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当代文学的概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301153727
作者:洪子诚
页数:223页

章节摘录

  这些日子留给我的记忆,也同样的复杂和充满歧义。但有一点倒是十分清楚,这就是后来不必借助更多的理论,就能懂得“历史”与“叙事”的关系;不必费太多的气力,就了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虽然对许多事情,我到现在还是懵懂无知,但这几十年来,上演着的“历史”不断改写,不断“颠倒”、“拨乱反正”、再颠倒的戏剧,想忘也忘不了。这些见闻,这些体验,对我来说,“好处”与“坏处”几乎同等。既有助于我从原有叙述中发现隐蔽的缝隙,作为思考的起点,也由此滋生了某种“虚无”、冷漠的倾向。当然,“虚无”也不是真的。因此才写了一些书,一些文章。而且在有的时候,还会焦躁不安、劳心费神地想“重建”看待历史、现实的“连贯性”,将思想、感情的零乱碎片加以拼接。虽然这种努力往往没有实现。  三、在你的论著中,有时能感觉到一些互异的方面,但你似乎能够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给予处理,赋予一种持续的张力。虽然你认为自己常常犹豫不定,但这种方式在客观上却保存了文学与历史的复杂之处。比如,你现在的研究思路似乎与9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关注中国文学现代性特殊经验的思潮有相呼应的地方,但从深层的对文学的理解来说,似乎更倾向于一种自由主义的文学观,对文学的多元化也抱有期待,文学趣味上也有一种精英化的取向。又如,在研究方法上,你能够接纳十多年来许多新的理论、方法,并将之引入对文学史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使当代文学史的写作突破旧有的局面,另一方面,你对文学的价值也并没有失去信心,仍然对文学的独特性情有独钟,等等。

前言

  这里的十几篇文章,写于1990年代中期以来;收入本书之前,均在刊物上发表过。这次收入文集,个别字句作了修订。集子中的不少文章,此前曾编入另一论文集,以《文学与历史叙述》的书名,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在2005年10月出版。  这些文章讨论的,主要是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历史变迁,“当代文学”的过程和基本特征,以及当代文学史写作的观念和方法。由于有着相近的性质,因此将它们放在一起。“当代文学的概念”既是其中一篇的标题,也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主题”,所以用来作为这本书的名字。文集的主题设定和编集方式,要感谢高秀芹女士的建议。  1999年12月的一篇文章里,我曾谈到写作这些文章时的处境和动机:  自“文革”后的70年代末开始,我就参加了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并多次参加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不得不承认,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水平不很高,存在的问题很多。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为提高研究水准,做出许多努力。他们看到原先当代文学史写作所确立的视角,所运用的概念和所持的文学评价标准等存在的缺陷,而寻找新的理论框架和叙述方式,对文学现象进行新的选择和编纂,以达到对当代文学的新的观照。

内容概要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人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书籍目录

自序
回答六个问题
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
“当代文学”的概念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
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
文学作品的年代
左翼文学与“现代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现代文学”
我们为何犹豫不决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
——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
诗歌的“边缘化”
当代中国文学纪事
附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讨会纪要

作者简介

《当代文学的概念》内容简介:回答六个问题,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当代文学”的概念,当代文学的“一体化”,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作品的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我们为何犹豫不决,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等等。

图书封面


 当代文学的概念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师爷爷的书是值得反复重读的。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适合考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使用
  •     吼吼吼吼吼吼……
  •     研究当代文学的著名学者的著作,经典中的经典,认真读,有收获。
  •     洪子诚的笔 怎么是这样
  •     可爱的洪老师呀
  •     窃自日租房
  •     1.与李杨的通信很鲜明地展示了两代学人的不同。2.正如王熊老师面谈时所说,当代文学史研究若能结合历史系规范学术训练,将是极好的事。3.我喜欢老先生的犹疑、自省、矛盾和“信心不足”,特别特别喜欢。
  •     听说洪老作品为当代文学必读,书质感觉一般,有些旧,不知路上磨损了还是什么?
  •     洪子诚并不是那种大(也可以说是空)理论一套套的文学史家,他更关注处理“历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盲点,再从问题出发寻求解决的路径。这也正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     最受启发的还是其与李杨的通信。
  •     体现水平的高明,未必只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么一种所谓“举重若轻”的方式。真正的优雅,也可以在与两难问题的艰苦搏斗,以及对自我的根本立场和方法的反复诘问中得以呈现。再次感谢@源千代同学的赠书与索得洪老师签名之恩。
  •     谨慎,务实,思路清晰的研究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     同时在当当订的货,人家别的公司如海虹早在大前天就送到了,而且送到家门口;可是元智快递拖了好久天——从17号拖到21号。希望当当能选择好的快递公司!
  •     很多在《问题与方法》上已读过,但常读常新,每次都会被洪老师的袒露和真实感动,缠绕不清的问题,复杂地说话的能力。
  •     老师推荐,学术研究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