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反抗绝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108029027
作者:汪晖
页数:46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编 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 思想的悖论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深刻、也最复杂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活动中一以贯之的激烈而坚韧的态度,使他始终居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前列。从接受进化学说,提倡科学,到建构以“立人”为核心的启蒙学说,并投身于清末民初的革命斗争;从倡导民主科学,批判国粹,支持学生运动,到奔赴北伐策源地,评介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事左翼革命文学的建设:鲁迅的每一次思想变化总是伴随着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性发展,这中间尽管充满着艰辛和痛苦,但毕竟又是一个异常清晰的历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精神历程的这种“清晰”的线索背后,却交织着异常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思想。这位深刻的思想巨人以他独有的敏锐感受着自己的内在矛盾,那种精神痛楚锐利得有如承受酷刑的肉体的感觉。他频频使用“挣扎”、从“沉重的东西”中“冲出”等意象,使人感觉到鲁迅是以他的全部身心经历着内心深处的思想风暴。  正如列文森把梁启超的精神结构视为“关押自己的牢笼”一样,鲁迅的主观精神结构也是一种宛如蛛网的意境,它是由许多无法避免的矛盾言行、各不相容的思想交织而成的。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鲁迅对自身的矛盾有着深刻的内省与自知,但却不得不同时信奉这些相互矛盾的思想,从而长久地处于精神的矛盾和紧张之中。他追求人的主体性和普遍解放,却相信现代哲学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忧虑;他倡导科学、民主、理性,却高扬着施蒂纳、尼采等对科学、民主、理性持非议态度的思想家的旗帜;他相信进化论,相信历史的规律性、目的性和永恒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与人的解放的内在联系,却又在中国历史的延续中看到了近乎永恒的轮回;面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政治、文化秩序,他毫无畏惧地举起投枪,面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却无法摆脱旧的道德伦理的纠缠……于是,他不断地向人们昭示着希望,鼓舞人们否定旧生活、开辟新生活的勇气,同时又频频地谈论着绝望,死亡,坟墓和孤独。把鲁迅说成悲观主义者或虚无主义者,虽然不无根据,却构成了对鲁迅精神结构的重大误解;同样,把鲁迅简单地说成乐观主义者,显然不能理解鲁迅世界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个性主义、个人主义、人道主义或民主主义都只能从一个方面呈现鲁迅的精神特点,却又无法再现鲁迅矛盾的精神结构。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被称为伟大的民主主义者的鲁迅,恰恰又发表过激烈抨击西方民主政治和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的言论。  寻找鲁迅精神结构的历史起点并不是困难的事,他那外观“清晰”的思想发展线索已告诉人们:探求中国社会和民族自身的解放道路乃是鲁迅思想的出发点和内驱力;但是,倘若你试图进一步寻找鲁迅精神结构的统一的逻辑起点,你会感到深深的困惑:至少在本书涉及的时间范围内,鲁迅精神结构始终并行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思想线索,它们消长起伏,却远未趋于“同一”。用感情与理智、历史与价值的二分模式也许能够说明像梁启超这样相对“单纯”的思想家,却难以解释鲁迅——鲁迅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这两个领域之间,而且存在于其中任何一个领域的内部。鲁迅的矛盾思想往往有着各自的逻辑起点,并沿着各自的思维逻辑向前延伸,构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例如,从总体上说,鲁迅的杂文与《野草》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内容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思想体系,它们在许多方面相互渗透,却有着不同的逻辑起点和文化心理背景。鲁迅杂文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哲学与《野草》所体现的深刻的人生哲学在外在形态和内在运思方面的差别,恰恰构成了鲁迅精神结构的复杂与丰富:矛盾的双方各自包含着自身的真理性,关于中国人及其社会改造的现实思考与关于个体存在的形上思考相互渗透又各有分工。思维逻辑的一致性已经打破,但对于鲁迅来说,其间仍然存在着某种“个人同一性”:个体生存与社会解放始终是以人的主体性的建立和人的解放为根本目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两个方面均隶属于鲁迅的关于人及其社会性的理解,从而形成了深刻的社会文化批判同复杂的个体生命体验交织起来的独特的思想体系。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精神结构,对于这个精神结构中长期并存的相互矛盾、相互渗透的思维内容,有些研究者试图突出一方、弱化或贬低另一方,从而把复杂的精神结构理解为单一的、有序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把《野草》所体现的深沉的人生思考视为短暂的思想苦闷的表现,却不去探讨这种人生思考的普遍意义及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事实上,只要举出尼采、基尔凯廓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位开创20世纪现代文化潮流的人物,考察一下他们与鲁迅的精神联系,我们便不难理解鲁迅这个20世纪文化巨人精神中所包蕴的深沉的人生悲凉与孤独感,便不难理解鲁迅的极其现实的社会批判中浸淫着的“挣扎”意味。《野草》真实地表现了“彷徨”时期鲁迅的特有心态,但它所呈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却在20世纪初年已获得了它的哲学启示。《野草》所体现出的作家特异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对于鲁迅而言是一种持久的存在,而其含蕴的思想情感内容则又鲜明地标示着鲁迅对“现代”的认同及其疑虑。  鲁迅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恰恰说明了鲁迅精神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是来自个人的标新立异,而是来自面临中国现实问题时的世界性的现代眼光,来自鲁迅对“现代”的敏锐感受和力图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努力,来自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过渡性人物的历史抉择。基于这样一种理解,我从两个层面描述鲁迅的精神结构:第一个层面研究鲁迅的自觉的理论建构,这种理论建构为鲁迅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文化和思维的背景;第二个层面研究鲁迅在东西文化交汇的特殊文化氛围中的“中间的”历史地位和由此所规定的个体的文化心理特征,这种文化心理特点对于鲁迅来说在许多方面是一种先定的或非自觉达成的存在,但在鲁迅精神发展过程,尤其是在他对自身的深刻自省中,愈益呈现出重要意义。  第一章 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 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鲁迅批判思想的建构过程及其内在矛盾深刻地体现了这个精神战士所面临的历史冲突: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清朝专制政治和伦理体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和新的社会伦理秩序,进而赢得民族的独立与发展;与此相应,以自由、平等和民主为中心内容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主义构成了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思想基础。但另一方面,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敏感的思想家已经从自身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感受到深刻的危机,他们对资产阶级青年时代的一切理想持深刻的怀疑态度。从施蒂纳、叔本华、尼采、基尔凯廓尔以至柏格森等人,他们通过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和他们的理论前辈的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的批判,以个人为中心建立了他们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鲁迅的思想的特点就在于,一方面,它必须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理性主义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鲁迅对现代思想的敏感与认同,必然使得他的思想呈现出不同于18世纪西方启蒙主义的精神特点:鲁迅必须把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同起源于近代理性主义信念破灭的思想体系融为一体。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的唯理论哲学是法国启蒙哲学的重要来源,卢梭则是启蒙哲学的最具影响的人物。启蒙学者把他们的“天赋”观念和“理性”原则直接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认为人类社会受到天赋的理性原则——“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所主宰,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理性原则展现的历史,一切违反这些原则的现象,最终将被历史抛弃。这种“天赋人权”观念构成了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人的社会哲学的理论基础。例如汤尔和就说:  欧洲专制大行之世,人人苦之,厌之,而为旧宗教旧思想旧学说所束缚,奄奄而不敢一逞。卢君(卢梭)以天仙化人之笔舌,冲亘古之罗网,惊人生之睡梦,于是天下之人,手舞足蹈,起而为十九周轰轰烈烈之大事业。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是这一理性原则的实现,邹容的《革命军》回荡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的铿锵之声;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美国革命及其民主制度,为中国的新生阶级提供了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依据。与这样一种动荡而又充满幻想的时代相应,“中国近代先进哲学思想的主要的或基本的总趋势和特点,却是辩证观念的丰富,是对科学和理性的尊重和信任,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努力地寻求和解说,是对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正统的唯心主义的对抗和斗争,是对黑暗现实要求改变的进步精神和乐观态度……”  但是,鲁迅的态度却要复杂得多。他把个人的自由意志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自由平等原则对立起来,认为后者与君主专制一样对个人、个性形成了束缚。鲁迅承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自由平等原则取代“以一意孤临万民”、“驱民纳诸水火”的专制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承认法国大革命后,“教力堕地,思想自由”,科学技术勃然兴起,创造了“直傲睨前此二千余年”的物质文明。但鲁迅还是提出了“众庶果足以极是非之端也耶?”“物质果足尽人生之本也耶?”的疑问,并给予了否定的回答。在鲁迅看来,“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正是这样一种为施蒂纳、尼采等“新神思宗”所批判的偏至之物。如果将这种“迁流偏至之物”“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因此,鲁迅激烈反对“众治”、“大群”,认为这种所谓民主制度将“灭人之自我”,而“人丧其我矣,谁则呼之兴起?”他与施蒂纳、尼采一样,把“众制”看得比君主制度还要残酷:  故民中之有独夫,防于今日,以独制众者古,而众或反离,以众虐独者今,而不许其抵拒,众昌言自由,而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  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  在鲁迅看来,如果以这种“皈依于众志”而牺牲个人的方法去救国,无异于重病之人不去寻医求药,而是荒唐地乞灵于不可知之力,到巫医门下祷告。  对于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的评价,反映了鲁迅对个人主义权利派和个人主义力量派的不同态度,而其内在批判尺度或出发点仍然是“我”或独特的生命个体。个人主义乍看起来是一致的,实际上它分为各种流派,其中特别突出的有两派:权利派和力量派。前一派的前提是,一切人生来都是兄弟,他们完全一样和平等,所以他们有完全同样的根据来利用周围的一切福利,而且每一个人都应当尊重任何别一个个人的这种要求。这正是法国启蒙学者的“天赋人权”观念和理性原则。后一派恰好相反,它否定人类一致的前提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它否定作为一定的类的成员的个人是平等的假设,而认为这些个人作为单个的人是不平等的。所以,它承认每一个个人都有根据自己力量的大小来扩展自己活动范围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这后一种观点正好说明施蒂纳、尼采等人思想方式的特点。与邹容、孙中山等人强调“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凡为国人,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的“权利派”观点形成对比,鲁迅恰恰重视施蒂纳“自由之得以力,而力即在乎个人,亦即资财,亦即权利”的观点,恰恰赞赏拜伦“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的精神,恰恰称颂尼采“希望所寄,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的态度。  正由于此,鲁迅对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原则予以否定性的评价,他说,法国大革命扫荡门第,平一尊卑,政治之权,主以百姓,平等自由之念,社会民主之思,弥漫于人心。流风至今,则凡社会政治经济上一切权利,义必悉公诸众人,而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闲,以大归乎无差别。同是者是,独是者非,以多数临天下而暴独特者,实十九世纪大潮之一派,且曼衍入今而未有既者也。鲁迅认为,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对个人价值的截然相反的观念:它摧毁旧的习俗和信仰,唤起了人类的尊严,促使人们追求个体(“我”)的价值,“其自觉之精神,自一转而之极端之主我”另一方面,自由平等观念孕育了“社会民主之倾向”,使天下人人一致,荡无高卑。两相比较,鲁迅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因为后者蔑视和灭绝人的个性,必将导致文化精神趋于固陋,颓波日逝,纤屑无存。而所谓平等原则不过是牺牲少数明哲之士以低就凡庸的多数,势必引起社会退步。  鲁迅对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原则的否定是以“我”的名义作出的,个体、个性构成了内在原则,与此相应,鲁迅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批判是以个体的主观精神自由为出发点的,个体的意志和主观性被上升到世界本体的位置并成为批判准则。在鲁迅看来,正如民主政治与自由平等原则起源于人在社会关系中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追求一样,物质文明的创造起源于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对自己的自由本质的追求;但恰恰是这种对自由的追求构成了更为深刻的本质的异化。  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  鲁迅对“主观主义”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以主体的意志作为衡量准则,从而把个体(独特的“我”)的主观世界作为面对现实世界及其现存的秩序、习惯及伦理体系的至高标准,“以是之故,则思虑动作,咸离外物,独往来于自心之天地,确信在是,满足亦在是,谓之渐自省其内曜之成果可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鲁迅的写作有一种拒绝抽离历史文脉的品质,一种绝不回避在具体情景中表达尖锐判断的品质,一种洞悉复杂性却始终坚守价值立场的品质,因此,如果没有对于历史文脉的实质性说明,鲁迅就有可能被钝化为抽象的心理类型或方法。大约也正由于此,许多年来,每当我体验到“绝对零度写作”的不可能之时,重新阅读鲁迅就会再一次成为我展开思考和试图突破的契机。  ——汪晖

内容概要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书籍目录

初版序 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唐弢)初版导论 探索复杂性第二版序三联版导论(代) “死火”重温第一编 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   引言 思想的悖论第一章 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   第一节 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   第二节 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   第三节 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   第四节 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第二章 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0—1936)   第一节 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   第二节 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   第三节 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第二编 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第三章 历史的“中间物”   第一节 “中间物”概念   第二节 灵魂的分裂与流动   第三节 “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   第四节 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   第五节 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   第六节 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第四章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野草》的人生哲学   第二节 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第三编 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第五章 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   第一节 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   第二节 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   第三节 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第六章 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   第一节 “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   第二节 “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   第三节 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主要参考书目后记附录一 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附录二 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三联版跋 鲁迅与“向下超越”

作者简介

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鲁迅小说世界的复杂的精神特征与鲁迅内心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的纽带”。作者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图书封面


 反抗绝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一、    在系统地研究鲁迅“文学世界”的学者里,汪晖是一座不可超越的丰碑。如果说豆腐块论文是看了让人犯困走神的论文,那么汪晖的论文就是让人看了之后、精神为之振奋清醒的论文。我喜欢汪晖的汪洋恣肆,诗意的跳跃和穿透,压在纸背的感性力量。    汪晖在《反抗绝望》中所使用的学术语言是流畅自由、毫不僵硬做作的。由于鲁迅自身的丰富性,鲁迅研究成了现代文学里非常特殊的一个研究范畴,作者必须充分地参与这样一个主体活动:与鲁迅”魂灵相遇“,这不只能见出一个研究者的知识修养和积累,更能见出研究者与鲁迅对话时释放出的人格力量。学者未必一定是“现代知识分子“,但鲁迅研究中却每每能产生优秀的现代知识分子,鲁迅是他们用以理解本民族、以及他们自身命运的一个特殊介质。对于《反抗绝望》而言,汪晖不单是在写鲁迅,也是在写他自己。既然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可以有”竹内鲁迅“、”丸山鲁迅“,那么中国学者里也完全可以有“钱理群鲁迅”、“王富仁鲁迅”、”汪晖鲁迅“、”孙郁鲁迅“。    但豆腐块一般整齐的那种文章刚好相反。这种论文虽然“符合规范”,但常常会淹没了作者的个性,缺乏独特而鲜活的感染力,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换个人来做,也能做得跟这个差不多。在这个层面上,人的确就成了“学术生产机器”。    以至于有人说:学术研究就应该是“枯燥乏味”的。我不赞同这个说法,没有哪种学问天生就只有枯燥乏味可言。而且,什么叫“枯燥乏味”也值得辨析,正如”品尝苦茶“与”味同嚼蜡“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从写作学术论文本身获得高尚而深沉的快乐,否则就是学术对人的异化。         二、          汪晖的那个著名的“抄袭事件”是这样的:虽然他在论文引证文献中列出了资料,但却没有在论文当页直接注明。尽管只有寥寥几处。1980年代的学术,常常类似于”教参“的写法,注释方面没有那么严格。这可以被归结为学术不端,而且是最拙劣的学术不端。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最低段位的学术不端,不是发生在初学论文写作的人身上,而是发生在有着丰富学术写作经验、有着丰富学养和积累的汪晖身上。这种错位实在是太诡异了。一个像那般汪晖能力的学者,一则不会有意学术不端,二则退一万步说,就算当时学术规范的“不严谨”使得学者想钻空子,必然会精明巧妙、不露痕迹,肯定不会这么笨。    以一种最粗糙的臆测:他有可能在紧张密集的写论文过程中,在自己不是特别熟悉的地方,出现了意识的断裂,为了逻辑连贯起来,他套用了别人现成的话,等写完这一段之后,又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去覆盖这一处不规范的引用,或者是把这个引用加上规范的注释。但这也说明,他潜意识里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抄袭”,多半以为自己所引用的内容,反正已经在参考文献里,有案可稽。而且这文献里几句精彩的表述,也有理由被认为是”全人类“的语言财富,进入公共领域,他本人当然也有权享用。但客观后果是,这博士论文成了鲁迅研究的经典著作之后,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一旦这处纰漏被细心人曝光,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用”学术不端“来针对汪晖(但那些超出学术范畴的人身攻击不在此列) 但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无法通过一番道德批判就能揭示,最多也只能是说,一个学者的语言实践在某些细部遇到了一些表达的困境,而这是道德批判无法触及、更无力解决的。            三、       有一位导师曾对研究生说过一个可能带来误导的观点:”文笔“这东西,学者不需要;又不是搞创作。能不能写好学术论文,跟语言表达能力没什么关系。    他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解除很多人”词不达意“或”语言痛苦“的烦恼,结果反而增加了这种烦恼:如果说”文笔“是花哨炫目、故弄复杂的文风,那的确是有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能力不重要,因为这样的文风恰恰说明了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果不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语言背后的思维能力进行真正的重视和训练,那么外部环境里再严苛的”规范“、再有约束力的”道德律“,乃至再有科技含量的”论文检测系统“,都是治标不治本。    语言的艰涩有时候是因为写作对象本身就复杂歧义、不能被简单地条理化、清晰化,因而产生了必须的艰涩;但也可能是写作的人“才气”太多,以至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炫智”的要求。总之,尽管学术语言避免不了艰涩,但这并不是放任艰涩、甚至故作艰涩的理由。    一种最常见的艰涩,是术语的滥用。比如,明明可以说”作品“的地方,一定要说”文本“,其实并没有”文本“的意思。应该用”情况“、”状态“的地方,偏偏要用”样态“,但是涉及到的东西并不具有”样态“的抽象性。此番种种,不一而足。    另一种”艰涩“也是主观人为的:如果在笔下生成的“语词”或者“意群”并不是“熟语”,而是在作者的写作过程中突然跃入他脑子里的,那么他就有责任把这些“暂时的生成物”用“熟语”表达出来,否则很有可能“辞不达意”。比如《反抗绝望》中,有一个意思层次很多的排比句,这句话因为样子漂亮,被编辑挑出来放在了新版《反抗绝望》的腰封上,其中有一个词组:“拒绝抽离历史文脉”。乍一看,很难知道这词组是怎么回事,但联系上下文一揣摩,原来这个短语的意思大概是:“和大环境保持距离、不被历史潮流所裹挟和吞没,有独立清醒、不受干扰的思考能力与写作品质”,——要是我,我宁愿说后面那一大段话,我宁愿放弃那个形式漂亮的排比。不过汪晖这样的地方是非常少的,他在语言上的流畅与精湛才是占主流的。      四、    的确,语言上偏向于”纠结“,跟“深刻、丰富”的思想能力有微妙的关系,但是,这是溢出来的、没有收敛和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深刻和丰富。这种纠结,可以具体到文章的局部和细节里:如果让一个局部和细节容纳太多的表意层次,会让管理语言那块脑区不堪重负,进入一种自我催眠般的“自动写作”。这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学术语言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应用语言,是拿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自说自话的。写论文不是写诗,诗歌是一种“独语”,要充满隐喻、象征等修辞,要让别人在“细读”和“分析”中获得阅读享受,但学术论文却带有“公共性”,要让别人不发生额外的阅读困难为前提。如果说诗歌是一座山,或秀丽、或险峻,需要读者穿越和跋涉才能体会到审美快感,那么论文就是一座桥,要把读者顺顺当当从桥上渡过去、抵达意义的彼岸,它的任务才算完成。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良好的语言修养,都能体现出作者对读者的尊重。    这不能被理解成:作者要被动地迎合读者。而是说,要充分考虑行文风格、行文策略的“可通约性”——是否能够有效地进入“公共话语”的领域。而且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最有价值的是,清楚明白、从容有序的语言风格,也意味着思维的底色是清晰成熟、富于理性的。这样的思维,具有”自我生长“和”自我连接“的良好特质,它不会发生“自我纠缠”,不会词不达意,更不会陷入需要“参考"别人几句、才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尴尬。汪晖身后有着丰厚扎实的学术成就,这多少抵消了他的这点”尴尬“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是批倒一个汪晖,也触动不了真正的问题。况且汪晖的学力本身其实也非常优秀,即使把汪晖批倒,《反抗绝望》还是《反抗绝望》。   但对于很多别的人来说,该语言困难的依然语言困难,该词不达意的依然词不达意,制造出种种“艰涩”。随着阅读经验的增加和知识视野的扩展,读者慢慢不再会被”艰涩“难住,当一种文章满篇都是令人膜拜的佶屈聱牙,也不会被轻易唬倒。但读这种文章,读者在某些地方需要脑补,会怀疑自己是否只揣摩透了七八分。这有时候是因为读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理解力问题,但有时候,是因为作者的思考本身就不成熟。五、    当然在事实上,写出清晰、易读的句子,比写那种纠缠冗长的句子要困难得多。因为前者意味着只需把自己想到的东西一股脑儿表达出来即可,而后者意味着思想本身必须经过一番打磨,从而才能以清晰成熟的形态表达出来,一个人若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很难写出那种准确而精炼的东西。但前一种文字由于密集而浑浊,还能让读者有“不明觉厉”之感,被读者认为是“深刻”,后一种文字由于清晰,可能会把自己思想的弱点都暴露无遗。那么对于功力并不深厚的人来说,后一种文字经营起来,真是吃力不讨好。但从长远来看,肯定还是努力形成后一种写作习惯较好。那种以及昏昏使人昭昭的东西,是一种写作的伪装,如果习惯了一直停留在这种浑浑噩噩中、势必使思想变得粘滞而难以进步。这种伪装态度总能从写作中微妙地传达出来,不但会给读者的阅读来带不适,还要冒着被被敏锐的读者揭发出来的危险。就我个人观点,无论是哪个能力层次的写作者,我觉得最好的语言都是诚恳朴素的语言,这种语言灵活而柔韧,不但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文体的变化,而且能够真正深入和照亮思维的每个角落,最能无限贴近自己的”灵魂“,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那个“存在之根”。 但这种语言的背后,必须有两个东西:一是成熟稳定的思考,这基于知识的积淀修养;二是诚恳朴素、独立自由的人格,这是更深层、更困难的东西。真诚的文字不一定”好“,但不真诚的文字一定不”好“。——这是”文质彬彬“的辨证统一,也是”文如其人“的深刻之处。对我来说,如果谈到克服“作文”的缺陷,那么我宁愿把这原因挖得更深更久远一点、从克服“作人”的缺陷开始。
  •     书还没看所以对内容说不上,但对这本书的装帧很喜欢。青蓝色的硬壳封面,月白的纸张,特别是书页,天头地脚留得很足,恰到好处。整本书从里到外看着是那么的舒服。
  •     晚上的课,本不想发言的我被点名发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谈到了汪晖的《反抗绝望》。也许是这段时间越来越害怕听到某些声音,想说的话却没有说,想做的事却没有做。也许我就是韩寒《杯中窥人》里的那个人,妥协是可怕的。自己不应当如此,自己再翻开汪晖的《反抗绝望》,汲取他的思想,思维转折。

精彩短评 (总计80条)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研究鲁迅和现代文学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     最喜第一章节
  •     我周三和老师说了一下汪晖,虽然把这本书书名记错了,,但是只要听到汪晖,老师就训斥了一番,,,你为什么不读原典!他们这些人的书有什么好读的!然后我偷偷地看完了。哦,我是历史系。
  •     无论遭受多大争议,我依然认为汪晖教授是当代少数能与国际接轨并发现真问题的学者之一,本书很多提法还是原创的,这个题目已经让人眼前一亮,放下偏见,值得一读。
  •     冲后记我也给五星。
  •     饱含激情的论述冲走了读者好多脑力(立场毛也可以
  •     一开始就是思想史的路子,虽然是以西方思想为史为主。不过了解了一点世界各地的鲁迅研究之中的奇葩,会发现已有的研究还是十分珍贵。
  •     还是觉得挺棒的。& 迅哥儿很多观念对我影响挺深的。
  •     这书语言风格实在不对我胃口。是勉强翻完的。 我实在觉得,做学术的就要如夏志清先生一般,观点独到自成一家而且文字亲切。 我的评分主要是给这个题目。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     高中時初讀此書時,覺得真恰合吾心。那時的我像極了文青。現在已經是已灰之木。再讀,只覺得汪暉的表達太繞了,一個觀點他要用多種語言表達一遍,而且論和述夾雜一起。汪暉的“魯迅”中有太多的他者了,而魯迅及其同時代的人太少了,極合八十年代對西方新鮮理論生吞活剝的風氣。
  •     回头看汪晖的博士论文,八十年代的学术积累真是单薄,除了鲁迅、梁启超等的著作作为史料外,主要引用的著作现在看来都不值得严肃对待:李泽厚、罗素的西哲史、不多的几本海外汉学,外哲译本多是某个主题下的选译,以及极少的直接引用外文资料。当然还有马恩。汪晖真是很沉潜努力的学者,三十年在不断追着问题不断充实自己,不是那些只会跟着时髦吐吐口水的人能比的。但也真是欠缺把话说清楚的能力。
  •     想研究鲁迅,或想了解鲁迅的话,《反抗绝望》是必读之书。
  •     读起来很拗口,而且有些脱离鲁迅文本、自说自话的感觉。鲁迅研究里还是竹内好的让人百读不厌。
  •     只能说我不喜欢这样的研究思路,巴拉巴拉扯一堆思想并不会有助于阐释问题。
  •     评价图书
  •     草草翻过。“中间物”的概念包纳了鲁迅精神世界的矛盾性。鲁迅接受西方文明的优越性,但其立足点是民族的,他为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起真正的“人国”而呼号终生。“绝望是真实的,对绝望的反抗作为一种生存态度赋予了孤独的、荒诞的个体以意义。因此,构成鲁迅人生哲学特点的,不是绝望,而是对绝望的反抗,这种反抗不是对希望的肯定,而是个体的自由选择。”
  •     作为近十多年来有影响力的学者,这本汪晖早期的鲁迅研究和现代性相关,可以看出其近年思想影子,独辟蹊径,值得一读。好
  •     好书。讲了很多思想 我不太懂的那种- -。我始终没有迷信上帝已死这个看法。
  •     不错,很满意,值得推荐。
  •     还蛮好读的嘛……【为什么以前读不下去可能是因为没有体会过绝望
  •     终于啃完了。不敢说完全读懂了,只是从第四章开始,悲壮之感便挥之不去,为鲁迅的深沉,和他的所有反抗。汪晖最大程度呈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和复杂,应该是目力所及对鲁迅最好的解读了。后记部分是作者经历世事后的恳切,更是一个学者对于真理的不懈探索。
  •     “绝望之为虚伪,正与希望相同”!
  •     哈哈。。这就不好评论了
  •     前部分如其导师所说,不像是在做文学批评,倒像是哲学院、政治学专业学生写的文章。
  •     《反抗绝望》是一本十分好看的书,既贴合作品本身,又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鲁迅的创作有所判断。
    这本书只适合精读,如果仅仅是为了了解鲁迅,不建议看这本书……
    如果看过《鲁迅全集》,再看这本书,会有些小激动。
  •     本书虽然曾引起很大争议,但个人认为本书还是深入阅读鲁迅的必读书!
  •     过于艰深,政治色彩略浓。还是喜欢房向东老师和顾钧老师的鲁迅评论。推荐顾钧老师的《鲁迅翻译研究》,传送门: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701106/
  •     略读.
  •     如果鲁迅生活在1949之后的中国,估计没有反抗,只有绝望了~
  •     可见汪晖日后“硬解释”与“过度解释”的学风。
  •     封面纸质都不错,内容很深。
  •     著作对鲁迅的文学研究与思想、心理剖析还是很深刻的。但是感觉分析并不全面,著作主要侧重鲁迅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和思想心理,尤其是侧重小说和散文的研究,对他晚期的思想及转变并没有太多涉及,尤其对他具有重要意义的杂文也没有详尽分析。另外感觉有点过度推论的嫌疑,把作者的心理当做鲁迅的心理。总的来说,是也一本很不错的书,很值得一读。
  •     值得一看哟
  •     对鲁迅先生的研究,最难进入的即是他早期的思想。甚至进入《摩罗诗力说》诸篇,要比进入《野草》与《故事新编》更难。在对鲁迅先生早期思想的梳理上,汪晖以“历史中间物”的概念,以及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将鲁迅复杂多元的精神加以呈现,这是很见功夫的。而其后对《呐喊》、《彷徨》的梳理,更可见他对文本的精读功力,与对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体会——反抗绝望的深切揭示。不足之处在于谈语言以及行文至末了的收束,如果衔接更显自然,再少些不必要与重复的论述,将非常棒。但是即便有瑕疵,要知道这不过是他的博士论文,乃至出道之作。即便汪晖被人怎样评价,但是他无疑是心中有杆良知的秤的优秀“左派”学者。而且他的血脉可能早已同鲁迅先生相连。
  •     了解鲁迅内心的作品吧
  •     让你更加了解鲁迅
  •     为什么我读了汪晖先生和葛兆光先生的书后的感觉与李鸿宾老师完全相反。。。我觉得汪老先生的著作实在是绕得不行,让人完全没耐心看下去,葛兆光先生的书倒是感觉条理还清晰些。《反抗绝望》比《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简练些,但感觉还是可以写得更有条理些,这段时间读绕来绕去的书读烦了,没心情给高分了
  •     博士论文用书
  •     重读一遍,倒是不辜负当年刘老师的赠书,虽然早已辜负他的殷切期望,已在浑噩度日,每天只想吃喝......
  •     “启蒙”应该算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文字中还可以见得年少时的激情与意气。。
  •     所谓“反抗绝望”就是走出虚无主义泥淖。
  •     不管是不是有绯闻的书籍,但是字里行间其气度和思想境界还是让人动容,不仅仅是种加属差,还是激情澎湃的文字。。。不是因为他是公众已知人物,而且是一个认识现代中国思想变化的线索
  •     很不错的书,但我还没仔细看
  •     质量还不错——虽然有人说文章本身有问题!!!
  •     我啃我啃我啃啃啃
  •     这就是那本卷入风波的书,不论背后怎样,书还是很好看的
  •     汪晖先生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的博士论文,也可以算是他整个学术研究生涯的起点。本书关于鲁迅的研究有几个突出特点:注重对于鲁迅性格和心理特点的分析,注重鲁迅作品与时代思想风气之间的关联,注重各种中外思想和作品对于鲁迅作品的影响。而这些特点,跟八十年代鲁迅研究的新动向紧密相连。
  •     书的内容很好,原稿是汪辉老师的博士论文,但是文笔很晦涩,许多句子很难懂,像是英文翻译过来的长句子,有故意为之之嫌。较为深刻的剖析了鲁迅的思想,喜欢鲁迅的可以读一读。
  •     考完试补哲学史…
  •     作者的经典作品。
  •     哈哈,为了读鲁迅买回来的,有些难度啊
  •     好看,除了第三篇讲文学技巧的不是很懂。大概明白这线怎么串了。以“我”为起点:希望-绝望-对绝望都绝望(虚妄)-在虚妄中,以罪为媒介,无可奈何地反抗绝望-在反抗中走出了整全的“我”-但“我”仍是“我”。也帮我又搞懂了点竹内好以及中国革命的心性。
  •     这本书的作者受到我们现当代文学史老师孙郁的极力称赞。孙郁老师是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人大文学院院长,很有幸地上了他的课。他上课的时候提到鲁迅精神特质中很重要的两点:反抗绝望和“中间物”意识就是这本书里提到的。这本书是汪晖的博士论文,感觉还是挺艰涩难懂的。不过在领悟他旁征博引的存在主义等文艺理论观点时,是很好的拓展机会。希望自己通过不断修炼能够进一步参悟!
  •     这是一篇很好的博士论文
  •     这本书好像初版是1991年,转眼二十年过去,原来的青年学者都有五十多岁了。
  •     十年前看这本书就觉得受益匪浅,今天看来,依旧是经典,买一本收藏。尽管王、汪因是否抄袭抄的沸沸扬扬。但客观地说,这本书的观点多是原创的,其深度厚度,在今天依然不减当年。
  •     一直对于不平等的抗争,可以说左派和右派的对话只能用个说个话来形容。右派的发展式是拔苗助长,左派的批判又是无所开拓。
  •     好书 鲁迅解读中比较好的一本书了 值得一看
  •     汪晖style,你说他抄袭?我不信
  •     当时是打印的书,本来就很难读懂,不过还是啃完了
  •     我大概看了七七四十九天……真是牛逼得不行的著作。作者有些刻意的去“学术化”,导致后面一部分异常难读。但总体而言绝对是一流的学术文章。
  •     深刻,精辟,就是不说人话……
  •     争议也罢,晦涩也罢,抄袭也罢,这书都是绕不过去的坎。有人拿他成名,有人骂他成名,更多的人靠他写论文装逼。读不懂汪晖没关系,汪晖也未必能够完全读懂祁克果,然而后期他写阿Q生命中的几个瞬间还是充分体现了它的问题意识的(虽然未必能够回答),挖坑不填总比平淡如水要来得刺激,而这种刺激,是所有志于这份事业的人所必须的养料。
  •     帮同学买的。他一拿到书就赞不绝口,他喜欢看这书,书的封面很精致,包装很好。不错不错
  •     永远的鲁迅
  •     汪晖先生的经典
  •     文字沉重抽象,虽然难读,但一定要读。
  •     汪晖博士评论鲁迅的小说,着重于其思想内容方面,艺术价值的挖掘缺乏深度。南大教授王彬彬曾论证这本书有明显的抄袭痕迹,可见其思想独创性也少。
  •     国内研究鲁迅的最高成就
  •     我为什么要买这个TAT
  •     后面讲叙事的部分没有好好看。。。
  •     论述缺乏灵动。只有后记的访谈比较好看。汪晖老师用口语来写论文的话比书面语不知道好到哪里去。学术论述真让人厌恶学术。(写完这个评论后某一天)看到王彬彬的文章,再减一星。难怪读起来这么烦http://www.infzm.com/content/42994
  •     当时在苏力的课上读过,这次也算是二刷吧,不得不说在八、九十年代汪晖能写出这种文章真是很不错了,尤其是第三编对鲁迅文体的研究涉及到的文艺理论部分,但是第一部分对鲁迅内心世界研究哲学水平不太够啊。
  •     鲁迅太伟大了,没有人能超越
  •     导师推荐的,还没来得及阅读。
  •     虽然一些看法有启发性,但是汪晖概括能力是硬伤,读得很艰辛!
  •     鲁迅能够激发人的生命力
  •     看不懂,实在看不懂。明年这个时候再翻翻这本书吧。
  •     汪暉也曾經沒那麼扯......
  •     看了几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