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涛楼札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天风海涛楼札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06
ISBN:9787101067200
作者:朱偰
页数:296页

章节摘录

  第一卷 回首当年  一、故乡  听——  夜深寂寞打孤城,  春潮急。  余之故乡,在大海之滨,当钱塘江人海之口,即浙江省海盐县是也。浙西低湿,极少丘壑,惟海盐则多山岗,往往聚为连岭,散为岛屿,龛、赭二山,其著者也。当海滨而望,青山隐隐,碧海迢迢,白鸥翱翔,柔波如语,于庄严伟大之中,寓有秀丽明媚之景色;而钱塘之潮,驰名字内,尤为壮观。海中有秦望山,相传秦始皇东游,曾登此岛望海。从海上遥望,郁郁苍苍,古色盎然。每当仲夏雨过,海上出现彩虹一道,宛如架海金桥,直通仙岛,更令人神往不置。此海滨之孤城,盖为余儿时之摇篮,余在海盐,为日虽浅,然余爱吾故乡,每为之神往不置。入蜀以还,八更寒暑,巴、蜀多山,雾气沉沉,每念海天寥阔之明媚风光,辄为之流连不止焉。  余以一九。七年四月十五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月初三),生于海盐县小虹桥外祖家。当日环境情形如何,儿时印象,已觉模糊,但忆庭院深广,门楣高大而已。及三十年后旧地重游,始更觉故园之可爱。时当暮春,景色明媚,登小楼而望,但见桃李争妍,春光秾艳,姹紫嫣红,竞开于墙头屋檐间。年来久客他乡,家园景物,转觉生疏,对此风光,不能无感于怀。抗战发生,故乡灰烬,因城邑逼近大海,饱受敌寇炮击,旧家园第,尽毁于火,余在巴、蜀,有诗忆之云:  东海潮头撼不休,孤城寂寞峙中流。  旧家园第荒芜尽,回首先茔无限愁。  二、幼年之回忆  海滨孤城,人烟寥落,小楼一角,兀峙河畔,此余诞生之处也。余生以一九O七年四月十五日,即旧历丁未年三月初三日,俗称花朝。时先看年二十九岁,方留学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家中仅吾母及二姊而已,生事艰难,维持不易。是年冬,先君自日本归里,始与余相见。次年春先君仍赴日本,吾母则创办贝贝英女学于海盐;吾邑之有女学,盖自此始。一九○九年夏,先君卒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科,自日本归国。

前言

  客有问余者曰:子之《天风海涛楼札记》,读者闻之熟矣;然楼名何取?亦有解乎?楼址安在?亦有所乎?余日:仆一介书生,南北奔走,浮沉世途,二十馀载,虽有藏书万卷,并无片瓦安身;且向不治家人生产,安来高楼大厦?虽然,亦有解也:天风海涛楼者,空中楼阁也,余理想中亦自有其境也。浙之钱塘江口,当吾邑(海盐)之角里堰,有永安湖焉。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既擅湖山之胜,复饶江海之美。明孙一元号太白山人者,尝共许相卿游此,故有“高士湖”之称。山之最高者,称鹰窠顶,外临大海,内瞰永安湖。鹰窠顶一名云岫峰,上有云岫庵,兼山海之胜。每当九月既晦,十月之朔,登鹰窠顶而望日出,最为奇观:有时日月并升,霞光缥缈;有时日月相掩,宛如晦暝。其并升者称日“合朔”;其相掩者称曰“合璧”,黄宗羲谓之日食,数十年始一见。先君在时,颇爱永安湖风景,兼江海湖山之美,尝欲卜筑其地,兼以藏书。胡尘未靖,赍志竟殁。藏书分散南北,旅榇遥寄天涯,言念及此,心伤欲摧。所幸敌氛消除,国土重光,尝发愿建天风海涛楼于云岫峰上,倾听天风海涛,坐对云帆沙鸟,并聚集南北藏书七十万卷,辟为图书馆,以竟先人未成之遗志。是则楼名之缘起也。

书籍目录

天风海涛楼(代序)
第一卷 回首当年
一、故乡
二、幼年之回忆
三、中学生活之回忆
四、大学生活之回忆
五、学生运动
六、复校运动
七、文艺之爱好
八、留学生活之回忆
九、莱茵之游
十、文学之交游
十一、意大利之游
十二、归国
十三、教学生活
十四、流亡生活
附一 我家的座上客
附二 回忆北大人物
附三 船上与朱自清联句
附四 故乡散记
第二卷 燕京忆旧
一、故都三门
二、蓟门烟树
三、钟鼓楼
四、黑寺
五、通惠渠二闸
六、卢沟晓月
七、琼华岛
八、紫禁城角楼
九、什刹海
十、陶然亭香冢
十一、明十三陵
十二、明景泰帝陵
十三、明代北京宫阙之盛
十四、九重城阙
第三卷 金陵小品
一、石头城
二、台城
三、明皇城
四、明宫城
五、金陵山水最佳处
六、莫愁湖
七、鸡鸣寺
八、牛首山
九、栖霞山
十、宝华山
附一 梅花山孙权墓砖
附二 龙广山新发现晋陵
附三 南京发现秦汉时代江乘县古城
第四卷 名山忆语
一、黄山(上)
二、黄山(下)
三、罗浮山
四、峨眉山(上)
五、峨眉山(下)
六、瓦屋山
七、剑阁
八、巫山
九、玉垒山
十、缙云山
十一、天目山
十二、金华北山
十三、宝华山
十四、京口三山
十五、灵岩山 天平山
十六、琅琊山
十七、敬亭山
十八、衡山
十九、霍山大别山
二十、庐山
二十一、桂林山水
二十二、阳朔山水
二十三、娄山
二十四、螺髻山
二十五、西山
二十六、八达岭
第五卷 名湖忆语
一、太湖(上)
二、太湖(下)
三、五里湖
四、瘦西湖
五、玄武湖
六、西湖
七、永安湖
八、严州东湖
九、甘棠湖
十、鄱阳湖
十一、洞庭湖
十二、百花潭
十三、邛海
十四、峨眉龙池
十五、螺髻山天池
十六、滇池
十七、洱海
十八、翠湖
十九、榕湖 杉湖
二十、荔子湾
二十一、北海
二十二、中海
二十三、南海
二十四、什刹海
二十五、昆明湖
二十六、嘉兴南湖
第六卷 海外瀛谭
一、河内印象
二、二徵祠
三、海防
四、涂山
五、雄王陵
六、西贡
七、堤岸
八、圣岬克角
九、新嘉坡
十、翠蓝屿
十一、锡兰
十二、亚丁
十三、锡蒲堤
十四、苏彝士运河
十五、波赛
十六、爱琴海
十七、西西里海峡
十八、马赛
十九、柏林
二十、波茨坦行宫
二十一、德勒斯敦
二十二、萨克森瑞士
二十三、莱茵河之音乐情调
二十四、贝多芬故居
二十五、莱茵河风景之美
二十六、烟雨中之莱茵河
二十七、弗兰克府歌
……
第七卷 怀古小品
第八卷 漫游随笔
第九卷 人海沧桑
第十卷 文艺丛谈
第十一卷 从政杂忆
第十二卷 浮生哀乐
第十三卷 博古论丛

编辑推荐

  平生书剑两蹉跎,回首前尘感慨多。惟有山川堪寄兴,汗漫诗卷对烟波。

作者简介

“天风海涛楼”是朱偰先生的书斋名。朱偰(1907—1968),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先生长子。192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毕业, 1932年获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哲学博士。归国后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1939年入国民政府财政部。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等。1957年因批评拆毁南京城墙一事,被定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惨遭迫害。《天风海涛楼札记》是朱偰先生于1947、1948两年在《中央周刊》上所开的专栏名。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朱偰先生于百无聊赖中又写下一些札记性文字。后将这些新作札记与已刊于《中央周刊》及在《旅行杂志》、重庆《新民报》、《中央日报•山水专栏》上的部分文章汇为一集,统名之曰《天风海涛楼札记》。本书写作时间前后跨度达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环境对于个人的影响,也正如朱偰先生生命中最后二十年的经历一样——当然,也多少反映在本书之中。

图书封面


 天风海涛楼札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有习气有成见
  •     这般文字,何等精彩
  •     天风海涛楼札记有些折角,另外两本还算满意。
  •     书好,寄送快,包装也好
  •     待读,先放放
  •     文章很精彩,不过,朱先生当时写作时的一些地名跟现在有很大不同,个人认为要是再加上写注释就更好了!
  •     很潇洒跨度很大的人生。前半部古文好多不求甚解了。后半部白话文,竟然看不下去了。尤其是说到德国。只是很想自己走一趟回头再看你说的。
  •     此书是中华书局出的,一向对中华书局的书青睐。当时在当当网上偶然读到作者在写故乡的一段文字,非常棒,很吸引人。于是毫不忧郁就买了。朱契之书,如《金陵考古图记》等向往已久,可一直没有购到。当年黄裳浏览南京时,就是凭朱契书,按图索冀。朱氏搞数字的,却能在文化方面出如此大成绩,确实不容易。就像这本《天风海涛楼札记》,单凭故乡这段文字,无不令世人赞赏。好书,值得一读。
  •     果然是家承学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作者用古文写中外游记,跟白话文比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     才子笔调
  •     好书。
  •     除了序,其他可读的不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