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慧堂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忏慧堂集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
ISBN:9787544331135
作者:徐晋如
页数:186页页

回归

评“懺慧堂集” 首先,窃引徐博士博文一二:今晚翻着新鲜出炉的这本书,忽然在六十三页发现了一个无法原谅的错误:圣朝王道自平平,竟然错成了圣朝王道自平安!王道平平之平,属下平声一先韵,错成平安,安是寒韵,就出韵了,而且根本不通。我仔细回想,终于想起是第二家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所擅改。当时的责编还专门给我来过信,转达那位资深编辑的意见,我回信说平平不误,没想到其实已经擅改了。然而我自己何以就校不出来呢?因为《忏慧堂集》一书倾注了我的生命,当年那些血泪交迸的文字,我自己反而没有勇气细看。也因为此,我从来背不上自己的诗。没能做到完美,很对不起读者,谨致歉意,敬请谅解! 其次,再引书中一段:《红桑照海词》叙(倦月楼主人彭玉平) 曩在都日,与晋如君初识于首都师大,羸形弱质,出语温润,殊无长衫马褂、啸然出尘之姿,与道中传闻不一,心亦惑矣。其后晋如负笈南下,立雪陈门,敝庐清谈,时或一至,又赠余《胡马集》、《人苏世》等著,其真人畸人之情状,始于口谈笔论之间约略会得。 引两段为何?徐先生之议,网有赞伐。赞者不言,唯说伐者——狂妄、盗博士衔、沽名钓誉等。因旧友帮忙,幸两次听其授课(徐先生现任职于深圳大学文学院),彭先生之叙解与我看法相同。课上虽着长衫,但言语平和,殊无狂妄之态、之语。同学者二三十人,余者竟不知其“大名”。最中肯一句莫如:其实我也只是比你们多读了几本书。课上鼓励同学应诗词之旋律歌诗,于韵方面特找粤语者读,大有味道。数典准确,鼓励同学不解之处就提问,共同学习。 何狂之有? 于丹之流非仅“十博士”痛批,亦有不少学者专家批评,况鲁梁论战十数年,实不足为怪。潮流中的东西未必全好,有不平之人挺身而出,何尝不是好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虚假忽悠终会为人们所认清。沸沸扬的事还有数年前打老年乞丐事,后其博文载,因丐辱骂,此事诸君可见识过?我见过,一丐于红绿灯间隙,穿行于车间,以鸡毛掸扫车窗,继而鞠躬求乞,遇不给者,则骂着去下一辆车旁。孰是孰非?鲁迅先生有不给乞者语,我亦觉有理!最怒者,见其于街上向外国人行乞,脸面尽失!吾亦感羞! 社会上一些人过于敏感人出来做学问,所以阎崇年先生说:“在书斋里看书,看了50年,出来晒晒太阳。”同时他们好像是权威,可左呼之,右叫之,唯独不许你们指点,何必呢?反倒是不辨真伪——骂人就是不行!徐孺下陈蕃之榻,什么人对应什么待遇,骂于丹怎么了?我觉得骂得还不够! 从另一个角度说,《忏慧堂集》这忏慧二字还是有兀立孤傲成分的,但徐先生经过一些事情,沉淀了几年,也曾迷茫过,似有意渐隐锋芒,每个人都有一个漫长的心路历程,从这本诗集中亦可窥之:《梦王国维》感同古人心,《落花》大感悟,《远怀》念壮语,《咏怀样板戏》戏里悟道,《五更风雨大作》壮阔有心……我自揣测,恐惹胡马先生哂笑矣。 诗本高远,人显回归,幸也?非也?如阴阳相错,万物大道皆在其中,胡为正反?皆心驱使然!

精英意识的自证

古往今来,凡当一切有着光辉文明的民族与时代在退离历史前台之后,总会有一些为数不多的文化遗民扶危继绝、兴废振衰,他们不关心一己之名利,不计较一时之穷达,他们所重视的是对文化传统中的高贵精神与精英意识的持继。近百年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突出地表现为精英意识的衰微和传统文化资源的消亡。在余英时先生看来,人们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位置虽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的“国学热”浪潮中有所提升,但肇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文化危机仍然未见短期内可以挽回的迹象。伴随着民间社会的摧毁殆尽,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旧的价值系统遭到无情地唾弃和毁灭,新的价值系统一时间又难于以万姓归心的形态和效果出现和建立,遂有文化真空的实况。而时至新世纪,后冷战时期文化与价值多元的趋向愈加明显,中国文化的自我找寻和自我认同也显得十分急切,“但寻求文化认同如不出之以严格的认知态度,则结局可能是加深,而不是消解文化危机。”(余英时:《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台湾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5页)此时此刻,重续中断的文化进程的决心,应突出地表现为对那些有着精英意识并素赋人文理想与学术修养的学人的迫切需求。作为出生于文革末年的当代学人,徐晋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遗民,他的精英意识使得他以极高的姿态标榜真性情、真文学、真学问,对一切破坏、亵渎文化传统的行为和个人深恶痛绝,并力图涤尽文化与人性的杂尘。而徐晋如新近出版的文言文学集《忏慧堂集》,体现的正是他悲民不智、忏我独慧的复杂心绪。在当今普遍格式化的的文化环境中,以诗词文言作品结集出版,已经是十分稀见并且难以获得成功的了,其中更少有精品与经典。在我的视域和记忆里,蒋寅先生的《金陵生小言》是个典例,学人论古说今,洋洋十三卷,笔墨性情,读来令人畅快且有所得。而《忏慧堂集》则以诗词背后所蕴的才情、胆识、见地,逼人折服,读者无不在叹慕之余,自觉灵窍生明。我与徐晋如因潘伯鹰(凫公)诗结识。潘凫公是我乡前贤,民国文坛第一多面手,近年来我一直多方搜集他的资料,试从他的小说、书法、诗歌和学术撰述等各个侧面对之进行理解和研究;徐晋如则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和心思,对凫公诗作赞佩有加、推崇备至。读徐晋如《忏慧堂集》中诗作,颇有读潘凫公《玄隐庐诗》时的感觉。徐、潘之作,皆以苍浑朴茂之表蕴藉深情,往往以沉寂呜咽之声吞吐天地、吼动乾坤,情感之外的苦心孤诣,徐、潘真能互印。至于徐晋如的为人,我以为是促狭中见狷介、冷苛不掩激情,对敌与友,矜倨谦蔼,冷暖分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士大夫”,他毫不讳言自己是个不合时宜的人,甚至比他的批评者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他既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思想与才学上的独特过人之处,又怀有超强的文化责任感,因而他给自己的文化精英这一定位极为明确,作出这个明确的定位又是为了更好地高举大纛、呐喊冲锋。在《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徐晋如访谈录》中,他说:“这个时代的根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安于无知,安于卑贱,以有用价值取代生命价值。这既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之世,也是马克斯•舍勒所说的‘没落’。我生在这个时代,就有责任引导人心作向上之努力,卑贱者的仇恨,更加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徐晋如对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知,在这个认知之上,他对当下流行的一切浅薄与卑劣之物表现出了发于胸腑的憎恶与仇恨,《忏慧堂集》中收录的诗词,不外高扬独立自由的精神、批讽乏善不公的现实、歌赞高贵纯真的生命、唾弃无耻卑贱的蟊豸四类,这种强烈、深重的情感,最适于凭借诗与词之类传统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任何一种高贵的艺术都是由生命最本真的核质本能地迸发出来而产生的,它们能够直指人的内心,能够逾千百年而长存,正是因为不论时代和历史怎样剧变,人性改变的程度总是极其微小的,在读徐晋如的诗词时,我们不但能够感到隐埋自己心底的人性真元被呼唤逼促出来了,还能从中获得一种精神飞腾与重生的奇妙经历,从审己到观人,从读史到阅世,一切显得透明纯净,却又饱含沉雄敦实的基调。在《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里,刘梦芙先生拟徐晋如为铁棒栾廷玉。依照水浒研究名家马幼垣先生的看法,栾廷玉可算“最不为人察觉的武林正派高手”,徐晋如亦如此,他早年厚积博识,以才气性情为诗为词,“在九十年代传统诗坛,横空出世”,后来虽所作渐少,但在中山大学从岭南名宿陈沚斋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诗词授业,广教英才,又与北京的学者檀作文共同创办诗词网,聚集、群汇了一大批精熟于诗词书画的青年才彦。对初涉诗词及国学者而言,徐晋如的“国诗答疑录”颇能启迪心智、发人深思,说他是“辉映先贤、领袖后进”,似乎并不为过。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不久,徐晋如即执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专力教研诗词、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众所周知,中国的南方特别是粤港澳台等地曾是流行文化盛行的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那里一度曾是“殖民文化”的天下,处处充斥着满含市民趣味的商业意识,浅薄、平庸、恶俗以极其便利、迅捷、快速的传播方式逍遥地流窜各处,扫灭了本土原创的精英文化;然而,在新世纪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看到当年如市井码头般的南方城市和地区,开始漫溢着越来越丰沛的精英意识,文化氛围殊为浓烈,更兼良好的思想与学术气候,这正是由于那里早已完成了经济技术的现代化,高度的自信使那里的人们具有了强烈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他们开始对那些本来就不符合生命价值的东西进行新的审视、批判、摒弃和修删,中国的粤港澳台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描绘与传统文明的重构中来。在这个自由与宽松的环境中,徐晋如能够很容易地使自我素来固有的精英意识和文化关怀变得更加完善而明确。作为一个兼有“介入”和“超越”的学者和诗人,徐晋如对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证无比清晰明白而且不容置疑;而因为他与他们的自信,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知识分子完全有能力重新拾起人文价值的宝贵尊严——“为学不作媚时语”,这是知识分子真正的尊严所在。

我忏悔,我太智慧了!

《忏慧堂集》在手,余顷读一过,为之神旺。《胡马集》六卷,挟霜雪雷霆之气象,申兴观群怨之义旨。居然庄骚苗裔,堪与定庵、沧海、静庵诸才人,作异代敌手。真可谓为故国承风雅,为斯世挽颓波,为汉诗开生面者。《红桑照海词》一卷。芬芳悱恻,光艳绝伦。春风词笔,刻划深情。《缀石轩诗话》一卷,思接千载,会通中西。警拔语、沉郁语,性灵语,无隐乎尔,都见诗人性情肺腑。


 忏慧堂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