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菱评点红楼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张曼菱评点红楼梦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561332061
作者:张曼菱
页数:278页

章节摘录

  贾宝玉这一人物,是转动《红楼梦》全书的主枢纽。  贾府中男女人物,从秦可卿到贾政、贾芸,从薛蟠到茗烟,皆围绕他出台演绎成故事。  他仿佛是群芳的春神。黛玉与宝钗,为争夺对他的感情拥有权,而各有归路。“金陵十二钗”,正册以及副册、又副册中人物,都与他有蛛丝马迹的真情关系。  贾宝玉最可贵的一点就是他有“至性”。无论什么关系,甚至无论主仆上下,他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将人当“人”看待,将人当人来欣赏,来爱慕,来维护,来悼惜。用现代语言说,他是人性至上者。  在血亲构成的关系中,他的出发点也以“人性关爱”为本质,而非为封建的“伦理原则”所左右。诸如:迎春出嫁时,宝玉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吟诗,惋惜这位秉性温柔的二姐姐结束了幽静的闺阁生活,从此前途莫测。闻邢岫烟受聘,他又立在杏子荫下,想象着岫烟将如花结子,继而白发满头,感慨万般。  宝玉的这些在别人看来是近乎痴魔的疯想,却是最永恒最深刻的人生的悲哀,女性面对男权世界的无奈。可以涵盖及全人类的女性。如果《红楼梦》能够成功翻译,全世界的女性皆会为得到来自男性世界的这种真情的体贴珍惜,而芳心有慰。  他为香菱想出替换石榴裙的主意;将受辱后的平儿引到怡红院中梳装;他为彩云瞒脏,是不想扯出赵姨娘来,深处更为了保护探春的自尊心。他为藕官遮挡烧纸钱事,也含有维护黛玉之心。所以鲁迅说他“爱博而心劳”。  无论是湘云还是司棋,有了急难都向他求援,知道他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力去做;做不到,也会在心里牵念着她们,令她们在受难中灵魂不受孤单。  更不用说,晴雯临死时向他的表白。红颜薄命唯自领,却有知音送香魂。一篇《芙蓉女儿诔》,哭遍天下清白。 宝玉知道她们所受的委屈,将此恨比为“长沙”,将此烈喻为“羽野”,惊天动地。  宝玉此一人物,并非单单为一个黛玉所设,也并非只为他个人的爱情遭遇所设。此乃为《红楼梦》世界中一切青年女性的知音天使。

前言

  《红楼梦》传世以来,人们一直在追寻它的根源。  追寻的方向大致有三个:  一个是从文字方面,如词人纳兰性德一句“葬天天气”便引得多少人去证明:宝玉即是纳兰公子身影,有诸多佳人都与纳兰一生恋情可以对照。  中学时代,父亲给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葬花诗”与一首“白头吟”相关。还记得:“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光禄台前开锦绣,将军楼里画神仙。”可见其文字的来源是多方位的。  一个是从史实上找,如曹雪芹幼时家中被雍正帝抄家,又曾在康熙年间接过驾,所以贾府即是曹家。  另外,就是猜谜式的索隐派,将《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比为当年与纳兰相交往的若干高人逸士,以为作者为避文字狱,故意将他们改变性别,将“先生”全都变成了“小姐”。

内容概要

张曼菱,云南华宁人氏,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红学家、电视制作人、社会活动家。
青年时代曾在云南德宏傣家边寨当知青,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以“文科论文第一”的成绩毕业,到天津作家协会做专业创作。在校期间即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时轰动京华,后改编为电影《青春祭》,饮誉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大陆知青电影的巅峰之作,成为一代人心灵的丰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到好莱坞进行学者访问,在美以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女性为主题发表公众演讲,名动东西海岸。是大陆改革开放后首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未曾深入新疆地区考察民间文化,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发表小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着来唱着去》等,名动天山南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海南创办文化企业,为海南省制作首部电视连续剧《天涯丽人》,热播全国,掀起第二次“海南潮”。获海南“开拓”奖。
近年来出版随笔集《北大才女》、《中国布衣》,风行大江南北;以深邃之笔墨记录了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是为中国“布衣文化”的旗帜之作。
作为“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者与研究者,其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所认同,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高度评价与认可,已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此片昭示与抢救了中国民族文化史上重要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书籍目录

假如没有《红楼梦》“根并荷花”解多情、同情、至情谁主《红楼梦》?人前薛宝钗诗人之死移花接木难永寿性灵岂能入深宫“杏花”遐思探春与风带刺玫瑰花湘云与侠妓铁门槛外末世《红楼》末世魂男权世界的报复《芙蓉诔》——青春祭花袭人与“国民性”呆憨存真性依附与游离梦随侠士离风尘何来群芳聚《红楼》《红楼》傲骨辨酷似纳兰酬知己中国人的四季《红楼梦》日历另部《红楼》另样魂盛世《红楼》盛世景边土茅屋谈《红楼》(之一)边土茅屋谈《红楼》(之二)边土茅屋谈《红楼》(之三)云海寒楼梦悠悠寻觅芳菲人性园令人温馨的揣测漫说《红楼梦》的宿命力量

编辑推荐

  红学世家,潜心两代人痴求红楼魂;张氏点评,惊世三十篇情解群芳谱!  《张曼菱评点红楼梦》作者张曼菱长期潜心于红学研究,《张曼菱评点红楼梦》是她的得力之作,她也是中国女性评红出集之第一人!红学世家潜心两代人痴求红楼魂,张氏点评惊世三十篇情解群芳谱!篇篇文章充满了真知灼见,可谓字字珠玑,展示了其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红学奇才的绝代风华。在这里,你将看到另一个别样的“红楼梦”!

作者简介

本书是张曼菱多年来潜心于红学研究的结晶,为近来“红学研究热”中之奇葩。其中充满了真知灼见,可谓字字珠玑,语语惊人。作为中国女性评红出集之第一人,张氏文化视野宽阔,才贯中西,情通现实,展示了其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红学奇才的绝代风华。

图书封面


 张曼菱评点红楼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号称是北大才女,研究红楼,却硬伤一串串。《多情、同情 、至情》一节:“中国文化中,对“石”是独有情结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于石,原生时就叫石猴,这是本真的名字。“悟空”是唐僧救他收徒之后,为之取的法名。”就连看过《西游记》电视剧的小朋友都知道,“悟空”是菩提祖师给石猴取的名字,唐僧收悟空为徒后,为他取的“诨名”是“行者”。《带刺玫瑰花》一节:“贾府中三姑娘探春,是宝玉之姊,元春之妹。”探春在书中多次称宝玉为“二哥哥”,居然是宝玉之姊?《杏花遐思》一节:“家父当年曾经收集过《葬花诗》与《白头吟》这二首诗的联系比较。记得后首中旧句:‘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白头吟》是汉乐府诗歌,传为卓文君作,而此处所引两句实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别的不多举例了,大家看了就知道。  我比较看不惯现在出本书就自称或者被包装成什么“才女”、家学渊源的,这位文史硬伤一抓一把的“才女”实在令人无语。真正的才女是不用包装、不用自我标榜的。著名的如冰心、林徽因,还有我们武大老一辈三才女苏雪林、袁昌英和沈祖棻先生。前段时间学院搞了一个纪念沈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的大会,她的那些老同事、老学生都称赞她是“中国大学校园最后的大家闺秀”,会后我重读了沈祖棻先生的《涉江词》,深感此言不虚。与这些老前辈才女的才高八斗却依然淡定、内敛相比,现在的一些所谓“才女”当感到汗颜。
  •     文字很犀利的! 主观看法挺多的!当然好书是读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 每个红学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存在着牵强附会之意!有时候还挺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研究这些有的没的东西甚至于去杜撰!!!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第一次读品评红楼梦的书,个人觉得可以随便翻翻,会有些许收获,但整本书不咋地。
  •      张家点评 别具风格
  •     曾经的北大才女 慢慢道来
  •     因为在看《红楼梦》,所以也连带的看些关于《红楼梦》的评论。在看过的评论中,我觉得这本书写得较好,有很多比较准确的推论,想法又很精辟。
  •     我开始想看红楼梦了……
  •     此生怀抱红楼梦,生生死死有归途。
  •     虽显主观,但有别于大路货,开拓思路,印象深刻
  •     各家观点驳来驳去,为我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此书是上学期末开始翻的,搁了一个寒假,也经历了一次生活的大变故。最近读来心境全不同,书中作者追忆与其家父共读红楼的文字,读来深挚。那是可以超越生死超越时间的东西,一份热爱、一种对昔人夙愿的坚持。
  •     基本还是从《红楼梦》作品出发,去评点,特别喜欢她对黛玉、香菱、晴雯的解读,对探春的分析也是 但对
  •     才女。读其书每有心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