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29
ISBN:9787301201053
作者:王建刚
页数:256页

章节摘录

  在场首先是一种时空关系。就空间来说,在场最早以身势语的直观可视为界限,以眼神、表情、举手投足等这些可以直接为人感知的身体表征为边界。口头语出现后,在场则变为以可以实时互动的语音响应为边界,它克服了视觉的局限,使交流对话的范围得以扩大。文字出现之后,在场的空间限制弱化,时间性得以加强,在场转变为“正在阅读或体验中”这一形式。文本通过被阅读而向我敞开,与我结成了一种亲证关系。阅读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还是体验与亲历或情景重现,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行为,还是一种身体行为,需要诸多感官的同时参与和配合。就时间而言,在场意味着共时,它是对时间流的一次拦截,即将时间空间化,历史传统的纵深感被压扁成一个共时的平面——“当下”或“此时此刻”。这时的当下不是一个空白的瞬间,而是一个充满价值内涵的“共时”空间,历史、传统、文本以及个人在这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调性或杂语性的界面。  在场的价值维系在“我”的身上,“我”的亲历亲在是在场的前提与保证。  我们前面说过,“我”是一个自指概念,尽管它不表示任何确定的所指,但它像一条虚线穿过这个世界,像中轴线一样把世界一分为二:即“我”面对的世界与“我”背对的世界,或“我—你”世界与“我—他”世界。“你”是我面对的另一个主体,是我“在场”的确证。作为一个近指概念,“你”是面向“我”且随时准备走向“我”,或吸引“我”走向“你”的“他人之我”,你能与我作情感与理智上的交流;“他”是我背对着的某一客体,构成我的不在场。作为一个远指概念,“他”只是一个背影,以冰冷的客体形象整个地一览无余地进入我的视野,“我”无法打碎“他”形象的坚硬外壳,进入“他”的内心并与之晤谈,我只能谈论“他”,远距离观照“他”,却不能让“他”背转身来,否则,他就不再是“他”而是“你”了。“对人作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分析,是不可能掌握人的内心世界,不可能看清他,理解他的;通过与他融为一体、移情其身,也不可能把握他。这都不行。只有通过与他交际,采用对话方式,才能够接近他,揭示他,准确些说是迫使他自我揭示。”①  ……

内容概要

王建刚,男,1967年生,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专业方向为文艺美学,著有《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 、《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小说政治学》(即出)等著作。

书籍目录

导言后理论时代的巴赫金及对话批评理论1
第一章民间:沉浮于尘俗中的巴赫金11
第一节“饥饿”的思想家与“民粹后”知识分子11
第二节巴赫金思想的欧陆背景28
第三节巴赫金思想的本土资源43
第二章对话:话语批评的“建筑术”61
第一节从读者反应到对话批评64
第二节对话批评的理论基石:话语论与哲学人类学73
第三节对话批评的理论原则与操作规则89
第三章 范式:巴赫金的对话批评实践109
第一节向心式包抄:弗洛伊德主义批判109
第二节离心式播撒:俄国形式主义批判122
第三节散点式透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研究137
第四章 话语政治美学:对话批评的理论延展153
第一节巴赫金:从对话批评到话语政治美学156
第二节威廉斯与“旅行”中的巴赫金思想175
第三节萨义德:现代欧洲小说与东方学189
第四节伊格尔顿:走向文化政治学207
结语后理论时代的中国语境与对话批评理论的本土化229
参考文献247
后记 251

作者简介

本书立足于“后理论时代”这一现代语境,对巴赫金的对话批评理论作了系统翔实的阐释。在强调巴赫金反本质主义、反理论主义、推崇对话立场的同时,从哲学人类学、话语符号学以及政治美学等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其对话批评理论的发生机理、运作机制及其理论的可能性延展等。这一探讨在应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困局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方案。

图书封面


 后理论时代与文学批评转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理论性很强,要好好研读!
  •     关于巴赫金的,有必要学习
  •     我导师的硕士论文。花了十年时间铸成此书。人生不是相见恨晚,就是相见恨早,但遇到总比没遇到好。给了我巨大启发的一本书,不仅是在学识上,方法论上,也是在人生上。为巴赫金感动,为我的导师感动,也为这个不成器的自己惋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