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与莎士比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拉辛与莎士比亚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208057548
作者:(法)司汤达
页数:275页

章节摘录

书摘这个问题在法国似乎已是陈旧不堪的了。不过,关于这个问题,人们所听到的还只是一方面的意见。《每日新闻》和《立宪报》…由于政见不同而壁垒分明,但有一点它们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法国戏剧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而且是惟一合乎理性的。可是,如果不幸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e)有意见要发表,那么,不论什么色彩的报纸不约而同都对它关上大门,无例外地拒绝它了。    这种明显的恶意丝毫不使我们感到害怕,因为这不过是一个涉及党派的问题罢了。让我们举出一个事实作为回答吧:    近十年来在法国最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是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    瓦尔特·司各特的小说是怎样的?    是穿插有长篇描写的浪漫主义戏剧。    也许有人会举出《西西里晚祷》、《帕里亚》、《马莎佩》、《雷格吕》的风行一时来反驳我们。    这几个剧本是给人以很大的愉快的;但是并没有给人以戏剧的愉快。其实观众并不享有绝对的自由,他们无非喜欢听到舞台上用优美的诗句表现高尚的感情。    这是一种欣赏史诗的愉快,而不是欣赏戏剧的愉快。因为其中缺乏深刻感情所必需的那种幻想深度。不论怎么说,人在二十岁时,要的是享受乐趣,而不是推理,尽管其中道理他不明白,但他实际上是这样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不为人所知的道理,第二法兰西剧院的年轻的观众对这些剧本的虚构故事才这样易于接受,并为之热烈鼓掌。如《帕里亚》虚构的故事,还有比它更荒唐可.笑的吗?这种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人人都提出过这样的批评,可是并没有被采纳。为什么?因为观众要求的只是优美的诗句。观众在当前法国戏剧中所寻求的也就是这一套华丽眩目、用来着力表现所谓高尚感情的抒情短诗。这种抒情短诗用一些前引后连的诗句就能起到这种作用。这就如同派勒介路剧院演出的芭蕾舞剧一样,戏剧动作的惟一目的就在引出优美的舞步,或好或坏的敷衍成为悦目的舞蹈场面,如此而已。    我要毫无畏惧地向走在歧途上的青年一代讲话。他们因为莎士比亚是英国人,就对莎士比亚大喝倒彩。他们认为这就是爱国主义,就是维护国家荣誉。勤勉的青年人是法兰西的希望,我十分尊重他们,所以我必须以真理的严正语言来和他们谈话。    关于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全部争论,归结起来就是:遵照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是不是就能创作出使十九世纪观众深感兴趣、使他们流泪、激动的剧本;或者说,是不是就能给这些观众提供戏剧的愉快,而不是促使我们去看《帕里亚》或《雷格吕》第五十次演出的那种欣赏史诗的愉快。    我认为遵守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实在是法国的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也是我们很难摆脱的习惯,理由就是因为巴黎是欧洲的沙龙,欧洲的风格、气派;但是我要说,这种整一律对于产生深刻的情绪和真正的戏剧效果,是完全不必要的。    我要问古典主义派:为什么悲剧表现行动必须限制在二十四小时或三十六小时之内?场景的地点为什么不许变换,或者按照伏尔泰的说法,地点变换只限于同一处王宫的不同部分?P14-16

前言

一八二二年七、八月间,英国潘莱剧团到巴黎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受到巴黎一部分观众和舆论界的恶意捣乱和攻击,以致不得不停止演出。司汤达对此立即作出反应,写出文章,这就是英国侨民办的刊物《巴黎每月评论》同年十月号上发表的《拉辛与莎士比亚》,题目是用英文写的,文章是用法文写的,小题目便是本书第一章所用的那个题目。一八二三年一月,司汤达又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笑》,即本书第二章。第三章《浪漫主义》,应写于此后一八二三年年初这一段时间,但这时《巴黎每月评论》已和另一英国刊物合并,于是司汤达将这新写的一章连同前已发表的两章合在一起以《拉辛与莎士比亚》为题自费出版。这本小册子出版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浪漫主义和新的思潮日益猛烈冲击着巴黎古典主义堡垒。法兰西学院那部在当时享有极高权威的辞典也不能不对浪漫主义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对浪漫主义这个新词作出自己的解释。法兰西学院院士奥瑞在一八二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就此向浪漫主义发起攻击。将近一年后出版的《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二部分,便是对这位古典主义卫道士的回答。政论小册子当时十分盛行,司汤达的朋友路易一保罗·顾里埃便是著名的政论作家;司汤达已写的许多作品本身(甚至也包括他的小说)也都带有政论特色,其实司汤达本人就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册子作家,现在他更是有意采用这种小册子形式来写他这部批判古典主义派的书。“小册子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喜剧”,司汤达这样说。反击法兰西学院古典派权威人士,自由派很感兴趣,在政治上于他们有利,与三年前英国剧团在巴黎演出莎剧时自由派煽动什么英国人谋害拿破仑、大肆攻击莎士比亚的情景相比,现在是大不相同了。所以《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二部出版,有自由派报纸鼓吹,十分引人注目,影响也很不小。但是自由派作家或者当时浪漫派作家也未必真正理解司汤达的“浪漫主义”。    这是司汤达写《拉辛与莎士比亚》的直接原因。    但是,从这部书本身看,从它所涉及王政复辟时期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美学、戏剧种种极其纷纭复杂的背景看,从它的笔锋触及的人与事看,特别是从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来看,司汤达揭起“浪漫主义”这面旗帜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其意义更为重大。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实质上提出了一个关于时代的重要问题,他反复强调时代的变化,总是将艺术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加以考虑,他早已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提出的新的美学与艺术要求。在谈到喜剧问题时,司汤达强有力地指出:“尽管证券交易所和政治赋予我一种深刻的严肃性,尽管怀有党派的仇恨,倘若是要让我笑,仍然必须在我面前以一种愉快有趣的方式使某些满怀热情的人在走向幸福的道路上失足受骗才行。”这就是司汤达所强调的资产阶级“现代人”。头上戴着庞大假发的法国侯爵对戏剧艺术绝对提不出这样的要求;即是当时浪漫派诗人如拉马丁、雨果等也未必讲得出这样锋利的语言。《拉辛与莎士比亚》另一个主调是:“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因此感动了他们同时代的人”。现实主义艺术原则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来了。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由此开其端。这是很值得注意的。还有,在艺术上,一系列原则性的意见,特别是向莎士比亚学习的问题(本书第五封信关于检查制度、第八封信后两条司汤达的长注可予注意),在法国文学史上似乎可以说第一次如此鲜明地提出来并作出比较详尽的说明,现实主义艺术方法许多经验之谈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这是不是有助于人们理解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加以探讨的题目。    可是,在一八三二年,雨果《克伦威尔》序言发表后五年,Ⅸ哀尔纳尼》轰动一时的首场演出已过去两年,正当浪漫主义运动盛极一时的情况下,司汤达的女友于勒高及耶夫人写信给他说:“创造浪漫主义的本来是你,你的浪漫主义是纯净的、自然的、动人的、好玩的、天真的、有趣的,但是别人却把它弄成了一个尖声嚎叫的怪物。你创造别的东西吧。”这当然是一个女人娇声娇气讲出的俏皮话,但可以反映出她的这位作家朋友和她交谈中的观点,似乎无可怀疑。正是这位高及耶夫人在一八三三年写了一部小说,要司汤达给她提意见,不料却促使司汤达沿着她那部小说稿的题材线索扩展开来竞写出一部很值得注意的小说《吕西安勒万》。其实,尖声嚎叫的浪漫主义早已被这位有独创性的作家抛在脑后,在现实主义小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已经走得很远了;这就是司汤达另一类新的创造。司汤达所谈的浪漫主义,对我们研究他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是有帮助的,对于了解从十九世纪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司汤达的现实主义观点,如文学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艺术必须具有真实性,描写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内心世界等等,这不可能是从逻辑推理中推导出来的原则,而是长期社会实践和艺术学习的结果。让。普来沃说司汤达在一八一七年写出《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是经过写了十五卷的日记、初稿、研究、文学通信、六卷艺术评论的准备才取得的。司汤达的思想和美学在《海顿生平》(一八一四)、《意大利绘画史》(一八一七)、《论爱情》(一八二二)这三部书里已经比较完整地形成;《拉辛与莎士比亚》不过是这位作家表示与封建历史时期旧文学告别,从此走上近代现实主义小说新开辟的广阔领域。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事件。     译本中增补了许多注释,其中属于考订、资料性的材料,大多取自本书编者皮埃尔·马提诺的注释;我在译本注释中未一一注明,应该在这里交代一下。     王道乾     一九七八年五月

内容概要

司汤达(1783-1842),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和文艺评论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译者前言拉辛与莎士比亚(一八二三年)序第一章 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第二章 笑第三章 浪漫主义拉辛与莎士比亚(一八二五年)说明序言第一封信  古典主义者致浪漫主义者复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第三封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第四封信  古典主义者致浪漫主义者第五封信  浪漫主义者到古典主义者第六封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第七封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第八封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第九封信  古典主义者致浪漫主义者第十封信  浪漫主义者致古典主义者声明附录旅人札记(选)《意大利绘画史》导言《阿尔芒斯》前言关于《吕西安·勒万》致于勒·高及耶夫人《吕西安·勒万》序言《吕西安·勒万》第一部引言《吕西安·勒万》第二部引言为《吕西安·勒万》所写的遗嘱

编辑推荐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拉辛与莎士比亚》为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一八二三年与一八二五年出版的反对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司汤达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文献之一。一八二三年的第一部分包括三章:《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笑》、《浪漫主义》;一八二五年的第二部分是直接对法国复辟时期旧制度旧思想的官方代表法兰西学院古典派攻击浪漫主义的反击。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司汤达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开辟了道路。附后还增收了司汤达《旅人札记》(选)、《意大利绘画史》导言、《阿尔芒斯》前言,以及关于司汤达一部未完成小说《吕西安·勒万》的序言、第一部第二部引言、一封致于勒 ·高及耶夫人的信和一份为该书所写的遗嘱。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本书为其中一册。

图书封面


 拉辛与莎士比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原载: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content/2006-10/27/content_498827.htm发表时略有改动,这里是原稿。一八二二年七、八月间,英国潘莱(Penley)剧团到巴黎演出莎士比亚戏剧,巴黎观众对此表现异常激烈:“在开演之前就已经嘘声哄叫、大喝倒彩,舞台上的表演连一个字也听不出了。英国演员一出场,他们就攻之以苹果和鸡蛋;不时叫喊:讲法语!”结果演出不得不停止。显然,巴黎人并不欢迎莎士比亚。巴黎人,这是怎么了?有什么理由非要拒绝莎士比亚呢?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直截了当告诉你:他们太习惯了古典主义了,看不惯浪漫主义的莎士比亚。所以,莎士比亚一出现,就把法国古典派的习惯给触痛了。古典派认为,戏剧一定要遵循“地点整一律和时间整一律”:悲剧表现行动必须限制在二十四小时或者三十六小时之内,场景的地点不许变换。由此,法国人才认为“法国戏剧不仅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而且是唯一合乎理性的”。然而,在一场戏剧中,“三一律”并不是非遵守不可。从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法国作家的浪漫主义作品来看,司汤达认为,戏剧的优劣与否,全在于它能否使人沉浸于“完全幻想的美妙时刻”。“完全幻想的美妙时刻”实际上就是看戏时的一种忘我状态,在这一状态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所呈现的世界中,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着的。如果一部戏剧能够出色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便它不遵照“三一律”,也是好戏。“完全幻想的这些短促的瞬间,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比在拉辛的悲剧中遇到的机会更多。”在完全幻想的瞬间之中,“观众的心灵展放开来”,心灵才真正得到了艺术的真正滋养。古典派还认为,戏剧必须是由亚历山大诗体写就的。司汤达则反驳,倘若如此,戏剧给人带来的愉快仅仅是欣赏史诗的愉快,而不是欣赏戏剧的愉快。尽管如此,习惯总是根深蒂固的,要摆脱习惯的形式所带来的习惯的愉快,必须求诸于己,深入体会自己的心灵所需。所谓:对聪明人无需多言。因此,司汤达寄希望于年轻人:“他们的心灵对强烈印象具有感受力,戏剧欣赏的愉快会使他们抛开虚荣。”司汤达在《拉辛与莎士比亚》的第二部分的献词也表明了这一点。老人:“让我们继续下去吧。”青年:“让我们检查一切。”十九世纪就是如此。那么,十九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习惯究竟有多么不可克服呢?在司汤达看来,这一习惯仅仅是出于“判断一切”的“癖好”:我到圣雅克路和奥代翁路的文学阅览室,去要了一份阅读最多的图书的书目,原来读者读的最多的不是拉辛、莫里哀、《堂吉诃德》等等,法学院和医学院的学生每年也不过借阅三四本,阅读最多的是拉哈泼的《文学教程》,足见判断一切的癖好在我们民族性格中是何等根深蒂固,足见我们战战兢兢的虚荣心多么需要把现成的观念充塞到谈话中去。这种“判断一切”的“癖好”意味着,人们不是去“阅读荷马”,而是“重新审定荷马”。尽管,“我们当中没有人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的,认为我们进入的新的生活秩序必然会产生新的文学”,但是,人们把主要精力都给了“判断”,以至于人们无暇重温古典作品,古典主义在他们那里,仅仅是形式上的荣光。所以,貌似是对古典主义的热爱,实际上是对古典主义形式的盲目推崇,并没有触及到古典主义的精神内核。从根本上来说,古典主义与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的精神气质相配,正因为如此,它才有可能凝练为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美学效果。每个时代都像一片土壤,有其各自的出产,古典主义属于古典时代。19世纪,“从一七八五年到一八二四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从我们有史两千年以来,在习惯、思想、信仰中,都发生了空前的革命性的急骤变化。”古典时代过去了,这片土地正要绽放自己花朵,它被称为:浪漫主义。热爱古典主义决不能作为否认浪漫主义的原因,而提倡浪漫主义也并不是要蔑视古典主义。司汤达用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恺撒的军队曾经攻打我们的先祖高卢人,后来人们发明了大炮的火药,难道因为这个理由恺撒就不是伟大的统帅了吗?我们认为,如果恺撒在世,也许他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军队军队也要有大炮装备。卡谛纳或卢森堡,因为有了炮兵工厂,所以三日之内就把牵制罗马军团达一月之久的一些要塞攻克下来,难道因此人们就可以说卡谛纳或卢森堡是比恺撒更伟大的指挥官?照这样推论下去,弗朗索瓦第一在马利尼央,也许会有人对他说:不要使用你的火炮,恺撒是没有大炮的,难道你自信比恺撒还要本领高强?所以,司汤达才会断言:在拉辛看来,悲剧不可能按照另一种方式去写。如果拉辛今天还活着,而且敢于找新规则创作,他肯定写得胜过《伊斐日尼》一百倍。他会使观众泪如泉涌,而不是只引起赞赏敬慕,有点冷冰冰的感情。进一步来说,作为习惯的古典主义,根本不是真的古典主义。它仅仅表现为舞台上的“优美诗句”与“优美舞步”,及由此而引起的“赞赏敬慕,有点冷冰冰的感情”。通常,为了符合古典主义,一句朴实的话都要用亚历山大诗体表达出来。比如,亨利第四说:我希望我的王国的最穷苦的农民至少在礼拜日能吃到炖鸡。用诗体表达就变成了:总之我希望:在标志着休息的日子里,住在贫苦村庄里一位勤劳的主人,多亏我的善举,在他那不太寒酸的餐桌上,能陈列几盘专为享乐而设的佳肴。——《亨利第四之死》,第四幕。必须强调的是,司汤达批判古典主义者,是为了让人们对古典主义有真正的认识,不是去重新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古典主义,惟其如此,也才能体会到浪漫主义到来的必然性。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在他们死后一个世纪,不去睁开眼睛看,不去模仿自然,而只知抄袭他们的人,就是古典主义者。此外,我们从司汤达的讲述中也体会到了古典主义作为形式在当时政治环境中的角色。司汤达曾经三次随拿破仑一世大军南征北战,之后,由与意大利烧炭党人关系密切,不能不说他深谙政治的力量。他知道在共和的理想覆灭之后,古典主义的形式是复辟的波旁王朝最美丽的衣裳。司汤达告诉我们,“我的朋友中有一位是图书馆馆员,他为不失去他这个职位,只好表态表示拥护古典派思想……”还有不太妙的“检查制度”:“请看《安达卢西亚的熙德》这个剧本,里面不过是用手杖打了国王几下,于是也不能通过。”由此,也不难看出法兰西学院“挺身而出”抨击浪漫主义的原因了。“在一个存在着反对派的国土上,法兰西学院在事实上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政府从来不允许属于反对派的具有伟大才能的人士进入学院;可是广大公众是永远固执己见的,公众对于部长所收买的高贵作家们也很不公正,于是,法兰西学院就变成他们的残废军人养老院了。”所以,巴黎停演莎士比亚事件,表面看来似乎是个小小的审美习惯问题,实际上它涵盖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美学、戏剧等诸多问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思潮,不是文学的专利,它是各自所代表的时代的全称。正是在这个理解基础上,司汤达才说:“浪漫主义者决不隐瞒这一事实,即他向巴黎人建议的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事情:重新考虑习惯的问题。”不过,司汤达更强调每个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来指引自己。一本书并不能改变读者的心灵。鹰隼从不飞到草坪上去吃草,欢跃的山羊也不以鲜血为食。至多我只能对鹰隼说:到大山那个地方,那里可能找到肥美的羔羊;我可能对山羊说:这里岩石隙缝里有最好的欧百里香。
  •     这本书不是很好读进去。光芒太甚,容易使人晃眼。一晃眼,时代便交叉起来,分不清时代与时代之间模糊而纷繁复杂的交叉。这本书很大程度上照亮了这种“时代的交叉”。在文学与政治上,文学的服从以及听令主义,就像披在文学身上道具意义的“戏服”。因为拿破仑这个划时代的伟人,司汤达得以解除自己身上的“戏服”。可以说,是伟大的时代创造了拿破仑的伟大,同时这伟大的时代又创造了一个文学上伟大的司汤达。说他是文学“拿破仑”,一点都不过分。当整个欧洲进入“现代”,并在“现代”中沉沦。司汤达却从中升起。因为误解的阴影,掩盖了司汤达的万丈光芒。这种光芒一直照到“现代”最虚弱的核心部位,并且普光所及于一个干净而纯粹的“当代”。这是司汤达的力量之所以启开19世纪现实主义的原因。而现实主义又披挂上新的“戏衣”,竟然把司汤达看作了一个新的角色叠加另一个新的角色。其实,他是演戏也看戏的人,一旦脱下“戏衣”,他就能以一个“当代人”的身份恢复戏剧的光芒。这种光芒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如此珍贵。因为法国人1822年对莎士比亚的“捣乱”,才有了司汤达的“拨弄”。这种拨弄,翻搅了更大的面积。所及处,相信拿破仑也会感叹自己有所疏忽却又如此英雄所见略同。这种“拨弄”,带有拿破仑的光辉和威力。似乎是同样的手势。不过,拿破仑沉默一些,而司汤达坦荡一些。这个时代,真是让人羡慕。即使在今天,司汤达在本书中“拨弄”的地方,以及没有被很好理解的环节,仍然以一种启示之光,照耀着任何一个“新时代”新生时那些羞涩的部位。这片光芒能带来一片清凉的快意,乘着这快意,我们能伸出慈爱的双手,亲自捧起一个“新生儿”。这个时候,司汤达笑了。司汤达的“笑”,一种被误解而仍然发射光芒的笑。按司汤达的意思,是一种对优越性的感受。可以说,在任何时代,司汤达都是优越的。所以,司汤达的“笑”,是横空掠过任何时代的“优越”,是任何时代质地最精良的“笑”……司汤达是任何时代的“宝藏”。对司汤达的“掘宝”,是任何时代基本而持久的动作与手势,这种行动,在任何时代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甚至于仿佛只能出现一个“拿破仑”才能完成……而我们看到,任何时代都在积聚这一力量,呼唤这一力量,以完成一个文学“拿破仑”的启明星所当空照耀的“当代”……2009.4.20
  •     这几天在翻一本斯汤达写的小册子《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法国浪漫派发轫时期和古典派论战的檄文。两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莎士比亚和拉辛,因此小册子的副标题是:1823年的法国戏剧应当遵循谁的道路,是拉辛还是莎士比亚?只看了一小部分,就是浪漫派和法兰西文学院古典派论战的对话部分,不禁感慨良多。争论的焦点是在今天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戏剧创作要不要坚持亚里斯多德的古典三一律?问题是,当双方如此认真地在争论这个问题时,就无法也不应当以轻视的态度对待它,而是要问:古典,守,何以守?变,又何以变?亚里斯多德为悲剧制定的三一律:时间、地点和情节的整一是为了让观众获得一个对戏剧的“unity”,而这背后则是一个对命运概念的unity,对人与神关系的unity,乃至于对于宇宙观的unity。而19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者不论是否环境已经变迁,仍然死守着这些戒律,是典型的刻舟求剑。莎士比亚的戏剧打碎了完整,到处都是断裂,却真实地面对了问题,试图在新的碎片上建立新的unity。只是这建立已经不是将碎片拼贴起来的整一,而是在碎片间建立起虚线的整一:let it be,let it is what it is。这“一”与“多”之新型的关系,奠定了现代社会之多元与整合的基础。因此这个貌似太过学院派和书呆子气的争论背后是一个整顿现代人心秩序的政治哲学的大命题:如何奠定现代多元秩序之整一基础?或许这才是“和谐社会”最应该研究的哲学基础。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旧版,4.8元。
  •     译文真的是好。
  •     司汤达很有意思~ 也是名译呀
  •     看中 有些文学家就只是文学家
  •     没文化的苦啊,无穷的陌生名词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幸好后面有无穷的注释~司汤达表达得挺明白,可你自己都说了Intelligenti pauca.所以,何必呐
  •     “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为标题喝彩
  •     包括了拉的所有内容,是司的真知灼见。只是书后的附录部分没什么必要,使价格也增加了
  •     任何天才的作家对于他的时代来说都是浪漫主义的
  •     司汤达的小册子
  •     你是愿意做一个古典主义者呢,还是浪漫主义者呢
  •     好爱司汤达!
  •     文学理论是很枯燥的东西
  •     这才是“文学史”的风云变幻
  •     所以……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雨果会怎么说
  •     这种时候就会觉得,果然看得最清楚的人还是T.S.Eliot啊。
  •     王老的翻譯真是可觀
  •     太无聊了
  •     爱煞司汤达。
  •     浪漫主义还是古典主义?
  •     我们的青年作家,头脑简单而又喜欢雕琢,朴素单纯而又喜欢娇揉造作,善于辞令而又思想贫乏。——《拉辛与莎士比亚》
  •     王道乾您真是深入淺出啊
  •     司汤达作为浪漫主义者,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来反对拉辛所代表的古典主义戏剧,想不到到了十九世纪还需要反对三一律和亚历山大诗体,法国的古典主义是自身的桎梏。
  •     回想起上学期末过敏。。。排队挂号等医生的时候也在看
  •     论战的激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