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戏剧集(三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易卜生戏剧集(三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020055357
作者:[挪]易卜生
页数:1560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内容概要

作者:(挪威)易卜生 译者:潘家洵 萧乾 成时

书籍目录

易卜生戏剧集(1)
布朗德
培尔·金特
青年同盟
社会支柱
易卜生戏剧集(2)
玩偶之家
群鬼
人民公敌
野鸭
罗斯莫庄
易卜生戏剧集(3)
海上夫人
海达·高布乐
建筑师
小艾友夫
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

编辑推荐

《易卜生戏剧集(1-3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所谓重要的作品,首先是指一系列著名的为作者贏得世界声誉的社会问题剧,即讽刺冒牌的自由党政客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五幕剧《青年同盟》(186 9),揭露为了财富和社会声望而背叛爱情和人格的巨商的四幕剧《社会支柱》(1877),歌颂坚持个人权利的女性、反对“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暴露买卖婚姻之虚伪性的三幕剧《玩偶之家》(1879),借先天的花柳病隐喻堕落社会的道德污染而受到卫道士们攻击的三幕剧《群鬼》(1881),以主角为代言人反击《群鬼》风波中对作者的攻击的五幕剧《人民公敌》(1882),从过去宣扬缺乏“理想”的危险性、转为强调强迫别人接受不切实际的“理想” 的危险性、从而改变作风、使本剧充满令人悲伤的诗意的五幕悲喜剧《野鸭》(1884),为挪威呼吁真正的民主与自由、颂扬“品质、意志和灵魂上的高尚”的四幕悲剧《罗斯莫庄》(1886)。此外,还有六部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晚年作品,即开始趋向内心描写的五幕剧《海上夫人》(1888),作者自认为 “刻画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四幕剧《海达·高布乐》,把笔下人物“作为现实的人加以强调”的三幕悲剧《建筑师》(1892),为了贪恋男欢女爱而使婴儿夭折、在忏悔中愿意把母爱献给无家可归的孩子的三幕剧《小艾友夫》 (1894),一个野心勃勃的矿工之子由于挪用银行巨款、投资失败而入狱、以致一蹶不振的四幕剧《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1896),以及昔日分手的一对情侣重逢、为自己过去奉行“艺术第一、人生第二”的信条、轻易放弃幸福生活而惋惜、希望重温旧梦、携手登高而被大雪埋葬的三幕悲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戏剧收场白,1899)。 此外,研究易卜生,还须提到两部不能不提到的奇特的作品:一部是其中主人公坚持“全有或全无”的生活原则、为一种绝对的理想目标而战斗、以致死于雪崩中的《布朗德》(1866,成时译);这部火山般暴烈的作品,据说满足了斯堪的纳维亚世界的先验的伦理要求,使作者由此成为它的精神上的先知。另一部则与《布朗德》相对照、描写一个无原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机会主义者想做一个回头浪子的故事的《培尔·金特》(1867,萧乾译);这部作品由于以自己的同胞为典型,在国内一直招致爱憎交织的读者反应。这两部早于以上社会问题剧的名剧,虽都不是潘先生所译,但以其在易卜生研究中的重要性,仍然有必要收入本书中,以便理解易卜生对于戏剧创作的一个执拗的信念:戏剧形式正是他的内心斗争的自然表现。

图书封面


 易卜生戏剧集(三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读易卜生的东西也读过不少了,说真的,我喜欢的要么是早一点的《培尔·金特》和《布朗德》这样的诗剧,要么是到晚期写的《当我们死者醒来》和《建筑师》这样有着很清醒的自省意识的本子,至于中间的一些,特别是在中国曾经非常流行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云云,当时读的时候,也曾经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样头脑一热,不过,也仅仅是头脑一热,根本禁不起冷静的思考——呵呵,老易又不是“不来稀的”。说到那曾经在中国大红大紫的两个本子,如果现在还有人当那是妇女解放或者环境问题的活报剧,我也只能作无辜状看着他点头了。老易自己当年就已经明确说明过的问题,却时时还是有人会拎回来当枪使,反正他老人家也没办法到每个排演的第三世界国家去澄清自己。不过,后来既然被人们说到了正解——他的个人主义观,这倒是有点说头了。尤其是《人民公敌》里面一句振聋发聩的“特立独行的人是最有力量的”,几乎就成了老易张扬个性的宣言。确实,无论是娜拉的出走,还是斯多克芒的刺头,与其说是一种有意识的对于群体价值体系的维护,不如说是为了追求个人自由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布朗德式的那种越被拒绝越high的心理受虐倾向普遍的存在于每个老易式人物的身上,不过,还不算很冲,因为发展到了极端,就不是老易,而是高呼着“我从未爱过这人世间”的拜伦勋爵了。但和本身就傲气云天的勋爵大人比,老易笔下的这种个人主义,不仅来得不彻底,而且还充满了矛盾,甚至给人一种酸葡萄狐狸的感觉。以《人民公敌》为例。斯多克芒同学,在那么个海滨小镇上,即使不是什么头面人物,但多少也该算个高级知识分子,虽然平常跟老哥们打成一片,但心中总还是有点读书人天生傲慢——哎,多无知的人们哪。但他也很清楚无法完全从这种集体化/族群化中摆脱出来,只是这次污染,成为了一次契机。是的,他是孤军奋战,但你要了解,他孤军奋战的理由并非是一种个人化的解脱,而始终占领着道德高度地是为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公众利益”。这说明一点,就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的个人化诉求来得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即便心中的个人意识要出头,也只能在这种社会舆论可以接受的口号声中脱颖而出。这就为老易式的个人主义带进了一点不纯粹的血统,出场时候都要遮遮掩掩欲说还羞。可是,当他诉求的热脸被狠狠地甩在了愚昧公众的冷屁股上时,他才终于怒了,奋发了,暴走了,小宇宙开始燃烧了……这就为他的个人主义带上了更不清不白的装扮。我们冷静下来很实在地看看这个问题。固然,当地的污染会损害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但如果按照医生的主张全盘拆除,那会怎样?拆除和重建在经济上的花费不说,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年中,将毫无经济收益可言,而且毒浴场的名声传出去,即使排毒成功,也无法阻拦小镇的一蹶不振。所以,医生根本就没有实在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他只是觉得自己把持的是“唯一的真理”、是“道德上神对他的召唤”,所以才无比热情地投入其中,若他真的是认真地去考虑公众利益,认真地去考虑这些实际问题,他根本不会如此草率。但话又说回来了,他如果真的考虑那么多,他还能谈得上是个“个人主义者”吗?他还会从这种特立独行中吸取那种心灵受虐后“众人皆醉我独醒”所带来的隐隐快感吗?显然不能。所以,局面就这样被老易摆得很尴尬,一个个人主义者在有意识地推行他的个人主张时高举着公众利益的旗帜,是的,可以营造异常尖锐的戏剧冲突,可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但,这本身扭捏的态度不仅对个人主义概念的纯洁有所损害,更重要的是,禁不起理性的推敲,甚至会有混乱感。也许他追求的本来就不是理性上的对和错,而是一种弱小个体和强大权力的一种紧张关系——以此形成的美感不可限量,不过,拜托,这弱小个体背后也还有个挥之不去的丑恶影子,唤作公众利益。和老易相比,安·兰德的洛克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最纯粹的个人主义角色,他已经完全摆脱了和任何公众利益欲说还羞的逢场作戏,连一点掩饰都没有,当他所想要的大厦被人修改过之后,他所做的,就是毫不犹豫的将其炸毁,虽然他所设计的建筑在实用性和构造完美上来说,都是很契合公众的,但他从来不会以此作为目标,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只是为了证明人类在此种领域上张显自身能力的一种极限。这才是,真正的,纯粹的个人主义。但作为精英主义和个人主义一直以来的拥趸,我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洛克式的个人主义面临的局面基本是四处碰壁,而且即便可以得到发挥,也是带有他人的赏识或者被公众以一种“宽容”的态度招安——即便他自己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这样的态度,可庸众们有时候恰恰需要这种克里斯玛的魔力来迷幻自己,给自己一种心理上虚幻的安全感——失去个体性的人最容易如此。换句话说,这种极端的个人化主张如果能存活下去,还是要依靠着他人的认同,否则就是短命的,而“张显人类力量的一种可能”也会完全变成一句空话。所以,明智的个人主义者,往往会完成一种和公众利益的合谋:看上去,我是在迎合你们,我是在跟你们合作,实际上,庸众们哪,你们这些没有自身支配意识的人怎么会有资格与我共事,谦卑的态度是赢得挑战的第一步,而我的恭敬恰是我傲慢内心的一件外衣,不要说我虚伪,不要说我狡猾,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那是上天赐予我的禀赋,那是与生俱来的特性,在你们狂欢的喧嚣中,借助你们的呼喊,我完成了对可能的超越……
  •     我是看了胡适之后才看易的,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看了多少。现在随便说话些与此无关的话:文学比历史离人性更近,如果说学习就是学习人性的话,如果说一切研究的核心都是人性的话,那么,如果通过前贤而认识人性,最便利的莫过于文学。这归功于文学在近代所受到的重视,归功于人类中最杰出的天才对文学的重视,从而把自己最杰出的智慧贡献给了文学。还有,就是这样文学这种形式有关,因为文学具有想象的真实。他无需寻找证据,历史则不同,哲学也不同,他们都需要证据,需要实例。而我们知道,由于人本身的蒙蔽作用,对证据的寻找,也许比想象更加困难,也就是说,通过历史,哲学来达到真实,比通过文学还要困难。与历史,哲学相比,文学接近真实更多
  •     英雄带给身边人总是不幸,尤其是悲剧英雄。我们难以责备英雄,因为英雄都是投身于伟大事业;我们难以变成英雄,因为英雄总是牺牲很多。我们一边赞叹英雄的伟大,一边内心为其惋惜,为他身边的人感到可怜。平凡人能在平淡生活中感受到人间幸福,而英雄们只能感慨生不逢时。如果说,我们的时代需要英雄,那便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易卜生在其早期剧作《布朗德》中描述的布朗德正是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伟大的剧作家,早在新文化运动就被介绍到中国。其最为人熟知的剧作莫过于《玩偶之家》,剧本提出了妇女解放的问题,但是没有给予解决。鲁迅先生也曾就这个剧作写作了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使得易卜生这位伟大的戏剧家在我国得到更好的传播。易卜生在1869年至1890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涉及到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使得他当时遭受种种非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威信不断增强,他本人越来越成为欧洲剧作争论的中心。而《布朗德》作为其早期作品,不仅仅涉及到现实的宗教问题,更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追问:个人信仰是否会成为自身悲剧的原因。布朗德是个忠实的信徒,他为了上帝抛弃了很多人,不论是母亲的死前哀求、妻子的温情还是儿子的可怜都不能阻止这个男人对于上帝的爱。他不断前行,只是为了激起大家对于上帝的信仰,这是一种伟大事业。他不缺少信仰,具备成功的所有因素,他不怕牺牲,他乐观坚持,他意志坚强,但随着最后一声在电闪雷鸣的呐喊“上帝是慈爱的”,他最终死去了。从第一幕开始,布朗德就展示了自己追随上帝的决心。“我得往前走。我听从一位伟大的主人的差遣。”......而农夫却着眼现实,“听我的话,牧师。一个人不管他有多聪明,多有学问,反正不能干他干不了的事。转过身来吧,别这么死心眼儿,一条道走到黑!人只有一条命。一旦送了命,可不会有第二条。”。他诅咒现在人们信仰的上帝,他期盼大家能信仰那个风暴般的上帝。我们受难是因为上帝需要我们受难,这种受难是测试性。他不同情受难者,他同情罪者。他为了让杀死自己子女的丈夫忏悔,与阿格奈斯在风暴中闯过,消除罪孽的高山。正是这种决心,阿格奈斯慢慢看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从而与他一同完成他个人的理想。当面对母亲要求他好好保住自己的性命接管她的财产,布朗德反讽她为了得到父亲的财产放弃了爱情并交出了自己的灵魂,他断言他母亲是有罪的,需要偿还债务。母亲临死前没有承诺散出自己全部的财产,让他连最后临死安慰都没帮母亲做!对方可是养育自己长大的母亲,连杀害自己子女的丈夫都能让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忏悔,难道这真的是在坚持理想吗?面对妻子的温情,布朗德严肃道:“世人口中所说的爱,我既不理解,也不需要。我只知道上帝的爱。这种爱不是软绵绵的一团和气。它是严肃的,甚至意味着死亡的恐怖。它给人爱抚,却留下创伤。当上帝之子躺在橄榄园中,在痛苦中挣扎,他祈祷又祷告:‘请拿走这杯苦酒吧!’上帝是怎么回答的?他有没有拿走这杯苦酒?‘不,孩子,你得把酒喝干净。’”。布朗德讨厌爱,甚至认为爱是虚伪的,他只追求意志力,这样能让他在追随上帝的路上走得更远。当乡长试图劝告他为了他儿子的健康离开这个偏僻的山沟,他只是感慨乡长是个鼠目寸光的人,让大家的思想变得支离破碎,让大家的意志变得麻木不仁,让大家的呼声变得喑哑无声。他大声呵斥,要大家追随自己!含混成了世界的口头禅,每个浑浑噩噩的人都用它来掩饰自己不敢也不愿行动的事实。阿格奈斯是悲剧的。作为母亲,不能阻止自己的孩子走向死亡;作为妻子,不能为自己的丈夫的事业贡献一点力量,甚至不懂丈夫口中的上帝是什么样子的。她只是为丈夫的理想着迷,只能在丈夫苛责下要求他温和点。她对布朗德的感情不是爱情,而是崇拜式的,她奢求在他身边能实现自我。布朗德是伟大的,他让我想起《荒原狼》里面的哈勒尔。赫尔米娜评述哈勒尔时说道,“你在你头脑中本来有一副生活的图画,你有信仰,有要求,你原本准备做一番事,准备受苦牺牲,但是你逐渐看出,世界根本不要求你有所作为,做出牺牲,世界并不要求你做出这一类事情,生活并不是英雄角色及其类似事情的英雄史诗,你逐渐发觉生活只是优雅的好房间,人们住在这个房间里吃饭,喝酒,喝咖啡,穿上一双针织袜子,玩玩纸牌,听听收音机,人们感到心满意足。谁要追求别的东西,谁身上具有别的东西--带有英雄气概的、美好的事物,崇拜伟大诗人或崇敬圣人,他就是傻瓜或唐吉可德式的骑士。”。布朗德看不出他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他不知道大家不是需要信仰去改造世界,而是需要一个能让大家生活得更好的上帝。大家不需要苦难,而是幸福。大家如今体会不了(我希望永远体会不了)赫克托尔最后一战的勇气,大家不明白为什么需要永远和前排的特洛伊壮勇一起战斗,替自己争得伟大的荣光。大家的荣光不是牺牲,而是幸福。布朗德的原则过于苛刻,他的人生过于极端,全无或全有,这只能是一种癫狂或者是一种约束不了的狂热。他不是因为自己的个人信仰从而造成自身的悲剧的,他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英雄了。“你想把一个过去了的时代完整无缺地追回来,你以为上帝和人定下的契约仍然有效。其实呢,每一代人都走他们自己的路。我们这一代人既不能用火杖也不能用那种讲给娃娃听的灵魂入地狱的故事来威吓。”。小时候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从而才能完成自己的个人价值。我们努力去奋斗去争取,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大多的代价,大到什么程度,这个理想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如果实现理想的人都需要抛妻弃子,孑然一身,那么我们的理想的价值在于何处?我们不敢质问自己,我们开始将自己抛入生活的洪流中,娶妻生子,渐渐老去,人生无不是带点忧伤又无可奈何。这才是真实的人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热血沸腾创造一个新世界,我感谢这平淡的人生。但时代从来不缺乏理想主义者,他们是那么一批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轰轰烈烈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这种热情是否真的就会让我们幸福起来?和平时代 为什么要去信仰?宗教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信仰是灵魂的解救还是沦为某些人利用的工具麻木的信仰着?如果灵魂是可以解救的话,为什么一定要通过信仰?一味地信仰,如果有疑问,总会有人提供答案,只要你继续相信,就会一直很幸福。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一切都是不完美的,更多的是困惑和缺陷,没有一直能为你解答的信仰,如果存在,我只能理解为邪教。当然我不是反对理想主义,我只是反对一种狂热,一种布朗德式不顾后果的狂热,正如对待国学的态度一般。国学在经过五四运动以及文革,基本已经不是几百年前那个样子了。我们还是能接触古典文学作品,接触古代先贤的训导,但是连传递信息的媒介都已经不一样了(从繁体字变成了简体字)。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我们还怎么奢望国学复兴呢?不能对着粉饰过的太监称赞对方是真男人,这样既不礼貌也不合逻辑。但是总有感兴趣的人,那些感兴趣的人自然会去尝试了解这个文化,了解背后的意义。到了最后,我不能说他们一定会失败,只是这样的人生实在不符合人追求幸福的原则,这样的人生的确是在追求痛苦。上帝不是慈爱的,他才不管你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第一次接触易卜生是中学时候学的他写的现实主义喜剧《玩偶之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分角色朗读,大家都表现的很有激情。后来上了大学学了戏剧专业,易卜生更是研究的重点,先后看了很多他的剧本,都很不错,这版其实在大学的时候就看过,今日又送友人。版本纸张都不错,可收藏可阅读。
  •     这个装帧不错
  •     第二卷是易卜生最出名的作品,但第三卷的功力已至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优秀的作品可以让优秀的人看后得病。他简直是要置人于死地的诗人哪
  •     无价。《海达·高布乐》
  •     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细思恐极
  •     《野鸭》:人到中年,发什么理想主义的神经。格洛维格这个人像个共产党或者佛教徒。
  •     如题,挺好的,值得一买
  •     自我价值的实现神圣不可侵犯
  •     中规中矩的话剧写作
  •     只看了玩偶之家,剧本形式让我想到了语文课本里的等待戈多,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易卜生这三个字还以为他是中国人,然后就是译本真的很重要,有机会现场看一次^_^
  •     易卜生的戏剧绝不止有社会问题剧,也不止有《玩偶之家》,前期的历史剧浪漫剧,后期的象征剧,都很有味道。
  •     还是最喜欢《野鸭》了。
  •     《建筑师》
  •     强烈的现实感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易卜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文化风貌,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他的作品在创作主题和社会内容方面多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欧洲现实主义基调相近,近百年来易卜生及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就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明证。早在本世纪初,他的《玩偶之家》在中国就曾引起各方面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尤其是鲁迅的一句名言“娜拉走后怎么办?”至今仍触发着专事女权主义研究的中国学者对当代妇女的地位的思考。

      基于社会历史意义上的描述按阶段划分模式,根据易剧所表达的不同主题,可以把他在这部选集中的剧作分为若干个部分:如《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四部戏是现代题材的社会问题剧;《野鸭》、《罗斯莫庄》则属于真实与幻想的心理描写剧;《建筑师》、《小艾友夫》是生活和艺术的哲理剧……

      易卜生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永恒的艺术魅力,他作为一位现代戏剧艺术革新者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同时他也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主要源头之一。从他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野鸭》等后期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些具有后现代性的特征:他的作品从来只是提出问题而不打算去回答这些问题,这就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和解释,而修辞的含混性、象征的多重含义和主题的不确定性也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相吻合。

      在易卜生的剧作中悲剧的因素和喜剧的因素经常并存且相互抵牾,从而能以一种轻松的喜剧形式消解掉严肃的悲剧主题。而具有相互矛盾性和消解性的修辞,也使得易剧具有了某种淡化历史背景的寓言特征,并且使读者得以将自身的阅读经验参与到阅读过程之中。
      戏剧语言的含混性和象征的多重取向,致使其的部分戏剧作品具有解释的多元性和主题的不确性。易卜生的戏剧台词和人物的对白中所体现的修辞性也有着一定的反讽和张力,其中有些已经超出了现代主义文评所能使用的解释能力。
      所有这些大概都是导致易卜生的剧作为什么能够在我们这个后现代社会的读者观众中仍然受到欢迎、受到观赏并且得到理解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他的剧作仍会受到后现代批评家的重视和阐释的一个原因。
  •     培尔·金特、布朗德
  •     易卜生真是喜欢复杂人物关系和揭示过去秘密,更喜欢他的后期作品,尤其是那个神神叨叨的《建筑师》,当严密的逻辑从观感中撤退,看似无意义的对话更显生活的重量。
  •     值得收藏的书籍,开卷有益!!
  •     去做会妥协的布朗德
  •     好!书的装帖太好了!高雅、稳重,最符合世界级的文学作品。《易卜生戏剧集》全世界著名。我最喜欢里面的《玩偶之家》,其实我开始认识和熟悉作者易卜生也是关于玩偶之家的剧本开始的。《玩偶之家》直到现在剧中所反应的现实意义也熠熠生辉。
  •     布朗德描写“圣道者”们的与社会现实脱离,双重标准,赞扬人性、青年同盟描述青年激进分子以及其本质、社会支柱最终是喜剧,但也揭露了政治的欺骗与不真诚,最终也表明忠于自我,不欺骗自我得到的救赎、海上夫人以前让自己被他人束缚,从来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神经症般地想要逃离束缚,但是走到何处都是束缚,当爱情给了她自由和选择的时候,她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得到救赎;海达 高步乐从一开始的描写就表明了其性格,就注定了悲剧结局,的确是很深刻的心理分析著作; 建筑师则描写了一个被命运和心理的枷锁不断推动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负重飞翔;小艾友夫,夫妻两人对孩子死的自责,以及“和那对眼睛和解”,都是完美的心理学上升华的案例;群鬼,批判传统的假道德枷锁给人带来不可逆的悲剧;罗斯莫庄,新旧交替思想不可融最终不得不死
  •     经典剧目,值得一看
  •     大师真是妇女之友。
  •     一卷。
  •     第二卷+培尔金特,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理想主义。大师没有主义。
  •     戏剧经典!!
  •     当当的书质量不错,送货物员服务态度和蔼,很棒,现在买书几乎第一会想当当的,还会支持的
  •     读了《玩偶之家》:女人,首先是一个人,追求独立的生活,并不是任人摆布的泥娃娃,楼下砰的一响,娜拉走了
  •     哈哈。有些个人不大喜欢的地方,可能也是每个人见解不同吧。
  •     由于我们的专业和戏剧有很大的关系,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易卜生的戏剧,他的戏剧在戏剧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玩偶之家》、《社会支柱》、《人民公敌》这几篇尤其出色。前段时间老师给我们推荐看了《海上夫人》《海达·高步乐》,不得不说,大师的作品都很经典。
    这套易卜生戏剧集的材质挺不错,作品也算比较齐全的了。价格方面也不是很贵,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很喜欢
  •     对我很有用啊~~
  •     这是国内最经典的易卜生剧作集。权威经典,书籍装帧古朴端方,不失经典应有的尊严,好书!
  •     比较喜欢中后期的作品。
  •     他的戏剧真的是非常棒!我看的是第三部戏剧集,主要以爱情故事为主,以此来揭露各色人的心理。有选择的自由,才能做出真正的决定的海上夫人;屈服于社会道德,又难以放弃控制他人的欲望海达;游戏人间,轻易许诺,在心里无法原谅自己,无法理解妻子想法的建筑师;独占欲强烈,失去孩子才懂得缺失的痛苦的小艾友夫的母亲;为了权力欲望放弃爱情最后入狱的盖博吕尔;为了艺术却将生活的幸福抛弃的建筑师。所有的故事都让人惊醒!
  •     海达·高布乐
  •     书的翻译让人感觉不舒服,好像偶尔还有错别字,外观也一般.
  •     最喜欢海上夫人。
  •     内容就不用多说了,装订翻译做的都好。
  •     从装帧到内容,一流。全是代表作。精神珍品。
  •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贯的封面和文字编排,还是不错。有点拿到老书新版的感觉,还是可以哈。
    内容就不说了,名人名作。很深刻。
  •     赞一下这个译本。
  •     质量不错,人民文学的版本也好。下了很大的决心买的,呵呵,到手的时候书皮稍有点皱损,毕竟是全集,买一次也不容易,有点心疼。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
  •     易卜生是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鲁迅先生著名的演讲《娜拉走了以后》,更使人们对易卜生产生了更大的阅读兴趣。这套3卷本把易卜生的最重要的作品都收入了。
  •     易卜生的戏剧,是非常的经典的,买来收藏。
  •     书很好 包装也好 送货很快 很开心哈!
  •     比莎剧还要好呢
  •     很好的书,质量上乘,而且很难买到。
  •     另一位先生觉得不满意,因为是从英文翻印,而不是挪威文翻译。在此需要补充一下,易卜生本人就是用英文写作的,他长期不回国,一年在外都在欧洲其他国家漂流。并且挪威语是小语种,用挪威语写作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影响,也不会给易卜生本人带来国际性的声誉。
  •     很不错.值得购买.
  •     在《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或许对易卜生来说,高处亦是他内心一个纯洁理想的精神栖居地,是一个乌托邦。已经被庸俗人生扼杀了身体中最富有激情部分的爱吕尼和鲁贝克,在易卜生的定义中,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信奉着“全有或全无”思想的易卜生当然无法允许二人顺利地抵达高处。易卜生最后令二人在高处被深雪掩埋,是对于缺失型人性的最彻底之批判。
  •     修了两年导师的易卜生研究课程,也读了两年的易卜生。
  •     看了玩偶之家,群鬼。人物刻画丰满,对白构思精巧,前史太重,故事依赖讲述前史发生而少行为。
  •     看不懂的多,看得懂的少
  •     易卜生,值得收藏。
  •     不用多说,外国戏剧大师。
  •     看了一些
  •     人生如荒诞……
  •     和张老师谈了很多,印象深刻的是《海上夫人》、《建筑师》、《玩偶之家》、《小艾友夫》。也把三卷全部读完了。深刻,扭曲,简洁。
  •     2
  •     《覬覦王位的人》、《布朗德》、《培爾金特》《玩偶之家》、《社會支柱》、《建築師》、《小艾友夫》、《野鴨》、《當我們死人醒來的時候》
  •     正版,很完整,没有问题。买书支持当当。
  •     已经读了《玩偶之家》,《群鬼》,《野鸭》,值得一读,尤其喜欢《玩偶之家》》,《野鸭》。
  •     玩偶之家2 五星。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泥娃娃,但我首先是一个人。人类公敌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正是最孤立的人。
  •     前天刚拿到手里还没有看只是大概的翻了翻质量很好呵呵到目前为止对当当的服务相当满意
  •     最爱《玩偶之家》
  •     大师巨作,经典收藏,值得购买

    纸张和印刷都不错
  •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好书,收录的易仆生很全的作品,作为喜欢戏剧,或者要考戏剧学研究生的人一定得多度易仆生,会有很大收获。
  •     书很不错,需要慢慢看。
  •     有一本精选集了,这个买着收藏的,感觉没必要买文集或者全集,这个差不多够了
  •     大四考研读。戏剧本非常耐读。
  •     这套书很好,本来是全三册的,只发送了第三册,以后别这样了。
  •     易卜生何等人物?他的剧目演出等同于莎士比亚。陈独秀说:“剧场,天下之大教堂也;优伶者,天下之大教师也。易卜生的作品包含了人生百态。尤其是他用戏剧的方式对解放妇女运动做出的贡献!值得收藏,强烈推荐!我是书狂,对书籍有看法就找我。BLOG:http://blog.sina.com.cn/panyoulin
  •     很喜欢他的情节安排,场景设计也很有发挥的空间。
  •     看完了第二卷 娜拉不相信奇迹了,浪漫主义的爱情在她这儿死了。“你们何尝真爱过我,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同时她要去求自己的新生了。good luck 群鬼里的太阳 人民公敌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也是最孤立的人 野鸭 催索“理想的要求”的讨债鬼 要虚假的幸福还是真实的痛苦 罗斯莫庄 我看见高尚的爱情和痛苦的灵魂
  •     期待几年的全集终于到手了,哈哈,且去享用
  •     翻译家根据英法译本翻译而成,不是根据原文挪威语翻译而成的,有些许遗憾。而且是戏剧选(代表作),不是全集。期待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新版易卜生戏剧全集,以飨读者。
  •     完完全全着了迷!这伟大的北国的巨人!
  •     挺棒的一套书,值得收藏。
  •     培尔金特为萧乾译的。社会支柱是我第一次读剧本竟然真的感动到想哭的。潘先生译的太好了!!!
  •     花了整个清明假期看完,特别值。
  •     这套书质地精良,封面设计简洁美观,翻译得也很流畅,整体看相当不错,值得收藏。只是这么好的书,比较硬的卡纸封皮第一册被撕了一个口,多处折痕,第三册右侧也有一道深深的纵向折痕,严重影响了书的美观。看到书被害得这么惨,真心疼!希望当当以后小心储书请轻轻放,别让其他书再受伤!
  •     大概翻翻,质量不错。名家的东西,不会错的。
  •     真的超级好这个版本
    特舒服
    漂亮
  •     一套优秀的戏剧集想想《培尔金特》,呵,值得收藏,印刷精美可惜价格太贵
  •     版本不错,但戏剧不太对我胃口。易卜生缺乏向人性深处挖掘的力度,只是似是而地点了一下,又像做了错事一样背过身去。
  •     三卷本很精致,装订很好
  •     前期:布朗德,后期: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古典戏剧至此
  •     北欧圣经
  •     买不到全套很忧伤……契诃夫超越了我对于困境的理解,易卜生会让我自以为理解,却仍无法透彻地探询到每句话的深意。据说两位的作品都是怎么阐释都不为过的。
  •     易卜生的作品,书可能是放久了,稍有瑕疵,但无伤大雅。
  •     在〈野鴨〉之前,易卜生宣揚缺乏理想的危險性,到了〈野鴨〉他強調強迫別人接受「理想」的危險性。
  •     内容好看.封面不够精致.
  •     培尔·金特:我倒觉得这是反“浪子回头”的故事,培尔也许都不能说是个普通人,说他做的事情都是小恶似乎都轻了,头确实是回了,他唯一一次没有逃避也只是直面了他不曾善待的感情而已,他最大的恶是“逃避”这种所谓“做自己”。然而这个人一边剥洋葱一边回忆他波澜的一生的时候,我却意外的和他一起感慨了起来,似乎可以和他的索尔薇格一样不计前嫌只为他一路上的相遇而惋惜,培尔的形象从这时候突然丰富又高大起来,最后他充满勇气的抗争也有了令人感动的意味。尽管他对人生中的女性都差那么点事,培尔最后的归宿不细想还是可以感动一下的。(又是一个浪子不过这个有看头到令人颤抖啊)
  •     很不错的书,从翻译、内容、装帧来说都很值得收藏。易卜生的作品,有的太过极端和张狂,有的又晦涩难解,但是绝对震撼,给人精神上的一击。高兴的收藏。。。
  •     第一次接触戏剧,就爱上了
  •     不和我胃口,只看了一点点。
  •     很有手感的书啊~
  •     别的地方都缺货了,就当当有
  •     中国人民的外国老朋友了,呵呵
  •     《大建筑师》
  •     冲着《玩偶之家》去的,诺拉离开后又会怎样?觉醒之后?无路可走。(鲁迅《伤逝》)
  •     可惜订了几次,都没有货。等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