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简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简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308096133
作者:肖瑞峰
页数:33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婚恋诗中最能反映社会问题的是“弃妇诗”。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为代表的“弃妇诗”,以浓郁的哀伤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赋、比、兴的手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南宋朱熹从“诗言志”的观念出发,认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卷一)。简而言之,比即比喻,兴即起兴,赋即铺陈直叙。 《诗经》中用赋的地方很多,最典型的例子是《七月》和《郑风·溱洧》。《七月》铺陈叙述了农夫一年的劳动生活。《溱洧》客观地叙述了青年男女游春之乐。 用比的例子也很多,《卫风·氓》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女子的貌美,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其色衰,最是贴切不过。又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还有一种全用比体的,如《小雅·鹤阴》、《豳风·鸱枭》、《周南·螽斯》、《魏风·硕鼠》。 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兴而兼比,既有发端的作用,又有比喻的作用。如《关雎》的开头:“关关雎鸠”,既是起兴,又以雎鸠鸟的雌雄的和鸣比喻君子求偶。又如《周南·桃夭》:“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既是起兴,又以绚丽的桃花比喻新娘子的美艳。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第二种的兴与正文的内容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有发端的作用。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情诗。此诗意境飘逸,神韵悠长,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总之,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特别是比兴的运用,往往能收到言近旨远,含蓄有效的艺术效果。 其二,句式和章法。 《诗经》的句型以四言为主,节奏为每句二拍。这种四言两折的形式,也是适应当时人乐的节奏。为适应内容表达和感情抒发的需要,有时也变换句型。 《诗经》联章复沓、回环往复的特点,也同《诗》皆入乐有关。复沓的章法正是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形式。一首诗分为若干章,各章字、句大体整齐划一,仅换其中少数词语,以适应反复咏唱的需要。 其三,语言风格。 《诗》三百篇都是入乐之作。其用语特点,多与入乐有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上古文学
 第二节 《诗经》
 第三节 先秦历史散文
 第四节 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节 屈原与楚辞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秦及两汉散文
 第二节 两汉辞赋
 第三节 《史记》与《汉书》
 第四节 汉代乐府诗
 第五节 东汉文人诗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三国文学——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节 两晋诗坛
 第三节 南北朝诗歌流变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散文、小说及民歌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二节 盛唐诗歌
 第三节 李白一
 第四节 杜甫
 第五节 中唐诗坛
 第六节 晚唐诗坛
 第七节 古文运动与唐代散文
 第八节 唐五代词
第五章 宋代文学
 第一节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第三节 苏轼与苏门
 第四节 北宋后期的词
 第五节 南宋诗坛
 第六节 南宋的散文及话本小说
 第七节 南宋词
第六章 金元文学
 第一节 金代诗歌
 第二节 元代诗文
 第三节 元曲
第七章 明代文学
 第一节 明代诗文
 第二节 《三国演义》
 第三节 《水浒传》
 第四节 《西游记》
 第五节 三言二拍与《金瓶梅》
 第六节 明代戏曲
第八章 清代文学
 第一节 清代文坛
 第二节 清代的诗歌
 第三节 清代的词
 第四节 清代小说
 第五节 清代戏曲
第九章 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与新文学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诗歌
 第三节 民国时期小说
 第四节 民国时期戏剧文学
 第五节 民国时期散文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的中国文学
 第七节 大陆诗歌与散文
 第八节 大陆小说与戏剧文学
 第九节 台、港地区文学与海外华语文学
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简史》以“简史”为名,试图采取“纳须弥于芥子”的做法,浓缩中国文学的精华,在有限的空间中,嵌入最大容量的文学珠玑。我们的设想是,从“通古今之变”的角度,考察并梳理中国文学的历史流程,用尽可能明晰的线索和尽可能晓畅的语言加以显现,并结合对代表作家的评析和典型作品的解读,描述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得教材使用者一卷在手,不仅能获得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基本认知,丰富自己的史学史知识,而且对史学史学和文学史观也能形成一定的概念,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图书封面


 中国文学简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