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之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以诗之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506360654
作者:席慕蓉
页数:178页

章节摘录

  几年前,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谢文钏先生,托人给我寄来一张小画,是我自己的旧时习作,应该是大学毕业之前交到系里的一张水墨画。文钏是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系办公室辞行的时候,见到这些已经无人认领的作业,在助教的建议之下,他就当作纪念品带回马来西亚去了。多年之后,才又辗转寄还给我。  这张小画是临稿的习作,画得不很用心,乏善可陈。倒是画面左上角我用拙劣的书法所提的那些字句,唤醒了我的记忆: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  生硬的字句,早已忘却的过去,可是我知道这是我填的词。应该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溥心畬老师的课堂里开始学习,胡乱试着填的吧?后来在别的课堂里交作业的时候,又把它写了上去。  这真正应该是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少作”了。但是,多年之后,重新交到我的手上,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原来,为了那不曾谋面的原乡,我其实是一直在作着准备的。  年轻的我还写过一些,依稀记得的还有:  “……头白人前效争媚,乌鞘忘了,犀甲忘了,上马先呼累。”等等幼稚又怪异的句子,交到溥老师桌上的时候,他看着吟着就微微笑了起来,是多么温暖的笑容,伫立在桌前的我,整个人也放松了,就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和解说……  是多么遥远的记忆。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开始写诗?又为什么还在继续写诗?我或许可以用生活中的转折来回答,譬如战乱,譬如寂寞,并且也曾经多次这样回答过了。可是,心里却总是有些不安,觉得这些答案都并不完全,甚至也不一定正确。  什么才是那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对于“写诗”这件事,有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我是一直在追问着的。  是不是因为这不断的追问与自省,诗,也就不知不觉地继续写下去了?  《 以诗之名 》是我的第七本诗集。  预定在今年的七月出版,那时,离第一册诗集《 七里香 》的面世,其间正好隔了三十年。而如果从放进第二册诗集中最早的那一首是写成于一九五九年三月来作计算的话,这总数不过四百首左右的诗,就连接了我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了。  五十年之间的我,是不断在改变呢还是始终没有改变?  记得在一九九九年春天,第四本诗集《 边缘光影 》出版,在极为简短的序言里,我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我现在也不会反对这句话。可是,我也慢慢发现,在这一生里,我们其实很难以现有之身的种种经验,来为“诗中的那个自己”发言。  是的,诗,当然是自己,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却好像另有所本?  一个另有所本的自己?  在这本新的诗集里,大部分的作品都写成于二○○五年之后,但是,我也特意放进了一些旧作。有的是从没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收进到自己诗集里来的,因此,这本新诗集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来将时光层叠交错在一起的书册了。  时光层叠交错,却让我无限惊诧地发现,诗,在此刻,怎么就像是什么人给我预留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我并不想在此一一举例,但是,重新回望之时,真是震慑于诗中那些“逼真精确”的预言。是何人?早在一切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就已经为我这现有之身写出了历历如绘的此刻的生命场景了。( 是那个另有所本的自己吗? )  原来,五十年的时光,在诗中,真有可能是层叠交错的。  原来,穷五十年的时光,也不过就只是让我明白了“我的不能明白”。  原来,关于写诗这件事,我所知的是多么表面!多么微小!  可是,尽管如此,在今天这篇文字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为我这现有之身与“诗”的关联多说几句话,譬如那诗中的原乡。  向溥老师交出的作业“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应该是一九六二年秋天之后的填词习作。一九七九年,我写了一首《 狂风沙 》,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  父亲啊母亲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这首诗写成之后的十年,一九八九年八月一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我在八月下旬就又搭飞机,又坐火车,又转乘吉普车地终于站在我父亲的草原上了。盘桓了几天之后,再转往母亲的河源故里。然后,然后就此展开了我往后这二十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探寻和行走,一如有些朋友所说的“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  朋友的评语其实并无恶意,他们只是觉得在这一代的还乡经验里,我实在“太超过了现实”而已。  我的朋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乱世,生在年轻父母流离生涯中的某一个驿站,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完全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个故乡。  我们终于在台湾寻到一处家乡,得以定居,得以成长,甚至得以为早逝的母亲( 或者父亲 )构筑了一处墓地。所以,在几十年之后,这突然获得的所谓“回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回的都只是父母的故乡而已。不管是陪着父母,或者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去,也都只是去认一认地方,修一修祖坟,了了一桩心愿,也就很可以了。朋友说,没见过像我这样一去再去,回个没完没了的。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为的是什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一直到今年,二○一一年的春天,我写出了《 英雄哲别 》《 锁儿罕·失剌 》,与去年完成的《 英雄噶尔丹 》一起,放进这本《 以诗之名 》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 英雄组曲 》,在那种完成了什么的兴奋与快乐里,我好像才终于得到了解答。  我发现,这三首诗放在一起之后,我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是不是写了一首可以重现历史现场的诗,更不是他人所说的什么使命感的完成,不是,完全不是。我发现,我最大的快乐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窃喜”的满足和愉悦。  只因为,在这三首诗里,在诗中的某些细节上,我可以放进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我终于可以与诗中的那个自己携手合作,写出了属于我们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故乡。  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我终于可以把草原上那明亮的月光引入诗行。我还知道斡难河水在夏夜里依旧冰凉,我知道河岸边上杂树林的茂密以及林下水流温润的光影,我知道黎明前草尖上的露水忽然会变成一大片模糊的灰白,我知道破晓前东方天穹之上那逼人的彤红,我甚至也知道了一面历经沧桑的旌旗,或者一尊供奉了八百年的神圣苏力德,在族人心中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这些以我这现有之身所获得的关于原乡的经验,虽然依旧是有限的表面和微小,可是,无论如何,在此刻,那个名字再也不会是只能躲在我的心中,却又时时让我疼痛的那一根刺了。  靠着不断的行走与书写,当然,还有上天的厚赐,我终于得以在心中,在诗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故乡。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因而是毫不费力的拥有。可是,对于我这个远离族群远离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乡啊!  原来,我要的就是这个。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寻找,我现在终于明白,我要的就是这个。  而且,我还希望能够再多要一些。  我多么希望,能像好友蒋勋写给我的那几句话一样:  “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  我多么希望是如此!  我多么希望能如此。  二○一一年四月廿五日于淡水乡居  附录 三家之言    席慕蓉诗有感  三木直大  我之所以有这份荣幸为席慕蓉女士的新诗集献上贺辞,缘于邀请席慕蓉女士和焦桐先生参加二○一○年十月在东京召开的台湾现代诗研究会。我一直在构思建立一个台湾诗人和日本诗人一同谈诗并彼此朗读诗,且让研究者一同议论的平台。主要的成员,包括席慕蓉女士翻译诗集《 契丹的玫瑰 》的译者池上贞子教授,和痖弦的翻译诗集《 深渊 》的译者松浦恒雄教授,以及即将出版的陈育虹诗集译者佐藤普美子教授,还有我。邀请席慕蓉女士和焦桐先生莅临时的筹办者,是两位诗集的译者池上贞子教授。我在大会提供的资料集里,对席慕蓉女士的诗写了短评。在此引用部分文句。  在席慕蓉女士的诗里,从初期开始,“我”“你”“我们”的构造便屡次登场。有时候“你”比起“你们”的呼唤更有广度。作为被呼唤对象的“你”,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现的相异的蕴含和样貌,我们或可说席慕蓉女士的写诗历程是“寻找”“发现”“确认”“凝视”“你”的旅程。与此同时,也是寻找“我”的旅行。透过写诗,席慕蓉女士发现了“你”,发现了“我”。当然,这样的追问,在开始写诗之前便存在席慕蓉女士心中,虽说是发现,却有多层次的意思,从中“到底认同为何物”的问题于焉发生。因而,现在这个“你”邀请“我”到蒙古,席慕蓉女士的写诗历程正显示了这个过程。  老实说,以前的我并不是席慕蓉诗的热情读者。真正大量阅读,是从揽读池上贞子教授的翻译诗集开始。当时的感想,便是前述的思索。因而这回,我一边注意人称用法,一边再次展读了席慕蓉女士的诗集。从而,我意外地发现,本以为是恋爱诗的作品,重新展现了多样意涵的广度与深度。而且,经过岁月的积累,其呼唤更演奏出多重意义的乐章。并且,从他的呼唤中,终于她的祖籍内蒙古的身影开始忽隐忽现。  在东京举办的研讨会上,聚集了众多的旅日蒙古人。他们多出身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我惊讶的是,日本有如此多的蒙古人。而且他们全都是席慕蓉诗的狂热读者。研讨会翌日,在东京外国语大学蒙古系举行的活动也是如此。我十分能理解,离开故乡的蒙古人之所以爱读席慕蓉女士诗的理由。席慕蓉诗与蒙古的关系,池上贞子教授在日语诗集《 译者后记 》中有详尽的论述,我不在此赘言。我衷心期盼池上贞子教授的《 译者后记 》早日被中译。  然而,离乡背井的人们之所以爱读她的诗,不仅仅出于思乡之情,其中更有着不能单纯归因于技术纯熟的深刻情感。这份深刻的情感,成为席慕蓉诗的不绝的泉源,这也是她的诗吸引台湾众多读者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她的诗风靡一九八○年代的台湾,正好与迎接解严的台湾,在时代的变化中,人们开始欲求崭新表现的时期重叠。虽然以台湾的族群来说,她是外省诗人,不过她体内流的是蒙古血统。从而她寻求的不是“想象的中华”,而是“想象的蒙古”。况且,其背后更背负着蒙古惨烈的近现代史。而这等惨烈的近现代史与台湾的处境相互叠合。读者不正是为这重层性所吸引的吗?我想,这种结构便是不仅吸引台湾读者,并且每当诗集在各国和各地区被翻译时都能引人入胜之处。  席慕蓉诗的这种构造,也同样呈现在此次诗集《 以诗之名 》之中。即便其中收录的作品创作年代不一,在各处都还是能聆听到她想演奏的乐音。再者,吾人也能察觉诗人为了追寻乐音音色的丰润,做了创作的尝试。如此,透过诗集的形式,一部交响乐于焉响起。  这部交响乐,根据生存本身与围绕着我们的世界多义性而谱成。其中揉合了残酷和纯粹的爱等各式要素。重新思考到席慕蓉诗这种结构之后,我认为,不仅应该在台湾现代诗史和中文现代诗史之中,更有必要在世界文学的维度中赋予席慕蓉诗相当的地位才是。  附注:作者三木直大为广岛大学教授,本文由谢蕙贞女士翻译。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  ——论席慕蓉之以诗谈诗  李瑞腾  席慕蓉在一篇题为《 追寻之歌 》的散文中说过:  有些诗人,可以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作品分析,写成一本又一本有系统可循的书……  有些诗人,则是除了他的诗作之外,从不多发一言……  而我呢?我当然绝对做不成前者,但是,也更做不成后者。(《 宁静的巨大 》,页36 )  我初步的体会是,她真的做不成后者,作为一位现时代的诗人,尤其是成名诗人,要做到“除了他的诗作之外,从不多发一言”,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诗评家会逼你说,媒体记者会要你说,你的读者会希望你说;但是她并非“做不成前者”,而是不想;她其实是经常分析自己的创作经验,有时也会分析自己的作品,只是方式并非论述,不是“一本又一本有系统可循的书”,而是用她自己擅长的文类——诗和散文,认认真真地谈着自己诗之经验。  用散文谈诗,不管说得多么轻快,就是在讲理—— 一种从创作实践中得到的诗之理。我们相信,经验的系统化即可成理论,因此诗人也可能成为诗论家。而用诗谈诗,在汉语诗史上早有先例,唐代杜甫的《 戏为六绝句 》开启了论诗绝句的传统,司空图《 诗品 》是论诗之风格的诗话,许多诗人在相互赠答的诗作中无可避免地触及写诗之事。  席慕蓉以散文谈诗,《 写生者 》中有《 诗教 》《 诗人啊!诗人! 》,《 黄羊·玫瑰·飞鱼 》中有《 论席慕蓉 》《 诗与诗人 》,《 宁静的巨大 》中有《 追寻之歌 》《 诗人与写诗的人 》等;至于以诗谈诗,例子不少,可以合组成“慕蓉诗话”,以下我将择要讨论,借此了解席慕蓉对诗的看法。  诗的本质、诗的价值,以及恐怖的说法  诗到底是什么?性质与功能如何?这些都是大哉问,诗论家真可以写一本又一本的书去讨论。席慕蓉在她上一本诗集《 我折叠着我的爱 》中有一首《 诗的本质 》( 页44 ),写一位女性诗人读自己诗集的校样( 从印刷的字体上重新再阅读一次自己的诗 ),“她真切地感觉到了生命正在一页页地展现,再一页页地隐没,如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漫过沙岸。”她因此而感到“这是何等的幸运”!  从“生命”,她进一步想到“岁月”之“如此丰美而又忧伤,平静而又暗潮汹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拿起笔来,诚实地注记下生命内里的触动,好让日后的自己可以从容回顾,这是何等的幸运”。接着,她又想到“时光”,想到诗之写作“越写越慢”,想到纪伯伦说的“爱是自足于爱的”,想到“诗是自足于诗的”;而这就是“诗的本质”。  在时光的移动中,如何生活?如何展现生命?这是人的根本问题;而闻见之间有所触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意理应相应,关键在于是否“诚实地注记”。因为有这样的一些注记,再阅读时,生命才会逐次展现并隐没。  这诗写在二○○二年,前此二十余年,她在《 诗的价值 》(《 无怨的青春 》,页6 )一诗中把写诗比拟成金匠之“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就诗之表现来说,即是“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和前一首诗对照,“忧伤”只是生活中的一种“触动”,其他的情感类型亦然。诗价值之所在正如是。  后此七八年,席慕蓉用一首《 恐怖的说法 》(《 以诗之名 》,页90 )将“自足”作了演绎:  诗 是何等奇怪的个体  出生之后 就会站起来 走开  薄薄的一页 瘦瘦的几行  不需衣衫 不畏冻饿  就可以自己奔跑到野外  有一种恐怖的说法:  诗继续活着 无关诗人是否存在  还有一种更恐怖的说法,是——要到了诗人终于离席之后  诗才开始真正完整的  显露出来  前段指诗脱离创作母体之后,成了“何等奇怪的个体”,不只是有自己的生命,而且一出生即会站会走会跑,其形虽薄弱,却不需衣衫,不畏冻饿。“野外”是一个宽阔的天地,可任诗驰骋。二段扣题,两种说法,一种比一种“恐怖”:诗之存活,与诗人无关;要等到诗人身后,诗之形构、意义等才能真正显露出来。我们都记得,上世纪前叶在英美流行一时的新批评,一九六○、七○年代影响台湾很大,他们无视于文学活动空间的前后两端( 作者、读者 )之存在,认为文本独立自足,虽也曾造成一些解读上的问题,但重视文本的完整、严密、艺术性等,于作家之写作、读者之赏读,也有相当程度之助益。对于席慕蓉来说,虽以“恐怖”形容,但应也有写好作品才最重要的体悟。  诗的成因、诗成、执笔的欲望、一首诗的进行  在席慕蓉的诗里,我们频频听到她的叩问:我为什么要写诗?我为什么还在写诗?一九八三年,她有一首《 诗的成因 》(《 时光九篇 》,页3 ),前二段写她整个上午都在调整步伐好进入行列,却没人注意到她的加入;整个下午都在寻找自我而走出人群,但也没人发现她的背离。每天“为了争得那些终必要丟弃的”,却得付出整整一日,甚且整整一生。必须等到日落以后才开始:  不断地回想  回想在所有溪流旁的  淡淡的阳光  淡淡的 花香  她显然体悟到,在现实之争中付出的代价太大,自然界却有许多被忽略的美好景物。在去取之间的调适,这就是她的诗之成因。  二○○○年,她另有一首《 诗成 》(《 迷途诗册 》,页4 ),前二段分列物色之变的“无从回答”“无法辨识”,然后,有什么在“慢慢浮现”?有什么在“逐渐隐没”?取舍由谁在决定?那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等等,喻指诗心之萌发。诗之所以成,有其缘由,有其过程,正对应着不知能完成些什么的一生:“如炽热的火炭投身于寒夜之湖/这绝无胜算的争夺与对峙啊。”这就是为什么“窗外 时光正横扫一切万物寂灭”,而“窗内的我 为什么还要写诗?”。  二○○九年,她有二首叩问与回答都更深刻的作品:《 执笔的欲望——敬致诗人池上贞子 》(《 以诗之名 》,页14 )、《 一首诗的进行——寄呈齐老师 》( 同上,页16 )。  池上贞子以日文翻译了席慕蓉的诗,席慕蓉用诗告诉她自己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停笔:  这执笔的欲望 从何生成?  其实不容易回答  我只知道  绝非来自眼前肉身  有没有可能  是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  无邪又热烈的灵魂  冀望 借文字而留存  她虽然用的是问句,但应是有感却不十分确定。我们都知道,持续性写作是极不容易的,特别是写诗,有人说三十岁以后如果还在写诗,很可能就会写一辈子,那是因为有不得不写的理由,而且一定是内生的,所谓“盘踞在内难以窥视的某一个/无邪又热烈的灵魂/冀望 借文字而留存”,听来略显抽象,但这大约也就和意内而言外的说法相近,那存于心的意念,总要向外表现,才能留存。席慕蓉在自我交代,触及了诗之写作的原理。  《 一首诗的进行 》为寄呈齐邦媛老师之作,可以说是席慕蓉的诗之创作论,相当复杂,可能得另文分析。诗人一开始说“一首诗的进行/在可测与不可测之间”,结笔处说:  是否 只因为  爱与记忆 曾经无限珍惜  才让我们至今犹得以 得以  执笔?  这“爱与记忆”可说是这一系列叩问的总回应。  诗的旷野、诗的囹圄、诗的蹉跎、诗的末路  在漫长岁月的写诗生涯中,席慕蓉总期待一个宽阔的驰骋空间,那就是《 诗的旷野 》(《 以诗之名 》,页54 ):  在诗的旷野里  不求依附 不去投靠  如一匹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  其实 也并非一无所有  有游荡的云 有玩耍的风  有潺潺而过的溪流  诗 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  是生命摆脱了一切束缚之后的  自由和圆满  真实的旷野空间广袤,有云游荡,有风嬉耍,有溪流潺潺而过,自在自如;诗的天地亦如是,然已抽象化,在其中,诗人可以不依附任何帮派势力,不投靠任何达官显贵,这不去不求,特有一种独立自足的生命形态,在这样的空间,诗人“如一匹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这野马之独行的譬喻,说明“诗的旷野”之可贵;进一步我们看到具象的旷野和心灵的旷野的融合,也看到二者与诗的关系重组:诗即“来自旷野的呼唤/是生命摆脱了一切束缚之后的/自由和圆满”。  用另外一种说辞,也就是《 诗的囹圄 》(《 迷途诗册 》,页54 )前段所描述的辽阔的天地,不论是巨如鹰雕,或细如一只小灰蝶,都可以“尽量舒展双翼”。诗人不解的是:  这天地何其辽阔  我爱 为什么总有人不能明白  他们苦守的王国 其实就是  我们从来也不想进入的 囹圄  这“我们”与“他们”的对立,“旷野”与“囹圄”的对比,只能说人各有志吧,所以还是回到自我的省思上,在这里我想谈席慕蓉所谓诗的“蹉跎”与“末路”。  “蹉跎”本是“失足”,后引申为“失时”、“失志”。写诗一事与“时”与“志”关系密切,盖“志”为诗的内容,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大序 》);“诗”与“时”皆从“寺”得声,声韵学上有凡从某声皆有某义的说法,我一直以为时间根本就是诗的灵魂。因之,《 诗的蹉跎 》(《 边缘光影 》,页4 )即从时间写起,说“消失了的是时间/累积起来的 也是/时间”,这等于是说“时”其实是可以失而不失;然而“志”呢?诗接着的二、三段如下:  在薄暮的岸边 谁来喟叹  这一艘又一艘  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的舟船  一如我们那些暗自熄灭了的欲望  那些从来不敢去试穿的新衣和梦想  即使夏日丰美透明 即使 在那时  海洋曾经那样饱满与平静  我们的语言 曾经那样年轻  薄暮苍茫中,有那么一艘又一艘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的舟船。对一个写诗的人来说,触这个景会生出什么样的情?是舟船,就该下水,就该航行在万顷碧波之中,但是它们却“从来不曾解缆出发过”,形同废弃,更严重地说,那就死亡了。诗人说“谁来喟叹”?这是“诗的蹉跎”。进一步用了“那些”“那些”“那时”景况,全都是。结笔处的“我们的语言 曾经那样/年轻”,言下之意应是说,如不再蹉跎,可以用更成熟、更厚重的诗语去面对那些“欲望”“梦想”以及丰美透明的夏日、饱满与平静的海洋。  这颇有写诗要及时、要持续、要挖深的意味,但即便如此,席慕蓉感受过不断重复而来的悲伤与寂默,了解“生命里能让人/强烈怀想的快乐实在太少”,她曾有过更深层的思索,在《 诗的末路 》(《 边缘光影 》,页22 )中,她写道:  我因此而逐渐胆怯  对每一个字句都犹疑难决  当要删除的 终于  超过了要吐露的那一部分之时  我就不再写诗  “字句都犹疑难决”并非单纯的遣词造句问题,“胆怯”是心理问题,是生命的困境引发了写诗的瓶颈,这很严重,根本已是诗人角色认同危机,“当……之时”“我就不再写诗”是一种假设,但也是一种宣告,对于诗人来说,当然是“诗的末路”了;而那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要删除的”“超过了要吐露的”,就诗之表现来说,是诗心与诗笔的冲突,其苦痛不言可喻。  母语、以诗之名  席慕蓉在她的诗中谈诗之处当然不只上述,连“译诗”一事她都有诗《 译诗 》,(《 我折叠着我的爱 》,页13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逐册逐页搜寻点读,我就不再多引述了。最后想谈她的一首《 母语 》。  本诗送给一位蒙古国诗人巴·拉哈巴苏荣,大意是“你”为什么“可以 一生都用母语来写诗”,而我却不能。  从母亲怀中接受的  是生命最珍贵的本质  而我又是何人啊  竟然 竟然任由它  随风而逝……  不能用母语写诗的遗憾,我们可以理解,但在事实上,席慕蓉并非在主观上愿意“任由它/随风而逝”。在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位出生四川、台湾成长的蒙古孩子,注定已丧失了学习母语的环境,多年以后,她以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汉字,不断地书写蒙古草原之美及其困境,父亲的蒙古已渐转成她的了,无法使用母语写诗的遗憾,也算有所补偿了。  二○○八年,她写下《 以诗之名 》:以诗之名,“搜寻记忆”、“呼求繁星”、“重履斯地”、“重塑记忆”,其“实”即“原是千万株白桦的故居”,有“何等悠久又丰厚的腐植层”的“这林间”,以及“过去了的过去”。我们能肯定地说,那正是蒙古的土地。  “以诗之名”成了席慕蓉最新一本诗集的书名,她自己、她的诗、她的蒙古,三者已然合体了。  附注:作者李瑞腾为台湾文学馆馆长,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

前言

   回 望   ——自序   几年前,马来西亚的水彩画家谢文钏先生,托人给我寄来一张小画,是我自己的旧时习作,应该是大学毕业之前交到系里的一张水墨画。文钏是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去系办公室辞行的时候,见到这些已经无人认领的作业,在助教的建议之下,他就当作纪念品带回马来西亚去了。多年之后,才又辗转寄还给我。   这张小画是临稿的习作,画得不很用心,乏善可陈。倒是画面左上角我用拙劣的书法所提的那些字句,唤醒了我的记忆:   关山梦,梦断故园寒。塞外英豪何处去,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   生硬的字句,早已忘却的过去,可是我知道这是我填的词。应该是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在溥心畬老师的课堂里开始学习,胡乱试着填的吧?后来在别的课堂里交作业的时候,又把它写了上去。   这真正应该是早已被我遗忘了的"少作"了。但是,多年之后,重新交到我的手上,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封预留的书信?   原来,为了那不曾谋面的原乡,我其实是一直在作着准备的。   年轻的我还写过一些,依稀记得的还有:   "……头白人前效争媚,乌鞘忘了,犀甲忘了,上马先呼累。"等等幼稚又怪异的句子,交到溥老师桌上的时候,他看着吟着就微微笑了起来,是多么温暖的笑容,伫立在桌前的我,整个人也放松了,就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批改和解说……   是多么遥远的记忆。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开始写诗?又为什么还在继续写诗?我或许可以用生活中的转折来回答,譬如战乱,譬如寂寞,并且也曾经多次这样回答过了。可是,心里却总是有些不安,觉得这些答案都并不完全,甚至也不一定正确。   什么才是那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或者,我应该说,对于"写诗"这件事,有没有一个正确而又完全的答案?   我是一直在追问着的。   是不是因为这不断的追问与自省,诗,也就不知不觉地继续写下去了?   《 以诗之名 》是我的第七本诗集。   预定在今年的七月出版,那时,离第一册诗集《七里香》的面世,其间正好隔了三十年。而如果从放进第二册诗集中最早的那一首是写成于一九五九年三月来作计算的话,这总数不过四百首左右的诗,就连接了我生命里超过五十年的时光了。   五十年之间的我,是不断在改变呢还是始终没有改变?   记得在一九九九年春天,第四本诗集《 边缘光影 》出版,在极为简短的序言里,我曾经斩钉截铁地宣称:"诗,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我现在也不会反对这句话。可是,我也慢慢发现,在这一生里,我们其实很难以现有之身的种种经验,来为"诗中的那个自己"发言。   是的,诗,当然是自己,可是为什么有时候却好像另有所本?   一个另有所本的自己?   在这本新的诗集里,大部分的作品都写成于二○○五年之后,但是,我也特意放进了一些旧作。有的是从没发表过的,有些是虽然发表了却从没收进到自己诗集里来的,因此,这本新诗集就成为一本以诗之名来将时光层叠交错在一起的书册了。   时光层叠交错,却让我无限惊诧地发现,诗,在此刻,怎么就像是什么人给我预留的一封又一封的书信?   时光层叠交错,当年无人能够预知却早已写在诗中的景象,如今在我眼前在我身旁一一呈现--故土变貌,恩爱成灰,原乡与我素面相见……   我并不想在此一一举例,但是,重新回望之时,真是震慑于诗中那些"逼真精确"的预言。是何人?早在一切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前,就已经为我这现有之身写出了历历如绘的此刻的生命场景了。( 是那个另有所本的自己吗?  )   原来,五十年的时光,在诗中,真有可能是层叠交错的。   原来,穷五十年的时光,也不过就只是让我明白了"我的不能明白"。   原来,关于写诗这件事,我所知的是多么表面!多么微小!   可是,尽管如此,在今天这篇文字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为我这现有之身与"诗"的关联多说几句话,譬如那诗中的原乡。   向溥老师交出的作业"天涯鸿雁几时还,拭泪话阴山",应该是一九六二年秋天之后的填词习作。一九七九年,我写了一首《 狂风沙 》,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一个从没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   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   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   父亲啊母亲   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刺   这首诗写成之后的十年,一九八九年八月一日,台湾解除了公教人员不得前往中国大陆的禁令,我在八月下旬就又搭飞机,又坐火车,又转乘吉普车地终于站在我父亲的草原上了。盘桓了几天之后,再转往母亲的河源故里。然后,然后就此展开了我往后这二十多年在蒙古高原上的探寻和行走,一如有些朋友所说的"疯狂"或者"诡异"的原乡之旅。   朋友的评语其实并无恶意,他们只是觉得在这一代的还乡经验里,我实在"太超过了现实"而已。   我的朋友,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乱世,生在年轻父母流离生涯中的某一个驿站,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完全来不及为自己准备一个故乡。   我们终于在台湾寻到一处家乡,得以定居,得以成长,甚至得以为早逝的母亲(或者父亲)构筑了一处墓地。所以,在几十年之后,这突然获得的所谓"回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回的都只是父母的故乡而已。不管是陪着父母,或者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去,也都只是去认一认地方,修一修祖坟,了了一桩心愿,也就很可以了。朋友说,没见过像我这样一去再去,回个没完没了的。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为的是什么,所以,只好保持沉默。一直到今年,二零一一年的春天,我写出了《英雄哲别》《锁儿罕·失剌》,与去年完成的《英雄噶尔丹》一起,放进这本《以诗之名》的诗集里,成为书中的第九辑,篇名定为《 英雄组曲 》,在那种完成了什么的兴奋与快乐里,我好像才终于得到了解答。   我发现,这三首诗放在一起之后,我最大的快乐,并不在于是不是写了一首可以重现历史现场的诗,更不是他人所说的什么使命感的完成,不是,完全不是。我发现,我最大的快乐是一种可以称之为"窃喜"的满足和愉悦。   只因为,在这三首诗里,在诗中的某些细节上,我可以放进了自己的亲身体验。   我终于可以与诗中的那个自己携手合作,写出了属于我们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故乡。   靠着一次又一次的行走,我终于可以把草原上那明亮的月光引入诗行。我还知道斡难河水在夏夜里依旧冰凉,我知道河岸边上杂树林的茂密以及林下水流温润的光影,我知道黎明前草尖上的露水忽然会变成一大片模糊的灰白,我知道破晓前东方天穹之上那逼人的彤红,我甚至也知道了一面历经沧桑的旌旗,或者一尊供奉了八百年的神圣苏力德,在族人心中的分量,有多么沉重……   这些以我这现有之身所获得的关于原乡的经验,虽然依旧是有限的表面和微小,可是,无论如何,在此刻,那个名字再也不会是只能躲在我的心中,却又时时让我疼痛的那一根刺了。   靠着不断的行走与书写,当然,还有上天的厚赐,我终于得以在心中,在诗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故乡。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因而是毫不费力的拥有。可是,对于我这个远离族群远离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的蒙古人,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乡啊!   原来,我要的就是这个。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寻找,我现在终于明白,我要的就是这个。   而且,我还希望能够再多要一些。   我多么希望,能像好友蒋勋写给我的那几句话一样:   "书写者回头省视自己一路走来,可能忽然发现,原来走了那么久,现在才正要开始。"   我多么希望是如此!   我多么希望能如此。   二零一一年四月廿五日于淡水乡居   附录 三家之言

内容概要

席慕蓉,祖籍内蒙古,出生在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在台湾。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赴比利时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1968年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及1987年台湾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在国内外举行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有诗集、画册、散文集及选本等五十余种。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油画及素描专职教授。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南通工学院及呼伦贝尔学院五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亦是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书籍目录

篇一  执笔的欲望  时光长卷  执笔的欲望  一首诗的进行  明镜  寒夜书案  秘教的花朵  春天的演出篇二  最后的折叠  白垩纪  琥珀的由来  晨起  寂静的时刻  别后——之一  梦中的画面  纪念册  最后的折叠  小篆  别后——之二篇三  旦暮之间  诠释者  翩翩的时光  旦暮之间  樱之约  关于“美”以及“美学”  诗的旷野篇四  雕刀  雕刀  恨晚  别后(旧作)  等待  偶遇  淡化篇五  雾里  桐花  眠月站  独白  孤独的行路者  雾里篇六  浪子的告自  我的愿望  昨日  晚慧的诗人  恐怖的说法  呼唤五则  揭晓  陌生的恋人  浪子的告白篇七  以诗之名  胡马之歌  以诗之名  母语  素描巴尔虎草原  封号  黑骏马  塔克拉玛干(大陆版从略)  当时间走过篇八  聆听《伊金桑》  聆听《伊金桑》  祖先的姓氏  梦中篝火(大陆版从略)  “退牧还草”?(大陆版从略)  因你而留下的歌  热血青春(大陆版从略)  送别查嘎黎  他们的声音(大陆版从略)篇九  英雄组曲  英雄噶尔丹(大陆版从略)  英雄哲别  锁儿罕·失刺  附录三家之言  席慕蓉诗有感三木直大  诗就是来自旷野的呼唤李瑞腾——论席慕蓉之以诗谈诗  地平线林文义

编辑推荐

   席慕蓉最新诗集   台湾大陆同步上市   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新的体悟缤纷涌现……   席慕蓉第一部诗集《七里香》,距今正好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以诗之名》为席慕蓉最新诗集,也是其第七本诗集,收录了2006年以来未收录、甚至未发表过的作品。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是爱诗之人不可错过的珠玉之作。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蓉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 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 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作者简介

文壇才女席慕蓉自出版首部詩集《七里香》至今滿30週年最新代表作。
這是好友蔣勳曾寫給席慕蓉的一席話:
書寫者回頭省視自己一路走來,可能忽然發現,原來走了那麼久,現在才正要開始。

自創作第一首詩已越過50寒暑的席慕蓉寫道:
詩,在當時,彷彿是漂浮在汪洋大海上我懷裡緊抱著的那一束浮木,使我免於在青春期初始時那強烈的孤獨與寂寞中沒頂,讓我找到了傾訴的對象,開啟了與自我對話的契機,從而也終於走上了此後這一直不曾停歇的追尋之路……
距離席慕蓉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距今正好30年。漫漫歲月的雕琢與淬鍊,使一顆詩心更加溫潤、澄澈。從亞洲到歐洲,從四川到蒙古,歲月的河流沖刷去綿長的喜悅與哀愁,也捲進了無盡的懷想與堅貞。
第7本詩集《以詩之名》,收錄了席慕蓉2006年以來未收錄、甚至未發表過的作品,舊的情懷依然發酵,新的體悟繼續湧現,是愛詩之人不可錯過的珠玉之作。

图书封面


 以诗之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作为蒙古王族后裔的席慕容,成长于远离内陆的香港,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台湾,而后游历欧洲。原本应该骑着马儿飞驰在大草原,马身上的铃铛和头上的珠饰叮当作响,耳畔的风将乌发吹乱飞扬的公主,却是个实实在在漂泊在外结着浓浓乡愁的诗人。乡愁,是席慕容永远的主题。即使她与原乡相见、与族人相认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但是她就像是个永远不愿意长大,想时时依偎在母亲怀抱的孩子。她的血液与这片草原在时空上相隔太久,血液撞击她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草原成了她日日的梦魇,眼眸中的泪水。这种强烈的思乡情愫的因由在于她童年的缺失,1943年出生,与父母在一番离乱中辗转到台湾,她的童年没有停靠,是没有时间来让她准备一个故乡。席慕容脑中只有“原乡”这个概念,即自己祖先生活的那个地方。也许是因为她身上流着蒙古族的血,带着她一次次的在梦中回到草原,以至于当她见到草原的那一刻时,认为自己进入了自己的梦。与席慕容热切盼望回归辽阔草原不同,她的父辈却不舍得回去,因为他们不想看到那片草原文化被破坏的样子,他们只想记得那方土地的曾经,那里有他们的童年和爱情。所以,席慕容关于蒙古草原的诗篇透着深爱与苍凉,有表白有探问。这些关于原乡的诗,会出现在她每一册诗集中,对蒙古大草原的赞美与热爱,是她生命的一部分,是她永远想填满但永远都不满足的欲望。席慕容诗中另一大主题,即爱情。记得我今生第一次遇见她的诗,是在一篇关于胡适与曹佩声爱情的文章中引用了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读来煞感无限情深、柔情款款且颇有禅意,我记得当时我就将它抄录在了抄诗本的第七页,如今那个本子就在我的左手边,多年前的笔迹依旧清晰,多年前的感动也同样深刻。这册诗集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陌生的恋人》一篇,“在途中与你相遇,在途中,与你别离。陌生的恋人啊,我该如何感谢这时光殷勤织网,逐日远离创伤。既让我们静静复归于陌路,又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幅,绝美的,回忆地图。万籁俱寂,只有我的心还在悄然自问,究竟有没有真正试过,去了解你,一如海洋那样反复不断试探着,去触碰陆地。别了,我陌生的恋人,如今已是降雪的季节,愿你此去一路平安不受惊扰不沾风寒。在路的尽头,或许还能再相逢。我曾经深深爱恋过的陌生人啊,愿你,愿你此去多珍重。”我想,这应该是一首悼亡诗,席慕容在悼念亡夫刘海北。他们留学时相识,从此相互深爱、扶持度过了几十个春秋,2009年,刘海北因病去世,自此席慕容失去了她最深爱的情人,最亲密的朋友,最忠实的读者。在我看来,席慕容之所以使用“陌生人”一词,是为了抒发她对丈夫最深的爱,刘海北与席慕容经历过无数个日落日息,但对于席慕容来说他始终是个谜。情人之间,谜,是迷恋的前提。而对于这个“陌生人”,席慕容有个几乎于约定的约定——“再相逢”,这是生死之约,在路的尽头他们还是会将手紧紧地牵在一起,而他们如今各自这段彼此必须独行的路,需要他们各自珍重。这首《陌生的恋人》,在嘱托与祝福中消减了悲伤,却令人感受到了无限的悲伤,就像是送别时那种泪流满面的笑容。其实,在人世间,谁与谁不是在中途相遇,又在中途离别呢?我们约定前生今世,我们许下海誓山盟,都是因为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别。离别,这种不可抗力,来自上帝。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上帝的一首诗,风格不同,但终会完结。但是,还好还好,每首诗的第一行之前,总有“爱”。为了这个每首诗第一行之前会出现的字,从《一棵开花的树》到如今的《陌生的恋人》,一路跟着她走来,一路感动着,那份对爱的执着,一直伴随着我们,爱得那样温柔、娴静、深沉。肉身缓缓老去,爱的诗句依旧奔跑、跳跃并发出银铃一般的笑声,在金色的阳光下,回过头对你眨眼。今天是2012年3月31日,豆瓣读书诗集《以诗之名》的页面上显示,此书107人读过,77人在读,204人想读。如今,诗是寂寞的文体,不再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胜景,但这也正是诗的幸运,它摆脱了功利与喧嚣,以遗世而独立的姿态生存下去。写诗的人没有功利的追求,读诗的人没有功利的追求,《以诗之名》是席慕容的记忆集合,而世界上有388个人想要辨识诗行间,爱灿烂的笑容与斑斓的泪痕,仅此而已。我们不过是借着诗的名义去表达各种各样的爱。
  •     我一直都不懂诗歌,现在也依然不懂。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总被席慕容的诗歌渐进渐进的感染着。很早之前,读过《一颗开花的树》、《青春》。这两首诗歌,一读再读,依然有味道。当拿着《以诗之名》这本小书时,心情也不知为什么格外明媚,感觉眼前的所有所有都是那么的美好。2011年12月,看过杨澜采访席慕容的视频,60岁的席慕容依然怀揣着少女般的情怀,让人深深敬仰。生活的烦乱、人生的苦难、伴侣的离别,这一切切,让一个60岁的老人依然用诗歌表达着自己的,诉说着内心一点一点的微妙情感。30年前,30年后。岁月不断轮回,情怀却一直都在。因为这一切切,根本与年龄无关。
  •     语言超优美,读着读着都快哭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席慕容的诗有净化心灵的力量,能让人发自内心的产生某种共鸣,真的不错,值得看看。还有就是配有很多作者自己拍摄的照片,拍的很唯美,很棒,很有意境。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高三的时候,班上有同学弄来一本《七里香集》。大家传阅,我甚至花了叁个晚自习的时间把这本诗集抄了下来,至今还在我家的书橱里。把上面的插图也画了下来。边抄边背,大家全迷上了,晚自习的休息时间,站在楼梯走廊接龙背诵。就现在里面很多片我依然能完整背出。对于七零后的我们来说,是怎样的记忆。后来自己买了《生命的滋味》。。。。。。
    《以诗之名》细细读来百般滋味!
  •     以诗之名,以岁月之名!
  •     感觉没有之前的6本诗集好看
  •     高中时还挺喜欢席慕容,有些句子很适合小女生用来伤春悲秋的,长大些再看就失了乐趣,尤其是最后的英雄诗篇,刻意表达的弘大反而露短。写花花草草、春风秋月、少女情怀的诗未必不好,也不是所有的诗都必须承载意向啊。
  •     2012-170
  •     【这一泓澄明如水的鉴照 正是沉默的宣示 向世界昭告 历经岁月的反复挫伤之后 生命的本质 如果依然无损 就应该是 近乎诗】
  •     从多年前朋友的槭树下的家开始真正接触席慕容
    就被这个温婉的女子深深吸引了
    我爱她的文字
    没有什么理由
    只是一种欣赏
    一种共鸣
    以诗之名
    一如既往
    素雅安心
  •     回归。
  •     当年书刚出时哥寄给我的。里面还夹了两张他自己拍的席慕容来苏大演讲的照片。还有他送给我的一张自己的照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这个早已没有纸质相片的年代里,这里面藏着我们多少青春里的执念。有空会重读。
  •     能够感觉出诗是作者的生活形态 诗可以记载万物 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     最新的一本,嗯,有长篇故事诗了。
  •     在我的圈子里好像只有我一个看席慕蓉的诗。(奈何我还是个男生)
  •     退步了
  •     《以诗之名》是席慕蓉最新诗集,台湾大陆同步上市,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新的体悟缤纷涌现……席慕蓉第一部诗集《七里香》,距今正好三十年。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使一颗诗心更加温润、澄澈。从亚洲到欧洲,从四川到蒙古,岁月的河流洗去绵长的喜悦与哀愁,也卷进了无尽的怀想与坚贞。
  •     有个老而朴素的词 岁月静好 说的就是你吧
  •     生命曾经灿放如花,如一季又复一季永不结束的盛夏。
  •     一直喜欢席慕蓉的作品,不管是诗还是散文,还是画,都由衷喜爱,这本诗也不例外!
  •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能用自己的母语写诗。
  •     席慕容第七本诗集,距离第一本——《七里香》已有三十载,诗人继续着对诗歌创作的探讨,执着着对原乡的追寻,诗集充溢着以诗之名的青春、爱情与乡愁。读罢,欣慰地发现:诗人、诗、读者同时、并行着成长蜕变!
  •     买过,越觉早期的席难得
  •     这是看席慕容的第七本诗集,非常喜欢她的诗
  •     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读诗集。
  •     “时光”的影子从头到尾(长诗还不错。不进不退,还是纪念册诗歌的味道
  •     两星半,第七本诗集不如前,没了灵气,增了平庸。
  •     买了前六本,第七本诗集当然必须拥有~~
  •     席慕蓉写给其过世丈夫的诗集
    还没看 希望留有意思细腻情意的印证.
  •     16.09.15 12L喜爱席慕蓉的诗,感情丰沛,充满情绪,却又从容静好,翻着翻着就感觉时光老了也可以很美好。
  •     很喜欢的一个诗人 每一句诗都异常唯美
  •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蓉一贯的丰厚的简单。人生感悟依然在其笔端缓缓流淌,伴随着每一次晨钟暮鼓。“一生 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与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 有人/还在灯下”。经历过太多的云卷云舒,人生于她,早已不是一种诱惑,而是一出宁静的风景,其中,沉淀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和回忆,和遥想。
  •     席慕容的诗才叫诗,温婉、灵动、优美,真正有诗的感觉,是现在还在写诗的作家中写得最好的,当代最优秀的诗人!赵丽华等喜欢把生殖器往诗上扯,结果诗也如她的生殖器一般丑陋!
  •     现在目前席慕容的诗集终于是齐了。《以诗之名》是其第七本诗集,席慕容的诗为如何是不必说的了。还有就是,每篇节的开端都有作者的手迹,一如既往地喜欢着这些素朴的诗集啊。
  •     诗极美,沁人心脾。
  •     世界可以这么美,感情可以这样真 生活一点也不荒芜
  •     这时代为数不多的好诗人,更何况还是个女子。
  •     这本书看起来很不错,尤其是晚上睡觉前看看这本诗集,很有感觉,挺喜欢席慕容
  •     这里有20091006课上的回忆
  •     三十年后,新的诗集问世了,席慕容的诗歌,我非常喜欢,相信她的作品会更加成熟,和《七里香》对照的阅读,会有受益匪浅。
    情感更加深刻,含蓄。
  •     首先这书的名字就够吸引人,再细读时,便久久不能忘怀,以诗的名义在解读人生,恍若人生就是一部诗集。
  •     席慕容的诗集,我收藏了整整一套。她的诗,让人深有感触。十分喜欢
  •     以诗之名。
  •     书不错,印刷也不错,期盼已久的诗集。
  •     从小学起 我就开始读席慕容的诗 然后就深深的爱上了她的文字。 至今这么多年过去 她的诗还是让我如此感动。刚看到书名 不禁让我想起了周杰伦的以父之名。 一个是我歌坛的最爱 一个是我诗坛的最爱。希望以后还能看到席先生更多的新作。
  •     作画的诗人与诗中三三两两的简笔画,席慕蓉的文字,清淡如水,自由如风,从《透明的哀伤》到《槭树下的家》,从《在黑暗的河流上》到《以诗之名》,一以贯之的安静与清凉。然而,且慢,请你停下来,驻足,浮现在宛如白绢的时间河流里的,是一颗热烈而含泪坚持的心,你听到了吗?
  •     席慕容是我最爱的现在诗人,新出版的诗集真的很不错
  •     啊……被砸中了……
  •     很早以前就很喜欢席慕容老师的诗歌,曾经伴随我们走过的青葱岁月,在杨澜访谈录里看到了席慕容老师的专访,很快就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这本书。我喜欢在忙碌的上班时间偷一点闲,坐在窗边的办公桌旁,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读着以诗之名,突然觉得一切都不那么聒噪了,一切都宁静了。真好!真美!
  •     以诗之名以情之名以爱之名
  •     喜欢席慕蓉的诗,没一首都收获新的感动
  •     从未见过的地方被称为故乡。
  •     “我曾将月亮引入诗行”
  •     比早期作品逊色许多。缺乏灵性,翻过后没有一首留下印象。
  •     有两篇我很喜欢,一首是 雕刀 一首是 别后。素描巴尔虎草原那种把字横着放的是当代新体诗吗?反正我看不习惯。
  •     买了席慕容全套的诗集和散文 快看完了!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诗不可以是别人,只能是自己!是的,很喜欢这种阅读感觉!继续飘再诗歌散文的海洋里,让我读到了更多个内心世界!读到更多高尚的灵魂!
  •     席慕蓉之前的六本诗集都有,很不错。这本一出就立刻下单了,继续支持~
  •     还能凭借什么来辨认这颗曾经因你而悸动的心?除非等待,等待界限消除。等待你洪水之后的临近。
  •     一到后面蒙古的就木有兴趣了。。。
  •     离开之后还是离开,看似一句狗屁不通的话,包含着多少的失落。
  •     不想做诗人的教授不是好画家。 在我眼里席慕蓉精彩的诗很少,但一个曾经很重要的人很喜欢她。 我也试着了解,尽管还是喜欢不起来,可能男女的风格始终有别。我总是觉得她关于一些无用的意象描述得多而不当。思想上没什么可惊艳到人的东西。 但又人有如此喜爱着,那我也就喜爱着吧。
  •     这几天,好,忧,伤,啊。
  •     席慕蓉的诗向来很美,半年多没有看现代诗,看《以诗之名》,先看了《别后》,再读《等待》,竟然哭了,哭了好久,她的诗就是这么容易引起共鸣
  •     可以,很好看,很喜欢席慕容的诗,没有看过的可以先不买这一本,可以先从她第一本诗集《七里香》看起。
  •     席慕蓉最近的一本诗集,我觉得写的很赞,用心地读了下来,收获很多。
  •     席慕容的诗集绝对不能错过。很好的一本书,无论封面还是纸质都很漂亮。
  •     无意中买了她的其他诗集就等着以诗之名 喜欢
  •     外观不错。内容得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席慕蓉的诗我还是很喜欢的
  •     第一次在网上买书,感觉很不错。这本书是席慕蓉的新诗集,文字淡雅细腻,带给人新的感动和震撼。
  •     以诗之名延续了席慕容以往的风格,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深刻的道理,文字也是优雅如初,不错
  •     买了这本,这本是席慕蓉的第7本诗集,我全收集全了,我是席慕蓉的书迷, 这本诗集很好
  •     <独白> 是我18岁的处境。
  •     很喜欢席慕容的诗集,这本书是席慕容最新的一本,赞一个!!!
  •     真正爱上她,是那棵开花的树。很美的句子,顺便把自己也衬托成为很美的女子。这本诗集里的席慕容已经不再充满少女情怀,整个感情都开始深沉下来,那是对诗,对故乡蒙古的深爱。
  •     反复与坚持之后 柔水终成雕刀
  •     最爱眠月站
  •     一开始在作家出版社买了一套6本的,就看着有以诗之名(还未出版)便是兴奋,如今终于等到了,不仅高兴,还让我更深入的了解慕容,不过要是能和前面一套的包装一样就好了,很有文艺气息
  •     本来是冲着《我折叠着我的爱》去的,结果发现没有收录在这本。不过,席慕容的诗的确写得好。
  •     可能吗?当夜晚来临,或是繁星满天或是山中正逢月圆,我如何能抑止那仰望的心。/大一上/
  •     旧的情怀依然发酵,新的体悟继续涌现
  •     看了杨澜采访她 看着她的诗 简单惬意 觉得每个人都有诗意 只是多数人无法用笔 用美好的意象 用恰到好处的语句 传达出来而已 喜欢席慕蓉的诗 也喜欢她这个人
  •     最近的一本/仔细想想最喜欢的一本是第一本七里香,说明我还是太年轻罢~/这本里 也有很喜欢的蛮多首~~~话说海北老师去世后,还是很感慨的吧。。。看了 别后 三首,觉得还是要珍惜现在,突然很想抱抱他。。。
  •     书的封面我就特比喜欢,一个人,静静的面对着风起云涌,或静或动,这也是首诗吧,呵呵呵呵呵呵席慕容,我一直一直都很喜欢。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都特别的能够打动人,特别的引人共鸣。可惜的是没有看过她的画作,应该也是特别的生活,特别的贴心吧。这本书收藏了很多新作,每首诗都很赞,字句精美啊,连目录里的诗名让人喜欢,哈哈哈O(∩_∩)O…………最喜欢里面的几句,在诗的旷野里不求依附 不去投靠如一群离群的野马独自行走其实 也并非 一无所有在这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忙碌。但在急功近利的匆忙里,却是容易莫名的失落,莫名的不安,莫名的烦躁,莫名的寂寞。朋友越交越多,圈子也越来越大,可笑的是时常感到自己迷失。是生活抑郁了?还是我们太久没有好好拷问自己或者释放我们的灵魂。时常,我慢慢誊写这书里面的诗句。要承认的是,有些看不懂,但是从里面的许多告白中找见了自己,感觉重要的是珍视自己的存在,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岁月总是无情,我想努力去做好,也许这样下去没有大家追逐的名与利,但,也并非一无所有。
  •     喜欢席慕容好久了,久到我都忘记了到底有多久……新诗集一如既往地使人温暖,简单的文字,却能抓住人内心深处最易感的神经。
  •     喜欢席慕蓉的诗。装帧也简单大方
  •     席慕蓉的新诗集,内容很赞,爱席慕蓉的不能错过
  •     初中的时候我读席慕蓉差点从一个直男读成了少女,现在看她本诗集,里面错落的文字能够引起兴趣,也不过是因为那些情怀吧。唉。。。忽然就有一种“旧游如梦空肠段”的落寞,抒情诗,谁又能连绵不绝地抒三十年的少女心呢?
  •     非常喜欢席慕蓉,她的诗有种味道是别人学不来的,似乎很随意,却又那么精致,温暖平和。读书的时候才知道她的先生前几年去世了,突然就为她伤感。以她这样一个心思细腻的人,该是怎样的伤心啊!从前看她的散文,知道她有个很温馨幸福的家庭,也多次提及她的先生,可以感觉到他在她心中生命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看到几首诗,很明显是在他离去后为他所写,无法不动容。
    唯有好好珍惜身边人,再好好珍惜!
  •     读诗真幸福,读一会儿发一会儿呆,心绪飘很远
  •     不求依附 不去投靠。
  •     我真的不懂诗
  •     一直很喜欢席慕容老师,
    她的早期作品都会很仔细反复品读,
    还会没事背背,
    真的很美。
    这本诗集,
    说实话转变很大,
    不是我特别喜欢的风格。
    但还是很喜欢。
    因为她是席慕容。
  •     以诗论诗,咏叹风物世事。
  •     挺不错的,从小到大一直都在看席老师的诗集,感触很深,能开阔自己,使自己的心沐浴在阳光之中,很温暖。
  •     席慕容的思想真...好好膜拜吧
  •     这不是印刷错误,而是席慕蓉特地这么写的,我用百度搜了一下
    ****://bjwb.bjd*******/html/2011-11/07/content_14480.htm
    这个网址里是对席慕蓉的一个访谈,她做出了解释,下面是摘录的原文:
    问:这本书里有一首诗很特别,就是《素描巴尔虎草原》,有的字故意写反的,然后印得淡淡的。您能解释一下这首诗吗?
    席慕蓉:巴尔虎草原在呼伦贝尔,也是古老部族的名字。我到了草原上才了解到什么叫“地老天荒”。这首诗就是说几厘米的泥土里有多少记忆。因为草原上泥土其实只有几厘米,所以你不能碰它,你不碰它,它年年给你长草,如果你耕种,其实是对游牧土地的大损害。所以我在诗句里穿插了猛犸象、玉、石这样颠倒的词语,都是“地老天荒”给我的一种感觉吧。
    我真的在呼伦贝尔看到煤矿里挖出来的一个完完整整的猛犸象化石。
  •     很少看诗。但,在第一次接触席慕容的诗集之后便爱上了诗。
    以诗之名。 给我很平静的心。
  •     有深度,更多的是个人的情感表达。——2016.06.10
  •       《以诗之名》席慕容七年新作,封面悲戚,黑衣苍穹间。幼时读她的诗,总揣测字里行间隐藏着是何等美丽的面容,于是她笔下山谷里的白百合,林间黄玫瑰,抱安格拉斯猫的男生先后走过少年懵懂。而等即将中年,就开始明白了错过的一生,苍茫的草原,沉重到无法呼吸的历史,以诗之名,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     纸质和包装都还不错,里面席慕容自己的摄影和文字相得益彰,很有收藏价值。
    内容上相比之前的诗,近年的感觉多了更多的从容和优雅,与年轻时浪漫的爱情诗相比更富深厚的人生阅历带来的平静祥和,那是一种洗净铅华的美丽,从每一诗每一句中读得出来。
  •     对现代诗基本没什么概念,不管作者是否有名气,既然说是诗就当成诗来看,反复咀嚼之后就有味道了。
  •     其实,稀薄的白昼里,饱含着夜
  •     期待大了,有点失望。不过勾画记下的精彩妙语还是让我啧啧称奇。
  •     本书大部分是席慕容在历经沧桑后的人生感悟,褪去以往的青涩,更多的是一种优雅与从容。还有很多很多寂寞痛苦。尤其是她丈夫死后的那几首诗,生死两茫茫,太多辛酸,太多苦楚,怎能不令人潸然泪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