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散文观止(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三十年散文观止(上下)

出版社:花城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36057302
作者:李晓虹//温文认
页数:690页

章节摘录

  好景不长。史无前例的十年动乱终于打断了我们这个小小的音乐会,同时割断了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友情的纽带。一九六六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三月里,街道上还是积雪没胫,好不容易盼望到丁香花盛开的五月上旬,天气变得暖和和舒适起来,香椿树也吐出嫩芽来了。可是政治气候却越来越冷酷,呈现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征兆,在这种气氛底下,谁还有心情去欣赏音乐呢?我闷坐在书斋里,从窗口仰望着那座小楼房,房子似乎被一层浓雾笼罩住了,只露出一个灰色的若隐若现的轮廓。它曾经对于我是那么亲切,那么可爱,那么值得留恋,那么深情地抚慰过我那受尽了创伤的心灵。但,如今我已经没有勇气再踏上这座小楼的楼梯了,仿佛有一个隐形的魔王在那儿君临着一切,监视着我和我的邻居的一举一动。  五月底的一个黄昏,夕阳把忽明忽暗的余晖投射在那座小楼房上,窗户虽然紧闭着,那里面还偶然传出几声小提琴的琴音,琴音是那么轻,那么低,仿佛是悄悄的絮语,生怕叫别人听到。但即便是那样,我已经感到无限安慰了,我知道那座小楼里还有人居住,我的朋友还好好地生活着,没有受到迫害。我那个琴弦上的好梦啊,至少还没有完全破灭,完全消逝。  天已入黑,满天星斗,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槐花的芬芳,这是一个多么美好、多么柔和的初夏之夜啊。平时在这样的夏夜里,该有多少对恋人在公园里,在东长安街上,携手同行,偎依并坐,享受着青春的幸福。可是,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天里,青年男女们全都打着“造反有理”的大旗,穿上草绿色的套上红袖章的“红卫兵服”,拎着标语和浆糊桶出入于大街小巷,去“破四旧”,去“抄家”,去“揪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去“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哪里还顾得上去谈情说爱呢?虽然在战争时期也会有人谈情说爱的,但,这是一个比战争时期还要严酷得多的年代啊!  忽然,从小巷深处传来一阵异样的声响,有跑步声,有喊口号声,有唱语录歌声……越来越近,我有点紧张起来,以为这股“革命洪流”准是冲向我家里来的,但是我猜错了,他们经过我家门口冲上了隔壁的小楼。

前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散文由冷寂到繁荣、由边缘到中心,由少数作家的专业创作走向全民写作的过程。  1980年代,尽管相对于诗歌、小说的引人注目,散文处在相对沉寂的状态,但从回忆反思开始的散文创作已经表现出对精神自由和文体创新强烈的期待。作品内容也打破种种禁区,呈现多元共生的艺术局面。作家队伍遍布全国,形成不同的作家群落。  1990年代之后,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报刊业的激增等因素给散文带来发展契机,使之走出低谷,逐渐升温。作家人数骤增,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学者、评论家、画家、编辑、记者等汇聚散文天地,在这个可以自由扩展的领域里纵横驰骋;作品数量更是达百年之最,除了原有的几家散文刊物之外,几乎所有的文学刊物都为散文留出了越来越多的版面,即使一些与文学无涉的专业报刊也都在副刊上登载散文。可以说,散文的繁荣成为九十年代以来文学领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散文更是在媒体革命中获得更广阔的天地。互联网的普及,让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开博客,写博文,而许多博文就是优秀的散文作品。据2008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统计的数据,中国博客数量超过1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达四成。可以说,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散文写作。它打破了地域和行业的限制,越过了评审环节,给每一个跃跃欲试的人提供了成就文学梦想的可能性。从影视、体育明星到房产大亨,从没有走出校门的中学生到退休职S-、家庭主妇,从城市到乡村,凡是想要用文字传达内心感受的人都参与进来,在点击率和跟帖中满足着交流的愿望。这样的写作平台完全解构了话语霸权,调动了创作激情,给思想提供了天地,给文字提供了共享的机会。散文真正成为无拘无束的自由之花,在中国大地的任何一个角落尽情开放。有人预言:21世纪是散文的时代。  散文热的发生绝非偶然。在历史转型,社会激变,生活状态愈见复杂多样,人们的精神取向日趋多元的历史条件下,散文的优势凸显出来。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它缺少内在的规定性,没有固定的格式,也就否定了一种秩序。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散文的哲学意味。文体的开放,表达的自由使之比其他文体拥有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虽然在创作上缺少一些可以依凭的规则,但同时也使它少了些束缚和限制,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新时期以来,统领散文许多年的创作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在叙述方式上,不再囿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承转合”、“首尾照应”这样一些固定的“规则”,以及“形散神不散”的老路,而是向着自由自在的文体探索迈出了大步。大散文、小散文、哲理散文、思想随笔,科学美文、知识小品等写作尝试不断丰富着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越来越受到读者喜爱的另一原因,是它鲜明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真实地表现出人们丰富的心灵世界。在本书中,我们把它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解决认识问题,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具有史料般的意义;“人性深处”表现了人们在现实人生的种种境遇面前人性的光辉:爱国,爱亲人,爱战友,爱朋友;“神游天下”相当于游记,但不是简单的游记,而是包含了思想、思考和精神指向;“人与自然”揭露了过度开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阐发了世界级的环保问题;“现代闲适”是一组精致的美文,期间体现的散文精神不容小觑……总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和面临的精神困惑都在散文中得以展开。

书籍目录

序  上册历史拐点  巴金 怀念萧珊  北岛 听风楼记  从维熙 月光下的孙犁  高尔泰 沙枣  荒煤 阿诗玛,你在哪里?  黄土路 谁都不出声  黄秋耘 雾失楼台  姜德明 想见冰心  柯灵 回看血泪相和流  李辉 在冬天,怀念梅志  流沙河 这家伙  梅洁 童年旧事  秦牧 思索三毛之死  施蛰存 纪念傅雷  韦君宜 蜡炬成灰  徐迟 祭马思聪文  筱敏 成年礼  朱大 可书架上的战争  周明 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  周同宾 饥饿中的事情  周晓枫 关于票证的记忆  宗璞 哭小弟  思想盛宴  冰心 话说“相思”  毕淑敏 造心  董玉洁 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  管桦 生命自身搏击之力量  刘烨园 自己的夜晚  马丽华 渴望苦难  彭程 急管繁弦  宋晓杰 灵魂的声音  王蒙 凝思  王小波 一只独立特行的猪  王开岭 为什么不让她们活下去  王本道 一曲虞歌唱到今  萧乾 八十自省  谢连波 谁有资格嘲讽笼外鸟  熊育群 脸  周涛 捉不住的鼬鼠  周国平 读《圣经》札记  时代留痕  巴音·博罗 哭嫂  池莉 一个人的火车  陈染 谁掠夺了我们的脸  陈祖芬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郭文斌 清明是一笔债  何立伟 平静是叫热闹打破的  淮茗 家在农村  韩石山 情书的滋味?  卢年初 带着村庄上路  连战 印我青鞋第一痕  李洱 新生报到  李登建 短工市  梁晓声 在西线的列车上  莫言 陪考一日  宁明 低气象  钱金利 村庄怎样消失?  塞壬 爱着你的苦难  王十月 总有微光照亮  吴佳骏 风吹在贴着纸的墙上  魏微 1988年的背景音乐  肖凤 穷人,富人  徐坤 短信息的狂欢节  夏榆 失踪的生活  谢有顺 SARS时期的日常生活  朱明德 乌拉泊  张海迪 我给妈妈画衣裳  下册文化问诘  卞毓方 煌煌上庠  陈启文 谒嵇康墓  洪烛 圆明园  黄文山 历史不忍细看  匡文立 历史与女人  李木生 唐朝,那朵自由之花  李国文 李后主之死  石英 袁崇焕与菜市口  唐韵 谁为暴力屈膝  王正儒 拒绝遗忘  王充闾 守护着灵魂上路  王英琦 大师的弱点  肖复兴 寻找贝多芬  余秋雨 莫高窟  朱旭红 西施是谁  赵鑫珊 欣赏莫扎特  人性深处  房向东 忧伤的国歌  韩少功 月下桨声  季羡林 赋得永久的悔  刘心武 跟陌生人说话  刘亚洲 王仁先  刘亮程 先父  刘家科 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  林非 离别  史铁生 我与地坛  孙犁 亡人逸事  田野 离合悲欢的三天  王兆胜 三哥的铅色人生  汪曾祺 多年父子成兄弟  谢宗玉 雨中村庄  余华 父子之战  阎纲 吻我女儿的前额  神游天下  邓友梅 吐鲁番怀古  冯牧 瀑布之歌  冯骥才 最后的梵高  郭风 妈祖  韩小蕙 欢喜佛境界  峻青 雄关赋  贾平凹 黄土高原  刘白羽 智慧之神  刘成章 安塞腰鼓  陆文夫 梦中的天地  李存修 泰姬陵不是悲剧  苏沧桑 平湖秋月·一朵等爱的荷  铁凝 女人的白夜  吴伯箫 天涯  徐刚 腾冲回想  叶梦 羞女山  袁鹰 枫叶如丹  赵丽宏 周庄水韵  张抗抗 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承志 红军渡      人与自然  鲍尔吉·原野 羊的样子  冯秋子 荒原(节选)    刘长春 那时虫鸣  李雪峰 回家的花朵  林希 泪的重量  凌仕江 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  潘岳 西风胡杨  唐敏 心中的大自然  苇岸 大地上的事情  王宗仁 藏羚羊跪拜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永生羊      现代闹适  苍耳 马灯  迟子建 冰灯  楚楚 箫  陶方宣 乡下纸牌  宁青 穷人的浪漫  南帆 纸上的江湖  乔忠延 台子  苏会玲 美丽的大襟  素素 佛眼  汤正启 小人物和小生物之间是命运  于颖俐 瓷碎惊心  朱以撒 低语

作者简介

在《三十年散文观止(套装上下册)》中,我们把散文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解决认识问题,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具有史料般的意义;“人性深处”表现了人们在现实人生的种种境遇面前人性的光辉:爱国,爱亲人,爱战友,爱朋友;“神游天下”相当于游记,但不是简单的游记,而是包含了思想、思考和精神指向;“人与自然”揭露了过度开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阐发了世界级的环保问题;“现代闲适”是一组精致的美文,期间体现的散文精神不容小觑……总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和面临的精神困惑都在散文中得以展开。

图书封面


 三十年散文观止(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么少人读啊 太非主流还是太主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