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史 >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出版社:张向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6113240
作者:张向东
页数:28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辛亥革命之后,民国建立,五族共和,晚清的民族主义者因满清政府的被推翻而思路有所转变,但借语言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想象方式依旧。这从胡适在构建他的“国语文学”的理论框架时,对西欧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方言俗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认同中,便能见其端倪。1920年6月13日,蔡元培在国语讲习所讲演时,将国语的“内”、“外”两个作用界说得很清楚:“为什么要有国语?一是对于国外的防御,一是求国内的统一。现在世界主义渐盛,似无国外防御的必要,但我们是弱国,且有强邻,不能不注意国内的统一,如省界,南北的界,都是受方言的影响。” 通过对清末章太炎等的音韵学研究,切音字运动和五四时白话文运动中“国语文学”概念三者之演进脉络的勾勒,发现其中贯穿一致的是通过古音、方言、口语等“声音”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观念。 其二,除了用声音构造一个完整的“内部”世界这一民族主义的动机外,清代的语音学研究为清末民初的切音运动、国语运动中对“声音”的重视以及注音字母的制定、国音的审定以及废除汉字,改用“万国新语”等主张的提出,提供了学理依据和知识基础。 支撑起清代音韵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是认为先有语言,后有文字,即声音为文字的本原。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将声音看做是文字、文学的根源所在。他在其《音学五书序》中说:“记日:声成文,谓之音。夫有文,斯有音。比音而为诗,诗成然后被之乐,此皆出于天而非人之所能为也。”清朝考证学全盛时期的乾隆年间,围绕段玉裁的《六书音韵表》,当时的一些音韵学大家所作的序跋,均能见出相近的倾向。作为段玉裁老师的戴震说:“今乐睹是书之成也,不惟字得其古人音读,抑又多通其古义。”吴省钦说:“是书为古音而作也。古今语言不同,古音不明,不独三代秦汉有韵之文不能以读,其无韵之文假借转注音义不能知,立乎今日而译三代秦汉之音,是书为之舌人也。”钱大听说:“自文字肇启,即有音声,比音成文,而诗教兴焉。”“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而矣哉。”

内容概要

张向东(笔名黄亮),1969年10月生于甘肃通渭。分别于l994年和200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和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从郭志刚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并获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合作导师陈子善教授)。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清末民初的文学转型研究。著有《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编选《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虫》,发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书写形式革命》、《清末的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清代的音韵学与文学革命》等论文5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编从“言意之辨”到“文白之争” 第一章春秋战国:语言观念的形成——正名/无名·名/实·言/道 第一节正名与无名 第二节名与实 第三节言与道(意) 第二章魏晋六朝:言意之辨 第一节名实之辨 第二节言意之辨 第三章传统话题的延续和“文白之争”的兴起 第一节对“正名”与“名教”的批判 第二节名与实 第三节言与意 第四节文白之争 第四章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小说、戏曲跃居文学“正宗”地位 第二节诗文的边缘化 第二编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的演变 第一章理论背景——中国传统诗学语言观和20世纪西方语言学的启示 第二章20世纪中国诗歌语言观念演变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晚清到五四前后——权力话语的颠覆和个人话语的出场 第二节20年代中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个人话语和大众话语的众声喧哗 第三节50年代到70年代末——大众话语的一统天下 第四节80年代以后——个人话语的回归 第三章“语言转向”与后新诗潮的语言策略 第一节语言与世界和意义 第二节从传统文学观念的解构中看文学的语言性 第三节后新诗潮的语言变革 第四章对影响诗歌语言观念转变的几个因素的认识 第一节对语言本身的看法 第二节读者预设 第三节诗人自我身份的确认 第五章20世纪中国新诗中“祖国”意象的演变 第三编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 第一章从“现代化”到“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思路的转型  第一节“现代性”何以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问题” 第二节文学现代性的歧义及根源 第三节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复杂性 第二章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和重写文学史的思考 第一节左翼文学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第二节对待左翼文学应有的态度 第三节评价左翼文学的几个难点问题 第三章现代文学史的“边缘”书写 第一节文学史构成要素的拓展 第二节“边缘”作家的重新发掘 第三节作家生活行状的细节呈现和心灵世界的探询 第四节方法的自觉和文体的创新 第四章“过客”学者的心灵史 第一节“伊凡·卡拉玛佐夫式”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过客”学者的心灵世界 第五章20世纪中国西部文学地理学 第一节西部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 第二节西部文学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第三节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四编鲁迅的另一面——鲁迅被压抑的才华 第一章鲁迅学医的四个动机 第二章“救救孩子”还是“救救父亲”? 第一节鲁迅小说中的孩子和父亲 第二节 鲁迅个人经历对其小说中父子关系描写的影响 第三节救救父亲——“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第三章侠·鬼·画·戏——鲁迅精神世界的另一面 第一节侠 第二节鬼 第三节 画 第四节戏

编辑推荐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为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文库之一。

作者简介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所论述的几个问题,都是“微观”或“边缘”的,是对现代文学容易被忽略的“连续性”问题的考察。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向来有构建宏大体系的自觉意识,且在叙述上多以整体的意识形态取代写作者个人的趣味,但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注重史料的发掘和细节的钩沉,趣味的呈现,文体的自觉,也是文学史应有的“另类”维度。

图书封面


 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