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面面观》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小说面面观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
ISBN:9787020069637
作者:E.M.福斯特
页数:193页

读了更加糊涂

对于这类书籍,是看着热闹,却一点用处也没有。全书只是一些认识论,而且是一家之言,全然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想读过之后学习借鉴,用在创作当中,建议你别读,读了反而会更糊涂,那些概念会让你更莫名其妙。我看这本书的结果就是,知道了本书作者喜欢哪些经典读本,大概有以下几本:《战争与和平》《爱玛》《白鲸》《尤利西斯》《项迪传》

他们的背后

读了不少的小说,有时自以为陶醉。作为一个读者,从来没想过小说到底是怎么弄出来,只要沉醉其中就好。福斯特的这个讲座,他自谦是业余却能点拨到迷糊的读者。原来小说中的人并不同我们世界中的人:小说的中的人可以一眼被看穿,他们的心理都暴露在读者眼前,我们周边的人却一个都弄不懂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小说中的人有扁平的有圆形的,我们的世界从来都是复杂的。以后看小说时不时会意识到书后的作者了,想想到底他会耍个什么手段,摆弄些什么。

小说的生命在于表现人性与情感

 管窥《小说面面观》       在豆瓣看的书评影评多了,总免不了心生疑惑:为何那么多所谓的书评人,评书前总要先细数一遍作者的生平成就,知名著作,中间辅以一点鸡毛蒜皮的八卦绯闻,最后才惜字如金地顺带两句此书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篇所谓的书评就此完成了。怪哉,这种妖风邪气,在当今的流行杂志上似乎也正大行其道——他们所说的一切或许正确,却对小说分析一无所用。因为他们只是在书边打转而未进入书中。为了了解真正的小说分析理论,佛斯特的这本小小薄薄的《小说面面观》便成了我入门的最佳选择。       佛斯特接受谢活利对小说的定义: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并将小说分为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图式与节奏几大元素,分别举例探讨各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作用。在导论中,他首先声明其反对按年代划分小说的的观点。他说,没有读过或读通那些书便将它们分类,是“伪学者”的第一大罪。       刚才所说的书评人,就是佛斯特所说的“伪学者”和“伪读者”。他在书中就此现象作过如此评论:“读书者必须独自坐下来与作者奋斗。伪学者则不会这样做。他只会把一本书与历史、作者生平、书中的事件特别是与某种潮流相提并论。只要一用上‘潮流’二字,他的精神就来了。”80年代,阿城这些所谓的“寻根文学作家”否认自己的作品是“寻根文学”——因为这“寻根”二字,不过是伪学者们单凭他们作品中契合潮流的某些特质,便不由分说硬扣给他们的帽子而已。      历史与艺术       佛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有如此论调,“历史向前发展,艺术则恒久不变。”他认为艺术就是探究人性,而人性在漫长的进化中,所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我看见人类心灵的两种运动,一是历史,昂首直前,浩浩荡荡但是单调无味;一是那种个人追寻,龟步蟹行,缓慢得如不敢见人……历史只知带人向前,像一辆满载乘客的火车;而另外那种运动的脚步实在太慢太谨慎,使我们无法在短短的二百年中看出其进度。”       以理解人性的角度来看佛斯特此番论述可以洞见更多。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论告诉我们,媒介的进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甚至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电视、电影乃至网络,每次新媒介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本身都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冲击。但是,至今为止,我们仍未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人性的媒介的出现。现在电子阅读器大有取代纸质书之势,但是,作为艺术的小说创作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         小说的永恒主题——人性       小说发展至今,其形态一变再变,其题材一再突破,却没有人敢说小说就此走到了头。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关注的根本话题是人性——没有一本小说与人性无关。就算是所谓的动物小说,其实也是在隐喻人类。(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只要人性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便可以对根本上关注人性的小说艺术,建立一种稳定的分析理论。佛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便是以人性不变作为立论点的。       既然承认人性不变,那么,几乎所有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抽离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将其放置在同一人性的水平线上观照。即佛斯特所说的,“将所有的小说家看成是同时在写他们的作品”。此种看法,最大限度地摒除一切与小说内容无关的因素,甚至连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也无视,仅仅关注小说本身。我们习惯了许多评论家,以作者的生平经历按图索骥,将其小说看作是其人生的某种反映或象征,而此种论调正是佛斯特最为反对的。诚然,无法否认作者的个人经验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素材,但评论家舍弃小说本身,反而以作者生平为主对号入座,是否是一种本末倒置呢?      小说最突出的功能是刻画人的内心情感       “一本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感性明锐,而不是在于它的题材优越。”佛斯特如是说。小说要完成其对人性的观照,不能不运用作者的感性。换句话说,小说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因为其情感足够真挚,感动了读者,使读者信服了故事中人物的所知所感,进而与其同喜同悲。比如阎连科的《情感狱》,正是其坚持小说要以情感为重的最佳体现。他在该书序言中反复说道,书中所写的经历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情感一定是真挚的。我阅读这本小说时,也曾几度落泪,体会到作者倾注于文字中澎湃汹涌的情感。       小说之所以能达成表现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成就,在于其虚构,虚构其能完全洞见人的内心所想,即其将思想观念发展成外在活动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不能看见别人的内心所想,但小说提供了这种可能性。佛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引用署名阿伦的法国批评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两面,一个人的外在活动及可从其外在活动推论而出的内在精神状态——属于历史范畴;另一方面则包括“一些纯粹之热情,如梦想、喜乐、悲伤和一些不便出口或羞于出口的内省活动”——则属于小说的范畴。       “历史,由于只着重外现的来龙去脉,局面有限。小说则不然,一切以人性为本,而其主宰情感式是将一切事物的动机意愿表明出来,甚至热情、罪恶、悲惨都是如此。”简言之,历史家记录,小说家创作。我们常常以为历史学家所记录之人比小说中的人物更真实,其实也不尽然。“小说是一件艺术作品,有其自身法则,与日常生活的法则不同,小说中的人物真不真,只能依照小说法则去衡量。”若以人性的深度检验之,说不定小说比历史更真实。       “小说写作技巧的关键不在遵守几项死公式,而在小说家激励读者接受书中一切的能力。”读者在意的不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是这种观点转换和内在活动能不能令他们信服。如果我们说一部小说“很假”,其实并不是因为情节太过荒谬,而是作者没有给读者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才是小说的王道。       2010-10-6 于广州暨南园

福斯特语录

E.M.福斯特:1.、我们大多数人在三十之前都须得寻个工作自立,否则就得求亲靠友过日子,而很多工作只有经过考试方能觅得。伪学者在考试方面往往表现突出(真学者在考场上却并不怎么擅长),即便失利,他仍会仰慕考场天生的权威。它们是通往工作职位的大门,它们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既然“知识能改变命运”,既然“功名”必须“考得”,对考试体系就由不得我们掉以轻心了。如果求职的阶梯另辟出一条蹊径,我们如今所谓的教育大部分都会土崩瓦解,而谁都丝毫不会因此变得更蠢。2、所有小说家均在同时写他们的小说。3、历史不断发展,而艺术则恒定不变。4、人类生活中有五大事实:生、吃、睡、爱和死。最出奇的是生和死,因为它们同时既是人生经验又无法实际体验到。我们都经历过生,可我们都记不得出生时的情景了。死来得跟生一样频繁,可我们同样不知道它到底是何尊容。我们最后的经验就像我们最初的经验一样,全凭臆测得来。我们是在两片黑暗之间忙活。5、小说家可以写出永恒的爱,因为有关爱的幻觉之一就是它能恒久不变。事实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事——将来也不会有。所有的历史,我们所有的经验都教育我们,没有一种人际关系是恒久不变的,它跟构成它的人本身一样善变,要想使其稳定了下来,人须得像玩杂耍的那样保持平衡才行;而一旦它稳定了下来,它也就不再是一种人际关系,而成为一种社会习惯了,其中的重点已经从爱转化成了婚姻。6、如果上帝能给我们讲讲宇宙的故事,那宇宙也就变成了一部小说。7、说到人际交往,我们总无法相互理解,至多不过似是而非或是一厢情愿;我们总无法充分展示自己,哪怕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所谓的亲密无间无非只是将就凑合;完全的了解只不过幻梦一场。

读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我看过两遍,相隔有十几年。第一遍看的印象早已荡然无存,连书也找不到了,十多年后,又买了一本,又读了一遍,这么多年中,我也看了他的一些小说,以及小说改编的电影,再读他的书感受也就自然深了一点。有趣的是,这次看《小说面面观》时是和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交替着看的,无形中就有一种比较,尽管《小说面面观》是译文,其文字幽默机智诙谐,与钱钟书还真有的一拼。看这书完全可以想见他在当时剑桥三一学院举办讲座的现场情景。(这本著作就是他在那里讲座的汇编)。事实也正是如此,福斯特的讲座大受欢迎,要知道这是一次文学批评,涉及到文学理论层面,而听众并非纯是学界人员,大多是一些普通读者。如果说当时福斯特因为小说《印度之行》大受欢迎,而那些粉丝是冲着这点而来的话,那么在第一场一睹芳容之后也就足够,可事实并非这样,用福斯特写给朋友的信中所说,结果是第一次讲座就“好过我的预期”,到第二次他已经觉得听众“兴趣盎然”了,而到了第三次,讲座已在“剑桥博雅君子中大受欢迎”,到第七讲则是“风靡一时”,到最后获得了“最了不起的成功”,结果“日甚一日的盛名都使我无暇”写信了。真的,要把小说理论说的如此生动好玩的确不容易。  《小说面面观》是从故事、人物、情节、幻想、预言、模式和节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了小说的一些特点,他把不同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两两比较,以找出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的规律。如此把数十位小说作家集聚在一起,想像他们坐在客厅中坐而论道,引领读者进入他们创作的境界,欣赏创作的特色,指出存在的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读者读出兴趣读出味道读出水平,进而弄清小说创作中一些奥秘。所以,福斯特的这本书不仅吸引了听众也吸引了像我这样的后辈读者。这也让我对福斯特的印象大为改变。我也是从《印度之行》开始知道的福斯特的,好像也看了几遍,作为小说看,我没有特别的感受,只是那年去印度,我重读此书,对其中有关印度的描写和现实进行对照,发现几十年过去印度还是老样子,很有感触。不过就这一点来说他不如奈保尔的《印度之旅》对印度社会反映来得形象生动。我想可能福斯特是作为殖民者的心态来看待在印度的一切,尽管他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并没有高高在上的看待印度人,但是这种平等还是留有一种恩赐的痕迹怜悯的同情在里面,这和所有殖民者并无多大区别,就像油和水虽然在同一容器内,总是有一种隔层。所以我对《印度之行》并不怎么看好。相对而言奈保尔毕竟有着印度血统,对族人的心情里有着一种亲人般的爱与恨,这种爱与恨没有像油和水那样的分离层,有的只是清水和浊水的区别,是一种完全融合。  一般来说,小说和电影是两种艺术,电影要改编小说总是不那么讨好,可我感到,福斯特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比他的小说要好,无论是《印度之旅》,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有《莫瑞斯》,看小说时总有一种沉闷感,而电影的节奏就明快多了。福斯特如果要用自己的实践来印证小说理论的话,倒是改编成电影之后,说服力更强。不过此次读了他的《小说面面观》让我对小说有了更深的理解。根据福斯特所解说的题目,以我个人的感觉,要创作出一篇小说根本是三个要素,一是想像,作为一个小说作者没有想像是不可能的事,想像的内涵很丰富,可以是天马行空般的,也可以是所谓合理的想像,这对小说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我甚至想,没有想像就没有小说。其次是知识的准备,小说需要想像,而想像来自生活,没有必要的生活知识是无法写好小说的。小说有时候可以充当生活的百科全书。三是语词的能力,要把想像充分表达出来就是个词汇量的问题,文学的词汇不像其它学科主要是准确,有时为了准确可以牺牲形象和生动,小说中的词汇是门艺术,它要把故事和想像形象生动的叙述出来,表达出来。而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之所以也这么好读,因为里面有想像,语言也很生动,更告诉了读者不少欣赏小说的知识。比如在论述小说过程中,也不乏针贬社会的经典话语,如“伪学术往好了说,是无知对学术的致敬。他还有经济上的意义,对此我们不必过于苛责。”比如他对通过考试达到某种阶梯做法的批评:“如果求职的阶梯另辟出一条蹊径,我们如今所谓的教育大部份都会土崩瓦解,而谁都丝毫不会因此变得更蠢。”其实,在他的小说里,也有不少经典的语句,只是看小说往往更注重人物和故事情节了。


 小说面面观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