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佑诗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周伦佑诗选

出版社:花城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536048195
作者:周伦佑
页数:206页

章节摘录

  A白色写作与闲适  1  中国现代诗刚刚经历了一个白色写作时期。铺天盖地的弱智者以前所未有的广泛,写下许多过目即忘的文字:缺乏血性的苍白,创造力丧失的平庸,故作优雅的表面文章。从存在的中心向四处溃散,没有中心地溃散。飘忽无根的词语相互拥挤着,作清谈状、作隐士状、作嬉皮状、作痞子状……一味地琐碎,一味地平淡,一味地闲情。有意避开大师及其作品,对力度与深刻的惧怕或不敢问津。以白萝卜冒充象牙,借以逃避真实和虚构的险境。在轻音乐的弱奏中,一代人委蛇的分行排列,用有限的词语互相模仿,自我模仿,集体模仿,反复模仿,一个劲地贫乏与重复,使琐屑与平庸成为一个时期新诗写作的普谝特征。  2  这只是表面的印象,在嘈杂的丝竹中我们发现其主导的音调是“闲适”——一种以逃避作为原因的恬静,不怨不怒的“中庸”与“雅正”,符合儒家诗教的全部要求:思无邪,温柔敦厚。世代相袭的文化传统,从血液里钝化了诗人的感觉,道家的“清静无为”,又使仅有的一点浓度变得更淡。或者旭日临窗的悠闲心情,或者东篱南山的闲逸之境,以最小的作为参照(与参照者的自我本质相对应),用竹子扫一些月光,对着桌面上的灰尘出神,把墙壁上的一点墨迹缩小或放大,如此等等。真心诚意的渺小。在清浅的自娱中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一种旁观的、古今皆宜的闲情诗歌。  如此巨大的倾斜反差出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在一个充满暴力与对抗的时代中,一群诗人弱力人格的真实表现,以逃避作为宗旨的白色声音,近乎女儿态的温柔。这便是白色写作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3  当然,这并不代表当代诗歌的全部。  在普遍的贫乏无力中,少数强健意志的诗人仍以充沛的生命拓垦着艺术,使当代诗歌保有鲜明的例外;还有一批青年诗评家在白色写作泛滥时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声音,或者坚持绝不妥协的批评立场,或者力图从理论上把白色写作引导入更严肃的方向,都同时做出了极具贡献的努力。虽然如此,普遍的赢弱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一代人的飘忽除内在人格的赢弱外,更主要还是精神上自我弱化的结果。作为东方审美意识的精神传人,本能地倾向于逍遥与闲情,面对世界的暴力结构,故作田园的兰花或菊花,一种优美的逃遁。由此产生出逃避的艺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4  “闲适”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情调,它首先让我想到古代文人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赏玩风月的优雅情景,当然,基础是丰裕的地租收入和银两,还有不可或缺的装饰物:一把扇子。从更本质处看,“闲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理想,也是他们的艺术理想。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其道家思想  的内化便体现为一种闲适的人生态度,外化即为闲适的艺术趣味。逃避社会,逃避现实的重大矛盾,在与自然的协调中镇静身心和诗文。这种基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隐而不断的一大线索,不经意中很轻易地便俘获了后世的弱力诗人和读者。  5  “闲适”按其本义指“清闲安逸”,推演开来也指心平气和或与自然和谐相安的一种心境;或无烦恼、无欲念,心境安详平静的一种人生状态;也有类似于“无聊”、“淡然”、“懒散”、“无所事事”的意思。总之是一种标准绅士化的、无忧无虑的生命意识(即使有点忧虑,也不过是一点悲秋伤春的闲愁),具有“有闲阶级”这个词组中“有闲”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全部经济和文化的含义。甚至与“闲适”相关的那些词汇,如“悠闲”、“闲散”、“闲雅”或“闲情逸致”等等,也都会使人联想到“有闲者”无所事事的那种无聊心境。他们写诗或做什么,不过是他们打发时光的一种“玩法”而已,不管怎样故作严肃,总要从态度中流露出一种“玩”的意味。在近代文学家中,林语堂便是这种以闲适笔调表达“玩世”哲学的典型代表。  以“反传统”别出心裁的中国新诗,最后返回到了它最传统的艺术精神上去,这难道不是对中国现代诗的极大讽刺吗!  6  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作为“朦胧诗”之后的一种诗歌现象,白色写作是以对现实的自觉脱离(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自觉脱离)为代价而获得意义的。批评家们在正确指出这点的同时又附带认为,这种脱离对诗歌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这同样是一个误会。如同文学史上所有的诗歌传统主义者一样,白色写作关注的并不是真正重要的诗歌艺术的形式变构,而是内容的无害!从“朦胧诗”(特别是北岛早期诗歌中)抽去尖锐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磨平一切锋芒,导向一种圆熟与甜腻的分行,无伤大雅的闲情。他们确实没有做更多的事来巩固现代诗歌艺术和发展现代诗歌艺术。而被他们抽去的则是中国现代诗带灵魂性的素质!  不是更轻盈的蝴蝶,而是从蝴蝶变成标本。这是我关于白色写作的补充意象。    P157-160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看到所谓的新的理想主义创作,其间浪漫激情的重现,因现实苦难的嵌入而变得辉煌。它因富有现世的投入精神,而使那些理想增添了沉重感。  ——谢冕  他和朦胧诗人属同一代人,但理论准备却比许多人坚卓扎实。如果说早期北岛们的集团愿望更多是建立在普通、朴素的人道主义立场,周伦佑却更敏感于全球一体化的后现代的文化迁徙大势。这位偏隅于西昌小城的知识分子,竞日苦读、思考、写作和摘录。对从西欧到美洲大陆的许多文化/艺术关键点性人物,周伦佑均能有所理会并强行整合到自己的意识中。他是炫耀的、雄辩的、构筑体系毫不手软有时却又表现出对科学主义的敬畏。  ——陈超  他像一个永远解不开公式,却又能不断制造概念公式的神秘的配方者。  ——钟鸣  确实,反价值、反理想主义的周伦佑突然间写出一批深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他“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成为九十年代初中国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他在伤口上进行的水晶练习具有持久的魅力。  ——刘翔

内容概要

周伦佑,1952年出生。籍贯重庆荣昌。20世纪7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4年起,参与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两辑共10种)。作品入选《中国百年文学经典》、《自由诗篇》等重要选本。出版有:《反价值时代》、《变构诗学》、《艺术人本论》(与周伦佐合著)、《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燃烧的荆棘》等多部文学及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数种文集。

书籍目录

卷一 刀锋上的大鸟
想象大鸟
画家的高蹈之鹤与矮种马
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
看一支蜡烛点燃
果核的含义
石头构图的境况
火浴的感觉
染料公司与白向日葵
仿八大山人画鱼
沉默之维
战争回忆录
厌铁的心情
从具体到抽象的鸟
永远的伤口
第三代诗人
不朽
当死鱼游动的时候
卷二 镜中的石头
镜中的石头
猫王之夜
模拟哑语
石头再现
与水晶对称
冥想一只白鹤消失的过程
对石头的语义学研究
镜像的损失
读书人的手
幻手之握
剑器铭
与国手对弈的艰难过程
邻宅之火中想我们自己
柏林墙倒埸日记
羊的二元对立命题
卷三 带猫头鹰的男人
带猫头鹰的男人
狼谷
白狼
十三级台阶
埃及的麦子
第二道假门
画家:现实2
迟到的风景
梅花第一章
黄金船
卷四 长诗
象形虎
自由方块
头像
卷五 论文
红色写作——1992艺术宪章或非闲适诗歌原则
附录 评论
周伦佑:当代诗歌的变构者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的先锋诗人,先是指“新诗潮”(朦胧诗派)诗人们,后来是指“后新诗潮”诗人们。因为“先锋”是位置,是荣誉和桂冠,是对艺术开拓者的褒扬。“后新诗潮”诗人是指周伦佑及其所领导的“非非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诗”、“莽汉诗”及“他们”诗群等,这批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了与北岛、舒婷等的“朦胧诗”相异的诗艺之路。

作者简介

中国当代的先锋诗人,先是指“新诗潮”(朦胧诗派)诗人们,后来是指“后新诗潮”诗人们。因为“先锋”是位置,是荣誉和桂冠,是对艺术开拓者的褒扬。“后新诗潮”诗人是指周伦佑及其所领导的“非非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诗”、“莽汉诗”及“他们”诗群等,这批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了与北岛、舒婷等的“朦胧诗”相异的诗艺之路。

  自然,所有这些都必须被赋予诗的形式,缺乏个性化的形式,不足以称第一流的诗歌。而且,形式从分行、修辞、节奏和韵律,一直到风格的确立,都有一种近于暧昧的元素,气息或氛围缠绕、弥漫、浸淫其间。大约这就是生命和生命感觉的外化。诗歌是一种生命现象,而生命是神秘的。倘若诗行与诗行之间特别的平直畅达,犹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人行道,那么,它有可能是合格的宣传品,但决非一流的诗歌。

图书封面


 周伦佑诗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刀锋上的诗与历史——解析周伦佑的思想词根和时代语境■黄 梁周伦佑是大陆先锋诗人与诗学理论家,也是影响深远的非非主义诗歌运动发起人,《非非》诗刊、《非非评论》主编。作为文革时期地下文学的秘密写作者之一,周伦佑的早期诗歌是在残酷得令人窒息的漆黑现实中进行的心灵鉴照与思想突围。从1970~1976年的手抄诗选《燃烧的荆棘》中观察,这些诗篇的思想气质已经具备周伦佑诗学雏形。特征有三:一、借整体抽象思维探察时代脉理,思考文化病症。二、以个体心灵价值之确立抗衡残酷的极权暴力。三、用意志撑持精神空间,伸张想象力突破现实禁锢。《实验》(1975)描述了时代的封闭气息与病态的生命实存困境:“一支公鸡/被关在黑屋里/周围没有一点光亮/它渴求光明/拍打翅膀,用喙/敲着四面的墙/主人开了一孔窗——”,软喙敲打在硬墙上岂不满脸鲜血么?它的生命本能能够获得伸张么?一只萤火虫在窗前一晃它高叫:天亮了主人泼它一碗冷水几颗星星在窗口窥望它高唱:天亮……主人赏它一把石子月亮升起来了它想了想,说:天……主人赏它一顿棍棒天亮了,它沉默错把白天当成了夜晚主人说:这是一只病鸡——《实验》“文化大革命”就是这场背反人性的荒谬实验,它制造了人类文明史上唯有绝善弃义、否定真我,人才能活下去的历史奇景。在《一棵树的黑暗经历》(1976)里,周伦佑让一行行诗围拢过来保卫小树正是诗人护卫内心真实的特殊写照:只不过在现实历史中,这些探索真实的心灵手稿反倒是诗人顶着抄家、文字狱的危险冒死珍藏的。而当性格、语言、思维、记忆均被极权主义暴力无所不在的侵蚀扭曲,敢于思索抗拒以捍卫人的基本尊严,并为一个残遭压抑的时代留下证词,正是诗人道德勇气之胜利。由于时代环境之暴虐也逼使受压迫者相对滋生精神上的反作用力:“我敢,我是后羿的子孙/绝不在你面前降下人的尊严/负伤的双膝撑起瘦弱的躯体/充血的眼睛睁开/我射出最后一支箭——/太阳一声惨叫,扭动着/慢慢跌下黑暗的深渊……”《望日》(1975)。对结构性暴力的本质思考与寻索解构暴力的途径,缘此形成周伦佑诗歌写作、理论思考的关注焦点。暴力结构的照明暴力修辞与反暴力修辞的折衡对映在周伦佑九十年代的诗篇有层次繁复的精辟演示,尤其89年被非法拘捕,在二年多劳动改造生涯,实际体验了暴力对身心的直接淬炼,诗篇内涵对暴力结构有更进一步透视:按道理我应该看到了门口的牌子公司内部是一家酿造厂的附属部分现在那些佩带徽章的人开始原地踏步走向日葵更古怪地发白 水声哗哗响起与废钢铁混淆不清的胶质状态把我的意识搞得不明不白我想不起是为了什么事到这里来的我正努力回忆 门在身后悄然关上了换了另一个陌生男人的面孔冷冷的说“那些葵花是本公司的信誉标志”——《染料公司与白向日葵》这是一家别无分号的“染料公司”,它的产业目标是把象征生命艳放的向日葵“染白”,养在“密封的罐子”里,工作人员举止怪异“一些神色漠然的人在淘洗煤块(但没有水)”。《染料公司与白向日葵》一诗周伦佑以潜意识氛围的语调深入暴力结构的内部,展示集权体制异化下反自然的生命奇观。语义逻辑严谨与结构性的宏观思维是周伦佑诗学的主要特征,这首诗由于涵摄超现实语境更显出它所对映的现实镜像之荒谬感,准确表达了暴力结构的封闭性、机制化节奏与扭曲压抑的混浊气氛。《猫王之夜》则借居高临下的黑猫象征权力的中枢,它操控一切、深藏无形与广大无边的特性喻拟体制化暴力如影随形的胁迫感。“卡喉的鱼刺有尖锐的两端 我吐血而活着”——鱼刺哽喉般的生存实况也造成诗歌言说的隐语形态,它和深锐拓进的层次论证共同建构了周伦佑诗语的深密质地和金属特性,犹如寄身幻境的一把钢刀借以显形实存中的另一把。《永远的伤口》中这个生存的伤口被扯开为无愈合、身陷体内的伤痛感,无人得知伤在何处,却无能回避地痛着:永远的伤口是一种深度我们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经过伤口,疼痛成为一种物质沉重地压向四肢瓷瓶在梦中现出残酷的裂纹再没有一个完整的器皿 作为静物在阳光下雍容地展现一朵莲花沾满婴儿的血迹在伤口中,我们全身溃烂或者闪闪发光,结果都是一样——《永远的伤口》梦中无法逃避,婴儿不能幸免,物质的无虞也治愈不了带伤的心情,因为盛装生命的器皿满身裂纹。诗人以无蔽之眼洞察一切,于疼痛的感知中持续思考暴力现象的各种形质,寻索基础抗衡的可能途径:《模拟哑语》表达的是第一种抗争策略,《与国手对奕的艰难过程》表达的是第二种策略。“哑语练习之必要在于不说/但准备说,必须由你说出/这个世纪黑铁的性质”——哑语之妙在说与不说之间架构言说张力,深入表达的内层,而在表层上又不留迹痕,拮抗压抑言论的禁令,以另一种形式重申“表达自由”的信念。在《与国手对奕的艰难过程》里作者描绘了一只专横的手——暴力的修辞形式。它压迫身体、灵魂,控制思想、行动,总不肯从你身上拿开。对手的压力的直接反拨:“留下一个带血的手印(结尾2)”,或退缩在山林树下:“坐忘 无始无终(结尾1)”均属无效的反动。于是作者提出了第三条道路:“两种结尾都被删去 在随后的游戏中/你必须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一张不规则的棋盘上/与那只无形的手继续对奕”,第三条道路是冷静的态度、随机的战略构思与个体的精神坚持。本诗最后提示的那张“不规则的棋盘”镶嵌着影响对奕的时间因素与文化因素,棋戏的结局胜负难以预料……二元对立的刀锋在周伦佑迈向解构暴力之途的思考中,《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是一个关键作品,它精准地深入于暴力修辞——反暴力修辞,二元对立思维的刀锋上,体验句法转换之后的切身感受,彰明钢铁对抗的冷酷境况:“刀锋在滴血。从左手到右手/你体会牺牲时尝试了屠杀/臆想的死使你的两眼充满杀机”。这首诗也能观察到周伦佑擅长运用中心意象与情境对照的手法,以“刀”作为思考起点贯穿全诗,借施暴与受难的情境对比阐明暴力的残酷本质:现在还不是谈论死的时候死很简单,活着需要更多的粮食空气和水,女人的性感部位肉欲的精神把你搅得更浑但活得耿直是另一回事以生命做抵押,使暴力失去耐心让刀更深一些。从看他人流血到自己流血,体验转换的过程施暴的手并不比受难的手轻松在尖锐的意念中打开你的皮肤看刀锋契入,一点红色激发众多的感想这是你的第一滴血遵循句法转换的原则……——《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或如《仿八大山人画鱼》,作者以宣纸设立情境框架,鱼儿悠游其间,“我现在试着让鱼从宣纸上游离出来/在日常的水里饮食些盐和泥沙/鱼出来了一半;另一半还留在宋朝/与现实接触的部分立刻腐烂发臭/剩下的半条鱼仍在宣纸上游戏着”,以辨证的手法变幻情境、割裂心情,而最终亮出核心意象的刀柄。解构暴力学周伦佑九十年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在于它冷静细腻的辨证是形象敷衍和结构思维的紧密融会,紧挟诗性穿透的洪流,意念轨迹潜伏于泥沙底层。《石头再现》、《镜中的石头》、《对石头的语义学研究》是诗性辨证的代表作,“石头”作为暴力的象征在语言中被抛掷、框限、内外翻滚,从二维到三维,打乱秩序又建立秩序,坚硬善变不易捉摸,系列探索了暴力的克制与放纵,文化摹写与权力意图的摩擦互涉,掀启思想定置暴力的想象图景。周伦佑的解构暴力学基本态度是理性的,借反溯暴力修辞的历程,思考暴力结构的成因,嫠清意志自由与时代环境之间的错综关联,避免生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与同盟:再次看到离弦之箭破空而来石头在语言中重现。含铁的石头,包含了黄金的成分两种金属的合谋使你内外受敌。石头敲门读书人的手黯然放下书卷——《石头再现》镜子在石头里与另一只手相遇对外代表光的受困与被剥夺石头深入玻璃,直接成为镜子的歧义。一滴水银在阳光下静静煮沸。镜子激动或平静,都不能改变石头的意图石头打破镜子,为我放弃写作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理由——《镜中的石头》……。意守丹田在石头反义时将它捉住思想的介入使石头四分五裂石头完好如初,一如神的全美——《对石头的语义学研究》在《柏林墙倒塌后记》、《谈谈革命》,周伦佑更进一步解剖了结构性暴力的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从个人亲历的暴力体验上提出了诗人观点的疑惑与见解:难道这就是全部吗?没有砖便没有墙的暴虐;正如没有墙便没有禁锢柏林墙就是由这些砖一块块砌成的只要砖在,墙就随时可能再次竖起每一块失意的砖都怀有墙的意图只需要一位伟大领袖登高一呼砖集合起来,又是一支钢铁的队伍百倍的仇恨,比昨日的伤口更深——《柏林墙倒塌后记》柏林墙的建筑与倒塌有多方复杂因素,周伦佑针对的并不是历史事件,而是藉此反思暴力的结构与解构之途,敲叩制度背后的历史因素与行为背后的文化基因诸问题,推导:唯解构暴力的构造因素才能真实消解暴力之结论。这个推理从身体记忆的直觉出发,提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严肃议题,也召唤世人不要忘记暴力极权政治仍旧存在的事实。《谈谈革命》则是大陆意识形态话语的仿写,在毛泽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演说:“革命就是大(伟大正大宏大高大/大跃进大字报大批判文化大革命)/革命冠于什么词前面,那个词/便冠冕堂皇起来”比如‘革命行动’/打家劫舍便成为正义的举措/还有‘革命的两手’:阴谋便成为阳谋/奸诈变成美德,战胜诚实的智慧”“革命就是最大程度的反(反帝反修/反左反右反自由化反和平演变)/只有革命不能反(反革命要判死罪)/这样说还是太抽象了,让我说得/具体一些:革命就是查祖宗三代/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革命就是人民当家(作不了主)/一生交给党安排。革命就是/把土地分给贫下中农(再收回来)”“革命就是姓‘社’姓‘资’说不清楚/不要再争了。全国人民一齐向钱看/到头来革命是关于一只猫的问题/我赞成这样的说法: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最后我要说/革命就是隔着口袋买猫/革命就是捉老鼠”。对意识形态话语的仿写实质上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因为那些“大”与“反”是如此之荒谬、矛盾,将一己的个别利益说成普遍利益以存护统治阶层的权力狂想,历史事实兹兹在目。既然革命就是买猫捉老鼠,不管猫是文化、政治、经济或教育,它都成为可兹利用的工具而已,便利捕捉:致力于寻找破坏性因素;而创造性因素却付之阙如。这一套革命理论可以适用于一切借摧毁一套价值系统以重建另一套价值伦理的虚假幻觉——盲昧躁进的阶级斗争与运动情结。偏执的意识形态立场影响深远,甚至周伦佑八十年代所倡导的非非主义诗歌运动也不能幸免。“非非”早期标举非崇高、非理性,提出反文化、反价值、反修辞宏论:“非非主义”表层反叛一切的姿态是一种文化战略,意识底层是诊断文化病理、解构话语威权的一种努力,也就是对结构性文化暴力的勇敢反击。可是《非非》的文化逻辑仍然重蹈了“革命”的覆辙,理论思维溺陷于“操作文化”的危机,偏移了文学的本体意识。《非非》之超前激情与文化跳跃固然有它的时代环境局限,作为异端之美的呈现,它的文本建构仍然大有可观,周伦佑的长诗《头像》即是浇注了大量心血的巨制,它的多层语境并置与文化变构的宏图,令人兴起语词博览之浩叹,中国文化何其深广哉!《头像》陈述的文化空洞化历程奇异地展示了传统文化之丰饶。拒绝权势与谎言周伦佑诗歌主题的严肃性前后通贯,正如诗人自语“写作是对‘不自由’的意识”——为更真实地洞悉人类的险恶处境,负担起对自由的责任,欲求时空结构的隐秘关系完全现形:以绝不妥协的信念——“拒绝权势与谎言 拒绝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律令 拒绝思想专制的任何形式”。周伦佑通过诗歌写作凸显文化专制的非法禁锢,以理性的态度追索人类精神的普遍价值。周伦佑是具有思想家气质的诗人,他对暴力结构的精彩诗思,印证了诗歌镜像之明晰实乃澄清价值混乱的基础,以诗人意识的大无畏表达人格独立与思想自由的不可侵犯性,在历史浊流中清醒狂歌。不论时代环境如何诡异多变,周伦佑的提问与道路、理论与诗篇恒然风骨凛烈地站在边地发出金石之声。※本文原载美国《今天》杂志1999年第一期。黃粱,台湾诗人、诗歌评论家。先后任台灣非主流出版發行大本營「唐山出版社」總編輯,《現在詩》創刊主編,台北市《文化快遞月刊》主編等;主編“大陸先鋒詩叢”(唐山出版社,1999十卷、2009年十卷)、策劃 “紫藤文化叢書”十卷(紫藤文化協會、唐山出版社,2004-);主要著述有:詩集《攜手獨步》、詩論集《想像的對話》、詩論集《大塊詩魂》、詩論合集《地下的光脈》等。现居台灣新店市。
  •     论周伦佑■林贤治周伦佑出生于四川的一个偏僻小城西昌,却心雄万夫,一意破关而出,做万山之国的大王;这样仍不足以满足他的支配的欲望,还要挂云帆以济沧海,做众海盗的首领。在他那里,称霸意识中有自由意识,黄土地后面有蓝色背景。这是独特的。他出行必驾三匹马车:刊物、评论、作品,座驾非俄罗斯民间的三套车可比,有王者气派。如1986年创办的诗歌刊物《非非》,比起别的民刊,不但刊期长,规模大,而且中经两次停刊,不但锐气不减,而且思想倾向愈加鲜明。只要知道中国的出版环境,就可以知道,一个刊物的坚持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周伦佑善于创造概念,且具有随意演绎的能力,他的诗论富有原创性质,喜欢宏大、华赡、雄辩,然而,对于他这样先天的破坏性人物,结构主义也即解构主义,只是不像别的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那样,动辄挟洋人以自重;与其说他是从理论出发,不如说是从诗出发,从创作实践出发,一切为我所用。至于他的诗,当然可以看作是理论的实证,往往意在笔先,驱遣万物,推波助澜,汪洋恣肆。早在1969年,周伦佑开始写诗,文革时期自编过两部诗集。他在后来发表的一篇题作《证词》的文字中这样说到:“这些诗编成集时,我没有署真名,只用了化名,还画蛇添足地在诗集的序中假托这是一位死者的遗稿,以便东窗事发时有个退路。”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说:“那时抓人事先是不通知的,都是在会场上突然念到名字,然后由周围几个事先安排好的积极分子扑上来按住头扭住手推攘着揪上台去。所以每次去开会我都特别紧张,就怕喊到自己的名字。甚至平时有人突然喊我的姓名,我也会吓出一身冷汗!那种因极度的恐惧而‘心紧’的感觉直到十多年后再次深入我黑白不分的现实梦境,我才最终确认: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创伤,它于我已是根深蒂固不可分的了。”他最初的诗作已经带有比较明显的暴力——也可读作反暴力——倾向,如《星星的思路》、《誓》、《清泉》、《冬夜随想》、《望日》等,尤其是后一首:“我敢,我是后羿的子孙 / ……我射出最后一支箭—— / 太阳一声惨叫,扭动着 / 慢慢跌下黑暗的深渊。”这样的意象及使用,在当时是犯禁的。周伦佑也有另一种倾向,除了情诗,还写过一些形近宣传正统意识形态,充满“祖国”、“人民”一类大词的诗,实质上,那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诗,潜在着一种救世主意识。到了“非非”时代,所有这些固有的倾向,都被“文化”泥石流所淹没。周伦佑先后写了《变构:当代艺术启示录》、《非非主义诗歌方法》、《反价值》等论文,打出“反文化”、“反价值”的造反之旗,实际上与当时从文学界到学术界的“寻根”——文化学热潮合流。他成了一名狂热的“文化分子”。与此相对应,他写下《带猫头鹰的男人》、《狼谷》、《十三级台阶》、《自由方块》、《头像》等长诗和组诗,集中地以文化典籍的内容、建筑的排列形式,以及怪异的“遁辞”,在诗坛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只狗追撵一条小路追到一棵树下爬到树上躲藏的路是一条聪明的路咬住自己尾巴转圈的狗是一只通灵的狗在 在 下在树上 在树下 上树在下 上 在道不可以说出,梵不可以说出陶罐盛满水,蓍草的牙齿打湿了天心深处那颗星游上岸,我们也上岸吧以上是《带猫头鹰的男人》中的一节,在分行书写时,突出视觉效果。诗人还有一些诗,有名的是《自由方块》,也都常常摆这类变化不定的八阵图。这里举其中的一个片断:你说李白酒后看见月亮是蓝的他说月亮比李白还白我认定月亮是某种形状怎么打磨都是方的他看见你或我或一个像我的去过那片树林那晚军火库被盗我看见他进山打猎你证明他在家和老婆睡觉我说留长发的是男人你说留长发的是女人他说那是古代现在男女都一样都留长发都不留长发……周伦佑用词时而典雅,时而俚俗,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插科打诨,时而格律化,时而散文化,时而绕口令,时而回文诗,随处制造互文,以期达致语言的狂欢。诗是实验的,但也是炫耀的,暴力倾向就通过这豪奢的语言表现出来。再看《梅花第一章》的开头:雨中不见伊人,只有梅花的疏影毛发躁动的夜晚,我的心情异常平静古代的临安是不会有这样的酒廊的桃木的梯子上我一眼就认出了你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另一种花的凋谢似曾相识的不是燕子,是一种落寞的美……诗中明显地是对古诗词的仿写,情调是古旧的,价值是很文化的。总之,周伦佑在诗坛的喧哗声中,已然失去了方位感。这些由文化碎片整合而成的诗歌,以文化反文化,以价值反价值,语义互相抵销,思想是空缺的,从整体来说不具革命性,局部的革命也是属于语法学的。只有当他的文化之梦被粉碎时,内在的暴力,才可能穿透才子气的轻浮的幕墙而激射开来;也只有在这时,当他不是作为洋洋得意的骄纵者,而是作为一个失败者遭到羞辱和打击时,他的叛逆的、反抗的姿态才具备了本来的意义,而不致沦为一种无害的象征。九十年代,从理论到作品,周伦佑急转直下,“从玄学深处跌回到自身”。他相继提出“红色写作”和“体制外写作”,所谓“体制外写作”,只是更为明确地表示一种立场或姿态,实际上是“红色写作”的延续。红色写作的宗旨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中心,深入骨头与制度,涉足一切时代的残暴,接受人生的全部难度与强度,一切大拒绝、大介入、大牺牲的勇气。”“从文本转向现实,从模仿转向创造,从逃避转向介入,从水转向血,从阅读大师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在充满暴力与对抗的时代,文章标举社会抗议和绝望的主题,同时指出,重要的是反闲适,因为这种传统文人的东西,其要害是消极、妥协和逃避。作为批评的声音,它是及时的,必要的,并且带有自我反思的性质。文章认为,诗人一生的主要意象,与他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有关。就周伦佑这个时期的作品来说,也确实如此,其中的主要意象:大鸟、兽、钢铁、石头、火焰,都来源于新的经历,并非书斋里的玄想。这时,他有了“火浴的感觉”,因此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地“冷抒情”。整个八十年代,他一样陷入才子集团的迷阵里,直到九十年代才脱身而出,从空洞的文化符号进入时代的核心。我们可以集中地通过下列意象看周伦佑的诗。火。作为传统的象征物,火是运动,是事件,是光明也是罪恶,是热情也是焦虑,是痛苦的考验,是毁灭或者再生的过程。在周伦佑这里,火同样具有两面性,乃至多面性,既是反革命的,相反也可以是革命的;火代表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心灵的表象。《火浴的感觉》写的是“非神话”意义上的一种体验:“从他 / 到我,完全不同的两种火焰 / 在火的舌头上感受自己的肉体 / 比看别人点燃手指真实得多”。这是怎样的一场“火浴”呢?诗里写道:“火的深入变化无穷 / 毫不手软的屠杀与围攻。思想 / 纯正的黑暗,炉火纯青的白 / 旗的红,杀人不见血的透明……”,最后是“抖落身上的灰烬 / 从火焰中再生的不是凤凰 / 是一只乌鸦,全身黑得发亮。”沉痛,荒诞,充满反讽意味。《邻宅之火中想我们自己》写的是另一种火,那是远方的火,然而“惊动寐中的老人与水”,它的燃烧使每个人都在火中——那是我们的火在烧他们的城堡七十年的结构,用有形无形的石头,用刺刀、谎言和教条精心构筑的城堡,在火中摇摇欲坠这是最后一次机会。看别人流血而自己感动,然后流泪,然后伤感然后在悲怆交响乐里默哀三分钟这还不够。容忍暴行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我们无耻得太久了,几代人的头发在等待中脱落,不只是缺铁需要一次火浴……好大的火哟!……整首诗是兴奋的,鼓舞的,几度重复出现“我们的火”和“他们的城堡”这样对立的意象,结尾是意外的克制:“作为所谓的火种 / 内在的燃着,这便是我们真实的处境 / 低度着,直到紧要关头方才说出一切”。欲飞还敛,骨子里却仍然是跃动着的。《看一支蜡烛点燃》中又是一种火焰:小小的火焰,柔弱的火焰,然而使人惊心动魄的火焰。一支点燃的蜡烛,将一首诗划出前后两度空间:前半部是正剧,充溢信心和光明,众多的手在烛光中举起来:“食指与中指分开,举起来 / 构成V型图案,比木刻更深”;后半部是悲剧,充塞了围拢的密集的影子,看不清的脸和牙齿,接着是细细的雷声和纷纷折断的手臂:“烛泪滴满台阶 / 死亡使夏天成为最冷的风景 / 瞬间灿烂之后蜡烛已成灰了 / 被烛光穿透的事物坚定的黑暗下去……”诗人在描述一支蜡烛从点燃到熄灭的小小过程之后,说:“体会着这人世间最残酷的事 / 黑暗中,我只能沉默的冒烟”,悲愤中仿佛化做了一支残烛。刀,剑,钢铁。典型的暴力意象:坚硬,强大,锋利,杀害,伤痛及死亡。周伦佑的诗《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永远的伤口》、《厌铁的心情》,《剑器铭》,都是把钢铁的铸物当作中心意象的,充满血腥味。诗中反复出现通过钢铁施暴的场面,同时也反复出现对伤口和痛楚的渲染。他强调说,这时刻是“惨重的时刻”,疼痛是“持续的疼痛”——永远的伤口是一滴血深入,广大,没有任何目的死者的名字在伤口外悄然站立伤口感染使更多的人忧心如焚……(《永远的伤口》)诗人仔细辨认刀刃的两面,一面是施暴的手,一面是受难的手;或者与钢铁对抗,或者被钢铁推倒。诗篇明显地倾向于受难的方面,抵抗暴力的方面,如《剑器铭》所宣示的:剑是坚硬的,但有比铁更坚硬的东西。《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的结尾是:“刀锋在滴血。从左手到右手 / 你体会牺牲时尝试了屠杀 / 臆想的死使你的两眼充满杀机”。这是对屠杀的报复,表现了复仇的意志。《永远的伤口》最后写道:“在伤口中,在一滴血里 / 我们怀着带伤的心情 / 坚持着每天的水晶练习 // 在伤口中,在一滴血里 / 我们坚持着每天的水晶练习”。这练习是反抗的练习,以复沓的句式出之,意在强调一种韧性。《厌铁的心情》很不同,写的是被钢铁浸透的夜晚如何形成疾病,如何疼痛,如何空虚和颓废。实际上,诗人在这里是通过自我批判的方式,以肯定斗争——反对苟活——的意义。抗恶的目标是一致的。石头。它代表压迫、禁锢、坚忍。关于石头的诗,对于周伦佑来说,带有自叙的性质。在诗中,石头有两种来历:一种是堆积起来,成为队列和墙,“从四面八方胁迫过来 / 迫使你变小,再小 / 直到躲进石头成为一个名字”(《石头构图的境况》);另一种“暗示着某种危机 / 如履薄冰的日子无限期地推延 / 生命的紧急状态 / 随时担心头顶的巨石砸落下来 // 想避也避不开了:与生俱来的 / 沉重,成为你生命的主要部分”(《石头再现》)。诗人说,必须热爱并且亲近这些石头,但是,进入石头又不能成为石头。这是人与石头的纠缠,犹如西西弗斯神话;不同的是,那个受罚的神阐释的是一种形而上学,而诗人阐释的却是一种政治哲学。《对石头的语义学研究》写道:“在黑暗中石头被引申为火种 / 在火中,石头被引申为铁的原型。”其实,诗人的思想一直在战胜石头和石头战胜中游走,一面赞颂“水被石头击伤,水包围石头”,一面惊呼“石头保持原样 / 使任何僭越的企图归于徒劳”,神秘的宿命感使他受伤,而反抗宿命的渴望又使他重踏荒芜英雄路。矛盾,犹豫,焦虑,绝望,希望,挑战欲,堂吉诃德精神,在他的“反暴力修辞”中都有不同场次的显现。《柏林墙倒塌后记》不写墙而写砖,这是诗人在“后柏林墙时代”的独特发现,命意实与歌咏石头相同。“墙倒了,砖不再被追究。”在诗人看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只要砖在,墙就随时可能再次竖起每一块失意的砖都怀有墙的意图只需要一位伟大领袖登高一呼砖集合起来,又是一支钢铁的队伍百倍的仇恨,比昨日的伤口更深……这恰恰印证了诗人在另一首诗中的警句:“不在者的力量比人更强大”。然而,不在者与在者是互为加强的。在诗人的笔下,不在者幻化为“象形虎”,在者变做了“猫王”。在《象形虎》中,虎无处不在,它通过文字和图象喂养我们,使我们放弃自己,成为虎的宣传者、协同者和维护者。“虎,愈看不见,愈显出它的庞大 / 我们无法反抗虎”。但是,临到最后,“一只披挂火焰的虎从我身上脱颖而出”,虎的禁锢教育和暴力修辞产生了反制的效果,而这,正是诗人不屈的心的写照。《猫王之夜》这样写猫王:这是一只黑颜色的猫整个代表黑暗 比最隐秘的动机还深分不出主观客观 猫和夜互为背景有时是一张脸 有时是完全不同的两副面孔每种动物都躲到定义中去了只有独眼的猫王守候着 旋动的猫眼绿从黑暗的底座放出动人心魄的光芒使我们无法回避的倾倒有时感觉良好 有时彻底丧失信心……猫王占据着最佳的位置从万无一失的高度 用宝石控制一切它的利爪抓住我们的颅骨和名字……当人群被恐惧驱赶 向四面八方逃散猫王的事业达到了顶点……这首诗的结尾自不同于《象形虎》,当我“知道这只猫和我的关系”之后,仍然无法免除恐惧,以致“夜夜小便失禁”。在人与兽、爱与仇的周旋之间,诗人不能不成为策略家,在艰难中寻找进路。《与国手对奕的艰难过程》,就是有关这一方面的集中描述,“国手”也不妨视作虎或猫的利爪。诗中给出对奕的两种结局:或者变成白痴,坐忘一切,或者以流血为代价,为历史作证。组诗到最后,这两种可能的结局都被删掉了,作者换了一个结尾,即第三种结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坚定而从容地与无形的手继续对奕。周伦佑在多处使用“坚持”、“坚守”一类词语,他决心“以生命做抵押,使暴力失去耐心”。所以如此,就因为在他那里,始终不曾失去对大鸟的想象。大鸟。大鸟是周伦佑诗中的一个始基性的意象。它是虚构的,抽象的,但也是具体的。作为钢铁和石头的对立面,它远离中心而居于别一个天空,但又深入钢铁和石头内部,以柔克刚,形成打击的力量。在《想象大鸟》中,大鸟是抽象的,是自由的启示。“当有一天大鸟突然朝我们飞来 / 我们所有的眼睛都会变成瞎子”,诗人是说,突然而至的自由将使我们根本无法适应,假如我们长期生活在禁锢之中,甚至因此失去自由感的话。在《从具体到抽象的鸟》中,写的是自由的境遇,故而鸟是具体的:很少有鸟飞过这里的窗口我的脸上却时常有羽毛的感觉这是具体的鸟在高墙下,在射程之内随时准备应声而落……书本上的鸟和天上的鸟一齐鸣叫,在蔚蓝的天空里飞……于是有捕鸟的网目张开多毛的手沾满鸟的声音从弓矢到霰弹是一种进步从翅膀到翅膀是优美的坚持死去的鸟躲进书本成为文字更多的鸟儿依然在天上飞…………枪声响过之后鸟儿依然在飞诗人强调说,能被捕杀的鸟只是具体的鸟,纯粹的、抽象的鸟是捉不到、杀不死的,因为它一直在射程之外。于是,在飞的鸟的形象在诗中一再被重复。作为隐喻,具体的鸟曾经化为鹤、凤凰、乌鸦、鹰或鸽子,所指不尽相同,甚至相反,有的还被赋予特定的背景,如《青铜之镜》中的推镜头:他总忘不了那场战争穿过肉体的废墟,一支钢铁的大军在胜利推进。硝烟,溃散的人群火光中,他看见一个青年手里举着一只鸽子站在一辆坦克前面,站着迫使战争在全世界面前停顿了一分钟诗的第二节接着把青年与鸽子神化了,他们总是在黎明或薄暮时分给城市的局部带来大火,显然,战争平息了,激情仍在汹涌。第三节说多年之后,青年与鸽子变做了青铜雕像,落成于城市的广场中央。这是一种悬想。把未来的时间提前,按住现实,然后追溯历史——而那位设计师没等到他的构图变成青铜,便死了——死于十年前的一次车祸这个结尾十分突兀,分明又在意中。设计师的这个结局,恐怖而神秘,不由人不想起《1984》,仿佛他的艺术构思早已被窥测清楚,因此必须失踪或意外死亡。试图将理论家、编辑家与诗人集于一身的周伦佑,在八十年代中期亮相诗坛时,便有了知性过人的展示。他不满足于扮演单一的角色,他要做大导演,调度整个舞台和众多角色,至少自导自演。在他所有的诗篇中,都看得见一只知性之手的大幅度动作,玩词语的魔方,戏仿,反讽,制作哲学楔子,编造寓言。《染料公司与白向日葵》、《仿八大山人画鱼》、《读书人的手》,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知性——也可读作理性,这里不必作哲学教师式的细分——的介入可以限制和调节感情的流速,增加语言的硬度,制造陌生化效果。但是,它的危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太刚性,太冷静,往往把诗美杀掉。周伦佑不然,他完全获取了知性入诗的长处,而又避免了可能的缺陷。作为天生的霸王或匪盗类人物,生命力(原始冲动、激情,包括意志力和想象力)十分强旺,犹如一团活火,足够消融外加的冰雪;大量的隐喻,保持了阴柔的水性,恰好构成对火的制约。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刚柔兼济,虽有火的狂热,钢的强硬而不为所伤。在中国新诗史上,四十年代西南联大的“九叶派”诗人最早表现出对知性写作的集体性追求。他们的作品,正是以知性的反浪漫、反优美、反灵巧体现现代诗的特色的。但是,总体上究竟偏于凝寂,冷涩,书斋气,留下过多雕凿的痕迹,诗艺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生命热情。比较起来,周伦佑显得更自如,知性入诗的手段也更独特,更丰富。对于中国新诗,周伦佑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反暴力修辞”。从二十年代歌颂劳工神圣的诗,到三十年代左翼诗人如殷夫、蒋光慈、蒲风的诗,到四十年代“七月派”诗人的诗,都是以集体暴力反对国家暴力,作为诗人个体,只是阶级或集团的传声筒。至于五六十年代产生于政治运动的诗,其语言暴力惟是正统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合法性暴力的一部分。周伦佑为了打破传统文化制度及观念的刚性、合法性暴力的支配性,他的诗,同样充满了语言暴力。不同的是,这暴力是个人性的。他以想象力对抗现实压力,以来自内部的暴力抗拒外部的暴力,既保护自己,同时维护正义以免遭到侵害。在反暴力的暴力语言深处,隐藏着一颗果核,那就是坚不可摧的自由感;正是这枚果核,给整个失败的季节保留了信心。王寅和周伦佑的诗歌写作,都是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根本性转折的。在表现形态上,王寅的呈散点透视,周伦佑的视点则集中在几个中心意象上。王寅是断片的、简约的,周伦佑则是宏大的,追求严整和对系统的掌控。王寅也曾表白说:“九十年代以后的诗歌把我内在的隐藏得很深的暴力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但他的暴力多是内敛的,出手近于“柔道”;周伦佑是竞技的、角斗的、那是赤裸的暴力,虽然也有从容的时候,也讲坚忍,还多次说回到沉默,然而他那逞强好斗的本性,终究不失时机地表现了出来。《模拟哑语》开头说:“就这样说:嘴张着 / 但不发出声音,甚至不张开嘴 / 让舌头缩回体内,永远封闭”,接着就强调“哑语练习之必要”,强调要“准备说,必须由你说出 / 这个世纪黑铁的性质”,“以免表达能力因废退而丧失”,“哪一天你被割去舌头 / 还可以用哑语作第二种表达”。如果说这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暴力的话,那么在《沉默之维》里,作为对外在暴力,和比这暴力温柔、更切身也更残暴的“商品的打击”的对抗,诗人做不到“与沉默的词根相守”,看看结尾:从思想打开一个缺口,我的沉默长驱直入,与世界短兵相接几代人怨毒很深的白骨闪着磷光,空气开始变硬我知道我已经离它很近了再走几步,穿过大象的开阔地带当那匹斑马出现,乌鸦的叫声将使这些生物建筑顷刻崩溃在所有诗人中,周伦佑以最饱满、最鲜明的色调,完成了他作为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被迫的英雄”。八九十年代之交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性时刻。自此之后。整个九十年代,中国诗界同知识界一样,弥漫着一种逃避主义的精神氛围;实质上,这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非政治化、反崇高倾向的必然性发展。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最缺乏的是骨头和自由感,这两者恰好为周伦佑所获得,并被锻炼成一种诗性,一种反暴力修辞,这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是特别值得关注和予以肯定的。这其中的个人主义,主要是反国家主义的,与五四时期建基于反家族主义的“个性解放”颇有差异,但那种不妥协的圣战般的英雄主义,却是一脉相传的,是那个狂飙时代的一个相隔遥远的孤独的回声。※本文首次刊登于《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2期。【作者简介】林贤治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著有诗集《骆驼和星》、《梦想或忧伤》;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札记》、《自制的海图》、《五四之死》、《时代与文学的肖像》、《午夜的幽光》;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传记《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一个人的爱与死》、《鲁迅画传》等。主编“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曼陀罗译丛”、“流亡者之旅译丛”、“流亡者丛书”、“世界散文丛编”、《散文与人》、《记忆》、《人文随笔》、《文学中国》(合作)等多种。现任职于花城出版社。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先锋诗人周伦佑!
  •     之前知道他的作品《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在很多读本中有收集。另外此诗人头衔很多,慕名买的这本诗集。试着仔细读过几次,但总体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也可能自己水平还不够,呵呵,现在已经没有再读的勇气了,hehe 。
    如果有爱好诗歌的朋友,倒是建议买本骆一禾的诗歌读一下,我觉得此人的作品很值得读下。
  •     "枪声响过之后 / 鸟儿依然在飞"
  •     超级满意。
  •     十年前看他的诗学理论血脉贲张
  •     第一次接触周伦佑的诗,感觉还不错。
  •     应给三星半。收的一些先锋实验作品并不可读。最好的是刀锋几首。
  •     不太喜欢这种诗风。。。。
  •     诗歌是不好读,感觉不美。
  •     很棒,又实惠,精美
  •     闪电的巨鸟!
  •     评分与书的水平无关,这是我第一本读不下去的诗集,实在是太无趣了。
  •     世界第一诗人,周伦佑
  •     用老手法为诗疾呼,还是有几首值得看看的!
  •     词汇表太单一。
  •     周伦佑的诗歌以前没怎么接触过,只是听说过,这次买来看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