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32533206
作者:曹旭撰
页数:206页

内容概要

曹旭:字升之,号梦雨轩主人。江苏金坛人,1947年11月生。老三届高中,77届中文系。198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1996年、2001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房问讲学;介导“汉学文化圈”和世界汉学背景下的古代文学研究。现任上海师大教授、诗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上海师大图书馆馆长。著作多种,比较喜欢的有《诗品集注》和《诗品研究》。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导言 一、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 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 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 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 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 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满百 凛凛岁云暮 孟冬寒气至 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二、旧题苏李诗及其他研讨  上山采靡芜 十五从军征 橘柚垂华实 兰若生春阳 步出城东门 穆穆清风至 四坐且莫喧 新树兰蕙葩 古八变歌(北风初秋至)……三、汉乐府四、南朝乐府五、北朝乐府

编辑推荐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新世纪古典文学经典读本)在结构形式上又集前述两套丛书之长,将作者与作品(或原著介绍与选篇解析)乳水交融地结合为一体,从而使全局与局部相映相辉,高屋建瓴与积沙成塔相互统一。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及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包括一些民歌民谣)风格质朴,刚健清新,音韵悠扬,手法多变,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一。不了解这些,就无法知道唐诗辉煌的渊源所自及其风格的继承、手法的运用、典故的背景和语源的出处。这本书共遴选汉魏古诗、乐府诗100首,注释简明扼要,评析视野开阔,广征博引,融古贯今,思维活跃,文字风趣生动,在发掘汉魏古诗、乐府诗的内涵,描述其概貌,揭示其思想艺术特点、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诗学史上的地位诸方面,追步前贤,作了有相当文史价值的探索。

图书封面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初学诗时,最喜唐诗,其诗或雄健或沉郁,或妩媚或洒脱,或鼓盆而歌,或啸傲山林,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或遥怜儿女不解长安,或冠盖京华斯人憔悴,或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以其年代而论,初唐多苍凉雄壮,上承魏晋,有乐府遗风。盛唐则包罗万象,凡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思无不可入诗,且盛唐之时国力雄强,与外邦交流益盛,是故唐人之眼界,为百代仅有之宽,以此言之,唐诗之盛,在于盛唐。中唐及其后则渐衰,禄山之乱虽终平定,然国力大减,且诸方并起,政出于中而不行于外,外有豪强内有阉党,又有吐蕃回鹘之忧,百业凋敝,民以生为念,虽有乐天,元稹,韩愈,李贺,义山,杜牧之才,然终不如前。后喜魏晋,因其放逸旷达故,魏晋之诗,以陶潜为重,其音清,其形正,其心远,其意广,其以歌言志,以文载心,因其诗观其文,因其文爱其人。然魏晋之时,文人多习文赋,以诗为小道,是故其诗不盛,观江淹,嵇康,向秀,刘玲,阮籍之文可知矣。虽如此,鲍照,庾信,曹操,曹植之诗,亦足可观。再其后则喜先秦,先秦之诗,散佚居多,唯诗三百与楚辞犹存大略,诗经自不必论,中文诗歌皆出于此,虽儒家奉其为正音,多有曲解,然吾辈焉能以曲解之故弃之?风雅颂四篇,以风雅为众,风者民歌也。雅者,所谓正音也,盖因周室之故。多为贵族文人所做,然不具名,以供宴响朝会之用。儒生曲解十五国风,以其情爱之言以喻君子,后世多以为然。二雅亦有可观,至于颂者,余谓其史料重于文学也。楚辞则不然,今之所谓楚辞者,并非全然先秦,亦非全然南楚之作。今世之楚辞者,汉末刘向所辑也,其文多出自屈原宋玉,但犹有数篇为后人伪托,不可全信。楚辞之风貌,与楚地楚人楚音不可分,昔楚之地,林木茂盛,多为湿热,且虫蛇草树,与中原大异,楚人之风俗,亦与中原不同,楚音更不必论,今时之荆楚,有外人至尚交流不易,何况两千年前。故前代之人,对楚辞微言颇多,以其蛮夷之音无可观者,孰知楚人视其亦为蛮夷。先秦之时,楚人以渔猎山伐为业,耕种不多,食物常足。且楚之巫文化盛行,又有贵族世代而立,故中央集权较弱,其民多有桀骜不驯,比之中原之民,譬如维京之于日耳曼。是故史记有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此楚辞政治性不强,亦少逢迎之词,且节奏较之北音更为自由,不依韵而独立,可颂亦可歌。至于现在,则无所偏爱,俗世小民,心境蘧忽而异,收入住房医疗教育,老父母的健康,无一不需要放在心上,虽欲固定而不可得。有所爱则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所思则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独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故友前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冬夜渐长燕声日落: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来年春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只是这段时间来,想的特别多的,却是这些连作者都没有的五言诗。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  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这应该是一位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我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的联系方式多了么,还是因为大家已经看惯了太多的离别,很多人都会有思念的人,但是却再没有见过这么强烈的离愁。即使又得真的是再不能相见,也大多习惯用淡淡的伤这样的词汇表现出来,是我们冷漠了,还是人类经过了了这么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了?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汉朝的疆域,恐怕最远的两端也没有到万里的吧。或者到了,当时的丈量单位和现在不同。但是现在呢?你在巴黎我在东京,她在渥太华,你那里刚刚落下的太阳在我这里升起,我们甚至都不生活在同一天,可是我……远行的朋友,我做不到这样的思念你,你会这样的思念我么?你会这样的思念谁么?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我想困扰我们的不是脚下的路而是心里的墙吧,或者说成心里的路也未尝不可,它载着我们走向某个方向,却把我们隔离在不同的所在。会面安可知?会面又岂能不可知。南越的鸟儿飞不过沧海,北地的骏马也跨不过风沙,衣如旧,人空瘦,那个在等待和思念中苍老了容颜的女子,却还在担心远行的人,会不会被浮云蒙蔽,会不会因为贪恋异乡的繁华而忘记了回家。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起初我很喜欢弃捐这两个字,实际上初读这首诗的时候,唯一让我不理解的就是这两个字。弃捐作为一个词的含义,常见的有三种,1:抛弃,废置。2:特指女性被人抛弃,也有引申到士人身上的。3:死者(婉言)。但是这两个字在这首诗里,后两种含义根本解释不通,即使第一个含义,恐怕也有些牵强。在这首诗里,一般都解释为算了吧,放弃吧,和第一个有接近之处但是并不贴切。想了很久,算是想出来了一个不怎么靠谱但是自己能接受的解释:把捐当成绢的通假字。汉时造纸术刚刚兴起,大多数时候用来记录文字还是以竹简和布料,绢就是这些布料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在其他诗词中已经出现这样的含义。我自己感觉,相对于上面的那些解释还算是可以接受的。抛开的是满载着思绪和文字的信纸,抛不开的是心中的牵挂和思念。……这恐怕是我自己写的最为靠谱的一篇评论了,虽然我连这本书都没看过。不过我会努力找到去读的,以方便让我的评价不至于误导人。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美丽的情感,这些读起来既简单又美丽的句子,在我们的时代就消失了呢?
  •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好久了,终于今天看完了。只记得古朴自然的诗风,南朝缠绵婉转的风格,北朝雄浑直率的气魄。记得小时候看古诗的时候都喜欢缠绵的诗歌,觉得好美,可是现在看来,南朝诗歌的缠绵、思念、担忧总让我觉得小家子气,哀哀怨怨拘泥于自己的感情。而北朝的战争题材的诗虽然也让人看到百姓命运的悲惨,可是别是一番雄浑的气魄,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我,看起来更为畅快淋漓。这些古诗中的描写有时候让我都觉得太过于直白了,不过这既是民间搜集来的也情有可原了。这些古诗也让我看到了古人们的心理,他们会思念爱人,想念家乡,会担心、忧愁。我也在想倘若这些人没有经历什么家人分离,离开故土,他们的生活就会平静地像水一样,也不会有什么流传下来的古诗了。不会留下“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样的诗句了。另外我还发现古诗中喜欢用叠词,倒是朗朗上口便于传诵,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有时候这诗的表述也让我会心一笑,例如:“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不过总的而言对于这一阶段的古诗我倒是没觉得特别喜欢,或许对我而言词藻还不够华美,或者我还没有体会到其中清丽之美。不过看着这些汉朝的,南北朝的人流传下来的诗歌和他们的情绪倒是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可是这些感情也确实在现代人的身上也会出现,只不过可能现在的人没有那么安土重迁了。当然他们的这些诗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来诗歌的内容与表现手法。
  •     这些古诗作者年代皆不详,然历代文人的评价却很高,木心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同样,如果抽掉这古诗十九首,中国的诗风会不会吹不下去而要偃息了。这些诗全都是有风骨的,字里词行的缝隙间都有风吹过,不是阳春杨柳风,太腻太软太没骨,也不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狂风,太慷慨太激恣,这样的一种风,吹过时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又深远幽静得彷佛找不到源头。这些诗都有一种温脉的洁净在,与任何人都没有半点距离,彷佛十四、五岁送姐姐上学的样子,不疾不徐,缓入人心,有种发自内心的亲。对它的评价,有一句最打动我心,“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清音独远,何能不悲?十九首诗中,最常为我们所知的是《迢迢牵牛星》一篇,虽然知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句是好的,“盈盈”“脉脉”都像女孩子寒星带水的眼,带着女儿家的痴意与深情,但对这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却别有偏爱,女孩子啼哭本来就灵气逼人,这一句却描出大气深沉的哭泣,伤心欲绝的哭泣,泣涕零如雨,多少伤心的眼泪才能称得起这零如雨,可怜相思太过、相见无期!我都恨不得与泪替她抛却了!后来秦观有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到底也是水流中下了,雕砌之痕犹在,还是比不得这首轻盈灵动。初中时候学过一篇课文,伤忆故土的,记不起什么名字,中间有一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当时听朗诵带,舒缓悲凉的男中音念出这一句时,不知怎么,立刻仿佛被刀子扎了一下一样,泪水扑簌簌滴落到课本上,小小年纪就本能的感到这句子有深意,大了才慢慢晓得游子的苍凉和辛酸。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里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因为太好,觉得不过瘾,只好全部搬出。“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个女人如暮云流水一般,她的深情只在眼神中、脚步中。这样的眼神,看一眼就要凄绝,却仍然不得不狠下心来远走;她挥一挥衣袖,天涯含悲、海角见泣。悲剧即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的爱情,恐怕下去会是个悲剧,今日与君生别离,明日无定河边骨,所以才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力量。这女人是聪明的女人,即使他回不来,她也能拥着一份记忆到终老的。曾经有段时间对“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句喜欢得要命,这样的意境,诗词里相类的很多,“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却没有一句这么平淡深远,读之欲泣。思君令人老,柔软的心上系了一根渺渺的线,要过千山万水随着他,太遥远跟不上时,就沉迷于这份思念中,自己也能将自己感动。美人慢慢就老了。《青青河畔草》一首,得益于琼瑶的一部《青青河边草》红遍大江南北,至今我还记得那调。琼瑶古典文学功底极深,化的几首诗都仿若天然,平白为肉麻的言情添了几分姿色。由此有感悟,写通俗小说也需要一些形而上的点缀,金庸的武侠小说自不必说,古典事物信手拈来全无痕迹,琼瑶的言情能这么红大概与这个也有关系,没思想没深度,词藻华丽一些也未尝不可。我最喜欢的是最后四句“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先是这句“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就有种明丽洒脱的畅快,像是儿童跑着跳着唱的歌谣一样,亮烈的回忆,还有一番暗暗的欢乐,这是安安定定、牢牢稳稳的一种思念,丈夫还在外游荡,可她不再漂泊了,她的心已经落了下来。这个女人贞烈又洒脱,她不惧说出空床难独守的女儿愁,难独守就是难独守,相思就是相思,想他就要说出来,她什么都不怕。本是歌欢舞乐、恣意浪荡的江湖女儿,清风朗月、无肆无忌,而今心里装下一个荡子,她不再是个空心人了,开始变得些许怅惆了。全诗明丽欢快,全无半点矫饰,即使说到空床难独守,也是磊磊大方,无半点缠绵色情之感,思念也是理所当然,这样健康的感情,我真是喜欢。《青青陵上柏》一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一句,平白如话,大有深意。人来天地走一遭,不过还是匆匆过客。《今日良宴会》一篇也有“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一句,同样的感怀。这首诗里的悲意,细品之下,有《红楼梦》里的大极大乐后的大悲,却没有沉缅于这样的悲中,而是将行云流水的悲凉感情渐渐收了,一段苍凉戛然而止,置于心中,蕴蕴沉沉。“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人生,富贵如浮云,一眨眼的功夫就散了,斗酒恣欢谑之时又带出戚戚之意,别是一番沉郁回味。不经意翻到《涉江采芙蓉》里面“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句,不由流泪。话不必多说,自有远意。生下来写的方块字,念的汉语拼音,再怎么读西方的书,根脉都在那里,文化源头上的东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几个字几个词,平平淡淡,就能把人的集体无意识勾起,睹物思人,推物及人,这般伤心,不与人说。初中的时候喜欢在早自习上不务正业,不知从哪里摘抄许多情诗来背诵,《冉冉孤生竹》就是其中一篇,至今印象很深。那时把这篇理解为女子向男子示爱的诗,那女子告诉他,我喜欢你,你来求爱吧,再不来,我就老了,因此特别喜爱这首。如今看来好像不是,之所以那么理解是因为“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句,以为与《诗经》里《摽有梅》意境一样,是胆大热烈的女子所言。这诗看来应该还是一首思妇的诗,她是新婚已过,夫婿外游,守着蕙兰含英一样的年华,怕自己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不免生出自怜之心。最后想到夫婿时,还暗暗下了决心,你有情,我也必定有义,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全诗是亮烈的,而不是仅仅缠绵悱恻的,思妇有贞意,这种贞特别动人,竟像是小孩子给大人发下的郑重其事的誓,脸上有不容怀疑的真切。这种贞也类似于尾生的信,都是极纯真的人才能拥有的,那样的贞信在脸上一闪光,却让人惊艳。“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一句常让我想起舒婷的《致橡树》里面的木棉,可惜中国古代女子自我意识再怎么觉醒,也难得生出超越第二性的独立意识,兔丝附女萝,她将一辈子附在男人身上了。《庭中有奇树》又是一个痴情人,我相信这个是个男人。只有男人痴情起来才能这么可爱,他还将花儿“馨香盈怀袖”,可惜天高路远各在天一涯,到不了心上人那里。他也知道,自己也免不得自嘲并解释给他人,这花儿没有什么特别珍惜的,只是我很想她。十九首诗里面常有慨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的,虽然作者年代不详,但往往能从中读出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萧杀,这首《去者日以疏》就很有曹氏父子的遗风。“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每曾至爱之人逝去,总有怆恻不忍之心,平淡写来,字字泣血。“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天地大悲不过如此,人生如寄,生死存亡,触目惊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诗太好,我也无从下手。千岁忧而后秉烛游,口里说着为乐及时,他真的能玩得尽兴吗?客从远方来,收这一句的两首,首首不忍卒闻,“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诗经·葛生》一首读之断肠,里面两句“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 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字字惊泣欲绝。古诗里面这个一心抱区区,等待客从远方来的女人,跟《诗经》里那个跪哭亡夫的女人,我总觉得是一个人。此日伤怀,彼日泣绝,这些女人寂寞得好充实。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在卓越网买了两次书,不是有窝角,就是书面有轻微磨损,好像都是箱底货,不满,不会再来了。
  •     闲暇读读,顺气。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柔肠百转请民俗学的女纸们都看看TT
  •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诗里原创的想象自是无双,曹旭的评却太没趣了。
  •     評述詳盡,適宜入門。
  •     选的题材大多数是我想看的www
  •     诗歌解说得一般,不过诗歌本身还有点意思。
  •     买来一年了,很是喜欢,纸张很好,版本不错,内容也很好,注释点评都比较到位,不错不错
  •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     美不可言
  •     算是入门书里极有章法的了……那种沉淀着的爱与相思啊
  •     优点:1、内容选得很好,很经典。2、版式设计、字体很适合,评注也很好。3、价钱还算公道。缺点:1、纸质再好点就更完美了。2、中间缺了18、19、等四页,应该是装订时的遗漏。总评:不错。
  •     遇到这本书是天大的幸运,注解非常详尽。
  •     中国古老的民歌,感情真挚,浑然天成。很值得学习。
  •     十九首真的算上凝练
  •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     记忆
  •     买之前看到各位的评论,有不少人反映缺页,抱着侥幸的心态买,可是的确是缺页的。缺少17、18、51、52这几页,换了一次货,结果换来同样缺这四页的另一本新书。最后还是推掉了。虽然挺喜欢书的内容,感觉很可惜……
  •     书的质地精美,实在是太喜欢了
  •     这个算是一个精选小册子,直接读《古诗笺》和《古诗源》更好。
  •     缺頁兩次罪該萬死,但瑕不掩瑜,內容確實不錯。
  •     无意中弄到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中德译本,德语果然直白多了。读了汉乐府感觉汉朝多怨妇啊
  •     很淳朴的感觉~
  •     内容评注的朴实易懂,没有故作架子。上海古籍的书品相没的说。推荐。
  •     美
  •     喜欢这样的书,古诗十九首的清韵萦绕在书中,仿佛有着淡淡的清香味。那些诗词,或靡丽、或直白、或悲伤、或勇敢坚强,俱是发自心底的创作,积淀在时光中,美丽无限。
  •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     上古社的这套书不错
  •     太爱汉诗了
  •     比较一般。
  •     选文及注都是上品,评介比较规矩,乏新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下附的评介就变成一系列的溜须拍马,大家不是堆砌前人理论就是哭诉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真正理性而学术化的分析却是少之又少。说文总说妙在何处,版本、训诂都核对完了么?生平背景记载都跟上史学步伐了么?为学贵在凿空
  •     看到之前评论有缺页的,抱着侥幸心理买了本,的确缺页,可是换货一是麻烦二是同批次应该都有问题,换不到好的,所以忍了。。。卓越的品质应该提升,发现这种问题应及时改正。。。书的内容上正好填补了唐诗之前的历史,乐府诗选材也很广,不错
  •     很好的书。原文。注释,及有品位的分析。但是缺页了。也许是这一次一刷都有问题吧,正在换与不换之间纠结不已。。。
  •     秦后唐前诗中个人最喜欢的还是乐府、子夜、十九首和苏李。说到底,汉魏的朴雅还是唐人费尽气力而不能及的。当时的很多文人诗,特别是元亮诗个人并不喜欢,总觉得在凑字,很生硬,这点还是唐诗更胜
  •     喜欢这种真性情的选本。曹老师毕竟是老派文人,爱护女性,要请硬把芳草美人解释成君臣情的酸腐文人吃耳光,曹老师,顶你! 就是我很不幸地买到了一本次品书,缺了好几页……呜呜。
  •     选诗很棒,注基本靠谱,个别地方有错漏,感觉像学生干的。而今从头读古诗,始知其有沧海遗珠之质,光华流转,永夜不失。
  •     个人真的是太太太喜欢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了。
  •     大学时,史记老师给每个人发了古诗十九首的打印版,很喜欢,每天早上跑去操场背诵。后来搬宿舍遗失了这份资料,找了好久,最后发现这个版本的时候,和老师给我们的版本一模一样,简直惊喜。
  •     书整体还行,但就是中间给我缺了一页。
  •     爱不释手,琅琅上口而且直入心扉,犹如清水芙蓉之美
  •     早上才开始翻,就发现书页缺损了
  •     第十七,十八页没有,纸质也不是很好,同样的书在书店要便宜一点
  •     在一趟趟公交车上读完了,好喜欢。以前读过余冠英的注本,以为大都忘掉了,这次身处异国再看,竟然好多还能背诵。“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
  •     这本书的结构很好,搭配合理.而且乐府里的名篇基本都在里了.这样我就不用再买乐府诗了.
  •     一字千金
  •     还行,排版亦不错,看了几日,一直熟读的十九首终于可以背诵了。注释上,越是容易理解的越是注解详细,越较难理解的越是只说大意,,,今人注古籍的老套路,没能避免
  •     军训读物。
  •     作者领着读诗,廖兄好品味!
  •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如果说乐生恶死,及时行乐是世俗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超越了世俗性;然而陶潜虽云:“自此抱兹独,黾勉四十年”,然而诗学世界里的他又是多么希望摆脱那种灵魂的孤独!
  •     超郁闷,卓越给我的有缺页,想退货但太麻烦了。这本是一本很好的书,印刷和内容方面都很好,遗憾的就是我拿到的那本却少了一页纸。
  •     缺了18、19、51、52四页~有些失望呢。看了评论,不少人买到此书都是缺页的,客服应该跟出版商反映此问题,
  •     我是如此幸运,会中文,可以看这些诗句。
  •     很喜欢这本书。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拿出来读的时候发现书缺了2页。联系卓越,客服回答已经超过退换货期限,不予退换。看来以后拿到书第一件事就是要从头到尾翻一遍。
  •     此人写的引论倒是不错,甚合吾意
  •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     高中时买过一本,丢失,现在买不到了
  •     温柔敦厚,回环不已。
  •     要是有译文就更好了。
  •     还可以吧。。。。上大学时最喜欢的几首古诗都在里面。
  •     看到十六页,下一页就是十九页了,少了一首诗。别的都还可以,还在继续看,希望后面不要少页
  •     比兴而起,叙事而发。生死俯仰,秉烛夜游。不设置,不雕饰,泣涕如雨而处变不惊
  •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动心魄”,一字千金
  •     经典。
  •     努力加餐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