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红楼梦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531640202
作者:丁维忠
页数:483页

内容概要

  丁维忠,笔名丁淦,1936年生,浙江吴兴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高级研究人员,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著作颇丰。中国红学会、中国美学会会员。参加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红楼梦》新校注本的注释工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红楼梦研究和美学的论文数十篇,著有《宝玉论》《红楼通析》《论脂评》《红楼探佚》等书稿。曾担任北影厂六部八集电影《红楼梦》的学术顾问。

书籍目录

红学研究的新开拓(序)第一编 论红楼 《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红楼梦》:中国历史第三次大转折时代的镜子   一 《红楼梦》所反映的经济状况、社会关系之质变  二 《红楼梦》所反映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质变 《红楼梦》:中国早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一 《红楼梦》的八大思想特征  二 《红楼梦》的定性与定位 《红楼梦》的三线结构和三重旨意  一 全书内容回顾   二 线索结构与主题结构  三 题旨的客观性质 “太虚幻境”的现实意蕴——《红楼梦》第五回及“同性恋”简析 成书过程:“传奇”本《红楼梦》和“增删五次”  一 从《风月宝鉴》到“传奇之曲”《红楼梦》  二 “传奇”本的主题与题材  三 艺术形式的创新  四 基本剧情推测  五 所谓“增删五次”第二编 论宝玉 “补天”:《红楼梦》与贾宝玉的“灵魂”  一 神话与现实:补天与“背负”——叛逆  二 “补天”与“济人”  三 “无材补天”:“书之本旨”  四 几种误解 贾宝玉:一个新型的“补天”人物  一 “斥天”的补天派:贾宝玉的反封建   二 新的萌芽:贾宝玉的“事业”  结语:人文主义的闪光第三编 论续书第四编 论探佚第五编 论脂评跋后记

编辑推荐

  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本书作者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作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提出和论述了“时代镜子”说、“近代补天”说、“早期人文”说、“主题·主线三维结构”说、宝玉“时代精神”说;对程高本后40回续与书曹雪芹原著作比较分析,揭示他如何篡改原著;对芹著后30回佚稿的某些重点、疑问、原貌作探佚;在积极评价脂评艺术价值的同时,缕析《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并提出关于“传奇”本《红楼梦》“增删五次”、芹著佚稿“迷失”者是谁等诸多原创性的观点。此书自成系统、观点鲜明,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多角度论述了《红楼梦》的划时代意义和美学成就。

作者简介

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本书作者对《红楼梦》的文本解读作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提出和论述了“时代镜子”说、“近代补天”说、“早期人文”说、“主题·主线三维结构”说、宝玉“时代精神”说;对程高本后40回续与书曹雪芹原著作比较分析,揭示他如何篡改原著;对芹著后30回佚稿的某些重点、疑问、原貌作探佚;在积极评价脂评艺术价值的同时,缕析《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并提出关于“传奇”本《红楼梦》“增删五次”、芹著佚稿“迷失”者是谁等诸多原创性的观点。此书自成系统、观点鲜明,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多角度论述了《红楼梦》的划时代意义和美学成就。

图书封面


 红楼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本书不再局限于视《红楼梦》为纯文学来进行研究,而是把视角放在了思想政治历史意识形态进行红学研究,有点起点太高,晦涩难懂。但总体上说,很有水平,值得细品!
  •     跟《红楼探佚 》的内容差不多
  •     大三大四时候图书馆的这本书一直没有离手,没完没了地看……很想拥有一本,但是找不到,这次终于给我找到了!
  •     有些意见很好,如果跟刘心武的红楼望月结合起来就更好了。虽然有些观点不完全赞同,但是有些迷惑却已释然。
  •     全面,有些观点新颖,有些观点偏左,无需多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