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33647056
作者:谭五昌
页数:306页

章节摘录

  导言 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第一节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深度模式的表征作为率先向旧文学堡垒发难并最终为五四新文学运动赢得“合法性”支持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新诗①在20世纪的历史行程中所取得的创作实绩是不容低估的,而它也毋庸置疑地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在文学实践的层面上最早开启并促成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它内部先后萌发、滋长了“象征派”(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20世纪30年代)、“九叶派”(20世纪40年代)、“现代派”诗社(20世纪50年代)、“蓝星”诗社(20世纪50年代)、“创世纪”诗社(20世纪50年代)、“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代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等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与团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缘自体现于上述诗歌流派与团体中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文学观念及文学实践层面)阶段性的出现与存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才获得了与世界文学潮流(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为主体)进行阶段性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资格④,并为最终实现中西文学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与互动式交流提供了可能②。  简言之,20世纪中国文学几乎始终在一种强烈的现代化⑧追求冲动与愿望缠绕中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新诗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相对于小说家而言,诗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倾向往往更为显明,他们对被指认为文艺现代化重要表征的、以思想深度与精神深度为主体内容的深度模式普遍秉持高度重视和追求的态度,这几乎成为诗人们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创作指导原则。从20世纪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来看,除了20世纪50至70年代这一历史时段外,诗人们在创作中对于死亡现象④均表现出普遍的关注乃至某种程度的偏爱与沉迷倾向,并且通常以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在诗篇中展开对于自身或他者的死亡幻想⑤,通过死亡幻想来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死亡主题⑥及其他相关性主题。以死亡想象为主题线索的诗歌作品在中国现当代诗人笔下屡见不鲜,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一种耐人寻味的诗歌现象⑦。  其实,稍加探究即可发现,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1)将死亡作为题材或主题来加以艺术化处理的特殊写作癖好,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对于诗歌深度模式的强烈认同与追求心态。很明显,无论从意识或是潜意识层面来看,诗人们通常都把对于死亡的关注、体验、思考与表现当成体现诗歌深度模式的重要表征与有效途径。在他们看来,“死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一个实在的死,而是在于它震动了终有一死的人的心智,使人的认识、思维有所醒悟自己应该认识和思考什么”②。客观地说,正是这种对于死的感性与理性层面的深刻体认,促成了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将对死亡的关注、沉思与表现纳入到深度主题模式的框架当中,并且内化成许多现当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理念。比如,“九叶派”代表诗人之一的郑敏曾在与几位当代诗人探讨诗歌话题时,明确表示“死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⑧;英国女学者米娜则从主体意识与主题意向的角度对“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的杨炼的诗歌创作特色作出了“定位性”的评价:“对这个诗人来说,一切都是从对死亡的意识开始的。”  也许,正是基于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关注死亡的诗歌写作向度,一直在海外致力于中国新诗研究工作的奚密才在一篇探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与台湾地区诗人及诗作的死亡话题的文章中,作出了“死亡已成了当代诗歌一个重要的母题”⑨这样一种诗学判断。

内容概要

  谭五昌,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文艺报》、《南方文坛》、《文艺争鸣》、《大家》、《当代文坛》、《北京文学》、《山花》、《诗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诗学专著《秩序的生长——后朦胧诗文化诗学研究》(合著)被列入“第五代学人丛书”。另编著有《中国新诗300首》、《中国新诗白皮书(1999—2002)》、《海子诗歌精品》等十余种。

书籍目录

导言 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第一节 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深度模式的表征第二节 死亡想象:诗歌深度模式建构的历史“合法性”第三节 悲剧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新诗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新诗中死亡想象的文化内涵第五节 20世纪新诗流派(团体)中死亡想象的多元指向第一章 社会历史情怀规范下的死亡想象第一节 死亡想象中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第二节 死亡想象中的历史信仰与历史情结第三节 历史信仰:作为一种历史话语第二章 死亡想象的审美之维第一节 为美的天亡吟唱挽歌第二节 死亡想象中的幻美追求第三节 死亡想象中幻美追求的升华与超越第三章 死亡想象的哲学阐释第一节 生命对于死亡的智性感悟第二节 直面死亡本身的哲思第四章 死亡想象的心理分析第一节 死亡:作为一种人性体验第二节 死亡:作为一种神秘的无意识本能第三节 死亡:作为一种灵魂的幻象第四节 逆反意愿:对死亡的拒斥与超越第五章 死亡想象的“性别”书写第一节 女性死亡意识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质第二节 体验死亡:女性经验的个体化呈现第三节 死亡话语方式及死亡意象的“性别”特征结语 从死亡想象到诗人之死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诗歌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拟从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哲学阐释、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批评与阐释角度来分析相关诗歌文本中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作者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从中西诗歌史的角度,论述死亡想像与悲剧精神内在的紧密关联,确立其成为诗歌深度模式的“合法性”地位,并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20世纪中西诗歌死亡想像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性的描述,最后再从新诗流派(团体)的宏观角度对死亡想像的多元化指向予以概括性的描述,使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在20世纪宏观的诗学背景上获得较为明晰的凸现,从而为《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的写作拓展开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对死亡想像的涉及与处理方式无疑可以成为诗人的写作是否具有思想与精神深度的一种重要评判尺度,但至今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作为研究对象,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图书封面


 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死亡的追究和对已故诗人的追思一样长久。他们远去了,而我们还活着。如何活着?如何才能不让死亡的毒钩把我们过早地带走?诗歌的果效、诗人的心灵如何才能不在死神面前败下阵来?从这些角度来看,谭五昌的这部诗论新著除视野独特、选题新颖外,还有生命诗学和死亡哲学的深层意味。倾心死亡,热爱生命——读谭五昌《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印象文/荣光启“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这是海子诗作《春天,十个海子》中的诗句。在谭五昌身上,似乎也有这种“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的热情,不同的是,海子毕生以诗人的激情、想象与生命在写一部“死亡”之诗,谭五昌则一直以学者的激情、理智与人文关怀在想象“死亡”、挖掘“死亡”的深意。多年前,我就在诗集《谭五昌的诗》里读到他对海子之死的详细解读,稍后,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他再次谈论死亡,作了一部25万言的“死亡”之书。“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无论是在北大诗人圈还是知识分子圈还是这个热闹而空虚的诗坛,谭五昌都是一个和海子一样孤单的人,他在自己的诗歌写作中表露出与海子一样的品质:迷恋“远方”、厌恶世俗、在追求生命真义的道路上孤单奋勇、一往无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从王国维(1877—1927)、朱湘(1904—1933)到海子(1964—1989)、戈麦(1967—1991)到昌耀(1936—2000)、徐迟(1914—1996)等等,面对这么多诗人的自杀,我们一旦思想起来,心情就无法平静。对死亡的追究和对已故诗人的追思一样长久。他们远去了,而我们还活着。如何活着?如何才能不让死亡的毒钩把我们过早地带走?诗歌的果效、诗人的心灵如何才能不在死神面前败下阵来?从这些角度来看,谭五昌的这部诗论新著除视野独特、选题新颖外,还有生命诗学和死亡哲学的深层意味。20世纪初至今死了那么多诗人,但系统地谈论诗人之死和诗人的“死亡想象”的专门论著还很少见;而将“死亡想象”作为一种“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来阐述的专著更少。在大量掌握关乎“死亡”主题的诗人诗作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谭五昌运用他多年诗情和理论的积累,以“死亡的速度”思考、写作,成就了一部可以献给那些逝去诗人的告慰亡灵之书,在这里,他敞开了“死亡”,呈现了诗歌中关于生命的丰富的“想象”,解析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其实是解析死亡的秘密和探寻生命的真相。谭五昌从“死亡想象中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死亡想象的审美之维”、“死亡想象的哲学阐释”、“死亡想象的心理分析”、“死亡想象的‘性别’书写”等角度对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主题、“死亡”书写作了深刻而细致的阐述,给人们对“死亡想象”与新诗现代性的生成、“死亡想象”与新诗诗意机制的建立、“死亡想象”与新诗意蕴的生成等问题都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尤其是“死亡想象的心理分析”这一章,作者以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为基础,从“死亡:作为一种人性体验”、“死亡:作为一种神秘的无意识本能”、“死亡:作为一种灵魂的幻象”、“逆反意蕴:对死亡的拒斥与超越”等角度来剖析中国现当代诗人诗歌文本中的死亡想象,更是让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问题有了多层面和深入的认识。“死亡想象”,这个词语所意味的生命图景和所携带的精神分量使谁都不能忽视。其实这个话题不仅对于20世纪中国新诗,对于整个中国文学,对于所有当下的诗歌写作者,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值得关注的,因“唯人能死”、追问“死”是通往生命奥秘的一扇窄门。谭五昌的这部书不仅是一部诗歌研究论著,也是一部谈论生命和死亡的有哲学意味的著作。死亡本身,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而言,其现象上的震慑和精神上的重量,是令人难以承受的。一个对死亡话题充满热情的人是个痛苦的人,他在死亡的话题之中寻求生,他在那些死去或敢于死的“英雄”序列中寻求对话与慰籍。毫无疑问,谈论死亡对于谭五昌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他应是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所说的那种“向死亡存在”的人,向死亡存在“不意味着遁世的决绝,它毋宁意味着无所期幻地把‘自身’带入‘行动’。”“唯人能死。……死是无的神龛,……是在的荫蔽”。“死亡是此在本身向来不得不承担下来的存在可能性。” 陈嘉映先生解释道:“死亡不是一个对生存漠不相关的终点。死亡之为终点把生命的弦绷紧了。而生命正是由于有终性造成的张力而成其为生命的。这样在生存意义上领会死亡被称为‘向死亡存在’。”(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95~97页,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5)一个“向死亡存在”的人才能真正领会生命的意义,一个“倾心死亡”的人才能向“死亡”索要生存之意义,才能让命运抖露出生存之秘密。在这里,“倾心死亡”事实上是热爱生命。诗人西川在《海子诗全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的《死亡后记》里所说的“我不想把死亡渲染得多么辉煌,我肯定说那是件凄凉的事,其中埋藏着真正的绝望。有鉴于此,我要说,所有活着的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和时代生活中的种种黑暗、无聊、愚蠢、邪恶真正较量一番。”“倾心死亡”、热爱生命,是我们这些活着的诗人、学者的职责,谭五昌的著述,其实不仅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更有生存启示的分量。(刊《出版广角》杂志2009年第3期)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阶级意识 民族意识 人道主义 死亡中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