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小说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史 > 中国武侠小说史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
ISBN:9787807553724
作者:罗立群
页数:391页

章节摘录

  这篇小说的情节扣人心弦。作者把一连串的扑朔迷离的内容安插在赵匡胤、赵京娘的长途跋涉中。三千多里的路程,京娘骑马,匡胤徒步,天长日久的艰难跋涉势必会遇到各种艰难、危险。这样__来。小说的情节就无形地会变得极其曲折离奇且极富张力,行途中的遭劫、遇伏。黑店纠缠,群匪围攻就是很自然的事。同时,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侠士也有了大显身手的英雄用武之地。这种在长途跋涉中构置决定生死命运的惊险情节的小说结构法.在近、当代武侠小说中被广泛运用。  在第二组作品中, 《乌将军一饭必酬陈大郎三人重会》说的是一位侠盗因为要报答一位年轻人真挚地请他吃了一顿饭.便救了身处险境的年轻人和他的妻子、内弟,并给了他一笔财富。《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和《侯县官烈女歼仇》两篇都是写女子为亲人报仇,手刃凶犯,反映出当时社会豪权恶霸的专横和土匪的猖獗。《侠女散财殉节》则叙女仆朵那女当盗贼蜂起,洗劫村寨时,她挺身上前,愿以身代主母死,并以极佳的辩才说服了贼首,使他们只掠财而不杀人。《持孤忠乘血危战仗侠孝结友除凶》一篇是写明初一位忠臣之子,结交富有侠气的强人.替父报仇之事。这一组小说的主题较为复杂。报恩复仇本是传统的侠义观念,但小说在其中又宣扬了奴仆为主子尽职尽忠的封建等级思想和为人臣应忠、为人子须孝的封建忠孝观念。  在“侠盗惩戒邪恶”的一组作品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一篇,宋四公、赵正、王秀等义贼,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惩罚了“为富不仁,视钱如命”的禁魂张员外,又偷了钱王爷的玉带,还戏弄了前来缉捕他们的京都滕大尹、马观察.让他们头晕目眩,束手无策,把堂堂皇都搅得天翻地覆,使封建统治者惶惶不安。《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戏》更为精彩。具有侠义心肠的神偷懒龙每遇贪官污吏,便不放过。必定大展偷技,以示惩戒。他事先总是先给对方警告.事后又留下自己的标记,光明磊落,来去自如。他仗义疏财,偷富济贫,不入末流,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

前言

  我是在初中时受到父亲和三姐的影响去阅读武侠小说的。我父亲和三姐是还珠楼主迷,家里收藏的也多是他的名作。我最早入迷的当然是他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现在回想起来,彼时着魔和被震撼的也是还珠楼主所展示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带有玄幻色彩的猛士画卷。武坛精英的记忆残片一经作家的精神火炬燃烧,就精彩地烛照了深邃的时空隧道。那过去了的充满奇思妙想的神话般的时代情境,竞在我面前鲜活地展现出来。到了高中,因受到语文老师韩文佑先生和一位姓陈的先生的影响与引导,我竟然开始追求“深刻”了,想多看一些有思想的书。于是,鲁迅先生就成了我的偶像。从此,我告别了“暴力美学”的诱惑。直到“文革”结束,我才有机会重新接触武侠文学。有趣的是,我竞加入到一大批武侠小说迷的同学中间。因为其中一位同学可以从香港搞到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几部名著,于是我们以“快速阅读法”去传阅诸如《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萍踪侠影》等作品。可以想见,两天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即使是故事中的大关目也是模模糊糊,甚至连人物的名字都会张冠李戴。至今回想我看过的新派武侠小说,只有一个极肤浅的印象而已。  又是一个三十年,我忙于教学和杂事,再没有时间潜心地、完整地去阅读一部武侠小说了。由于大半辈子从事文学史和小说戏曲的教学工作,我的习惯或日思维方式总是往理论层面靠,兴趣也是在文化诗学和文史哲学方面徘徊,看的书都是理论性的,而经典文本则相对阅读得越来越少。这种倒置的学习方法,使我总感到心虚,不敢对各类文本发表意见。可是后来,立群的一部武侠小说史却让我重新走上回归文本与史的梳理的道路。  对立群的武侠小说研究,开始只是闻其名,未见其实。因为他是我的授业恩师朱一玄先生的硕士研究生,所以约略知道他对武侠小说有过系统研究。然而,直到他快毕业并进行论文答辩时我才完整地阅读了他的《武侠小说的演变及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的硕士学位论文。从此我开始留意他在这个领域所获得的学术性实绩和随之而来的声誉。  一晃到了1990年末或是1991年初,我突然收到了立群寄赠的《中国武侠小说史》。在阅读过程中,原先在武侠小说中感性地接受的那种扑面而来的刚性的雄风,那种惊世的豪情,那种对力与勇的激情和崇拜,现在竟一变而为理性的史的叙述和传达。我立即发现武侠小说实实在在地给了立群一双睿智的眼睛。一部史著让我看到一般小说史以外另一类的更为特异的人性世界中血性的一面,找到文学中那种让人激动,让人玄想,让人热血沸腾而又不能不深思的另一脉血缘谱系。这当然是从立群的武侠小说情结转化成的一种理论的和史的叙述中受到的启发。于是它让你的感受不能不去追究立群的精神谱系,不能不去探索他在武侠经典文本解读过程中和史的叙述中的立意所在,他的精魂为什么和武侠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亲缘?  本来,立群攻读硕士学位时,按常规,他研究过从“三国”到《老残游记》的小说“正史”,他也不时地阐述这些名作的内容与形式的特色。但是,他更多时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在他太酷爱的武侠小说的情境里和史的演变的观照中。原来立群的心思和治学套路颇有剑走偏锋的味道,他力图在一个新的领域演绎:叙写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文脉和魂脉!这实在是很值得玩味的审美走向。  立群治史的路数是细读武侠经典文本和名家名作,因为他深知这是治武侠小说史的第一要义。而细读文本的落脚点则是对许多名家名作进行感悟式地评点,我认为这是一条很重要、很正确的路径。点评的要义在于将心比心,以心会心。将心比心是要以自己的心去琢磨作家的文心,点评者要透过字里行间,穿透纸背去体验、把握作家创作心态以及爱与恨等等。因此,将心比心是一种真切的内心体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无疑,这种阅读与操作方式对治史大有裨益。现在,在我手边就有一部立群评点梁羽生的《萍踪侠影》。  你看,立群评点的特色是通过审美鉴赏,契入心灵的路数。他更注重批评个性的表现,直观,即兴的意味颇浓。由于是在审美的观照下,理论批评和审美感悟结合得很紧密,所以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就呈现出立群的个性色彩。通过这面透视镜显示出来的评点世界,充满了活力和灵气(此处恕我无法引用)。我想,人们一定会从立群的慧心点拨中驰骋想象,并同评点者在艺术生命的搏动中产生共鸣,从而得到审美情趣上的沟通,并逐步地获得多义性的领悟。这可能就是古代批评家袁无涯所说的:“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这是从我们领略评点者立意一面的感受;而对立群这一面来说,这些评点则是一种知识、思想、感悟、深化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史”的预演,更是知性和理论思维的磨砺和训练。这一切,才使他能更好地领悟到武侠小说的多义性和多层次的意旨,这就是为什么在立群的史著中有着那么多思辨性的论述的主要原因。  我们说,治史必须做到史识、今识和诗识的高度结合。事实是,一切文学的阅读都是和阐释同步的。我们如果从理论层面来考察,科学意义上的阐释是一种更高级的阅读,是一种超越一般阅读的阅读,更是对阅读空间的拓宽。那么对于“史”的叙述,正如美国文艺理论批评家韦勒克所说: “文学上某一个时期的历史就在于探索从一个规范体系到另一个规范体系的变化。”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也认为:“文学史是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过程。”这就启发我们,要从众多的单个作品中抽象和概括出文艺的规范体系或价值系统,要揭示出这些体系和规范的连续性或历史性。立群的武侠小说的史的叙述,已经达到了这个要求。事实上,文学史也好,武侠小说史也好,都应当有一个标准尺度和价值要求:即它是可以帮助你寻求生活中、文学中、心灵中的另一部分,认识生活和文学中以及心灵中的另一半,也即略萨所说,优秀的文学必须帮助人们的生活。立群的武侠小说史的写作着眼点正是帮助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另一种小说的诗意,理解另一种人群,一种特异人群的特异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我们审美愉悦的深度,并提供一种超出现实生活的现实。总之,它帮助你寻求到一种新的世界的诗意,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在人性美与丑的光照下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  我们过去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文学是一个民族情绪的历史。”(高尔基语)是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这当然包括优秀的武侠小说在内,它同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情绪的历史。它反映了我们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反过来,又在我们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从这一视角去观照,武侠小说同样可以构成我们国人的一部性格史,一部心灵史,一部形象的心态史。  当下国际问兴起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即从被研究的对象自己留下的资料出发去分析研究,这种资料不是太史公们或董狐们制作的,而是第一手的心灵史的材料。据此,窃以为研究武侠小说和武侠小说史的意义就在于它常常不为“正史”所关注,或认为它超出了一切正统文学史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忘记人类探究历史时最朴素的出发点:历史过程和诸种社会方式以及各种文学文本和艺术类型都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现在人们对自己心灵史的兴趣或许大大多于对自己政治经济历程的关心。所以人类历史中成为精神文化的底层基础的感情、情绪、伦理模式和思维习惯等等,应当是重大的研究课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深切感到立群的武侠小说研究正是把“正史”(正统文学史、小说史)不屑一顾和埋没了的东西,通过历史文化的现场考察,梳理成一部生动的、形象的另类心史。  事实上,在武侠小说中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情绪是十分光彩照人的。只有从武侠小说中,我们才能领略那刚毅、蛮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小说中的那些传奇人物当然不是文化上的巨人,但他们是性格上的巨人。这些刚毅果敢的人,富于个性,敏于行动,无论为善还是为恶,都是无所顾忌,勇往直前,至死方休。他们大多不怕流血,藐视死亡,气势磅礴,恢宏雄健,给人以力的感召,其气度和襟抱构成了我们民族心灵史的底色,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武侠小说的历史研究正是要梳理出这种影响的魂脉,这也是读立群的武侠小说史令我感佩和神旺的主要原因。他的史的叙述一再强调的也正是这种个性、这种激情、这种气度、这种襟抱。作者是带着礼赞的口气,述说着小说家们内心翻腾的那一股浩然正气,那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个个真正强者的激情。一句话,立群意在通过武侠小说史的叙写去反映我们民族的一种英雄风尚,一种精神境界,同时又把它作为精神灯火,引导广大的读者走向更高的理想、更高的情操,也就是通过自己对武侠小说发展史的思考和叙述,展示我们民族灵魂的另一方面;反过来,又希望它去影响我们民族的灵魂。  前日立群打来长途电话,嘱我为他的新版《中国武侠小说史》写一篇序。我当时的第一反映是,这应当请我们共同的恩师朱一玄先生来写,因为立群的武侠小说史第一版就是朱师作的序。现今我虽然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但在朱师面前我永远是“小字辈”,所以我对立群说还是请朱师写序为好。立群说,考虑到朱师年事已高,难以命笔。后来,我虽然答应下这件事,但内心忐忑。放下电话,第一个动作是登高找到立群旧作并再次拜读朱师的序言。看了他老人家的序,我的畏难情绪又上来了,深感朱师对立群学业了解之深,其中褒扬鼓励之词都是实事求是的,对立群这项研究工作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所以我又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写这篇序了。可是今天就收到了立群用快递寄来的新作《中国武侠小说史》书稿,我在拜读一遍后觉得又有话可说了。特别是我在与立群旧作比对后还发现,他改写了第~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同时还增写了当代武侠小说走势和成就的第九章,增加了不少新的资料。阅读之后,心有同感,难免偏爱,于是写下了以上的一些文字。  立群始终关注武侠小说的发展态势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次修订版《中国武侠小说史》的出版,说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与时俱进。从上世纪的90年代初到现今,应当说,这也是一部跨世纪之作了。它的再版也说明社会需要它,学术界需要它,武侠小说爱好者也需要它。现在我借助写序的机会算是较早和它结缘的一个人,上面的文字也可说是我和立群师生之间的一个念想吧。如果有读者看了这篇序,我只能说:鹊桥难渡,心源可接,妄言多失,读者谅之。

内容概要

罗立群 安徽合肥人。下过放,当过兵,做过警察、中学教师;198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新闻出版界工作了近20年,曾出任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现任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教授。已出版了5种学术专著,1种学术译著,主编过《中国武侠小说辞典》、《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丛书、《中国古典名著文库》丛书,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书籍目录

武侠小说的诱惑与思考——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序原 序第一章 绪论一、侠的起源二、侠与盗三、武侠小说的演变四、小说“武功”五、武侠小说的新派与旧派六、武侠小说与民族文化心理七、侠士、武士、骑士文化异同及其文学比较八、武侠小说的定名和范围第二章 武侠小说的雏形期一、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的影响二、最早的一篇武侠小说:《燕丹子》三、魏晋小说中诡奇怪诞的侠客第三章 武侠小说的成熟期一、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二、唐代武侠小说的内容三、唐代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四、唐代武侠小说的地位和影响五、宋元文言的模仿之作第四章 明代短篇武侠小说一、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一)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的内容(二)明代白话短篇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二、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及《剑侠传》第五章 武侠小说史上的里程碑《水浒传》一、《水浒传》成书过程中的侠盗意识二、 《水浒传》与《史记瞄侠列传》三、梁山上的“盗气”四、水浒英雄的行侠特征五、真实而传奇的武侠世界六、侠的悲剧结局七、《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第六章 武侠小说的盛行期一、明末至晚清武侠小说总论(一)社会环境的状况为武侠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二)文学艺术形式的发展促使武侠小说兴盛(三)武术的空前极盛成为武侠小说急剧发展的重要动因二、承《水浒传》余绪的“忠义盗侠”小说《禅真逸史》《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荡寇志》《绿牡丹全传》三、武侠公案小说《施公案》《忠烈侠义传》《圣朝鼎盛万年清》四、幻想剑仙小说《济公全传》《七剑十三侠》五、儿女英雄小说《侠义风月传》《三门街》《儿女英雄传》六、文言短篇武侠小说和《续剑侠传》第七章 武侠小说的狂潮期(1911~1949)一、民国年间武侠小说总论二、武坛两巨子“南向北赵”《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奇侠精忠传》三、武坛三健将:姚民哀、顾明道、文公直《四海群龙记》《荒江女侠》《碧血丹心》三部曲四、奇幻绝伦的“剑仙”李寿民《蜀山剑侠传》五、凄绝哀婉的“情侠”王度庐《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燕市侠伶》六、“技击派”大家白羽、郑证因《十二金钱镖》《偷拳》《鹰爪王》七、采撷众长、自立门户的朱贞木《七杀碑》《虎啸龙吟》《罗刹夫人》第八章 推陈出新的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一、海外新派武侠小说总论(一)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发展概况(二)海外新派武侠小说兴起的原因(三)对海外新派武侠小说的总体评价二、武林长者梁羽生《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三、武林盟主金庸(一)武功的不同凡响(二)现实的深入思考(三)人物的立意与创新(四)价值取向与技巧运用(五)庄谐参伍的独特风格四、江湖剑客:卧龙生与司马翎《天香飙》《剑海鹰扬》五、武林怪杰古龙《楚留香传奇》《七种武器》《多情剑客无情剑》六、江湖闯将:温瑞安、黄易《刀丛里的诗》《寻秦记》第九章 生机无限的大陆新派武侠小说一、大陆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总论二、代表作家作品分析(一)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一阶段(1980年至90年代中期)冯骥才:《神鞭》冯育楠:《津门大侠霍元甲》《总统与大侠》残墨:《神州擂》《追魂箫与无形剑》(二)大陆武侠小说复兴第二阶段(90年代末期至2007年底)萧鼎:《诛仙》凤歌:《昆仑》沧月:《剑歌》步非烟:《武林客栈·蛊神劫》小椴:《杯雪·夜雨打金荷》杨叛:《死香煞》小非:《三姑娘的剑》司马嘶风:《我是刀神》后 记……

编辑推荐

  《中国武侠小说史》试图对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源流、发展、得失及其与中国社会和民众文化心理的关系,以及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作一番粗浅的探讨。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类型中极为重要的一大类别。自古至今,武侠小说一直流传不衰,尤其是当代,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名家为代表的“新武侠”流派,无论在思想内涵,或是叙事技巧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吸引了海内外一个社会层面相当广大的读者群,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

作者简介

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类型中极为重要的一大类别。自古至今,武侠小说一直流传不衰,尤其是当代,以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名家为代表的“新武侠”流派,无论在思想内涵,或是叙事技巧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吸引了海内外一个社会层面相当广大的读者群,成为当代文学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 本书试图对武侠小说这一文学类型的源流、发展、得失及其与中国社会和民众文化心理的关系,以及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图书封面


 中国武侠小说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全面。但梳理源流的部分较重,现当代武侠反失之浮掠。对作家作品缺乏系统介绍,现代部分明显系后来补写,学术水准明显不如前半书
  •     资料详实,非常考据的一本书,但是前半段更像是一种学术论文,对新武侠的各派作家分析较少
  •     任侠使气,笑傲江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寻找武侠文化的根基,唯有华夏文化的兼收并蓄多元众相才孕育出这种风尚与理念。
  •     熟悉武侠小说的罗老师。
  •     比90年版本有补充了大陆新武侠篇章
  •     看目录和序以为还不错,结果还不如百度百科来得痛快,不仅只是堆了一堆材料,这个也罢了,小说史按这个框架体例来写也算四平八稳,可作者的评价观点都是些什么鬼啊,扣帽子贴标签。所谓专业研究者好多都脱不了这个毛病,所谓什么文学批评之类的,还远不如网上各路读者写的来得深刻有趣
  •     挺全的。
  •     行文比较拖沓,编辑风格而非学者风格。用现在的武侠定义溯源武侠的最初失之以今例古
  •     读武林史,晓武林秘事,知天下风云,通古今之变
  •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写成的教科书体……
  •     在图书馆看了半个下午
  •     爲了寫篇文章看了三本書 表示這書尚可 鑒於國內的沒什麼更好的了 給多顆鼓勵星 http://hm.people.com.cn/n/2013/1030/c42272-23374117.html
  •     想看的:不肖生《江湖奇侠传》, 环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王度庐,超技击派
  •     奇侠精忠传想看,古龙,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箫逸,温瑞安,黄易,武侠小说九大门派代表作,小李飞刀,寻秦记
  •     当索引还行
  •     大概翻翻...
  •     中国武侠文学史最高作了呢。
  •     怎么读?
  •     多有遗憾
  •     略可一读。
  •     索引……
  •     从古至今,各种武侠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和门派发展的简单介绍。很详细~
  •     比起劉蔭柏和王海林的武俠史,這本算是最好的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