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边城集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534364433
作者:沈从文
页数:177页

内容概要

沈从文先生(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先生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先生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 1948年沈从文先生受到了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郭沫若斥责沈从文先生:"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1949年,沈从文先生放弃了文学创作,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担任了一名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沈从文先生的下半生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与沈从文先生在国内的默默无闻相反,沈先生在国外名声鹊起,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沈从文先生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

书籍目录

劫余废邮  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序跋选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市集  屠桌边  槐化镇  街  静  新湘行记——张八寨二十分钟边城  《边城》题记  边城

作者简介

《边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论及这作品时,作者自己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故事中充满了五月中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时的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

图书封面


 边城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题目起得有些模糊,但是你只要知道我要说的是《边城》,而又感兴趣,就可以接下去看看。上次读边城,是高二或高三吧。那时候学习小说欣赏的那本书,节选了很长的一段边城,尽管原书并不见得如何让的长。也正因为这本书本来短小,大家就都起了读一读的念头。包括我这个读过很久而记忆终究又模糊了的一员。那个时候,手里有一本边城的,本以为不会读,借给了一个急切要读的同学。后来突然想到要读,既然又决绝的买了一本。加上暑假上送给我的沈故居加印版的,就是三本。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是多的。最近读了两本关于沈从文的书,后一本有几篇文章说到边城,说得很细致,使得我又想一读,就到图书馆拿了这本书,在降温的周五,跑到除了排练迎新节目就空空的自习室,读了起来。我想起三年前,几乎是同样的场景吧。没有去上晚自习,本来该补习的英语也逃了,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来回,到书店买了崭新的一本边城,回到家里,点着灯,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它一气读完。这一次是与那一次不同了。那次,那个晚上,看到小溪边一场骤雨,塔倒人亡的一节,眼里有了些泪花。今遭没有,但并不是因为我一早知道了结局而失去了那样突如其来的心情。不,用“突如其来”就是不对的吧。这里面并没有这种意图,什么都明明白白的,而不是有这样一种设计的陷阱一般会让你难以接受的“悲剧”又或其他。看完了,我只是想,其实一切并不那么糟糕。故事里的每个人都纯白如纸一般——这也并不是什么神话什么理想什么不切实际,我相信,其实在现实中,也还是多数的人都那样纯白,而复杂的棱角不过是隔膜。隔膜会很可怕么?当那个说媒的人对爷爷说了假话,当二老和顺顺不愿意透漏心意,他们就这样酿造了那个让人看着悲戚戚的结局。翠翠很难过,但是没有绝望。故事里没有哪一个人让她感到了仇恨,这也包括了我们。所以,当翠翠坐在水边发呆听老兵讲新鲜的故事讲爷爷的故事讲出爷爷没讲出的一切时,我们都感到,隔膜消失时的那一分轻松。每个人都不会很坏,每个人都不愿意使一切变得糟糕起来。尽管有时隔膜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相信总还是纯洁善良占据着多数人的心灵,就不用一贯悲观和难过。我们于是又有了希望了。
  •     这是一个纯真的世界。边城。一段简单的爱情,却,变成悲剧,变成未知。大老的车路,二老的马路。不同的方式,一样的爱情。只是,车路,或许不适合十五岁的翠翠罢了。十五岁的年纪,都爱走马路。走过了马路,年长了的翠翠才会回想,或许还会觉得还是车路好。现实中的沈从文,对三三,走的却是马路。大老对翠翠的直白评价,或许是所有男人心中的想法。节奏由慢到快,看到老船夫的死,心猛地抽了一下。恨不得让他活过来,二老也回心,给翠翠一个快乐的结局。结局,给了读者猜测,也给了未知。悬念,总是让人记忆良久,回味
  •     凌晨三点醒来,没有办法入睡,这几天都是这样,根本睡不踏实,或者干脆睡不着。刚才躺在床上,命令自己这样不行,但是怎么办?能做到的就是流泪。因为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也这样失去亲人。不要说他们,就是转念想到办公室里那些爱说爱笑的可爱同事,如果一下子陷入黑暗,只能在回忆里找到他们,都突然觉得不能自己。虽然,只是相处一年,下班后根本就不联系。我知道这样是太傻了,也太脆弱了。只好翻身起来,问自己:是不是不爱就可以。 这两天看得太多,听得太多。所以悲伤,难过。这些年看得太少,听得太少,所以很难解脱。还好,有沈从文先生的书,又翻到《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一直不明白像先生这样从死人堆里爬过的人,少年时就目睹过血流成河的人,后来为什么还可以那样慈悲。现在试着慢慢懂一点。他说:“就在一切想像不到的困难中,永远沉默支持下来了。在一切痛苦和寂寞中支持下来了。只为了你们的存在、生长,而我们生命互相照耀接触,因而对人生都更肯定,我十分单纯的把一切接收下来了。你们目前或将来,应当是一个青年学生,一个纱厂女工,一个伤兵医院的看护,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又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工人或职员。一个店员,只因为你们的存在,在世界中永远有你们的存在,有你们从得失中得来的欢乐或痛苦,有你们由于生命的青春物质,必然有各式各样的错误,以及为本质本性上的弱点,而作成毁人不利己的结局。我还为了手中的一支笔,有可能再来用到你们生命的形式发展上,保留下来你们的种种,给后一代人见到。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的活下来了。”谢谢沈先生。慢慢地劝自己:没关系,以后要学着更加爱自己,爱他人。生活,就是这样一点点告诉我它的残酷。没关系,生命也同时告诉我它的珍贵。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过渡人一看老船夫不见了,翠翠辫子上扎了白线,就明白那老的已作完了自己分上的工作,安安静静躺到土坑里去了。必一面用同情的眼色瞧着翠翠,一面就摸出钱来塞到竹筒中去。“天保佑你,死了的到西方去,活下的永保平安。”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这套书出得真好看,又用心。
  •     不算突然,水上人的生活,真的一切由天。
    看湘行散记,就知道那条水路有多艰险了。
  •     翠翠让我心疼
  •       
       这是一个纯真的世界。边城。
       一段简单的爱情,却,变成悲剧,变成未知。
       大老的车路,二老的马路。
       不同的方式,一样的爱情。
       只是,车路,或许不适合十五岁的翠翠罢了。
       十五岁的年纪,都爱走马路。
       走过了马路,年长了的翠翠
       才会回想,或许还会觉得还是车路好。
      
       现实中的沈从文,对三三,走的却是马路。
      
       大老对翠翠的直白评价,或许是所有男人心中的想法。
      
       节奏由慢到快,看到老船夫的死,心猛地抽了一下。
       恨不得让他活过来,二老也回心,给翠翠一个快乐的结局。
      
       结局,给了读者猜测,也给了未知。
       悬念,总是让人记忆良久,回味
  •     我也喜欢 哈哈
  •     那河 那船 那狗 还有等待
  •     沈从文的东西,一向极赤诚,极朴素,极温柔
  •     嗯,看《边城》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故事中人们的纯洁善良。
    触目为青山绿水,果然是自然教化的子民,不惹尘埃。
  •       听起来很荒唐,可我确实觉得《边城》中的翠翠就是沈从文——年纪“青青”(而非“轻轻”)的沈从文。“年纪青青”是《边城》中沈从文用来形容到渡头给祖父送还酒葫芦的二老的。那时的二老风华正茂,第一次主动接近自己喜欢的人,正配得上“青青”这一生命力燎原的词,我不禁联想到有人说的“当我还是个惨绿少年的时候”。在此挪用于沈从文,但愿也是妥帖的。
      《从文家书》里沈从文的一个别称叫“碧”。洁尘在她的散文中说“碧不等于就是绿,绿得透明了进而显得很高超了,才叫碧。”由青到碧,沈从文歌咏的始终是绿的旋律,翠是其中唯美的韵。“‘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老去了。’”青翠逼人的年轻时代一去不返,书间绿意永不褪败。
      
      少年不识愁滋味
       《边城》有童话味。边城中无人不好,朴素单纯与山水浑然为一,一派童话天地。且听翠翠第一次见到中寨王团总的女孩后哼唱的歌谣:“大姐戴副金簪子,二组戴副银钏子,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如同灰姑娘童话一般,善良的人们总不自觉地期望着朴实无华(朴实几乎是心地善良的外在标识)的三妹信得获得幸福。
      然而边城并没有滞于童话,它记录了翠翠的成长。从《从文自传》即可知幼时翠翠所受的“教育”与沈从文实是相似的,山水教化,草木为师,吸取天地灵气。然而生命在继续,成长无法止步。随人事浸染,人从浑然中走出,步入现实的人生,富于喻意的变化是先前单爱笑的翠翠后来两次莫名的哭。痛苦不必具体,哭也可以没有明确原因,但哭泣却一定证明了心灵的不平静,更注定了随之而来的成长。
      促成成长的,多是人事。“翠翠太娇了,我担心她只宜于听茶峒人的歌声,不能作茶峒女子做媳妇的一切正经事。”大老所担心的,实是翠翠能否由“自然人”渐变为“人事人”。人事教育并非朝夕而就,而是一点点浸透。沈从文在《水云》中自道“我还需要学习,从更多陌生的书以及少数熟习的人学习点‘人生’。”翠翠也是这样。感情是人事中重要的一项,沈从文说“热情是一种教育,既能使人疯狂糊涂,也能使人深思。”故而翠翠的成长始于与二老的邂逅。死作为最大的人事,为使人明了人事的最快捷有力方式。沈从文写《边城》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奉灵幡引路的小女孩。文章中大老“坏”了是悲剧的开始,爷爷的死似乎又使悲剧出现了转机,这其中皆有纠结不清的人事藤蔓。而母亲的死则一直如谶语一般镶入故事化作深沉底色,着墨不多,却浓得化不开。
      这些人事的教育其实都有作者的切身所历所想贯穿其间。黄昏,翠翠一个人坐在白塔下看夕光中桃花色的薄云。“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她想,“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这和少年沈从文何其相似!只消看看《从文自传》就能明见其间的相仿处,“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因为年轻,所以流浪;我们流浪,因为年轻”,刘墉说的挺对。“我仿佛还是十多年前的我,孤孤单单,一身以外别无长物。”从《湘行书简》中断章而得的这句话,教我想到白塔圮坍后的翠翠,撑一只长篙,往返于清溪两岸。日头起落,新修的白塔影子长了短,短了又长。一无所有亦即无限可能——那时的翠翠,那时的沈从文!
      《一个人的自白》中沈从文剖析自己缘于身世和经历的内向型性格,其特征是“脆弱,羞怯,孤独,玩野而富于幻想”,“与自然景物易亲近,却拙于人与人之间的适应。”多么像《边城》一开始时的翠翠。《边城》创伤期间沈从文的返乡之行可能激发其对少年时代的缅怀,以解释上述相似。且就在写作《边城》的前两年,沈完成了他沿路寻“自”的《从文自传》。在寻得一个明晰自我之后再次握笔写作,沈从文是否会觉地从最熟悉的自己入手呢?正如张老师所言,“一个三十岁的人找到和确立自我,不是回顾,而是面向将来的,是为应付将来各种各样局面而准备好一个自我。”未知的明天会怎样到来?这并不重要,明天的太阳总会升起,不管那个人哪天回来,回不回来。又多么像《边城》结束时的翠翠。
      张老师说,沈从文写了别人没有写过的一些人,出现在他笔下的“他们是以未经‘现代’洗礼的面貌,呈现着他们自然自在的生活和人性。”我赞同这个观点,认为翠翠是其中的典型,并且觉得少年沈从文就是这样的人。走出湘西他,受到都市浓郁“现代”气息熏染,必然疑惑焦虑以至混乱,无法自拔,而最好的缓适剂莫过于对过去生活的反刍。最无助时的沈从文对翠翠的呼唤,是否是对这种未经洗礼自然璞真的自己深情的招魂?
      《从文自传》校改时沈从文特意在说到茶峒的渡筏后加了一句:“《边城》即由此写成。”从《边城》与《自传》的紧密联系,或许可以看成翠翠与少年时期沈从文特殊联系的外现。《一个人的自白》中沈从文在大抒自身苦难经历的感慨之后说,“在我生命中生长,我的生命并没有对困辱屈服。我总要想方法抵抗,不受这个传统力量和环境征服或压倒。”张老师说正是这个“否定”把困苦屈辱逆转成生命中正面、积极、肯定的力量和追求。这真是沈从文最令人佩服之处。再看翠翠,从曾经的一尘不染到渐渐濡被人事风尘,素衣化缁;到文章临尾雷雨交加之后的风平浪静,暗流汹涌;再到结尾若隐若现的希望之光,一如望夫石。都是一种对生活注定的悲哀的“否定”,即便虚弱,即便徒劳,这否定却将希望悬挂于峭壁,化成梦里虎尾草,青青离离。
      “一颗悬在天空的星子不能用手去摘,但因为要摘,你那手伸出去会长一点。”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这么说,因摘星而伸长的手,去够自己拿不到的虎尾草的手,何其相似!或许可以说,沈从文的“自”有一部分在翠翠身上。
      游子梦是生命的一个过程,也只是过程。“我是个云雀,经常向碧空飞得很高很远,到一定程度,终于还是直向下坠,归还旧窠。”(《水云》)年青时对幸福热情饱满地追逐,待到长大了发现其实并不存在真正的幸福,所有的不过是幸福的幻影。
      沈从文早年给张兆和的情书上写道,“任何一个作品上,以及任何一个世界名作作者的传记上,最动人的一章,总是那人与人纠纷藤蔓的一章。”也正因为注定与人事纠结,“天将不许你长是小孩子。‘自然’使苹果由青变黄,也一定使你在适当的时间里,转成一个‘大人’。”我们不是彼得•潘,注定要长成大人。在边城渐渐长成“大人”的翠翠,正是回顾年少、往事堪惊的成年沈从文过去生命的代言人。
      1931年3月新月书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沈从文子集》有一则题识:“幻念结集,即成这种体制,能善用当然可结佳果,不能善用,即只作成一个真正悲剧结束,混乱而失章次,如一虹桥被新的阵雨击毁,只留下幻光反映于荷珠间。雨后到处有蛙声可闻。杜鹃正为翠翠而悲。”杜鹃为翠翠而悲,也为不再年轻的沈从文。
      “热情本身并不是象征,它燃烧了自己生命时,即可能燃烧别人的生命。到这种情形下,只有一件事情可作,即听它燃烧,从相互燃烧中有更新生命产生(或为一个孩子,或为一个作品。)那个更新生命方是象征热情。” 红颜弹指,刹那芳华,所幸文字中的生命可以永远年轻,我们可以把青涩年少封存在抽象的诗句中。沈从文说,“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水云》)诗中有年轻时候的我们,那些不识愁滋味的,渐识愁滋味的,已谙愁滋味的,追忆愁滋味的我们。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十年来生者多已成尘成土,俨若可以不死,其实作品能不死,当为其中有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和几种印象在个人生命中影响。”《新题记》所提的“几个人在个人生命中影响”,无疑是解读《边城》很好的切入口。读《水云》时看到的几个“偶然”的影子,让我想到对这“几个人”的另一种笺注。
      《水云》中提到在北平邂逅的一个女子,称之“偶然”,喻之为素色虹霓。从后文“‘偶然’中之某一个”又知道,非只一人。这几个“偶然”,应该是曾与沈从文生命发生摩擦的几个女子。“我们生命中到处是‘偶然’,生命中还有比理性更具势力的‘情感’。一个人的一生可说即由偶然和情感乘除而来。”沈从文的记叙并不明晰,而是用一种近于写意的手笔勾勒这些过去生命中出现的“偶然”。
      行文间不难发现作者“逃遁”的姿势,对现实的逃遁,也可直接说成对“偶然”的逃遁。沈从文在叙述与“偶然”们的故事间提到《边城》,说到“这是一个胆小而知足且善逃避现实者最大的成就。将热情注入故事中,使他人得到满足,而自己得到安全,并从一种友谊的回声中证实生命的意义。”“虹和星都若在望中,我俨然可以任意去伸手摘取。可是我所注意摘取的,应当说,却是自己生命追求抽象原则的一种形式。我只希望如何来保留这种热忱到文字中。对于爱情或友谊本身,已不至于如何惊心动魄来接近它了。”这是否一种“大人”的逃遁?曾经的热情何在?偶然何在?年轻飞扬的我们何在?
      文中再次提及“友谊”时说到,“火炉边柔和灯光中,是能生长一切的,尤其是那个名为‘感情’或‘爱情’的东西。可是为防止附于这个名辞的纠纷性和是非性,我们却把它叫作‘友谊’。” 如果我再大胆一点,我还要说:这里提到“友谊”其实是经过沈从文自我消解的爱情,或许暧昧模糊,但无疑曾经都是散发着热情的强烈光芒,让他睁不开眼,狂乱不安的。这种游离于爱情与友情的边界上的不定性的感情,可以称作抽象的爱情。
      突如其来的感情是搅乱正常生活的魔手。因了许多现实原因,必须压抑这些抽象爱情,还生活以安定。“我要和生命中一种无固定性的势能继续挣扎,尽可能去努力转移自己到一种无碍于人我的生活方式上去。”当沈从文暂无故事可写时,“心手两闲的结果,使我起始坠入故事里乡下女孩子那种纷乱情感中。我需要什么?不大明白,又正像不敢去思索明白。总之情感在生命中已抬了头。”“情感若抬了头,一群‘偶然’听其自由浸入我生命中,就什么都完事了。”这种剧烈的挣扎是否与《廊桥遗梦》中男女主人公于情感与理智之间的痛苦徘徊相似,实不可知,但是它带给敏感的沈从文的冲击和困惑,不可能不对他的作品中产生影响。关于逃遁很明显的例子,是大老走“车路”请媒人来说亲之后,祖父两次和翠翠提及此事,皆未有结果。“翠翠依然是个快乐人,屋前屋后跑着唱着,不走动时就坐在门前高崖树荫下吹小竹管儿玩。爷爷仿佛把大老提婚的事早已忘掉,翠翠自然也早忘掉这件事情了。”遁于抽象和自然,然后媒人的再度探访又将二人拉回了人事之中。祖父是对过去的逃遁,因预感到女儿悲剧的重演。翠翠则是对未来的逃遁,因预感到人事生活的芜杂。《水云》中所说“受压抑的梦”,是否便因与“偶然”的邂逅?在文字的纱布将悸动过滤后形成的抽象的单纯洁净,实是一种狂乱而无法言明只能以文字意指的“印象”。褪淡的不是感情,是现实。翠翠的故事,主题是逃避,遁入酣梦,乘着软而缠绵的情歌,飘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到了一大把虎耳草。
      和沈从文的生活一样,故事里也充满了“偶然”,翠翠与二老的初遇就是命定的偶然。这样的邂逅,在沈从文生命中也曾不只一次出现吧。好像天际飘过那抹浮云,短暂,无意,却难忘记,成为际遇中美丽的插曲。文中写十五夜晚,大筒灯火下落的满天花雨和火花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给翠翠“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道为什么原因,总不及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偶然短暂如烟花,那人比烟花绚烂。
      《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提到《边城》时说,“不幸得很的是直到二十四年,才有个刘西渭先生,能从《边城》及其他《三三》等短篇中,看得出诗的抒怀与年青生活心受伤后的痛梦,交织在文字与形式里,如何见出画面并音乐效果。”抒怀为何用“诗”?怎样的表述叫“音乐效果”?处在人生最幸福阶段的沈从文何来“受伤后的痛梦”?前两个问题我以诗意抽象的文字最适合包裹难以言传的私人情愫作答,后一个我会用“偶然”们在沈从文生命的长河中激起的层层雪浪笺注。
      沈从文说边城是“用这个故事填补我过去生命中一点哀乐。”这点哀乐是否与“偶然”有关呢。或者可以换问,翠翠在《边城》中的逃遁者形象是否可视作沈从文心中难以消解的激情与隐忍的矛盾所致呢。“谁也想象不到我生命是在一种什么形式下燃烧。即以这个那个‘偶然’而言,所知道的似乎就只是一些片断,不完全的一体。”《边城》或许是“偶然”在沈从文的生命之火中煅烧出来的,谁知道?谁都年轻过。
      虽然《水云》中说翠翠乃“用身边黑脸长眉新妇作范本”,《湘行散记•老伴》说翠翠的原型是城街上绒线铺上的女子。张老师的书上已经列举了足够多的发酵、酝酿《边城》的因素,但我觉得似乎还可以包括进数位“偶然”的印象、一度颠如患病的狂乱心境、和沈从文对少年时代的自己灵魂出窍般的追往。
      
      画眉深浅入时无
      《边城》里青翠逼人的,不只是遍山竹篁,更是是沈从文化为碧玉的血气。“少年心事当拏云”,这是我看《从文自传》至末时一下子蹦出脑海的诗句。这种初生牛犊的的气魄在沈从文的生命和作品中贯穿始终。
      沈从文一直说自己秉持的“乡下人”的“尺秤”,他在《水云》中说,“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例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边城》里这“乡下人”一直用自己的尺秤比量着人和事,定义着“乡下人”眼中的“道德”、“名誉”、“品德”。与鲁迅对阿Q的凡事皆以未庄标准为标准的“未庄哲学”极尽讽刺之能事不同,沈从文哼的是“乡下人”的赞歌,喷的是对“城里人”的冷语。从《边城》中拈一句作例,“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足见少年的狂狷。更有甚者,“我用不着你们名叫‘社会’为制定的那个东西,我讨厌一般标准,尤其是什么思想家为扭曲蠹蚀人性而定下的乡愿蠢事。”简直可算负气之言了。
      推翻是为了有所建立,理所当然我们会想到沈从文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提到的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在《水云》中他说到,“世界上不可能用任何人力材料建筑的宫殿和城堡,原可以用文字作成功的。有人用文字写人类行为的历史。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心和梦”,“偶然和情感”,“爱”,“我所信奉的只有生命”——这些沈从文不同作品中出现的词,尽皆闪耀着虔诚的温暖色调。
      年轻时候的沈从文无疑是非常自信的,纵然在历经沧桑之后,我们仍能在他身上发现这些伤痕累累的傲气。有人说幸福的两大要素是,其一,你觉得自己的前途是明朗的,且须是模糊的光明。其二,所处的时代前景是光明的。照此标准,一九三三年的沈从文无疑是幸福的。也正因此,《边城》通体晶莹明媚宛如牧歌。沈从文认为没人读懂他,在《习作选集代序》中说道,“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我不禁要问,沈从文忠于自己的幸福感了吗?单从对人性的体悟和希望饱满的未来看,那时的沈从文没有理由不幸福。但并不如此,注定悲哀的生命让沈从文的笔无法飞扬。他的“幸福”与众不同,有着悲哀的底色,用他自己的话说,“美丽总使人忧愁,可是还受用。”(《水云》)
      尝试是年轻人乐此不疲的游戏,沈从文年轻了很长时间,他一再试笔写作,并用自己的标准为自己打分,标准很简单,“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对沈从文而言,人性美是这“美”的最主要内容。《一个人的自白》中沈从文回忆少年时候倍受困辱的自己,“正需要家时,我已没有家,什么时候由军营走入一个乡村土娼家坐坐,怯怯地坐在一旁,看那些人做做家务事,或帮她们烧烧火,切切菜,在当时,对我正是一种如何安恬与舒适。我需要的也就只是那么一点点温暖,属于人情的本来。”唯有从与善良而卑贱的人们相处中,才能获取生命必需的人情的温暖,这是少年沈从文人性美的蓄积。“这点印象既在生命成熟时保留下来,到后自然便占了我作品主要题旨,由《丈夫》、《边城》都可见出。里面自然浸润有悲哀,痛苦,在困难中的微笑,到处有‘我’!但是一切都用和平掩盖了,因为这也有伤处。心身多方面的困苦与屈辱烙印,是去不掉的。因为无从变为仇恨,必然是将伤痕包裹起来,用文字包裹起来,不许外露。”成年后的他,将蓄积的人性美中释放出普照万物的温暖,却把悲哀用文字包裹起来,用微笑忘却遍身的伤。伟大这词用得很滥,真正配得上的少其实很少,沈从文可以,即使就凭这微笑。
      拿《长河》跟《边城》对比,收获奇异而有趣。从生活状态来看,写《边城》时作者刚从纷乱步入平稳,写《长河》的他再度被战火抛入乱离。从场景塑造来看,《边城》是“诗歌”的抽象的理想,依稀可见昔日故园,尚是勉强还能走回去的故乡;《长河》是“散文”的具体现实,流光渐蚀旧时乡音,已是永远无法倒回去的湘西。从写作环境来看,写《边城》时是一味的阳光,坐在家里院中小方桌上,“让细碎阳光晒在纸上”;写《长河》时,虽也有阳光,“仿佛有各色的树叶落在桌上纸上,有秋天阳光射在纸上”,然而夜幕仿佛霎时骤降,“夜已沉,然而并不沉静”,再接下来,“雨很大,打在瓦上和院中竹子上。”后来甚至雷电交加,“电闪极白,接着是一个比一个强的炸雷声,在左边右边,各处响着。房子微微震动着。”他感到“稍微有点疲倦,有点冷,有点原始的恐怖。”——可像一个人青涩的少年时代与芜杂的中年时代?
      略提一下小标题的典故,唐代参加科考的考生朱庆余在参加考试之后,想打探一下考试的结果,就写了一首诗给主管官员张籍,诗里用刚到夫家的新媳妇来自比,说道:“油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里所问“入时无”,实是问合于执政者意愿。借来比喻作家写作与政治的关系也很合适。将政治换成读者同样适用。此二者正是大多数作家最关注的。与一般作家迎合读者趣味潮流时尚写作不同,沈从文在《<边城>新题记》中直言 “我这本书不是为这种大多数人而写的。”而是给文学圈之外,“而且极关心全个民话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的。“一切作品都需要个性,都必需浸透作者人格和感情,想达到这个目的,写作时要独断,要彻底地独断!”《习作选集代序》中这句话正说明了他的写作态度。“我关心的是一株杏花还是几个人?是几个在过去生命中发生影响的人,还是另外更多数未来的生存方式?”《水云》末尾的一串问号是他对自己写作意义的叩问,答案自明于心。
       沈从文渴望得到的是经历时间考验证明其存在价值的作品,“这种世界虽消灭了,自然还能够生存在那故事中。”“我希望我的工作,在历史上能负一点儿责任,尽时间来陶冶,给它证明什么应消灭,什么宜存在。”以一个新妇的谦卑,低语轻问,“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时”,在沈从文的文字世界里是时间,更是历史。
      
      行文将尽,我还想说,在沈从文最无助的时候,他想到了翠翠。“翠翠,翠翠,你是在一零四小房间中酣睡,还是在杜鹃声中想起我,在我死去以后还想起我?”(《从文家书•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他想到了那个年华正盛、诗意尚青时候的自己。“情感似乎重新抬了头,我当真变得好像很年青。”(《水云》)
      “我准备创造一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而母亲的病危使沈从文不得不中途搁笔,正与翠翠的诗意生活被打断相似。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边城》的写作未曾中断会是怎样的面貌。与生命相关的作品无法假设,正与生命之无法假设相同。
      自知这篇文章并不符合张老师所说的从沈从文来理解沈从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思索的是我,也许理解的只是我。作别“惨绿年华”的我,投入自己的“偶然”与“情感”,重读这部青翠逼人的小说。想起几句歪诗,覆盖心头,暗涌如潮,难言的愁人:
      “此间的少年,就地睡去,
      此间的少年,瞬间老去,
      此间的少年,就此死去,
      此间的少年,恍如隔世!”
      
      
      
      PS:写得最自在的一篇论文,有点八卦,不过我喜欢
  •       其实读的是沈从文小说全集,边城是他的代表作,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从这里读出来散文般的优美,而是夹杂着年轻兽性的美丽,文化的桎梏,血淋淋的感觉。
  •     爱上沈从文了。。。
  •     岂止是美,美的令人心拧。单纯的美就是这样,如此脆弱与不堪一击。也许我们还需要力。
  •     黄永玉的画。真美。
  •     时间太长,记不清了。。。
  •        标题“月白风清好过河”出自《边城》第八章里一首巫师迎神的民歌,全部的歌词是这样的:
      
      
       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
      
       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
      
       他们大人会喝酒,会作事,会睡觉;
      
       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
      
       他们牯牛肯耕田,山羊肯生仔,鸡鸭肯孵卵;
      
       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会找她心中欢喜的情人!
      
      
      
       你大神,你大仙,排驾前来站两边。
      
       关夫子身跨赤兔马,
      
       尉迟公手拿大铁鞭!
      
       你大仙,你大神,云端下降慢慢行!
      
       张果老驴得坐稳,/铁拐李脚下要小心!
      
      
      
       福禄绵绵是神恩,
      
       和风和雨神好心,
      
       好酒好饭当前阵,
      
       肥猪肥羊火上烹!
      
      
      
       洪秀全,李鸿章,
      
       你们在生是霸王,
      
       杀人放火尽节全忠各有道,
      
       今来坐席又何妨!
      
      
      
       慢慢吃,慢慢喝,
      
       月白风清好过河。
      
       醉时携手同归去,
      
       我当为你再唱歌!
      
       应该说这首民歌正是《边城》这部小说内在气质的一种外化,暗示了作品的隐含意旨。在歌词所描绘的意境里,所有人都承受着自己“分上派定的”那份爱憎以及生死,就算是神仙也可以被归结到一种月白风清的平和里面,这就是沈从文在创作里一直试图构建的一种纯粹、明净、接近于生命本初形态的甚至有点蛮野的乡土文明。
      
       另外,单把“月白风清好过河”这句用作标题,是因为其中的两个意象,月亮跟河水。应该说《边城》的整个故事就是因为水而生发构建起来的,所以水的气质也就渗透融入进了小说的底色里面,给予了小说平静、诗意的叙述语言,隐忍、内敛的情节推进。从中国古典诗词甚至是历法上面,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文化里一种尚月的本性,这可能是因为月亮那种灵动而又略带点惆怅的美很容易跟中国传统的欲说还休式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不过城市的灯光越来越亮了以后,这种对于月亮的崇敬也就慢慢变得很淡了。所以沈从文的小说选择了一种平和随意的外在形式,田园牧歌式的内在气质,就是企图在这种指向内心的建构里重新回忆起人和世事之间的那种两相观照的安静,静到又可以闻到属于甲虫类的气味,静到月光又可以明晃晃地积到地上,引得那些心绪烦乱的人又多了一种小小的孤独,在这孤独里胡思乱想一些人世的“变”与“不变”,以及两相乘除之间的自我与运命。
      
       在《美的历程》这本书里,李泽厚谈到从唐诗到宋词的演变时,认为唐诗的意境浑厚开阔,把自己的想象指向外部的世界,而宋词的意境细致新巧,把思索指向回忆和自己的内心。这种区别跟分别以鲁迅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两个创作倾向有某些类似的地方。鲁迅的创作往往在一种热血沸腾的锋芒里把尖锐的职责和思索指向时事里的丑恶。而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却故意淡化行文里的矛盾冲突,故事和人物往往同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在一种彼此交融的境里展现人物的内心。在一种总体观照的细致描绘里蕴含自己的文学理想。举两个例子便可以发现其中的区别。鲁迅的《狂人日记》以一个疯子的话语来直接拷问吃人的礼教。沈从文的《柏子》开始只是一句看似平淡随意的闲谈:“把船停顿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由这样的环境描写开始,把之后的人物纳入到一个整体的心境里,从一个水手和一个妓女的心绪来诠释一种自在本真的生存状态。
      
       其实这种淡化故事和矛盾的叙事手法是我喜欢沈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把不必要的牵制抛开以后,文字便可以更直接地触及到内在的平静,在不同的心绪、不同的境遇里也就能读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质感来。
      
       另外,沈从文的家里民族成分复杂,他的血液里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的成分。这对他个人及文学创作的气质产生了很大影响。同老舍相比,沈从文的文字有一种同民歌类似的内在气质。从《骆驼祥子》来看,不管是外貌、动作还是对话的描写,老舍受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且深得精髓。而沈从文的小说则更近似于山野间的民歌,以物起兴,毫不雕琢,却又能够极其精当地表现出内中的情感,《边城》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莫言曾经好几次提到沈从文的一句话:“小说,要贴着人物写。”这一点在他的《丰乳肥臀》里可以得到印证。小说选择了人物作为叙事的中心,以人物带出故事,母亲,八个姐姐,我,以及姐姐们的儿女,庞大的人物体系牵扯着近代中国几乎所有无法回避的派系以及暗流。小说由此支撑起大跨度的史诗厚度。此外,还有余华的《活着》,有庆死在了大跃进时期,凤霞死在了文革时期,用人物来带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但这些似乎都比不上沈从文对这条标准实践得彻底。他的小说用主人公的名字做标题的可以举出很多,如《萧萧》《会明》《贵生》等等,如果说前面两部作品还能看到人物设置受情节牵制的痕迹,那么沈从文小说的故事情节完全是从主人公身上生发出来的,把这些主人公换掉以后,所有的故事也就毫无立足点了。
      
       小说《边城》共分有二十一节,其中第一节和第二节总体交代了两组主要的人物序列。第一节开头写道:“······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如果把黄狗也算作一个人物的话,,渡口这边有爷爷、翠翠和狗三个。第二节从小山城茶峒开始,写码头上的场景与物事,继而写到了船总顺顺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如果仔细对比前面这两节的话,可以发现在关于翠翠的描写里,总是有意无意的着重自然对于她的长养和熏陶。在关于天保和傩送的描写里,着重的是生活、人事对于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从这一个小的细节里可以看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矛盾冲突的端倪,这些留待人物关系捋顺清楚了之后再加以分析。
      
       在渡口这边,翠翠不仅是所有人物的中心,而且是整部小说内在意旨的附着点,而爷爷和黄狗各据一端,以不同的方式对照投射脆翠翠的性格和命运。并且,第一节里暗含了翠翠父母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作为翠翠本身悲剧的一次预演引导着之后整个故事的发展。
      
       翠翠是沈从文所理想的一个“人性”典范。她完全不受世俗的沾染,而是“在风日里长养着”“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而翠翠又是多情的,对于这种朦胧的爱意在翠翠单纯的内心里滋长的过程,沈从文的描写极其到位。小说里翠翠第一次进小城看端午节赛龙舟的时候,初识了船总的儿子傩送二老,却因为误会骂了傩送一句。到晚上翠翠才知道自己骂错了人。小说中写,“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爱情在翠翠心里有了一个看不见的影子。第二年的端午节,二老傩送去了下游的青浪滩,晚上翠翠在听爷爷唱歌时,无意间问了一句:“爷爷,你的船是不是在下青浪滩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句子翠翠性格的不断饱满。然而翠翠对于自己的爱情却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是最后导致她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爷爷充当了翠翠人生方面的一个引领者。在翠翠的内心被爱情扰乱,因为不知所措而偷偷哭的时候,爷爷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这是爷爷的人生哲学,也可以从中窥见沈从文的智慧。另外,爷爷这个人物的设置也是出于整体故事的考虑。爷爷经历了自己女儿因为同军人的爱情而自杀的伤痛之后,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的外孙身上。但爷爷总是害怕自己会不久于人世,所以在翠翠的婚事上,爷爷极力顾及翠翠的想法又急于尽快看到一个结果,这就加深了爷爷同船总顺顺以及大老、二老的矛盾,并在担忧和冷落里离开了人世。爷爷在某种程度上是翠翠悲剧的一个促成者。此外爷爷还代表了当地纯朴的民风。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公家的薪酬,过渡便坚持不收取路人的铜板,即使有人扔到了船板上面,爷爷也只是用来买一些茶同烟叶,免费送给来往的行人。
      
       其实黄狗这个角色的设置也不是完全出于随意,它除了给小说增添了一些喜剧气氛之外,还作为了翠翠心情的一种外化。比如在第三节里,黄狗因为听到端午节赛龙舟的鼓声之后便“汪汪吠叫,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有人过渡时,便随船过东岸去,且跑到小山城的城里一方吠叫。”而翠翠也站在小山头听那点迷人的鼓声。狗的行为正好表现翠翠内心的期待和小小的兴奋。
      
       码头这边主要就是天保傩送兄弟两个。首先从名字上面便可以看到两个人的特别之处,天保佑的和傩神送的。小说里第二节这样写:“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至于傩神送来的,照当地习气,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从中可见作者对于傩送的偏重,而且文中提到,“年纪较长的,如他们爸爸一样,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年幼的则气质近于那个白脸黑发的母亲,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一望即知其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傩送所具有的柔和、聪慧、富于感情的性格也是沈从文乡土世界里的一个理想所在。
      
       在第一二节之后,小说把立脚点放在当下,回忆了前年和去年的两次端午节。又从当下出发,采用了一种线性的顺应时间流向的叙述形式。
      
       接下来再回到之前提及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对照之中所产生的矛盾。应该说翠翠完全出于自然的天性和天保傩送一边性格中受过人事教育的这种差异也是造成翠翠悲剧的原因之一。兄弟两个没能明白翠翠对于爱情捉摸不定的朦胧心绪,从而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还可以发现作品其它的相对立的矛盾和冲突。比如天保大老所走的车路与傩送所走的马路。车路就是请媒人,按照礼节来向家长提亲,马路却是站在月光下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直到把听歌人的心唱开。大老所走的车路代表的还是一种被礼法约束的生存状态,二老走的马路确实完全出于自然的,用出本性的歌声来唤起强烈而又纯真的爱情。
      
       再有就是团总向傩送求婚答应陪嫁的磨坊同渡口一家拥有的那条渡船。从开始贯通下来的这对矛盾到了这里达到了最明显的时候。以模仿为代表的象征金钱的物质文明,以渡船为代表的,象征自然、本分、接近真实生命的乡土文明。沈从文很显然是倾向于后者的。其实就连小说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对立,“边城”,边远的小山城,这种边远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也同时代表了与城市文明的某种对峙。所以,整部小说的隐含主题也就由此浮现出来了。
      
       沈从文企图构建一个不被“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所沾染,仍然保留这属于乡土的“正直、朴素、人情美”的理想世界,以此同城市工业文明的丑恶堕落形成对照,通过建造那座“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的希腊小庙,使人性重新得到供奉。
      
       这些意图也都渗透进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物象里面。
      
       虎耳草,象征翠翠逐渐明晰却又捕捉不到的朦胧爱情。小说第十四节,入睡之前爷爷给翠翠讲了那已经死去的父母的故事,文中写道:“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习。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把翠翠灵魂浮起来的歌声就出自二老傩送之口,虎耳草把没有形迹的爱情外化了出来。之后虎耳草有几次出现,直到从梦里来到现实,“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的鞭竹外,只是一大堆虎耳草。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翠翠两颊绯红跑了。”爱情已经变得十分清晰了。
      
       白塔,象征乡土文明的原始与纯真。白塔出现时基本上都是作为一种背景,看似不经意的提到一句,但是白塔又总是在那里,俯视着这一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接近结尾的时候,白塔被那场大雨冲毁了,最后一节写道:“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但是那份自然、纯真既然已经倒掉了,重新修成的也不能算是从前那个了。
      
       渡船,象征山城外爷孙两个命运。在渡口这边,渡船是爷爷和翠翠生活的大部分内容。爷爷从二十岁起便做着渡人的活计,用这只渡船连接城里城外两面的生活。而直到最后爷爷离开了人世,渡船便成了翠翠不得不直面的命运。但是翠翠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是默默地等时间流逝,默默地肩负起了属于自己的运命。
      
       另外,再比如竹子,象征了一种与自然合而为一的乡野本性,而翠翠的名字恰好就是从这竹子上面来的。
      
       除了以上这些东西之外,沈从文的文字也有属于他自己的风格。首先,沈从文的语言是文言,典范白话和地域方言的一种有机复合。《边城》第一节有这样一句:“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很明显可以看到文言与白话的的相互糅合。而对于方言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了对话里面。比如翠翠误会傩送二老时骂的那句“悖时砍脑壳的!”当然,沈从文最出色的地方还是在于把人物融入进所渲染的意境里,又由环境生发出人物内里涌动的心绪。虽然这种抒情的叙事风格在废名那里就已经形成了,但他还是不如沈从文这样能做到浑然天成。在《柏子集》前面的一篇谈话录里,沈从文说过,“我认为,现代作家必须懂得这种人事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生。”
      
       最后,再回到小说的整体意旨上来。前面已经说过,沈从文的小说就是要把自己回忆中那个理想化了的乡土世界再现出来,从而同周围的丑恶堕落形成对照,以此来给这个民族一种方向,给那些关心这个民族的人一点希望。
      
       苏雪林的《沈从文论》里认为,沈从文:“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这一点在他写军人兵士的小说,如《虎雏》《会明》《灯》里表现的比较明显。但这种蛮野人的血液不仅仅是指乡土文明中的野蛮,也包括沈从文反复提到的希腊小庙里所供奉的人性。
      
       提到人性就又要把老舍拿来同沈从文比较。在老舍笔下,不管是《骆驼祥子》里的祥子,还是《月牙儿》里的月蓉,善良正直的本性往往加重了他们悲剧的伤痛。沈从文的人性超越了一般的善恶的讨论,并且跳出了政治的范畴,得以从文明与生命的高度来诠释人性的永恒,所以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即便放到现在也不会显得特别过时。
      
       关于人性,想到了李扬“盲”系列的两部电影。《盲井》和《盲山》。两部电影最突出的恰恰是人性之恶。导演李杨说,之所以用“盲”这个字,是取其视而不见之意,对于人性的视而不见,是当下社会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这似乎是同沈从文的人性理想相违背,其实两者却是来回答同一个问题的。沈从文从小便列身行伍,看惯了杀人的场景,人性中的丑恶自然了解很多。然而只有在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丑恶之后才会更相信那些美好的东西,也才能从平凡的事物上看出不平凡的美丽来。沈从文已经超越了人性善恶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向善向美的形上追求。
      
       把《边城》里零零碎碎的话语拼凑起来,也可以窥视一下沈从文一直向往的“人性”的样子。首先,爱情是“人性”里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边城》里的爱情热烈而又不着一丝尘俗,它完全出于生命的本意,可以支撑着整个人性不至于倒塌。在《八骏图》等描写城市知识分子的小说里面,沈从文提到了一种只有病态情欲的“阉寺性”状态,这种性的变态与扭曲同《边城》里的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就是沈从文多次提到的一个词,“份定”“分上派定的”。这并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类似于道家的平和状态。不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有非分之想,对于生命的苦难以最平常的心态去默默承受。从这里也就衍生出了纯朴的民风,就像守渡船的老人和船总顺顺。再有就是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美的感受。《湘西》的题记里写到:“他们那么忠实庄严的生活,担负了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继续在这世界中活下去。不问所过的是如何贫贱艰难的日子,却从不逃避为了求生而应有的一切努力。在他们生活、爱情、得失里,也依然摊派了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他们便更比其他世界上人感到四时交替的严肃。”
      
       有一次在电影《暖》的条目里看到一条这样的评论:“每个农村都有一个清秀聪慧的少女遇人不淑,在苦苦的等待里终其一生。这种《边城》式的等待模式,做作而且了无新意。”《暖》改编自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背叛和等待的爱情故事。对于从沈从文到汪曾祺的抒情小说,也会有人十分挑剔,比如有人说,《边城》故事所发生的边远小城人口也不会少到哪里去,但兄弟俩同时就看上了翠翠一个人,这种事儿不科学。这种质疑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沈从文的独到之处还是在于把一个熟悉的故事模式放到相对陌生的故事环境和叙事方式里,这种熟悉和陌生之间的落差,造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学空白。
      
       沈从文的小说数量众多,而且内容题材庞杂,写农人、军士、水手、妓女等的乡土故事,也有城市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但是如果非要找出其中的共通之处来,就是沈从文小说强烈的主体意识。他完全从自己的经验,也就是他的回忆和想象出发来观照和衡量整个世界。写乡土的小说是这种回忆和想象的外化,而写城市的小说则是站在这些回忆和想象的立场上来对此种文明进行批驳。刘震云之于河南延津,莫言之于高密东北乡文学体系的构建似乎更多的是出于生活环境的熟悉,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已经成为了他的思维方式,塑造了《边城》等小说从形式到内容的具体形态。
      
       《边城》到结尾的时候,翠翠独自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回来。这是她的命运与悲剧。沈从文在《边城》写完前面一部分后,回了一趟湘西看望病中的母亲。这次行程让沈从文看到了城市文明对家乡的侵入和乡土文明的逐渐消解,这对于他的刺激是很大的,所以《边城》的悲剧结局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翠翠近于天然的秉性使得她不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的感情和命运,这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翠翠这种自身体认的缺失也相应地映射到了乡土文明里面,乡土文明对于自身的不能感知也将造成更高层面的一次悲剧。翠翠的性情同母亲相近,并且两人都以悲剧收场,这也暗示了一种命运的循环,一种不可逆转的宿命意识。同白塔相类似,翠翠的悲剧已经渗透进了她的生命,即使二老最后能回来,一切也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这种无法逃脱的压抑赋予了小说深沉的悲剧感和厚重的悲悯情怀,但沈从文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外在形式隐藏了其中的悲剧感,这种隐忍和克制使小说在不同层次里有了多重的解读可能。
      
       由此,《边城》具备了一部经典所应拥有的人文关怀和超越当下的艺术价值,在十分有限的篇幅里囊括了属于鸿篇巨制的大气与厚度。
      
  •     寻找翠翠。
  •       题目起得有些模糊,但是你只要知道我要说的是《边城》,而又感兴趣,就可以接下去看看。
      
      上次读边城,是高二或高三吧。那时候学习小说欣赏的那本书,节选了很长的一段边城,尽管原书并不见得如何让的长。也正因为这本书本来短小,大家就都起了读一读的念头。包括我这个读过很久而记忆终究又模糊了的一员。
      
      那个时候,手里有一本边城的,本以为不会读,借给了一个急切要读的同学。后来突然想到要读,既然又决绝的买了一本。加上暑假上送给我的沈故居加印版的,就是三本。但我一点都不觉得是多的。
      
      最近读了两本关于沈从文的书,后一本有几篇文章说到边城,说得很细致,使得我又想一读,就到图书馆拿了这本书,在降温的周五,跑到除了排练迎新节目就空空的自习室,读了起来。
      
      我想起三年前,几乎是同样的场景吧。没有去上晚自习,本来该补习的英语也逃了,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来回,到书店买了崭新的一本边城,回到家里,点着灯,花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把它一气读完。
      
      这一次是与那一次不同了。那次,那个晚上,看到小溪边一场骤雨,塔倒人亡的一节,眼里有了些泪花。今遭没有,但并不是因为我一早知道了结局而失去了那样突如其来的心情。不,用“突如其来”就是不对的吧。这里面并没有这种意图,什么都明明白白的,而不是有这样一种设计的陷阱一般会让你难以接受的“悲剧”又或其他。
      
      看完了,我只是想,其实一切并不那么糟糕。故事里的每个人都纯白如纸一般——这也并不是什么神话什么理想什么不切实际,我相信,其实在现实中,也还是多数的人都那样纯白,而复杂的棱角不过是隔膜。隔膜会很可怕么?当那个说媒的人对爷爷说了假话,当二老和顺顺不愿意透漏心意,他们就这样酿造了那个让人看着悲戚戚的结局。
      
      翠翠很难过,但是没有绝望。故事里没有哪一个人让她感到了仇恨,这也包括了我们。所以,当翠翠坐在水边发呆听老兵讲新鲜的故事讲爷爷的故事讲出爷爷没讲出的一切时,我们都感到,隔膜消失时的那一分轻松。
      
      每个人都不会很坏,每个人都不愿意使一切变得糟糕起来。尽管有时隔膜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相信总还是纯洁善良占据着多数人的心灵,就不用一贯悲观和难过。我们于是又有了希望了。
      
  •     沉默着...
  •     对于本书已不用多说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反而是收到书时外包胶纸已没有了而且书的封面很脏
  •     令人心疼的翠翠,令人向往的茶侗。 除了“边城”,偏爱“静”。
  •     虽对于边城人物的爱憎不一样,但你这真实自然的感情流露,还是赞一个~~~
  •     很遗憾,又是盗版。不过沈从文的文字让我觉得20元花的并不冤
  •     直接跳过看边城
  •       记不得何时读过《边城》的节选。当时并未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是描写端午节赛龙舟那段。寒假我认真读了全文,才觉如品一杯好茶,字里行间弥漫着茶香。我知道好的作品拥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容易把读者带进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中,与作品里的人物一起悲欢离合。   美中不足的是大老的死很唐突。前文用重墨渲染大老二老的水中能耐,后文大老知道翠翠和二老相爱,悲伤之余就出船去远方,因遇险滩溺水身亡了。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具有戏剧化,也许安排大老的死是为了突出作品的悲剧效果。
  •     想当年我也是个羞涩的姑娘
  •     发觉高中读的东西全都选择性失忆了。。。这版装帧不错的。
  •     合上书的那一刹,我的心从未如此柔软且坚强。
  •        弟弟有一整套的沈从文的书,基本上都看了。 从看沈的书到知道了黄永玉以及又看黄的书,让人感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     连悲情都可以这么美
  •     《边城》中的人生形式,心向往之。劫余废邮中提及的北京城圈子内沈从文竟无人探问,好似柴火堆毕毕剥剥地烧着,烤火的人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到底是不经济的。
  •     这样一篇自在“八卦”文,我想张老师一定不可能给低分:)
  •     星斗其文,赤子其心。
  •       记不得何时读过《边城》的节选。当时并未留下什么印象,只记得是描写端午节赛龙舟那段。寒假我认真读了全文,才觉如品一杯好茶,字里行间弥漫着茶香。我知道好的作品拥有很强的感染力,很容易把读者带进作者所描写的情景中,与作品里的人物一起悲欢离合。  美中不足的是大老的死很唐突。前文用重墨渲染大老二老的水中能耐,后文大老知道翠翠和二老相爱,悲伤之余就出船去远方,因遇险滩溺水身亡了。也许生活就是如此具有戏剧化,也许安排大老的死是为了突出作品的悲剧效果。如果是后者,我想说:死亡其实是件太浪漫的事,不足以构成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我欣赏这种的说法。在现实生活中无能为力痛苦的活着,是比死亡更可悲的。  高一那年我读了路遥《平凡的世界》,整整一个暑假厚厚三册书,反反复复读着沉迷其中。那种无奈与悲伤至今我也难以描述。人年轻的时候应该多读点好书。此外还有《菜根谭》《伊索寓言》《朝花夕拾》《基督山伯爵》《繁星》《七里香》《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红楼梦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那时候读书是自发的凭直觉去判断书的优劣。所以,高一我的文化课成绩并不怎么好。妈妈说我用了太多的时间看闲书。  现在,看着那张落满灰尘的书桌上,所有的书本都失去了踪影。我再也想不起来,曾经有个简单的有点敏感的小女孩,坐在书桌前看书应该是怎样的神情。。。
  •       凌晨三点醒来,没有办法入睡,这几天都是这样,根本睡不踏实,或者干脆睡不着。
      刚才躺在床上,命令自己这样不行,但是怎么办?能做到的就是流泪。因为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也这样失去亲人。不要说他们,就是转念想到办公室里那些爱说爱笑的可爱同事,如果一下子陷入黑暗,只能在回忆里找到他们,都突然觉得不能自己。虽然,只是相处一年,下班后根本就不联系。
      我知道这样是太傻了,也太脆弱了。
      只好翻身起来,问自己:是不是不爱就可以。
      这两天看得太多,听得太多。所以悲伤,难过。
      这些年看得太少,听得太少,所以很难解脱。
      
      还好,有沈从文先生的书,又翻到《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一直不明白像先生这样从死人堆里爬过的人,少年时就目睹过血流成河的人,后来为什么还可以那样慈悲。
      现在试着慢慢懂一点。
      他说:“就在一切想像不到的困难中,永远沉默支持下来了。在一切痛苦和寂寞中支持下来了。只为了你们的存在、生长,而我们生命互相照耀接触,因而对人生都更肯定,我十分单纯的把一切接收下来了。你们目前或将来,应当是一个青年学生,一个纱厂女工,一个伤兵医院的看护,一个农村小学教师,又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工人或职员。一个店员,只因为你们的存在,在世界中永远有你们的存在,有你们从得失中得来的欢乐或痛苦,有你们由于生命的青春物质,必然有各式各样的错误,以及为本质本性上的弱点,而作成毁人不利己的结局。我还为了手中的一支笔,有可能再来用到你们生命的形式发展上,保留下来你们的种种,给后一代人见到。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的活下来了。”
      谢谢沈先生。
      
      
      慢慢地劝自己:没关系,以后要学着更加爱自己,爱他人。
      生活,就是这样一点点告诉我它的残酷。
      没关系,生命也同时告诉我它的珍贵。
      
      
  •     <边城>和<围城>,是近代小说的两个颠峰
  •     这才是真正的纯爱小说。。。
  •     是在12年末决心去凤凰的时候注意到《边城》的,那里说是沈从文的故居,好些人冲着边城去的,致使我好奇心大起。还不错,到处是美和善的感情,却因各种不凑巧,上演成一个带有悲伤的故事。
  •     “故事充满了五月的斜风细雨,以及那点六月中夏雨欲来时闷人的热和闷热中的寂寞。”集子除了收录《边城》,还有许多相关的散文书信小序等,是所谓的“人生的形式”。
  •     收入的是什么东东呢?
  •       我今晚终于看了《边城》,然后在末时没有忍住还是哭了。翠翠的爱情悲剧还并不是泪点,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那个爷爷,在尾声因为路人欺骗他攞送要和外地女人结婚拿到磨坊而不是他家的渡船,一个人心酸的回家那一段和最后编草鞋、在窗前告诉翠翠今晚会下雨时的那一幕,真的让我觉得难过不已。我总是会对人的生老病死而感到难过,里面的爷爷直到去世都在为了翠翠着想,离开翠翠房间的那只手从门上缓缓滑落让我对感受到了爷爷的不舍与炙热的爱。他爱那份渡船的工作,他爱翠翠。他说他迟早要躺在冰冷的地下喂泥鳅,却任然无法释怀对人世的感情。
      我最不喜欢的人物是攞送,刚刚开始觉得这个人还挺不错,为了爱情敢于争取,而到最后对爷爷这个人物居然说出了“那个渡船的老家伙为人弯弯曲曲”之后我才明白他仅仅还是个未懂事的孩子,根本不明白这后面的辛酸。结尾自认为是亏欠哥哥而赌气出走让我更加讨厌这样一个角色,始终无法释怀的就是他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爱的人等自己这是一个如此让人难过的事。可怜了翠翠直到最后都在等,或许会回来,或许不会,这也是注定在翠翠身上的悲剧,无论从理性上还是感性上,翠翠对感情的那一份傲气最终还是会将她往悲惨的方向推动。
      整个小说的场景描写实在高超到让我措手莫及,那一种湘西浓烈的情怀就这样舒展在眼前,看来我还要加油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