红晕?有人说是累的,那太不靠谱了,如此密实严谨的作品中不会允许松散的意象存在的。应该是羞涩。因为觉得晚上出远门(爬山)太不“正常”了,对于开门的“她”(我)不知作何解释——又能做何种解释!如果对人已经没有爱与善意,是不会害羞不好意思的。——像一个软弱的慰藉(美丽,与爱意),更确切说——善意,在这里太过无力了。于事无补。这是千斤重的艰困生活。“他”已无路可逃。“但宁可这样打住。”留意但、宁可这样的词,说明“我”在最后对死者(自戕?)的行为评价是矛盾的。矛盾异常。——不要怜悯,拒绝怜悯!!(马雁无意中预言了自己的结局)……而这样的句子“你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多像壮士断腕的暴烈!“那一夜的雨也淋湿我。”诗文行进至此,相当于在叙述者之外,在时空之中,又混入了一个梦幻之夜,一个虚空中抖落的雨夜,这里,此雨夜究竟是彼雨夜还是其它,已经不再重要。类似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更不禁让人联想起策兰,这位德国当代最伟大诗人的后期诗作痕迹。(同样是犹太人关键词的惊人“巧合”!)“乡村上空”暗示“我”现在身处墓地,如若联系前文“园中乔木”……则是十分意味深长的延伸。“但未必不详。”我的理解是,死亡让死者永恒了(只要他留下的精神遗产不朽?……)最后提到的一点是结尾的处理。最后一行“而我此生的工作”工作二字把人的心境拉回现实中的常态。慢慢褪掉抒情的沉郁。通观全篇,一句话:堪称大手笔。3.仅以一首诗来盖棺定论一个诗人确实有些武断。但不要忘了庞德曾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能写出大量惊为天人的作品。作为一首长诗,她技巧的纯熟,她叙述的克制,她超脱的眼光……无一不是大诗人的特征!至于另外一首,我在网上听过的视频朗诵《学着逢场作戏》就更是大诗人秉性的自然流露了。谨以此文悼念此刻远在天堂的马雁。2016.8.7李因
  •     拿到书一段时间,一直不敢打开看。其实心里有压力,因为马雁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前面几十首写得并不好。后面越来越复杂,语言越来越有力度,一种历史中的汉语力量,这应该与你的阅读有关,有意识的进入各个时期的语言,这是一种长期的训练。不过再好的诗人能够传世的也就那么几首诗,书中的大多数诗歌更多的是个人意义上的写作。最好的几首诗是这样的,具有一种青年的敏感,和对于世界的勇敢。例如最后收的2004年的几首,不是诗而是自己的生命。今天在办公室四处无人,状态不错,就写篇东西拜祭一下。致死亡--给马雁我们能穿过虚无吗,让人焦灼的问题。我揭开你死去的脸庞,取出你的心脏,举着它奋力上升,从这洞穴深处。沉寂的心那,你的语言无瑕而完美。我试图从这黑暗的心声中获取答案。通灵者告诉我,要凝聚心神。而每个白昼我的魂魄都在蒸发和散开,每个深夜它们又齐刷刷回归原处,就像群凤凰,翅膀卷着火和旋风。梦境里我尝试将自己化为一,四周的事物,光和声音散开而又凝聚成团。我打着冷战,跟随自己的心跳声,进入字和词的森林与江河,你的死亡便是我的一叶扁舟。当我找到最恰当的字,我需要为你复仇吗?虽然你的命运一出生便已注定,死亡摇动着你的脊柱如同芦苇。我仿佛看见你的坠落,从平庸的生活跃入纸浆的黝黑的沼泽,消失在那里,有如万物的黑洞。我知道你不是经文,念诵你是无用之功,你是人不是神,自会为你的命运复仇,我在每一束目光和每一次心跳的边缘等待你说的那个字,那道穿过轮回的闪电,他从隐秘的住所出来,勇猛地与你的命运争斗,将你的杀害者杀害,我也将从黑暗中上升;于是,我为了他的报复,也为自己复仇。把这一切奉献给他,装饰我的祭坛。他携带了我一同,从死亡中上升。他现在正航行于旭日的舟中。出来,属于未来的人儿,我已经为你复仇。2012.6.12
  •     “那些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也像我们这样,平静而不痛苦吗?”——马雁“冬天的信”是韩松落向我介绍的她。最早看她的作品,不是诗歌,而是随笔。我看她的第一篇文字,是她写一个女哲学家,出于对人类的爱而自杀。但写这篇文章时,我怎么都想不起来那个女哲学家的名字。然后,在百度良久之后,忽然脑子里亮了一下:她叫西蒙娜薇依。西蒙娜薇依也不是自杀。她生于法国,二战时来到英国,在这里,她严格执行仍在战争中的国内同胞的食物配给量,拒绝医生因她过度疲务而特别规定的食品供应,最后死于饥饿和病痛。09年,在珠江国际诗歌节上见过她一次。她就是那种人,你离她很近,但感觉言语和接近都是冒犯和俗不可耐的。但我终于俗不可耐地说,我看过你的文字。我也写文字。她的诗是那次诗歌节上,我最喜欢的一首,虽然不懂。经常看她博客。除了诗歌之外,她本人的文字有一种凛冽清朗的力度,她的文字和她的生活本身已经无法分别。我看她描述自己吃完抑郁症药物的幻像,看她渐渐平复,又高高兴兴地筹划着搬家,从成都搬到周围的一个乡下。那种高兴仍然是危险的,不安全的,美的。今天,上网,忽然看到她的死讯。她死于2010年12月30日晚上9点左右。比她再晚几个小时,史铁生也离去。可她的死讯比后者更让我震动,她生于1979年,好年轻啊。她的诗歌里,经常出现死亡的意像,痛苦的意像。她和马骅熟识,写过好几首诗送给他。她博客里,贴着一封马骅给她的信,那里面说:“十几年前我因急性肝炎住院,住在重病号房旁边。结果隔三差五就有人死掉,最后我精神临近崩溃,只好跑回家去。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立志此生一定要堪破生死大关,搞清楚人是怎么回事。所以才会沉迷佛老,在上海时还跟一些地下教会的人接触,学习了两年圣经。但到现在还是觉得有些云山舞照。但我下定决心,今生是一定要悟出个道道来,否则死得不明不白,不知道死后去哪儿还是彻底灰飞烟灭,那真是白活一场了。有时候觉得时间紧迫,总怕自己还没想明白就一命呜呼。时不我待,只有拼力了。”她的回复是一首写于一两年后的诗歌,“冬天的信”,后半段她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让人安详,有力气对着虚空伸开手臂。你、我之间隔着空漠漫长的冬天。我不在时,你就劈柴、浇菜地,整理一个月前的日记。你不在时,我一遍一遍读纪德,指尖冰凉,对着蒙了灰尘的书桌发呆。那些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也像我们这样,平静而不痛苦吗?她的诗歌总有令人不安的气息,像进入到一个危险的虚无地带,作为人的意识的边缘。死亡是她经常面对的主题。在“欢饮”中,她写“我要和你击掌,我要和你击掌三百下。然后在柏油路上昏睡到露水洒遍,栏杆拍断。死亡是解放,解放是第一回的醉,也是一个智慧。“在她生前最后一篇文章,写马骅的文字里,她对这个先她而去的年长的死者反复用的字是“自由”:“当最离谱的消息传来时,每个人都需要回想他的好与坏,然后一点点剔除那些不利于高大光辉形象的细节,他于是变得更像个该被纪念的家伙了。但是,有一些真实正在悄悄溜掉,去了尼泊尔,去了越南,或者还在云南。总之,它们获得自由了,我想象是由于他的安排——但这只是个新的剧情,我以及一些人会这样生活,把所有的情节拿来反复钻研,希图得到一个更刺骨的结论,但是不能。马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大家甚至当时没有意识到是在互相说服,后来就接受了彼此说服,达成了一致。于是,又一些真实溜掉了,获得自由。丁丽英提醒了我,六年过去了,现在是一个不是纪念日的日子,毫无意义的日子,有人又想起了写点什么关于他,但已经不抱说服别人的私念,纯粹个人冲动。而在我的文字里,他将不断地获得自由;……”自由,自由,自由。我仿佛看到她狡黠地笑着,对于一个先离去者说:我看透你了。我抓到你了。关于死,我敬重那些在这个问题上以极大的认真和力气去对待它,研究它的人们。她的诗歌里有这么一首:细小的门我曾经在三层楼高的地方看见过,细小的门它在操场的对面一堵孤立的墙上,墙是灰白色当时,我闻到肥皂的香气回忆那道门的时候我形容它,是寒冷的对,是凛冽的肥皂的寒香四年前,我又看到了它在一个晚上,经过了短途的奔跑我来到一间教室,在一个女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它,细小的门在她的身上有着针尖一样的芒刺这门,似乎和恋爱无关它是我个人的门只出现在某一个瞬间我正沉浸在酸楚中的时候它出现了,它从来没有敞开过现在那堵墙已经不在了我甚至不能清楚地看见它但很清楚,它一直在这细小的门2002年夏也许她最后又看到了那扇门,推开,走进去,离开我们。死亡是解放,是自由,是通往另一世界的细小的门。我不知道,我祝福她。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一直就听说马雁,先看的诗集,觉得很震撼,看散文集的时候真的很兴奋,书很好
  •     吧。
  •     很一般。死亡太多了,致敬诗太多了,以致单调而浅薄。疯狂的艺术,重点仍在艺术,而不是疯狂。
  •     很好,喜欢。每天过长江的时候读一点。她的词汇真丰富。
  •     “谦逊,满足于简单,不急于给出自己根本没有的东西。执着于简单,最基本的,如果她后来自己壮大了那就表现她,如她所是。”
  •     “你是我重复的病和甜。”如果,如果多活几年。
  •     好,好的诗歌是不能评论的
  •     一个优秀的灵魂
  •     不乏有趣的句子和意象,整体很一般。文论比诗写得更好一点。
  •     最后几年的诗是她最好的诗,这话没错。
  •     我大概是看不太懂,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     是因为马雁我也爱上诗了。
  •     摸到点感觉了
  •     最初知道马雁,是朋友跟我说的,他说“她自杀了”,沉吟片刻,他又说“她的诗歌和散文都很耐读”。
    终于等到了马雁的诗歌集和散文集的到来。各自的一句话简评让人感动不已:
    满天风雨的马雁必定会在她的文字中归来,跌宕自喜,似曾相识,让我们为之欢乐。
    北岛说她的诗中“那纯净的力量令我惊喜”。
    这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我喜欢她这句诗:
    从南到北,我遭遇到一生中最多的陌生人
    陌生化的手指抚摩了最陌生的人
    被晨光照亮的夜晚,黑暗终于变得
    清晰,终于还没有这样接近过黑暗
    《成人仪式》说出了多少从懵懂无知到成熟的迷惘迷失中蜕变的我们的故事呢?陌生化的手指是现代社会给我们最矛盾纠结的精神惶惑,西方早早地就在为此作出各种探寻和救赎,近代化起步落后的我们在现在一一经历,我们也开始反思和寻找出路。马雁就是这当中很有力量的一份子。她应该从未离开过,尽管她已不在此世界上。
  •     十二街;冬天的信;动物乐园;小南庄;秋天打柿子;怀柔县;情人;在路上·冬天的编辑
  •     2.5 “诗论”还是很不错的,隐约能见马雁其人,但对于其诗不敢恭维
  •     很不错的商品,有品位。
  •     还是很有才气的!可惜哦。
  •     为了提升本人的文学素养,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马雁诗集,有些文字写的很美,但是透着点点忧伤,这也正符合诗人的气质,在生活这么浮躁的环境下,偶尔花一下午时间坐在海边喝点东西,看看诗集,眺望大海和蓝天,放空思想,净化心灵,也是美事一件啊!
  •     我们回族最可爱/我不管我好喜欢/「宇宙有最簡單的邏輯,星體們都以爆炸為奉獻,爆炸們有著簡單的邏輯和複雜的邏輯,紛飛的是小小的喜悅、痛苦和無知。與世界和解的是過後的寧靜,很大的寧靜,像曾經存在的海浪。」
  •     很棒,谢谢。
  •     十分喜欢
  •     诗的任务是探索语言的可能性,所以不读诗不行,不读诗就容易失去对语言的敏感度。作者马雁,北大才女,可惜意外早逝。
  •     想和这样的女子在一起
  •     诗歌诗歌
  •     还没读,但充满期待。
  •     无敌好。女神!
  •     很喜欢的诗歌
  •     散文集和诗歌集都买了。
    更喜欢诗集。
    马雁的诗句,真是灵动。可谓是——
    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
  •     不错,很好的书,只是书面是白色的,容易脏。。。
  •     喜欢诗,更喜欢女诗人的诗,呵呵,还没看,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     草草翻开,停眼处是《夏天的信》,我也想到许多自己的事。
  •     一部分让人惊艳,薄命,可惜了
  •     感觉很苦
  •       在校内小书店买了一本《马雁诗集》,塑料纸牢牢包扎,买它全凭感觉。我选个安静处,打开诗集,静静地读了十几首,写得这么好,让我惊讶,忧伤、朴素、缠绵、倔强……更让我惊讶的是,她1979年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2010年在上海病逝。这么多年,我竟对这位女诗人一无所知。世界太喧嚣了。
      
      
  •     为数不多的毫不犹豫给五星的书。私人公众号名称来自于她的诗《迷人之食》,也非常喜欢《情诗》:你走,穿过人群,对陌生者举起双手。那一对掌心是清白的,我很清楚这种爱。之后在想,艺术家作家这种创作生命的人儿,只有在童年或者是在羊水里才是愉快的吧。毕竟一出生就带了创作的使命,只有将生活过成作品里的极端,才能写出令人颤栗的美。所以千古一绝唱。RIP来得太晚,但希望你天堂里要过的幸福一点。
  •     具体内容不清楚~帮同学买的~她说不错
  •     用灵魂书写的诗,让人总是浑身颤抖!!
  •     太好的一本书 喜欢喜欢
  •     出版诗集不如开殡仪馆赚钱啊!
  •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亦是在馬雁暴戾地自死后,如那群被腐朽、腐爛氣息疾速吸引的屍蛛的其中之一,在無敵、孤獨的死亡面前垂下小小的眼珠,再吐以多餘的蛛絲妄圖包裹那些無力的詞句,屍體卻像深秋墜地的落葉,歸家返鄉似的緩慢溶解在泥土中。這種令人絕望的緩慢,絕非停留在死者身上,而是時間以其無言的方式腐蝕生者。我現且安靜地坐著,寫些什麽給她,約莫就像當年雙手冰涼反復翻讀紀德,在冬夏反復交替的窘迫歲月里,寫幾封永遠寄不出的信給馬驊的她。但作為生者的我仍舊承受著生命的重複與輾轉、傾斜與延宕,她卻停留在沒有止境的無限延續里,不再書寫綺麗萬里的幻覺與痛苦,也不再有詩歌隨著塬上的男神穿過她的身體。
      第一次讀馬雁,是那首《在小山上看湖》。夜晚平靜疏朗,路燈與公路遙相映襯,四人緘默少言,聽機械的打樁聲音。湖面那麼小,區區一畝而已,四個人竟能看得如此長久。結局是有力的:“我們像情人一樣沉默,像看情人一樣看湖。”兩句精准地表述出曖昧而沉寂的狀態,節制而孤獨。我訝異于她述物記人時的平實,畫面感十足,還有那信手拈來的秩序與韻律,對氣氛熟稔的把握,那時我便知,她絕非池中之物。之後又慢慢讀了當時她發表在網上的其他詩歌,當時我輕率地認為她是個苦行者,運用節制而被壓縮的技藝,如赤足行于熔岩之上那般寫作。無論是《北中國》中盛大的氣象與渺渺世俗由寬闊至狹小的對比,還是《我們乘坐過山車飛向未來》先賢智者授以痛苦的智慧之路,無不表現出的是她憫人的贖世情節,她是世間苦痛的承受者,并借此修行成為更加成熟、堅定的傳道者。
      但我錯了,之後在書中讀到她早年的詩作,那之中展現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馬雁。在後期詩作中逐漸消失隱沒的女性化特徵,卻在她早期的作品中異常明顯。我相信那其中絕對有西爾維婭普拉斯的聲音,《晚上,日光燈照著這些人》尤甚,如一首跛足或斷頸的仿作,但馬雁與普拉斯絕不相同:在《迷人之食》中,她的女性化更多顯現為少女式的;而且她不像前者自棄得潑厲決絕、歇斯底裡,更多的是處於成熟與青稚之間的清明與潔淨,甚至帶著些許惶恐與驕矜。她描寫做愛后,躲在她懷裡脆弱如同一根頭髮般的情人,或是近似于同性戀人般的女友之間的嬉笑,慾望的笑靨與嗓音。但她寫的更多的是甜膩魅惑的死亡。她相信她必死(並且,她確實以她自己的方式做到了),她相信,死亡是最大的政治——誰又說不是呢?
      不同于後期詩歌中的節制與遼闊,早期作品中顯現出的是抒情化的傾向,而且詩歌在古代追憶、憑弔與饋贈的功能,她使用頻繁,且樂此不疲將自身的幻覺糅合其中。比如在《櫻桃》中悼念的,被異化為痛苦、空無的母親,以及被異化成病變患者的馬雁本人。(無法不想起張棗絕妙的“上午,仿佛有一種櫻桃之遠”,而櫻桃在這卻被馬雁描述得如同禁果般妖豔、甜腥),在《親愛的,我正死去》里,陰霾的雨雪中,她面對她那與她一道,“曾經是英雄的小姐妹,但現在是灰暗的中國大地上墮落的一對”的女友,竟大聲地宣佈:“對,我知恥近乎勇。”她坦誠她的陰暗,急死之熱切,她幻想兩人之死,那如判詞的“我正在死去……”異常懾人奇詭,如入死亡庭院一探死者狂歡的奇景。還有題記為獻給Emma的《我們的道路》中她的波西米亞情節,似乎能一睹她看著友人攜著皮鞋上揮之不去的污垢遠行而去,她揚起長裙,跳一支陳舊的舞蹈,轉圈,顛步,脖子上的鈴鐺叮噹作響…
      我不知道,如果她不依循幻覺的節奏寫詩,而是…啊,我完全無法想像她生命別的可能性,她已然完成了她作為詩人的一切,不論之後生命會帶來沉痛或是甘美,她卻已經提前終止了一切。但我有理由相信,如果,只是說如果,她能夠堅持她苦修者的身份,不拒絕更多痛苦的可能性,她絕對可以成為更加一流的詩人。話說到這兒,卻又像苛責了她自己選擇截斷的生命,可此刻我胸中亦只有冰涼的虛空,怎能空言應該不應該,如何不如何,如果不如果。但作為一個無才華者,確實還是有資格坐上她那支搖搖曳曳的幻覺之舟,體驗一回幻覺的溫柔與殘酷的吧,即使今夜渡不過這冥河之水,餘生浩渺,停下應也是個好選擇吧。
  •     像马一样奔驰在世界上 累了就像雁子一样自由的飞
  •     马雁的诗让我感到,死亡并没有带走她的一切:她曾经生活过,用力地留下了自己的声音和痕迹,一句句如同黑夜里的钟声,总能让人悚然而惊
    很喜欢她在诗中所关注的内容,作为同代人能产生无法言喻的深切共鸣。她的诗是接地气的,精神萌芽于物质,思想埋首于生活
  •     不错是一本书
  •     民谣歌词
  •     此前买了一本陈舸的《林中路》,读后有两个收获(疑惑?):1.文字分一下行就是诗;2.性感取代了诗意。但是,没敢妄加评论。从网上搜出了马雁对陈舸的评论,读后想了解一下马雁的诗作。于是,就找到了本书。想发几个感慨:1.只有文字,诗意没了;2.如果读者无法读懂您的作品,那还怎么去欣赏呢?3.亲爱的诗人们,不要一心只为了几个世纪以后的读者去创作,现在印刷用的纸比不上古时候的,含酸量比较高,过几十年就会变成纸末了,未来的读者可能无缘欣赏得到。
  •     暴戾地自死?你对你写下的这五个字负责么?
  •     很是喜欢的一本书,看完了,挺有感触
  •     剧烈又没有出口,最后抵达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强度。
  •     只读了前面十几首就只能放弃了。。。十二街倒是很好,然而我不喜欢之后那些诗里很欠雕琢的文字和过分西化的句法,在我看来那不是中文诗歌的正确道路
  •     ˊ_>ˋ
  •     哎
  •     很纯粹的诗歌
  •     她的诗与歌无关
  •     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     《北中国》:“北中国,是这样一个简单准确的命名,幸福宏大得如同天干地支,不可摧毁。还有什么呢,人们希望着有什么样的责任降临,有什么样的大运动再次发起,其实不,我们只要简单的市俗生活,卖大葱的货车停泊在路边,扩音器单调而热诚,土豆在地上打滚。”很普通。从她的诗里,没看出天分来。好笑的是人们的言论,一个诗人,死了就成天才了,生前连诗集都出版不了呢。
  •     
  •     我望着五十里外/荒原上,我盲目地想拥抱你/却只有满胸冰凉的虚空
  •     “而我,是热烈的石头,我是岩浆,我是液体的滚烫。流浪,也就是说,我缠绵而坚定。”
  •     干净,委婉
  •     死,也许是你最高的荣誉。
    第一次听到你的消息之后,断断续续找到许多诗。这个没有诗的年代里,读诗,是一种奢侈。
    读诗,是一种死亡。

    抄写一遍你的诗,念你:

    亲爱的,在成都,雨雪开始于清晨,
    我正死去。我在阴沉的下午死去,
    你看,自从那时起,我就混乱至今。
    他们一个个离开,我曾经跳舞,在
    石板地上,这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我们都有节日,你穿过锋利的北京,
    亲爱的,穿过高大的白杨树,他
    一个声音就处死了你。谁也不能
    处死我,你的尸体叫我快活。你我
    曾经是英雄的小姐妹,但现在是
    灰暗的中国大地上堕落的一对。
    对,我无耻近于勇,请亲吻我吧,
    我期待与你有关,潮湿、腐烂、冰凉,
    与死亡有关,与一切的堕落有关。
  •     能看出那种潜力,假以时日,她定能写出更好的诗。当然这样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就现存的诗歌而言,还过于小姑娘气,就是有灵气,有才气,但缺乏力气,纵深的力气。
  •     马雁的存在告诉我们一个年轻的女诗人可以写的多么好马雁的离开告诉我们诗人总是站在针尖上拥抱整个世界
  •     本来对现代诗有不少看法,读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的一些看法被改变
  •     马雁的诗集,就买了。
    诗集非常好,我反复看。
    只是书本身略有瑕疵,有脏页。
  •     不错,只是可惜这么有才华的诗人居然自杀了
  •       这是一个缺少诗情的年代。
      是不是为此,马雁才离开这里,去往一个四季春暖的天堂。
      这本诗集除了收录马雁多年创作的诗歌,还有一些极其珍贵的诗论。拿在手里,非常厚重。
      想起马雁的那首《将饮茶》。
      诗的第一句:眼看着,盛夏就要来临,就要降落在我们想象中的平原,唱着骊歌的密友们趁着黄昏,走上平原上倾斜相交的道路。
      青春正好,人影未远。没有悲伤。
      将饮茶,正读诗。
  •     诗写的很好 书也不贵 值得
  •     这本读得最久,间接说明不是我爱的那类。但这颗灵魂让我起敬,她的果敢炽烈,那种前进者无畏却谦卑的姿态,一想起来就充满力量。
  •     马雁诗集
  •     还好在豆瓣读书上遇见马雁,不然真的就错过一本好诗,喜欢这种写实又带点神经质的感觉,比其她的散文,还是更喜欢诗,想象的空间更大。
  •     126页发现一个错别字,然后2010年9月18日是个大日子,几乎有超过五首诗写于这天,最喜欢其中的三首!
  •     我爱她的语感!记得之前关注过她。读的时候会觉得,诗就是感性语感与理性内容汇成一线,潺潺流出。
  •     还不错,但不像宣传的那么好。属于正在成熟当中的青杏。
  •     ♪
  •     平静而不痛苦,有多难得?
  •     诗论部分很有意义
  •     还是最喜欢第一辑 《迷人之食》
  •     从此多一位喜欢的女诗人。
  •     喜还现代诗,觉得还不错
  •     有点看不明白,不过还不错,我要慢慢研究
  •     先是冲着作者来买的,刚好赶上促销,所以物有所值,很满意!
  •     穆斯林诗人,喜欢。
  •     这,就,8.5?你们的星星都是路上捡的吗
  •     虽然我与作者的风格有别!但是,她诗中透露出来的情愫,仍然令我动容!!
    谢谢当当网!!!
  •     鲜洁齐紈素。皑如云间雪
  •     态度、感受力、想象力和语感
  •     反正我是没有读出来心疼的感觉……╮(╯▽╰)╭
  •     读马雁的诗,如在大雪天吃冰棍儿,内心却喷出火来。她的用词是奇的,一转身就能“掐死这一切”,掐死她的所有语言,却又让每行字保有厚劲的生命力。她的观察,她的感觉,她透露的每一个词,她最后的离开,每一步都没有退路。
  •     存在这样的诗人对我来说蛮意外
  •       “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
      他和我的手里各捏着一张票,
      那是飞向未来的小舢板,
      起伏的波浪是我无畏的想象力。”
      ——马雁《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
      
      今天下午,读完马雁诗集。读两个小时马雁,我就会停一下,想想自己,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昨天下午读了三个小时,然后觉得很不开心,不是因为她写得不好。她比那些无病呻吟,玩弄文字游戏的诗人好太多了,而那些人,现在太多了。而是因为,你知道她的情绪都是真实的,她的文字也能完美地燃烧她的情绪,但是,
      
      “被温暖抱着,黑白照片里
      红晕是灰色的一抹,看不出
      甜与苦,看不到黑的尸瘢。
      她究竟没有吃下足够的药。”
      ——马雁《六味地黄丸》
      
      一直读这样的情绪,又怎么让人高兴得起来呢?
      
      我觉得,正因为我自己也写诗,所以我明白,这一百三十首诗,从1999年3月11日,到2010年12月2日,蔓延在其中的,是一种化不开的痛苦与死亡。这或许是一种只有在死后才能展现的绝望。在她生前,我们几乎没有机会这样大量地高密度地阅读她。仅仅三首五首,我们甚至还会以为,这种悲伤的情绪是她的精神特质。但遍翻整本马雁诗集,任何一个敏感的读者都会发现,对马雁而言,希望、快乐是如此难觅的一种奢侈。
      
      这太糟糕了。
      
      《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作于2010年12月2日,距2010年12月30日马雁逝世不足一个月。我引用的是它开头的四句。马雁的诗,我读了三个小时后的感觉就是,我能够记住许多只言片语,但是我没办法被一整首诗感动,我没办法像爱张枣的《厨师》,爱王敖的《鼹鼠日记》一样去爱马雁的任何一首诗。因为,从本质上讲,我真的很排斥悲伤的情绪。而《过山车》的开头四句,的确是让我眼前一亮的,但接下来的诗,就让读者陷入了更大的绝望深渊。
      
      “乘坐我的想象力,他们尽情蹂躏
      这些无辜的女孩和男孩,
      这些无辜的小狗和小猫。
      在波浪之下,在波浪的下面
      一直匍匐着衰弱的故事人,
      他曾经是最伟大的创造者,
      匍匐在最下面的飞得最高,
      全是痛苦,全部都是痛苦。”
      ——《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
      
      这就是紧接着开场四句的文字。我觉得面对这样直白的抒情,不需要过多地解释什么了。
      
      “我住在这里,荒凉而绝望。是的,你
      住在那里,荒凉而绝望。你的鱼鳞云
      没带来爱情,今天我在这里写夏天的信。
      当冰凉的江水冲刷你时,有一个人不断
      给你写信,到天起凉风时,给你写信。”
      ——马雁《夏天的信——给马骅》
      
      马骅在2004年6月20日失足掉下澜沧江,马雁在6月23日就写下了这一首《夏天的信》。而2003年冬天,马雁还写过一首《冬天的信——给马骅》。
      
      “那些陡峭的山在寒冷干燥的空气里
      也像我们这样,平静而不痛苦吗?”
      
      马雁的朋友很多,真的很多,这本马雁诗集里,有33首应和赠友的作品。给马骅写两首诗,并不能说明很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像马骅那样,从大城市,进入云南的苦修生活,是马雁向往而不可得的。
      
      读完130首诗,我觉得大家都会对马雁有一个认识。一个诗人,一旦浸淫在诗歌中多年之后,其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形式也就成了诗歌。一个字眼,一个词,都是情感的结晶,不可复制,不可转译。所以,我总是拒绝在多日后,修改自己以前写的那些诗,哪怕它们现在看来很不堪,但我就是想要保留其原味,我现在停止读外国诗人的作品,也是因为翻译,实在是毁诗。所以,展现一个诗人十几年诗歌创作全貌的马雁诗集,是如此得难得。最后,还是要感概一句,她走得太早,如果再给她十年,她能够从悲伤上蜕变,就一定可以攀上新的诗歌高度。
      
      “如果我再也不能去湖边散步
      这意味着什么呢?除非是死亡
      有时候,死亡仅意味着这一点变化。”
      ——马雁《致湖边散步者》
      
      你是这样地轻看死亡,可我,还有许多许多人,都宁可希望你畏死亡为最恐怖的恶棍。
      
      “如果存在一个空间,漂浮着
      无数列过山车,痛苦的过山车……”——《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
      
      如果她能一直坐着快乐的过山车,该有多好。
      
  •     很多日子里不知道读什么诗,打个盹醒来,嘿,读读马雁吧,顺便听听音乐。
  •     最近诗集出版不少,诗歌有复兴迹象啊
  •     “你在黑暗里唱的歌我听见了,
    我还和你暗暗地和着,你听见
    一个声音,却不知道那是我。你看见
    一个影子,所以哭了。不,哭的
    不是你。是一个影子那个影子。
    她不能到你那里,她到不了你那里。
    两光年的距离也不如我们,不能
    完成的爱。不能完成的,它始终在那里。
    它始终告诉我一个声音,始终
    不能消失。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
    ……
    我们唱歌,然后我们死去。
    然后他们唱我们的歌,他们。”

    抄下来,送给你的歌,送给我的歌。我们。
  •     好像许多话是要对我说的,在安静里继续安静。它们象征着真实的生活。
  •     喜欢马雁的诗 想买那本《迷人之食》可没找到啊
  •       旧诗集
      
      一直不敢打开的诗集
      打开了,有一个手印
      在<玛格丽特与大师>那首诗上
      “谁是那年春天妆扮她的洋槐花?”
      谁?是谁,哪个惨淡灯光下的
      装订工的小脏手——她的
      洋槐花,先于我读到一些
      与死神砌茶下棋的句子
      她留了两眼,一口气,活着。
      
      封面上枯瘦的画像不是她
      除了攥紧的拳头。
      “这是最后一夜,我再也不迟疑。
      这是厌世者统治的世界,我也不再
      穷于隐瞒。”那些融化
      近乎光的花都是她隐瞒的,
      我把手比了一下手印
      恰与旧冬天我握进口袋里她的手
      一般大。
      
      我握住了,手指冰冷
      一一松开,死神她在喘息。
      雨雪在那件旧大衣里
      淅淅落下,窸窸化作无有。
      ——莫斯科是存在的,
      我写过<赤都心史>,
      你我分饰了一角。
      那里的人因为酒醉
      始终拒绝每天签发的永别。
      
      2012.10.30.
  •     正在读,可以她英年早逝
  •     你终于没能离开露水和鞋底的泥;我呢,多少年了,还在一支掉队的波西米亚人队伍里,打转。
  •     不太喜欢她的诗歌评论。
  •     虽然她已离开这个世界,仍有许多人在怀念她。将她散落各处的诗搜集整理成篇,也许是对她最好的纪念方式,宛如打捞出遗落沧海的明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