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诗言志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
ISBN:9787563350575
作者:朱自清
页数:150页

内容概要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学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及文学研究家。其主要著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及其他》等。

书籍目录


诗言志
一 献诗陈志
二 赋诗言志
三 教诗明志
四 作诗言志
比兴
一 毛诗郑笺释兴
二 兴义溯源
三 赋比兴通释
四 比兴论诗
诗教
一 六艺之教
二 著述引诗
三 温柔敦厚
正变
一 风雅正变
二 诗体正变

作者简介

《诗言志辨》贯穿“语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

图书封面


 诗言志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略读朱自清《诗言志辨》。 此书没有传说中那样好,亦没有苛评者说的那样糟。就序而言,一眼就能看出这本书诗人的立意所在:以一种西学而来的文学史观念来看四库集部的“诗文评”。于是我们常见的论述模式呼之欲出:从古代资料中找出许多名词,将这些原本有着特殊语境的名词看做一种有着固定内涵外延的概念术语,抽空其历史意义,赋予其哲学意义,然后用这些名词构建理论体系。所以,总的来说,诗人就是诗人,目光敏锐,思想较平。很好的问题,很好的角度,也抓住了很有意思的话头。但是总觉得不到位,缺少某种东西。但不管怎样,给人启发甚多。这就是本书最基本的感觉。《诗教》一篇,我认为还是写得很好的。如对“引诗断案”和“引诗以证事”两部分,分类精当,搜罗颇多,可见其心细。再如讲“温柔敦厚”和“思无邪”之区别,对我启发甚大。清华的孙明君也写过一篇比较“温柔敦厚”和“思无邪”的论文,估计也是受到朱先生此处启发吧,朱先生一眼就看出这里面蕴含的汉宋不同,诗人的敏感的确有过人之处。但可惜他没能站在更为宏观、更有历史基础的地方来看这一区别。他似乎迷失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五彩斑斓的术语中了,他动用了无数的概念和术语,如中庸、平正、和、节等等,但他越想把“温柔敦厚”和“思无邪”的事情说清楚,却越让人迷惑。为什么?因为这些术语并不是有着严格内涵外延的概念,而是在古典典籍中,有着各自的历史语境,在不同典籍中也有着不同意义。探讨基于《诗经》概念的“温柔敦厚”和“思无邪”,却不从《诗经》之为经的角度找原因,只是试图从概念到概念这种想象的逻辑中找到答案,恐怕南辕北辙矣,更不必说其论比兴、诗教、六义等。
  •     朱先生的国学底子本来就有限,但算是比较勤奋的那种。教课之余,可能是根据讲义写的这几本小书。书中颇爱引经据典,但行文逻辑实在是有问题。古义泯灭,讹传纷纭,本来是比较难讲的。经朱先生一讲,搞得我会陷于绝望。本来就不明白,越讲越不明白。当年闻一多先生对朱先生的学问颇多微辞,看来也不完全是文人相轻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朱先生书中引文甚多,这些引文倒是很有用处。很喜欢豆瓣网,但是不知道网上这些书的“简介”是从哪里来的。从这本书的简介来看,写这个的人要么是书商或出版社,当然只是说好,要么可能是随便找人写的,矮子看戏,盲人摸象,实有误导之嫌。
  •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首先有些惶然。从“言志”到“缘情”,如此粗糙地概括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流变,总感到有失恰当。因为,说到“缘情”,似乎就不能不说到“咏怀”,不能不说到“体物”……但“言志”作为古代源远流长的创作观念,在诗歌传统的流变过程中,早就涵盖了“缘情”之外的所有诗歌观念。朱自清先生在“作诗言志”这节中,以翔实的材料和缜密的论证,说明了“诗言志”传统在古代诗歌发展变迁中的牢固存在。与此同时,“缘情”则像言志这条汹涌大河之下的暗流,与“言志”若即若离,虽然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但也从未远离过“言志”。“诗言志”观念中,“志”的含义几经变化,它从来都未曾脱离“一己穷通出处”,而穷通出处又往往与政教不可分离,这是“诗言志”最原初和最牢固的核心。根据朱先生的论述,“言志”的含义经历了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第一次是在屈原宋玉的创作之后,“言志”从上古献诗讽谏为主的窠臼中走出来,第一次做到了歌咏一己之志,穷通出处为主,这是骚人诗赋带来的的一大变化。事实上,在我看来,此时“缘情”也已经初露端倪。“缘情”形成气候是在五言诗的风行之后。“言志”的第二次变化,可以说是“言志”与“缘情”的正式汇合。虽然从六朝开始人们对“缘情”的认可一直都没有敢于明确地独立提出,但把“志”的含义扩展到“情”,无论合适与否,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以及裴子野《雕虫论》的出现,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言志”和“缘情”的界限模糊。即使如此,穷通出处和政教依然是“言志”最正统的含义,“缘情”并未名正言顺地归于“言志”,更没有名正言顺地独立出来。一直到清代,几经曲折,“缘情”终于得以见天日,这是第三次变化。无论把“缘情”看作与“言志”是两条独立的河流,还是二者本为一家,事实上已经不再重要。那么,古代诗歌传统“言志”与“缘情”的流变,对于现当代诗歌的创作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诗缘情”观念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存在却迟迟不能被认可,细究其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息息相关。“道”为正统,“情”则属于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虽则是儒教的极端展现,却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的压抑。于是,完整意义上的抒情诗自然不会以独立的姿态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只能依附于“言志”传统悄悄生长,一直到正式包容于“言志”传统。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以及胡适等人的白话诗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使得新诗诞生。西方现代派诗歌,则是新诗创作手段的重要借鉴来源。但创作手段上的全新变化,并没有湮没新诗对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发展变化之后的“诗言志”作为根深蒂固的诗歌观念,被移植到新诗中。戴望舒的《雨巷》,写作技巧上借鉴了西方象征派的手段,内容可理解为“吟咏情性”。解放后的新时代颂诗,非常接近古代的“政教”传统,算是一次诗歌创作观念的倒退。北岛的《回答》,也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内容则可归于“歌咏人生义理”。“诗言志”传统发展到现今,已经是不仅限于中国诗歌,而是诗歌创作本身的一个原则。所以,学作诗首先要知道“诗言志”,就像要学写小说首先得知道“三要素”。“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前者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后者则作为一代代诗人创作观念的拓展、积累、融合,成为诗歌的基本内核。反观西方诗歌,主要的流变并不是发生在创作传统上(从史诗到抒情诗的变化足以概括),而是发生在创作手法上。西方诗歌史,尤其是近现代诗歌史上,各种流派和观念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留下了一大批极具特点的作品。与此相比,中国诗歌的创作手段和特点则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和创新,只有各种不同内容风格的出现。这个问题从西方诗歌和中国诗歌对于流派的命名上就看得出来。比如,西方有“象征派”,“自白派”等,区分是创作手法层面上的。中国则有“田园诗”,“边塞诗”等,区分是创作内容上的。“诗言志”这个在中国诗歌史上经历千年流变才得以完善的创作传统,在西方则是自然产生自然存在的。为什么在西方诗歌史上轻描淡写的一个简单概念,却在中国争议许久,嬗变数次,才得到含义上的明确,获得名正言顺的存在?“言志”和“缘情”的纠缠,一直到“言志”的变化和确立,就像一场艰难的分娩,一场本身毫无必要的艰难分娩。我想,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自省。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最无聊的书 没有之一!!!!为什么我还要继续看下去!!!
  •     没读懂
  •     有所得。
  •     每一个做古代文学批评的学者都绕不开“《诗》”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文论的元命题了。朱自清在此处下笔能把诗论问题的来一个现代的梳理,还是挺好的。南北朝之前关于《诗经》的批评的几个主要问题都基本廓清了,诗歌体裁的流变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的完善的过程在本作中都可窥一斑,不过就文学批评这样一个范畴的学术来说“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很多地方是不用做太多举例的,论证似乎失之繁琐,影响了整个文章的简洁。或可以删其枝干。有趣的是,作为学者的朱自清比作为散文家的朱自清嘴巴碎多了。
  •     似乎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
  •     选读
  •     诗言志辨,重点在于,为何要辨。
  •     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
  •     诗言志
  •     两遍了,还是没懂。
  •     开头和后面看不懂。
  •     当时并没有看懂
  •     啰嗦、繁琐到令人发指
  •     自己才疏学浅,没怎么看懂。咧~
  •     看的太累。
  •     看完就感觉不会再爱了……
  •     看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