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史 > 中国文学批评史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530650226
作者:郭绍虞
页数:65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  有人说,中国的文学批评并无特殊可以论述之处,一些文论诗话以及词话、曲话之著,大都是些零星不成系统的材料,不是记述闻见近于史料,便是讲论作法偏于修辞;否则讲得虚无缥缈,玄之又玄,令人不可捉摸。不错!中国的文学批评确有这些现象。但是,若由历史的观点以言,则中国文学批评之演变蜕化,也自有其可以注意的地方。何以故?盖文学批评所由形成之主要的关系,不外两方面: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由前者言,文学批评常与文学发生相互联带的关系。易言之,即文学批评的转变,恒随文学上的演变为转移;而有时文学上的演化,又每因文学批评之影响而改变。因此,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讲述,其效用最少足以解决中国文学史上问题的一部分。由后者言,文学批评又常与学术思想发生相互联带的关系;因此中国的文学批评,即在陈陈相因的老生常谈中也足以看出其社会思想的背景。这固然不同欧西的文学批评一样,一时代有一时代所标榜的主义,而于各时代中似均可有明划的区分;然亦不能谓中国文学批评全没有其思想上的根据。历史上的几个重要一些的文学批评家,即在其零星片段的文章中间也何尝不可找出其中心的思想,看出其一贯的主张呢?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所以值得而且需要讲述的地方。  既讲整个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总得划分几个时期。关于这个,只能就文学批评本身的演进,以为分期的标准。至于各个派别的不同的主张,只能在分期中间各别述之,而不能有明显的时代的区分。大抵由于中国的文学批评而言,详言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一是文学批评完成期。自周、秦以迄南北朝,为文学观念演进期。自隋、唐以迄北宋,为文学观念复古期。南宋、金、元以后直至现代,庶几成为文学批评之完成期。简言之,则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二时期,恰恰成为文学批评分途发展的现象。前一时期的批评风气偏于文,而后一时期则偏于质。前一时期重在形式,而后一时期则重在内容。所以这正是文学批评之分途发展期。至于以后,进为文学批评之完成期,则一方面完成一种极端偏向的理论,一方面又能善于调剂融合种种不同的理论而汇于一以集其大成。由质言,较以前为精确、为完备;由量言,亦较以前为丰富、为普遍。

前言

  郭绍虞先生的两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他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中最重要的一部。  郭绍虞先生(一八九三——一九八四),名希汾、字绍虞,江苏苏州人。“五四”1时期,即积极参与提倡新文化、新文学,参加新潮社,并与茅盾、郑振铎等共同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二十年代起,长期在各高等学校执教,先后在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同济大学等校讲授中国语言文学。建国以后,一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执教,并兼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一届会长。

内容概要

郭绍虞,1893年生于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五四”运动前郭绍虞先生就发表了我国第一部的《中国体育史》及《战国策详注》等专著。“五四”运动期间加入新潮社,并任《晨报》特约撰稿员,发表过《劳动问题起源》、《马克思年表》等进步诗文译作。1921年和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创立了文学研究会,为我国新文化运动做出积极贡献。
郭绍虞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福州协和大学、开封中州大学、武昌中山大学、北京燕京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学海扬帆,七十春秋,为祖国和人民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在大学执教过程中,郭绍虞先生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语文通论》、《语文通论续编》、《汉语语法修辞新探》等二十多部著作,主编了《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清诗话续编》等著作,特别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为建立系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郭绍虞先生在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1984年6月,郭绍虞先生逝世,享年九十一岁。

书籍目录

自序
上卷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演变概述
第二章 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
第三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文学的原因
第四章 文学观念演进与复古之思想的原因
第五章 文学观念之演变所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二篇 周秦
第一章 儒家
第二章 墨家之文学观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于文学批评之影响
第三篇 两汉
第一章 由史籍中窥见汉人对于文学之认识
第二章 经学家之论诗见解
第三章 扬雄
第四章 王充之文学观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
第一章 魏晋之文学批评
第二章 南朝之文学批评
第三章 北朝之文学批评
第五篇 隋唐五代
第一章 复古运动的酝酿时期
第二章 复古运动的高潮时期
第三章 复古运动的销沉时期
第六篇 北宋
第一章 北宋之文论
第二章 北宋之诗论
下卷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文学批评完成与发展之三阶段
第二章 南宋金元文学批评概述
第三章 明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四章 清代文学批评概述
第二篇 南宋金元
第一章 南宋之文论
第二章 南宋之诗论
第三章 金代文学批评
第四章 元代文学批评
第三篇 明代
第一章 明初之文论
第二章 明初之诗论
第三章 前后七子与其流派
第四章 与前后七子不同之诸家
第五章 明末之文学批评
第四篇 清代(上)
第一章 清初之风气
第二章 古文家之文论
第三章 学者之文论
第五篇 清代(下)
第一章 虞山诗派
第二章 神韵说
第三章 格调说
第四章 性灵说
第五章 肌理说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批评史》材料丰富扎实,显示著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园地的业绩。如他对于数量众多的宋代诗话,较早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考订,其数十万字的《宋诗话辑佚》一九三九年即由哈佛燕京学社印行出版。  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许多问题。因为文学批评,是与文学之演变最有密切的关系的。

作者简介

本书材料丰富扎实,显示著者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开拓园地的业绩。如他对于数量众多的宋代诗话,较早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考订,其数十万字的《宋诗话辑佚》一九三九年即由哈佛燕京学社印行出版。本书中关于宋代诗话、诗论的翔实叙述与细致分析,即建立在这种扎实的资料工作上面。郭先生对文学批评史中的不少重要对象,都下过深入的考订诠释功夫,如社甫、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严羽的《沧浪诗话》等,建国后均有笺注问世,但其工作则大抵开始于二三十年代。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不满足于引用一些习见的材料,而是认真检阅其全部著作,搜找出有关篇章,这种披沙拣金的工作,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需要不怕艰难枯燥的毅力来支持。对于每一个批评家,他在通读大量材料,获得了较全面深入的认识以后才下笔,一个批评家的重要观点是什么,哪些文字表现了重要观点,他都经过慎重考虑,然后进行论述,因而显示出在运用、分析材料方面具有很深厚的功力。在这方面,郭先生可说是继承、发扬了清代学者黄宗羲、全祖望认真编撰《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的精神。
本书在史的叙述与论断方面,也很有识见和特色。本书自序指出,著者对于古人的文学理论,注意客观地“说明他的主张和所以致此的缘故”。努力探求事物真相及其形成原因,是历史研究工作者所应具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郭著在这方面是一个良好榜样。著者在论述一些批评现象时,往往在纵向上注意前后的继承发展关系,在横向上注意同时代文论的相互影响关系,在涉及背景时又注意说明文论与文学创作、哲学思想的关系,凡此等等,使读者获得鲜明的历史线索和图景,而不仅是按时代先后排列的代表性文论的辑录。著者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自周、秦至南北朝,为文学观念的演进期,此期文学观念由含混趋向明晰(即人们逐步注意把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区别开来),重视文学的新变。二是隋、唐、北、宋时期,文学观念由明晰趋向含混(即不重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的区别),重视文学的复古,但在复古中仍有变化发展。三是南宋到清代,此期特点是在前此两期的批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调和融合,新见较少,但谈的较有系统,名之日文学批评的完成期(参见本书自序)。这是对中国古代长时期文学批评的宏观概括,显示出著者在理论探索上的勇气。这一概括固然不能说完全恰当,但著者以古代的文论(包括赋论)、诗论为概括对象,也自有其合理性。于前两个时期,著者对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如文、文学、文章、文笔、音律、神、气、道等,注意细致的辨析,以显示文学观念的演进与反复;于第三时期,由于这些概念术语所显示的文学观念已无大变化,而批评家及其著作则数量众多,因而把论述重点放在批评家及其流派方面(参见本书下册第一篇总论)。这种做法,也有其独到之处。

图书封面


 中国文学批评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这个版本的排版比较糟糕,阅读起来比较困难
  •     大师远去,再无⋯
  •     高屋建瓴,之后的批评史无不从本书中获得关键性的观点加以阐述,成书成册成文。先生所说明代散文各流派都是在复古中求创新,让我印象深刻。而又能极细致敏感地分辨出文以贯道与文以载道的区别,实在是让我折服。本书真能从批评中印证中国文学的发展,先生用力之深,本人深为叹服。另,书中不乏先生幽默之笔,读来兴致盎然。
  •     汪洋澹泊,思接千载,恨不能把这本书背下来。
  •     T^T 阅读有点困难,还是北大版的比较浅显点。。。
  •     脉络很清晰,资料很详实,不过我竟然看了一年……
  •     心目中只有两本经典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其一即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其二则是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郭先生之批评史以“问题”为纲,围绕“内容与形式”的此消彼长推进论述,形成了“文学退化论”的一家之言,从而不仅描述而尝试解释批评史演进的轨迹;宇文则以文本细读为特色,抽丝剥茧、纵横捭阖,揭示文本、时代思想与作者三者的制衡关系。
  •     文化革命那一代出来的学者,不要指望他们写的书能有什么文学地位。
  •     较之《宋词话考》更加用力,图书馆居然有,虽是平装版,读起来也很赏心
  •     必备工具书,写论文时哆啦a梦的口袋,阿拉丁的神灯。
  •     言简意赅,理清了我的思路,常常是一句话便可解开疑惑。条理明晰,文词畅达,知识丰富。不失为极好的书。
  •     文艺学人士必读书。大量的原典引文使得这部批评史与中国历代文论选互证。
  •     大致通读一下就行~
  •     看到了明朝部分,我觉得我差不多也看不下去了,目前就这样吧。写得是很好,解决了很多疑惑,比如文学批评干什么...
  •     宋代那些除了纠结「文」与「道」什么都不会的全部滚粗!明清其实大家观点都不差多少,非要找个不同骂来骂去也挺无趣。自己还是喜欢秦汉的朴拙古雅气。郭老先生学力太深得不拜,虽然文章写的有些刻意诘屈。
  •     郭绍虞的这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批评史著作,开启了后来“批评史”的学科写作范式。
  •     研读中国古代文论的必读书之一,也是经典之一。
  •     和同类型图书相比是我觉得最自成体系的见解,虽然是当成词典一样查阅片段,但是每次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自我提醒要踏踏实实地看书。
  •     老教材。
  •     把我老命给拼上了。我最不擅长的一块,还半文言,四天看完了……阿门……
  •     不给5星不给过~
  •     不敢妄加评论
  •     大四
  •     功力深厚,不过没提社会对文学的影响,受了胡适不好的影响,凡是听胡适的地方,都错了。
  •     这个是解放前那个版。批评史,以这本书而定型。 文学史,以刘大杰的书定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