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00491408
作者:刘家思
页数:49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们必须从文学性的组织结构形态来探讨其内核。笼统地说,文学性就是文学作品对于社会人生深刻的认识、把握与表现,是揭示人生世相本来面目的特征。它是以形象和典型作为内核的,以语言为外在表现形态的。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特征,我们可以区分为显在的结构形态和内在的结构形态。显在的结构形态彰显一种外在的特征,内在的结构形态内潜的是一种本质性特征。外在的特征是动态的、易变的和多色调的,内在的特征是稳固的,甚至是恒定的。文学性的组织结构形态也存在外显与内潜两种组合因素和构件。在这里,外在的因素是易感的,内在的因素则是需要体验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化映现,它通过具体感性的艺术存在来表现作者独到的观感。它所使用的工具是语言,传播的媒介是形象和意象。其话语形态是个性化的,往往千姿百态。从叙述、描写到意象、象征,再到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技巧等等都是个体话语形态的重要内容。这是文学性的一种外在构件,它会因时代不同、作者不同和地域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文学性既存在于话语形态之中,更存在于人类的精神原型之中。人类的精神原型是共性的,它存在于人类的情感心理和思维图式之中。任何时代的文学、任何地域的文学、任何民族的文学,不管创作主体的差别多大,话语形态的个性化多强,文学始终都是在审美的状态下进行人类情感与心灵的对话,是对主体灵魂与人类精神的抚慰与关怀。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独具特色的、优美的话语形态背后都是以人类的精神为依托的,蕴藉着情感的普遍升华。这正是文学性的内核。有了这种内核,文学始终都有着强劲的生存依据,这正是文学能够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所在。

内容概要

刘家思,男,1963年7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学科组专家,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绍兴文理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第一层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群”团队负责人,绍兴文理学院首届教授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会、中国曹禺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个,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苦闷者的理想与期待一一曹禺戏剧形态学研究》《主流与先锋——中国现代戏剧得失论》《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等专著6部。获得省(部)、市(厅)、校级科研成果奖20余项。

书籍目录

序引论戏剧文本创作的轴心——剧场性  一  剧场性:戏剧文学的本质特征  (一)文学性与戏剧文学    (二)戏剧文学与剧场性    二  剧场性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剧场性理论  (二)中国剧场性理论  三  剧场性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外剧场性概念的检讨  (二)剧场性的内涵与外延  (三)剧场性的分类及其特征  四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现状第一编  戏剧情境与剧场性第一章  象征性环境的残酷挤压与思想激活  一  时空背景宽泛化  二  客观物象意象化  三  音响效果修辞化  四  生活场景工笔化第二章  紧急事件的逼人情势与心理支配  一  打破常态的危机  二  环环紧扣  三  集束式背景第三章  人物关系的交错纠结与精神牵制  一  网状交织  二  生命关联  三  不断“泄露”第四章  郁闷紧张的气氛营造与主体感染  一  郁热窒闷  二  紧张尖锐  三  情景交融第二编  戏剧模式与剧场性第五章  传奇而现代的故事诱惑  一  畸形性爱  二  逃出监牢  三  长幼人生循环  四  悖谬与张力第六章  激发兴趣与期待的有机构设  一  先声夺人  二  一线主导  三  场面控制  四  结尾感染第七章  生命扭结与对抗的主体呼应  一  冲突的构成模式  二  冲突的形成模式  三  冲突的形态特征第八章  二律悖逆与多向开放的复调交响  一  爱的自主性与奉献性  二  生的坚韧与死的决然  三  反抗的激烈与报复的紧张  四  理想的执著与现实的残忍  五  家的期待与心的飘零第九章  艺术自足性追求与对话场景的活力生成  一  话语对抗  二  话语抢位  三  话语迁移  四  话语拙置  五  话语圈套  六  话语倾诉第三编  戏剧人物与剧场性第十章  立体放大与扭曲变形的奇妙效果  一  精干与放大  二  参差与对立  三  多维与立体  四  主体穿透和理想关涉第十一章  性格描写与心灵开掘的艺术张力  一  偏执与极端  二  沉郁与矛盾  三  简单与自在第十二章  命运展示与苦难呈现的剧场魔力  一  人生苦难的无力挣扎  二  展示悲惨的命运史  三  渲染传奇色彩  四  直观表现命运结局第十三章  声像造势和镜像互补的感觉触动  一  声像造势的触动力  二  镜像互补的想象力第四编  戏剧技巧与剧场性第十四章  悬念与发现的势能营造  一  悬念的主体诱惑  二  发现的心理撞击第十五章  对比与反复的场势谋划  一  对比的情感激发  二  反复的场势扩张第十六章  夸张与闹剧的功效凸显  一  夸张的定式突破  二  闹剧的感知强化第十七章  穿插与科诨的动感创设  一  穿插的动感控制  二  科诨的情绪调节第五编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特征及其文体意义第十八章  曹禺戏剧剧场性的特征  一  整体性与仪式性的统一  二  表现性与张力性的统一  三  规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四  交流性与抒情性的统一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六  时代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第十九章  剧场性与曹禺戏剧的文体范式  一  雅俗兼备的审美定位  二  悲喜交织的审美形态  三  诗化戏剧的审美取向结语走向文本创作和剧场演出的双向繁荣主要参考文献跋后记无法说完的话题

编辑推荐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内容简介:什么是剧场性?剧场性在戏剧文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它对于戏剧具有怎样的影响力?……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理论界作出解答。《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剧场性的专著,不仅对于剧场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类型与特征,剧场性与戏剧性、假定性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戏剧(文学)中的本质地位与流变历程作了精到的论述,而且对曹禺戏剧的剧场性追求,从戏剧情境、戏剧模式、戏剧人物、戏剧技巧以及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特征和由此建构的戏剧文体范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该书以严谨、科学和创新的品格,突破了中外戏剧理论界的习见,建立了戏剧文学剧场学理论体系,对于完善中国戏剧理论体系、发展和繁荣戏剧创作以及深化曹禺戏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书封面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人们往往将剧场性限定在表演阶段,存在习惯性认识上的偏狭。文本的剧场性是剧场表演剧场性的源头。剧场性既是实践概念又是理论概念。优秀的剧作凭借其剧场性对隐含的受众拥有现实的审美裹挟力和审美感知度的限定,既适合文本阅读,也适合优秀的演职人员彰显其剧场效应。
  •     全书精华在引论部分,将剧场性理论进行了一番梳理,姑且不论这些梳理正确与否,至少在我看来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全书大部分内容是在讲曹禺戏剧的剧场性,但依然是从文学层面上来讲,丝毫没有触及到剧场问题,没有剧场,没有演出实例,何谈剧场性?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作为一个行外人对“剧场性”的了解并不多,但是根据作者的循循善诱和诠释的确有了一些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