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杂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板桥杂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1
ISBN:9787543627642
作者:余怀
页数:144页

章节摘录

  认同了十娘的说法。命,天生带来,从天而来,人的力量无法改变,正是这样的宿命思想,使几千年来的妇女不能反抗,无力反抗;使男人对女人的压迫,显得理直气壮,不可更改。  今天已经和古代大大不同了,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人性也随之解放,释放出它自然合理的气味。但数千年文化造成的心理积淀,仍然在不知多少男人心中泛着沉渣;不知在多少男人心中,仍然横着那道阴影。男女平等的思想,在今天的中国真的就很好地实现了吗?  那么,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贞操观呢?日本现代诗人与谢野晶子说得好,贞操正同富有一样,在自己有时,原是极好;但在别人或有或无,都没有什么关系。她还说,贞操对于我来说,它不是道德,只是一种趣味,一种信仰,一种洁癖。既然是趣味、信仰、洁癖,所以没有强迫他人的性质,我所以绝对爱重我的贞操,便是同爱艺术的美,爱学问的真一样,当作一种道德以上的高尚优美的事物看待。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贞操问题都有与谢诗人的达观而审慎的态度,世上那些有关贞操的不幸不是都可避免了吗?更不会有什么用高科技修复处女膜的咄咄怪事!我们心中的那个“鬼”,何日才能被光明驱散?靠静待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反思与批判,我们必得宽容与坦荡。

前言

  或问余日:《板桥杂记》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日:有为而作也。或者又日: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录者何限,而子惟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④,不已荒乎?余乃听然而笑日②: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地④,衣冠文物盛于江南④,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⑤,桃叶团扇⑥,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十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韵事④。自时厥后,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浸湮,所存者惟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南市者,卑屑妓所居;珠市间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皆在焉⑧。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弟子⑨。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诗,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⑥,余亦自诩为平安杜书记也。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⑩;一片欢场,鞠为茂草⑥。红牙碧串,妙舞轻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疏⑥,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

书籍目录

导读
乘着忧患飞翔的神女梦寐
原序
上卷 雅游
1 欲界仙都
……
中卷 丽品
1 余生万历末年
……
下卷 佚事
1 金陵都会之地
……
附录一
1 宋蕙湘诗
2 燕顺
3 赵雪华诗
附录二
盒子会
后跋

作者简介

《板桥杂记》内容简介: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金陵古称佳丽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白下青溪,桃叶团扇,其为艳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卜六楼以处官妓:淡烟、轻粉,重译、来宾……称一时之韵事。自时厥后,或废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迹浸湮,所存者惟南市、珠市及旧院而已。南市者,卑屑妓所居;珠市问有殊色;若旧院,则南曲名姬、上厅行首皆在焉。余生也晚,不及见南部之烟花、宜春之弟子。而犹幸少长承平之世,偶为北里之游。长板桥边,一吟一咏,顾盼自雄。所作歌涛,传诵诸姬之口,楚、润相看,态、娟互引,余亦自诩为平安杜书记也。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轻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疏,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复有过此者乎!

图书封面


 板桥杂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余怀写成《板桥杂记》时,已是清康熙三十二年,据明亡已有近五十年。余怀过金陵——这旧朝的烟花之地时,看到的只有“篙藜满地,楼馆劫灰,美人尘土”。昔日的佳丽之地、王气之城也和故国一道没入历史的尘土之中。余怀认为,“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此外有一序二附录。上卷雅游,多记南京旧时景物;中卷丽品,记当时的著名佳丽;下卷记轶事;另有附录收录的诗和盒子会的介绍。《板桥杂记》写人、写景,实则写情,将对故人、故国的追思全融进这本篇幅并不多的笔记中。而《板桥杂记》最动人的部分则是中卷中记载的金陵妓女们。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妓女本地位低下,被官府划于良民之外。可见,如果不是别无他路,是不会选择这条路的。而《板桥杂记》中所记的妓女又和一般妓女不同——她们都是有才学,精通书画琴技的金陵名妓。常年和名士打交道使她们的视野和思想也区别于中国的一般传统妇女,性格也更鲜明生动。一 与文人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独立人格唐代民风开放,许多上层女性不再拘泥于传统女性道德,在社交中显得比以外更加主动和积极。也是从唐代起,文人名士和名妓便联系在了一起。从白居易到杜牧,再到宋代的柳永,诗文中描写妓女和乐工生活的内容也日渐增多。但在普遍的观点里,妓女依然是一个无法登大雅之堂的职业。明末清初的余怀却不顾时人舆论写成《板桥杂记》,大概也和妓女——这个特殊的群体发生的一些转变有关。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常见的便是才子佳人的男女主人公类型,这也大概是当时文人普遍认可的理想爱情观。然而现实往往是因为女性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识字率尚且很低,会吟诗作对的就更少了。而妓女们为了生计,从小由假母培养琴棋书画,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有的甚至才力可以比得上文人。她们之中也有一些人不满足于自己女子的身份,设法向文人看齐。她们也有字,也创作诗文,也向往英雄豪情,甚至有人不把自己当女子看而自称“郎”。士大夫和文人在和妓女的交往中渐渐感受到,这是除了同僚之外最能同自己产生精神共鸣的人群,同妓女的交情也由此更深。文人士大夫同名妓结交,大概也有追求知音的要求在其中。因此,对于她们来说,外貌固然重要,才情和气概才是关键。如尹春,“姿态不甚丽,而举止风韵,绰似大家”。她的名声并不来自于相貌的美丽,而在于精湛的戏剧排场和大家风范。余怀也是阅人无数,仍为其技艺倾倒,足见其内在的魅力。又如李大娘,她的独特在于“性豪侈,女子也,而有须眉丈之气”。李大娘本人也曾说道:“世有游闲公子、聪俊儿郎,至吾家者,未有不荡志迷魂、沉溺不返者也。然吾亦自逞豪奢,岂效龌龊市娼,与人较钱帛哉。”她也以此得到了“侠妓”之名。这些女人已经超出了男性消遣时的玩物的范围,而更趋向于思想独立的个体。而之所以这些转变只发生在旧院和珠市这些高级妓女的居住地,也是和她们常年交往的对象分不开的。她们在和文人士大夫的交往中耳濡目染,对忠孝礼义等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其中的一些观念,现在看来也仍然比较超前。余怀在见李十娘时,曾开玩笑说:“美则有之,贞则未也。”谁知十娘竟哭了起来,说:“君知儿者,何出此言?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如夏姬、河间妇也。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冰,情与之洽也;非儿心之所好,虽勉同枕席,不与之合也。儿之不贞,命也!”话虽不长,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却道出了这一特殊职业的辛酸和无奈。妓女这一职业靠声色吃饭,民间素来认为没有什么操守可言,而李十娘却明确地告诉余怀,纵然是这样地位卑贱的女人也有自己的矜持——即使肉体上无法做到坚贞,至少在精神上也要保持忠诚。这也是妓女无奈之中唯一可以有的选择。更有个性者,当数刘元。竟当着某名士面说:“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此等狂言,想必也是要见足世面才有底气说得出来。二 轻浮外表下对传统道德的追求妓女成天和名士大夫诗酒唱和,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在她们心中所盼望的仍然是嫁个好人家,有个好归宿——虽然由于身份限制也只能做侧室。当时,除了赎身,嫁为侧室便是妓女从良唯一的一条路。而这条路通常也只有名妓才走得通,大部分妓女也只能选择在妓院结束自己的余生。因此,她们一旦有了人家,通常都忠于丈夫。虽然出嫁的对象不一定就是自己最中意的,但依然同中国普通女性一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并没有多少轻易再嫁或婚后的风流韵事。在她们心中,或许很多的还是期盼能像个良家女一样平安顺利地过完一生,而命运却时常不允许她们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结束,结局总是令人唏嘘扼腕的。顾媚在《板桥杂记》所记丽人中是难得的善终者。“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后嫁与龚芝麓,正房不妒。世称夫人,足见其在文人中地位。所历事虽绝对不能算一帆风顺,也最终是在荣华富贵、众人追思中过完了一生。纵是这样一个惊采绝艳的秦淮名妓,她自觉最大的遗憾依然是无子。余怀记:“百计祈嗣,而卒无子。甚至雕异香木为男,四肢俱动,锦绷绣褓,顾乳母开怀哺之。”其对无子的无奈也足见一斑。当时之中国,女人依然以生子为荣;在她们的心中,也暗藏着女性天然的本能。其实妓女本质上也只是女人,如此而已。时逢明帝国晚期,朝中奸宦当道,东林党和复社成员作为一股清流为时人所尊崇。旧院和珠市的妓女们也常和这些爱国文人打交道,在他们的影响下对善恶道义也有自己的主张。《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对爱人还是对国家的忠诚,都丝毫不逊于男子。《板桥杂记》中所记的妓女们虽然身为下贱,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气节却并没有折损,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超越了身为国家栋梁的士大夫们。她们也是阅人无数。在她们的生命中,见多了英雄和小人、正义与丑恶。在她们心中,也暗地生出对舍生取义的认同。柳如是就曾在明亡时要求钱谦益投水为国尽忠。平日里,她们都是温柔美艳的弱女子,而在面对国破家亡时却俨然一副巾帼英雄的气概。葛嫩并不是性格刚烈的女子,于明亡时抗节死,正是缘于内心所坚持的信念。难说她们究竟读了多少诗文经典,知道多少古来忠臣义士的故事。相较于怯懦巴结新主的明代旧臣,她们更有资格被称为英雄。三 晚年的归路说来说去,妓女毕竟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而一个女人年轻的也就只有那十来年。因此,如果不在年轻时将晚年谋划好,便极有可能陷入困顿的境地。对于她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即是——嫁人。这是中国传统女人的出路,但有别于良家女,无论娶她们的人如何富贵如何宠爱她们,也只能作侧室。但对于常年卖笑卖相,生活如临池柳般无依无靠的她们来说,能拥有一个家已经是最理想的生活。有条件(这里指财力)娶这些女人的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富商大贾,一是文人大夫。这两类人在妓女们心中各有轻重,重财者归于前者,重才者归于后者,于个人选择来说也无可厚非。当然,妓女出嫁也不全是自愿,也有被迫为之。如寇湄即是被保国公买来的。至于婚后生活幸福与否,又是后话。有幸福美满如顾媚者,也有郁郁而终如尹春者,究竟结局如何——全在于运气。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就只好靠着自己前半身的技艺谋求生计。李大娘先后嫁了两次,丈夫都早死。晚年孤苦伶仃,只有靠教年轻女孩子唱歌跳舞为生,想来必定十分艰辛。余怀见到她时已是晚年,却仍不由赞叹道“徐娘虽老,尚有风情”。“话念旧游,潸然出涕,真如华清宫女说开元、天宝遗事也。”名妓尚且如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下层妓女们的余生更是可想而知。想来妓女行业内,孤独终老的应该不在少数。而比起在明亡动乱中遭难的,孤独终老实在不算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升平盛世,美丽是她们获得男人追捧的资本。而到遭遇国难时,美丽但无力自保却成了她们的祸源。如王月便为魏忠贤掳去,最后却依然逃不掉被杀的厄运。葛嫩、燕顺、朱小大都死于此劫。小心翼翼躲过明亡,最终也难逃清初叛乱。卞敏乃卞玉京之妹,画兰鼓琴皆通,先嫁孙维久,孙维久死后再嫁一贵官颍川氏。耿精忠叛乱时,其夫手刃群妾,卞敏据说也在其中。顿文本琵琶女,嫁吴郡王发。本是两情相悦的美事,谁知王发却因坐“逆书之条”获罪。收捕者见到顿文,以为祸水,将其赶走。直教余怀感叹道“佳人命薄”后人闻之,也只能嗟叹时势命运如此,何人能逃。除开这些被记于笔端的例子,很多妓女甚至连名字、结局也没有。只渐渐没于红尘,一如后来之金陵,昔日舞榭歌台早已化为瓦砾,昔日秀丽终不得复见。不知余怀以老迈之身念起当日秦淮,心中是何等滋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考研前一天晚上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当时看了之后感觉只有那种经历了亡国之恨募勇抗清的人才能写出这种情怀的书籍!
  •     紅巾翠袖,躍馬揚鞭
  •     十年旧梦,依约扬州。古时烟柳女子的高格与才情真是使我无比折服,虽是文言文,却一口气读了个通,叹惋不已啊!这书是给现在那些个矫情造作卖弄辞藻强装文艺傍小资大腿的古典文学快餐瞎掰无聊玛丽苏词语堆造者,以及那些脑残追捧者重重一巴掌呗!
  •     很好的书啊 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     是一本描写秦淮歌妓的书,对于秦淮八艳有兴趣的人值得一看的书。
  •     里面的纸张是红色的,边饰很多,像小孩子看的书。纸张也差。
  •     此书完全可为娱乐消遣,但娱乐之时也还能体会到钱海燕说的“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禅心和定力,所以,伪名儒不如真名妓”
  •     曾经我是有过这本书的,线装的,很古雅。当时也看了一遍,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看的心情,所以体会不出什么,那一个个女子的故事,在现代人看来,使短了一点儿。就好像"初学文,三年不中"。那种感觉。昨天又看了一遍,突然又有点喜欢这种感觉了。简单,清晰。很多人家读一遍记不住的东西,干脆就不写。这样也不是很好吗?明末清初的文人,有点像掉进时间的泥潭的感觉,正好和我现在的感觉,又那么几分相像。
  •     此板桥非彼板桥啊
  •     案头枕边珍藏之闲书,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之所系!
  •     游南京必游秦淮河。临岸酒楼上欢饮罢,包一艘姊妹船泛舟河上,姐姐讲解妹妹沏茶,岸上人声音浪仿若隔世喧嚣,河上灯火星光点点似前生呼唤,红牙碧串妙舞轻歌细屑可闻。这是写河上雅游河间丽品河中轶事的十里秦淮南岸的旧院记事。梦再沉醉,梦醒后叙梦的人忆写出来的热闹也都是带着余温的
  •     早想看了
  •     名妓风流,乱世情仇。
  •     明清之色
  •     好有趣!好喜歡!美不胜收
  •     汪叔叔你别想遏制我对娼妓文学的热爱!
  •     古典文学,总之,无论如何,都值得你去看看。书的排版设计,读起来不会让人感到很累,兴之所至,翻上那么两三页,仍然没有间断之感。
  •     美不胜收
  •       余怀写成《板桥杂记》时,已是清康熙三十二年,据明亡已有近五十年。余怀过金陵——这旧朝的烟花之地时,看到的只有“篙藜满地,楼馆劫灰,美人尘土”。昔日的佳丽之地、王气之城也和故国一道没入历史的尘土之中。余怀认为,“此即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狭邪之是述、艳冶之是传也”。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此外有一序二附录。上卷雅游,多记南京旧时景物;中卷丽品,记当时的著名佳丽;下卷记轶事;另有附录收录的诗和盒子会的介绍。《板桥杂记》写人、写景,实则写情,将对故人、故国的追思全融进这本篇幅并不多的笔记中。
      而《板桥杂记》最动人的部分则是中卷中记载的金陵妓女们。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妓女本地位低下,被官府划于良民之外。可见,如果不是别无他路,是不会选择这条路的。而《板桥杂记》中所记的妓女又和一般妓女不同——她们都是有才学,精通书画琴技的金陵名妓。常年和名士打交道使她们的视野和思想也区别于中国的一般传统妇女,性格也更鲜明生动。
      
      
      一 与文人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独立人格
      
      唐代民风开放,许多上层女性不再拘泥于传统女性道德,在社交中显得比以外更加主动和积极。也是从唐代起,文人名士和名妓便联系在了一起。从白居易到杜牧,再到宋代的柳永,诗文中描写妓女和乐工生活的内容也日渐增多。但在普遍的观点里,妓女依然是一个无法登大雅之堂的职业。明末清初的余怀却不顾时人舆论写成《板桥杂记》,大概也和妓女——这个特殊的群体发生的一些转变有关。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常见的便是才子佳人的男女主人公类型,这也大概是当时文人普遍认可的理想爱情观。然而现实往往是因为女性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识字率尚且很低,会吟诗作对的就更少了。而妓女们为了生计,从小由假母培养琴棋书画,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有的甚至才力可以比得上文人。她们之中也有一些人不满足于自己女子的身份,设法向文人看齐。她们也有字,也创作诗文,也向往英雄豪情,甚至有人不把自己当女子看而自称“郎”。
      士大夫和文人在和妓女的交往中渐渐感受到,这是除了同僚之外最能同自己产生精神共鸣的人群,同妓女的交情也由此更深。文人士大夫同名妓结交,大概也有追求知音的要求在其中。因此,对于她们来说,外貌固然重要,才情和气概才是关键。如尹春,“姿态不甚丽,而举止风韵,绰似大家”。她的名声并不来自于相貌的美丽,而在于精湛的戏剧排场和大家风范。余怀也是阅人无数,仍为其技艺倾倒,足见其内在的魅力。又如李大娘,她的独特在于“性豪侈,女子也,而有须眉丈之气”。李大娘本人也曾说道:“世有游闲公子、聪俊儿郎,至吾家者,未有不荡志迷魂、沉溺不返者也。然吾亦自逞豪奢,岂效龌龊市娼,与人较钱帛哉。”她也以此得到了“侠妓”之名。这些女人已经超出了男性消遣时的玩物的范围,而更趋向于思想独立的个体。而之所以这些转变只发生在旧院和珠市这些高级妓女的居住地,也是和她们常年交往的对象分不开的。她们在和文人士大夫的交往中耳濡目染,对忠孝礼义等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其中的一些观念,现在看来也仍然比较超前。
      余怀在见李十娘时,曾开玩笑说:“美则有之,贞则未也。”谁知十娘竟哭了起来,说:“君知儿者,何出此言?儿虽风尘贱质,然非好淫荡检者流,如夏姬、河间妇也。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冰,情与之洽也;非儿心之所好,虽勉同枕席,不与之合也。儿之不贞,命也!”话虽不长,也没有什么大道理,却道出了这一特殊职业的辛酸和无奈。妓女这一职业靠声色吃饭,民间素来认为没有什么操守可言,而李十娘却明确地告诉余怀,纵然是这样地位卑贱的女人也有自己的矜持——即使肉体上无法做到坚贞,至少在精神上也要保持忠诚。这也是妓女无奈之中唯一可以有的选择。
      更有个性者,当数刘元。竟当着某名士面说:“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此等狂言,想必也是要见足世面才有底气说得出来。
      
      
      二 轻浮外表下对传统道德的追求
      
      妓女成天和名士大夫诗酒唱和,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在她们心中所盼望的仍然是嫁个好人家,有个好归宿——虽然由于身份限制也只能做侧室。当时,除了赎身,嫁为侧室便是妓女从良唯一的一条路。而这条路通常也只有名妓才走得通,大部分妓女也只能选择在妓院结束自己的余生。因此,她们一旦有了人家,通常都忠于丈夫。虽然出嫁的对象不一定就是自己最中意的,但依然同中国普通女性一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并没有多少轻易再嫁或婚后的风流韵事。在她们心中,或许很多的还是期盼能像个良家女一样平安顺利地过完一生,而命运却时常不允许她们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结束,结局总是令人唏嘘扼腕的。
      顾媚在《板桥杂记》所记丽人中是难得的善终者。“通文史,善画兰,追步马守真,而姿容胜之,时人推为南曲第一。”后嫁与龚芝麓,正房不妒。世称夫人,足见其在文人中地位。所历事虽绝对不能算一帆风顺,也最终是在荣华富贵、众人追思中过完了一生。纵是这样一个惊采绝艳的秦淮名妓,她自觉最大的遗憾依然是无子。余怀记:“百计祈嗣,而卒无子。甚至雕异香木为男,四肢俱动,锦绷绣褓,顾乳母开怀哺之。”其对无子的无奈也足见一斑。当时之中国,女人依然以生子为荣;在她们的心中,也暗藏着女性天然的本能。其实妓女本质上也只是女人,如此而已。
      时逢明帝国晚期,朝中奸宦当道,东林党和复社成员作为一股清流为时人所尊崇。旧院和珠市的妓女们也常和这些爱国文人打交道,在他们的影响下对善恶道义也有自己的主张。《桃花扇》中的李香君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论是对爱人还是对国家的忠诚,都丝毫不逊于男子。《板桥杂记》中所记的妓女们虽然身为下贱,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气节却并没有折损,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超越了身为国家栋梁的士大夫们。
      她们也是阅人无数。在她们的生命中,见多了英雄和小人、正义与丑恶。在她们心中,也暗地生出对舍生取义的认同。柳如是就曾在明亡时要求钱谦益投水为国尽忠。平日里,她们都是温柔美艳的弱女子,而在面对国破家亡时却俨然一副巾帼英雄的气概。葛嫩并不是性格刚烈的女子,于明亡时抗节死,正是缘于内心所坚持的信念。难说她们究竟读了多少诗文经典,知道多少古来忠臣义士的故事。相较于怯懦巴结新主的明代旧臣,她们更有资格被称为英雄。
      
      
      三 晚年的归路
      
      说来说去,妓女毕竟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而一个女人年轻的也就只有那十来年。因此,如果不在年轻时将晚年谋划好,便极有可能陷入困顿的境地。对于她们来说,最好的出路即是——嫁人。
      这是中国传统女人的出路,但有别于良家女,无论娶她们的人如何富贵如何宠爱她们,也只能作侧室。但对于常年卖笑卖相,生活如临池柳般无依无靠的她们来说,能拥有一个家已经是最理想的生活。
      有条件(这里指财力)娶这些女人的人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富商大贾,一是文人大夫。这两类人在妓女们心中各有轻重,重财者归于前者,重才者归于后者,于个人选择来说也无可厚非。当然,妓女出嫁也不全是自愿,也有被迫为之。如寇湄即是被保国公买来的。至于婚后生活幸福与否,又是后话。有幸福美满如顾媚者,也有郁郁而终如尹春者,究竟结局如何——全在于运气。
      婚姻生活不美满的就只好靠着自己前半身的技艺谋求生计。李大娘先后嫁了两次,丈夫都早死。晚年孤苦伶仃,只有靠教年轻女孩子唱歌跳舞为生,想来必定十分艰辛。余怀见到她时已是晚年,却仍不由赞叹道“徐娘虽老,尚有风情”。“话念旧游,潸然出涕,真如华清宫女说开元、天宝遗事也。”名妓尚且如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下层妓女们的余生更是可想而知。想来妓女行业内,孤独终老的应该不在少数。
      而比起在明亡动乱中遭难的,孤独终老实在不算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升平盛世,美丽是她们获得男人追捧的资本。而到遭遇国难时,美丽但无力自保却成了她们的祸源。如王月便为魏忠贤掳去,最后却依然逃不掉被杀的厄运。葛嫩、燕顺、朱小大都死于此劫。小心翼翼躲过明亡,最终也难逃清初叛乱。卞敏乃卞玉京之妹,画兰鼓琴皆通,先嫁孙维久,孙维久死后再嫁一贵官颍川氏。耿精忠叛乱时,其夫手刃群妾,卞敏据说也在其中。顿文本琵琶女,嫁吴郡王发。本是两情相悦的美事,谁知王发却因坐“逆书之条”获罪。收捕者见到顿文,以为祸水,将其赶走。直教余怀感叹道“佳人命薄”后人闻之,也只能嗟叹时势命运如此,何人能逃。
      除开这些被记于笔端的例子,很多妓女甚至连名字、结局也没有。只渐渐没于红尘,一如后来之金陵,昔日舞榭歌台早已化为瓦砾,昔日秀丽终不得复见。不知余怀以老迈之身念起当日秦淮,心中是何等滋味。
  •     你看这个词,喜欢的人就会收收藏。
  •     gghjjjjk
  •     此书绝大部分写的是回忆明末秦淮名妓,作者也自始至终自认是明朝人。正文的底色很鲜艳,无译文,点评是很好的扩展
  •     伍尔夫说女人最好是雌雄同体的,余怀笔下的这些红尘女子,在我看来就是雌雄同体的,她们既有女子的温婉外表,又有男子的不亢气节,活一世或许是阕悲歌,但也是让人动容难忘的悲歌。
  •     写了很多明末江南名妓的往事,文笔甚好
  •     这个版本不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板桥杂记》好
  •     有奇怪短评的一版.
  •     名士是何物?值几文钱耶?手帕姊妹=青楼女子结成的姊妹
  •     虽然内容不太多,但是老爸很喜欢
  •     书里的评论太多余了,明显是凑字的
  •     抓住~
  •     当初为吴伟业一首《圆圆曲》所震动,埋下了秦淮风流,非去不可的种子。为金陵一游准备两年,遍寻当年风华。偶得此书,青楼深处之伤如暗香浮动,忽觉八艳之名,其实只算作男权社会狎玩之物,秦淮繁华,从来都不属于女子。
  •     分是加给版面设计和纸质的。那个写评论的太特么让人暴躁了,特地登录一骂,都怪我被封面迷惑了。
  •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     给朋友买的,书很好,可是就是看不懂!
  •     明末是块不敢碰的历史,太痛。读此书,当时情景,活灵活现。赞叹故事之余,不禁想到古人的生活那么雅致,洁净。富于贵气。纵是今人,腰缠万贯者,也少有当时人之雅趣。
  •     像小故事,红底黑字
  •     离合与兴亡。独留青山埋美人,独留青冢向黄昏。哎~
  •     中州古籍出版社,苗怀明做注评,版本实在了了。两处喜,李十娘,在母腹中,闻琴歌声,则勃勃欲动。董白,遇幽林远涧,片石孤云,则恋恋不舍去。是男子便是君子,名士。
  •     书的封面字体都还挺好的,不过点评比较随意,适合闲时读读。
  •     青岛出版社这个系列的还真有够烂的,不过那会儿也不知道孔网,市面上也没别的版本可卖的,故而= =咳咳
  •     喜欢清朝的随笔
  •     写秦淮河两岸的香艳,又不只写香艳。身处朝代更迭之时,秦淮河边的红颜,没有“隔江犹唱后庭花”,而是染上一抹血红、一抹英气。一遍遍小品文,趣味十足,可读性很强。
  •     喜欢卞赛赛那段
  •     内页装帧,怎一个烂字了得。
  •     从大二看到大四才看完这种事情我会告诉你们嘛!因为董桥的关系看的,虽与我最初的印象大相径庭,但别可见烟花之地的另种风情。
  •     美人塵土
  •     我也没想到我会读这本。
  •     来鸟~
  •     当美人迟暮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     很不错的书。。。一直想买,好不容易找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